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期刊书评研究报告

时间:2022-09-17 05:03:03

学术期刊书评研究报告

“书评”作为学术研究中评述学术著作、指导研究的一种重要手段,一直以来都在科研工作中承担学术评价、加强学术思想传播、交流的使命。可以说,“书评”是社会科学研究中反映学术研究最新实践成果、探讨学术理论、研究价值的重要窗口。当下书评类期刊在学术引领与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分析/评述学术著作的载体和传播平台,书评类期刊在质量和学术影响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就数量而言确实非常有限。就目前来看,国内主要书评期刊有《读书》《博览群书》《中国图书评论》《书城》《书屋》《学术评论》等。在竞争与发展的过程中,学术期刊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确立自身优势、发挥自身优势,从而立于不败之地。

一、书评研究的现状

目前针对学术著作的书评并未与学术著作的发展共同成长,书评写作的数量和质量缺乏活力。第一,绝大多数学术期刊并没有设立书评栏目,在学术研究的认定上也没有把书评作为学术论文来对待。一方面学术期刊的性质、类型和办刊宗旨决定了刊发稿件的标准,发表在学术期刊上的文章通常涉及特定的学科,经过同行评审成为各学科领域研究的成果。相比较而言,书评没有精准完善的评价标准,因此书评的好与坏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很难在各种阅读偏好之外找到“共同的标准”,以此作为值得书评人、书评编辑乃至被书评人(图书作者)共同讨论的问题。第二,书评研究没有作为高校/研究机构认定的科研工作量或成果,书评写作不被看作是学术研究的重要表达,而被视为研究者个体自主写作行为。第三,很多学术著作的书评表现出对作者的抬高或吹捧,取悦他人胜过客观评论,表现为对一种利益/关系的巩固。第四,书评人总是会采用概括或摘录的方式进行评论和分析,善用大段的引用构成评论的主体,既无明确的又无可靠的学术逻辑,所谓的评论掩盖了评论者的思想和情感,似是而非、毫无趣味。当前书评突出的表现是表扬多、批评少,具有学术引导力的书评则少之又少,与之相比具有精神对话的学术书评就更少了。事实上,学术领域是否具有旺盛的学术生命力,学术类书评所体现的批判精神是一个重要的标志。书评除了评书,更为根本的是以评论作纽带而形成的一种与文化、思想、社会的连带关系,能够将书的作者未能揭示的内在独立价值发掘出来,甚至通过评论将书的独立思想和特定的尊严立场彰显出来。这种评论既是学术的又是智性的,它能够将书评表现为一种美学的、伦理学和政治立场的融合。如果书评能够发现、梳理出这种内在意识与伦理逻辑的话,势必为该领域学术研究昭示新的阐释空间。

