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哮喘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9 17:40:28

小儿哮喘

小儿哮喘范文篇1

论文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协定方口服,方剂组成:炙麻黄、杏仁、白果、半夏、地龙、甘草各3g,黄芪10g,茶叶1g,葱白半支。发热者炙麻黄改为生麻黄,每日1剂,水煎服代茶频服。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22例占84.6%,复发12例占66.7%,两组比较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采用本中药协定方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确切,减少复发率,增强患儿的免疫功能,是小儿支气管哮喘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小儿支气管哮喘是儿科常见病之一,为提高本病的治疗效果,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所有病例为1998年1月~2001年5月在我院儿科门诊及住院的支气管哮喘患儿。诊断依据为1993年全国儿科哮喘协作组制订的《儿童哮喘诊断标准》确诊,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6例,男10例,女16例;年龄5~11岁,平均9.2岁;病程1~5年,平均2.4年;病情程序:中度39例,重度6例。对照组18例,男4例,女14例;年龄5~11岁,平均9.1岁;病程1~4年,平均3.1年;病情程度,中度37例,重度8例,所有患儿入选时无急性哮喘发作。

1.2方法

两组患儿均采用相同的综合法治疗,包括吸氧、镇静、B2-受体激动剂雾化吸收,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抗感染等。治疗组在上述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方剂组成为:炙麻黄、杏仁、白果、半夏、地龙、甘草各3g,黄芪10g,茶叶1g,葱白半支。加减变化:发热者炙麻黄改为生麻黄。每日1剂,水煎代茶频服。

1.3观察项目

观察时间为6个月,6个月后症状、体征消失,x线胸片正常为临床治愈。6个月后症状反复或加重为复发。

2.结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疗效预后比较。有利于心室舒张。肝素有抗凝作用,减轻多种原因引起的血管内皮损伤,能降低血黏稠度。增加血氧饱和度,促使AFN的活性,抑制血小板在损伤的动脉壁上的粘附,有利于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建立,肝素还可以稳定血管内皮,可降低痰液黏稠性,阻止血小板释放5-羟色胺等介质,从而减轻支气管痉挛,改善肺通气,进而改善心功能,以上药物联合使用,加强心肌收缩力,减轻心脏前后负荷,改善肺通气,减轻肺淤

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临床治愈22例,占84.6%,复发4例占15.4%,对照组临床治愈6例,占33.3%,复发12例占66.7%,两组比较,经x2。检验P<0.01,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3.讨论

小儿哮喘范文篇2

【关键词】哮喘;儿童;辨质论治;冬病夏治

哮喘是儿科常见病,有一定的家族遗传性。哮喘缓解期的治疗临床意义重大,也容易被家长所忽视。中医冬病夏治在防治哮喘方面效果确切,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依据中医体质学说“辨质论治”思想,本文对患儿哮喘的冬病夏治做以下综述。

1冬病夏治研究概况

1.1中医理论研究冬病夏治始于《内经·四气调神大论》“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是对中医阴阳、五行、气候、体质[1]等理论的具体应用。

中医的阴阳学说认为随着二十四节气的交替,阴阳变化循环往复;“冬至”与“夏至”,是其变化的转折点。冬至阳始生,夏至阴始生。哮喘多在冬季发病。冬至时节患者体内及自然界的阴气均上升到顶点,阳气消退趋于尽头,易于发病。因寒邪太过,患者到夏至阳气仍未能上升至顶点,而借助自然界上升到顶点的阳气克制患者上升到顶点的阴气,即可恢复脏器的阴阳平衡,达到治疗目的。

五行相生相克春属木,夏属火,长夏属土,秋属金,冬属水。《素问·六节脏象论》云“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冬病夏治体现了长夏胜冬的克制关系。

气候学说认为自然界的四时五气及四时不正之气均可影响人体的正常机能。正常人夏至热气旺盛,而哮喘病人仍处于虚阳状态。依据中医“天人相应”的思想,借助自然界上升的阳气,推动人体虚阳趋于好转,乘势制约太过之寒气,重新恢复阴阳平衡。《素问·六微旨大论》中“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害则败乱,生化大病。”

中医体质学说认为体质禀赋于先天,受后天因素(生活环境、衣食、医药等)的影响而发展变化,形成不同体质。体质差异导致对外邪的抵抗能力不同。哮喘病人夏至用辛温药可以温虚阳、驱寒邪;或以壮阳药在阳气渐退之时随而济之,补充阳气,均可改善虚阳体质,消除病根。体质特点决定了发病的易感性及倾向性。对不同患儿,依据各自体质特点,做到“辨质论治”。《素问·三部九候论》中“必先度其形之肥瘦,以调其气之虚实,实则泻之,虚则补之,无问其病,以平为期”,是为“辨质论治”思想的最早体现。

1.2现代机理研究冬病夏治目前仍以外治法穴位敷贴为主。现代解剖学认为:呼吸系统的病理反射区分布在背部交感神经链附近,即人体俞穴分布区。药物穴位敷贴可以调节相应脏腑的功能及经络气血运行。敷贴选用肺俞、心俞、膏肓、大椎等穴。大椎是抗炎抗过敏的首选穴。针刺大椎穴可引起嗜酸性粒细胞下降,提高机体白细胞数量,增强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和机体免疫功能[2]。敷贴药物以《张氏医通》白芥子涂剂为基础方加减。现代药理研究证明[3],白芥子敷贴法主要通过对气道平滑肌的松弛作用及抗过敏作用来抑制介质,达到治疗目的。此外,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说认为药物对穴位的刺激改变了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皮质轴的机能状态,人的免疫功能得到改善,从而达到止咳、平喘、调节免疫力的目的。

1.3临床研究患儿行冬病夏治可以显著减少或消除哮喘的发作,并可改善患儿体质[4-9]。

2中医体质学说在儿科临床上的应用

2.1古代医家对小儿体质的认识小儿体质受历代医家的重视。在中医儿科学发展史上,先后出现了《颅卤经》“纯阳”、清·叶天士“稚阴稚阳”、明·万全“五脏有余不足”等几种较有影响的学术观点。

