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通识教育实施途径研究

时间:2022-10-09 08:47:36

高职院校通识教育实施途径研究

摘要:在高职院校积极探索并实践通识教育有助于提升学生在校学习质量,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对提高高职人才培养工作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开展通识教育途径的可行性研究,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培养,能够促进学生在智力、体力、道德、情感等方面的均衡发展。

关键词:通识教育;高职院校;可行性研究

一、课题研究背景与现状分析

通识教育(generaleducation)也称“通才教育”。是一种基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的教育。它起源于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自由教育思想。随着近代机器大工业发展,社会分工不断细分,新的职业岗位不断涌现,对大学(特别是技术学院)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促成了高等教育对人才培养的反思。20世纪初期美国博德学院的帕卡德(A.S.Packard)教授首次提出“通识教育”一词并应用于高等教育领域。美国哈佛大学委员会在1945年发表的《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的报告书,将通识教育定义为“学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首先作为人类的一个成员和一个公民所接受的那部分教育”。它能够“赋予人们在生活中必备的各种知识、能力、思考、信念、修养以及培养情感和智力全面发展的人”。国内的教育先贤早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已经看出了纯粹的专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缺陷。开始呼吁在大学推行帮助学生全面发展的通才教育,如蔡元培在北京大学提倡“沟通文理”;梅贻琦在清华大学明确提出“通识为本,专识为末”的观点;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追求“养成宏正通达之士”的目标;逻辑学家、哲学家金岳霖则倡言“所有的人文学科都应该丰富年轻人的性格”等等,都可以说是早期中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启蒙。历经半个多世纪的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一起构成了普通高等教育的全部内容,已成为国内大学教育教学的一种通行做法。通识教育也是未来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已形成国内教育界的共识。自从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国家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以来,作为国家高等教育的一个新类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得到了迅猛发展。短短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就已经稳稳占据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为国家培养了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做出了巨大贡献。也正是由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跨越式发展,对职业教育理论研究滞后于教育实践的发展。在国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背景下,我们通过对毕业生的走访调查,发现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普遍不理想,不能适应工作岗位变迁和职业迁移的学生不在少数。这与我们职业院校长期以来,片面强调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忽视人文教育、职业素质教育养成有很大关系。当前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就业情况,已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来自麦可思的《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就业质量折射出高职毕业生职业吻合度较低、离职率较高、工作换岗率较高。毋容置疑,高职专业化教育模式在国家工业化初期,对经济社会发展起过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其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把学生的学习囿于一个狭窄的专业知识领域,片面追求生产技能的掌握,教育的主旨是追求把学生当成工具人来培养。而不是作为一个完整的“社会人”来培养。随着社会生产技术的发展进步,高职的专业本来就很难跟得上社会职业变化。加上专业教育模式不能站在社会发展的高度来考虑学生成长。因此丰富高职教育内涵,改革高职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通识教育成为了高等职业院校的首选。但国内部分高职院校在探索与实践通识教育的过程中,可能是由于高职院校对通识教育理念存在认识的误区,造成实施通识教育的成效不大。一是课程设置简单、僵化,不注重创新通识教育的有效形式,形成与专业教育争夺有限教育资源的矛盾,反而不受到师生待见。开展通识教育没有足够的时间,只能是流于形式;二是营造通识教育的校园文化单调,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不注意添加通识教育元素,营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精神氛围。职教文化与技能文化相互脱节,体现不出通识教育的高职校园文化特色;三是通识教育管理制度不健全,由于实行弹性学分制操作性不强,很多高职院校还停留在口号上,师生对通识教育情境创设积极性不高,对选修课的考核往往只以考试为主的终结性评价,未能建立有效的通识教育效果评价机制;四是教师队伍水平不能满足通识教育要求,由于高职通识教育起步较晚,认识还有待提高,通识教育经验的累积不足。致使教师的学识和水平达不到通识教育的目的要求,无法在专业教学中渗透通识教育。学校也没有相应的激励机制。在一段时间以来,通识教育师资队伍一直都是制约高职通识教育展开的瓶颈。总而言之,高职院校对于通识教育的认识和实践,基本上说还处于破题阶段。本课题通过对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旨在结合高职学院实际,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方式,努力探索高职院校开展通识教育的有效途径,力争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有所突破,达到在传授给学生就业本领的同时,也能传授给学生在今后个人发展中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本课题研究是通过对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的实施现状进行梳理、考察和反思。在进一步领会“通识教育”的要义之后,按照高职教育教学规律,在教育理念上明确培养目标是完整的人。把通识教育融入办学理念之中,营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校园文化,同时又引导教师适应时代要求更新观念、转变思路,灵活设计课程模块,创设具体典型的行为情境,注重在精神氛围的营造和知识结构的均衡,建立多元化的通识教育评价机制,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和探究精神,学会理解和包容。从而为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供一定的借鉴和理论指导。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可达到的目标

