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留守儿童面临的困境及对策10篇

时间:2022-08-01 09:02:50

我国留守儿童面临的困境及对策10篇

第一篇: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特征研究

留守儿童指的是年龄在16周岁以下,父母双方,或其中一方外出务工而不能陪伴在其身边,只能交由长辈或亲朋好友来帮忙看管、照看未成年儿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富余的劳动力日益增加,农民不得不去到城市中工作。但由于城市对户口的严格管理制度,农村儿童在城市读书需要支付高于城市儿童的借读费,很多农村家庭都无法承担这笔费用,导致这批外出务工的劳动力没有办法携带孩子一起前往大城市,最终造成了留守儿童过多的社会现象。

12015年江西省农村留守儿童总体情况

从表1及表2的统计数据中可以知道,2015年江西省0~15岁的农村留守儿童总数达到228.0635万人,0~4岁的留守儿童共有41.3279万人,占总数的18.1%,4~7岁的留守儿童共有47.6682万人,占总数的20.9%,在读小学的留守儿童共有87.6346万人,占总数的38.4%,在读初中的留守儿童共有51.4328万人,占总数的22.6%。在这些留守儿童中,在中小学这个年龄层的留守儿童所占比例十分多,共有61%,而这个阶段是儿童心智发育与教育的黄金时期,对儿童未来的影响十分巨大,但他们却因成为留守儿童而使得一部分教育没有办法得到妥善执行。

2江西省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特征实证研究

2.1研究对象

该文主要研究对象为江西省部分农村地区0~16岁的留守儿童。

2.2研究方法

2.2.1调研问卷

该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是《中小学生心理健康诊断测验》量表,涉及的内容有:(1)学习焦虑;(2)对人焦虑;(3)孤独焦虑;(4)自责倾向;(5)过敏倾向;(6)身体状况;(7)恐怖倾向;(8)冲动倾向。每一个测试内容中都有8~15个小题,整个测试一共由100道题目组成。“是”得一分,“否”不计分,个别题目相反。最后统计答题总分,总分越高,则该儿童的心理问题就越大。

2.2.2专家访谈

所调研学校的授课老师进行交流,并与留守儿童及其的监护人进行对话,询问一些相关问题并获取回答。

2.2.3问卷调查

向赣西部分农村地区总共发放调查问卷计900份,发放的对象主要是当地的小学与中学,回收问卷计836份,问卷回收率为92.9%,其中有效问卷为796份,有效回收率为95.2%,在所回收的有效调查问卷中,留守儿童所填写了473份调查问卷,其中男生回收253份,女生回收220份,非留守儿童所填写的调查问卷数为323份。

2.3调查结果

2.3.1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性别差异

女生留守儿童整体的心理健康水平与男生留守儿童相比较差的,显著性差异体现在孤独倾向于恐怖倾向上。这主要是因为女生的情感较男生来说更为细腻,父母外出务工使她们时常缺乏一个安全感。另一个原因是因为女生在农村比较不受重视,大人们更多的关注男生的感受而忽略了对女生留守儿童的关爱。

2.3.2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差异

留守儿童的看护人大多为他们的爷爷和奶奶,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并且对孙儿都不能下狠心严加管教,起不到很好的管教作用,也没有办法去辅导留守儿童的学习,加上农村地区可玩耍的地方较多,留守儿童在缺乏管教的情况下就会比非留守儿童更加乐于玩乐,最终导致心理健康水平比非留守儿童的要低。

3调查结果分析

江西省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的,其中问题集中体现在对人交往与情绪控制能力较差上,这与其他地区的留守儿童所存在的问题一致,说明父母外出务工对儿童的这些方面的影响还是很大的。7~15岁正是孩子形成一个初步世界观,身心都开始成长发育的年龄段,此时父母应该尽可能多陪伴在孩子的身边,给他们起到一个启蒙与教导的作用,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的发展。留守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缺乏了父母的关心与爱护,与非留守儿童相比,留守儿童更加缺乏安全感,甚至因为没有父母陪在身边而感到自卑,他们在与人交往中会显得胆小,不愿意和其他人过多进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会显得十分焦虑。不同类型的监护人对留守儿童起到的作用也是不一样的,由亲朋好友代为看管的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比由父母双方中任意一方看管的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要低,这就显示了在儿童的成长时期,父母对他们来说是多么重要。父母长期没在孩子的身边让他们在遇到问题时没有办法及时通过沟通来解决,导致这些问题不断地累积,最终影响到孩子的处世方法、心理与性格,变得孤僻内向,时间再久可能还会产生其他一系列的问题。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方式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监护人采取开放式教育的方法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促进作用最为明显,并且有利于帮助留守儿童形成一个良好的性格与习惯,若监护人只是一味采取打骂的方式来进行教育的话,就会让留守儿童产生更多的不满与自卑感,甚至变得更加叛逆,若使用说教的方式能减轻留守儿童的逆反心理,更容易接受说教。在留守儿童进入初中后,同伴的作用逐渐开始展现,有亲密伙伴的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要高于没有伙伴的留守儿童。

4结语

要让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的成长,就要让家庭、学校与社会多给他们一些关爱,关注他们的成长。学校也应该加大对班级留守儿童的关心照顾,定期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辅导,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出现心理问题时要及时解决。通过三方的共同努力,为留守儿童建造一个更加美好的童年。

作者:张亭习颖 廖丽琴 丁新民 廖韶伟 单位:新余学院体育学院

第二篇:农村留守儿童体育锻炼行为研究

由于城市的户籍制度,农村儿童在城市读书需要支付高于城市儿童的借读费,很多农村家庭都无法承担这笔费用,导致这批外出务工的劳动力没有办法携带孩子一起前往大城市,最终造成了留守儿童过多的社会现象。江西省的留守儿童数在全国中都算较多的,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处于心智发育期,应该有父母陪在身边,缺少父母的陪伴很有可能使他们的身心健康得不到保障。体育能使人们积极向上,在留守儿童中大力开展体育健身可以减缓他们因父母没在身边而产生的孤独感,进而提高他们的身心健康水平。本文调查了留守儿童开展体育健身的现状,以期他们能够获得社会更多的重视。

1研究对象

江西省农村留守儿童体育锻炼行为参与与行为特征的调查研究。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查阅最近几年江西省农村地区10~16岁留守儿童的体育锻炼情况,进一步了解农村地区留守儿童的体育行为现状。

2.2问卷调查法

调查对象为江西省部分农村地区10~16岁的留守儿童。根据所需要了解的情况设计有关对体育的了解、体育的参与度、体育课的课堂效果等方面的调查问题。本次问卷发放对象为10~16岁的中小学儿童,共发放300份问卷,共回收291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为286份,有效回收率为95.3%,其中男生回收157份,女生回收129份。

2.3实地调查法

与调研学校的老师进行交谈,了解目前学校体育健身开展的现状,并与留守儿童进行谈话,询问他们对体育锻炼的看法,增加调研的真实性与可靠性。2.4数据统计法对所获得的调研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最终的调研结果。

3研究结果

3.1留守儿童基本情况

3.1.1调查人口主要情况

在本次调查的286个有效样本中,男生共157人,占总人数的54.9%,女生共129人,占总人数的45.1%。其中10~13岁的共121人,占总数的42.3%,13~15岁的共143人,占总数的50%,15~16岁的共22人,占总数的7.7%。

3.1.2留守儿童课余时间分配情况

根据调查得知,农村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都较为简单,基本都是给家里帮忙干活,或是看看电视,与他人一起去田野间玩耍,极少部分家里有电脑能够上上网、玩玩游戏。很多的留守儿童对体育锻炼都没有一个完整的概念。其实留守儿童所承受的压力非常多,心理健康水平一直受到很大影响,体育锻炼是很好的释压方式,有助于帮助学生调整自己的内心状态,缓解生活上等各方面带来的压力,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能起到一个十分有利的调节作用。

3.2江西省留守儿童体育锻炼情况

3.2.1参与体育锻炼的目的

根据笔者的调查可以看出,大部分的留守儿童都对体育锻炼抱有浓厚的兴趣,他们认为体育健身能够强健体魄,使他们的身心得到放松,并且还能够加强他们与同学之间的交流沟通,是极其有利的。但是学校目前所存在的体育设施并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需求,体育场地太小,有的学校甚至没有一个完整的操场,并且有的教师自身的综合实力并不高,没有办法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科学的体育锻炼,影响了留守儿童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

3.2.2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分配

在调查中,只有42.1%的留守儿童认为每天应该花45min以上来进行体育锻炼,做到了重视体育锻炼,剩余的大部分留守儿童都觉得每天没必要花太多的时间来进行体育锻炼,更应该将时间花在学习与帮家里做家务与农活上。因为这样的想法,导致没有办法开展稳定的体育锻炼,留守儿童也没有能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的习惯。