2.2小儿体质现代分类现代体质分型以匡调元[10]的6分法和王琦、盛增秀[11]的7分法为代表。结合需要,临床上先后提出多种分类法。朱锦善[12]结合临床划分出正常质、痰湿质、气虚质、内热质、气阴两虚质。皇浦燕[13]将小儿体质划分为正常型、脾胃虚弱型、肾气不足型、肝肾不足型、血虚型。王明明[14]将初生儿划分为正常质、脾禀不足质、肝禀不足质、肺禀不足质、心禀不足质、肾禀不足质、胎热质。李燕[15]将足月健康新生儿划分为阳盛质、阴盛质及阴阳平和质。温振英等[16]将小儿体质分为阴阳平和型、滞热型、脾胃气虚型、脾胃阴虚型、脾胃气阴两虚型。苏树蓉等[17]将小儿体质分为均衡型和不均衡型,不均衡型又分为肺脾质和脾肾质。

2.3对哮喘患儿的体质状态的认识小儿素体肺脾肾不足,受外感、接触异物等因素影响易于诱发哮喘。赵霞等[18]对100例哮喘患儿的体质调查发现:哮喘患儿中3岁以上的占77%,且70%以上的患儿有家族史或湿疹等特异性病史;患儿体质均为不均衡质,以脾肾质为多,占80%;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提示,脾肾质患儿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免疫功能低下。

3讨论

体质学说认为“儿童3岁以后方渐现体质差异,3岁以前体质差异相对较小。”也即体质禀赋于先天,受后天各种因素影响而发生变化。鉴于体质的可调性[19],临床中,在对婴幼儿进行体质分型的基础上,可以针对不同类型制定相应的调养、治疗方案[20],通过后天因素来逐步改善儿童体质(尤其有哮喘家族史的儿童),将疾病消除在萌芽状态。鉴于目前体质分型的多样性,我们在进一步评定统一标准的同时,是否可以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依据相关易感基因检测,对体质进行定型。如王文宝等[21]在北方汉族健康人的中医体质类型与HLA基因的相关性研究中发现,人类白细胞抗原(HLA)中的相关基因与中医体质有关,并发现中医体质具有先天遗传性。现在,个体化医疗是社会医学模式发展的趋势。尽管,相关基因方面的研究仍有待深入,但作为人类身份的特殊标志,其在中医体质定型方面的价值不容忽视。

【参考文献】

[1]万力生,范红霞.冬病夏治防治哮喘的机理探讨[J].中医研究,2001,14(1):3-4.

[2]李忠仁.实验针灸学[M].7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196-198.

[3]PeterJ,etal:AmRevRespirDis,1987,135(6):26.

[4]张淑萍.冬病夏治法治疗小儿哮喘35例临床观察[J].天津中医,1998,15(6):-267.

[5]邓湘沅.内外合治小儿哮喘症38例[J].湖南中医杂志,2002,18(2):47-48.

[6]姜言安,陶国胜.手法结合紫河车治疗小儿哮喘64例[J].按摩与导引,2002,18(4):21.

[7]张素琼,张艳娥,胡清萍.咳喘散“冬病夏治”穴位敷贴法对小儿哮喘的疗效观察[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5,18(3):-413.

[8]毕美芬.药物穴位敷贴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160例[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5,5(5):54-55.

[9]纪彤,田永萍.综合外治法治疗小儿哮喘96例[J].中医儿科杂志,2006,2(1):46-48.

[10]匡调元.体质病理学研究[J].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78,1(2):3-17.

[11]王琦.中医体质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1995:70-71.

[12]朱锦善.小儿体质类型及其临床意义[J].新中医,1989,21(5):6-8.

[13]皇浦燕.小儿体质初探—732例调查小结[J].浙江中医杂志,1993,34(4):232-235.

[14]王明明.初生儿体质类型探析附:120例正常初生儿调查分析[J].辽宁中医杂志,1995,22(7):293-294.

[15]李燕.225例夏季出生足月健康新生儿体质分型观察[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6,6(1):20-22.

[16]温振英,郑军.小儿体质调查及体质分型研究与辨证论治[J].中医杂志,1998,39(6):362-363.

[17]苏树蓉,钟柏松,黎欣.1061例小儿体质调查及体质分型的研究[J].中医杂志,1996,37(10):613-616.

[18]赵霞,苏树蓉.100例哮喘患儿体质调查及分型研究[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24(3):16-17.

[19]匡调元,张伟荣.寒体与热体研究[J].中医杂志1995(9):553-556.

小儿哮喘范文篇3

1.1方法

1.1.1健康宣教向患儿家属讲述疾病的诱因、前驱症状、特定药物使用方法,生活中患儿常因接触花粉、粉尘、动物皮毛、海鲜食物等发病,要求家长生活中注意保持环境整洁、温暖干燥、保持空气流通,避免接触刺激性气味和致敏物质。随天气变化增添衣物,预防感冒。知晓前驱症状,如打喷嚏、干咳、眼部痒、精神紧张时,预示可能小儿哮喘发作,需保持镇静,配合应用糖皮质激素、氨茶碱、异丙肾上腺素等药物,并及时就诊。

1.1.2自我教育管理告知患儿家属进行自我管理,正确认识小儿哮喘疾病,指导患儿学会对峰流速仪的正确使用,患儿可及时评估气流阻塞程度,判断病情变化,增强患儿主动参与治疗的意识,让患儿养成正确生活习惯,英国学者Carson研究认为,适当的体育锻炼能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和睡眠质量。生活中禁食油腻、甜食,禁止吸烟、饮酒和辛辣刺激性食物,不吃产气食物。

1.1.3心理及环境干预哮喘与患者精神心理有明显相关性,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中发挥重要作用,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鼓励家长多与患儿进行沟通,互相体贴,让患儿多参与社会交往,指导患儿加强自控能力,向亲人、朋友宣泄情绪。定期组织家庭成员参与慢跑,步行、骑车、水上运动、游泳、健美操等。

1.1.4用药指导哮喘难以根治,只能减轻患儿症状和减少患儿发病次数,向患儿及家长说明哮喘发作的机理和预防措施,指导患儿及家长正确使用吸入式工具,年龄较大的患儿可自行操作,年龄小的患儿应由家长进行操作,配合患儿呼吸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对于吸入后出现的不良反应,耐心向患儿及家属解释不良反应是暂时的,不会造成严重后果,吸药后,立即清洗口腔,减轻不良反应。长时间、有规律进行吸入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告知患儿按时用药。

