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研究3篇

时间:2022-05-20 03:50:30

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研究3篇

第一篇

1.高职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创业能力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人们发现和捕获商机,将各种资源组合起来并创造出更大价值的能力。创业能力可分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类,是一种高层次的综合能力,是创业成功的必要条件。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既与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一致,又对学生的自主就业和职业生涯的后续发展非常有利。借助于创业能力的培养过程,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创新意识、团队协作的能力等,使其将来在职场能有更大的发挥空间,充分地展现自身价值。

2.高职学生创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缺乏创业意识

目前,高职学生都是“90后”,大多是独生子女,成长在改革开放以及时代变迁的大环境下,政治和社会环境都比较稳定,家庭条件也比较好。许多家长总希望孩子有一个稳定的工作,害怕承担不了创业失败的风险,家长及学生本人更倾向于传统的就业而非充满挑战和变数的创业,因而,学生的创业意识受到影响。

2.2缺乏创业行动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高职院校已开展创业教育活动,鼓励学生进行创业,学生也开始有了创业的意愿,想进行创业,想证明自己的价值。但因缺乏创业氛围,又怕找不到货源或创业失败而被同学嘲笑等,所以,他们仅处于观望状态,没有迈出创业的步伐。

2.3缺乏专业知识

受媒体对比尔•盖茨、张朝阳、马云等创业成功人士的宣传影响,以及国家和各高校对于创业的优惠政策吸引,高职学生有创业激情,但缺乏创业方面的专业知识,对企业的运营管理知识知之甚少。因为缺少专业知识的支撑,在创业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盲目性,创业的风险增大,创业的成功率很低,又挫伤了学生的创业热情和积极性。

2.4融资渠道不畅

高职学生创业融资渠道主要是依靠好友合资或是向父母借贷,因没有任何可供抵押的资产,未获得风险投资公司的支持,导致缺少创业启动资金,使许多优秀的创业设计难以付诸实施。

3.高职院校大学生加强创业能力的培养模式

要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提高高职学生的创业能力,可实施“123”创业能力培养模式。“1”是指要营造一种良好的创业教育氛围;“2”是指建设创业教育“双师(校内专任教师和校外兼职教师)”执教的师资队伍;“3”是指构建三级创业能力培养体系,即通过第一课堂的课堂教学、第二课堂的课外创业训练、第三课堂的创业基地实践活动来培养创业能力。

3.1营造一种良好的创业教育氛围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大学生创业既是我们教育体制改革和高新技术产业跨越式发展的助推器,也是繁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加速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源。大学生创业不仅可以解决自身的就业问题,而且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所以,全社会要为大学生的创业营造良好的氛围。政府在大学生创业方面要制定“鼓励创业、支持创业、服务创业、保护创业”的公共政策;完善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法律法规;成立专门的大学生创业扶持机构,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咨询、创业项目平台、创业培训等全方位的服务;构建大学生创业信息体系,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信息服务;还可以联合各方面力量拓展大学生创业的融资渠道,建立“大学生创业基金”“新技术援助基金”,解决创业缺乏的资金问题,相关部门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大学生创业的门槛与风险,提高创业的成功率。社会各界要营造一个宽松的大环境,从舆论导向、社会宣传、价值观念上鼓励创业,崇尚创业,让创业的学生感到“社会上有地位、政治上有荣誉、经济上有实惠”。学校要积极宣传创业政策,宣扬创业成功者事迹,进行必要的创业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以良好的心态投身创业、理性创业。学生家长要改变“求稳怕险”的就业观念,积极鼓励子女创业,在资金上和精神上支持子女创业。

3.2建设创业教育“双师”执教的师资队伍

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要求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还具有创业实践经验的综合素质,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是高职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成功的保障。首先,对从事创业教育的专职教师,要加大培训力度,同时创造条件让教师体验创业,提高其理论水平以及创业能力;组织教师与创业者联合开发创业教育的课程和创业系列教材,提高教师对创业的认知水平;鼓励和支持教师到企业挂职或参与企业咨询,创办经营企业,体验创业,积累创业经验,增强教师的创业能力。其次,聘请成功的企业家、风险投资家、法律专家、政府人员、具有创业经历的优秀毕业生等担任创业教育兼职教师,定期和专任创业教育教师一起参加教研活动和公开课教学,通过听课、评课活动,相互取长补短,提高教师的创业教育教学水平。

