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创新改革策略论文

时间:2022-09-18 06:18:00

素质教育创新改革策略论文

摘要:现行的对“素质教育”观的理解有其不足或缺憾:“活动说”把教育活动过程与教育目的混为一谈,用教育目的取代了教育过程;“方法说”把素质教育等同于一种具体的教育方法和手段,误解了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技能说”把素质教育庸俗化为“匠人培训”。其实,素质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是关于教育的性质、目的、任务和手段等基本问题的认识与把握。“素质教育观”最坚实的思想基础是教育的“三个面向”;“素质教育”的哲学意义在于依据它建立起关于教育的完整科学体系,其现实意义则集中表现为可以据此纠正关于教育的种种谬误与曲解,指导科学的教育观、人才观的确立;“素质教育观”的基本内涵集中体现在对教育目的、教育过程以及教育目的与教育过程的关系这三个方面的认识与把握上。

关键词:素质教育;教育目的;教育过程

自上世纪末以来,随着“素质教育”观念的提出和渐进成熟、完善,正逐步引发着一场深刻的教育革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已成共识。但何谓“素质教育”,见仁见智,众说纷纭。本文拟在评析众说、检讨得失的基础上,提出自己对“素质教育”的理解,以就教大方。一关于几种通行的“素质教育”观点纵观各家说法,对“素质教育”大致有以下三种颇具代表性的界说。其一,“活动说”。认为“素质教育”是一种旨在促进人的素质全面发展,提高人的素质发展水平和质量的教育活动(或称系统工程)。“活动说”明确指出“素质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人的素质全面发展,提高人的素质发展水平和质量”,可谓一语中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培养和提高人的素质、造就一大批跨世纪的高素质人才,就成了一切教育活动的根本目标。因此,“活动说”在认识和把握教育活动的目的上是准确无误的。但是,这一观点错误地把“素质教育”界定为众多教育活动中的一种。首先,给人的错觉就是教育活动的多目的性,似乎教育活动除了以培养提高人的素质,造就大批人才为目的外,还有别的什么目的。如上所述,这显然是不合实际的。其次,把教育活动过程与教育目的混为一谈,用教育目的取代了

一、教育过程

事实上,目的是唯一的,而达到目的的途径却是多样的,这种把两个不同的概念混淆起来,在逻辑上是错误的,在认识上是模糊的。所以,把素质教育从整个教育活动中剥离出来自成一派,缺乏现实的依据。

其二,“方法说”。认为素质教育是一种与应试教育、专业教育、技能教育相区别的教育手段(或方法)。这种观点的出发点在于检讨现行教育体制的弊端,以期寻求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取而代之。它固然看到了应试教育、专业教育、技能教育与现代社会发展不适应的一面,却同时也武断地抛弃了其科学、合理的内核;同时,把“素质教育”等同于一种具体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显然误解了“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因为,素质教育的本质是人的素质全面培养和发展,而一切教育手段与方法则都是为实现这一本质的目的服务的。

其三,“技能说”。认为素质教育是在一般教育基础上,对对象的兴趣、爱好、特长、技能进行培养与训练的技能教育(或称特长教育)。于是,在现行的教育教学中,增加一些课外活动和辅导,把周末、节假日利用起来开设各种各样的兴趣课、培训班、速成班、强化班,让学生多掌握几门技术和特长,似乎技术、特长愈多,学生的素质就愈全面,达此目的素质教育就成功了。殊不知,“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这是爱因斯坦从目的论的角度对素质教育与技能教育进行的形象生动的辨析。由此可见,“技能说”把素质教育庸俗化为“匠人培训”,其说更加离谱。

二、素质教育新解

其实,素质教育就是一种新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而不是一种具体的教育过程或一种具体的教育方法(手段),当然更不是某种特殊技能的培训。它属于大教育观的范畴,揭示教育活动的普遍规律,是关于教育的性质、目的、任务和手段等基本问题的认识与把握。下面仅从素质教育的思想基础、哲学意义、基本内涵三个方面谈谈笔者的浅识。