1.研究制定通识教育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和探究精神,学会理解和包容,成为一个充分享受工作和生活的社会人。

2.研究构建通识教育的教学模式———选修课程选取“少而精”,重视现有的教学载体对学生进行渗透教育。

3.设计通识教育具体典型的行为案例———透过情境,帮助学生挖掘获取知识和经验的过程和细。4.建立多元化的通识教育评价机制———实现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和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四、课题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在高职院校实施通识教育要力戒形式主义和外在的机械模仿。因此,如何结合高职教育自身特点,实施通识教育,积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成人与成才的辩证关系,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人”的全面发展观,促成学生在校期间有意识完善人格,培养个性,挖掘潜能,对未来就业和职业发展有更的理性认识和实践积累。这也是本课题研究的价值所在。

1.拟突破重点:把握高职院校通识素质教育的规律和特点,结合高职院校实际,积极探索高职生通识教育的方法和途径。以学生为本,从资源开发、教学设计、校园环境、行为设计、考核评价等多方面入手,实施通识教育自然渗透,切实增强通识教育的实效性。

2.拟突破难点:高职院校通识教育要取得实效,关键在对人才培养目标与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有着更开放、更全面的理解和认识。基于学校历史文化传统和高职专业特色,积极探索有效的通识教育途径和方式,形成常态化、长效化的学生通识教育课堂教学机制。这是本课题研究要突破的第一个难点。当前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偏重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考核评价,未能建立有效的通识教育效果评价机制,许多院校尚处于理性认识和探索阶段,能够形成对学生发展素质的导向和引领作用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还不是很多。亟待建立一种科学、完善的通识教育评价机制。这也是本课题研究要突破的第二个难点。

五、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

1.利用现有的可用载体实现对通识教育思想的渗透。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不是简单的“文学理、理学文”的知识补充,不是要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挤占有限的专业教育资源。

2.具体典型的行为设计,增强了通识教育的“可接受性”和“有效性”,能够帮助学生挖掘获取知识和经验的过程和细节,而非简单的“扩大”一点学生的兴趣和知识面。

六、结论

通识教育是一种理念,必须是贯穿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始终,绝不是一种课程体系。它重视渗透于专业教学中职业素质的养成,当然更少不了“润物细无声”的校园文化熏陶,在极力倡导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当下,高职院校只有顺应时展潮流,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方式,为社会培养心智健全的合格人才,才能不辜负自身肩负的使命。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在高职院校开展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是一种科学的、行之有效的创新素质培养和创新能力训练的途径。

作者:曾晓辉 黄金萍 单位:江西应用工程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陈智.通识教育与高职人才[N].南方日报,2005-02-02.

[2]彭洁云,周凯.大学生通识教育陷入困局[N].中国青年报,2008-05-14(6).

[3]黄俊杰,李发萍.高职院校通识教育应体现高职特色[N].中国教育报,2010-03-25(2).

[4]候钢.用通识教育培养具有多元思维能力的创造性人才[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

[5]梁道华.高等职业院校通识教育体系构建与实施[J].保山学院学报,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