3.3构建三级创业能力培养体系

(1)以课堂教学为基础,是高职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首先,要开设必修的创业课程,如创业学、创业企业管理、创业实务指南、大学生创业指南等,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同时,还应设置选修课程,如创业企业融资、消费者行为、创业营销、商业计划书等,以开阔学生视野,拓展学生技能,满足各类学生的发展需要。其次,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如组建“模拟创业”课堂,采取互动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模拟情景教学法等,运用多媒体和信息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创业品质,强化创业能力的培养。再次,定期邀请一些成功企业家和毕业生创业典型走进课堂,传授创业的经验和教训。此外,推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鼓励学生创业。如允许学生先创业、就业或者休学去创业,分阶段完成学业等。

(2)以课外创业训练活动为重要内容,是高职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举措。充分发挥第二课堂活动的作用,有针对性地开展创业训练活动,将第一课堂所学知识转化为创业的技能。定期开展创业沙龙活动,邀请创业成功人士现身说法,传授就业、创业的知识和经验;组织学生参加专题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与专业相结合的市场调研,指导学生正确认识行业需求,端正就业、创业态度;开展创业文化节、科技节等专题校园文化活动,激发学生的创业潜能,提高创业能力;组织学生参加“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创业知识,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技能与实践能力。

(3)以创业基地实践活动为中心,是高职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落脚点。高职院校要建立多种形式的校内外创业基地,如大学生创业园,充分发挥第三课堂创业能力培养的实战作用。依托创业园这个实战平台,让学生实施创业计划,模拟或真实地开展经营管理等各种创业活动,得到创业的体验、技能的训练,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创业能力,让园区成为学生创业的“孵化器”。条件不成熟的高职院校可以将校内的超市、文印室等让学生承包、自主经营,锻炼创业能力。同时,学校应成立由创业经验丰富的教师、企业管理人员和风险投资专家组成的创业指导小组,对学生的创业活动进行指导,防止学生盲目创业。通过第一课堂的教学活动、第二课堂的技能训练活动、第三课堂的实践活动,有效激发学生的创业欲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

4.结语

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高等教育的必由之路。我国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如何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需要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实践,任重而道远。文中提出的营造一种良好的创业教育氛围、建设“双师”执教的师资队伍、构建三级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高职学生创业能力“123”培养模式,对高职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有一定借鉴作用。

作者:刘良瑞工作单位: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第二篇

1高职院校创业基地的功能与任务

大学生创业基地是大学生创业实习实训与成果孵化基地,是开展创业教育、创业实习、创业服务,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的重要实践平台[2]。结合文件精神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创业基地的功能与任务是复合的,可描述为“一主体,三延伸”。

1)高职院校创业基地的主体功能与任务。高职院校创业基地是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接纳大学生创业实习实训,开展创业指导和创业培训,培养具有创业精神、创业能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2)高职院校创业基地的延伸功能与任务。功能与任务延伸之一:向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延伸。为大学生提供创业项目信息和创业项目孵化的软硬件支持,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支撑和服务,积极支持并大力推进大学生自主创业。这是创业基地功能与任务的一个重要延伸,也是创业基地的发展方向。功能与任务延伸延伸之二:向大学生创新基地延伸。创业基地要结合创业项目的孵化与专业实践,做中学、研中学,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功能与任务延伸延伸之三:向社会和教师延伸。创业基地是开放的,不仅要接收在校大学生创业培训与教育以及项目孵化,还要接纳社会人员的培训和孵化项目,接收教师创业项目的孵化等。

2高职院校创业基地建设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1)高职院校创业基地建设的理论依据。①三元参与理论[3]。创业基地一般是依托大学科技园建设,或者是大学科技园的组成部分,而“三元参与理论”是关于高科技园区兴办、管理和发展的理论,也是创业基地建设依据的理论之一。1993年6月,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召开的国际科学工业园协会第九届世界大会上,通过深入考察研究科技园区发展规律,大会正式提出了政府、企业和大学以科技园为结合点的联合与协调理论,即“三元参与理论”。“三元参与理论”认为,自从二十世纪中期以来,各国大学、企业和政府三方面都不约而同地遇到了一些新的问题,实践表明,这些问题难以由单方面独立解决,需要三元共同参与解决。一般说来,政府较多考虑经济增长、区域平衡发展、保证就业等;企业以追求最大利润、生存和发展等为目标;大学则较多考虑人才培养、科学探索等。这三方面目标既有长期的一致性,也有短期的差异性,把三方目标变成统一的政策与协调的行动是创业基地建设发展、运作的关键。②企业孵化器理论。由于创业基地的功能与任务是向孵化基地延伸,因此,“企业孵化器理论”也是创业基地建设依据的理论之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始于1959年美国纽约的Josephl.Manusco商业中心。企业孵化器理论包含增长极理论、空间生产生命周期理论、公司空间扩张理论、社会网络理论、企业孵化器的核心资源论[4]。企业孵化器是指专为企业创新优化环境,培育创新型、技术密集型中小企业的一种新型社会经济组织形式。根据许多国家测算,在市场竞争的条件下,新办中小企业的成活率一般不超过30%,而经过孵化器的孵化和培育,新办中小企业的成活率一般都高达80%以上,这充分显示了企业孵化器对中小企业成长的重要作用。企业孵化器具有资源放大功能的作用机理,即通过聚集孵化资源形成服务体系,然后通过这个体系的作用,使孵化企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成长起来的企业获得“毕业”资格进入市场,成为区域经济的新生力量和增长源[5]。③其它理论。由于创业基地的功能与任务是向创新基地延伸,向社会和教师开放,因此“系统创新理论”、“产学研结合理论”、“内创业理论”等也是创业基地建设与管理应关注的理论。