(一)素质教育观的思想基础邓小平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是当代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其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要求我们现代化的教育必须以培养和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为目标,以造就一大批跨世纪的高素质人才为己任。教育要适应迎接21世纪新技术革命挑战的需要,要为实现现代化战略目标服务。因此,教育的“三个面向”就是素质教育观最坚实的思想基础。

1.从未来国际竞争看。我们面临激烈的挑战,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将异常激烈。竞争的关键在于科技的竞争,在于民族素质的竞争。谁要能在竞争中取胜,谁就必须拥有一大批高素质的人才。指出:“当今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各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教育是培养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必须放在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性战略性重要位置。”因此,培养和提高人才的素质,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是社会进步、时展的要求。

2.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看。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两个根本性转变要求我们的教育也必须实现两个重要转变,即“教育要全面适应现代化建设对各类人才培养的需要,教育要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所以,陈旧的教育观念必须破除,落后的教育体制必须革新,匮乏的人才队伍亟待充实加强。所有这一切,就汇聚成为素质教育观念形成和产生的必然趋势和客观基础。

3.从人才素质结构现状看。由于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体制与社会发展的不适应,特别是“左”的思想的影响,教育背离了它固有的客观规律,片面、机械的应试教育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考试机器”,而不是全面发展的人才。实事求是地讲,我们的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的素质结构,在相当程度上是不健全的,至少反映在学生身上,总是存在这样那样的缺陷或不足。邓小平说改革开放十年来最大的失误是教育,是对全体国民思想政治教育的疏忽。也就是说,国民素质现状严重滞后于社会进步、时展的客观要求,已经成为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所必须加以解决的重大问题。素质教育成为全民共识,也就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现实的了。“素质教育”观正是在教育的“三个面向”思想指导下,顺应时代、社会和历史发展的要求而提出来的一种深刻的教育哲学观念,它反映的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特别是人的发展)的客观规律与内在的必然性,充分体现时展的特征,顺应世界文化的整体发展趋势。

(二)素质教育观的哲学意义

人才观———人才价值观。

因此,我们讨论“素质教育”观,不是要探讨作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应该具备哪些素质结构,也不是寻求培养和发展这些素质结构的具体手段和方法,而是要从认识论的高度,来理解和把握当代教育的基本规律与特质,用“素质教育”的特殊视角和观点来认识和评价教育在整个社会生产中的地位与作用,指导教育目标的选择、教育方针的制定,决定教育体制改革与发展方向,等等。从而构成关于教育的完整的科学体系。“素质教育”观在认识论上的哲学意义就在于此。根据这一观点,我们认为: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而科学技术则是各生产力要素中的第一生产力,科技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的强大保障和支撑,必须把“科教兴国”作为我们的基本国策。

———“中国特色”集中体现为人口多、底子薄、资源相对贫乏,只有发展教育才能使庞大的人口重负转变为人才资源优势,其必由之路只能是依赖教育来实现国民素质的整体发展与提高。

———教育的“三个面向”规定当代中国教育的根本方向,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培育“四有新人”,造就一大批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必须改革陈旧的教育体制,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可以说,当代中国教育科学体系正是基于“素质教育”观对其基本问题的认识与把握而构建起来的。所以,素质教育不是一个具体的教育活动过程,但它却要影响和制约这个具体教育活动过程的展开与进行,以及左右和规定这个教育活动过程的性质、方向、任务、目标等;素质教育不是某种具体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它与应试教育、专业教育、技能教育这样一些功利性教育不可同日而语,但它却要决定教育目标的选择和教育阶段性任务的确立,并根据特定目标和任务的需要,来决定众多教育方法与手段的取舍;素质教育当然也不是特长(技能)教育,但它却要根据社会的需要以及对象素质结构状况,来刻意强化某个方面技能、特长的培养与教育。

因此,“素质教育”应该是一个大教育观,它的哲学意义在于依据它建立起关于教育的完整科学体系,其现实意义则集中表现为可以据此纠正关于教育的种种谬论与误解,指导科学的教育观、人才观的确立。

