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艺术通识课程体系研究

时间:2022-07-10 10:41:11

高职艺术通识课程体系研究

一、非遗项目引入高职艺术通识课程体系的背景

1.高职艺术类学生文化自信缺失。文化自信是指主体对自身文化的认同与坚守,在当前高职院校重科学技术、轻人文素养的办学理念影响下,学生普遍素质教育不充分,产生了人文精神缺失,人格发展不全,文化自信缺失的现象。特别是高职艺术类学生,他们有着特殊的学习经历与个性特点,如重专业技能、轻文化基础,理想信念缺失等,产生了对主流文化认同、传统文化认识、外来文化理性批判缺乏的问题。高职院校应当正视这个现象,通过艺术类课程体系的改革,从根源上提升艺术类学生的人文素养,坚定文化自信,繁荣文艺创作。2.非遗项目传承面临瓶颈。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国家、民族文化形象的展现,维系着民族的认同与情感的凝聚。在当今世界经济、科技、文化趋同的背景下,非遗项目的生存境遇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现如今我国非遗项目生存空间狭小、传承人日益高龄化、社会支持不够、创新发展力不足,需要探索一种既符合非遗项目本身属性又符合时展的传承方式。非遗文化资源的活态属性决定了它的传承是以人为载体的,传统的拜师学艺已经不符合时代的发展方式,学校教育才是其可持续发展的保障。高职院校在非遗保护与传承上有着地域、实践教学经验及办学综合性等优势,传承非遗文化资源有着不容推卸的责任;非遗文化资源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知识、审美及创新思维,选择适当的方式,将其融入艺术类通识课程体系,有利于提升艺术学生职业迁移能力,促进高素质艺术应用人才的培养,赢得学校育人口碑。3.高职艺术通识课程体系亟待改革。通识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高职艺术通识教育主要是解决艺术应用人才人文素质的培养与社会就业等方面的问题,但是目前高职艺术通识课程与本科生相应课程比较雷同,缺乏高职教育的应用性和特殊性,“上手快,后劲不足”是近些年用人单位对高职艺术类毕业生较为普遍的评价。在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背景下,社会对高素质艺术综合人才的需求为高职通识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是培养学生的职业关键技能,还应该培养其职业迁移能力,这成为高职艺术通识教育中迫切需要关注的问题。

二、非遗项目引入高职艺术通识课程体系的意义

1.培育学生文化自信。给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了四点希望,第一点就是强调文化自信的重要性:“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①从代表国家、民族文化价值的非遗项目出发,将其引进在助力文化传承、培育人文品质、提升人文素养方面扮演重要角色的高职艺术类通识教育,对传承文化基因、培养文化自信来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首先,将非遗项目纳入艺术类通识课程体系中,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具体的地域非遗项目,如常州梳篦、金坛刻纸、留青竹刻等,以及这些项目的具体工作流程,完善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增强审美情趣;然后,从具体非遗项目的技艺分析出发,与专业结合分析传统工艺美术的造型特色,激发学生深入学习的兴趣,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传承;再者,利用非遗项目中所蕴含的丰富思想道德资源,重构高职艺术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话语权,加强文化自信的培育。2.促进高职艺术类通识课程体系建设。我国的高职教育由于其重技能、轻文化的传统,造成了一直以来对通识课程的轻视,对于艺术类专业来说阻碍了高素质艺术综合型人才的培养。非遗项目纳入艺术类通识课程体系有利于课程体系的拓展与完善,首先,借助代表性的地域非遗项目,以“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立足通识课课程特点,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教学规律,紧密结合非遗产业发展趋势,采用任务驱动与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方法来展现教学内容,助力高职艺术类通识课程教学理念更新、内容拓展与模式革新;然后,参考非遗项目的深度推进进行课程设计,实现基于非遗项目的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统一和渗透,助力与专业课程结构互补、内容连贯、层次递进的通识课程体系的形成,推进艺术类通识课程与艺术专业课程互助模式的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创新;再者,将具体非遗项目工作流程导入高职艺术类通识课程来扩充学生的知识结构,鼓励学生将专业知识引入非遗研习中进行自主探究,为专业课程的学习及与产业的接轨培养基础能力,有效改变高职艺术类学生素养结构,促进高职艺术类通识课程建设目标的实现。3.打造高职教育品牌。近年来,高职院校进行了数量与规模的扩张,但是品牌建设依然是高职院校要努力的方向。社会各阶层对非遗传承的重视程度的提升为高职院校的发展带来了机遇。首先,在非遗保护与传承上,高职院校有着地域、实践教学经验及办学综合性等各方面的优势,可以有意识地通过非遗项目的普及教育来增强艺术类专业特色,提升高职艺术类学生专业自信;然后,在“产教融合”的理念指导下,以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互助模式为突破口,培养出具有特定产业指向的艺术类应用型人才,促使高职教育“双精准”教育目标的实现;再者,在备课、授课过程中激发院校专家、教师对非遗项目的重视,对非遗项目进入艺术类通识课程系统的意义、价值、路径等进行系统的专项研究,促进非遗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学生的培养质量,在同类院校中做出品牌,赢得业界口碑,获得社会的广泛认同。

