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实践探讨

时间:2022-06-30 10:27:08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实践探讨

1地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德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和历史哲学家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在《西方的没落》一书中提到:每一种文化都植根于它自己的土壤,各有自己的家乡和故土观念,有自己的风景和图像。中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不同地域都形成了内涵丰富、个性鲜明的地域文化。如果能有效地将地域文化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将会增强高职院校的独特个性和文化魅力,提升办学竞争力。1.1有利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形成鲜明的个性特色。一段时期以来,不少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出现了同质化的现象,或是简单模仿本科院校的校园文化模式,或是高职院校本身的校园文化建设缺乏标志性的特色和内涵。而高职校园文化特色的模糊,是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专业设置缺乏特色等问题紧密相关联的。实际上,地域文化中的自然景观资源和人文精神资源具有很强的地域识别性和不可复制性,高职院校如能巧妙而充分地利用这些资源,依托地域文化进行校园文化建设,则有利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形成鲜明个性特征。如吴文化具有“尚德务实、灵动智慧、开放包容、义利兼顾、适时顺便、刚柔相济”的特征,为苏南地区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独特而丰富的底蕴。而江阴的地域文化,除了传承了吴文化的特点之外,还具有“开放包容、善于学习、让国家风、淡泊名利、守信重诺、轻财重德、博学守正、刚烈不悔”等特征[2]。江阴职业技术学院作为江阴唯一一所公办高职院校,近年来致力于将江阴地域文化引入校园文化建设,正在逐渐形成具有江南特色和吴地遗风的个性鲜明的校园文化特色,也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肯定。1.2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重要资源和有效载体。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需要落到实处,要找到切实有效的文化资源和载体。优秀的地域文化既具有特定的历史内涵,又具有与时俱进、生长发展的更新能力,因此,地域文化可以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提供重要资源和有效载体,如地方志等珍贵史料、地方名人故居地、乡贤名人事迹等,都能够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鲜活教材。校园文化建设中引入优秀的地域文化,让高职学生在三年的大学生活中,能通过文化讲座、手工体验、参观游历等方式感受到地域文化的浸润和熏陶,这种做法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普遍性。对学生而言,地域文化和校园文化不再是虚无的口号,而是生动鲜活、触手可及的文化实体。例如在江阴地域文化中,江阴申港是有着两千五百多年历史的江南古镇,也是春秋时期吴国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季札三让王位避耕之地,素有“延陵古邑”之称,季子祠等人文景观可以为高职院校提供丰富的现场教学资源。另外,徐霞客镇的徐霞客公园、徐霞客故居,江阴民间的非遗手艺继承人,海澜集团等闻名全国的江阴企业等,都是承载着地域文化的文化符号,江阴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充分利用这些地方文化资源与载体进行教育教学工作,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1.3全面提升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民族精神。优秀的地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组成部分,是深厚历史文化的积淀和积累,也是民族精神的绵延。高职学生在三年的学习生活中,会潜移默化地受到学校所在地的地域文化氛围影响。因此,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特别是在精神文化的建设方面,可以将学生倍感亲切的地域文化引入思想政治教育中,让高职学生多看、多听、多想,提升自身的文化认同感和自信感,从而上升为对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热爱,在价值观形成和培育过程中深化民族认同,促使其增强“四个自信”,不断奋进。例如江阴职业技术学院经常将地方先贤的感人事迹和精神财富引入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中,营造爱国自信、以德为先的良好校园文化氛围。隐居于江阴的季札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德者、贤者,他一生中主要有三件事被广为传诵:三让王位、出使列国、徐墓挂剑,体现了至德、礼让、诚信的高贵品质。明代著名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也是江阴人,他一生志在四方,足迹遍及21个省、市、自治区,所到之处,探幽寻秘,并记有游记,记录观察到的各种人文、地理、动植物等状况。他遗留下来的“爱国、探索、求真、无畏”的霞客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全契合。江阴早期的共产党员钱振标烈士为中国的革命事业英勇捐躯,他视死如归、勇敢无畏的牺牲精神也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江阴职业技术学院以这些崇高的精神和生动的事迹来教育、感染学生,让学生增强对地方文化、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同时将先贤的崇高品格内化为自身的精神发展动力,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质。

