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中医药治疗药学探讨

时间:2022-01-29 02:58:24

糖尿病肾病中医药治疗药学探讨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按照随机双盲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34)和对照组(n=34),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医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24h尿蛋白定量和尿微量蛋白排除率均分别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中医药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中医药;临床疗效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主要是由于肾小球硬化和肾小球过滤功能发生障碍导致的尿蛋白水平升高,且尿微量蛋白排除率增高的一种代谢性疾病[1]。随着近年来临床研究的发展,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治疗主要以中医药着手,以期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本文以我院收治的6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探讨中医药治疗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具体内容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6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n=34)和观察组(n=34)。观察组男女比例20/14,年龄48~75岁,平均(53.47±7.32)岁;对照组男女比例19/15,年龄47~76岁,平均(52.08±6.84)岁。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上述资料经统计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结果有意义。本次研究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1.2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不同分期进行辩证治疗。对III期患者所用药物组成为:党参、山药、茯苓、山萸肉各15g,白术、肉桂各12g,牡丹皮、泽泻各10g,炮附子、甘草各6g;对于IV期患者所用药物组成为:仙灵脾20g,石斛、山药、仙茅跟、山萸肉各15g,车前子、肉桂各12g,牡丹皮、泽泻、天花粉各10g,炮附子、甘草各6g。对于V期患者所用药物组成为茯苓、猪苓、山茱萸、山药各15g,白芍、桂枝各12g,干姜、牡丹皮、泽兰各10g,炮附子、甘草各6g。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称取药物制备水煎剂治疗,每日1剂,分早晚服用。持续用药治疗4周为一个疗程。1.3观察指标及临床疗效判断标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和尿微量蛋白排除率。临床疗效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全部消失,且实验室指征基本趋于正常,分级下降2级以上;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且实验室指征有所恢复,分级下降1级;无效:患者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指标均未有改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数×100%。1.4统计学方法。所有临床数据均由专业统计医师录入SPSS2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以x±s和%表示,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1.18%(32/3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76%(21/34),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8.17,P<0.05)。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和尿微量蛋白排除率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24h尿蛋白定量和尿微量蛋白排除率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24h尿蛋白定量和尿微量蛋白排除率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体数据见附表。

3讨论

西医临床上认为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发病主要是由于患者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进而导致肾小球动脉硬化,使肾小球滤过率增加,尿蛋白水平升高,导致蛋白尿、水肿高血压以及血肌酐增高等情况[2]。目前,临床上对于该病患者的治疗尚未有特效治疗方案。近年来,临床上逐渐将治疗方向转向中医药治疗。本次研究对我院收治的6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对照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药治疗。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24h尿蛋白定量和尿微量蛋白排除率改善情况均分别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这一结果表明,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药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效果显著。

总之,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中医药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保护肾功能,疗效确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曹蓓,王旭.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药治疗进展[J].吉林中医药,2015,35(4):430~432

2龚蕾丽,黄露,黄海燕,等.糖尿病肾病抗炎治疗的中医药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6,17(11):1015~1017

作者:宋杰 单位: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第三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