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学习经验对策研究

时间:2022-12-03 10:12:52

中学历史学习经验对策研究

一、大学生既往的历史学习经验对“纲要”课学习“负迁移”的表现

在上“纲要”课前,大学生的中国近现代史知识不可能是一张白纸。他们在中学历史课堂上已对中国近现代史有了较为系统的学习,初、高中时各有《中国近现代史》教材两册,共计六十多万字。一些文科生曾对中国近现代史一些重要史实烂熟于心,对诸如鸦片战争的起因后果、失败的原因、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等等已很熟悉、甚至倒背如流。一般的理科生则对重要事件、人物及历史的大致过程等留有印象。不少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浏览了解了较多的历史故事或史事细节,有的知识甚至可能都是“纲要”任课教师所未掌握的。网络、电影、电视也是大学生获得历史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他们通过这些媒介甚至获得了远超教科书范围的历史知识,甚至完全不一样的历史观,其中有些历史观还是错误的,比如有些学生受到的影响。上述大学生既有的历史知识和历史学习经验对“纲要”教学的开展“正迁移”作用是明显的,有助于其学习和理解“纲要”的教学内容,但也会产生明显的“负迁移”,具体表现如下:第一,很多学生认为“纲要”的开设是对中学历史教学课程设计的重复。如前所述,经过多年的教育,大学生已具有相当的历史知识的积累。现有的“纲要”课程的教科书虽具有理论性较强的特点,但其基本知识体系大多没有太多超越中学历史教科书的内容,一般的本科生拿到教科书之后,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并且绝大部分大学生读懂教科书的字里行间的意思是没有问题的。因此,不少学生满足于自己既有历史知识,对再次接受历史教育有较大的抵触心理,认为“纲要”课教学是炒剩饭,没有新意。有个别学生甚至公开说上“纲要”是浪费自己的时间,学习“纲要”的动力严重不足,在课堂上背英语单词、做高数作业等等,甚至逃课者大有人在。第二,套用中学应试教育学习的经验来学习“纲要”。虽然我国中小学提素质教育已经很多年,但对大部分地区、大部分初高中来说,应试教育依然是主流。基于升学的压力,大多数中学对历史教育采取填鸭式教学方式。很多中学生历史的学习就是对历史知识的死记硬背。很多学生对具有历史学博士头衔的笔者产生误解,认为笔者必定是记忆力出众,所以才能成为历史学博士,这显然是中学历史学习留下的后遗症。很多学生都认为历史学习就是记忆一些历史年代,一些人名,一些概念等等。正由于这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很多学生对“纲要”这门学科的认识产生了误差,认为不过是记记背背便可以了,并且“纲要”课最后的闭卷考试确实可以通过记忆背诵便可以获得一个可观的分数,这使很多大学生提不起学习“纲要”的兴趣与热情。当然也有很多学生习惯于中学的应试教育,对课程分数很在意,开课伊始就问“这门课划不划重点,我们可以提前背记”。很显然,过去学习历史的方法与经验使很多大学生对“纲要”这门学科产生了误解。第三,网络、影视等媒介对“纲要”教学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历史素材尤其是与当代密切相关的中国近现代史是各种媒介炒作的重要素材。为了获得大众的关注,为了出奇制胜,这些媒介往往抛出一些奇谈怪论,有时甚至任意曲解历史。其中最为典型的是的盛行,者以个别事件、个别人物,断章取义;或以历史的片段和细节来描绘全局;或以“揭秘”“爆料”“真相”醒目标题来吸引眼球,以此混淆受众视听。通过所谓的“揭秘”“重新评价”对一些已得到人民公认的历史结论予以解构。这些的观点对涉世不深、喜欢标新立异、追求时尚和新潮的大学生来说有一定吸引力。受的影响,个别学生对“纲要”教学产生了逆反心理,对“纲要”一些论断产生了怀疑,例如不承认历史具有客观性与规律性,认为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是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历史。近年来文化界正说或戏说历史的影视书籍大为流行,有的影视作品注重历史的细节,叙述的历史故事形象生动。受此影响,有的学生对严肃的历史不感兴趣,对宏达叙事不感兴趣,甚至公开的提出希望老师多讲历史八卦,多讲故事。不少学生不喜欢分析历史逻辑,希望少讲严肃的历史。如有的学生对西安事变的意义不感兴趣,而喜欢追问张学良和赵四小姐的爱情故事。综上所述,大学生原有的历史知识、对历史的认识、历史学习的经验在某种程度上是其进一步学习“纲要”的障碍。