1.1.5健康讲座采用讲座、录像等方式,让患儿及家属认识到小儿哮喘的防治方法,通过网络、报纸、发放哮喘知识宣传资料,设立咨询哮喘热线等途径,传播哮喘防治知识。

1.1.6行为干预为患儿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表,让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告知患儿及家长在花粉传播的时间避免外出,同时指导患儿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将上述方法制成行为手册。叮嘱患儿或家属自行登记和记录锻炼计划[9]。用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也要及时登记。定期对患儿进行电话随访,提醒患儿按时用药和复查,设立咨询服务,解答患儿及家长的疾病治疗过程中的疑虑。随访3~6个月,同时应用PAQLQ(哮喘儿童生命质量调查问卷)对患儿生活质量进行评价,比较不同教育管理模式对哮喘患儿生活质量的影响。试验前对参加的医务人员进行详细的使用方法培训,年龄大的患儿自行完成,年龄小的患儿由家长协助填写。

1.2观察指标

PAQLQ调查问卷,共有23道题目,分为症状、(10题)、情感(8题)、活动(5题)3个方面。采用7分评分法,1分为最差,7分为最好。对教育前及教育三个月进行评价。观察两组用药后第2周、第6周最大PEFam及日间、夜间小儿哮喘症状评分及不良反应。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PAQLQ评分对照,见表1。观察组患儿PAQLQ症状、活动、情感、总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小儿哮喘范文篇4

【关键词】红霉素哮喘急性发作小儿

哮喘急性发作时支气管严重阻塞,是一种威胁生命的严重状态,一旦确诊应积极治疗。红霉素具有一定的抗气道非特异性炎症作用,可协同激素、茶碱快速缓解哮喘急性发作。我院对40例哮喘急性发作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红霉素治疗获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2004年11月~2006年12月在我院呼吸免疫科住院,按2004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关于《儿童支气管哮喘防治常规》的诊断标准确诊为哮喘急性发作患儿80例,其中男46例,女34例,年龄6个月~12岁。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两组患儿年龄、病情差异无显着性。

1.2方法40例患儿均给予青霉素抗感染、静脉用琥珀酸氢化考的松、氨茶碱,雾化吸入万托林、吸氧、翻身拍背吸痰等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4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红霉素10mg/(kg·次)加入葡萄糖液中静脉滴入,浓度不超过0.1%,每日2次,连用3天。比较两组患儿喘息症状缓解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之间差异无显着性。

1.3统计学处理结果以±s表示,组间差异行t检验。

2结果

两组患儿比较,治疗组在缓解喘息症状、缩短哮鸣音持续时间、缩短住院时间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1);对照组40例中发生肺气肿6例、呼吸衰竭5例、气胸2例、水电失衡5例;而治疗组40例中发生肺气肿3例、呼吸衰竭1例、水电失衡5例,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见表2)。治疗组在治疗过程中有5例出现呕吐、腹泻轻度胃肠道反应,2例谷丙转氨酶轻度增高,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及停药后症状逐渐消失。发生并发症的患儿多为婴幼儿。表1两组患儿在喘息持续时间、哮鸣音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方面的比较表2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3讨论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嗜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共同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患[1]。这种慢性炎症是持续存在的。或是接触外界环境过敏原,或是病毒、支原体感染,均可诱发哮喘急性发作。这时支气管平滑肌痉挛、上皮损伤、大量炎性细胞浸润、黏液栓形成、黏膜水肿严重时阻塞呼吸道引起呼吸衰竭,不及时抢救还可导致死亡[2]。既往我们用β2受体激动剂、激素、氨茶碱再配合其他对症支持治疗,大部分哮喘急性发作患儿获得缓解,但有部分患儿症状持续难以缓解,或者最终缓解了但持续时间较长,容易导致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甚至死亡,所以快速缓解哮喘急性发作很有必要。

红霉素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通过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使肿瘤坏死因子(TNF-α)产生降低、组胺等致敏物质的释放减少,并促进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凋亡和细胞钙离子内流,升高细胞内环磷酸腺苷(c-AMP)水平,抑制内毒素诱导的一氧化氮合酶(iNOS)蛋白过度表达和一氧化氮(NO)的产生,使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辅助淋巴细胞(Th2)的过度活化和Th2类因子的偏移状态得到纠正,CD4+/CD8+的比例上升,兼具使气道黏膜的黏液分泌减少,纤毛运动增强,排痰速度加快,嗜酸性细胞肺浸润减少等一系列非抗菌作用,有助于哮喘的缓解和气道炎症的消退[3];Oda实验发现,白三烯B4(LTB4)是哮喘患者发生气道损害的重要炎性趋化介质之一,红霉素可抑制LTB4的产生,调节气道过度的反应性,发挥抗炎平喘作用[4]。有报道认为嗜酸性细胞局部浸润是导致哮喘气道慢性变应性炎症的中心环节,其释放的介质如LTC4、LTD4、PAF等可使哮喘持续发作,生成的碱基蛋白(MRP)、嗜酸性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损伤气道上皮,使微血管渗漏、黏膜水肿、气道反应增高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从而使小气道对多种非特异性刺激易感,引起哮喘持续或加重。红霉素可通过诱导嗜酸性细胞凋亡,对抗上述致病环节。Takamura还发现内皮素(ET-1)是一种强烈的支气管收缩剂,能刺激黏液分泌,引起黏膜水肿,在哮喘患者气道炎症形成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红霉素均能抑制支气管上皮释放和表达(ET-1)[5]。贺建新等人的研究还表明红霉素可明显减轻过敏性气道炎症肺内炎症细胞的浸润范围,对过敏性气道炎症有直接的保护作用[6]。

总之,红霉素的抗哮喘作用,主要不是通过控制感染产生的,而是对哮喘有直接的抗炎作用,通过作用于哮喘发作的各个环节,发挥它的多方面抗炎活性达到缓解哮喘急性发作的作用。我国有报道小剂量红霉素具有抗哮喘作用[7],亦有报道中剂量及大剂量红霉素能够减轻哮喘气道炎症,小剂量红霉素则无此明显抗炎作用[8]。本组资料表明对哮喘急性发作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红霉素治疗可快速缓解喘息症状、缩短哮鸣音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哮喘急性发作并发症的发生。本组有5例发生轻度胃肠道反应,2例谷丙转氨酶轻度增高。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怎样选择一个合适的剂量,既能有效的控制哮喘炎症,又能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是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儿童支气管哮喘防治常规.中华儿科杂志,2004,42(2):100-104.

