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协同育人分析

时间:2022-12-04 03:29:36

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协同育人分析

[摘要]学生是校企协同育人的直接利益相关者,其对于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评价至关重要,提升学生的满意度是校企协同育人成效的重要体现。文章通过分析基于学生视角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协同育人的现实困境,以学生对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偏好为依据,提出校企协同育人的路径优化措施,包括开展多样化的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打破单一的酒店实习形式;宣传和导入校企合作项目,增强学生对项目的认知和了解;寻求校企双方需求的契合点,选择人才培养理念相耦合的企业;学校多关心学生,形成探访和沟通机制;酒店增加培训,开发学生潜力等。

[关键词]酒店管理;校企协同育人;学生偏好;优化策略

2015年7月的《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指出,要“推进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校企协同育人”。2017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确定产教融合的一个基本原则是“校企协同,合作育人”,并提出“深化产教融合的主要目标是,逐步提高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办学程度,健全多元化办学体制,全面推行校企协同育人”。酒店管理专业采用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是适应高职教育办学特色的要求,也是提升校企合作效果,促进产教融合的有效方式[1]。校企协同育人培养模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育人”,校企协同育人的对象———学生的满意与否是校企协同育人效果的重要衡量标准,学生对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需求和偏好是校企协同育人的出发点,满足学生需求的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才能够保有持久的生命力。本文以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对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偏好为出发点,通过深入调查分析学生的偏好,以满足学生需求为依据,探索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优化路径。

一、现实困惑:提升校企协同育人成效的突破点

(一)校企协同育人的研究中缺乏学生视角。通过中国知网对文献的检索,从2014年到2019年,六年时间以“校企协同育人”为篇名的中文文献环比增长率为237.00%,校企协同育人相关研究的热度很高,受到众多研究者的关注,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校企协同育人的现状和问题[2-3],二是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与实践[4-7],三是校企协同育人机制[8-11],但是极少有从学生的需求和偏好角度来分析校企协同育人的现状、问题、模式和机制。学生是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直接利益相关者,其对于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评价是至关重要的,校企协同的育人效果如何,学生是最具话语权的,满足学生需求、提升他们的满意度是校企协同育人成效的重要体现。因此,除了顶层设计的考虑之外,还要重视学生对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偏好。(二)校企协同育人实践中学生满意度不高。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使学生能够习得隐性知识以及实践经验,形成自身的职业认知和技能,这是高职学生成长的现实需要。学校为了实现校企协同育人,从招生政策、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师资源、实训基地等进行了多方面的教学改革,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与企业开展校企协同育人合作,尝试了多种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但是往往还需要花费大量精力来解决学生对学校的质疑,解决学生对合作企业各方面的抱怨。可见,学生对学校花大力气开展的校企合作满意度并不高。合作模式的开展大部分是从学校和企业两个角度去研究,却恰恰忽略了最重要的参与主体———学生[12]。因此,学校在与企业、行业开展协作育人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偏好,提升学生参与校企协同育人项目的兴趣度和满意度。