3.2.3参与的体育项目

学校的体育设施要根据学生的年龄与需求来建设,在丰富学生课余活动,满足学生的娱乐、休闲、锻炼需求的同时,还要保证体育设施具有足够的安全性。根据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部分留守儿童都比较倾向于跑步这项体育锻炼项目,认为跑步是最为便捷的锻炼方式,并且时间好掌握,不受场地限制;女生比较喜欢羽毛球这项体育锻炼项目,男生则更喜欢篮球。根据调查结果来看,跑步、休闲游戏与篮球是最为受喜爱的3项运动,但因为篮球运动场地较少,所以开展起来会受到一定的限制,但跑步与休闲游戏对开展场地的要求不高,因此可以得到大力推广。

3.2.4参与体育竞赛的次数开展

体育竞赛可以增强留守儿童的身体素质,提高他们的适应能力与应变能力,让他们在体育竞赛中多与其他的同伴互动,同时还能够规范留守儿童的行为,纠正他们的道德品行的偏差,使他们的身心都能得到健康与稳定的发展。体育竞赛是具有强烈目的性的一项运动,对儿童来说,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供他们奋斗努力,他们也会更加有积极性。在江西省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参加过体育竞技的心理素质与道德品行明显要高于未参加过体育竞技的留守儿童,这也体现出了在留守儿童中开展体育竞技的重要意义。在笔者的调查中,总共286名参与调查的留守儿童每年参加体育竞技的次数平均下来只有0.42次,在最近一年中参加过体育竞技3次以上的只有11人,参加过2次以上的有17人,参加过1次的有53人,而其余的留守儿童都在最近一年中没有参加过任何的体育竞技,这就严重影响了他们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不利于他们身心健康的发展。

3.2.5参加体育锻炼的方式

与同学与伙伴聚在一起玩耍是留守儿童释放压力、排解负面情绪的一种方法,但是,因为是在农村,所以可供他们娱乐的设备非常少而且较为简陋,农村女生最常进行的体育锻炼就是跳绳与跳皮筋,男生们则更多地选择在操场上打打篮球。根据笔者的调查,留守儿童中有159人是与同学或是朋友一起进行体育锻炼的,占总数的55.6%;有108人是独自进行体育锻炼,占总数的37.8%;有19人是与家人一起进行体育锻炼的,占总数的6.6%。留守儿童在生活中都普遍缺乏家长的关心与陪伴,因此会更加独立,朋友的陪伴会减少他们的孤独感,对他们的身心健康起到的促进作用比较大。

4结果与分析

4.1影响留守儿童参与体育锻炼的因素

4.1.1学校对体育锻炼重视度不够

学校是留守儿童进行体育锻炼的主要场所,江西省很多农村地区的学校管理者都忽视了体育锻炼对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体育课常常被其他课程所占用。大多数领导都缺乏对体育的客观认识,对本校的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视度也不够高,没有充分调动留守儿童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4.1.2体育教师专业素质不高

江西省农村地区许多学校的体育教师的学历不高,只有中专水平,有的学校甚至都没有体育专业的教师,而由部队的退伍军人或是其他科目的教师来担任体育教师,这就使得体育课变得极为不专业。因为没有受过专业的体育教育,体育教师也没有办法切实了解到学生的问题所在,不能很好地利用体育课堂来达到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目的。在体育锻炼中,教师应该要通过体育游戏等一些方式来发现留守儿童的心理异常并及时解决问题。

4.1.3体育设备不够完善

江西省农村地区的学校普遍对体育器材设施的投入资金较少,设备极其简陋,大部分体育器材都是为了应付上级领导的检查才购买的,能用于体育课堂教育与供给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器材极少,体育锻炼场地的不足也限制了留守儿童进行体育锻炼。留守儿童没有足够的机会进行体育锻炼,借助这个机会来释放自己的压力,就容易让各种负面情绪不断积压,最终影响到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

4.2解决对策

4.2.1学校加强对体育锻炼的重视程度

留守儿童的父母都不在他们的身边,这就需要学校承担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的责任,全方位监测留守儿童的心理,重视体育锻炼给留守儿童的内心带来的正能量,通过开展体育锻炼帮助留守儿童减轻心理压力,减少他们的心理负面情绪。体育教师还应该定期与留守儿童的家长进行联系,及时向其反映留守儿童出现的心理情况,与家长共同商讨解决办法,促进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

4.2.2增强体育师资力量

在一些留守儿童较多的中小学要配备更加有经验的体育教师,成立专门针对留守儿童的体育教研组,制订更适合留守儿童的体育训练计划,让他们能有足够的时间与机会来进行体育锻炼,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与带领下进行锻炼。在这个过程中,增加了留守儿童与他人接触交流的机会,打开了他们的心扉,获得了本该属于他们这个年龄段的人该有的快乐,减少了留守儿童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提高了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4.2.3开发新型体育设备

留守儿童所在的学校一般都是在农村地区。学校在增加羽毛球、毽球、跳绳等一些成本不算太高且不占体育场地的体育设备的同时,还应该充分利用地理资源,带领留守儿童到大自然中,参加登山、野营等一些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户外体育运动。在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过程中,留守儿童能够将身心完全放松,融入到大自然中去,减轻一些负面情绪,有利于身心的健康发展。

作者:张亭习颖 廖丽琴 丁新民 廖韶伟 单位:新余学院体育学院

第三篇:留守儿童面临的困境

近年来,随着新农业技术逐步的推广向农村广大地区,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开始从传统的农业中解脱出来,纷纷选择到上海、福建等沿海地区务工挣钱,掀起一轮“淘金热”。云南元江县车垤村也不例外。该村全部为哈尼族,共有201户,人口804人,其中男性419人,女性385人。从前几年有村民零星出去打工起,到现在有六七年的时间,大量青壮劳动力选择了外出务工,他们大多数选择到浙江、福建等地,由此使得大量的青少年脱离了父母的监管和教育,成为“留守儿童”,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作为一个高校教育工作者,笔者希望社会关注哈尼族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生活状况和心理状况,给这些留守儿童提供积极的帮助。

一、哈尼族留守儿童现状

所谓“留守儿童”,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长期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这些年来,车垤村的青壮年劳动力大多数都选择了外出务工,由于相关政策的逐步完善,一部分孩子也跟随父母进入城市。但是,更多的孩子并没有条件与父母一起流动到城市,只好继续留在农村,与其祖父母或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或是由其他的亲戚帮忙照顾。这些孩子就成为了哈尼族村寨的留守儿童。在留守儿童这个群体中,原本作为父母的教育和监管的责任除了向另一个家庭成员转移外,还呈现出监护责任向祖辈转移,由孩子的祖父母或外公、外婆监护,这就形成了一个隔代监护。隔代监护,往往会引起更多的问题,要么是祖父母或外公外婆对孩子溺爱、娇纵,要么是粗暴的教育或放任自流;其次是监护责任转移,孩子的父母出去打工后,将孩子托付给亲戚或同辈监护。这样,父母长期在外务工,孩子无法受到应有的家庭教育和呵护,缺少关爱,成为某种意义上的“孤儿”,导致孩童的价值观、人生观出现扭曲,心理疾病经常困扰着孩子,性格走向孤僻、无助、自卑;而且,还带有暴力倾向,有的更是触犯了刑法。

二、哈尼族留守儿童面临的困境

该村“留守儿童”主要是指18周岁以下受教育适龄青少年,他们本该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读书学习,正处于长身体、培养健康体魄和心理的关键时期,但是,因为长期与父母远离,缺少家庭的温暖和教育,缺乏亲情的呵护与疼爱,影响了留守儿童的身心成长。缺乏亲情关爱难教育。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务工,许多处于教育阶段的适龄孩童都成立某种意义上的“孤儿”,他们的父母每月给生活费,然后打几个电话,殊不知这一阶段的孩子需要的是家长的疼爱,他们的身体和心理都在发生变化,但是缺少父母的关心和引导,无法真切的感受到亲情的温暖,许多孩子内心憋屈、郁闷与空虚,慢慢的产生扭曲心理,埋怨家长,抱怨祖父母和教师的严格,甚至走向了极端。难管教监护成问题。车垤哈尼族“留守儿童”大多数是由祖父母或外公外婆来监管看护,这样的隔代监管往往有很大的问题,祖父母年龄较大、文化层次低,加上身体较弱,平时还要负责家庭的家务劳动和山地田间的劳动,极少有时间真正的监管孩子的日常生活,造成一种监管无力的现象,最后结果是祖父母监管无力,也难以监管好孩子。缺乏督促学业难继续。“留守儿童”大多数处于接受教育的适龄阶段,也应当引起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关注,但是,现在学校由于升学的压力,偏重于学生的学习成绩,却极少关心“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生活和心理变化,造成不少的留守儿童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厌恶学校的教育和管理,这些孩子经常旷课,不做作业,甚至不参加学校的考试,学习差,纪律差,最后不得不选择自动退学。身心健康与安全难保证。“留守儿童”缺少家庭的温暖和关爱,缺乏学校的教育,很多时候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造成留守儿童身体不健康、心理不健全,很多还有心理困扰,有心理问题的孩童也较多;又由于监管不力,容易造成留守儿童意外伤亡事故。学校与家庭沟通难。“留守儿童”的家长长期在外务工,学校难以就学生的教育问题与家长及时沟通,有的家长甚至联系不到,留守儿童缺少监督与教育,村子里也缺乏有益于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公共设施和娱乐场所,甚至会被村子里的一些不良风气影响,不利于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三、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依照目前的形势,要真正解决“留守儿童”问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政府、社会、家庭和学校必须针对这个问题确实出台相应的政策或法规,同时,针对这个问题,政府、学校和社会应当建起一个可控网络,以彻底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为此,提出以下对策或建议:

(一)加速推进留守儿童立法,找到一条从源头上保障留守儿童权利的机制,确实维护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消除社会对留守儿童的不良影响,并为留守儿童受到的侵害及时提供法律援助。

(二)建立健全委托监护制度。因为家长长期外出务工,导致留守儿童的监管监护不力,村委会和学校应及时建立相应的制度,建立起相应的档案,对进城务工家庭家长和子女的信息、基本情况等等归纳入库,以便为相关部门的立法或调研提供依据;同时,学校要发挥教育留守儿童的作用,定期与家长进行沟通,做好家访工作,确实保证平等的教育权,使学校的教育功能最大化。

(三)充分发挥农村家庭家族的积极作用,利用家族成员里有影响力的长辈或朋辈,为留守儿童做好榜样示范作用。

(四)改变当地农业结构,改造农村梯田与山地,大力发展当地经济,为青壮年劳动力提供在当地就业的机会,让更多的务工人员可以照顾家庭,也可以挣钱养家。以车垤村作为田野调查的哈尼族留守儿童问题,仅仅只是一个个案,留守儿童问题的关注和解决需要政府、社会和学校,以及我们的家庭共同努力,让留守儿童能够健康开心地成长,也让他们能够顺利成才。

作者:李春文 单位: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艺术系

第四篇: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调查与辅导策略探析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化,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打工,其家庭中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儿童,并且数量逐步增多。农村留守儿童,一般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长期外出打工而被留在家中,由其他长辈或父母其中一方抚养的儿童。由于父爱或母爱的缺失,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关注与联合教育不够,农村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心理、健康等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通过分析,提出了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策略。

一、留守儿童状况

(一)留守儿童的分布情况

齐齐哈尔市儿童总数92.4万人,其中留守儿童2.43万人,占儿童总数的2.64%,小于17岁的留守儿童占留守儿童的86.94%。在齐齐哈尔所属农村9个县(市)中,讷河市6231人,占留守儿童总数的25.59%;克山县3831人,占留守儿童总数的15.73%;依安县2360人,占留守儿童总数的9.69%;龙江县2011人,占留守儿童总数的8.26%;甘南县1747人,占留守儿童总数的7.18%;克东县1646人,占留守儿童总数的6.76%;富裕县1372人,占留守儿童总数的5.64%;拜泉县1276人,占留守儿童总数的5.24%。泰来县331人,占留守儿童总数的1.36%。在7个区中,富区占最高比例,为2.81%;龙沙区占最低比例,为0.25%。从上述数据比较可以看出,我市农村留守儿童的数目较大,县(市)外出务工的人员比例比市区高,以讷河、克山、依安、龙江外出务工人员居多,城区中外出务工的人员比例较少。所以,我市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教育工作任务比较艰巨,迫切需要政府职能部门和爱心人士行动起来,把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工作做好。

(二)留守儿童的监护情况

从留守儿童的监护情况来看,留守儿童父母外出务工的主要是以父母双方外出为主,与祖辈一起居住的8430人,占留守儿童总数的51.2%;与亲属一起居住的1107人,占留守儿童总数的6.7%;自己住或住校的1035人,占留守儿童总数的6.3%;与邻居、同学或父母的朋友居住的258人,占留守儿童总数的1.6%;经常更换监护人的475人,占留守儿童总数的2.9%。父母均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中,隔代监护的占大多数,受监护人的态度、能力、等因素的限制,监护人在对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教育、心理、安全等方面监管不力。这些情况说明家庭对孩子的监护关爱存在很多问题,甚至存在隐患,不利于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三)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情况

调查发现,大多数留守儿童有良好的学习动机,积极向上,不希望父母外出打工。如果条件允许还是想和父母在一起生活的7647人,占留守儿童的46.5%。由于外出打工人员的婚姻情况较为复杂,长期在外,无法与配偶及子女生活在一起,极易引起婚变,离异与单亲家庭随之增多,家庭中的亲子教育缺失的现象就比较突出,这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成长十分不利,甚至给子女造成身心健康的伤害。

二、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由于亲情缺失,农村留守儿童缺少情感和心理关怀,缺乏倾诉和帮助,尤其当他们遭遇挫折时,他们不愿意与监护人沟通交流,有的孩子在心理、性格上出现偏激,行为上极易走向极端。通过调查分析,农村留守儿童出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自卑封闭、自暴自弃、缺乏自信,上进心不强。如有的孩子不愿意与老师、同学交往,在班级与家之间两点一线。缺少自信,无论学习还是活动,都不主动。

2.自尊心过强,内心比较敏感,对老师及亲友等的教育容易产生较强的逆反心理。人际关系过于敏感,老是怀疑别人瞧不起自己,甚至议论自己,所以不合群。

3.亲情缺失,对父母产生怨恨情绪,有的孩子认为父母只是为了赚钱而抛弃了自己,有的对父母的外出不理解,所以父母回家了甚至故意疏远他们,亲情关系出现了一定的障碍。

4.缺乏父母关爱,存在性格缺陷问题。如有的孩子过于自卑、懒惰、冲动、优柔寡断等等,严重的影响了其健康成长。

三、辅导策略

(一)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社会氛围

要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作用,围绕关爱留守儿童主题,积极宣传“儿童优先”、“为国教子、以德育人”等理念,加大对《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宣传留守儿童家长及监护人的职责任务,宣传家庭教育科学知识和方法,引导他们正确处理发家致富与子女教育的关系,宣传留守儿童自立自强的典型事迹以及各地留守儿童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加大宣传力度,促使外出打工的父母转变观念,使他们明白,要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

(二)强化政府统筹和重视,充分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作用

2016年2月4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并重点强调要加强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强化政府职能作用,重视和加强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笔者认为,并一直在呼吁建立以市县乡政府为主导,出台相关政,强调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和保护策,加大对留守儿童的法律保护力度。加强对留守儿童家长进行引导和教育,更新其家庭教育观念,掌握与孩子沟通、交流以及教育孩子的正确方式,发挥家庭对儿童独特的教育功能,引导孩子健康成长。健全制度,完善留守儿童的管理措施。市县乡政府和学校都要积极探索对留守儿童教育辅导的新途径和新办法。力争建立市县乡村四级关爱体系,市级政府部门成立关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师资培训基地,定期进行培训,满足县乡村师资的需要。县级政府部门要设立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辅导中心,乡级政府部门要设立农村守儿童心理辅导站,自然村要设立心理辅导室,以保证把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辅导落到实处。做到县县都有心理辅导中心,乡乡都有心理辅导站,村村都有心理咨询师。

(三)建立长效关爱机制,把关心留守儿童工作落到实处

设立留守儿童心理辅导示范校,真正发挥学校在教育关爱留守儿童的作用,根据各学校留守儿童数量情况,建立留守儿童示范学校,学校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对其进行重点辅导,生活上特殊关心,有的还特别为留守儿童安排小食堂、午休室,免除外出务工家长的后顾之忧,使他们能够安心工作。设立“留守儿童之家”,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切实把工作落到实处。学校设立专门负责留守儿童工作的领导和教师,按照工作计划定期进行心理辅导活动。负责培养和扶持以民间组织为依托的留守儿童服务机构。在留守儿童问题无法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之前,市县乡政府应该通过政策引导,鼓励民间资金和社会力量兴办留守儿童服务站等多种形式的托管服务机构,有效利用社会资源(如有爱心的心理咨询师、优秀退休教师等),切实把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工作做到位。

(四)大胆创新,实现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心理辅导机制

1.充分发挥家庭监护作用。家庭是留守儿童的第一责任主体。监护人一定要树立“子不教,父之过”的教育观,在孩子的身心各个方面进行积极疏导。留守儿童家长需要加强与子女的联系,多向孩子的班主任和监护人了解孩子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加强与孩子的亲情沟通,关注孩子的心理成长。