二、消除大学既往历史学习经历对“纲要”课教学“负迁移”的对策

如何克服大学生原有的历史学习经历对“纲要”教学造成“负迁移”是“纲要”任课教师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根据多年从教的经验,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对策一:明确“纲要”与中学历史性质的差异,认真把握“纲要”的政治属性鲜明的政治性是“纲要”课与一般历史课程最显著的区别。“纲要”课程教学的出发点和基本目标:“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性,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1]要让学生理解和接受“四个选择”,教师必须运用充分的史实予以说明,还必须用最新的理论成果来分析和解决遇到的现实问题。要让大学生消除“纲要”是中学历史简单重复的思想,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要学生认识到“纲要”的政治性。笔者在上“纲要”第一课时一开讲就会抛出第一个问题:“当你们拿到这个《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本教材时,你认为这门课是一门什么性质的课程”,绝大多数同学都会毫不犹豫的回答,“历史课”。笔者都会严肃地纠正这种说法,明确告诉学生:“这是一门思想政治课,只是这门政治教育比较特殊,是一门从历史的角度来对大家进行政治教育的政治课。”然后在此基础上告诉学生“纲要”和中学历史教学讲述的视角是不一样的。中学历史教育作为一门历史课主要讲述中国近现代史是怎么过来的,因此中学时候大家主要任务掌握基本的年代、人物、史实,其特点是讲述的比较浅、窄、指向性比较强(主要是应试教育,尤其是面对中、高考),基本上不存在争鸣。而“纲要”作为一门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叙述的角度是“历史为什么会这样”,因此大学“纲要”重在探索历史规律,总结历史经验,以为今日的借鉴,其特点是深、宽、实践性、争鸣性都很强。在学生认识到“纲要”的政治性后,大多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纲要”是中学历史的重复的观点。“纲要”课教师在讲述有关内容时,有必要参阅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和《中国近现代史》教材,知道中学历史课堂讲授的重点,一般来说凡是中学讲授比较详细的史实大学可以略讲。此外,教师要树立“学生不同阶段的特点,在不同层次上提高学生认识和理解历史能力”的理念。一般来说,小学以讲故事为主学习历史,中学以讲过程为主学习历史,大学则应在理解逻辑的层次上学习历史。为了有助于学生理解“四个选择”,在讲述近现代史的时候,教师要树立三个意识:第一,全球史视野下的中国近现代史,即从全球史的视角出发考察中国近现代社会为何这样变迁;第二,整体史视野下的中国近现代史,即不能只限于政治史,也要关注经济史、文化史等,要从政治、经济、文化多方面去观察中国近现代社会走过的历程;第三,通史视野下的中国近现代史,即要从中国整个历史长河中理解把握中国近现代史的走向。对策二:对学生历史知识水平展开调查,树立并强化因材施教意识因材施教是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则,因此纲要课教师必须采取一定手段对所教学校与班级大多数同学历史知识水平有所了解。各种不同层次的大学学生的历史素养是不一样的,文理科学生的历史知识水平是不一样的,即使是同一个大学,不同的学院,水平也参差不齐。笔者曾在两所不同层次大学任教,一是“双一流”高校华南理工大学,一是湖南省地方高校湖南科技大学。在华南理工大学教学时,大部分同事感觉理工科学生比较“好教”,而视教文科班级为“畏途”,这是因为作为“双一流”高校的华南理工大学的理科生也大都具备一定历史人文基础,并且具有踏实的学风,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与习惯,在上专业课之余,上上他们心目中的“历史课”一般都还表现出了较高的热情,而华南理工大学的文科生则一般认为课本上的东西他们早就烂熟于心了,对“纲要”课大多提不起热情。在湖南科技大学,大部分同事愿意教授文科学院的同学,而对教授理工科学院感觉“难以为情”。因为湖南科技大学的文科生有较好的历史基础,因此老师们感觉和文科生互动、沟通起来比较顺利,而湖南科技大学的理工科生一般历史知识基础不扎实,其近现代史知识很难构成一个体系,理工科生学习理论性较强的“纲要”自然费劲且由于“纲要”课在他们眼里是非专业课,因此学习热情普遍不高。此外,高校的艺术生、体育生一般来说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文化基础普遍较差,文化学习习惯一般较差。显然,即使在同一个学校,用同一套教案不可能应付所有的学生。一般来说,对中国近现代史知识体系已较为完备的文科生来说,可以进行专题教学,这些专题既要有一定深度,又要有一定的广度。对这些学生的教育,要注意讲授内容的学术性。这些专题可以是一些重大的问题,直接面对“纲要”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如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了改革开放等等。这些专题的选择也可以是社会舆论热点问题,例如:如何引导学生对“告别革命”这种谬论的批驳;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国带来灾难还是现代化的问题;如何理解中共是抗战的中流砥柱和客观的评价国民党的正面战场的问题;改革开放后多种经济成份并存使很多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的三大改造的必要性产生怀疑,因此如何认识“三大改造”的历史意义也是一个重大问题;新中国发展的两个时期及其相互关系问题;对的典型观点进行批判等等。对中国近现代史知识体系知识不太牢靠的班级,则需按部就班,以时间为线索,按照教材体系逐章逐节讲授比较好,在这过程中,可以以复习高中内容为基础,引出新内容。而对体育、美术、音乐等学院则更要紧扣教材来讲授,并适当地在讲授的过程中,多讲历史故事,注重生动性和有趣性。对策三:提高课堂中学生主体地位、探索适合当代大学生特点的教学方式当今社会正由传统的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在资讯传媒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学生获取学习资源渠道不再限于课堂,学生和老师在知识结构上不像传统社会一样不对等。例如在历史领域,虽然“纲要”课教师可能在整个学科体系知识结构上仍占据很大的优势,但具体的某一历史问题上则不一定。有的学生在别的资讯媒体中获得历史知识甚至可能与教科书、课堂上的观点相左。在传播技巧上,网络电视等媒介通过深挖历史细节,借助音乐、视频等刺激人们的感官,使历史讲述形象生动具体,很有吸引力,其效果是偏重于政治教育主要借助口头讲述的“纲要”课堂很难达到的。这也使很多大学生对“纲要”教学不感兴趣。在这种背景下,教师的教学理念必须由传统向现代转换。传统的教学理念的强调知识和经验的传授,以学科体系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而现代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显然,传统和现代教学理念一个明显的差别就是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在“纲要”课教学中要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探索适合当代大学生特点的教学方式。为发挥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纲要”教师必须有针对性的设计教学主题、教学环节,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据作者本人多年的教学经验,有如下几种模式:第一,课堂自我演讲展示。现在“纲要”课基本上是大班授课,每个大班总有几个对历史特别感兴趣的同学,在资讯传媒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让这些学生独立完成对某一问题的自主学习并向全班同学演讲展示完全可行。演讲的主题,老师和学生共同探讨,也可以由老师布置,事件例如:黄海海战、西安事变、百团大战,人物例如:曾国藩、康有为、孙中山等,机构例如西南联合大学等等,很多学生都讲得绘声绘色,并且也颇有深度。这种教学的方法容易存在的问题就是学生选择历史材料和历史观点比较随意不是特别严谨,有的甚至不适合在政治课堂展现。因此,在学生上讲台之前,老师要仔细检查学生做的教案,并对其有针对性的指导。通过这些学生教案反映的问题,教师也可知晓学生理解近现代史的难点与疑点,老师可以依据这些难点和疑点重点备课,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第二,围绕中国近现代史某一个有争议性话题展开辩论赛。现在的学生班级荣誉感都很强,而一个教学大班往往是由两个以上自然班组成,因此可以组织班级对抗赛,每自然班各出四名辩手,按照双方约定的规则展开。话题例如:谁是历史发展的推动主导力量?是人民大众,还是少数精英。依笔者的经验,很多班级对这类活动非常热情。当然一场辩论赛能否起到教育学生的效果,老师最后的点评,引导升华也非常重要。第三,影视赏析。现在很多影视尤其是中央电视台拍摄的历史纪录片与“纲要”的主题非常贴切,一些经典的红色电影例如《太行山上》《建党伟业》《建国大业》等。可以布置学生课前观看,如果时间许可也可以在课堂上观赏,但是影视赏析,绝不是“看电影”,重点不是“赏”,而是“析”,在看之前,老师要对欣赏的视角,要注意的细节进行提示,并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欣赏,看后要进行讨论。