二、学生偏好: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出发点

2020年6月,本项目采用问卷和访谈的调查方式,对在读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进行了调查,共回收587份调查问卷,吸引了75个城市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参与调查。被调查者中女生占78.88%,男生占21.12%;2019级学生有40.37%,2018级学生有46.68%,2017级学生有12.95%。调查中对校企协同育人十分了解的学生占17.89%,了解一点的占70.19%,还有11.93%的学生完全不了解。被调查者中有35.95%的学生参加过或正在参加学校安排的校企协同育人项目。对调查数据分析具体如下。(一)酒店实习时长3-6个月为宜。对酒店实习时间的长度安排,有一半以上的被调查者认为3-6个月为宜,也有32.54%的被调查者希望实习时间能够少于3个月(见表1)。考虑到酒店的实际工作岗位特点,学生从进入酒店接受培训到能够独立工作并熟练掌握技能需要大概1个月左右,同时兼顾酒店的投入成本和实际用人需求,安排在3-6个月为宜。被调查者来自于多个高职院校,每个学校的酒店管理专业都有毕业实习,有39.69%的被调查者所在学校安排的毕业实习是6个月,有36.63%的被调查者所在学校安排的毕业实习是1年。(二)通过校企协同育人最希望获得的是工作经验和实操能力。表2所示为参加校企协同育人项目希望的收获。从表2中可以看出,学生参加校企协同育人项目希望获得的首先是积累社会工作经验,然后是提高专业实操技能,再依次是了解酒店行业情况,获得学分并顺利拿到毕业证书,通过校企协同育人平台被推荐工作,获得实习补贴勤工俭学。有的学生是非常愿意参加校企协同育人项目的,也有的同学是为了课程任务不得不去的,调查结果显示:有58.09%的学生出于获得毕业证书的考虑参加校企协同育人项目。(三)大多数学生希望酒店实习在大三下学期对酒店实习的时间安排,被调查者中35.09%的学生偏好大三下学期,29.47%的学生偏好大三上学期,22.66%的学生偏好大二下学期,7.84%的学生希望在大二上学期,4.6%的学生希望安排在大一下学期,只有0.34%的学生选择在大一上学期。一年级学生刚入校,需要适应大学的校园生活,需要完成多门必修的公共课,酒店实习也不适合安排在第一学期。(四)最偏爱的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是酒店参与授课。在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中,78.53%的学生希望酒店能够参与授课,与学校交互授课,希望以酒店实习的形式开展校企合作育人的学生有77%,60.82%的学生偏好去酒店参观学习,51.11%的学生希望通过酒店专题讲座形式来开展校企合作,有32.54%的学生偏好订单式培养(见表3)。(五)最希望培养的能力和素质是管理和实操能力希望酒店在校企协同育人中重点培养的能力和素质方面,87.05%的学生希望获得实际管理能力的提升,85.18%的学生希望培养实际操作能力,84.33%的学生希望培养人际交往能力,76.66%的学生希望重点培养英语表达能力,75.64%的学生希望重点培养酒店服务礼仪,67.46%的学生希望培养的能力是酒店行业把握能力,64.4%的学生希望重点培养对酒店制度和规范的把握能力(见图1)。每个能力的提升选择的人数都在60%以上,说明学生认为这些能力很重要,也期望通过校企协同育人模式获得这些能力的提升,增强自己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六)毕业后进入工作岗位担心遇。到的首要困难是外语应用能力差担心毕业后进入工作岗位中遇到的困难,有69.51%的学生担心外语应用能力差,63.54%的学生担心缺乏管理能力,58.77%的学生担心沟通能力差,57.24%的学生担心动手操作能力跟不上,50.6%的学生担心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49.4%的学生担心难以适应岗位要求,46%的学生担心创新能力缺乏,33.73%的学生担心不懂服务礼仪,还有0.68的%学生担心其他困难(见图2)。(七)实习部门偏好是人力资源部和门前厅。酒店实习的部门偏好中,有33.05%的学生希望能在人力资源部实习,28.28%的学生希望能够在前厅实习,13.63%的学生希望能够在餐饮部实习,其他希望实习的部门依次是康乐部、销售部、客房、其他部门、工程部(见图3)。通过与部分被调查学生的交谈中发现,希望到职能部门实习的学生主要考虑一是业务部门比较辛苦,二是认为职能部门的上班时间比较规律,不需要几班倒,也不用上夜班。选择人力资源部实习的学生有很大一部分是受所学课程的引导。图2毕业后进入工作岗位担心遇到的困难图3学生对酒店实习部门的偏好(八)约2/3的学生毕业后计划从事酒店行业的工作。调查数据显示,有68.48%的学生认为自己毕业后会从事酒店行业,有31.52%的学生不想从事酒店行业的工作。对于毕业后能够接受在酒店一线工作的时间,有34.07%学生能接受一年时间在一线工作岗位工作,29.13%的学生能够接受半年时间在一线工作岗位工作,27.26%的学生能够接受2-3年在一线工作岗位工作,5.28%的学生能够接受3-5年在一线工作岗位工作,4.26%的学生选择其他,说明多数学生对酒店的职位晋升速度有较高的要求。(九)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中最看重的因素是员工关系。学生认为在校企协同育人项目中,特别是在实习中员工关系是最重要的,其次是有酒店导师的指导,最后是上级管理能力,其他因素依据重要程度排序依次是实习补贴、岗位安排、学校导师指导、食宿安排、企业文化、酒店星级、岗位轮换(见图4)。(十)希望校企协同育人中酒店多增加培训。在与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访谈中,当问到“还希望学校增加与酒店在哪方面的合作”时,学生提到最多的是希望酒店能够增加培训,包括专业知识的传授以及实际操作的培训;英语基础培训,顾客心理及员工心理培训;校外培训,短期多次的企业文化参观培训;岗位培训,职业道德培养,专业知识培养;在教学方面的合作,希望酒店可以过来进行专题讲座的培训,并希望培训的内容和形式是多样化的。