2洪建国.小儿危重哮喘的处理.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6,21(4):196-198.

3程全书.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儿科疾病应用进展.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5,20(4):248-252.

4OdaH,KadotaJ,KohnoS,etal.LeukotrieneB4inbronchoalveolarlavagefluidofpatientswithdiffusepanbronchiolitis.Chest,1995,128(1):116-122.

5TakamuraM,OdashimaY,LikuraH.Continuouslow-dosagemacrolidetherapyinchildrenwithbronchialasthma.JpnJAntibiot,2001,54(SupplC):9-11.

6贺建新.红霉素抗过敏性气道炎症机制的探讨.中华儿科杂志,2005,43(3):196-198.

小儿哮喘范文篇5

论文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协定方口服,方剂组成:炙麻黄、杏仁、白果、半夏、地龙、甘草各3g,黄芪10g,茶叶1g,葱白半支。发热者炙麻黄改为生麻黄,每日1剂,水煎服代茶频服。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22例占84.6%,复发12例占66.7%,两组比较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采用本中药协定方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确切,减少复发率,增强患儿的免疫功能,是小儿支气管哮喘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小儿支气管哮喘是儿科常见病之一,为提高本病的治疗效果,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所有病例为1998年1月~2001年5月在我院儿科门诊及住院的支气管哮喘患儿。诊断依据为1993年全国儿科哮喘协作组制订的《儿童哮喘诊断标准》确诊,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6例,男10例,女16例;年龄5~11岁,平均9.2岁;病程1~5年,平均2.4年;病情程序:中度39例,重度6例。对照组18例,男4例,女14例;年龄5~11岁,平均9.1岁;病程1~4年,平均3.1年;病情程度,中度37例,重度8例,所有患儿入选时无急性哮喘发作。

1.2方法

两组患儿均采用相同的综合法治疗,包括吸氧、镇静、B2-受体激动剂雾化吸收,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抗感染等。治疗组在上述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方剂组成为:炙麻黄、杏仁、白果、半夏、地龙、甘草各3g,黄芪10g,茶叶1g,葱白半支。加减变化:发热者炙麻黄改为生麻黄。每日1剂,水煎代茶频服。

1.3观察项目

观察时间为6个月,6个月后症状、体征消失,x线胸片正常为临床治愈。6个月后症状反复或加重为复发。

2.结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疗效预后比较。有利于心室舒张。肝素有抗凝作用,减轻多种原因引起的血管内皮损伤,能降低血黏稠度。增加血氧饱和度,促使AFN的活性,抑制血小板在损伤的动脉壁上的粘附,有利于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建立,肝素还可以稳定血管内皮,可降低痰液黏稠性,阻止血小板释放5-羟色胺等介质,从而减轻支气管痉挛,改善肺通气,进而改善心功能,以上药物联合使用,加强心肌收缩力,减轻心脏前后负荷,改善肺通气,减轻肺淤

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临床治愈22例,占84.6%,复发4例占15.4%,对照组临床治愈6例,占33.3%,复发12例占66.7%,两组比较,经x2。检验P<0.01,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3.讨论

小儿哮喘范文篇6

【关键词】哮喘/护理;婴儿;受体,肾上腺素能β/治疗应用;咳嗽

哮喘是在支气管高反应状态下由于变应原或其他因素引起的逆行气道阻塞性疾病,同时也是一种由于肥大细胞、嗜酸性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参与的气道性炎症[1]。由于炎性细胞浸润,释放细胞因子和炎性递质,使气道内壁肿胀发炎,分泌稠性黏液环绕气道的平滑肌,气道内壁肿胀表现为发作时咳嗽和带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以1~6岁患病较多,重度急性哮喘治疗不及时可导致死亡,所以配合医生完成各项治疗进行整体护理是哮喘急性发作及时得以缓解的有效保证。现将本院48例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200607~200707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收治哮喘急性发作患儿48例,其中男28例,女20例;年龄在3岁以下者8例,3~6岁22例,7~12岁18例;病程6~24h,平均15h;其中7例在家中使用过倍氯米松(必可酮)气雾剂;临床表现均有咳嗽、气短、呼吸困难、肺部听诊喘鸣音,均诊断为哮喘急性发作。本组病例住院时间2~15d,平均8d。

1.2诊断标准根据2003年儿科学分会呼吸学会制订的《儿童支气管哮喘防治常规》制定[2]。

1.3治疗方法患儿入院后均应用糖皮质激素静脉注射,吸入β2受体激动剂。选用甲基强的松龙(天津天药药业有限公司,批号:20060418025),每次1~2mg/kg,每日2~3次,重症6~8h1次,每日3~4次,1h之内输入。病情缓解后逐渐减量。根据患儿的年龄吸入β2受体激动剂万托林(重庆葛兰素药业有限公司,批号:20060528062),<1岁0.25mL,1~5岁0.5mL,6~10岁0.75mL,>10岁1mL,加生理盐水稀释至2mL,抽取药液注入雾化器杯中吸入,每日3~4次。

1.4护理措施

1.4.1一般护理(1)保持室内无灰尘、烟雾,无其他对呼吸道有刺激性的物质。(2)同室不宜收治两个以上的哮喘患儿,以免哮喘发作时相互影响。(3)室内不能扫地,防止灰尘飞扬,室内用具及地板用温湿布揩抹,以保持清洁,不宜使用刺激性消毒剂。(4)患儿的被褥要温暖适度,枕头内不宜填塞羽毛或陈旧的棉絮,以免患儿因吸入该种物质而引起哮喘。(5)病室不宜放置花草,防止花粉引起患儿过敏,或因花草芳香气味而激发致病。

