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林业院校继续教育转型探析

时间:2022-09-19 03:32:22

高等林业院校继续教育转型探析

自1956年开始,林业部筹办函授教育以来,高等林业院校继续教育经历了创建期(1956—1966年)、停滞期(1967—1978年)、学历补偿期(1979—1990年)、规范办学期(1990—1999年)、规模扩张期(2000—2012年)和综合改革期(2013-至今),虽历经风雨,但取得了辉煌的成绩。高等林业院校继续教育为我国林业行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干部,作为高等院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高校继续教育作为我国构建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力量,对于提高我国数以亿计社会成员的学历层次、技能水平、文化素养和国民素质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担负着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的重要使命。但继续教育在高校中相对于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处于弱势与边缘地位,而高等林业院校继续教育的发展规模和信息化程度都落后于其他行业,面临诸多困惑与挑战。如何与时俱进,不被其他行业院校或教育机构挤压和取代,高等林业院校继续教育转型势在必行。

一、高等林业院校继续教育面临的新形势

近年来,因国家发展战略正处于结构调整期,与高等教育相关的政策导向、行业需求、技术变革和市场竞争等多方面因素不断发生变化,对高等林业院校继续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要求,具体面临如下几方面的问题。(一)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对高等林业院校继续教育提出新要求。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不断加大,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五位一体”发展战略,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习在“”报告中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林业承担着建设保护森林、湿地、荒漠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使命,在建设美丽中国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林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要以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一带一路”建设三大战略为重点,加快构建“一圈三区五带”的林业发展新格局。一切以生态发展为优先的法则给林业人才的培养指明新方向,提出新要求。2018年3月17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批准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提出为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统筹森林、草原、湿地监督管理,加快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保障国家生态安全,设立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加挂国家公园管理局牌子,由自然资源部管理,现已形成“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大格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的设立,将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遗产、地质公园以及国家公园等管理职责整合归于一家,形成系统治理大格局。超140万公顷的自然保护区、244处部级风景名胜区、近200个地质公园以及10个国家公园试点区为继续教育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专业人才培养、培训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也提出了新的问题。(二)教育发展政策的调整给高等林业院校继续教育带来新挑战。2012年,教育部《关于加快发展继续教育的若干意见》提出的“稳步发展学历继续教育”“着力加强继续教育质量建设”等举措给现有继续教育办学结构和办学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6年,教育部出台《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教职成〔2016〕7号),该办法对高等院校专业设置明确了范围和界限,要求学校只能开设与本校全日制本科教育相一致的专业,使高校成人学历教育的发展从原有的规模化阶段进入到规范化、质量化、精细化的阶段。近年来,北京林业大学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办学规模受教育政策的影响较大,其生源数量呈现断崖式下跌,见图1。图12009—2018年北京林业大学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招生情况(三)教育技术的蓬勃发展给高等林业院校继续教育带来新机遇。继续教育相对于高校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来说,社会化参与度高。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在国内迅速崛起,使网络教育逐渐进入到舞台中央,给高校继续教育带来新的机遇。国家先后颁发的《关于发展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意见》(教电〔1998〕1号)、《关于支持若干所高等学校建设网络教育学院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的几点意见》(教高厅〔2000〕10号)等文件支持广播电视大学和网络教育的发展。网络教育年招生人数从2000年的18万人发展到2016年的248万人,超过当年夜大和函授招生人数的总和,但林业高等院校无一进入教育部68所网络教育试点院校。网络教育由于门槛低、学习方式便捷、自主性高等优点,迅速占领了继续教育的生源市场,致使林业院校传统的业余、函授教育办学资源受到严重挤压,生源数量呈现断崖式下跌,见图1。2012年,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慕课(MOOCs)在国际上迅速兴起,其独特的教育模式彻底改变了原有的继续教育办学格局,打破了教育部网络教育试点院校独享在线教育模式的“先天优势”,将在线学习切切实实地带到了每一位学习者的面前。2013年,国内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家慕课平台———“学堂在线”正式,标志着中国慕课时代的到来。随后,果壳网旗下的MOOCs学院、中国大学MOOCs、好大学在线、爱课程、网易云课堂等慕课平台相继涌现,使在线学习成为新时期教育产业化的“弄潮儿”[1],也给高等林业院校继续教育带来新的机遇。(四)非学历教育的快速发展给高等林业院校继续教育指明方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发展学历教育固然重要,但同时要大力发展非学历教育,做好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协调工作,使二者在相互促进中协调发展。因此,发展非学历教育成为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关键因素。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主阵地,拥有着丰富的教师队伍和科技储备,在服务社会和服务行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高等教育各级各类非学历进修及培训年结业人数已由2004年的200多万人发展到2017年近1000万人次,见图2。据统计,北京大学从2010年以来,全校有近40个办学单位举办各类非学历教育,每年申报立项的非学历继续教育项目都在1200个左右,年均培训学员在60000余人,辐射全国所有省区,并已经逐步形成了10多个具有品牌效应和社会影响力的精品项目[2],这给林业继续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五)基层林业人才的紧缺给高等林业院校继续教育带来新任务。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急需大批专业技术人员。但由于基层单位工作条件相对艰苦,致使基层林业单位饱受专业技术人才“引不来、留不住”之苦。据统计,2018年北京林业大学林科相关专业本科毕业生到林业相关岗位工作的人数不足该校林科毕业生总数的四分之一[3]。另据了解,基层林业单位的管理干部相当一部分是非林科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因此,解决此问题最为直接、有效的办法是加大林业继续教育的投入,通过在职培训的形式获得专业知识。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全国林业相关单位在岗职工有150余万人需进行在职培训,给高等林业院校继续教育带来新的任务。(六)保障性制度的缺失对高等林业院校继续教育的转型发展产生制约。高等林业院校继续教育在60余年的发展进程中硕果累累,但在新形势下,也因保障性制度的缺失面临以下问题。1.缺少顶层设计截至目前,林业主流高校如北京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和南京林业大学等均未出台保障继续教育发展的相关文件。2.网络化程度不高高等林业院校继续教育网络化程度都远远落后于时代主流,在线学习平台大多处于正在搭建或运营测试阶段。3.教师参与度不够优秀教师的参与是继续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保障,但高校对教师参与继续教育的激励政策不到位。4.市场化手段不够灵活对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进修培训等非学历项目的运作,多为“守株待兔”式的等待,未有专职人员开展市场需求调研、宣传策划推广等工作,因此不能形成规模效益,不利于高等林业院校继续教育的长久发展。