二、代表性书评类期刊的特色分析

必须说明的是,当前学术研究中书评的地位并不高,尚未出现真正轰动的“书评效应”,但是依然有很多学术期刊选择培植和巩固书评发展的沃土,积极地促进书评的发展,拓展学术研究新的发展方向,使书评活动在学术文化发展中发挥主动性。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当属《读书》杂志。《读书》(1979年创刊,月刊)已刊行41年,与其他的学术性刊物相比较,其话语风格、精神品质、思想取向殊为不同。总览《读书》的篇目,主要内容以文化闲谈、思想清议的形式探讨学术问题,为知识分子转换一种研究状态和思维范式,亦摆脱艰深晦涩的学术语言提供了一个自由清新的平台。第一,《读书》表现为关于学问和社会主张两大类问题的争论、分析和评判。第二,《读书》并非知识界主掌的思想文化杂志,而是由职业出版家主持的,他们对于出版业的影响关系到政党伦理社会化,还有民间知识人和党派知识人之间的冲突。第三,《读书》呈现出一种多元文化空间的张力,必然加大社会影响。《读书》清议闲谈的风格,显示出一种探讨学术理论的特殊方式,并由此成为思想汇聚之地。这种漫谈使文人学者谈论学术问题不必严丝合缝、论据充足,而更多是一种学术思想表达中的自由谈。《博览群书》(1985年创刊,月刊)在引导广大城乡青年读书学习的宗旨下,带出书评事业的一番好景象。从综合推介图书转向人文领域的学术场域建设,《博览群书》把建设学术平台的意识和观念一直贯穿始终,这标志着一个刊物的成熟和发展形成。在“博览”中纵观历史与现实,于“群书”里识尽精彩与繁华,是其办刊所追求的方向所在。第一,《博览群书》设有书评和书介的栏目内容。不同于综合性的图书推介,采取“以问题为中心”的编辑模式,通过立场各异的评论与介绍呈现图书的思想性,这种客观与独立的书介,为学者之间搭建起交流的平台,也形成对学术研究发展的推进。第二,《博览群书》的书评多从文学作品和文化现象入手,彰显不同思想、价值观的碰撞与争鸣。语言表达既有学理性的严谨,又不缺乏借题发挥的散文化话锋。第三,《博览群书》不局限于推介图书评论,而是在“博览”中寻求问题域。为让一个问题的阐释可以更深刻,编辑往往根据选题联系作者或根据作者研究方向选择选题,与作者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有一些作者还在《博览群书》上确定自己的论说空间,借助平台开拓自己的思想之路。傅谨的“老戏新说”专栏、梁东方的“读图”专栏、赵勇年终岁尾的年度阅读报告都成了《博览群书》中最具特色的内容,而后傅谨的《老戏的前世今生》、梁东方的《连环画里的时代记忆》、赵勇的《书里书外的流年碎影像》各自成书,可以说,这是在《博览群书》的鼓励和支持下获得的完美收官。第四,《博览群书》还刊登一些学者散文,讲述自己和刊物结缘的故事,内容有趣生动,表达了作者与刊物之间的种种情缘,尤其作者和刊物共同成长的经历读来让人感动。这种为刊物聚集人气的方式以最自然不过的方式让越来越多的读者为之动容。《中国图书评论》(1987年创刊,月刊)以鲜明的书评形式承载思想、历史中的重大问题,发现和发掘与个人生命能发生关系的深层次话题,致力于引领社会思潮。第一,《中国图书评论》最具特色的是以书评专刊形式呈现文化问题,巧妙地完成了从“学科综合”的办刊模式向“问题综合”的“集成化”平台策略转变。第二,《中国图书评论》作为书评的集成平台,蕴含着丰富的知识社会学图书推介资源,探究这些被评述的图书将有可能改变当代社会图书阅读区间并形成思想上的建构。这是一种非常明确的学术组织和学术引导,努力彰显时代问题意识和学术意识,在一个更高的制高点上把握学术发展的趋向。