上述方案一个共同的优点就是能够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一般都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对策四:扭转应试教育观念,完善“纲要”课程考核体系由于中学时代应试教育的经验,大多学生都认为历史考试主要靠记忆和背诵。事实上一般高校“纲要”的期末考试加深了学生这一认识。“纲要”课的教材正如其名字是“纲要”,因此讲授的时候,一般教师都是在不背离教材宗旨的原则下,充分发挥教师个体化教学的优势,每个老师的教学方法甚至侧重点亦有较大的区别。作为公共课,大多学校“纲要”课的期末试卷出题者大都是教研室主任而不可能是每个任课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侧重点各出一套题,而教研室主任出卷不可能照顾到各个教师的特点,试卷主要考察课本上基础知识。因此考试的重点和老师平时讲授的重点并不直接关联,学生大多能通过背诵课本甚至考试前临时突击一下也能获得一个不错的分数,这个分数和平时是否听课甚至是否出勤关联性较低。这也是造成很多学生对“纲要”课堂学习不重视的一个重要原因。“纲要”课课程的考核不能实行靠最后期末考试“一考定乾坤”,必须加强过程学习过程考核。过程学习具体包括课堂考勤、学生的自我展示、参加辩论赛、课堂发言,此外还有平时作业、小论文、观后感等都可以纳入考核范围。“纲要”的教学包括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组织实践教学可以充分发挥地方史资源,例如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纪念馆、博物馆、档案馆、历史遗址等,参观之后写观后感,也可以让学生调查近代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家乡或者家庭的某一方面的变化。笔者认为学生最后的成绩,平时考勤占10%,学习过程学生表现占20%,社会实践活动占20%,期末考试只占总成绩50%。总之,大学生既往的历史学习的经验确实在不同程度上对“纲要”学习产生了“负迁移”,如何克服是“纲要”任课教师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上面提到的种种对策只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积累的一些经验,一些浅薄的思考。笔者所做的只是抛砖引玉,希望能引起同行的关注与思考,然后有更多更好的教学经验供大家参考,共同提高“纲要”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M].北京:高教出版,2018:2.

作者:黄利新 单位:湖南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