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建立内控管理制度分析

时间:2022-01-25 10:50:28

行政事业单位建立内控管理制度分析

摘要:行政事业单位在贯彻落实国家政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内控管理制度是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核心,可以加快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步伐,满足反腐败风险控制的基本要求,是降低和防范经济和经营风险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财政改革的新要求,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面临新的挑战,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行政事业单位要想取得更好的发展,提升管理水平,就要对这些问题引起重视,对其制定科学的改进意见,以此不断提升自身的服务水平。本文通过概述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制度,阐述行政事业单位建立内控管理制度的重要意义,指出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制度建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行政事业单位建立内控管理制度的措施。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制度;建立策略;重要性

一、引言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很多管理工作都有着紧密联系,再加上行政事业单位具有较强的特殊性,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应通过制定内控管理制度促进财务工作的有序开展,从而防止自身出现财产流失等问题,避免发生经济犯罪事件,持续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应积极汲取建立内控管理制度的经验,有效解决内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为行政事业单位更好的发展提供便利。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概述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主要是指实现控制目标,通过制定完善的控制制度,实施科学的措施,防范经济活动发展中可能出现的风险。通常情况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主要包括单位层面和业务层面的控制。内部控制的主要目标是确保经济活动的合法合规性、资金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三、行政事业单位建立内控管理制度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落实反腐倡廉的政策

首先,行政事业单位中包含大量的社会公共资源,如果不能进行科学的监督与合理的制约,那么在分配公共资源过程中就容易出现贪污腐败的现象,阻碍社会公众效益的提升[1]。而建设完善的内控管理制度有利于健全监督权、决策权和执行权三权分立体系,提升社会公共资源分配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减少贪污腐败现象。其次,行政事业单位通过建立内控管理制度完善事前预防、事后治理流程,能够有效防止发生腐败问题。最后,行政事业单位制定完善的内控管理制度有利于控制单位内部的各项工作,规范业务流程,强化预算控制,提升资金的使用质量,从而避免出现贪污腐败现象。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建立内控管理制度有利于落实反腐倡廉政策。

(二)有利于满足行政事业单位健康发展的需求

近几年,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水平有所提升,但是从总体上看还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2]。行政事业单位要想满足基本的改革发展需求,紧跟社会发展步伐,就要不断提升内控管理质量,强化对业务活动风险的控制和有效预防,并制定完善的内控管理制度,通过这样的方式使行政事业单位能够健康发展。因此,建立完善的内控管理制度有利于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健康发展,满足行政事业单位健康发展的需求。

四、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制度建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内控管理意识不足

我国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虽然已经建立了内控管理制度,但是部分单位的内控管理意识仍然十分薄弱,对内控管理制度的认知水平较低,误认为内控管理体系的建设和实施是财务部门应该做的工作,与其他部门无关,使得单位领导和其他部门不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学习内控管理知识[3]。首先,行政事业单位对内控管理制度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知,没有认识到强化内控管理有利于提升单位运行的质量和效率,能够防范各种风险。其次,单位领导缺乏内控管理意识。由于财政部门对内控管理的宣传力度不足,只将财务人员聚集到一起开展内控管理培训,单位领导并没有深度学习相关的知识,而仅凭财务人员的力量无法让单位领导认识到内控管理的重要性,使得单位领导的内控管理意识不足。最后,内控管理并没有与单位年度绩效考核挂钩,因此使得内控管理工作被忽略,行政事业单位的内控管理意识不足。

(二)内控管理制度缺乏完善性

自我国出台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制度的政策以来,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基本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内控管理制度,但是这些制度与单位的实际发展情况并不相符,仅是从别的单位照搬照抄过来应付上级部门检查,并没有有效地贯彻和落实制度设计工作[4]。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的设计缺乏系统性,在制定的设计中并没有充分考虑单位所涉及的业务,这使得制度间重复叠加的现象较为严重,并且没有涉及部分业务制度,使得内控管理制度存在诸多漏洞和不足,制度的设计存在一定风险。其次,行政事业单位在设计内控管理制度时不能全方位地梳理具体的业务流程,也无法准确地把握业务流程的关键环节,对风险点的分析不够准确,使得制定的风险控制措施缺乏有效性。最后,行政事业单位设计的内控管理体系缺乏执行力。由于制度设计较为笼统,缺乏具体性和明确性,使得内控管理制度无法有效执行。

(三)无法全方位地落实内控管理制度

当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普遍存在过分重视内控管理制度制定,忽视内控管理制度落实的现象。其主要原因分为以下几点。第一,严重缺乏落实内控管理制度的内生动力。与企业不同,行政事业单位在零基预算的指引下,结余的经费不能结转到下一个年度。在这种情况下,行政事业单位在保证经费使用精准的基础上,不会过分重视经费支出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因此忽视了内控管理制度的执行和落实。第二,过多人为因素的影响使得内控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不足。在内控管理制度的执行过程中,由于受人为因素的干涉和影响,相关人员会选择性地执行制度。比如,其会执行对自己有利的内部控制制度,不会执行对自己不利的或者执行起来比较麻烦的内部控制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内控管理体系的执行力度。第三,行政事业单位没有积极开展促使内控管理制度落实的内外监督工作。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的监督部门或者监督人员对内控管理工作的监督缺乏全面性,没有定期或者不定期地检查内控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也没有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方案。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甚至没有制定专门的内部监督部门和工作岗位[5]。