三、优化策略:校企协同育人效果提升的发力点

(一)开展多样化的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打破单一的酒店实习形式。我国企业尚未形成长远的人才战略意识,校企合作的水平主要取决于经济逻辑,现阶段仅仅停留在解决用人需求的层面上[13]。校企合作不够深入,合作形式较单一,缺乏成熟、规范、系统的校企合作机制和合作模式[14]。学生到酒店实习的合作形式的确最能满足酒店的用人需求,但是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学生希望“尽量缩短实习时间”,“减少实习时间,让想专升本的学生有时间去学习”“尽量减少顶岗实习时间,太长了”“希望学校能够合理安排我们去工作的时间,本身在校时间就不充足”。问卷调查显示,学生偏好的校企协同育人方式中,希望增加学校和酒店双方交互授课、酒店专题讲座、以赛促学、参观访问等形式,酒店作为校企协同育人的主体之一,要全方位融入学生的培养中,将核心岗位技能和职业能力融入到专业课程、专业实训、技能竞赛、项目教学、专题讲座、管理沙龙、主题论坛、毕业设计等环节中,以提升学生参与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积极性和满意度。(二)宣传和导入校企合作项目,增强学生对项目的认知和了解。调查显示,对校企协同育人十分了解的学生仅占17.89%,学生不了解校企合作项目,更不了解校企协同育人项目对其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培养的意义,也不利于调动学生参与校企协同项目的兴趣。在新生入学教育时,介绍宣传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以及具体的合作形式,增加学生的了解,同时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和心理准备,做好专业学习和实习实训安排;酒店人力资源管理课程通过对学生的职业认知的引导,使很多学生非常有兴趣从事酒店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可见,教师在专业课程教学中的正面引导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教师在课程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酒店行业以及岗位特点,培养学生对酒店职业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培养学生对酒店岗位的职业兴趣;通过邀请酒店的技术能手和高层管理者进校园,以实训指导、管理沙龙、专题讲座等形式,将酒店的优秀文化渗透到班级管理中,引导学生了解酒店行业特点和企业文化,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酒店企业文化的归属感。将企业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和班级文化,逐步实现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互融互通,形成文化育人机制,加强双方之间的文化融合,在生产优质产品的同时,生成忠诚于企业的品德和融入社会的认同意识[15]。(三)寻求校企双方需求的契合点,选择人才培养理。念相耦合的企业目前,很多酒店与学校的合作大多出于“用人需求驱动”,愿意直接使用学校培养好的人才,而学校的“培养人才驱动”的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就很难得到满足,酒店不愿意投入大量的精力来介入人才培养过程。要探寻校企协同育人的实施路径,合理选择协同育人企业是第一步,是起点,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合作双方互利共赢[16]。因此,一方面学校需要找到与酒店需求相一致的契合点,要找到校企双赢的利益结合点,校企合作育人应该建立在一定的利益基础之上,利益是双方产生合作驱动的根源[17];另一方面,寻找企业文化、用人观念、人才培养理念与学校耦合度比较高的酒店来进行合作,以确保未来合作的可持续发展。在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研究理念达成共识的前提下,选择酒店行业的标杆企业或集团进行合作,将酒店先进的服务标准、管理模式、企业文化、品牌特色等优势资源引入到教学与实训中,培养具有较强行业适应性的复合技能型人才。(四)学校多关心学生,形成探访和沟通机制。在问到“学校还需要在哪方面提升”时,在关于该问题的6300字访谈稿中,“关心”出现了32次,学生希望“不要把我们送了实习就不管了,要多关心一下”,“多多关心学生的心理想法和实践后的讨论”,“与企业对接学生实习时,可以帮助学生解决他们遇到的生活与心理上的各种问题”“加强跟踪学生在企业中的实习情况,认真听取学生在企业中的实习感受和建议”“定期去看望实习生,是实习生的后盾,认真了解实习单位,帮助实习生从学生身份到职工身份的转化”“老师访问次数太少希望能增加几次”“希望能派老师多多到酒店探访”。