2.加强学校教育管理。一是学校要全面建立完备的留守儿童档案。班主任老师要做好详细的调查工作,把留守儿童在校的各方面表现记入档案,及时向监护人和留守儿童家长互通孩子的成长情况,形成学校、家庭共同教育的合力。二是教师要根据对留守儿童建档的情况因材施教,并建立“家长”志愿者队伍,及时面对留守儿童成长中的问题,教育关爱和心理辅导有机结合。三是在学校开设心理健康课,成立心理辅导室,开设心理信箱,设立心理热线,使用个别辅导和团体辅导等方式,让留守儿童感受到无微不至的关爱。四是加强学校的综合实践课、完善体育设施,丰富留守儿童的业余生活,培养其兴趣和爱好,使其身心得到陶冶。

3.社会要给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一是新闻媒体要对社会爱心人士开展的各种帮扶行为进行大力宣传,让全社会形成关爱和帮助留守儿童的氛围。二是要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为留守儿童送温暖,要结合当地实际,建立留守儿童辅导站、“留守儿童之家”、“爱心书屋”等,为其提供精神、物质等方面的食粮。三是充分发挥民政局和妇联等组织在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大力开展关爱留守儿童行动宣传教育,招募志愿者做爱心妈妈、爱心爸爸,让留守儿童享受人文关怀。四是有爱心的心理咨询师走向乡村,在乡村学校、乡村指导建立留守儿童教育心理辅导站,为其进行有效的指导。总之,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工作是一项迫在眉睫的工作,是一项复杂而又繁重的爱心事业,是一项关系一大批到青少年能否茁壮成长的伟大工程。让我们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社会氛围;强化政府统筹和重视,充分发挥各部门的积极作用,建立长效心理辅导机制,把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落到实处。大胆创新,力争建立市县乡村四级对留守儿童心理辅导的师资培训与心理关爱体系,实现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关爱的三位一体的心理辅导机制,让农村留守儿童能够在关爱中健康成长,在磨练中学会坚强,早日成为祖国的栋梁。

作者:赵福杰 陶绍华 徐桂芝 单位: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

第五篇: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困境与出路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向大城市转移,大量农村出现了留守人员(老人和孩子)的现象,而这一现象最亟待解决的莫过于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这是由于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着极大的教育困境和留守儿童承载的未来使命决定的。本文先探索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再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最后提出完善之策。

一、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

经过作者长时期的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观察,认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学习问题、心理健康问题、思想道德问题、日常安全教育问题,由于留守儿童是社会的重要一环,对这些问题的忽视可能导致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弊端。学习成绩方面的问题: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不容乐观,由于父母不在身边,进而产生的思情情绪,或者倦怠情绪导致这些学生学习不认真,动力不足,再加上有一些父母对儿童灌输学习无用论,他们认为即使学习不好,将来一样能挣钱养家。心理健康状况不佳:留守儿童与父母在身边的儿童相比,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自卑感一旦形成,就会以一种负面情绪而存在,严重影响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同时,由于照看她们的多是其祖父母,他们的内心世界无法得到应有的照管,从而导致她们缺少关爱而引发逆反情绪。思想道德品质问题:随着“打工经济”的发展,部分打工者多用金钱来弥补孩子亲情缺失的问题,从而培养了孩子功利主义和享乐主义的不健康人生观。同时,由于父母常不在身边,留守儿童缺乏自我道德约束,缺乏对社会的责任感,无法建立起对他人的尊重情绪。安全教育方面的问题:学校和家庭本是儿童教育的两面,现在仅剩下学校一个方面,而学校教师的能力也有其限制,于是,出现下课之后留守儿童安全问题无人照管的问题,留守儿童一方面成为被伤害的对象,一方面成为欺凌他人的主犯,轻则行为失范,重则走上犯罪道路,成为社会不安定的重要因素。

二、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探析

教育本是农村儿童走向成功的阶梯,然而由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的因素,导致留守儿童的教育呈现不均等的问题。家庭方面的原因:由于父母常年在外,导致亲子教育缺失,父母榜样作用消解。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父母是一面旗帜,父母不仅用直接的形式向孩子传授是非对错的价值观,也用潜移默化的形式影响着孩子人格的形成。而对留守儿童而言,这一环缺失,导致其更容易受到来自外界的不良影响。学校方面的原因:农村中小学的教育资金主要来自当地政府,有限的额资金投入难以为留守儿童营造有效管理和教育的氛围。使留守儿童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与一般儿童保持了一定的差距,虽然部分学校建立了寄宿制,但是农村中小学的寄宿制教育仍然面临教育资源匮乏、德育工作落后等显示问题。同时,由于中国对心理问题普遍缺乏关注,这一问题在留守儿童身上显得格外明显。亲情的缺失导致儿童出现诸多心理问题,例如内向、冷漠、抑郁、自卑等,但是由于大环境对此问题的忽略,广大农村教师更是束手无策,因为她们明显缺乏心理学方面的培训,不了解孩子的疏导机制。社会方面的原因:不可否认,农村有比较传统的一面,然而,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农村逐渐受到了现代社会开放思想的影响。当下,诸多唯利是图的农村商人打起了留守儿童钱袋子的主意,他们兴办各种网吧、KTV等娱乐设施,青少年受其好奇心趋势,在一些低俗的作品诱导下,加之自律性尚未成型,儿童无可避免的沉溺其中,从而荒废学业,整日在网吧、游戏室、台球室、KTV等声色场所无法自拔,这些留守儿童极易走上偏激的犯罪之路。

三、关于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措施建议

作者认为,留守儿童最为特别之处就在于亲子教育的缺失,为此,家庭方面的努力毋庸置疑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即使在外打工的父母,也应建立信息簿,由老师能够及时将孩子的状况与其沟通。同时,当地政府或学校应当建议家长积极联系、关系子女,让留守儿童感觉到父母的存在和关爱。对于留守儿童重物质、轻教育的问题,家长应当以物质基础足够为原则,控制儿童的可使用金钱数额,在回乡期间,多做亲子沟通,一来告知子女,父母在外挣钱是希望她们能够努力读书,长大成才,虽然每个人都能在社会主义的大环境下挣钱、生活,但是我们应当尽力寻求一种有尊严的生活,父母现在的工作处于劳动力付出阶段,这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会被机器、或者第三世界的国家所取代,到时,就只能通过智力服务来赚钱养家,而读书则是最为基础的改变人生的方式。人类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人有学习能力,而动物是天生就有生存技能。例如蚂蚁,他们一出生就知道自己如何去捕猎、繁殖,而人类不同,他们都必须进行不断的学习,这从表面看来是极其浪费时间之事,大家都知道,我们所学习的语文、数学、英语、自然科学等,几辈人的内容是差不多的,但这并不代表着我们浪费了时间,正因为我们有学习和继承的能力,所以我们能够对前人的经验进行学习,教训进行避免。这也是人类为何能领先动物,成为地球主宰的主要原因。因此,对留守儿童来说,家庭能够做到的最终要的事情便是告知他们,学习是有意义的,我们通过学习可以获得社会的认同、家人的认同和自己的认同,同时,通过学习我们可以获得一份有尊严的工作。就学校而言,对于留守儿童,学校和教师都有责任和义务改善当前的问题。首先,学校可以组织留守儿童与其他省市的儿童进行书信沟通,了解大山外面的世界,因为他们若知道,不管在条件更好的或更差的地区,儿童都必须尽全力的去学习专业知识。同时,九年义务教育的老师应当学习基础的心理学知识,对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及时发现、备案和处理,尽量让孩子能够在一个阳光的环境下成长。最后,建立特别档案制度,对留守儿童进行统计,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应当对这些孩子投入更多的精力,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并不是孤独的在战斗,他么还有老师、父母,每个人都愿意为她们解决问题。就社会而言,可以从正反面来为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添砖加瓦。正面来说,社会应当营造良好的氛围,对留守儿童一视同仁,同时,对需要帮助的孩子更多的关注,通过建立助学基金等形式来帮助处于困难时期的孩童。反面来说,社会人应当守法经营,开设的网吧、游戏厅、ktv等不对未成年人开放,对沉溺其中的儿童进行劝导,同时向社会或家长反映。

如果说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一点也不为过,这些孩子的正确培养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人才,相反,若他们走上歧路,将会极大影响社会稳定,进而消解已经取得的现代化成就。因此,我们不仅要关注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更应该积极的去帮助解决一些现实问题,普罗大众的一个眼光、一句善诱都将对孩子的一生产生重要影响。

作者:何凤林 单位:巴中市南风小学

第六篇: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研究

我国是农业大国、人口大国,如何从人口大国转化成人才大国,农村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因此农村教育是关键,而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从探讨留守儿童的产生背景、教育现状出发,提出改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策略与建议,为促进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发展打下基础。