2)高职院校创业基地建设的指导思想。依据上述理论,为实现创业基地的功能与任务,大学生创业基地建设的指导思想可概括为:树立服务和市场理念,以增强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提高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社会责任感为目标,以和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合作建设为路径,支持学生、教师、社会人员创新研究和成果孵化,努力造就一批以大学生为主的自主创业者,建设一批大学生自主创业实体,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以及项目的孵化创造良好的条件,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贡献。

3)高职院校创业基地建设的原则。①多元化原则:主要是指创业基地建设主体的多元化。要充分整合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资源建设创业基地。②整体性原则:主要是指创业基地建设内容要结合创业教育与培训与专业人才培养整体设计。要和实验室、实训基地建设相结合,和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建设相结合,和科技园建设相结合。③保障性原则:主要是指创业基地的运行机制、管理办法的建立与健全,创业导师队伍的建设,创业基金的设立与创业文化的培育等。

3湖北职院创业基地建设实践

湖北职院从2001年起开始创业教育的研究,并探索出“五环复合”的创业教育模式。它是根据培养创业型人才的目标,促进课程教育、渗透教育、活动教育、环境教育、实践教育这五个教育环节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并以此为途径,实施创业教育[6]。同时结合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申报和建设,开展了创业基地的研究和探索[7]。

1)创新“三方三级三类”创业基地建设模式。①“三方”,是指创业基地建设的主体包括“湖北职院、行业企业和政府”三个方面。②“三级”,是指创业基地场地由“院系层级、学校层级、社会层级”三个层级构成。院系级场地方面,各院系依托重点实验室、实训中心、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等,由各院系安排教师担任大学生创业项目的指导老师,指导大学生开展创业实践活动。校级场地方面,有创业培训楼、创业孵化楼,面积达2300平米。社会级场地(即学校与行业企业、政府共建的场地)方面,学校与200多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实践向合作企业延伸。如在九洲数控机床公司等企业建立了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面积达600平米。学校还与孝感高新区、共青团孝感市委合作,共建了大学生创业基地,孝感市青年创新创业服务中心。③“三类”,是指创业基地分为“公益性创业基地、合作式创业基地和园区式创业基地”三个类型。其中公益性创业基地特点是以服务社会为宗旨,以商业化运作为途径,学生结合所学专业在公益性活动中学创业知识,增创业才干。合作式创业基地特点是学校和企业运用校企合作机制建立大学生创业基地。如湖北捷瑞汽车玻璃有限公司急需汽车服务方面的专业人才,学校急企业所急,校企共建了捷瑞创业中心,对进入中心开展创业活动的学生给予资金、技术、项目等方面的支持和帮助,促进了学生创业工作,也培养了企业欢迎的毕业生。园区式创业基地特点是以湖北职院科技创业园为依托,充分发挥科技创业园与区域经济联系紧密的特点和优势,通过园区内教育、人才、技术、项目等资源的优势组合、集约共享,共同打造学生实习实训、就业创业平台,力求实现教学生产一体化、创业就业本土化。湖北职院科技创业园位于孝感市经济开发区,占地100亩,厂房、科研楼面积1万多平方米,年产值8000多万元,华中科技大学在园区内设有3个院士工作室。湖北职院充分利用这些条件,与孝感市开发区创业中心合作对学生开展创业培训、创业项目孵化、顶岗实习,收到了良好效果。