学生期望得到学校和老师的关心,也热切期盼老师能够多次去探访他们,在实习管理中,要形成探访和沟通机制,可以同酒店一起定期组织交流会,互相听取和探讨学生在实习实训中遇到的问题、困惑以及需要的帮助等,不仅能够及时解决学生心理上的困惑和问题,也能帮助学生从工作体验和经历中构建知识,提升实习实训的成效。(五)酒店增加培训,开发学生潜力。企业不愿意加大人力资源成本投入,立足于“用”,忽视了“养”[18]。在访谈中,学生提到希望酒店“提供培训人才晋升的机会”“给予更多的培训,提升员工的能力”“培训学生各项技能”“培养实习生的独立能力、增加酒店团队合作培训”“酒店对实习生的培训内容能够全面一些”“上级领导能给我们辅导在这行业的专业管理技能,多给予培训活动”“多培训学习实践,多在不同岗位体验”“多给同学提供更多的课程培训机会,关照同学,促进其多方面发展”。学生能力的培训与开发,也有助于酒店储备合格的人才。企业是职业教育培养主体,可以作为培养主体直接参与职业学校的日常教学[19],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酒店要给予更多的培训内容和时间,培训内容除了培训企业文化,还要增加技能培训、轮岗培训、管理技能培训、职业发展培训等。(六)提供更多的岗位选择,规划学生的职业发展。调查结果显示:酒店提供最多的岗位是餐饮服务员和客房服务员,学生期望酒店安排实习岗位时,能够给更多的岗位选择,也希望提供的岗位不限于一线业务岗位,能够多到职能部门进行实践,比如人力资源部、市场部等。学生提到“岗位可以提供更多选择”“为我们实习提供好的岗位”“多提供机会,多增加岗位”“多争取职能部门的岗位”“希望酒店能够在各个部门都给予一点机会,让我们知道哪种工作岗位更适合自己”。学生希望能够在更多岗位进行实践,一方面可以明确自己适合的岗位,另一方面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提升职业发展机会。学生提到“可以轮岗实习,更好地让实习生了解和学习岗位的工作内容”,“更加深入了解学生,为学生打造完善的职业发展,在实习的过程中,实行轮岗制度,让学生找到更贴合自身的岗位,发挥其特长”。酒店要为学生提供发展和提升、进步的机会,为其规划职业发展,引导学生积极就业,梳理社会责任意识,为酒店培育优秀的人才资源。(七)酒店要重视学生的情感管理,塑造良好的员工关系。情感管理的目的是建立一种心理契约,增强酒店管理者与学生之间的情感联系和思想沟通,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形成和谐融洽的工作氛围。在访谈中学生提出“重视上下级关系的营造,培养人才”“加强人性化管理”,有过实习经历的学生提到老员工对实习生的态度,“希望能照顾到实习生的心情,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老员工使唤新员工的事情发生”“酒店人文环境好,老员工要多一点耐心教导实习生”,也有学生提到员工关系中积极的一面,“由老员工带领新员工学习”“有老员工帮助我们了解酒店,感觉非常亲切”,好的员工关系有助于增强学生实习期间的适应能力和良好的工作心情,情感管理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酒店的凝聚力,同时也有助于留住人才,增加学生的忠诚度。有学生提出“第一次接触工作,有时候心理上可能会有一点小问题,希望可以多开导”“提供心理辅导”“关心学生从学校到社会之间的心理转换”,酒店可以通过构建良好的酒店情感文化,增强情感沟通,尊重和认同学生的价值,为学生提供EAP计划(员工帮助计划),提供专业诊断和建议,提供专业指导、培训和咨询,解决学生的心理和行为问题,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面对个人生活和职业发展中的困惑。(八)校企友好协商,提高学生实习待遇。校企协同育人中,酒店为学生提供的实习待遇主要体现在实习津贴、食宿及其他福利待遇。访谈中有多数学生提到了工资、补贴和待遇问题。“多点补贴费用”“与酒店协商,提高一点实习工资”“希望酒店能提高工资,食宿一定要有保障”“实习工资高一点”“尽最大能力争取我们的工资”“希望酒店能提供良好的住宿环境和合理的薪资”“多关注学生的利益”“给学生安排好食宿问题”“食宿安排,酒店薪酬有保障”“待遇和正式工一样”“多找好的酒店合作,对实习生待遇好的酒店”。问卷调查数据显示,有51.96%的学生提到参加订单班或顶岗实习的原因是获得实习补贴以实现勤工俭学,所以学生也非常看重酒店所能提供的待遇和福利,学生在酒店顶岗实习一般两周到一个月左右就可以独立完成工作岗位任务,酒店可以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或者本岗位的平均工资来为学生提供实习补贴。

作者:张春娥 郭丽冰 单位: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