三、非遗项目纳入高职艺术通识课程体系的策略

基于以上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的研究分析,引入系统理论,从艺术类通识课程资源系统内部各构成要素及要素之间的结构、其外部环境的关系及价值研究出发,提出非遗项目纳入高职艺术通识课程体系的策略,从而促进非遗项目的可持续发展,高职艺术类学生文化自信、专业自信的重建与高职艺术通识课程体系的优化改革。1.教育理念构建。(1)以文化自信培育为主明确文化自信是文化传承的前提,基于非遗项目的高职艺术通识课程体系建设应当将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放在首位。(2)以传统文化普及教育为主厘清非遗项目进入课程体系的思路,基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系统的整理、研究并传化为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普及教育。(3)以培养学生普适性能力与综合素质为本从通识教育的功能属性出发,改善非遗项目进入课程体系的无序状态,将非遗项目放入广阔的文化背景与知识视野中,以遵循非遗自身规律、提升学生审美能力、融入现代生活的原则进行课程资源的转化,提升学生的知识层次与认知结构,培养学生普适性能力与综合素质。(4)与专业课程融合互助基于具体的非遗项目,将通识普及化教育与专业深入化教育相结合,实现课程设计上的统一和渗透,形成与专业课程体系结构互补、内容连贯、层次递进的通识课程体系。2.教学改革探索。(1)教学内容的开发与应用将代表性的地域非遗项目进行按照教学理念的构建进行通识课程资源的转化,改善非遗引入课程时存在的无序状态,依据知识、能力、素质三个层次的教学目标站在教与学的角度进行教学内容的开发与拓展。(2)教学模式的更新与拓展紧密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及非遗产业发展趋势,采用项目导向、情景体验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更直观地接触非遗项目,产生深入探究的意愿。(3)完善评价与管理体系除了授课内容、方式的改革,还要注意课程的前期开发与后期总结。前期加强课程申报的管理工作,邀请业界的专家与学者参加,提出建设性意见,完善课程体系建设。后期根据教学情况考察调整课程方案与课程安排。3.配套措施完善(1)建设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教师队伍建设是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据非遗项目的特殊性,可以通过校内与非遗传承人共建技能大师工作室,校外设立企业教师工作站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使学生获得更为全面的学习体验。(2)完善通识教材体系教材体系建设是育人的关键,教材的编写应当立足“教什么”、“教给谁”、“怎么教”的问题,非遗项目纳入通识课程体系建设视野下,教材的编写应当与行业发展动态、人才培养需求及教师的科研成果相挂钩,优化教材结构,完善教材叙述,补充教材内容,从而完善通识教材体系。(3)构建通专协同机制基于非遗项目本身的完整性,构建通专协同机制保障非遗项目的深度推进,实现课程设计上的统一和渗透,使通识课程体系与专业课程体系结构互补、内容连贯、层次递进,提升育人质量。

报告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非遗文化资源作为国家的文化身份及文化个性,是培养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高职院校凭借非遗保护与传承上的地域优势、实践教学经验优势及办学综合性优势等成为了非遗项目传承的重要阵地。将非遗项目引入高职艺术通识课堂,使非遗文化资源得到有效传承,对弘扬本土文化,培养高职艺术类学生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参考文献:

[1]张莹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美术课程资源系统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3.

[2]王晶.我国高职通识教育模式研究[D].武汉大学.2013.

[3]梁晨.高校通识教育实施现状与策略研究[D].扬州大学.2017.

[4]金心亦,段笔耕.高职院校引入非遗项目课程的现实性分析[J].2017.

作者:金心亦 单位: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