一、产生背景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们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一方面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出现了区域经济发展与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差距拉大。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后,我们看到了大量的农村人口进城务工。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统计数据,我们可以看到,进入城镇从事第二、第三产的农民工达到了8000万人。①当前,我国的农民工人数已逾1.2亿之众。大量的农民工,经常有物质上的无保障感与精神上的焦虑感,从某种程度上也导致了对留守农村的孩子家庭教育管理方面的许多空缺与失误。对于一群群羽翼未丰,甚至仍在嗷嗷待哺就被放了单飞的留守儿童,其艰难困苦和将经受的磨难可以想见。

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

2013年5月,全国妇联的《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显示,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样本数据估算,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0-17岁)约为6102.55万,占农村儿童的37.7%,占全国儿童的21.88%。这意味着,全国每5名儿童中,就有1名农村留守儿童。而根据2016年两会最新数据统计,2014年中国有1.68亿外出农民工,其中只有3500万幸运者得以举家搬到城市,剩下的1.3亿打工者不得不接受与家人孩子分隔两地的现状。不可否认的是,大量农民工外出务工,改善了生活、经济条件,但对家庭却带来了无形的伤害,尤其是对孩子的发展与未来,由于父母爱、亲情的长期缺失,导致留守儿童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一)成绩滑坡、行为失范

农村留守学生已经成为学业不良的主体。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的临时监护人监管职责不到位;另一方面则表现为父母由于情感亏欠而在物质、金钱等方面的过度补偿,导致部分留守儿童出现攀比心理、好逸恶劳等行为,甚至出现了个别留守儿童盗窃、打架斗殴等现象。这些农村留守儿童与其他儿童相比,更容易表现出学习行为涣散、精力不集中、成绩差、逃学挫学、沉迷于网络、缺乏自信等行为。首先,研究表明由于父母离异或父母离开,学生的学习成绩波动比较大。与其他儿童相比,他们的学习行为习惯普遍比较差,学习兴趣普遍不高。另外,还存在辍学、逃学、厌学、纪律差、迷恋网吧等现象。其次,研究发现,初中教育阶段后,留守儿童更容易挫学。再次,对于小学留守儿童来说,更容易出现不和谐的师生关系、不和谐的同学关系。

(二)亲情缺失、心理失衡

留守儿童多数都存在心理健康问题,比如自我封闭、情绪失控、容易冲动、自卑、孤僻、偏激等。而导致这些心理问题的基本原因为,他们长时间与父母分离,在情感和精神方面失去了依托,这些孩子承受着本不是他们这个年龄所承受的心理压力。这种长期的亲情缺失状态,使得许多留守儿童与其他儿童相比,更容易出现退缩行为、感情脆弱、抗压能力差、缺乏自信等不良情感体验,也较容易出现心胸狭窄、以自我为中心、自我封闭等现象。

(三)道德失衡、价值观扭曲

留守儿童道德缺失,行为习惯养成差(2009梁迎春)。由于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聚少离多,缺乏基本的监护、教育管理,其价值观、道德观得不到相应的、合理的引导教育。主要表现为:放纵,以自我为中心;攀比心理强、好逸恶劳;不尊敬长辈,自私自利;价值观扭曲等现象。据了解,有部分父母因常年在外务工,没有时间照顾孩子,心理感到内疚,便以不合理的物质、金钱满足孩子,这种行为容易导致孩子形成拜金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以及读书无用等价值观念。

(四)令人担忧的安全状况

留守儿童安全隐患多,是容易受到伤害的群体。近年,在诸多媒体上我们可以看到让人痛心的留守儿童溺水、触电、打架斗殴、自杀等事件,更为可怕的是一系列被拐卖、被侵犯的恶性案件,让人心惊胆战。更为严重的是,当孩子违纪或受到伤害时,由于监护人的疏忽大意,这些问题产生后,没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留守儿童的安全未能得到保证。

三、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基本成因

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基本成因的研究,大致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角度出发。

(一)家庭教育缺失

有研究者指出,家庭教育的缺失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一是亲子教育陷入困境;二是单亲教育力不从心;三是隔代教育难以胜任;四是亲友教育形同虚设(2009卞桂平)。也有研究者指出,家庭教育的缺失(2009梁迎春),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家庭心理环境的缺失、其次表现为家庭教育环境的缺失(2009梁迎春)。由此,使得留守儿童缺乏家庭的温暖,出现心理、行为乃至人格问题。

(二)学校教育方面

有研究者提出,学校教育未能真正的发挥其主导作用。一是学校对留守儿童关注不够;二是应试教育仍占主导;三是农村师资队伍弱,教学质量差;四是学校德育教育的弱化;五是学校心理教育的空白。学校教育不到位。主要表现为:一方面,注重升学率任然是部分学校崇尚的观念,没能真正从“以人为本”出发教育学生;另一方面,对留守儿童缺乏针对性的教育管理,使得这部分孩子的个性发展受到影响。

(三)社会教育环境的不利

在国外,有专门的社会组织机构,尤以社区教育为主关爱留守儿童教育。相对而言,在我国,这种非政府组织、专门扶持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社会组织少之又少。社区教育服务体系,也因为经济等问题没有建立。总而言之,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学校教育主导作用发挥不到位,社会教育环境的不利等诸多因素,导致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由此,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从实际出发,探讨能够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四、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改善的基本路径

一方面,相关制度的改革。一是改革户籍制度,政府相关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政策,完善相应的配套措施,鼓励并引导农民工融入城市,帮助他们尽快在精神上、心理上适应城市的生活环境,尤其可以推崇接受留守儿童在其父母打工所在地入学。二是农村学校的教育投入力度应当加大,用于改善教育设施设备,以及适当提高教职工的福利待遇等。另一方面,教育环境的改善。主要是改善农村落后的经济环境、净化农村人文社会环境、改善家庭教育环境、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成立农村留守儿童专题工作组、一些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通过探索留守儿童代管机制、实行结对帮扶等形式,积极做好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努力保证他们接受良好的教育,解除农民工的后顾之忧。最后,教育观念的转变。简言之,要在家庭教育理念、学校教育理念、师生观等诸多方面有所改善。人们常说,关爱呵护农村留守儿童,就是关注祖国的未来,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并非一朝一夕能解决,需要社会、学校、家庭、教师等多方发力,方能促进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改善与发展.

作者:王金玉 单位:成都师范学院

第七篇:留守儿童问题初探

在我国目前的发展当中,外出务工人员持续的增多,留守儿童的数量非常庞大。同时,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员,一般为务工人员的父母或者是亲戚,他们大多表现为年老体衰的特点,因此在管理儿童的措施、看法上,显得非常传统,不能给儿童提供较好的环境和内容。因此,应根据各地方留守儿童的具体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避免造成留守儿童问题的恶性循环。

1留守儿童问题分析

1.1学习滞后:从地域上分析,留守儿童多数位于比较偏远的山区、农村,不仅交通不方便,同时在教学环境上也表现为恶劣的情况,从教师队伍的配备到教学硬件,均没有达到较高的水准。由此,导致很多的留守儿童,不能在一个完善的环境下学习,对人才培养和留守儿童的未来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首先,留守儿童没有获得较强的管教,家长每年的看望次数非常少,老年人也不能实施有效的管理,导致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个人素质、特长能力,都没有获得较好的培养,为儿童的将来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其次,留守儿童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不能较好的理解知识内容,多数儿童保持在高度的玩乐状态。这就导致很多儿童的天赋、能力被埋没,即便是家长在外务工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仍然不能对儿童的将来负责。

1.2心理失衡:对于留守儿童而言,其年龄段在12岁以下居多,这部分儿童最需要的是父母关怀与指导。但大部分的父母都在外工作,无法对儿童给予最需要的帮助。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儿童的心理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不仅在“三观”上与一般儿童表现为较大的差异,同时在日常的行为上也出现了极大的问题。心理失衡是当前留守儿童表现出的主要问题,已经成为了社会重点关注的层面。第一,有相当数量的留守儿童,不愿意与他人进行交流,即便是有新鲜的事物出现,依然没有较高的兴趣。相关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与留守儿童的沟通并不通畅,无法找到共同的话题。第二,部分留守儿童已经出现了心理问题,包括自闭症、孤独症、强迫症等等,这些心理上的问题如果未能及时解决,很容易导致儿童出现严重的心理疾病,且在纠正、治疗方面非常的困难。

2留守儿童问题解决策略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社会建设并不能仅仅关注固定的指标,还必须对祖国的未来进行分析。留守儿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的将来成就,倘若任由发展,势必会对国家的综合实力构成不利影响,对社会的稳定造成威胁。针对留守儿童问题,应采取合理的策略来完成,从内部和外部出发,将优惠政策的、教育力量的投入、偏远经济的建设共同落实,在本质上将留守儿童的问题进行解决。

