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探索

时间:2022-01-11 03:32:32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探索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培养信念坚定、身心健康、文明向上、朝气蓬勃的当代大学生,对高校贯彻落实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育人的重要载体和途径,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灵魂,新时期如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尤为重要。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特别强调,高校要坚持不懈培养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高校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导向,以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特点为基础,设计和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从而满足高校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建设和谐校园的需要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信息的获得途径更加多样化,面对各种思潮的影响,一些大学生极易受到各种负面信息影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优秀校园文化环境是高校在当前形势下抵御风险能力的重要手段,建设和谐的高校校园文化,必须明确正确的政治方向,积极探索有效的方式和方法。报告中进一步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形成和谐、求真、向上的良好校园文化氛围,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认同和接受并主动践行,有利于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中共中央办公厅于2013年12月23日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强调,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并针对高校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目标,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最终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思想政治保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能够更加科学、合理地帮助大学生深刻理解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真正做到知行合一,使“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得到了更好的诠释,也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作用更加突出,增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娱乐性活动较多,思想性活动较少,缺少内涵。当前的高校校园文化活动都是以丰富大学生的课外文化生活为出发点,尤其是一些社团活动,都是学生基于兴趣而发,重娱乐,轻学术,忽略了校园文化活动的思想性、启迪性、计划性和层次性,形式单一,内容肤浅,缺少内涵。有的活动重形式,走过场,为了活动而活动,挂条幅,搞签名,活动质量不高,很难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不能形成良好的“文化育人”氛围,缺少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些活动如果监控不够,很容易偏离正确的方向,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二)活动参与面较窄,惠及的学生较少,有效覆盖面不广。在高校的校园文化活动中,无论是校级层面的,还是院级层面的,多是以精英型和特长型学生为主,积极主动参与的都是固定的一小部分人,其他同学的参与热情不高。一方面,这可能是由于宣传环节不是很顺畅,留有死角,很多同学不知晓;另一方面,可能是活动没有照顾到大多数同学,没能够从绝大多数学生的特点及成长规律出发,缺乏顶层设计和参与面的调研。(三)缺乏老师的专业指导,活动的水平和层次不高。高校中涉及专业性强的校园特色活动缺乏专业教师的指导。现阶段,高校绝大多数文体活动都是由一些社团承办,而高校的社团组织庞大,高校很难为每个社团都配备指导教师,社团学生的流动性和开展活动的随意性很强,这就导致有的文体活动水平和层次不高,难以从本质上难得到提升。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载体

高校应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探索以“五爱”(爱己、爱家、爱校、爱党、爱国)教育为载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且与“五爱”融会贯通,引领校园文化建设,进而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素质。(一)“爱己”教育。高校在“爱自”教育上应做到:组织开展生命教育和人生价值教育等活动,引导学生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勇于改正错误;组织开展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等活动,鼓励学生关爱他人,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对社会充满爱心;组织开展学科竞赛和科技创新等活动,鼓励学生热爱钻研,勇于创新创业,对未来充满信心。(二)“爱家”教育。高校在“爱家”教育上应做到:组织“一封家书”、感恩父亲节(母亲节)等活动,鼓励学生情系家庭,重视亲情,感恩父母,勇于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知恩图报;组织开展传承家庭美德、家风家训征集等活动,鼓励学生传承传统文化,弘扬家庭美德,引领家庭风尚,化解家庭矛盾,念家护家;组织“我为家庭绘蓝图”“我为家庭争荣誉”“为实现家庭梦想而奋斗”等活动,鼓励学生培养家庭自豪感、荣誉感和责任心,勇于承担家庭重任,光大门楣,荣宗耀祖。(三)“爱校”教育。高校在“爱校”教育上应做到:组织学生学习校史、校歌、校训、章程等活动,让学生了解学校的发展历史,关心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组织“知荣辱、守纪律、有品行”主题教育活动,鼓励学生自觉地践行社会荣辱观,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行,争做文明大学生。(四)“爱党”教育。高校在“爱党”教育上应做到:组织党的基本理论知识学习教育活,鼓励学生深入研究了解党的发展历史,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做党的坚定信仰者、支持者和拥护者;组织“中国梦”等具有时代特色的学习教育活动,鼓励学生将自身的成长融入到党的事业中,坚持真理,坚持科学发展规律,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信心,做党的事业的促进者、推动者和践行者;组织“青马工程”“大骨班”培训和理想信念等教育活动,鼓励学生明确目标,勇于同不良现象作斗争,做党的优良传统的倡导者、继承者和传播者。(五)“爱国”教育。高校在“爱国”教育上应做到:组织大学生创新创业,参与“挑战杯”和“互联网+”等活动,鼓励学生关注国家的发展,勇于创新创业,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组织革命歌曲大联唱、诗词大会、成语大会、“成人礼”等教育活动,鼓励学生学习国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握主观意识形态,分辨认识误区,坚持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组织国防安全、大学生入伍等学习教育活动,鼓励学生学习军队的过硬作风,了解军事,积极投身于国防建设,坚决捍卫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参考文献:

[1]孙叶青.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校园文化建设的四个维度[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14):88-89.

[2]王国敏,赵波.高校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阵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4):60-64.

作者:邱敏 单位: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