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作文教学中学生个性培养策略论文

时间:2022-09-09 06:15:00

中学作文教学中学生个性培养策略论文

摘要:作文教学应加强对学生个性特点的培养,并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这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内容之一,也就符合未来社会合格人才的要求。

关键词:作文教学个性特点创造性思维合格人才

作文教学一直是我们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其重要性可见一斑。但我们目前的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忽视了对学生个性和特点的培养。老师忙于博授布置,学生疲于接纳应付。学生写出的文章缺少灵气,即使有一些佳作,有时也免不了给人“千人一面,百篇一腔”的感觉。学生没有自己的独立的见解,常是用自己的笔写出别人的思想。教师批改学生的作文,习惯于凭自己课前的作文指导,主观的感受和文艺批评的标准,用成人处世的哲学和经验,从原则和理论的高度提出种种苛求。这样的作文教学,从某种程度上说,压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扼制了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

当然,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当前还存在应付考试最严重的弊端就在于无视学生的个性特点,过分强调共性,唯恐不符合阅卷评分的标准,恐难得到高分。教育行政部门也以考试分数高低作为主要评价标准。语文教师在这样的“气候”下,再加上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和奖金实际利益的制约,所以作文教学在方法和手段上,也就难于有创造性的发挥。等等原因,无须多举。

我认为我们语文教师应走出这个不符合素质教育内容这一低谷,完成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特别是在作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个性特点的培养。

管子曰:“千里之路,不可以扶以绳;万家之都,不可以平以准。”“乡有俗,国有法,饮食不同味,衣服有异彩。”所谓个性,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和教育影响下,形成的一个人不同于他人的比较固定的本质特性。我们生活在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人与人基本素质是相同或相近,这是人的共性。但由于每个人在先天禀赋、环境影响和接受教育的多少后的内化过程等方面的千差万别,必定会具备无限丰富、差异纷呈的个性。个性的发展,不仅是人身心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罗杰斯说:人的潜能、个性和价值是高于一切的,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教育的功能就是要帮助人达到他能达到的最佳境界。具备良好个性的人往往能独立思考,具有创造力和思维能力,有较强的意志和行动的能力。这是当今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因此,重视学生的身心特点,加强学生的个性培养,也是我们素质教育最基本的要求。

我们教师通常所说的写作能力,就是学生认识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事物能力、创造能力、综合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表现。以培养学生写作能力为主的作文教学,是形成学生世界观和培养学生个性的重要手段。作文指导课要不拘一格,要从多角度研究。

从加强学生个性培养这一目标出发,教师在上作文指导课时不要设下多种框框去束缚学生的思维。教师的责任在于同学生一起分析作文的写作要求,研究不同的写作方法,鼓励学生运用初步形成的某种写作能力,表现自己的真情实感。要告诉学生作文立意要具有新颖性。平庸立意索然无味,新颖立意别有韵味。要培养学生能够逆向思维,即非顺着常人的一般意念思考,而是反其道而思。如众所周知,战国时期,四君子之一孟尝君门下有食客三千,以广招人才而著称如世。尤其是身陷暴秦,被鸡鸣狗盗之徒救出的事,更是家喻户晓。然而,宋代王安石却写了一篇大唱反调的《读孟尝君博》,这篇短小精悍的文章,一反世俗对孟尝君的评价。它深刻地指出,孟尝君号称能养士,实际上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士。孟尝君只不过是鸡鸣狗盗之徒的首领而已。因此,真正的治国之才是不会投奔于他的。全文立论新颖、文字精练,富有气势,所以后世称它为“语语转,笔笔紧,千秋绝调”。显然,王安石运用了反向思维的构思方法,这样往往能使文章波澜起伏,新颖独到,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当今这样的事例也不胜枚举,某报纸曾刊登了一篇康达写的《有志者事未必成》的文章,也运用了求异思维的方法。文章一举反面例证:女舞蹈演员有成“家”之志,“她选这个专业,但这个专业却没有选中她”;二示逻辑错误,“有志”只是“事成”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换句话说,无志必然不能事成,但有志未必能事成;三作哲学分析:“有志”只是“事成”的主观条件之一,“事成”还需一百个条件,缺一不可,而失败往往只要一个条件就足够了。上述求异思维,思之有据,言之有理,给我们师生不少启迪。又如世人皆呼唤伯乐的到来,我们何不另辟蹊径,来个“不待扬鞭自奋蹄”呢?再如“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作者曾有一高三学生写过一篇“一屋不扫,可以扫天下”来立意,并进行论证,说明力较强。