(四)内控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不高

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人员特别是财务会计人员普遍存在业务能力不高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内控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活动不到位,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内控管理人员要不断更新和储备专业知识。但实际上很多内控管理人员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不多,行政事业单位也没有开展相应的培训活动。第二,内控管理人员的学习意识较差。由于成长空间有限,内控管理者对自身的业务能力要求不高,缺乏对内控管理制度相关知识的学习意识[6]。第三,内控管理人员工作任务繁重,没有更多时间学习新的知识。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内控管理人员扮演着多重角色,随着国家对内控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内控人员肩负的担子更重,但因自身工作时间和精力有限,无法保证工作的质量,更没有时间学习相关的知识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

五、行政事业单位建立内控管理制度的措施

(一)通过实施多项措施强化内控管理意识

首先,为使行政事业单位领导认识到开展内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有关人员应对其开展内控管理培训,让领导人员认识到建立完善的内控管理制度可以从根本上提升管理质量,有效防范风险[7]。其次,全面组织行政事业单位员工学习内控管理知识,领导在这一过程中要充分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鼓励单位职工全面学习和宣传内控管理知识,做好内控管理工作。再次,将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的实际执行情况纳入领导的绩效考核,以此增强其内控管理意识。最后,行政事业单位要贯彻落实批评表扬制度,对内控管理意识强的员工予以适当的表扬,对内控管理意识较差的员工给予一定的批评和惩罚,并将表扬与惩罚的结果融入单位对员工的年度绩效考核中,以此增强员工的内控管理意识。

(二)增强设计的精准性,不断完善内控管理制度

首先,行政事业单位在内控管理制度的设计中要充分把握自身的经济业务,真正实现制度设计的全覆盖。在此过程中,本单位各部门要有效梳理自身业务,制定明细清单。如果经济业务涉及多个部门,就要强化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由各部门共同梳理明细清单。在行政单位层面要有效梳理全局,防止出现经济业务疏漏,做到全面清理经济业务,从而为内控管理制度的系统设计奠定坚实的基础,真正实现内控管理制度的设计精准不累赘。其次,行政事业单位要准确找到业务流程中存在的风险点并予以完善,保证内控管理制度设计的精准性和全面性。在科学梳理经济业务流程过程中,行政事业单位要明确每一个业务环节,系统、全面地分析经济活动中存在的风险,并准确找到风险点,从而制定科学的风险应对措施[8]。最后,行政事业单位在内控管理制度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实际情况,将工作职责落实到具体的责任人身上,从而保证职责的明确性,提升奖惩措施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三)全方位落实内控管理制度

首先,行政事业单位要强化绩效管理工作,提升行政事业单位落实内控管理制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绩效管理过程中,相关人员应考察自身单位使用经费产生的经济效益,引起单位对使用资金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的重视,从而主动强化内控管理工作,最大程度地提升自身的经济效益。其次,行政事业单位应不断提升内控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从人为控制逐渐转变为机器控制。行政事业单位在信息化管理过程中,要以人工管理为重要参考,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内控管理制度的全面信息化,从而减少人为因素干涉,使行政事业单位更加全面地贯彻落实内控管理制度。最后,行政事业单位应有效落实内部控制管理和监督制度。行政事业单位应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设立独立、专业的审计部门,成立内部监督联合工作小组,全面履行内控监督职能。与此同时,事业单位还要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内部监督检查方法,确定检查范围,保持检查频率的合理性,并且保证一年检查一次以上。财政部门应根据本单位每年提交的内控管理报告对自身的内控管理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现场监督检查,针对在内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并督促其在规定时间改正。审计部门要将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工作纳入审计范围,真正实现内外监督结合,共同促使内控管理制度在行政事业单位落地生根。

(四)加强培训,提升内控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

首先,行政事业单位要加强对内控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确保培训方式的多元化,提高对培训质量的重视程度。例如,行政事业单位可以强化对内控管理领军人才的培养,提升领军人才的含金量,强化对内控管理工作人员的继续教育。还可以定期组织内控管理人员到更高级别的地方进行学习和交流,不断拓宽其视野。其次,行政事业单位要不断拓宽内控管理人员的成长空间,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强化公务员的分类管理,将内控管理人员融入专业技术类和公务员中,打破传统的人才流动壁垒,让专业人员有更多的选择机会。最后,行政事业单位应设立独立的内控管理部门,不断充实人才队伍,从而让内控管理人员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本职工作,真正将本职工作做精做细。

六、结语

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的建立处于起步阶段,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因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是一项系统性、复杂性的工作,行政事业单位要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建立和完善内控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内控管理制度的优势,促进行政事业单位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冬云.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的建立与完善[J].财会学习,2019(10):248.

[2]王玉宏.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的建立与完善[J].财会学习,2019(8):156.

[3]田佐.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J].经营者,2020,34(10):49-50.

[4]曹文英.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分析[J].市场,2019(20):131-132.

[5]冯冬晓.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J].投资与创业,2020,31(12):69-70.

[6]井玥静.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分析[J].中国经贸,2020(6):62-63.

[7]崔芳.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J].中国经贸,2020(16):115-116.

[8]王璐,张悦,何香蓉.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分析[J].电脑乐园·信息化教学,2019(5):292.

作者:孙晓明 单位:公主岭市建筑工程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