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探索

时间:2022-10-19 05:21:27

我国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探索

摘要:我国职业教育事业自1978年以来,取得了飞速进步,但是在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其中在我看来,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弊端是一个主要的问题。本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河南省为例,通过对其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现状和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以点及面,期望能创造性的提出一些有利于我国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建议。

关键词: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河南省

笔者通过在网上搜索职业教育相关的文献,发现在管理体制方面的相关研究还比较薄弱,就我个人的观点来看,对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探索,要从典型的地方着手,例如从河南省职教管理体制现状出发分析,如何转变政府管理职能,如何调动社会各阶层参与职业教育管理等等,这都是我们要研究的方向。

一现状分析

(一)概念界定

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是指各级政府之间、政府与职业学校之间以及各级各类职业学校职责划分的关系,是职业教育的领导管理系统与机构设置;研究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就是要研究职业教育谁来办、谁来管、谁来参与、如何办和如何管等一系列问题。

(二)河南省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现状分析

河南职业教育事业自1978年以来,先后经历了“恢复”、“整改”、“发展”、“改革”四个阶段。因为人口众多,作为全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典型的代表,仅河南一省,职业院校数量和在校生规模便超过了全国的八分之一。而且河南省积极执行国家下发的文件政策,利用自身地方的教育资源,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集团,学校与企业高度融合,走出一条“河南模式”道路,逐步实现优势互补,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但与此同时也能看出,虽然河南省职业教育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是其管理体制一直存在着缺陷,职教教育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发展思路与跟不上时代步伐的、不配套的管理体制一直多有冲突,严重束缚着河南省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二发现的问题

(一)政出多门,多头管理

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原因,职业教育在河南省乃至全国形成了多头管理的体制。尽管这种管理体制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具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多个部门共同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更有活力和执行力;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职业教育事业也在不断的发展中,这种管理体制已渐渐显现出许多弊端。由于职能相互交叉、管理相对分散、利益相互争取、责任相互推卸,致使职业教育管理出现了种种乱象,难以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阻碍职业教育的升级转型。

(二)相关主体的责任和义务不明确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健全统筹有力、权责明确的教育管理体制”。可是在实际操作中,职业教育各相关主体在职业教育资源筹集、分配、使用与管理等环节中的权利与义务仍有待商榷。这些相关主体主要包括各级部门和各类办学主体。处理好相关主体在职教管理中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可以使各相关者变成促进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综合性力量。但是目前来说,对河南省乃至全国的职业教育管理中各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划分规定仍模糊不清、不够明确。

(三)社会各阶层未介入管理组织,参与度不高

目前,国内还没有形成一个多阶层主体参与的长效管理机制,社会各阶层力量分散,没有一个统一的指导和统筹。以校企合作为例,这是河南省探索职教发展一直坚持的方法,也是职业教育发展比较发达的其他国家运作的基本经验。而目前所需技能人才奇缺的现象,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相关企业没有很积极地地参与到职教活动中去。即使有合作关系,企业想的更多的是收益,而不愿意有更多的投入;学校则不愿意在不能保证学生和学校的利益前提下去承担学生实习的风险。因此,客观上要求我们从发现的问题着手,不断分析、研究,加强对职教管理体制改革的探索。

三改革探索

针对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现状发现的问题,笔者尝试着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之上,结合西方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在经历了长期的变革中积累的经验,提出了几点改革的措施,整理如下:

(一)建立有针对性的管理体制,提高管理效率

在我看来,解决政出多门,多头管理的问题,有两种办法。其一,将职业教育资源整合起来,建立一个政府、企业、学校结合起来的,行之有效的职业教育管理机构或者组织。统一管理,减少部门之间职能范围交叉,提高管理效率。其二,政府统筹,地方自主,减少部门过多的干预,结合地方特色,从区域实际情况出发,规划职业教育体系布局结构。综合来看,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还有一些民族区域,面临的问题不同,对应的改革措施也不尽相同。东部地区因为经济发展的需要,需要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的竞争力和现代化水平,中西部地区则要增强职业教育的基础能力,而民族地区要从充分考虑民族平等和民族交融的情况出发,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当地特色民族文化和经济发展的能力。以河南省为例,要充分考虑河南的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守旧的中原传统观念、比较严重的人口数量问题以及因为人口问题带来的各种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不配套的影响,以灵活的市场化需求代替僵硬的行政命令,努力形成有针对性的管理体制。

(二)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明确主体责任和义务

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想要顺利改革,必须有相应的法律制度作保障。近些年来我国连续颁布了一系列文件,来规范和保障职业教育的发展,但是从河南省目前的发展现状上来看,并不理想。第一是法律法规还不健全,有方方面面的问题没有明确的解答,第二是法律法规并没有充分考虑到河南省的地方情况,相关主体有不适用或者解读不清晰的情况出现。而在国外,以法律条文的形式确立职业教育的地位和管理体制是改革的基本经验,所以健全我国职业教育的相关法律法规,已经迫在眉睫。我们可以通过完善职业教育法规,将目前取得的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成果法制化,并建立健全职业教育标准体系和各地方的实际执行方案,以法律文件的形式确定政府部门和职业学校的关系。落实政府统筹规划责任,明确相关主体的职责和义务,进一步突出职业学校的法人地位,适当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使地方性的教育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和管理,推动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进而促进职业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三)调动社会各界的力量,发展职业教育事业

根据《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要鼓励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吸纳政府以外的其他利益主体参与职业教育的管理。我们知道,虽然在推动职业教育事业发展方面,政府是主体,但是政府不是万能的。因此,我们在制定相关政策时,要调动地方性企业、其他非政府组织以及相关专家的积极性,参与职业教育的管理工作。例如,第一、加强教材编写管理。建议组织全国专家、教授成立职业教育教材编写小组,在充分考虑地方省份特色的情况下,有针对性的编写专业性教材。第二、鼓励企业和社会办学。建立公办和民办职业院校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办学体制。而政府则要在引导实施统一的管理制度,支持社会各阶层参与职教办学的前提下,做好模范带头作用。第三、加强校企联合管理。政府应给予企业相应的优惠政策,以便充分调动地方企业接收学生实训的热情。职业学校则要立足于社会、市场、学生等主体的需要设置课程,灵活地进行特色专业设置,甚至可以在科学分析以后,设置反映未来产业变革和技术进步趋势的新型专业;同时增强课程设计的科学性,实现理论教学与实操教育的统一,使学校的技术和学生的能力与企业需求相对接。最后通过合作,一方面,企业既享受了要求学校按照企业的需要培养人才的权利,也履行了为自己需要的人才提供实训的义务;另一方面,学校为企业培养了所需的订单式人才,同时也规避风险,获得了相应的收益。

四结语

在笔者看来,对现行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要以促进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为目标,要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导向,让体制不是为了管理而管理。体制的建设和执行要实现以人为本和遵纪守法的结合,要实现借鉴西方经验和立足于本国国情的结合,只有不断地对职业教育管理体制进行研究和改革,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尝试和摸索,才能不断的完善我国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促进我国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庄西真.地方政府职业教育管理制度创新分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05):94-99.

[2]韩小爱.改革开放20年河南职业教育发展的历程及基本经验[J].河南职技师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1(06):30-35.

[3]朱乾容.建立督查机制促进职教发展[J].职业教育研究,2005(11):16-17.

[5]曲学勇.我国高职教育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改革建议[J].职教论坛,2003(15):30-32.

[6]周超.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我国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

[7]李玉梅.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制度的完善与创新[J].教育与职业,2013(14):38-40.

作者:赵超豪 单位:吉林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