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泻液体疗法教学设计体会

时间:2022-11-01 11:04:02

小儿腹泻液体疗法教学设计体会

[摘要]目的小儿液体疗法是儿科学的重难点,所以设计教学,分析如何教学更能让学生理解。方法选取某学校临床医学院学生共98名,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这些学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9名。给对照组的学生按传统方法讲授课程,即根据卫生部规划的全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材中的编排顺序和儿科病例进行授课。给实验组的学生按照“三三制”补液教学法并结合实际儿科病例进行授课。结果实验组学生的理论考试平均成绩为88.039分,病例考试平均成绩为90.013分;对照组学生的理论考试平均成绩为71.310分,病例考试平均成绩为72.342分;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的教学方法是比较有效的,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适当加入一些趣味性的、与实际联系更紧密的事情以增加学生的学习热情,这会使他们提升更快。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当适当创新,与学生实际情况相联系。

[关键词]液体疗法;教学;体会

小儿腹泻是由各种因素导致的一组病症,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脱水、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的问题,是婴幼阶段的常见病之一。目前来说,液体疗法是治疗小儿腹泻的主要方法,被广泛地用于临床。但是液体疗法内容涉及的知识太多,连教师都觉得教起来有些难度,学生更是感觉抽象难以理解,同时小儿腹泻液体疗法也是儿科学的重点以及难点,而且这方面的治疗已经比较成熟,或者说是遇到了瓶颈,最近几年都没有太多这方面的研究,学生学得比较艰难。目前儿科教材的相关内容及编排顺序也增添了学生的学习难度。所以怎么教授给学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以及发散思维学会创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该研究旨在设计一种教学方法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该部分知识,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某学校临床医学院学生共98名,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这些学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9名。其中实验组有男24名,年龄19~23岁,平均(21.0±0.5)岁,女25名,年龄20~22岁,平均(21.0±0.8)岁;对照组有女性23名,年龄20~23岁,平均(21.0±0.4)岁,男26名,年龄19~22岁,平均年龄((20.4±0.5)岁。两组学生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教学设计

(1)导入一个小儿腹泻实际病例,以此激发学生学习。

(2)静脉补液方案。①判断脱水程度。②根据补液二步法、三步法进行定量补水。根据脱水程度决定第一天的补液总量。补液二步法:累积损失量定量为1/2总量;继续损失量+生理需要量定量为1/2总量。补液三步法:扩容20mL/kg,≤300mL;②累积损失量定量为1/2总量-扩容量;继续损失量+生理需要量定量为1/2总量。轻度脱水补水90~120mL/kg;中度脱水补水12~150mL/kg;重度脱水补水150~180mL/kg。

(3)定性补液。确定补液的种类,即补什么溶液。重点是确定累积缺失量所用溶液的种类。①血浆组成:让学生自由组成小组讨论血浆有哪些成份。溶液浓度可以用渗透压、百分比浓度、张力等来表示,但在医学上经常使用渗透压或者张力来表示。给学生讲解什么是渗透压,什么影响渗透压,进而引入什么影响血浆渗透压的问题,包括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血浆渗透压的正常范围是280~320mmol/L,医学上把他定成张力1张。渗透压在这个范围内的溶液称为等渗溶液;小于这个范围的溶液称作低渗溶液;大于这个范围的溶液称作高渗溶液.②定性补液(具体):定性补液即补什么溶液。即根据患者的实际脱水性质决定。即病患丢失体液时失钠与失水的比例。可将其与实际生活中的某些例子联系起来,比如往汤里加盐,同时加盐加水,只加水或者只加盐。这样就会让学生理解更加透彻,而且记忆深刻不容易忘记。同时使课程通俗易懂,增加学生认真倾听认真思考的动力。等渗性脱水定性为1/2张液,低渗性脱水定性为2/3张液,高渗性脱水定性为1/3~1/5张液。