发展学生的思辨能力,是培养学生具有个性特点的重要手段。作文教学,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感性材料作理性的分析,从社会的客观变化中提炼出文章的中心。如我们共产党正在加强新农村的建设,学生可以列出很多事实,减轻农民负担,免征了几千年留传下来的农业税。修公路、架电线、安装电视线路等等,这给我们农村现今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生可以罗列很多实事:电话、手机,新添了空调、音响,彩电换成了大屏幕等等,这些事例,让学生去进行思考、分辨。

我们教师还可引导学生展开关于“凶吉”教学的讨论,如“14、18”的所谓凶吉,得出其实质是人们的思想转变问题。我觉得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普遍感到会思考,会写了,从而自觉地深入思考一些社会现象,有的同学就从自己家里喝的水由井水变为自来水,现在有的喝上了纯净水,矿泉水,为什么水越喝越纯,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淡呢?由此也写出了一些具有个性特点的佳作。

在写作指导中,教师要选好题目,挑选学生最关注的或最感兴趣的话题作为作文题。

有一部分学生真是谈文色变,望到黑板上的作文题,无话可写,视写作为苦事,这追起责任来,就是教师往往出写与学生生活体验相距甚远的“成人化”题目。

作文教学首先解决学生厌倦作文的心理,因此要让学生写与自己生活有关或自己感兴趣的题材。为了培养学生的个性特点,选题应不限文体和形式,让学生心情舒畅,信心十足进行作文练习,在写真实的基础上自由发挥。教师命题还可以命一些引起学生争论的题目,让学生各抒己见,要特别重视学生作文中不同的观点和独树一帜的见解,也可以让学生自由命题。教师指定一定的范围,让学生自由命题作文或根据某一阶段语文基础知识训练要求和开展活动的情况,放手由学生自由命题作文。取各自想写、好写的内容,各展所长,发挥各自的优势。这样的作文不仅各具特色,而且学生的个性也得到发展,主见品质也得到培养。

罗伯特*艾文斯认定,只要学生把写作看成是一种“自我放纵”,不受什么条条框框的限制,看到什么就如实的去写什么,熟练掌握写作技巧就不是什么难事了。美国的作文教学就在注重学生在扎实运用语言表达前,首先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不去触及内心世界就不会写出有独创性的文章。因此,应该把表达内心世界的欲望作为最根本的写作欲望加以保护和鼓励。

在写作指导中,我们教师应当采用启发式的指导。作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指导学生掌握自由写作的本领,启发式指导能使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发挥。最好作文应观点新、角度新、材料新、构思巧。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自由写作的机会,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对于同一个作文题目,学生愿意怎样写、写什么应该由学生自己决定,不能强求一律。更不能以所谓的自定标准去衡量学生。

启发式指导整个过程中。教师是客体,学生是主体。在学生从失败到成功的尝试过程中,教师的最大作用就在于调动和保持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只要认真启发,学生的习作总有一些属于自己的作品,这些作品往往正是他们与众不同的个性特点。公务员之家

当然,作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个性特点的途径远远不止如此。只有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特长和潜在的优势,对他们有意识的进行作文训练和培养,才能使他们萌发的特殊才能的幼芽不至于被埋没。培养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自由发挥,并不意味着对学生完全被放任自流、不管不问,而是以加强基础为手段,积极引导,扬长避短,使他们的个性尽可能的向好的方面发展。

卢梭说:“最盲目的服从乃是奴隶们仅存的唯一美德。”应试教育留给人们的误区是深远的,循规蹈矩不是未来合格人才的要求。对于一条路过于熟悉,就会使学生陌生了另外许多路。没有个性,也就谈不上素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