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艺术再次写作

时间:2022-07-18 03:01:42

声乐艺术再次写作

音乐是表达人类内心情感的方式。中国汉代的音乐理论著作《乐记》中曾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从心之动,物之使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这说明音乐是可以表达出人们喜怒哀乐各种不同的心情。因此,音乐的艺术表现形式,无论器乐还是声乐都要通过表演,将原创作品的内容、思想情感来反馈给观众,供观众欣赏。而歌唱者也是以原创作品为基础,对作品进行二次创作,在二次创作的过程中加入演唱者对作品的理解、技术技巧,以及个性的体现,就是声乐艺术的二度创作,也是其他音乐表演所要遵循的方式方法。以下是笔者对声乐艺术二度创作的一些认识。

一、二度创作的前提

深厚的演唱功底和高超的演唱技巧是进行二度创作的重要基础,而深厚的功底又是演唱技巧的根本,所以演唱者在声乐学习中,要扎实地掌握好各种发声方法和演唱技巧,要在气息的控制上、吐字、咬字上进行刻苦训练。1.气息在歌唱中的作用发声训练是声乐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重点,发声训练与呼吸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气息是发声的根本,只有这两个环节统一了,气息与声带协调好,才能产生美妙动听的声音,这就是我们声乐学习中所谓的气随声走。因此,气息的运用是发声训练中的重要环节。声音的产生是以人体作为乐器,通过气息震动带动声带,再感召作品中音的高低而发出的声音,所以它具有一定的表演性。舒曼曾说:“歌唱就是呼吸”。而在我们歌唱实践中,气息的合理运用与适当的控制,是表达喜怒、哀乐、强弱、快慢等情感的最好方法。2.咬字、吐字的重要性咬字、字在发声训练中也是极其重要的环节,只有发声技巧而无正确的咬字、吐字是无法感动听众的,听起来空洞乏味。只有情感的表达和优美的声音融汇在一起时,才能与听众产生共鸣、提供最大的享受。因此,歌唱者做到字正腔圆,才能产生扣人心弦的艺术效果。歌唱的技巧最终是要为歌曲表达而服务的,两者兼备时,才有能力地对歌唱作品进行二度创作。

二、二度创作的原则

在中国古代美学思想中充分体现了“真、善、美”的原则,它不仅影响着中国的古代音乐,在现代音乐的二度创作当中也有相应的体现,那就是二度创作在原作品的基础上进行的创作、完善和发挥。因此,它有尺度的制约和衡量标准,演唱者在原创作品的基础上要秉着真实、善良、美好的原则进行创作活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演唱者保持原创作品中所表达的情感与思想,如果一首作品是缓慢的、抒情的,演唱者却用欢快的情绪去演唱,这就违背了作曲者的创作意图,歪曲了作曲家的思想情感,比如歌曲《草原之夜》:演唱者的二度创作与演唱者的技术技巧息息相关,是必须通过歌唱者的技巧来实现的,演唱者将自己的思想及情感融入到作曲家的作品当中,直接地反映出演唱者二度创作的意图。其次,演唱者要根据自己的技术、技巧完美地体现作品的艺术效果,就必须量力而行,结合自己的创作意图再对作品进行技术、技巧的运用和处理,只有两者统一了,才可以达到完美的境界。反之,演唱者个人的演唱功底不扎实,技术、技巧欠缺,牵强地展示自己想象中的高深的技术水平,反而会破坏作品的美感和艺术效果。

三、二度创作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艺术环

1.作品的理解歌者对歌曲的理解,主要是指作品的思想内涵。拿到一首曲子时,先不要着急唱,应该将歌词反复朗诵,这样有助于对作品的理解,了解主人公所处的年代、环境和思想情感。作曲家把情感全都融汇在他的作品里,这种情感的渗透,不仅仅在每个乐句里,甚至是到每个音符里,需要歌唱者反复的理解和领悟。演唱者对作品的理解越透彻,在演唱时才会表达得更形象。一个歌唱者文学修养的深浅,会直接影响他对作品的理解。不少初学者,只注重声音技巧,不注重文化知识的积累,缺乏文化修养,唱出来的歌曲没有味道,平淡如水,只有深刻地理解作品,才能更好地诠释作品,演绎作品。

2.声音的运用我们在演唱一首作品时,用哪种声音才能符合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这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首先要有好的音色,还要有对各种音色运用自如的能力和辨别能力,这就需要扎实的基本功,比如进行曲要选用雄壮的声音,才能体现它的壮观;圆舞曲应是华丽轻快的声音来体现它的高贵典雅;摇篮曲应该用舒缓、恬静的声音去体现它的温柔。在演唱时我们应该充满想象。例如我们可以把声音设想为“一朵朵白云在空中飘”!又如唱一首摇篮曲时,把声音幻想成“一叶轻舟”、“妈妈温暖的怀抱”等等,总之充满丰富的想象力,调动出各种声音,唱出歌曲内容所需要的情感,真实地表现作品。

