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机电类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研究

时间:2022-12-21 03:58:14

高职机电类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研究

一、背景与意义

现行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以专注技能培养为主要教育目的,忽视了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高职毕业生的职业技能基本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而就业取向功利化、诚信意识淡薄、缺少敬业精神等职业素养的不足已经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新时代职业素养的培育必须根植于现代学徒制,用人单位作为协同培育主体,要充分发挥师父引领学徒的示范效应;高职院校要在教学过程中融入职业素养,突出工匠精神培育。

二、职业素养培养现状分析

(一)国外现状分析。国外高等职业教育对现代学徒制研究较为深入,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特别是基于现代学徒制视角下的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路径研究。如德国“双元制”确立时期要求职业学校与企业培训共同育人,强调科学知识,日益规范和标准的制度培养了严谨、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3]。美国职业教育的核心理念是STC理念,注重社区职业学院培养职业素养和技能人才的柔性技能,突出以职业教育的实践性,强调结合工作过程解决实际问题[4]。英国高职业教育注重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实施工读结合的“三明治”教学方式,规范的职业证书制度从体制上为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与企业适岗能力提供了重要保障。综上,职业教育发达国家根据各自国情与社会发展不同需求,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虽然不同,但是都强调对技能培养的同时,注重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二)国内现状分析。目前,我国正在面临着制造业的产业升级,对技术技能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增大,但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素养存在着众多问题,无法满足经济社会对工匠精神人才的需求。关于职业素养缺失的原因,一方面教育观念层面:认为职业素质教育仅仅是知识面的扩展,并非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要素;忽视了校内导师的具体作用。另一方面是培养方法层面:目前职业教育普遍把职业素养的养成置于现实的职业活动之外,通过纯粹的知性方式———职业素养内容的“灌输”来进行;对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忽视了企业导师的具体作用。

三、现代学徒制模式下的职业素养培育路径

目前,现代学徒制中高职院校专业与产业对接精准度不高、教学内容与市场需求匹配度不高、学校或企业对职业素养的教育重视程度不高等问题,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解决:(一)探索专业建设新模式,推动“互联网+智能制造”专业集群发展,重视“匠心”教育。通过对区域主导产业工程装备制造产业进行调研,结合学校机电类专业集群探索现代学徒制育人新模式。由徐工集团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与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联合承办的“江苏智造,由我创造”走进工程机械装备制造部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项目,入选江苏省教育厅学术冬令营项目。依托国家技能大师工作室,技能大师在现代学制培育模式中充当了“工匠精神”培育的主体,技能大师用自己的身体力行影响学生,将自己的职业理想、职业态度通过日常点滴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在岗位历练中提高职业技能,提升职业素养,服务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养未来工程装备智能制造拔尖创新人才,推动了“互联网+智能制造”专业集群发展,重视了“匠心”教育。(二)创新人才培养新机制,校企共搭产教深度融。合育人载体,弘扬工匠精神企业作为学校培育学生职业能力、职业素养的既得利益者,拥有榜样、场所、资源等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更应该主动、积极地参与现代职业素养的培育工作[5]。在现代学徒制培育模式下,参与企业作为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主体之一,其有承担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责任和意识,我校机电类专业与相关企业深度融合,共商基于工程机械智能制造与装配为导向的教学标准、课程体系。通过机制、平台、课程、团队的“四共建”,实现了专业教师向技术能手、企业专家向教学能手、学生向技能人才的“三转变”,探索形成以“四共建、三转变”,弘扬了工匠精神。(三)实施新型学分制改革,校企共同探索“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导师制度。在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下实施新型学分制改革,完善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对学生的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发展。在学分制改革中,导师成为与学生关系最密切的人,选派责任心强的职业导师,可以帮助学生自主构建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不仅是指专业综合能力,并且还有职业素养的培育。只有优秀的校内导师,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专业能力;只有优秀的企业导师,才能够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学徒,夯实职业素养。因此,在现代学徒制模式下,我校机电类专业与相关企业深度融合,实施“双导师”制度,引导学生制订合理的学习计划和时间安排,为学生提供更专业的指导和帮助,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共同探索了“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了导致制度。

四、总结

高职学院校学生的职业素养提升是职业院校适应现代学徒制发展的必然趋势,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重视“匠心”教育、弘扬工匠精神、完善导师制度等方式与方法,解决了现代学徒制中高职院校专业与产业对接精准度不高、教学内容与市场需求匹配度不高、学校或企业对职业素养的教育重视程度不高等问题,探讨了现代学徒制视角下的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路径。

参考文献

[1]杨红荃,苏维.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当代“工匠精神”培育研究[J].职教论坛,2016(16):27-32.

[2]由建勋,孟爱霞.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综合养成机制建设路径研究[J].当代职业教育,2017(2):84-87.

[3]熊蕾.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机制探究[J].教育与职业,2017(24):76-81.

[4]李小元,刘敏.职业素养教育的缺失与路径[J].中国高校科技,2017(7):58-60.

[5]张莉.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与工匠精神培育的耦合性研究[J].江苏高教,2019(2):102-105.

作者:权宁 吉智 朱涛 单位: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