2地域文化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途径

指出: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3]。优秀的地域文化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有着重要意义,高职院校在引入地域文化的实践中,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通过多种有效途径,让优质文化进入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中。2.1将地域文化的精神内核融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理念。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和优秀的地域文化是相互渗透、融汇共进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要充分利用地域文化资源,走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校园文化包含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几个方面。其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因此,在地域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合实践中,首先应该将地域文化的精神内核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理念相结合,形成个性鲜明的教育特色。高职院校首先要组织广大专业教师对学校所在地区的社会文化特点、经济发展现状和企业人才需求情况进行调研,对地域文化的核心精神进行提炼和阐释,然后结合院校实际,选择与新时代人才培养相适应和接轨的部分,凝练成本校人才培养理念的核心内容,最终通过高职院校的校风、校训、学院精神和人才培养目标等方面呈现出来。例如,江阴被称为“中国制造业第一县”,有境内外上市公司48家,新三板挂牌企业53家,形成了引人入胜的“江阴现象”和“江阴板块”。江阴职业技术学院充分研究了江阴的企业文化,确立了“立足江阴,根植企业,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具有‘现代班组长’以上潜质的生产、经营、管理者”的人才培养目标。江阴融合了季札、徐霞客、刘氏三兄弟等先贤的精神品格,提炼出了“人心齐、民性刚、敢攀登、创一流”的江阴城市精神,而江阴职业技术学院的学院精神为“团结拼搏、砥砺奋进、坚韧不拔、争创一流”,校训为“自强不息、立德树人”,校风为“崇实、善思、笃行、敬业”,都体现出与江阴精神和文化一脉相承的特征。这样目标明确、个性突出的人才培养理念,可以帮助学生确立明晰的就业目标、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也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大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同时,高职院校也拥有研究和传播优秀地域文化的多样化平台,可以通过学报、校报等媒介刊登教师对地域文化的研究成果。高职院校学报是学术交流的窗口,是传承先进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开设关于地方山水文化、历史名人研究等为主题的地域文化特色栏目,是对地域文化研究的有力推进。如江阴职业技术学院的《江阴高职研究》开设了“江阴现象聚焦”“江阴经济发展研究”“华西村研究”“吴文化研究”“徐霞客研究”“刘半农研究”“暨阳名贤”等特色专栏,学院图书馆也设立了地方文化书籍专架,对于研究和吸收地域文化的精髓大有帮助。另外,高职院校也可以利用网络新媒体、橱窗、广播、校报等多种媒体形式,进行爱国、励志、感恩主题的宣传教育,将地域文化中生动鲜活的人物事迹及其蕴含的精神力量作为重要素材,对高职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出真正“德业双修”的人才。2.2将地域传统文化精华融入高职院校专业内涵建设。高职院校的专业内涵建设注重职业性、实用性和特色性。如能依托地域特色文化建立相关教研基地,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加强对地域特色文化资源的研究和开发,将地域传统文化的精华融入专业课程、校本特色教材编写、师生课题项目、学生专业实践等方面,则不仅能够增强专业的竞争力,更能够达成对地域特色文化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将传统地域文化精华融入高职院校的专业内涵建设中,首先要支持校本文化素质核心课程的开发,鼓励教师开发新的课程标准、文化教材和课程内容。例如,江阴职业技术学院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了公选课江阴地方文化历史,针对经济管理系旅游管理等专业开设了江苏历史文化等专业课,让学生系统地了解江苏文化和江阴文化的精髓;同时由专业教师编写了校本教材《徐霞客与徐霞客游记》,作为高职学生了解和研究徐霞客的校园读本,也为学院开设徐霞客文化公修课提供了教材支撑;学院艺术设计系则以图形创意等设计类课程为载体,将市级非遗项目“虎头鞋”“百寿图”等作为设计课题融入课堂教学,进行了一系列非遗文创产品的开发与设计。这些地域文化类课程引起了学生的强烈兴趣,学生的优秀作品被江阴文广旅游单位选用和推广。同时,高职院校应该设立地域文化研究和推广基地,形成对外学术交流机制,带领学生结合自身专业进行文化实践,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专业技能和民族情感。例如,江阴职业技术学院从2014年开始成为“徐霞客进高校”首批教学研究基地,2018年成为“徐霞客高校联盟”的牵头单位,成功举办了八届海峡两岸徐霞客文化交流活动,并与台湾东南科技大学等台湾高校建立了徐霞客文化定期交流机制,海峡两岸的青年大学生以徐霞客文化为纽带,共同探讨徐霞客精神这一两岸同胞共同的精神财富,传承中华文化优秀传统,建设共同精神家园;2018年江阴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了“暨阳名贤研究院江阴学院分院”,与地方文化研究专家共享资源,组织专业教师为地方文化研究提供科研成果;学院艺术系原厂影像工作室的师生们历时5年时间,摄制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短片“江阴好手艺1”“江阴好手艺2”“江阴好中医”“江阴好味道”等四个系列共40多集纪录片,分别申请和注册了国家版权局四项专利著作权,播放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师生们在实践中加深了对地域文化的了解,提升了专业拍摄和剪辑技能,更为记录江阴的非遗文化项目留下了珍贵的数字影音资料。2.3将优质地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活动。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活动属于行为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活动以大学生为主体而组织和开展,他们既是组织者,同时也是参与者;既是教育者,也是被教育者。活动既是理论学习的延伸,也是课堂知识的升华,更是大学生养成教育的深化[4]。例如,江阴职业技术学院每年都会组织学生到江阴华西村、海澜集团、徐霞客故里等地参观学习,以此作为学生干部培训和班会主题课的重要内容,让学生学习先贤的优秀品质,对江阴文化和江阴精神有直观深刻的了解;同时会邀请地方文化专家、企业家进入校园,通过“江阴学院大讲堂”等渠道开设“徐霞客精神和台湾旅游资源”“古城沧桑话江阴”等专题讲座,为学生讲解地方文化精髓和企业文化要义。同时,学生也经常参与地方文化志愿服务,如参与舞龙舞狮、“荡湖船”表演,担任中华龙舟赛志愿服务等,为地方文化的振兴和发展贡献力量。学生社团活动是校园文化活动的核心,将地域文化引入学生社团活动,能够与“大思政”格局相互呼应,以文化和实践育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大目标。如江阴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了“徐霞客俱乐部”和“徐霞客旅游工作室”,举办了“霞客杯”演讲比赛、“畅游霞客故里,践行霞客精神”游览活动、“霞客文化进高校”书画展、“重走霞客路”骑行比赛等系列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让学生更深层次地了解徐霞客文化的精神内涵,从而用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引领当代大学生的成长。2.4将地域文化元素融入校园环境布置。校园环境氛围是校园文化的显性体现和重要载体。高职院校注重营造具有浓厚地域人文气息的校园环境,并锤炼自身的校园文化品牌,可以使师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受到熏陶和感染,从而增强了解和探究地域特色文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高职院校可以在校园人文景观中积极融入地域文化历史元素,如在主干道、广场等竖立地方名人雕塑,在教学楼、实训楼、图书馆、食堂和宿舍等区域布置具有地域特色的名人画像、书法美术作品以及反映当地发展变迁的师生摄影作品等,在宣传栏和文化橱窗等展示地方企业的文化特色和企业家的创业事迹,校园内的道路、小桥、建筑等也可以用富含地域特色的名字来命名。江阴职业技术学院将学院内的几个主要广场分别命名为“霞客广场”“天华广场”等,并在广场上竖立了徐霞客、刘天华等江阴名人的雕像,让师生们时刻感受到地方先贤的精神引领。同时,校园内的主干道路和一些广场以江阴著名企业的名字来命名,如“澄星路”“华宏路”“海澜路”“中基广场”等,让学生了解和接触地方企业文化。营造地域文化氛围的举措能让广大师生员工在潜移默化中了解和领悟地域文化的内涵与精髓,自觉参与更多与地域文化相关的活动,最终将地域文化的精髓内化为个人的精神品质。

