中学语文口语教学的现状与建议

时间:2022-09-27 11:06:09

中学语文口语教学的现状与建议

一、当前中学语文教育中口语教学及学生口语能力的现状分析

纵观语文教育的历史,学科培养目标一直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听、读是理解,说、写是表达,语文教育最重要的是教会人们如何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然而在实际语文教育中,语文教学却只重读、写,而轻听、说。“语文”教学只有“文”,少有“语”。尽管新课标已对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作出了规定,但口语教学在教学任务中仍只占有很少的比重。由于受到的口语训练有限,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并不高,大多存在以下问题:(1)说话时有心理障碍。比如容易紧张、害怕发言……(2)说话时话语不流畅,或者语无伦次、词不达意。(3)说话不得体。例如说话不注意情境、不会使用礼貌用语等。

二、导致口语训练缺失的原因

1.口语在考试中所占比重低

现今的教育完全围绕中、高考的考试内容进行教学,而中、高考受限于考试手段的局限,大多不涉及口语测试,即使有也基本采取单向的平面化测试。口语测试题不能提供真实的语境,且内容多指向道德、教化,脱离生活实际,回答易走入模式化、喊口号的误区,不能检验出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和真实情感态度,且这样的测试内容只凭生活经验便可作答,无需教授、学习与训练。因为考试内容的指向,学校、教师、学生对口语学习的理解走向了误区,也没有足够重视,因而也很难看到教学中有计划、有目的的口语训练。

2.教材的编排不合理

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语文教材为例,每一册的语文(必修)教材中有一个“表达交流”的部分,该部分分为五小节,口语交际仅占其中一节。也就是说,整个高中阶段只有五个口语交际活动专题,数量之少,实在不能起到对口语交际能力训练的作用。再者,从编排内容来看,语文(必修)的口语交际主题分别是:朗诵、演讲、讨论、辩论、访谈。然而教材并没有明确地指明时间安排、检测方法,这无法给教师的课程安排以明确指导。以第二册的“演讲”主题为例,该部分分为“指导与探讨”、“实践与交流”。“指导与探讨”主要对演讲的技巧及注意事项进行了指导,“实践与交流”给出了如下情境与话题供学生练习:班干部竞选、花季宣言、学会感激、劝说他人,或是联系课文内容进行演讲,如对《氓》和《孔雀东南飞》中两位女性形象及其命运作即兴演讲。教材“口语交际”部分的编写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考虑到了情境、话题的实用性和情感性,也紧扣了课文内容,能让学生在口语交际活动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但编排中存在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最大的问题是操作性不强。一节口语交际课的话题、情境加起来足有八个之多,有的甚至需要写演讲稿,对于拥有50~70人的大班额班级、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及有限的课时,师生很难抽出时间来进行训练。要么无法顾及所有话题,要么无法照顾到所有学生,不能面面俱到。另外,教材无法给出真实的情境,对话不能灵活机动,口语训练成了纸上谈兵。且口语练习的内容与形式都不会作为考试内容,师生不愿也不可能花费时间与精力投入到口语训练中。

3.教师的课堂问题设计不合理

课堂上最常见的口语交际活动多是课堂发言,但仍存在一些课堂是以老师的讲授为中心。这样的课堂模式导致学生表达的机会不会太多,即使有课堂提问,其数量与难易梯度也不足以顾及所有不同层次的学生,容易出现总是固定不变的部分学生发言的现象。某些教师对课堂提问内容的设计也无法使学生的口语能力得到锻炼。常见的课堂提问有“:是不是/对不对?”“课文主人公有着怎样的精神品质?”“你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等等。课堂提问形成一种模式,学生的答案也是千篇一律,几个万能的形容词可以回答一切类似提问,这不能展示出学生的自主思考结果,不能体现出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口语表达更无从谈起。所谓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由听、说双方共同进行的活动,其特点是双方互动。然而课堂提问,也就是师生交流互动环节很少见到互动,基本上是学生回答,教师给出评价语。这种交流是单向的,挫伤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师生双方不能在相互交流中获得启发,课堂提问便成为了形式,课堂也就失去了生成性。

4.学生对表达自己的观点怀着低调、中庸的态度

由于教师提问不能引起学生积极的思考,课堂上独立思考的时间过少,或是学生不自信、害羞等多种原因使学生失去了表达自己看法的习惯,年级越高,学生在课堂上举手发言的现象越少。尽管学生有自己的想法,但害怕出错、爱面子,认为举手发言太高调。消极的情感因素是口语交际活动不能很好实施的原因之一。