1.4.2观察病情凡住院患儿大都患有顽固性哮喘病,因此,护理人员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特别要注意婴幼儿精神状态、面色及呼吸状况。

1.4.3饮食护理(1)在哮喘急性发作时,患儿宜进食清淡、易消化、富有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避免冷饮。(2)在哮喘持续状态时,鼓励患儿多饮水,避免给予辛、酸、辣等刺激性食品和鱼虾、蟹等海味食物。(3)恢复期患儿的饮食限量,不宜过饱,食物不宜过咸或过甜,以免诱发哮喘。

1.4.4呼吸道的护理患儿在哮喘继发感染时,用超声雾化器将新配制的雾化液雾化吸入,每日2次,以达稀释呼吸道分泌物的目的。雾化液配制法:糜蛋白酶50U,地塞米松2mg,庆大霉素4万U,生理盐水20mL,每次20min。

1.4.5药物治疗的护理哮喘发作前,常有先兆症状,如鼻塞、喉痒、咳嗽、连续喷嚏等。及时控制这些先兆症状,就可避免哮喘的剧烈发作。(1)应用皮质激素治疗:①护理人员必须熟悉用药指征及副反应。特别是小儿中枢神经系统不稳定,在观察用药效果时,要认真观察因激素所致的精神症状。②对激素制剂的选用,笔者认为以地塞米松或强的松为好,而不宜使用氢化可的松,因该药含酒精,副反应较多。如口服给药,宜清晨顿服,因此时机体内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水平最低。③当患儿病情缓解后,宜逐渐减少激素类用药量或停药,防止症状复发。④应用皮质激素治疗时,要严密观察患儿临床症状的变化,根据具体情况,随时与医生联系调整药量。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或氢化可的松静脉注射或滴注是治疗重症哮喘的有效常用药物,常用氢化可的松100~300mg或地塞米松5~1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哮喘状态缓解后可改口服强的松每次5~10mg,每日3次,症状完全控制后,每日减去5mg,1~2周内停药,有结核病、心功能不全、溃疡病的患者慎用。(2)正确使用万托林气雾剂:哮喘因为多采用吸入疗法,所以要及时向患儿及家属演示吸入器的正确使用方法,让患儿反复练习,并向患儿家属讲解有关吸入器的清洗、保存更换等知识与技能。用药护理对合作较好的患儿可嘱患儿先呼气,在呼气末开始深吸气的同时按压喷药物并做深吸气运动,把药液吸入,吸气后闭口屏气10s,然后把气慢慢呼出,会将获得较好效果。对于幼儿不合作者可用面罩[3]。吸药时患儿可采取坐位、半卧位或者抱起。每次吸入1~2回,每日3~4次,用药后立即用清水漱口。

1.4.6吸氧的护理(1)支气管哮喘发作时,患儿以通气功能障碍为主,不宜吸高浓度氧;(2)紫绀明显及呼吸困难严重者,需吸氧,用鼻塞法对小儿较为适宜;(3)氧气必须经充分湿化后低流量吸入。因连续给氧可使呼吸道干燥,咳痰不畅,故以间歇给氧较为合适。

1.4.7出院护理患儿出院时,向家长宣传关于哮喘的知识,避免对患儿表现不耐烦,甚至厌恶或是过度溺爱,要正确对待,教育孩子进行必要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饮食忌过饱,忌生冷,避免上呼吸道感染。

1.5转归联合静点糖皮质激素与吸入速效β2受体激动剂具有良好的即刻平喘效果,通过护士主动积极地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在给予一般的哮喘护理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实施专病护理,包括呼吸道的护理,药物治疗的护理以及吸氧的护理,并且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所有患儿经用药24h后肺部听诊喘鸣音消失,呼吸困难缓解。经治疗后,48例均好转出院。

2讨论

由世界卫生组织等制订的《全球哮喘防治的创议》(简称GINA方案)成为全球哮喘的防治指南。国内2003年制定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首次将哮喘分为急性发作期、慢性持续期和缓解期。在哮喘急性发作的处理中,GINA和国内指南均提倡建立病情评估和标准化的治疗模式,即初始病情评估后采用初始治疗,在初始治疗的1h内,每20min吸入一个标准剂量的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并再次做病情评估,根据程度采取相应治疗,如为中度以上发作应联合吸入速效β2受体激动剂和抗胆碱药物,1~3h后再判断病情。哮喘患者急性发作后入院1h内的处理是至关重要的,对改善疗效、降低住院率和病死率有重要意义[4]。

目前用得最多的是吸入β2受体激动剂,β2受体激动剂对支气管平滑肌的舒张作用强而持久,对心血管和中枢神经系统影响小,一般在吸入药后1~5min起效果,20min时作用最为明显,必要时可隔20min重复使用。糖皮质激素是目前最为有效的抗炎药物,其作用可减少微血管渗漏、抑制细胞因子生成、减少白三烯合成。糖皮质激素可抑制细胞因子的生成,减少微血管渗漏,增加平滑肌对β2受体激动剂的敏感性,以吸入方式为首选,急性发作或病情严重者静脉给药[5]。通过采取上述护理措施,并主动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能有效保证患儿急性发作的缓解。

【参考文献】

[1]孙继红.呼吸物理学疗法在机械通气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7):558.

[2]陈育智.儿童支气管哮喘防治常规(试行)[J].中华儿科杂志,2004,42(2):100106.

[3]StempelDA,SzeflerSJ.Managementofchronicasthma[J].PediatrClinNorthAm,1992,39(6):12931310.