第三,《中国图书评论》不局限于学术著作的书评,还包含纯文学作品的书评心得,书评的空间更大、空白更多,形成一个充满可能性与学术活力的书评空间。第四,《中国图书评论》的撰稿人是广大的文化人,他们关注的书籍构成不同的思想风貌。这种多元文化空间所形成的头脑风暴不同于《读书》的“主张”之争。如果说《读书》急缓相间、行云流水的语体风格使阅读逐渐趋于缱绻追思的状态,那么《中国图书评论》中严整有序、分门别类的书评文章则让阅读清晰可见,皆有各自的风景和收获。当然这里也不缺少理论探讨、学术随笔、宏大叙事、微观剖析、对话交流、座谈畅论的文章,更不缺少秉笔直书、探讨争鸣、各呈千秋的风貌。相比《读书》清议闲谈的论说风格,《中国图书评论》作为综合性书评刊物,在推动书评事业、发挥传播媒介作用方面更为突出。《书城》(1993年创刊,月刊)秉承三联书店的宗旨:真诚生活、认真读书、追求新知,以扩大文化和生活视野为主,尤其是为沿海城市与大中城市的读者,提供扩大阅读视野、更新文化观念、丰富生活的作用。第一,《书城》有着明确的宗旨,就是培养城市人的阅读休闲习惯,打造休闲阅读中的文化精品,为读者提供消闲娱乐和认知社会的帮助。第二,《书城》办刊的方向从“经院”走向社会,不局限于面向文学或人文学科的读者,力求在扩大阅读视野和更新读书理念上做出自己的努力。《书城》电子版包含音像读物、电子读物、网络读物等,有效利用融媒体,在内容、形式、宣传等方面进行全面整合,实现资源通融、宣传互融、扩大影响。第三,《书城》专门为城市人提供阅读平台,具有都市气息。《书城》以都市大众阅读生活为基点,以不同形式的专题策划为抓手,以都市风为追求特色,推进城市生活闲适雅趣的风尚。第四,《书城》借助文人墨客对生活的感悟和体会,组织和引导问题的讨论,推动知识生产和生活情趣养成,使文化精英对于生活命题的不断把握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文人的妙思与妙趣成为现实生活中的智慧,给人新鲜、给人快乐、给人创意,这成为《书城》最根本的文化底色——既是对文人思想的延伸,又是对大众生活的丰富。无论是提供消闲还是扩大视野,能够给予人连续阅读快感的文字,的确可以起到培养读书雅趣的作用。《书屋》(1995年创刊,月刊),风格定位与《读书》相近,也是以闲谈、清议为主要内容,偏向散文随笔,论说议论更加温和随意,文学性、艺术性更强。可以说《书屋》之名本就是择取“读书”安于一隅之意。第一,如果说《读书》表现出多元空间中个体化的论辩方向,精英伦理的“高超感”非常强烈,那么《书屋》则偏向大众伦理文化,更关注现实和实践。第二,文字风格多是轻松惬意的散文随笔,读来亲切有趣、清新自然。即便讨论国家、社会等问题也多是置于人文领域来谈。第三,《书屋》一方面介绍国内外出版物中的精品力作,包括学术著作、纯文学作品等,展示知识分子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一方面推介学理性强的散文随笔,其中人文关怀性文章产生了极为广泛而持久的社会影响。总的来看,书评类期刊最大的特点就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读书》和《书屋》都是以思想闲谈和清议为主,言述形式上《读书》的问题空间更深广、思辨性强、思想力强。《书屋》的文学性明显,闲谈的话语风格更突出一些。《博览群书》以特色栏目取胜,为专栏作者提供论说空间,以作者研究方向为引导力形成良好的办刊策略。《中国图书评论》致力于打造最具权威的“中国好书”推介平台,严正性、规范性突出。《书城》的特点是认知与消闲共存,旨在通过闲适风格的文字迎合大众的阅读兴趣。