三、美国母语教学中的口语训练

语言是人类的思维工具和交际工具。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国家对口语的教学愈加重视,一些发达国家已开设了专门的口语课程。与我国的口语训练相比,国外口语教学的最大特点是活动教学,即创设真实情境锻炼口语交际能力。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的口语教学也可以学习国外口语教学的长处,从而为口语教学改革实践找到新的突破。美国对口语技能的培养远远超过了其他国家。早在1914年,美国就成立了NCA,即“全国交际协会”。该协会一直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为不同层次、不同阶段的口语教学提供指导和评价体系。教育界也高度重视语言的实用价值,美国的教育部门也专门为口语训练编写了许多教材,最负盛名的是《现代美国英语》。美国的许多中学都开设了以培养语言运用能力为主的口语交际课程,常见的口语交际能力训练方式有:辩论式、演讲式、访谈式、咨询式、答辩式、主题讨论式、戏剧表演式、分段讲授课程。内容贴近生活,练习方式多样,形式基本涵盖了生活中所能应用的各个方面。各项活动都有详细的计划,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这些课程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交际活动中,从而提高口语交际能力。此外,日本、韩国、德国等国也在本国的口语交际教学方面有着自成一派的系统与方法,我们可以从对他国口语教学模式的思索中找到我国口语教学的改进点与突破口。

四、改进口语教学的建议

口语交际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培养这种能力需要多方面支持,从而总结出一套系统、长久的教学模式,循序渐进地开展训练。说的训练,应本着内容上从形象到抽象,形式上从单一到多样的原则。不同的年级阶段,应设置不同的训练内容与形式。从操作上来说,笔者认为可以从如下几点着手。

1.考试加入口语测试部分

尽管大家都很清楚口语训练在语文教育中的缺失,也明白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可中学学习任务繁重,师生没有时间与精力投入到考试不会涉及的、需要大量时间精力的口语训练中来。所以要想加重口语训练在教学中的比重,关键还是在于考试内容与形式的转变。当前对口语的评测仅仅停留在平面的文字上,不能提供真实语境,也无法实现听说两者之间的双向互动。如果想要检测出受测者的真实水平,可以采用立体化的考试手段。通过多媒体模拟出多种生活情境,以检测受测者礼貌用语、思辨、即兴演说等能力为目的,设计出复杂的口语环境。制定有梯度的评价方案,全面评价学生的口语水平。

2.编写实用、系统的口语训练教材

口语的训练应以一本专用教材为基础,编写像阅读教材、写作教材一样有完整、独立体系的选修教材。各册教材要有梯度,有适应不同年级层次的学习目标。单元之间要有联系,每单元设置学习目标、训练方法、有丰富的材料情境、课后练习、口语测验等部分,采用主题讨论、辩论、咨询、演讲、访谈、分段授课等不同形式。具体编写框架可以参考国外优秀口语教材。

3.借鉴发达国家及地区的口语教学、教学管理模式

对于口语教学、口语教学管理的模式可以充分借鉴发达国家及地区的做法,开设口语交际选修课,结合教材、时事、生活,充分利用与学生生活贴近的素材进行口语练习。采用小班授课的方式,争取每个同学都有发言机会。

4.口语交际与课文学习相结合

以目前的教学情况来看,最容易操作的口语交际教学实践是将其与课文的学习相结合。不仅能提升口语水平,也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起到巩固的作用。这种方法可以用多种形式来呈现,比如:复述课文内容、谈论自己对文章的看法、谈谈自己对课文独到的见解、表达自己的读后感……这绝不等同于上文提及的老师千篇一律的提问与学生千篇一律的回答,老师应多采用开放式提问,留出更多的时间供学生谈感受,要求学生说完整句子,不允许用一两句空话套话来敷衍。鼓励学生踊跃发言,说出自己独特的、真实的情绪感受。针对学生的回答,教师应多鼓励,可以用追问、质疑的手法引出师与生、生与生的争论、探讨,多创造交互式的交流情境。

5.学科间对口语交际能力的综合训练

需要打破教师传统观念的是,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并不仅仅是语文老师的工作,其他学科老师也应对学生的口语能力加以训练,并且他们会惊喜地发现,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对本学科的学习也会有所帮助。例如学习抽象性、概念性、内容复杂体系庞大的知识,尤其是历史、哲学、理科概念等,教师都可以采用让学生复述的办法,心理学上叫做再现。在复述中也可以举出一个自己所经历过的主旨所形容的经验,或与主旨有某种相关的经验

。“用你自己的话来说”,是检验学生是否理解一个句子的主旨的最佳方法。通过这样的复述,学生能发现自己的理解不及在哪里,否则接受到的只是作者所使用的字句,而不是“思想或知识”。这种复述的过程是理解性背诵的过程,复述中可以最快速地理清思路,看到自己理解得不全面的地方,发现自己的记忆盲点,甚至是找到自己以为已经明白但其实并没有真正明白的部分。当学生能顺利表达出自己的理解时,代表着他们已经真正掌握了知识,这二者其实是一体的。优秀的口语交际能力绝非与生俱来,而是靠后天的习得与训练。历来中国的语文教育在这一点上做得比较欠缺,幸而已经渐渐地意识到了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我们的口语交际教育应从口语交际的特点出发探索口语教学的特点,从国外口语教学中汲取长处,结合本国国情学情,必能让口语教学走出一条成熟的道路,培养学生成为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

作者:罗雅文 单位: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