小儿哮喘范文篇7

复方抗喘胶囊的主要成份由氨茶碱、头孢拉定、强的松、非那根等主药和复合维生素等辅药组成。

氨茶碱是甲基黄嘌呤的氨基盐,它能抑制磷酸二酯酶,减慢环磷酸腺苷(c-AMP)的分解速度,从而增加其在组织中的浓度,阻止过敏原介质的释放,促使支气管平滑肌的舒张,尤其是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时更为明显;分子中乙烯二胺的存在能使支管平滑肌松弛的作用增强;氨茶碱还能促进内源性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进而引起气道平滑肌松弛,减轻哮喘症状。目前认为,腺苷是哮喘发作时收缩管的介质之一,它可以引起气道痉挛,通气功能下降;而氨茶碱是腺苷受体阻断剂,可拮抗上述反应;同时气茶碱还可以促进气道纤毛运动,加强粘膜纤毛的运转速度,有利于改善通气功能;它还能增强呼吸肌的收缩力,使呼吸深度增强而呼吸频率不变,有利于减轻呼吸肌疲劳。故用于治疗哮喘等效果良好,常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和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治疗。一般都会与抗生素联合用药。

头孢拉定为第一代半合成头孢菌类抗生素,其化学结构为β-内酰胺环-六元双氢噻嗪环结构,主要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而起抗菌作用,对大部分革兰氏阳性杆菌、球菌、链球菌等有较好的抗菌作用,特别对肺炎链球菌、克雷白肺炎杆菌等的抗菌作用显著。临床常用于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克雷白肺炎杆菌等所致的呼吸道感染。口服头孢拉定可在给药后达峰时间(Tmax)为0.65小时左右,血消除半衰期为1.07小时左右。而氨茶碱口服后2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半衰期为3~9小时。

二者联合用药可在时间药效学上起到协同作用:先有头孢拉定产生抗菌作用减轻感染部位的炎症,继而氨茶碱出现血药峰值,在组织内发生作用,促使支气管平滑肌舒张,并同时增强呼吸肌的收缩力,改善患者的哮喘症状,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症。

强的松为糖皮质激素类药,在化学结构上属甾醇类,为环戊烷多氢菲的衍生物。口服给药后在肝内将11-位酮基还原为11-羟基而显药理作用,生物半衰期为60分钟,婴幼儿患者因其肝功能尚未完善的关系,会使其半衰期有所延长。强的松具有较强的抗炎和抗过敏作用,能抑制结缔组织的增生,降低毛细血管壁和细胞腊的通透性,减少炎症渗出,并能抑制组胺及其毒性物质的形成与释放;强的松还能抑制糖元蛋白分泌,使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痰量减少,缓解患者症状。临床上常用于辅助治疗各种急性严重细菌感染的炎症、严重的过敏性疾病、严重的支气管哮喘等;在哮喘的持续期疗效更为显著。强的松与氨茶碱联用可起到协同作用:糖皮质激素能增强儿茶酚氨对β2-受体的激动作用,增强平喘效果。

非那根是吩噻嗪类抗组胺药,为组胺H1受体阻断剂,在体内主要通过与组胺竞争组胺H1受体,从而对抗组胺引起的收缩平滑肌的作用;同时还可以降低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减少痰量分泌,抑制水肿形成,使呼吸通畅,减轻患者哮喘症状。复方抗喘胶囊中,非那根的合用能增强氨茶碱的平喘效果,故常与氨茶碱联合用药,协同治疗哮喘、过敏性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嗽等。

小儿哮喘范文篇8

【关键词】经皮给药治疗仪;咳嗽;哮喘;儿童

小儿过敏性咳嗽又称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variamtastnma,CVA),是一种以咳嗽为特征性表现类型的支气管哮喘[1]。它是儿科门诊常见的慢性咳嗽,以咳嗽持续或反复发作为主要症状。该病多因呼吸道感染而诱发,易被误诊为感染性疾病,造成滥用抗生素,耽误治疗,使病情迁延,降低患儿的生活质量,造成额外经济损失。我院自2003年11月起在常规给予抗炎、止喘、抗过敏等对症治疗基础上,应用经皮给药治疗仪辅佐治疗小儿过敏性咳嗽,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儿科门诊2003年11月~2007年11月符合过敏性咳嗽诊断标准的就诊患儿8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其中男22例,女20例,年龄(5.4±1.3)岁;病程(1.5±0.6)个月;对照组38例,其中男20例,女18例,年龄(5.7±1.1)岁;病程(1.7±0.5)个月。全部病例均有慢性咳嗽,以夜间或清晨为主,无明显喘息,支气管扩张剂治疗可使咳嗽发作缓解,符合我国1998年修订的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断标准[2]。两组资料、年龄、性别、病程、病情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病例均给予抗炎、止喘、抗过敏等对症处理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使用河南三浪医疗新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经皮给药治疗仪配合专用肺炎中药贴片(内含鱼腥草、双花、板蓝根、桔梗、川贝、黄芪、白芍、杏仁等中药提取有效成分)固定于治疗仪的2个电极上,然后将帖片贴于患儿背部左右肺俞穴。按年龄大小调节所需参数(时间30min,温度37~38℃,强度6~8度),接通电源进行治疗。每日1次,治疗后贴片用胶布固定留置于肺俞穴20~24h,使剩余药物通过皮肤充分渗透于皮内,待次日治疗时取下。5~7天为1个疗程。

1.3疗效标准显效:用药7天内,咳嗽明显减轻或消失,无夜间或清晨咳嗽;有效:用药7~14天咳嗽明显减轻,偶有夜间或清晨咳嗽;无效:用药14天以上咳嗽减轻不明显,仍有夜间或清晨咳嗽。

2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两组疗效比较(略)

与对照组比较,χ2=4.72,P<0.05

3讨论

小儿过敏性咳嗽,以反复咳嗽为主要症状,常被误诊为“反复呼吸道感染”或“支气管炎”,而长期使用抗生素症状却迁延不愈。本病实际上是以咳嗽为主的支气管哮喘,故又称为咳嗽变异性哮喘,其病机是以持续气道炎症反应与气道黏膜高反应性为主要病理改变[3]。考虑长期咳嗽损伤了气道黏膜,需要有一个修复过程,加用中药贴片通过经皮给药治疗仪治疗,可使病程缩短,咳嗽痊愈。现将中药制成经皮给药制剂后,避免了一些中药本身的特殊不良气味对味蕾的刺激,可以减少儿童患者对中药的抵触情绪。经皮给药治疗仪可使内病外治,是祖国医学中的宝贵遗产,其作用机制主要有两个途径:①它能促进药物通过完整皮肤,将药物储存于皮肤角质层和真皮层。通过皮肤的控制和整合作用,再将药物缓慢释放进入血液循环,达到身体的病变部位发挥治疗作用。它使药物不经过消化道和静脉,减少了药物的毒副作用,避免了药物在肝脏的首过效应和胃肠道的破坏,减少了血药浓度峰谷变化。②高频脉冲电流一方面可使局部温度升高,达到热疗的作用,改善微循环,扩张局部毛细血管,增加皮肤通透性,促进药效的发挥;另一方面它通过直接作用在肺俞穴上,达到促进经络疏通、行气活血、调节人体病变部位的作用。现代药学研究证实[4],中药黄芪有补气开阳,增强免疫力;白芍养血敛阳;柴胡温肺祛痰,止咳平喘,退热;川贝化痰止咳,清热润肺;板蓝根、鱼腥草能抑制病毒、杀灭细菌,从而起到改善肺脏微循环、缓解支气管痉挛、促进炎症吸收的作用。在用经皮给药治疗仪治疗时,其产生的无论是局部还是系统效应,都是对天然最佳屏障的挑战,被誉为第3代治疗方法。