2.1加强农民工转移、鼓励创业:留守儿童问题在解决的过程中,应首先从其父母着手。建议在今后的工作中,持续加强农民工的转移工作,要积极的鼓励农民工进行创业,从而在外部拉近农民工父母与留守儿童的距离,减少人员外流,降低留守儿童的数量。首先,农民工的转移工作,需依靠政府部门及相关企业的联合努力,通过将工程项目进行转移,带动周边经济的增长,提供较多的就业岗位和技能培训,促使务工人员不必再前往特别远的地方,而是可以在周边城市进行工作,一方面可以获得经济收入,另一方面可以加强对儿童的管理,形成良性循环。其次,政府及当地的相关部门,必须积极鼓励农民工创业,带动乡村的经济增长。例如,特产较为突出的地方,可以鼓励农民工形成土特产加工厂,采取合资方法,让农民在自己的乡村进行工作,不仅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收入,同时减少了外出劳务的各种影响,由此实现了留守儿童的外部保障,避免造成恶性循环。

2.2巩固教育工作,强化学校的管理和运营:在当前的社会建设中,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留守儿童问题的长期积累,与当地教育、学校具有密切的关系。为了避免留守儿童问题进一步扩大,必须对当地的教育工作进行巩固,从多方面来强化学校的管理和运营。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地方的师资力量非常薄弱,应作为国家重点关注的对象,同时要号召相关企业来参与教育,积极改变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首先,学校要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要调整课程设置,增设心理课程,开展心理教育和心理咨询活动,构建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平台,努力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全面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其次,教师要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更多的帮助,坚决制止因成绩区别对待学生、“管优不管差”的现象。要针对不同留守儿童不同的成长环境、家庭条件、爱好特长、性格特点等情况,提高辅导教育的针对性。要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和沟通,建立留守儿童监护人与学校定期联系的制度,加强学校和家庭在留守儿童健康教育上的协同合作。再次,要重视留守儿童自我调节能力的培养。要丰富留守儿童的课和集体活动,通过活动让他们学会自我管理、自我保护,让留守儿童在集体生活学习中学会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3总结

本文针对留守儿童问题展开讨论,从目前得到的结果来看,各地方的留守儿童问题得到了有效控制,未出现反弹现象。但由于我国的留守儿童数量较多、分布较广,因此今后的工作仍然繁重,必须投入更多的力量来解决。留守儿童关系到国家的多个方面和社会建设,日后应作为重点问题来对待,持续优惠政策的同时,加强各个方面的管理,培养更多的人才,改善当地的发展水平。

作者:蒲永进 单位:中共贵州省册亨县委党校

第八篇: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一、引言

2014年1月新华网发文“一个孩子能有多绝望?”追踪报道了一个安徽望江的9岁留守儿童自缢事件,让人唏嘘不已。2015年6月9日晚,贵州毕节发生了4名留守儿童在家服食农药自杀的惨剧。近年来,留守儿童频发的事故,引发了社会对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和生存状态的充分关注与担忧,在教育界也掀起了巨大的风波。笔者所处地区留守儿童现象虽然不太严重,但深感于社会现象与时代特性,深深认识到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刻不容缓。为了更好地了解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本文收集近年来关于留守儿童的多项调查报告与权威数据分析,为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地开展提供科学有效的教育策略。

二、数据里的留守儿童

全国妇联截止到2014年的数据显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已超过6100万人。在全国留守儿童总量中,四川、河南、安徽、广东、湖南等五个省份留守儿童占据前列。近四成的留守儿童每年见到父母的次数低于三次,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进城务工,以改善生活条件。却因诸多现实问题而无力把孩子接到自己身边读书,所以他们只能将孩子留在家里。隔代监护或托亲戚照看的留守儿童长期和父母分离,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和了解,渐渐会出现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内向、孤独、冷漠、叛逆、任性等性格特征,若不能及时得以舒解,将会对留守儿童造成心理伤害。2015年5月,国家卫计委家庭司出版《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5》一书,着重介绍了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虽然在这几年心理健康教育地有效实施下,留守儿童总体上形成了比较积极的价值观,家庭关系良好,对未来充满理想和希望,但是还存在较为突出的心理问题,学习兴趣弱、学习态度差、负面情绪明显、行为习惯差等。由此发现,留守儿童的心理和情感都处于极度贫困和饥渴的程度。

三、问卷调查中的留守儿童

2014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通过走访了在湖南、江西、贵州等6个劳务输出大省(市),组织实施了“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共调查农村留守儿童4533人(占61.7%)、非留守儿童2731人(占37.2%)、教师687人、校长42人。调查显示,51.7%的留守儿童父母都在外地。其次是占40.2%的父亲外出,而母亲外出的最少,只占8.1%。通过表1可以看出,在对三类留守儿童的心理调查分析,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在各个方面存在的心理问题更为突出,整体状况欠佳。母亲是儿童最大的情感支撑。另外在学习方面,相较于非留守儿童来说,留守儿童的学习较差,学习兴趣不浓厚,厌学、成绩下滑问题较为突出,且在学习态度上存在较大的差距。相对于非留守儿童来说,留守儿童更易出现心理方面的问题,在个性发展、行为、情绪、学习及人际交往方面存在着很大的障碍和问题。其中家庭环境、学习压力、教师的教育方法、不会进行自我心理调适是造成小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因此,我们要充分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通过多种方法来进行科学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

四、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1、针对个性特点,提高不同学生的心理素质

锻炼留守儿童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引导其建立积极、乐观、健康的心理状态,提高心理素质,是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教育的关键所在。我们应该在关心、关爱每一个学生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心理特征,有针对地跟他们倾心交谈,耐心疏导,引导学生客观地认识到自己所在的问题和缺点,进行自我教育,并帮其分析原因,启发学生勇于接受生活中的挫折,学会与别人团结互助、共同进步,自立自强,以轻松的心态对待生活、学习中的各种压力和不愉快。

2、深入开展特色活动,有益身心健康发展

其一,为了弥补家庭教育的不力和亲情缺失,我们在学生设计了模拟家庭活动,以让留守儿童感受到家人般的温暖。让每个任课老师认领几个留守儿童,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像对自己的子女一般给予关心和照料,并在学生的生日、节假日等特殊的日子里,把学生带到自己家,让他们体会到亲情的关怀、家庭的温暖。其二,我们在学校成立了留守儿童之家,由家庭和睦、父母都在家的学生与一位留守儿童开展手拉手的互助活动,在生活和学习中互相关心、共同进步,如兄弟姐妹一般的亲情。其三,我们可以经常利用教室的宣传栏,开展诸如个人风采小制作、优秀作业展示、劳技纺织成果、书法展览等多种多样的展示活动,并经常开展球类、书法、乐器、舞蹈、绘画等课外活动,举办生动有趣的各种知识、智力、生活小常识等趣味竞赛,可以充实学生的生活,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内在的热情,让他们找到心的归属感、体会到集体的温暖,感受到满满的爱、关心和感动。

3、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其一,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课和重点应侧重于合理调控自身情绪、建立健康自我意识和人际关系、训练指导挫折承受能力等,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养成健康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其二、通过组织集体活动来让学生意识到个人的懈怠与努力直接影响到团队的成败,促使其形成团队精神和合作精神,用集体荣誉感锻炼学生的意志力,改掉不良的行为习惯。其三,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用辽阔的阅读世界打开学生的视野,使其思想开放,树立正确的理想和远大目标,引导学生自立、自强、自尊、自信。

五、小结

作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老师,我们应从不同的角度帮助留守儿童提高自我控制和自我认知能力,提高对社会的适应性,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正确面对现实,抵制或削弱不良的情绪,帮助学生克服自卑,重建自信,学会积极、乐观,身心得以全面健康发展。

作者:汤晓桉 单位: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湘城小学

第九篇:农村留守儿童学校道德教育困境和出路

一、农村留守儿童内涵和现状

全国妇联于2013年05月10日的《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中,对农村留守儿童做了明确定义,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从农村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的农村地区,并由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17周岁及以下的未成年人。”[1]该报告同时指出,根据《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样本数据推算,2010年农村留守儿童6103万人,占全国儿童的21.9%。对比2005年的数据,农村留守儿童人数增加了近242万人。由此可见,农村留守儿童基数大,并且增长十分迅速。

二、农村留守儿童学校道德教育重要性分析

农村留守儿童在该年龄段正是其人格形成和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逐渐养成的关键时期,需要父母亲的爱护和指引,但是受诸多条件的限制,他们与父母聚少离多,分离的时间越长,其家庭道德教育缺位现象就会越来越严重。在家庭道德教育“营养不良”的情况下,学校道德教育就变得举足轻重起来。

