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是孩子的一生幸福教育

时间:2022-01-17 05:26:00

素质教育是孩子的一生幸福教育

有时我们看到媒体上播出学生在唱歌跳舞的画面,下面打出一行字:“素质教育结硕果”。这使人们对素质教育产生了误解。素质教育不只是课外娱乐,而是为了使学生全面发展,为了孩子一生幸福而开展的全方位教育。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什么?是为了提高人们的生命质量、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作为一个中学校长,我认为,学校要提供给孩子利于提高未来生活质量的知识和能力,使他们在知识层面、精神层面都奠定坚实的基础,为未来发展作好准备。

因此,不要争论素质教育要不要搞,而要考虑怎样搞,怎样把孩子、整个国民的素质提高上去。我们西城外国语学校有一个校训:热爱生活、分享智慧、享受挑战。这里举一个例子:分享。

今天的孩子有些不懂得“分享”,原因是什么呢?因为他们是独生子女。不像我们过去,兄弟姐妹好几个,家庭生活也不那么富裕。学校组织去春游,一个小组五个同学,就一根甘蔗,在岩石上掰成五份,甘蔗汁都流光了,舔舔手指头,照样心里甜滋滋的。现在我们学生春游,坐在轿车里,一车的同学看着,自己掏出大苹果就“咔咔”地啃,心中缺少了他人,不懂得分享的快乐,这是一个缺憾。

但这不怪孩子,因为他们一生下来,家里就没给他们提供分享的机会,没有这个“场”。在家里吃、穿都是独一份,玩也是独一份,全家人都围着他一个人转,家庭没有给他分享的机会,他们就不懂得要和别人分享。

学校教育,就是要给他们提供这个“场”,准确说叫环境。让他们在学校里,互相关照,分享智慧,分享快乐,同时也分享痛苦。有“分享态”的孩子将来工作起来就能很好地融入社会,就能和他人和谐相处,处处想着别人,而没有分享态的人将来就不好生存,因此我们提出让孩子学会分享。

开展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让孩子掌握能够丰富他们生存智慧、情感智慧和创新智慧的理念。

以为素质教育就是在课外搞些文艺活动,唱歌跳舞,那是一种误导。素质教育要融入孩子的心里,让他们学会怎样做一个高素质的人。

有人说,光搞素质教育不搞应试教育,那么中考、高考怎么办?我认为这是一种误解,应试能力是综合能力之一,是开展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应试能力的培养不能等同于“应试教育”。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这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中小学教育提出的要求,是基础教育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

我们首先应当弄清什么是应试教育,它是把通过考试作为教育的惟一目的,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扼杀学生健康活泼的天性,牺牲学生的创造力,取消学生的发言权,用题海战术等等来“惩罚”学生的一种教育方式。

而素质教育并不是取消考试,素质教育体现在教育、教学上,提倡的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比如研究性学习、开放式教育,提高学生“主体探究”的能力,体现师生科学探索的精神、平等合作的精神,在互相交流、尊重个性、以人为本的状态下进行教与学。

素质教育也包括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有一次我问学生,你们说在考试中心理素质占多少比例,大家争相发言,30%,50%,甚至80%谁对了?我说你们都对了,假如一个人心理素质很差,进入教室,看到考卷眼前一黑,脑子一片空白,虚汗流下来了,晕那儿了,等醒过来,离交卷就差四分钟了,你说心理素质占多少分。

我就见过这样一个孩子,一次初中模拟考试,他做了一个架子,用两块硬纸板挡住自己两边的视线。这个镜头给我的印象是铭心刻骨的,说明在我们的教育中还有需要注意的问题,即使这个学生挡住视线,排除了所谓的“干扰”,通过了考试,但心理素质不提高,将来问题也相当大。

国家课程改革提倡加大实验课的内容,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但有的学校老师却把实验步骤在黑板上演练,反正你在高考时也要写在纸上,老师一步一步在黑板上写,学生就一步一步往纸上抄,这实际上剥夺了学生参与实验、亲自动手的机会,并没有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就是为了考试,我认为这也是“应试教育”的表现之一。以这样的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即使考上了大学,也会是缺乏创新精神,能力低下的人。

高考,在我国目前的国情国力条件下,是一个相对公平、公正地选拔人才的考试,它也是素质教育成果的一种体现。假如一所学校有大部分的学生不能考上大学,同样不能说素质教育搞好了。假如学生们都掌握了扎实的基础知识,有很好的创造性思维,那么他们的应试能力也一定是经得住考验的。那种“不搞应试教育就无法参加高考,搞了素质教育就要影响高考”的说法也是一种误区,混淆了“应试能力”与“应试教育”的区别。

我认为,素质教育不是一句口号,讲一阵子就过去了,这是短期行为。教育是长线的,更需要滴水穿石、润物细无声。“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开展素质教育应当是一个长期的发展战略,开展素质教育是为了国家的强盛、人民的福祉,为了孩子们一生的幸福,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提高他们的生存智慧,使他们具备立足社会,奉献社会的能力。这个目标很大,很长远,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共同努力,齐抓共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