本次观察表明,治疗组在止咳、平喘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缩短了病程,差异有显著性。笔者在实际工作中体会到,经皮给药治疗仪操作简便,起效快,药效高,使用安全,无创伤,减少了患儿静脉输液、肌注、服药困难等痛苦,且可缩短病程,深受家长欢迎,因此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并为儿科临床开辟了一条崭新的治疗途径。

【参考文献】

[1]JohnsonD,OsbomLM.Coughvariantasthma:areviewoftheclinicalliterature[J].Asthma,1991,28(2):85-90.

[2]陈育智,俞善昌,董宗祈,等.儿童哮喘诊断标准和治疗常规(施行)[J].中华儿科杂志,1998,36(2):747-750.

小儿哮喘范文篇9

1.1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是我院200307~200602儿科门诊及病房收治的CVA患儿共87例,均符合1998年全国儿科哮喘防治组修订的儿童哮喘防治常规(试行)诊断标准[1]。按就诊顺序随机分成治疗组45例,对照组42例。其中男54例,女33例,男女之比1.64∶1,年龄2.5~15岁,病程1.5~18个月。2组患儿发病年龄、性别、病程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临床表现所有患儿均表现为持续或反复咳嗽1个月以上,其中3个月以上22例,最长1例达18个月;干咳65例,咳少许白色黏痰22例,清晨咳嗽加重39例,夜间加重者31例,清晨和夜间均咳嗽17例,活动或哭闹后加剧36例,21例有过敏史,15例有哮喘家族史。全部患儿均无发热、喘息,肺部未闻及哮鸣音。

1.3辅助检查全部患儿白细胞总数均在正常范围,嗜酸性粒细胞<0.2×10938例,0.20×109~0.35×10917例,>0.35×10932例,支原体聚合酶反应阳性19例,尘螨划痕试验阳性35例,X线胸片检查均无异常。

1.4疗效标准治疗1周内咳嗽消失为显效;2周内咳嗽消失为有效;2周后仍有咳嗽为无效[2]。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SPS10.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2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组间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1.6对照组给予盐酸丙卡特罗(美普清),1.25μg/(kg·次),2次/d,咳嗽症状消失后停用。酮替芬0.5~1mg/次,2次/d,连续服用3个月。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咀嚼片,3~6岁4mg,6~12岁5mg,>12岁10mg,均每晚顿服,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后停用丙卡特罗和酮替芬,继续服用孟鲁司特,总疗程达3个月。观察疗效,治疗前后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随访6个月,观察复发情况。

2结果

2.12组治疗效果比较见表1。

表12组疗效比较(略)

治疗组患儿经治疗后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复发例数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不良反应治疗组45例CVA患儿服用孟鲁司特3个月,有1例呕吐,1例口干,1例一过性头晕,均未经特殊处理症状自行缓解。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均未见异常。

3讨论

CVA是一种隐匿性哮喘,是哮喘的一种潜在形式或是哮喘的先兆表现,是严重危害小儿身心健康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表现为夜间和(或)清晨的发作性咳嗽,运动或哭闹时咳嗽加重,无感染征象,无喘息和哮鸣音,经较长时间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常有过敏史或家族史。发病机制目前多认为是一种由多种细胞参与,多种介质介导的慢性炎症性疾病[3]。近几十年来国内外CVA发病率均呈上升趋势[4]。孟鲁司特是新一代非甾体抗炎药物,能选择性抑制气道平滑肌中白三烯多肽的活性,并有效预防和抑制白三烯所导致的血管通透性增加、气道嗜酸粒细胞浸润及支气管痉挛,能减少气道因变应原刺激引起的细胞和非细胞性炎症物质,能抑制变应原激发的气道高反应。对运动和冷空气等刺激及各种变应原如花粉、毛屑等引起的速发相和迟发相炎症反应均有抑制作用,是一种口服有效的白三烯受体拮抗剂[5]。近年来的研究认为白三烯是花生四烯酸的代谢物,能诱发哮喘病人的气道和其他组织产生大量的前炎性反应,即平滑肌痉挛、血流改变、血浆渗出、黏液分泌和炎性细胞活化[6],因此白三烯在哮喘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孟鲁司特系白三烯受体的拮抗剂,主要通过阻断半胱氨酸酰白三烯与存在于各种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使半胱氨酸酰白三烯的致炎效果被中断,从而减轻黏液水肿、气道分泌物增加,以缓解平滑肌痉挛,减少炎性细胞在气道壁的浸润,从而改善气道高反应性[7,8]。本文结果显示,治疗组45例CVA患儿经加用孟鲁司特后,可提高疗效,治疗组给予孟鲁司特总有效率为84.45%,6个月随访复发率为6.67%,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孟鲁司特治疗CVA每天仅给药1次,依从性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用于低龄儿童较为安全。

【参考文献】

[1]全国儿科哮喘防治协作组.儿童哮喘防治常规[J].中华儿科杂志,1998,36(12):747.

[2]管金翠,杨明辉,田莉薇.舒喘灵加敏迪治疗小儿咳嗽变异型哮喘疗效观察[J].临床荟萃,1999,14(4):174.

[3]NayakA.Areviewofmontelukastinthetreatmentofasthmaandallergicrhinitis[J].ExpertOpinPharmacother,2002,5(3):679.