三、《学术评论》的特色分析

与以上书评类期刊相比,《学术评论》的书评之路虽起步较晚,却有自身特色。《学术评论》前身为《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于2012年更名,近年开始重点转向图书评论。《学术评论》与《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均为福建论坛杂志社编辑出版的期刊。《学术评论》为贯彻落实关于要高度重视和加强文艺评论、加强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体系和优秀成果推介制度建设的讲话精神,进一步明确定位、突出自身特色,区别于国内综合性学术期刊,与《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形成差异化发展,经过调研分析和论证,对刊物定位作了重要调整:确立以人文社科类学术著作书评为主要形式,以弥补我国在人文社科图书评论方面的短板,加强哲学社会科学评价,推动学术动态及趋势研究,起到促进文艺评论和社会科学评价分析、推进学术传播与争鸣的作用,形成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评价的重要平台。重新定位后的《学术评论》确立“汇聚学界书评睿智,展呈前沿批评观点”的宗旨,逐步形成了自身特色:重点突出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的评论研究,借助学术综述方式反映重要学术著作成果,凸显学理性、学术化特点,作者群主要源于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的专家学者,内容涉及重要的前沿理论、学术思潮、学科建设以及经济社会文化等国家战略研究成果评介,并注重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进行分析评论。在栏目设置上也别具一格:设立有“评论视点”“学苑漫笔”“书阁对话”“读书札记”“书海撷英”“书评序跋”“书屋漫步”等,形成区别于国内现有《读书》《博览群书》《中国图书评论》《书城》《书屋》等综合类书评刊物的独特定位。作为刊发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评论研究的专刊,《学术评论》在选稿方面做出了明确要求: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以及较宽广的学术视野的学术书评文章,不求一味褒赞,喜闻学术洞见,能够追踪热点重大问题,起到推动学术研究的作用。学术期刊界是一个竞技场,每个刊物都有自身的特点和发展策略,只有确立自身的平台特性和特色,并随着社会发展做出相应的调整,才能不断地创造自己独立的平台和发展空间。就《学术评论》目前的办刊方向来看:第一,强化重点栏目建设,努力打造刊物品牌。2019年《学术评论》设有“评论视点”“学苑漫笔”“书阁对话”“读书札记”“书评序跋”“书屋漫步”等栏目,整体上兼顾思想性、学术性与可读性。其中“评论视点”作为重点栏目,从重大热点问题入手,对某一部书的思想性问题展开讨论,同时联系相关著作中的观点进行比较分析,既是对话题性问题的追踪又是以学术著作为核心进行学术问题讨论研究的栏目。“书阁对话”是特色栏目,以学者重要著作为核心,就某一主题或多个主题展开对话式访谈,包括对学者学术道路、学术思想的梳理等。“学苑漫笔”主要刊发学术随笔类文章,侧重和围绕学术图书的阅读展开,形成以图书为中心的学术漫谈的栏目风格,为学术理论传播、前沿观点讨论提供重要平台。此外,“读书札记”以学术感悟、随想、心得、思考的记述为主;“书评序跋”主要介绍、评述学术著作的重要观点和学术影响,这两个栏目均形成一定特色。第二,加强作者队伍建设,拓展稿源提升质量。《学术评论》尚在起步阶段,用稿方向上的重大调整,对稿源是个很大的挑战。编辑部依托杂志社全体编辑人员长期办刊的经验积累和在学界的人脉资源,进一步挖掘潜力,密切学界联系,努力拓展稿源、扩大队伍,以适应和保障刊物品质。《福建论坛》全体编辑都参与《学术评论》的约稿、组稿工作,保障了稿件的学术质量。第三,优化细化产品结构,切实提高刊物知名度。全力优化刊物的产品结构,细化产品内容,以多种形式参与学术界知识界的学术活动,努力确立良好社会形象,不断扩大影响力。一是在“视点评论”栏目中特设“视点聚焦”版块,以细化主题内容。2019年先后有3期推出该版块,先后聚焦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艺术的现代性话语”“流域生态问题研究”等问题。二是特别策划了“赵稀方学术答问录”,展示了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举办“珠江人文讲坛”时对赵稀方先生的学术对话访谈,形式活泼,内容充实。三是特别策划了“《晚清士人的西学阅读史》新书恳谈会”纪要,展示了在南京先锋书店举行的台湾潘光哲先生《晚清士人的西学阅读史》的新书分享会。四是特别策划了国家社科基金申报技巧的一组文章,增加了刊物的可读性。产品内容的优化与细化,使问题探讨更加精准、学术评价更加深入,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第四,加强网络推送,构建立体传播体系。为提高刊物质量、增强理论活力和扩大社会影响,《学术评论》的每期目录都会在杂志社公众号上,并对重点文章进行推介,有效地增强了宣传力度。编辑部严格做到对所办新媒体统一管理,确保正确导向,坚持“一个标准、一把尺子、一条底线”,上公众号的文章及目录均经过编辑部、杂志社主要负责人把关后方可上传。同时,所有文章原则上都入选中国知网,初步实现了刊物的立体化传播。以上四点充分凸显了《学术评论》在学术期刊发展中的主体意识。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期刊面临的考验更加严峻,为了切实保障正确舆论导向,增强学术争鸣与批评,除了执着地坚守阵地以外,还要分析学术刊物的整体发展状况,才能在其中寻求创新之路。由于科研评价体系等原因,关于学术著作研究和评述十分薄弱。一方面源于主流学界与批评界对于学术著作研究的边缘化态度;一方面科研评价体系往往不够重视,忽略了书评与学术研究之间的互动及给学术研究带来的新质,更未曾重视学术著作的书评研究对当前各学科学术评价体系建构的重要影响。学术传播的重要性无可言喻,尤其是学术著作的学术思想传播。在学术研究中如何让更多人了解并接触与自己研究相关的学术成果已经成为学术研究中不可忽略问题。如果能通过立场各异的评论呈现相关学术研究的成果,那么学术著作的传播将产生更理想的社会效益。

书评杂志是作者和读者之间的桥梁,更是帮助读者在浩如烟海的出版物里择取最有价值图书的重要媒介。如果能发展客观独立的书评和书介,相信对于文化与学术的发展都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正是基于这样一个认识——为创造和承传真知的学者提供一个人文社科图书评论平台,《学术评论》“汇聚学界书评睿智,展呈前沿批评观点”的办刊宗旨赋予了自身创新发展的使命,也希望广大的专家、学者和读者给予我们更多的关注与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