2)探索“网络化、多元化、制度化”创业基地管理机制。①多方协作,健全创业基地管理机构。学校成立了由院长任组长,由分管院长任副组长,由教务、就业、科研、财务、学工、团委、校企合作处、技术研发中心和各院系负责人为成员的“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同时成立了创业学院,作为落实创业教育与创业实践的具体办事机构。还成立了“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校友创业联盟”,促进湖北职院创业者和学界、商界、政界、金融界等各界校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湖北职院创业项目、资金、人才的互动平台。以创业学院为中心的管理网络实现了创业基地管理的高效和创新。②学校投入与引进社会资金相结合,建立专项基金资助机制。学校每年除安排专项经费用于大学生创业工作外,还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30万元。同时积极争取政府、成功创业校友和校企合作企业参与学校创业基地的建设与管理,来校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如校友余汉江的宇济房地产股份有限公司向公益性创业基地资助了100万元,湖北捷瑞汽车玻璃有限公司出资200万元,在湖北职院设立“捷瑞教育与创业基金”。③制度与执行并重,建立长效机制。学校制定了一系列创业基地的管理制度,如《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创业基地管理办法》、《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关于支持专业教师开展创业活动和创业教育的若干规定》、《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创业基金管理办法》、《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大力促进大学生创业工作的实施办法》等,规范了创业基地的使用和管理。④启动一系列鼓励学生自主创业的活动。如,评选优秀专业创新创业实验室,学校给予每个实验室3000元的启动资金;对于优秀的创新创业实验室给予3000元的奖励金;并评选优秀创新创业导师,给予每人5000元奖励;开展大学生创业项目征集大赛,每年筛选10个大学生优秀创业项目,分别给予5000元的启动资金;为部分优秀大学生创业项目提供3-5万元的贴息贷款,3年内归还本金。⑤强化制度的执行与落实。各相关部门、各学院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实现与大学生教育管理相结合、与教育教学改革相结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与学生管理工作相结合,与校友资源相结合,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3)形成“专兼结合”的创业教育教师团队培育途径。学校采用“走出去、引进来”的办法,精心构建了一支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专兼职相结合的由六十余人组成的创业导师团队。其中学校聘请了30多位企业经理、创业能手、创业成功校友、企业家及专家学者作为兼职创业导师。在专职创业导师培养方面,学校采用定期国内外培训、科研带动、学术交流、到企业挂职锻炼、到基地创业、待遇倾斜等办法,激发教师潜能,提升教师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如创业导师,建筑工程学院的匡威老师带领陈强等10多名学生创办了天筹工程造价公司,该企业一年多来运行良好,实现了教师、学生、专业的良性发展。学校还成立了创新创业研究中心,引导创业导师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研究,不断提高教师在专业教育、就业指导课中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近几年来,学校创业导师主持就业与创业方面的部级与省部级科研课题8项,出版就业创业方面的教材5部,项目负责人万由祥教授被聘为教育部高校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

4湖北职院创业基地建设成效

湖北职院大学生创业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促进了学院创业教育与专业建设、学生社团活动的结合,支持了教师做中教、研中教,学生做中学、研中学,推进了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创新创业能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服务了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

1)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创业基地通过几年的建设,到2012年底共培育了校级大学生创业团队43个。这些项目中,与学生所学专业明显相关的项目达41项,科技类、产品类创业项目达20项,占总项目数的49%。接受学生创业实践方面,2011年达510多人次,支撑了“五环复合”的创业教育模式,深化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职业能力,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湖北职院毕业生的就业率近五年一直保持在95%以上,学生创业率一直保持在3%以上,参加国家、省技能大赛多次获奖,获奖选手大多是创业项目团队的骨干成员。

2)打造了校园创业新形态。湖北职院建有湖北职院科技创业园,实行“一园多区”,建有17多家“前校后厂”式的企业,着力打造“校中厂、厂中校”,构建校地、校企产学研合作新形态。湖北职院大学生创业基地与科技创业园相互呼应,引领大学生创业向纵深推进,一批创业项目脱颖而出。“传福翻译”创业项目2012年产值达150万元,“无塔供水”创业项目2012年产值达70万元,孝感呱呱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孝感卡索商贸有限公司入选2013年湖北省高校大学生创业扶持计划。

3)提升了学校软实力。湖北职院的大学生创业基地2012年5月被湖北省教育厅评定为首批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也是湖北高职高专中唯一拥有省级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的高校。2012年8月被湖北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认定为首批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2013年3月以创业基地建设为内容的教学成果获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湖北职院大学生创业基地现正申报湖北省科技厅组织的2013年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这些荣誉与成果,有力提升了学校的软实力。与此同时,湖北职院弘扬中华孝文化,以感恩教育和典型宣传为切入点,推进中华孝文化与素质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积极支持大学生创业,在创业孵化中积累创业经验,在群体实践中打造公益创业品牌。传统文化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逐步成为湖北职院特色并产生极大的社会影响。如《瞭望》新闻周刊2012年7月31日发表周大平的文章《让高职生走上“低进高出”就业路》,介绍了湖北职院义工社“义务家教”、“科技下乡”、“老年护理”、“结对帮扶残疾家庭”、“家电维修”、“节约资源”、“环境保护”、“心理咨询”、“义务导游”、“文化进社区”等十个工作品牌。该文由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新加坡《联合早报》等国内外多家媒体全文转载。

