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发展问题研究

时间:2022-04-22 05:32:00

中小企业发展问题研究

中小企业是一个规模概念。企业的规模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它是企业适应外部环境的结果,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选择。生产要素和技术发展的多样性以及企业外部生存环境的复杂性,为中小企业提供了与大型企业并存并互为竞争的可能性和必然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迅猛,几乎涵盖了各行各业,在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在我国西部这样比较落后的地区,中小企业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尤为重要。

一、中小企业的特点及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1、国民经济的主要增长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增长,中小企业功不可没,尤其是民营中小企业对我国经济增长做出了很大贡献。它们打破了国有大型企业的垄断地位,并与之展开竞争,增强了经济活力,从日用商品的生产到高新技术产业,中小企业都占据重要一席。同时,竞争的压力还迫使国有大型企业不得不进行市场化取向的改革,以增强活力,这对提高经济效益和整个国家的经济活力都是有益的。正是这种竞争,使人口众多、资源相对贫乏的我国逐步从“短缺经济”走向“相对宽裕”经济,从封闭经济走向开放经济,国民经济的活力和国家综合实力大大提高。据统计,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工业新增产值的76.7%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

2、灵活的产品定位,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中小企业作为商品供给者,凭借其在技术、地域、资源上的特殊性以及在生产上的小规模化和灵活性,弥补了大企业在生产供给中的市场空缺,满足了市场对特殊商品的需求。

3、创造就业机会,吸纳大量社会劳动力。中小企业大多集中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其资本有机构成一般较低。虽然单个大企业的就业容量远远大于单个小企业的就业容量,但大企业的资本有机构成大约是小企业的4倍,也就是说,相同资本的投入量,小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量比大企业多3倍,从客观上为劳动者就业创造了条件。

日本在二战后对中小企业采取积极的扶持政策的目的就是面对战后国内出现的大量剩余劳动力,借助中小企业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平稳地度过了经济困难时期。中小企业不仅在总量上为就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还为那些特殊群体提供了就业机会。它们为那些经验少、技术差和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提供了最初的工作机会,并承担了对那些没有早期工作经验的工人进行培训的主要责任。特别是大量中小企业实质上是“自我雇佣”,减轻了政府安置就业人口的压力,一直是失业大军重新就业的主要场所,是新增劳动力就业的主要去处,也是扩大城市就业的主要增长点。

4、技术创新的生力军。中小企业由于其自身拥有资源的局限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必然充分地利用现有的物力、财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不断地在市场中寻找机会,利用机会,以求在创新中战胜对手,获得生存。据统计,20世纪的主要发明中,有60%是独立发明人和中小企业发明的。深圳市高新技术企业中,中小企业占到90%以上,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中小企业尽管在科研经费方面的投入远远低于大企业,但其单位投资的创新率却高出大企业3-5倍,特别是在资本投入量少、专业知识要求高的领域,中小企业占尽优势。

5、弹性的、有竞争力的出口基地。一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是出口,而出口的增长又来源于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据粗略估计,在亚洲,中小企业对各国出口的贡献率在35%左右,中小企业出口额占本地区GDP的12%。

6、稳定社会经济,减少经济波动。中小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产物,是对市场环境适应的结果。因此,当它们面对经济上的冲击和波动时能比较及时地适应环境的需要而不会带来过多影响社会发展的不稳定因素。从前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一方面,由于中小企业生产规模小,经营灵活,致使其转移成本低,社会震动小,能够在经济衰退的时候不过分裁员,加重危机的程度;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具有较强的活力,对新环境反应迅速,适应新制度较容易,能够在经济改革中充当“排头兵”的作用。

1997年始于泰国的亚洲金融危机对整个亚洲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其中,产业结构以大企业、大集团为主的国家如韩国受到重创,而产业结构以中小企业为主的地区如中国台湾却安然度过危机。