二、高等林业院校继续教育转型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报告指出,我国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在林业继续教育领域表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继续教育需求与教育理念落后、教育技术更迭缓慢以及教育资源、教育水平地域性差异显著等方面的矛盾。因此,高等林业院校继续教育只有转变发展思路、优化内部结构、引入现代教育技术、拥抱市场竞争,才能永葆活力、再创佳绩。(一)深化继续教育改革,激发继续教育转型发展源动力。1.转变发展思路,体现责任担当社会服务是高等教育3大职能之一,而继续教育则是高校开展社会服务工作的有效抓手和重要途径。在国家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等新形势下,高等林业院校继续教育的发展应在理清自身特色和优势的前提下,紧扣时代主题,充分体现责任和担当,紧紧把握“服务国家战略发展、服务林草行业发展、服务‘双一流’学科建设”的发展站位,使发展规模由偏重学历教育增长向非学历培训增长转变、发展思路由单一办学向众校协同办学方向转变、教学模式由传统教学模式向混合教学模式转变。2.完善管理机制,提供坚实保障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均有比较完善的继续教育管理体制和相应的管理制度,这对继续教育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林业高校目前在继续教育发展领域均未出台专门的制度,需出台关于继续教育发展指导性意见,以夯实林业高校继续教育发展的基石。笔者建议各高等林业院校建立由学校统一领导的继续教育管理机制,成立继续教育专家委员会,将继续教育发展纳入学校发展的统一布局中,在继续教育的组织领导、政策保障、支持服务、质量监督、管理运行等方面出台相应的制度,形成继续教育学院为主体、各院系发挥优势的继续教育共赢格局。(二)顺应时代潮流,探索继续教育转型发展新途径。1.有序推进林业继续教育集团化发展,构建终身学习体系近年来,社会经济和技术的飞速发展改变了教育格局,为适应社会和市场的需求,各类行业性、区域性继续教育集团和联盟相继成立。2014年,教育部全国高校现代远程教育协作组推动建立了高校继续教育数字化资源开放与在线教育联盟,重点组织推动了服务于一带一路、依法治国、新农村建设、全民健康、生态文明建设等10类国家战略的36个E行动计划。同时,教育部还鼓励教育联盟制定各联盟内、联盟间的学分互认制度,这给非网络教育试点院校开展在线学习扫除了政策阻碍。在此背景下,由北京林业大学牵头实施了“生态学人E行动计划”。其中,作为该计划任务之一的“全国林业院校继续教育网络课程资源联盟”于2016年正式启动,该联盟就是教育集团化发展的一个缩影。该联盟将建立由课程学习、资源共享、学分互认、用户自助服务与相互协作、教学管理与评价等模块组成的综合学习服务平台,实现教学内容的融合、教育的同校同质。2.提升继续教育信息化水平,加强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2018年4月,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教技〔2018〕6号),明确提出“网络扶智工程攻坚行动”,引导教育发达地区与薄弱地区通过信息化实现结对帮扶,实现“互联网+”条件下的区域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缩小区域、城乡、校际的差距,实现教育的公平、有质量发展,将一流教师的授课带到每一位学习者的面前,使偏远林区林业从业人员共享一流的教育资源。这就要求高等林业院校要打破现有的业余、函授与自学考试等传统的教育模式,加速继续教育在线学习平台的建设,实现校内的全日制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与继续教育网络教学资源的共享,着力提升继续教育信息化服务水平,使继续教育学生在线完成注册、报名、交学费、考试等服务。3.大力发展非学历教育,打造继续教育新“引擎”非学历培训是学习型社会建设和终身学习体系构建的重要支撑,以中短期培训为主的非学历教育已成为各大高校继续教育发展新的增长点。而林业行业,如营林造林、病虫害防治、护林防火等岗位,对专业技能都有一定的标准和要求,在职业资格认证培训、岗前培训和业务技能提升培训等方面有着巨大的需求。因此,笔者建议高等林业院校继续教育要立足校内优势教育教学资源,面向社会开发和推广特色培训项目,建立“在线学习+面授学习+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培训模式,努力打造培训品牌,扩大社会影响力。另外,高等林业院校继续教育还要尽快建立“学分银行”制度,将非学历培训课程通过学分转换成为学历教育承认的学分,打破非学历培训和成人高等学历教育之间的壁垒,为终身学习制度的建立打下基础。

总之,高等林业院校继续教育在高校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曾一度被许多高等林业院校当做“钱袋子”,使其发展处于“散兵游勇”的状态。但随着高校对社会服务功能的不断重视,高等林业院校继续教育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为此,笔者在高等林业院校继续教育转型发展方面提供了一些改革思路和建议,但如何在规模、质量和效益方面找到平衡点,仍需各高等林业院校在具体实践中总结和探索。

作者:王壮 单位:北京林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