[4]李臻,韩连书,王乃礼.上海市0岁~14岁儿童支气管哮喘患病情况调查[J].临床儿科杂志,2002,20(1):144146.

[5]KnorrB,MatzJ,BernsteinJH,etal.Montelukastforchronicasthmain6to14yearoldchildren:arandomized,doubleblindtrial[J].JAMA,1998,279(15):11811186.

[6]BarmesNC,SmithLJ.Biochemistryandphysiologyoftheleukotrienes[J].ClinRevAllergyLmmunol,1999,17(1):2742.

[7]JeffW.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儿童哮喘治疗的良好选择[C].第八届全国儿童儿科呼吸系统疾病学术会议论文集,海口.2002:10.27.

[8]HansB,KGNielsen.Bronchoprotectionwithaleukotrienesreceptorantagonistinasthmaticpreschoolchildren.AmJRespirCritMed,2000,162:187190.

小儿哮喘范文篇10

通过用生物学方法在胎盘、羊水和胎儿血液中检测到尼古丁和可铁宁以来,被动吸烟可能导致胎儿生长发育,这一论断已得以证实。其中包括:低出生体重儿、早产儿、支气管和肺发育不良、呼吸道感染、肺功能减低、哮喘、中耳炎以及小儿认知障碍等。另外,围产期胎儿死亡率亦明显增高。其影响不但涉及胎儿及新生儿期,而且不同年龄时期的小儿均可受累,现将近年来研究的进展情况报告如下。

1尼古丁在母体血液中的浓度、半衰期及对胎儿的毒性反应

1.1尼古丁在母体血液中的浓度研究证实,母亲主动或被动吸烟均可使烟草中的有毒成分经胎盘传递入羊水和胎儿血液中。母体血液中的尼古丁到达母乳中的速度很快,其浓度与吸入尼古丁的数量有关。每日吸烟愈多,母乳中所含尼古丁和可铁宁浓度愈高。其尿液、唾液中的尼古丁与可铁宁含量亦相应提高。

1.2尼古丁的半衰期及对胎儿的毒性反应血浆中尼古丁的半衰期<2h,而可铁宁的半衰期将近20h。因此,母亲在哺乳期吸烟或被动吸烟对小儿会产生严重的影响。美国儿科科学院药物委员会研究证实,母亲在哺乳期吸烟,其小儿血液及尿液中均可测到尼古丁和可铁宁,并可使其发生呕吐、腹泻、心率增快、烦躁不安甚至休克等。吸烟还可使母亲乳汁分泌减少。因而,母亲在哺乳期应戒烟,以避免被动吸烟对小儿造成的损害。

2被动吸烟对胎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吸烟可使胎儿生长减缓,并易发生早产而致出生体重降低。研究证实,非吸烟妇女的胎儿宫内发育不良率(IUGR)可因母亲年龄增高而降低;而吸烟者中IUGR却随着母亲年龄增高而增高。35岁以上的妇女,吸烟者对胎儿生长发育影响的危险性较非吸烟妇女高达5倍以上;而年轻孕妇其影响的危险性还不到2倍。且吸烟的高龄孕产妇与25岁以下吸烟孕产妇比较,发生早产及低出生体重儿的机会多。亦有动物实验证实,小鼠在胎儿期被动吸烟者出生时死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1.9%;2.8%,P<0.001),出生体重亦较低(P<0.001)。

3被动吸烟对呼吸道功能的影响

儿童期呼吸道的发育和呼吸功能的改变与父母吸烟有密切关系,而且母亲吸烟较父亲吸烟对子女危害更大。国内研究报道,儿童因被动吸烟造成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比例不断上升;有人做过实验将114例儿童吸烟、被动吸烟伴反复呼吸道感染;4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而无吸烟或被动吸烟史与60例健康对照,将3组对照分析,发现吸烟和被动吸烟的儿童其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尤以被动吸烟组更低。吸烟时可致小儿呼吸功能降低,发生呼吸疾病比例增加和加重,而当父母亲戒烟时患呼吸道疾病得到缓解。从而认为母亲吸烟与儿童期哮喘的发作、流行、发病年龄及住院时间长短均有关系。认为小儿哮喘发病率的增高及发病年龄偏低均与母亲吸烟有关。

4被动吸烟与小儿疾病的关系

4.1与过敏性疾病的关系一些研究显示,婴儿处于被动吸烟时血清IgE水平增高,花粉皮试阳性率更高,发生呼吸道疾病的年龄要比非吸烟环境中小儿发病年龄更早一些。而且妊娠期吸烟的母亲所生子女发生过敏性疾病的危险性较妊娠期非吸烟母亲所生子女增高2倍以上。在另一些研究中显示,即使父母均无过敏性疾病史,母亲孕期吸烟者其小儿在出生后18个月内发生哮喘、湿疹、荨麻疹或食物过敏的危险性要较母亲孕期未吸烟之同龄儿高出4倍。该研究说明妊娠期吸烟者的即使低危婴儿亦可发生过敏性疾病,这可能与被动吸烟引起获得性粘膜损害使异物易于侵入有关。

虽然被动吸烟要比主动吸烟危险性小,但多数人受被动吸烟的损害要较周围其它有害因子如煤烟、粉尘、汽车尾气等的损害大得多。

4.2与小儿癌症的关系母亲吸烟或被动吸烟其小儿患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非霍奇金病和肾胚胎瘤的危险性较对照组高出2倍以上。国内资料表明,成年期肺癌与儿童期暴露于被动吸烟、煤烟、烹饪等因素有明显的联系,且肺癌危险性随暴露的危险因素的增多而增加(χ2=19.01,P<0.01)。少数研究提示,父亲吸烟时小儿患横纹肌肉瘤、成神经细胞瘤及脑瘤的危险性较父亲不吸烟者增高1.5~2.5倍。此发生机制为父亲吸烟时,母亲被动吸烟而使胎儿受到影响所致。有些研究提示,母亲在妊娠前3个月内吸烟,其小儿患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和淋巴瘤的危险性增加3倍以上。结果提示,父母吸烟可能与小儿患癌症有关。

5吸烟对小儿行为、智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