二、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与问题

由于中小企业在吸纳就业、活跃市场、推进技术创新、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各国各地区均对中小企业的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采取各种措施对中小企业予以扶持。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的中小企业政策也有了新的发展,尤其是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使各界认识到发展中小企业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我国的一个大战略。但中小企业在发展初期往往处于竞争的弱势,并且由于种种原因,使其在发展过程中遇到各种问题,严重影响了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我们就此对我市中小企业进行了调研,发现我市中小企业目前经营所面临的主要或紧迫的问题主要有9类,分别是:资金短缺、人才需求、政府职能、能源、地方环境、企业管理、技术研发、员工素质以及其它问题。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资金短缺、人才需求、政府职能。资金短缺主要指企业流动资金和固定投资款项不足。人才需求主要表现为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十分缺乏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和与企业岗位相匹配的管理人才。政府职能问题主要表现在政策的稳定性和一致性、政府信用、政府机关办事效率、政府部门职能定位以及相关政策的执行效果等方面。能源问题主要反映在电力供应不稳定和电价偏高两个方面。地方环境主要指投资环境和相关配套设施不完善以及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保护合法企业正常经营有待加强。企业管理问题主要是指企业缺乏科学规范的管理体制,管理者缺乏适当的学习途径和系统的管理知识。技术研发方面反映的问题是企业缺乏自主研究开发新产品的能力,无法提高企业自身核心竞争力。员工素质问题表现在企业员工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对新知识和技术的接受能力差,观念有待转变等方面。

此外,还有物流运输、货款回收、设备改进、市场开发、税收、人员管理等。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企业普遍融资难。流动资金和固定投资款项不足是目前我市过半数的中小企业反映最为突出问题。现有的金融体制决定了融资渠道单一,加上中小企业规模小,国有银行向其融资的成本高,许多企业信用度低等因素,企业融资非常困难,这已经成为发展的最大障碍。当然,这一现象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四川省有关部门在所作的关于小企业生存发展的调查中发现,尽管目前仍有62.3%的小企业将银行列为主要融资来源,但真正能够得到银行贷款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贷款的企业为数甚少。小企业的融资估计90%来源于自有资金和亲朋好友的私人借贷,资金不足成了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

目前,我市中小企业融资难主要是由以下诸多因素造成:

①从银行方面看,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审批权限过于集中,基层缺乏自主决策权,严格的信贷责任追究制度与贷款经营中的客观风险相悖,制约了信贷人员营销贷款的积极性。银行放贷偏重抵押担保,忽略银企信用关系。由于中小企业用款一般都具有时间急、频率高、数额小的特点,而一方面银行的担保贷款审批条件十分严格,只认可土地、房产等不动产作抵押,另一方面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为租赁经营,根本无财产抵押。事实证明,银行这一要求是我市中小企业极少获得贷款的一个关键因素。

②中小企业自身整体素质不高。在调研中我们发现,绝大多数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弱,产品利润率较低,而且还有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财务制度不够健全,无法对外提供准确完整的财务资料,从而影响了信贷业务的展开。

③中小企业贷款评估登记主要涉及国土、房管、地介评估事务所、房产评估交易所和工商部门、会计师事务所,而这些部门和中介机构都有来自上级的规定和要求,以及自设的附加环节和条件,使企业感到无所适从。贷款评估登记环节多、收费随意、不规范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小企业融资。

2、企业人才匮乏。企业缺乏人才,特别是缺乏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和有经验的与企业岗位相匹配的管理人才。具体表现为企业人才流动频繁,尤其是高素质人才的吸引和稳定已经成为中小企业面临的最大难题之一。我市中小企业中经营建材、冶金、矿产、机械、食品加工等粗放型低技术含量的企业占约为70%,从事高新技术及新材料的企业数量很有限。因此,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人才紧缺这一问题将会显得越来越突出。当然,企业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健全、相应的法规尚不完善的因素,也有中小企业自身素质不高,技术和管理水平跟不上发展要求等因素。同时,还与政府的管理和政策引导因素有关,致使中小企业运行缺乏相应的环境条件和经验。

3、企业主要管理者管理水平及观念相对滞后。占中小企业较大比例的非国有中小企业大多是从家族式企业发展而来的,企业主因创业而成为管理者,自身积累了一定的管理经验且具有较强的自信心。但其中的大多数人缺乏现代企业管理知识和经验,仍采用传统的家族式管理模式,真正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管理企业的很少,这使得许多企业管理制度不健全,普遍缺乏科学化、规范化管理。