(三)“素质教育”观的基本内涵

“素质教育”观的基本内涵集中体现在对教育目的、教育过程以及教育目的与教育过程的关系这三个方面的认识与把握上。

首先,对于受教育者来说,必须把“三个学会”作为全部教育活动的目的,即“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学会生存”,其实质就是要学会如何做人,要通过我们的教育让学生懂得不仅要关心自己的成长,而且懂得在激烈竞争的社会当中如何与他人相处,学会妥善地协调人际关系,关心家庭、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关心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学会学习”,就是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知识,而且要引导学生发展能力,包括思维能力、书面与口头表达能力,尤其是将知识应用于实践的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创造能力。“学会创造”,就是要把“创新”作为教育的灵魂,把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水平作为衡量和评价一个学校办学质量高低的重要尺度,以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创造精神的人才为目的,把学生主动的学习、创新性的实践、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放在首位,培养不断创新的精神。

其次,必须以“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发挥我国巨大的人才资源优势”作为全部教育活动过程的指导方针与要求,克服应试教育、专业教育和技能教育的不足,大力提倡通才教育、创造教育和主体性教育的全新的教育模式。通才教育。现代科技日新月异的迅猛发展,在促进学科高度分化的同时也导致了综合化和整体化的趋势,这使教育由专才教育向通才教育演进,它要求教育对象趋向复合型,成为一专多能的通才。因此,通才教育应当是21世纪教育的基本任务。

创造教育。以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培养为基本内容的创造教育是新世纪教育活动的基本方向。据此方向,教育活动才能从眼下的“复制”人才活动升华为“创造”人才的活动。可以认为,对人的创造力和创造精神的充分发展将成为也必然成为传统教育与未来教育的分水岭。主体教育。这种全新的教育模式旨在培养发展学生的主体性,造就未来社会的行为主体,这将是未来教育的基本内容。它要求教育必须把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和发展作为教育的主题着力于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把学生培养成为能够把握新世纪、创造新世界的主体力量。公务员之家

第三,关于教育目的与过程的关系问题。“素质教育”观认为,教育活动的目的是惟一的,而教育活动的过程则具有多样性和阶段性,两者是统一的而不是对立的。全部教育活动的惟一目的,就是培养和造就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通才,除此无他。而要实现这一目的,则需要我们的教育在受教育者的不同发展时期或阶段,侧重其某一方面的缺陷或不足(当然依据社会的需要以及个体自身发展的要求来判断),施以专门化教育。诸如应试教育、专才教育、技能教育、德育、智育、美育,等等,它们通通都是在这个意义上产生出来为素质教育的阶段性任务和多样性任务服务、适应不同教育主体的需要的教育模式、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

它们都是围绕着一个共同的教育目标来进行的,表现出了鲜明的阶段性和多样性特点。所以,不能因为升学的烦恼,就棒杀应试教育的合理性;也不能因为“”十年的余悸,就否认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更不能因为当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视理想道德教育为空谈。正是这些具体的教育模式、手段、方法把素质教育从理论变成了实践,它们在教育目标的实现过程中从不同阶段上体现出来,成为了素质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不可或缺。

因此,它们本身一方面表现为实现共同目标、完成共同任务的具体活动、手段、模式、方法,同时,另一方面又表现为整个素质教育活动过程的不同阶段,并且它们往往又是同时交叉进行和展开的。正是这种目的惟一性与过程阶段性、多样性二者的统一,素质教育活动才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成为了为社会发展、人类进步源源不断地培养和输送合格人才的“永动机”。

当我们把素质教育作为一种观点(而不是一种模式、手段或方法)用以指导和认识现存的种种教育现象,澄清种种模糊观念时,我们就会发现,素质教育其实并不神秘,也并不遥远,它就在你我身边(或心中)。如今大力倡导素质教育既成共识,与其“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说林训》),是其时矣!

参考文献:

[1]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2]瞿保奎主编.教育学文集:教育与人的发展[J].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3]傅维利.“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社会学分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0,(2).

[4]王桐生.素质教育纵横谈[J].天津教育,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