三、农村留守儿童学校道德教育面临的现实困境

1.农村学校道德教育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单一:农村学校道德教育一般采取的是呆板程式化的课堂教育,教学方法通常采取的是空洞、说教的灌输式教学,学生死记硬背,获得的只是概念上的道德。

2.农村学校教育资金缺乏:我国区域间的经济展不平衡导致在教育资源的分配上也有着巨大的差异,大部分农村学校资金短缺,限制了农村学校道德教育的教学质量和道德教育活动的开展,有限的资金维持正常的教学活动都有些捉襟见肘。

3.农村学校道德教育教师紧缺:对于农村留守儿童而言,老师是他们除去家长外的榜样、楷模甚至是知心朋友,也是学校道德教育的主要力量。但就目前来讲,适合留守儿童的优秀教师十分短缺。

四、农村学校道德教育出路的实践途径

学校是进行农村留守儿童学校道德教育的最重要的场所,学校道德教育的工作方法和目标的转变能够有效改善农村留守儿童学校道德教育的现状。农村留守儿童有其特殊性,学校的道德教育建设不应仅限于单纯的课堂教学,而是将其扩展为一个系统的工作,在改变以升学率为主的教育目标的同时,还应该建立完善学校道德教育的制度体系,实践体系以及课堂文化体系。

1.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群体的特殊性,学校应该重视本校的道德教育制度体系建设,需要具有针对性,不能满足于常规的、基础性的道德教育教育工作。具体说来,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是在留守儿童人数较多的地区,学校应该建立专门的工作组制度。其次,以班级为单位,建立班级档案制度。主要工作是通过定期家访和电话来主动沟通,学校甚至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定期召开家长座谈会。最后,学校可以尝试建立留守儿童监护人培训制度。

2.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道德教育,学校应该转变教育方式,创新道德教育内容的同时,把刻板的教育形式转变为多方面、多形式的系统教育,通俗点说,就是多开展和利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尝试:(1)各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各种文化娱乐活动。(2)定期开展各种心理教育活动。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专门的心理辅导室,利用具有专业心理知识的老师对学生尤其是留守儿童进行专业的心理辅导。(3)学校多组织开展互帮互助的活动。(4)学校应该大力进行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3.师资师德教育。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最主要的载体,而课堂文化应该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实践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学生,注重引导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基于农村留守儿童的特殊性,学校德育中,教师发挥的作用甚至比家长还要重要。教师在德育过程中要“关注和知道学生的学习生活、交往生活、日常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教师不仅要做道德上的自我揭示者,更要做学生心心相印的人和引路人。

4.学校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发展寄宿学校,一定程度上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结合起来,把学校变成留守儿童的第二个家。为了将道德教育落到实处,获得更好效果,学校需要加强寄宿学校的管理工作,保证学生处于安全健康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中,有条件的学校甚至可以聘请一些富有经验和责任心的教师作为学生的“家长”,给予学生家庭式的生活,一定程度上减轻留守儿童的家庭情感缺失。学者汪怿指出“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发展,是在学校、家庭和社区共同影响和作用下形成的。偏执于一隅,并不能真正促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健康、向上的发展。因此,三者的相互整合,是未来德育的一个必然趋势。”总之,农村留守儿童的学校道德教育虽在道德教育体系中占据最重要的位置,但是,道德教育是一项需要多方合作的教育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合作,农村留守儿童的道德教育工作需要学校道德教育、家庭道德教育和社会道德教育三位一体,协调发展,形成合力,如此才能共同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优良道德的形成。

作者:冯尧 单位: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第十篇:农村留守儿童道德干预策略研究

2014年11月30日,由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国青少年研究会、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主办的第十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在清华大学召开,论坛了《全国六类重点青少年群体研究报告》。报告显示:我国农村地区留守儿童意外伤害现象较为严重,留守儿童遭遇的意外伤害比非留守儿童高7.9个百分点。针对这一现实问题,本文从界定留守儿童与生命教育概念入手,揭示了留守儿童生命教育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分析了农村道德教育对留守儿童生命教育发展的影响,进而围绕道德育化、生命育化以及常识培育等方面提出了解决留守儿童生命教育问题的策略,以期为农村留守儿童道德干预提供参考。

一、农村留守儿童、生命教育概念的界定

(一)农村留守儿童概念的界定

中国留守儿童问题研究课题组负责人吴霓将农村留守儿童定义为:“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被留在农村,并且需要其他亲人或委托人照顾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全国妇联在《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中将农村留守儿童的概念界定为:“父母双方或一方从农村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的农村地区,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儿童年龄界定在18岁以下(0-17岁)。”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认为:“农村留守儿童是指那些处于义务教育年龄(6-16岁)的、其父母最低有一方在外打工、且被除了父母以外的亲人或者他人照顾的儿童。”[1]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相关问题的研究课题组认为:“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者其中一方外出打工而留在农村地区,需要其他亲人照顾的处于4到16周岁的儿童。”[2]白艳华认为:“留守儿童即是父母进城打工后把孩子留在农村,而这些孩子是需要亲人照顾的,年龄在18周岁以下或者是6周岁以上的儿童。”张帆、刘琴等认为留守儿童应符合以下标准:“一是父母双方或者一方在外打工;二是孩子父母一年或者几年才能回家一次,一般时间为6个月以上,孩子与父母无法共同生活;三是孩子年龄未满18周岁。”以上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概念界定的共同点在于农村留守儿童都是因为其父母在家乡以外的地方外出务工,并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分开生活;主要不同点在于农村留守儿童年龄范围的确定。本文所阐释农村留守儿童概念采用张帆、刘琴的定义。

(二)生命教育概念的界定

生命教育的内涵十分丰富,学界相关研究和论述较多。王坤庆在《精神与教育:一种教育哲学视角的当代教育反思与建构》一书中认为:生命教育是属于全人教育,其核心内容在于对人的生活、生命以及人生问题展开系统教育。生命教育可以说包含了人们从出生到死亡整个阶段的全过程,不单是人的生活,其中也包括人的成长,而且涉及到人性的价值。马笑雪提出:“生命意识教育是对生命教育上升到精神意识领域的最本质的认识,要对生命安全、生命精神、生命状态做出正确的理解和引导。”[6]为了便于留守儿童生命教育的研究,笔者参考以上论述,按照生命教育内容的先后次序,将它分成两类。第一类称为生命知识教育,这一阶段旨在教育儿童从生理、社会关系的角度了解生命的基本知识,认识到其珍贵性。第二类称为生命意识教育,这一阶段旨在帮助留守儿童从“生命是宝贵的”这一命题出发,建立起尊重自己、尊重他人的价值观。

(三)留守儿童问题形成的原因

国务院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指出:“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交通、水利、能源、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对劳动力的需求持续上升,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趋势也不断加大。但在人口转移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农村进城务工人员主要为农村青壮年群体,他们的子女因为受户籍制度、城乡二元结构以及福利政策等因素影响,目前,仍无法与父母共同进城接受城市教育,被迫留在农村地区,由此形成了农村的留守儿童群体。全国妇联在2014年了《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该报告以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的资料作为样本数据,推算出来全国目前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且该数字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这些农村留守儿童由于日常生活中缺少父母关爱,其“成长面临心理方面失衡、学习方面滞后、行为方面失范以及安全方面堪忧等诸多的问题”。近几年,关于危害留守儿童生命以及留守儿童伤害他人案件的报道亦呈上升态势,留守儿童的生命安全、犯罪问题也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1.父母陪伴缺失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第二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农业耕种所需要的人力越来越少,由此出现了农村劳动力剩余现象。而城市化发展进程中需要大量的建设者,导致大量的农村闲置劳动力开始走向城市,在城市中找寻新的就业机会、以求尽快脱贫致富。由于工作的流动性和不稳定性等现实问题,导致进城务工人员无法解决子女共同生活的问题,大部分子女只能留在农村。由此可见,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形成的直接因素是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快速从农村涌向城市,城市生活的不稳定性和流动性导致其无法满足子女跟随自己在城市生活的愿景而造成的。

2.教育引导缺失

教育资源的短缺,资金支持的贫乏,导致了农村教育质量与城市教育质量的不平衡,致使农村留守儿童难以享受与城市儿童一样接受公平教育的机会和权利。不仅如此,农村留守儿童的受教育权总是难以被实现。学校和家庭教育无法有效结合,教师与家长之间缺乏交流,教师难以深入了解孩子的思想,家长忽视与孩子的互动,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校和家庭教育的脱节。尤其在教育效果不佳时,个别学校选择放弃对学生的教育管理,甚至放任自流,同时,由于父母不在家,留守儿童基本的受教育权也难以保障,不少留守儿童被剥夺了上学的权利却无人监督,最终沦为了社会的弱势群体,最终造成留守儿童学校与家庭教育的双重缺失。