资本、风险、决策管理权三个“高度集中”是今天中小型民营企业的普遍特征,企业决策系统和制度不够成熟,大多实行“人治”而非“法治”的家族式管理,企业主集所有权、经营权、决策权于一身,企业的重大决策都由作为企业领导人的业主自己做出,主观性和随意性较大,决策正确与否主要取决于领导者个人的能力,这实际上存在着错误决策的风险。企业规模越大,这种风险就越大。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有近80%的企业管理者认为犯过决策错误,有10%的企业管理者承认犯过重大经营错误。同时,还有近70%的企业中层及员工对企业长远目标不清楚或不了解,严重影响了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从客观上制约了企业自身发展。

4、政府相关职能有待改善。在调研中,绝大多数企业认为,政府部门在支持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中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政府部门为企业服务的工作较以前有了很大改善,企业总体上是较为满意的。但与此同时,由于旧体制和部分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工作人员的固有观念等原因,一些问题依然较为突出。

①多个部门分别管理中小企业,许多法规、政策难以统一。

②税收、国土、基建等行政审批存在办事效率低下问题,各种繁琐的报表填写和接待事务使企业增加了办事成本。企业在税务方面最耗费时间的工作是填写和上报各类税收表格。税务部门应该建立一套简要完善且稳定的沟通机制,与企业家或财务人员进行直接交流,经常听取他们关于税务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搭建一个企业与各级税务主管机构领导平等对话的平台。

企业管理者希望能够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市场开拓和企业内部管理上。但在企业基建工作报建审批过程中,由于报建程序方面的一些因素,使得许多企业迟迟不能开工建设,不但影响了企业自身发展,同时也严重制约了我市招商引资工作

5、中小企业特别是外地投资企业对政策的一惯性和连续性非常看重,但因政府承诺给予企业的优惠政策在具体落实上存在差距,部分企业对稳定性存有疑虑。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对企业的再投入和发展。

三、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措施

通过对我市中小企业发展问题的调研和分析,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中小企业的成功经验,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启示:

1、营造一个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环境。中小企业尤其是民营中小企业的产生和发展需要相应的法律制度来保障。为此,我们首先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党的十六大精神上来。党的十六大提出,“个体、私营”等各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所有制学说大胆的开拓和创新,是总结了近20多年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提出的科学论断,是新时期我们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行动指南。只有把思想认识统一到这一论断上来,才能从根本上消除阻碍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发展的思想障碍,放胆、放手、放开、放活发展民营经济。其次,营造一个公平的自由竞争环境对中小企业发展也至关重要。

2、对中小企业提供必要的金融支持。从世界各国发展的情况来看,大凡中小企业发展比较好的国家,政府对中小企业的金融资助政策是比较健全的。在中小企业最危弱创建初期,对它们提供足够的帮助,就可能促使其健康发展,企业者成功率往往比较高。一些发达国家均建立了一系列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体系,既有政府金融机构为其提供政策性金融服务,又有商业银行为其提供信贷、票据、贴现、债务保证等服务。中小企业既享有风险投资、信用担保服务,又可以通过发行债券,从资本市场上直接融资。这样多元化、多渠道的金融服务体系有力地支持了中小企业的发展。

3、建立和完善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服务体系。政府制定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最终要落实才能见效,怎样向中小企业提供服务是一个非常具体的问题,这件事能否做好,事关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建立和完善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服务体系是当务之急。

①着力优化“五个环境”。一是法制环境。一方面我们要不断加大贯彻实施《中小企业促进法》的力度,另一方面要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及时清理和取消限制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的地方性法规。二是政策环境。国家要制定和鼓励、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各种优惠政策,并设立相关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各种政策咨询与创业服务。三是政务环境。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服务意识,对企业要“多服务,不干预;多帮忙,不添乱;多设路标,不设路障”,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审批制度,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依法行政,提高服务质量、营造“透明度高、办事快捷”的政务环境。四是市场环境。应加大整治与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力度,标本兼治,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五是舆论环境。应通过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各种媒体,加大宣传力度,积极营造一个全社会共同促进、大力发展中小企业的良好氛围。

②健全创业服务体系,完善创业辅导服务。加大对公益性服务机构的政府支持力度,积极引导社会中介服务组织为创业者提供创业信息、创业咨询、创业、融资担保、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管理咨询等全程服务,促进创业者不断发展,提高创业成功率。

③建立健全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三大支持体系,即投融资担保体系、信用评价体系、中介服务体系。

④调整公共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创办中小企业的政策支持。

⑤加强创业培训,提高全社会的创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