3.意境的塑造意境的想象,就是对音乐的想象,演唱者应根据作品的内容和人物形象,刻画出音乐场景,把自己想象为作品中的主角,就像演员演角色一样去体会、去感受。如果把歌曲的背景和意境设想得很具体,在表演时才会栩栩如生。想象会帮助你树立正确的音乐形象、歌曲主人公的形象,主人公的形象完整了,歌曲的主题思想才会明确,才能达到情真意切。刻画音乐形象,更好地诠释作品,是平时生活中的积累和情感的积累,社会阅历越丰富,人物形象才会刻画得越丰富。因此作为歌唱者,应时刻去搜集和体验生活,感受生活,增强我们对生活的理解能力、想象能力,才能更深刻地了解作品。

4.韵味的体现韵味也就是腔调,腔调的运用会给作品带来新的生命力。好的歌唱者不仅能准确地把握歌曲的创作风格和传达歌曲的意境,同时还能根据自己对作品的理解、音色等特点进行体会和再度的创作,把作曲家不能提供的韵味发掘出来。好的歌唱者并不满足于作曲家创作的谱子,会在腔调上下功夫,反复斟酌,根据情感需要、语言特点、地域文化和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自然而然地在旋律音上增加滑音、颤音、倚音等装饰音,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演唱起来就更有味道和美感,扣人心弦。

5.风格的掌握音乐风格的掌握影响着演唱的效果,我们常常听到一些演唱会,有些歌唱者声音漂亮干净,技术、技巧也很娴熟,但整台音乐无论是民歌还是艺术歌曲,给人感觉音色、力度、韵味都是一个风格,很难让人产生心灵艺术的共鸣。还有的演唱者把各种风格的歌曲混淆在一起,使之南腔北调,歪曲了原创的本意。说到底还是歌唱者没有把握好歌曲的风格和特点,以至于失去了歌唱者自己的风格,作品不能很好地完成。音乐与其他艺术相比会更抽象,歌唱者的文学修养会直接影响对作品的把握与表现。完美的歌唱是把作品诠释得淋漓尽致、生动、形象,使听众受到感染。

6.声情并茂声与情,是歌唱中极其重要的两个部分。发声和情感的表达构成歌唱的总体,二者缺一不可。歌唱时,人的身体就像一个乐器,需要通过气息的运用和头腔的共鸣才能完成,在进行歌唱表演时,需要全身心的投入,除了身体的各个器官之间相互配合,还需要投入情感。只有两者统一了,技艺相结合,才能达到引人入胜的境界,产生绕梁三日而不绝的艺术效果。不论是专业歌唱者还是业余爱好者,在平时的训练中,不但要加强基本功的练习,还要激发情感的表达,使歌唱发声与情感表达同时进行,声、字、情成为一体,养成用心灵歌唱的习惯。

7.忘我的演唱歌唱者若想感动每一位听众,歌唱前必须调整自己的情绪,使自己的情绪调整在一种相对激昂的歌唱状态上,这样才能激发歌唱者对歌曲的表现欲望,所以,我们在演唱时先要对作品的情感进行深入的分析,用哪种情绪去演绎歌曲。在课堂训练中,一些学习声乐者十分紧张,害怕自己唱不好,害怕自己出错,或平时训练中反复出现的错误在演唱时有了心理阴影,或者有的学生缺乏自信心,怕挨指导教师的批评,唱歌前心里像怀揣小兔子一样,惴惴不安,这样的歌唱状态是绝对唱不好歌的,更不能感染听众。因此,我们所说的“忘我的歌唱状态”就是要歌唱者要丢掉一切私心杂念,调整好心态,排除一切紧张情绪,在平常的生活中也要充满信心,培养自信心,这样在演唱时才能热情饱满,才能做到放松自如,才能达到我们所要求的最自然、最松弛的声音,才能达到“说着唱”的演唱效果。

8.舞台表演的实践经验演唱者必须加强舞台表演实践的锻炼。舞台的演唱,不但是听觉艺术,也是视觉艺术。对观众来说,视觉和听觉要同时综合成一种印象并产生艺术效果。我们很难想象,一个没有充分舞台实践的歌者,怎样能用出类拔萃的声音同歌曲的意境相融合。如果缺乏舞台实践,声乐就失去了最好的艺术土壤,只有不断地加强舞台实践,争取更多的舞台演出机会,演唱才能逐步臻于“心灵的歌声”。有些歌手虽然迈出了歌唱的低级阶段(技术性阶段),演唱中也能尽量用情歌唱,但由于缺乏舞台经验,缺乏歌唱心理上的充分自由,不能使自己在台下掌握的所有艺术积累在台上达到充分的表现。这仍需要一个逐步自由实践的过程,只有抛开一切杂念,将歌声融入思想和智慧,才能使歌声在舞台上自由飞翔。

总之,舞台表演实践经验直接影响着歌唱的艺术表现力。唱一首歌不难,但唱好一首歌确实很难,我们除了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外,还应该学会如何进行“二度创作”的方法,达到表现声乐艺术的理想境界。成功的“二度创作”是歌唱者通过正确的思想指导,协调身体各个器官,运用娴熟的技巧恰如其分地表达作品内涵的结果。我想这是每一个学习声乐的学生和歌唱艺术的同行共同追求的目标。真正做到每一首歌都演唱出完美的艺术效果,需要每位歌者做出不懈的努力。让我们努力研究和发展声乐艺术,共同创造艺术的辉煌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