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分析

时间:2022-04-13 03:17:26

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分析

摘要:随着国际政治经济局势组合多样化,国内政治革新和经济结构优化调整等这些外部环境的大变动,要求我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随之不断完善发展。因此,这就要求各级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基于所面临的世情和国情要树立新的理念、布局工作路线和建构长效思政工作机制,以增强高职生应对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的思想政治素养。

关键词:外部环境;高职生;思想政治;策略

从国际环境来看,政治多极化格局日益明显,国家之间的经济和科技合作交流往来和依赖度越发紧密,西方意识形态对中国实行文化霸权主义趋势越发强烈;从国内环境来看,生产方式大变革、经济结构优化调整、社会政治机制全方位革新、职业岗位重新建构和科技信息技术大环境建立等外部环境变化,都对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同时,基于高职院校自身的变革意识不强,教政工队伍建设职业能力不强、校园文化建设缺失以及思政工作动力机制不健全等因素,也导致高职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培养不足而行为失范。显然,高职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迫在眉睫,要求各级高职院校确立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建构,注重扩大校园文化环境优化,强化心理和法制教育的互助效能方面来提升高职生抵御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政治能力。

一、当前高职生思政教育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变化特征

1.国际社会环境的变化。随着各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导致国际社会政治环境呈现出新的变化特征:美国争霸全球的战略性部署进一步加强;亚太地区在全球战略地位进一步提升且国家之间关系错综复杂,日本尽力扩展其在亚洲的地位并对中国形成包围局面;金砖四国的崛起,引起世界瞩目,特别是中国的崛起引起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其他国家关注;中俄深化双方战略性合作伙伴关系,并极力促使亚太地区的和平发展,显而易见,竞争、斗争和合作形势交织在国际政治多元化格局之中,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国家之间的斗争以经济、科技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国际经济社会大环境的变化特征: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性研发和应用,国家经济发展呈现出全球化趋势,在这场以科技信息为驱动力的国家之间竞争博弈局面中,发达国家凭借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科技和资金优势压制着发展中国家,并借助其向发展中源源不断地进行的资本和技术输出掠夺着发展中国家的廉价资源,直接影响着发展中国家的民族产业自主发展。2.国内社会环境的变化。中国共产党人站在世情、国情和民情的外在国家发展的大环境下,审视中国社会建设发展的现状并探求其未来发展规划,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指导对中国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社会制度等进行了深刻地批判式革新,确立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文化强国建设目标以及可持续性发展战略规划,随之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繁荣,同时人们之间的利益冲突越发尖锐且意识形态也渐趋多元化。3.高职院校教育环境的发展变化教育环境是指高职院校教育的各种教育教学运作机制状态等。伴随着经济社会结构的调整以及职业结构的更新,高职院校进行了深化性改革以使教育发展适应社会人才的需求,于是在教学管理、专业课程设置、职业规划和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发生了变化,要求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向深层化方面发展。

二、外部环境变化对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

1.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受到冲击。随着中国利用一切发展机遇期去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中国与西方国家之间的经济社会往来关系更加紧密,在这一过程中西方国家的一些文化思潮和价值观也接踵而来,在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推动下高职生不可避免地受到一些潜在不良思想意识的冲击。基于高职生社会阅历尚浅和知识结构还不够健全,面对多元化的意识形态环境缺乏理智性的判断和选择,在思想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和现实剖析等层面出现了意识偏差,甚至一些高职生抛弃了原有的道德价值评判标准和淡化了为之信赖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基础。这些都需要高职院校重铸思想政治教育运作机制,去化解当下高职生所面临的焦虑性和困惑性思想困境。2.网络不良多元化信息破坏着高职生思想政治素质。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研发和推广,其内在优势得到了人们的广泛性认可,其已经成为各行各业发展不可缺少的必要性要素,且运作机制日趋网络信息化。作为培养高等人才主阵地的高校,面对这一社会发展大趋势,抓住时展的脉搏而进行了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使得互联网建设向高等教育系统的各个教育教学环节蔓延,其快捷性、互动性、共享性和专业性信息资源优势切实推动了高校专业学科研发和建设,且全面性拓展了学生专业知识学习的空间和平台。但同时,网络信息资源的自发性、隐蔽性和多元性等缺陷也日渐明显,再加上我国在网络信息管理方面缺乏相应性的有效管理建制,致使许多高职生沉迷在虚拟网络世界里不可自拔,势必会受到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侵蚀,进而发生信仰危机。3.教学管理工作运作机制的不完善制约了思政教育工作。现有的高职院校多由中职中专学校合并或者升级而形成,虽然院校的规格和规模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但是原有的师资队伍并没有发生相应的变化,各个管教人员直接转移分配到高职院校岗位上,然而高职院校无论从专业设置、专业人数、专业发展亦或管理理念、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方式等现状都要求师资结构与之相配比。显而易见,高职院校这样的固有师资队伍并不能够满足其管理教学的有效运作,特别是一些高职院校承担思政教育工作的教师自身综合素养并不高,日常事务繁杂,且岗位工作未形成专业化机制,致使他们对高职生的思想政治倾向缺乏敏感性和主动性,也未对高职生思政教育工作作出长期性和建设性规划,最终导致他们引导高职生的思政教育工作出现现象与现实相脱节的偏差而不能够有效化解高职生的思想意识形态难题。另外,高职院校的性质决定了他们偏重于专业职业人才培养,这就导致了他们的工作运行机制比较注重专业技能教学方面,在日常性的教学工作中出现了专业授课教师只注重高职生的专业教学拓展,而不注重其思想政治教育引导,这样的教学运作机制就割裂了教化辩证统一关系,致使高职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够全方位地渗透到教学管理的各个方面和环节,限制了高职生思想政治素养培养的维度,更致使高职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工作只能够停留在浅层面和局部范围内,不利于对高职生的思想政治动态及时疏通和引导。4.校园文化薄弱建设降低了高职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环境的熏陶。我国的高职院校起步和规划的时间都比较短,院校文化底蕴和人文背景都处于尝浅阶段,还未完全形成,且院校扩招和竞争压力驱动下许多高职院校都把精力集中在院校的教学硬件建设上,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就忽略了校园文化环境的营造,也就不利于良好的育人、化人的校园教育氛围的形成以及校园文化阵地的凸显。部分高职院校在高职生教育培养理论上存在着偏差,过于重视高职生的专业技能培育和职业规划,忽视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更不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对高职生全面性素养提升的推进功能,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学只停留在形式主义层面。即使一些高职院校进行了校园文化活动建制,但校园的文化活动场所有限,活动设施陈旧落后,活动产品单调且品质不高,这远远与高职生的当下精神层面追求相远离,必然不利于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修养的提高。此外,高职院校在应对社会不良风气和校园网络信息侵蚀抵御工作方面又缺乏长效机制规划和细致性的监督引导管理措施,致使高职生思想层面缺乏主流意识形态牵引,很容易陷入功利主义和物质利益至上的思想困局中,而对远大理想及崇高精神追求缺乏热情。