3.相关保障不足

1958年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讨论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这一条例的出台标志着户口迁移制度的形成,其中明文规定了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这也是导致城乡分化的原因之一。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这为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指明了方向,推进了城乡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劳动力就业、社会管理等方面一体化的进程。201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要“着重解决好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中西部地区城镇化等问题,推进城镇化沿着正确方向发展”。但由于受传统思维模式、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地方保护主义等问题影响。目前,城市务工人员户籍和基本社会保障,子女受教育权利等方面问题还未能完全有效解决,很多留守儿童尤其是学龄儿童不得不与父母分离,留守在家。

二、农村道德教育对留守儿童生命教育发展的影响

(一)农村道德教育发展的主要现状

农村非正规道德教育具有自发、盲目及软弱的特性。第一,自发性。表现为道德教育在实际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实施,前辈对晚辈教诲多为社会生活中的习俗性道德,或者同辈之间在实际生活中的交流沟通,道德教育目的不清晰;第二,盲目性。主要指的是农村道德相对来说处于不规范的状态,农民对于应当秉承何种道德了解不透彻,加之交通信息闭塞,其道德教育往往是盲目的;第三,软弱性。通常是指农村道德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受陈旧思想观念的影响,例如,宗教、迷信思想近年来在农村地区抬头,使农民群众的日常生活、行为习惯以及思想认识都受到一定的消极影响,非正规性的道德教育往往会被传统思想观念所控制,很容易偏离其正确轨道。所以必须“要在农村地区设置专门的道德教育机构,开展有针对性的道德教育,这是当前的一项紧迫且重要的工作”。

(二)农村道德教育及道德育人理念

道德教育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生命教育息息相关。“1993年,我国知名哲学家黄克剑先生与教育学家张文质共同凝炼出教育的一种价值取向:给予知识、培养智慧、滋润生命”这一观点能够直接让我们了解教育之于生命的意义。道德教育区别于知识教育、技能教育而存在,它对人、社会、国家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提升其软实力。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已经指出,“教育不仅是今天的事业、也是明天的希望。我们每个人都有机会并且能够通过教育改变自身命运,这其中要做到畅通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纵向流动的渠道。难度再大,今年也要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人以上。”这就进一步明确了只有教育才是农村振兴的重要途径。2015年政府报告中已经指出,“要积极支持群团组织投身参与到社会发展治理中来,要努力发展慈善事业以及志愿服务。要支持社会各方力量积极投入养老设施的建设中,要促进居家与社区养老事业的共同发展,要给予农村妇女老人和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逐步构建并不断完善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机制,确保妇女儿童实际权益得以保护。”这为提升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质量指明了方向,提出具体的要求。教育的内容是全方位的,教育执行者也是多种多样的,为了保证生命教育的最终效果,必须将道德教育的精髓和原则贯穿其中,将生命教育的内容通过春风化雨的道德教育方式,让留守儿童潜移默化地接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提高农村的道德文化水平,只有提高农村整体的道德文化水平,建立起道德教育机制、道德监督机制,才能为农村的留守儿童营造一个优良的道德氛围。农村的留守儿童作为未成年人,他们缺乏认知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因此,针对留守儿童的道德教育,首先要加强留守儿童道德规范等相关知识教育,同时,还需要提高留守儿童监护人的道德水平,建立简单易行的道德准则规范,系统性地提升农村整体道德文化水平。这两部分互为因果,互为补充。一方面,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水平的提高主要依靠他们身边的人,也就是通过直接与他们接触的长辈们的言传身教来实现的,提高农村成年人的道德水平,不仅有利于留守儿童的道德教育,更有利于农村精神风貌的改善。另一方面,高道德水平教育下的农村留守儿童拥有更强的竞争优势,能为农村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有效提高了农村的平均生活水平,对当地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

三、生命教育视阈下农村留守儿童道德干预策略

(一)道德育化是解决留守儿童生命教育的情感主线

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对道德的重视和应用已经延续了数千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在物质财富快速积累的同时,因为精神财富积累的滞后所造成的社会问题也层出不穷,为了加快精神文明建设的步伐,党和政府越来越重视道德教育在实践中的应用。道德教育具有非强制性、潜移默化性、持久性等特点。留守儿童缺乏保护,缺乏关爱,通过道德教育这一方式对其进行生命教育,从而使生命教育更好地融入留守儿童的心灵,对他们价值观的形成具有深远的意义。生命教育的内容与留守儿童的日常安全息息相关,而道德教育可以帮助留守儿童更容易辨别违法行为甚至是犯罪行为,从而更好地避免受到违法犯罪行为的伤害,更好地避免参与违法犯罪活动,进而更有效地保护留守儿童的生命安全。

(二)生命育化是解决留守儿童生命教育的永恒主题

生命知识教育,本质上是教育儿童认识生命,尤其是自己生命的宝贵性。每个人的生命都来之不易,所以对自己的生命、身体的保护就变得格外重要。留守儿童所处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往往使他们将生命角色的位置放得很低,这样的社会定位对留守儿童的自我价值觉醒非常不利,这样的思维习惯也成为了留守儿童生命受威胁的温床。教育孩子从生理上、心理上对自身生命的珍惜和热爱,能从最根本的角度、最长的时间跨度对留守儿童的生命安全、成长教育提供保护。我们都知道,人不能脱离于社会,更不能脱离自然资源环境而存在,所以生命教育也包括教育留守儿童爱护自然、保护环境,树立环境道德常识。生命意识教育在于帮助留守儿童形成自我保护、自我克制的习惯,属于“技术性”的培养。生命意识教育的根本是将生命知识教育所形成的习惯思维化,让留守儿童不仅知道“如何珍爱生命”“如何避免他人的伤害”,更能知道“为什么珍爱生命”“如何帮助他人珍爱生命”。教育者要帮助留守儿童学会欣赏他人、接纳自己,建立起生命的希望,要透过自己的人生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教育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端正人生态度,学会适时调试自己不良心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别人,用乐观的心态鼓励自己,以免在与他人比较时产生不必要的心理落差和情绪困扰,不伤害自己和别人,不做伤天害理之事,能为自己的言行负责。更为重要的是要教育孩子规划人生,在困境下不气馁,在顺境中居安思危,挖掘潜能,让他们的生活永远处于希望中。

(三)常识培育是解决留守儿童生命教育的关键所在

一是强化基本生命常识教育。生命教育的核心在于生命意识的培养。“生命只有一次”这个认知对于留守儿童生命教育来说是重中之重。为了强化这一认知,教育者需要对留守儿童进行简单的生命常识教育,使他们了解生命的诞生、生长、衰老、死亡的自然规律,让他们了解到自己正处于生命快速成长的阶段,保证自己的生命安全,既顺应了自然规律,更是成长、成才努力奋斗的目标。二是注重基本医疗常识教育。基本医疗常识是对基本生命常识的简单扩展,对于留守儿童来说,首先需要让他们了解自己身体的知识,其次需要了解如何保护自己身体的知识,也就是提高对生命威胁的判断力和基本自救能力。三是提高家庭关系的认知。家庭作为社会存在发展的基本单位,是个体出生后的首要生活环境,同时也是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相区别的核心环节。父母长期不在子女身边,不仅会使留守儿童对家庭结构的认知有偏差,甚至会对父母的外出打拼产生误解并引发极端行为。而家庭又是留守儿童生命安全最有效的防线,基本家庭关系教育可使留守儿童加深对父母良苦用心的理解,并学会在父母不在身边的情况下如何有效地向其他长辈求助,发挥家庭的保护作用。四是强化志愿服务内化。通过学校这一平台为留守儿童与志愿者搭起沟通的桥梁,通过案例讲授、一对一帮扶等形式,不仅可以提高留守儿童对于生命教育的直观理解,还可以增加志愿者实践的机会。志愿者通过直接接触留守儿童,可对他们的现状有感同身受的理解,对其日后志愿服务工作水平的提高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五是提高法律意识。要加强相关法律常识知识的宣传与教育,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开展教育,法律教育不仅赋予了留守儿童用于自我保护的武器,还能从小培养他们的法律意识。六是发挥社会机构辅助作用。政府部门、相关民间团体能为妇女儿童提供各类援助支持。社会有关部门为留守儿童的生命安全构筑了第二道防线,在留守儿童遇到教育、医疗等问题时可寻求其帮助,以补充家庭保护职能。总之,生命是教育、道德教育的基础和内在依据,教育、道德教育是以个体发展和生命完善为终极价值追求,道德教育更是对生命的超越和提升,如果忽视生命教育,就会导致生命价值的迷失。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文化强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前,个体生命质量的完善与提升已成为社会建设发展的现实需求。加强生命教育是对农村留守儿童的首要教育目的,生命化道德教育以尊重生命为前提,以追求生命的完善为目的。以生命教育为核心,道德教育为手段,两者相得益彰,将能有效地改善目前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

作者:乔丹 单位:东北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