(4)定速。确定补液速度:①定速为12~16h,8~10mL/(kg•h);②定速为12~16h内,5mL/(kg•h)。

(5)补碱。补液后可看具体情况进行补碱来纠正酸中毒。不同程度的酸中毒有不同的临床症状。轻度代谢性酸中毒时,呼吸改变不明显,唇樱红色轻微,没有呼吸酮味,无休克,无神志改变,无恶心呕吐,CO2CP为13~20mmol/L;中度代谢性酸中毒时,呼吸深度改变,唇樱红色,轻微呼吸酮味,无或者轻的休克,无或者轻的神志改变,无或者有恶心呕吐,CO2CP为9~13mmol/L;重度代谢性酸中毒时,呼吸深大、叹气样,唇紫红色,明显呼吸酮味,严重休克,严重神志改变,明显恶心呕吐,CO2CP<9mmol/L。

(6)补钾。给病患补钾的时候要严格遵守补钾原则。①不能补得太早,所以采取见尿补钾的方法;②也不可以补得过多,方式:口服时,200~300mg/kg;静脉注射时,100~300mg/kg;③浓度不能太高:静滴浓度<0.3%,即100mL液体中加入10%氯化钾最多3mL;④含有钾的液体一定不能使用静脉推注;⑤补钾不能补得太快:24h的补钾时间不能少于6~8h;⑥能口服者尽量口服;⑦积极纠正低钾时一般需要4~6d。

1.3教学结果检测

根据此次授课内容对学生做理论考核以及病例分析考核。

1.4统计方法

所得数据利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比较最后两组学生的成绩,实验组学生的理论考试平均成绩为88.039分,病例考试平均成绩为90.013分;对照组学生的理论考试平均成绩为71.310分,病例考试平均成绩为72.342分;结果。

3讨论

小儿腹泻在生活中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病,而婴幼儿的身体发育还不完善,免疫系统也不够强大,所以容易在某些外界因素的影响下生病,而且小孩子的体表面积却比成人来说相对较大,小孩子又是在成长期,所以他们的体液代谢相当旺盛,在某些不适宜他们生活或者接触到某些致病因素就非常容易发生水、电解质紊乱等问题,而且生病之后治疗也要小心,以防药性过强或者引发其他疾病或感染。目前我们常用液体疗法来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等问题,治疗腹泻。小儿腹泻的主要特点是小孩子的大便次数增加以及大便性状改变,目前治疗小儿腹泻的主要治疗手段是药物治疗。要想让学生要更好、更方便、更全面地掌握小儿腹泻液体疗法,第一步必须让学生掌握溶液的种类、构成和具体的配制方法;然后教会他们判断小儿脱水的程度和以及性质;再然后是一些液体疗法的基本方法的注意事项;最后思考其他问题,比如酸碱平衡、电解质紊乱等。所以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需要详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接受能力、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等,因材施教,从简单到到难,逐渐引入,使授课通俗易懂,雅俗共赏。

所以该次实验根据以上原则,设计的讲课顺序如下(详细过程见具体步骤):展示真实病例一一讲述补液原则和具体方法一一学生练习与讨论—真实病例的具体补液方案一一血浆的组成、溶液的配置。如此设计可以取得比较好的结果,引起学生的兴趣和热情、让他们自己联系实际,记忆更加牢固,而且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课,可保证他们听课的专心程度,授课期间还应该夹杂着对学生的提问,以防止他们走神和发呆或者玩手机等。以求达到使学生灵活掌握、灵活应用的效果,培养出真正社会需要的学生、真正能够为社会作出极大贡献的学生。该次研究中,可以明显看出改进了教学方法组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好,取得了更好的成绩。这说明,同样水平的学生,接受不同方法讲授的同样的知识,掌握的程度是不同的。这证明该实验采取的这种教学设计是有一定应用价值的。

[参考文献]

[1]文政.小儿腹泻液体疗法的教学设计及技巧[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93):313-314.

[2]蒋丰智,彭倩.小儿液体疗法原理的浅析在教学中运用[J].医药前沿,2015(22):360-361.

[3]黄智军.小儿腹泻液体疗法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4):351.

[4]毕云红.小儿腹泻中度以上脱水的液体疗法治疗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5,25(15):30.

[5]刘瑞芬,许富元.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8(5):75-76.

作者:郑婧 李婕姝 单位: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儿科教研室 吉林省肿瘤医院内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