三、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措施

1.全方位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育主管部门、社会、高职院校和家庭要形成合力,以学校为主体阵地建构高职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长效运作机制。教育主管部门要从政策、制度和路线等方面确立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向;社会各个阶层要发挥其多渠道教育优势,强化社会舆论宣传引导和社会和谐文化氛围营造;学校要完善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系统和专业化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坚持教学和教育两个主线去全面性强化高职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家庭父母要注重同学校和教师的教育沟通交流,注重对高职生的思想动态跟踪、调查和引导,并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地为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树立道德模范作用。2.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环境。首先,高职院校要转变工作理念,树立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技能教学工作并重的意识,制定和完善各项校规、校纪和校风,且开设专门性的校园文化建设专项资金项目,注重强化校园文化活动场所修建和设置更新;其次,各级院系要以校团委为主导,利用各专业特长和优势去开展与学科紧密相关联的各种校园文化活动,比如思政专业的院系要树立对思想政治最新动态、社会热点、国内外时事政策等方面的校园宣讲文化工作;美术专业的院系要通过思政图片展示、典型人物形象塑造和模仿人物视频宣讲等形式营造校园道德标榜实践文化氛围;其他专业院系可以利用寒暑假时间组建三下乡志愿者活动小分队,深入社会领域各个层面去展示自我专业素养,彰显个体性价值;最后,高职院校要注重校园网络文化环境建设,由专业教师承担校园文化网络管理工作,实施全天性对网络教学信息资源的监管、过滤、和更新,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积极向上的社会主流意识内容的宣传和引导工作,以培养高职生的敏锐思想政治意识和提升他们分辨多元文化的眼力,吸引他们主动学习和关注思想政治动态,最终增强他们抵御不良思想和价值观的能力。3.注重心理教育和法制教育相结合。高职院校要认识到心理教育和法制教育对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辅助作用,注重心理教育和法制教育紧密结合。从院校中从事心理专业和法学专业教学的教师队伍中抽调专业精英人员组成专门性的心理和法制综合服务工作室,开设心理和法制咨询服务热线,并实行24小时工作值班制度,来对在心理或者法制层面上存在问题的高职生提供心理疏导和法制宣讲引导工作,以便于紧抓当前高职生的思想动态脉搏,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政治方面的问题,采用循循善诱、人文关怀、情感认知和法律效力提醒等方式去化解学生的思想困惑之处,并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重塑他们的思维认知结构而为他们建造意识形态安全防线。

四、结语

显然,高职院校以外部环境变化为依托,审视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程中面临的困境,并着重从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建设、校园文化环境营造、心理教育和法制教育相契合等方面来重塑新的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系统,这是高职院提升自身教育地位的必然性选择,也是培养适应社会变化的通用性高职专业人才的现实性要求。

参考文献:

[1]郑琳,蹇瑞桥.安全意识视野下的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J].教育与职业,2014(14):67-68.

[2]许俊生.多样化入学背景下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2015(4):45-46.

[3]刘志红.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有效性与针对性研究[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6(3):72-75.

[4]陆璐.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的缺失与重构——基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角[J].继续教育研究,2016(11):65-67.

[5]张海国,王欣,王保成,等.道德激励在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4):103-105.

作者:彭杨 单位:重庆工商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