3地域文化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前瞻

在党中央“四个自信”的号召下,广大人民都开始关注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不少高校都有将地方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成功举措。但是总体而言,地域文化对高职校园文化影响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在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如何对优质地域文化的传播方式进行创新,如何更加深入地挖掘和研究地域文化,都是值得思考与探索的问题。在新时代的发展要求下,地域文化也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一方面要以开放的胸襟和广阔的视野,积极吸纳其他优秀民族的文化成分;另一方面则是要保持自身文化的特点,不失个性。作为所在地区地域文化研究、传播和开发的主阵地,高职院校不仅要在一般意义上对文化进行继承和延续,还要利用自身的科研力量优势对文化进行创新,同时也将地域文化的影响力推向全国乃至世界。如江阴职业技术学院为弘扬徐霞客文化,对徐霞客游历路线沿线的省、市、县各地区采取招生优惠政策,对各地徐霞客研究会推荐报考江阴职业技术学院的贫困学生给予资助政策,让他们到徐霞客故里的高校就读,毕业后回家乡建设美丽家园,同时成为徐霞客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让徐霞客真正成为连接文化与旅游、教育的桥梁,具有深远的文化推广意义。在“互联网+”的时代,地域文化的传播除了依靠传统的橱窗、广播、校报等宣传形式外,还必须更多更好地利用高职院校的人才和技术优势,借助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进行地域文化推广。高职教师要深刻领会地域文化的精华,积极组建专门的教师研究团队,根据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将地域文化精华与当前社会热点文化结合,特别是将地方企业文化引入校园,让地域文化具有生生不息的生命力。例如,可以制作与地域文化相关的慕课或者翻转课堂,然后利用多媒体技术、网络课堂等将标志性的地域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也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以图文并茂、视频补充、充分互动的形式弘扬优质文化,让大学生对地域文化自然而然地产生兴趣。高职院校应坚持基础研究,推动应用开发,创新地域文化研究的新思路、新方法,真正为助推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政教育工作做出贡献。

作者:董泽民 吴正毅 单位:江阴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