5结束语

大学生创业基地是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取得成效的保障。目前,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创业基地建设、创业基地管理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对部分兄弟院校创业基地的建设起到了积极的借鉴作用,为高职院校创业人才培养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本文来自于《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杂志。《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杂志简介详见.)

作者:孔新舟工作单位:湖北职业技术学院

第三篇

1基本情况调查

(1)数据统计说明:为了保障调查数据统计的科学性和方便性,我们采用了抽样分析的统计方法,在共计1300份回收问卷中随机选取了1265份样卷进行统计分析。同时,受此次问卷调查目的所限,即重点分析高校学生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接受程度,调查对象为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在读学生。(2)调查对象身份特征。总体而言,在此次调查中女生共65人,占总人数的5%,男生共1200人,占总人数的95%。在大一到大二的在校大学生中,其中大一在校生共713,占总人数的56%,大二在校生共552人,占总人数的44%,同时我们还对其它三项进行了统计,来自农村地区的学生共653人,占总人数的52%,来自城市地区的在校大学生共612人,占总人数的48%。

2是否接受过系统的创业教育

统计显示,59%的调查对象表示完全没有接受过创业教育;另外,还有2%的被调查者接受过较为系统的创业教育;39%的调查对象表示熟悉了解创业教育一点点。另外有数据显示,69.2%的被调查者是通过校内教育了解创业教育;而10.7%的被调查者是通过校外教育,这分别来自网络、校外培训机构、老师的引导、家长的言传身教和周边朋友的引导;还有20.1%是属于自学。

3关于创业的想法以及会选择哪一行业

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创业刚刚起步,但是通过我们的调查,关于创业积极性,意识性这一块的大学生,想法还是比较积极,而且比较渴望,但是对于创业方面的知识了解太少,所以开设创业指导课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创业打算,有11.1%的被调查者表示有想过且会实行;有构想但不肯定会实行的被调查者占58%;12.3%的被调查表示完全没想法;18.6%表示选择其他。由此可见,大多数当代大学生都有创业的冲动和梦想,对创业情有独钟。但冲动中不乏理性,所以才会有高达58%的被调查者选择观望。在选择创业行业时,有5%的被调查者选择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所占比例较大,有近50%的被调查者选择此行业;有23.7%选择新办软件生产企业;小型微利企业所占比例为7.5%;而技术贸易企业占6.2%;选择农业企业的被调查者占6.1%;12%的被调查者选择个体工商户。

4对国家关于创业的政策了解及其获取途径

数据显示,在对于关注国家鼓励毕业生创业新闻政策这一方面,42.5%的被调查者表示“时刻关注”;有47.6%的被调查者“偶尔看到”;另分别有4%和6.7%的被调查者表示“毫不关心”和其他。有13.5%的被调查者从报纸杂志来获取信息;36.5%的被调查者从互联网上获取信息;36.5%从电视节目上来获取信息;9.5%通过横幅标语;2.7%通过手机报;1.3%通过课堂。由此可以看出,仅仅对创业抱有兴趣和热情是不够的,对创业知识的极度缺乏是他们的绊脚石,所以在高校可以安排加强创业教育的课程。

5创业资金的主要来源和制约创业的因素

选择自身原有的资金积累的被调查者占13.5%;选择向父母要的被调查者占44.6%;向银行等机构贷款的选择率为21.6%;选择政府创业补贴的被调查者占20.5%。而在制约创业因素里,有30.6%的被调查者选择周围人的支持;不知晓相关渠道,如进货和需要办理的手续的被调查者占19%;缺少资金的占20%;没有管理、营销方面的专业知识的被调查者占21.5%;没有实际工作经验占8.9%。

6有关创业优惠政策的知晓

知道有工商注册优惠的被调查者占26.3%;知道房租补贴的被调查者占16.8%;知道有税收优惠的被调查者占28.4%;知道有投资奖励的被调查者占23.2%;知道有鼓励技术成果投资的被调查者占3.2%;知道有孵化器优惠政策的被调查者占1%;知道有发放消费券的被调查者占2.1%。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创业者,更何况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但是创业不是想成功就可以成功的,它的成功与许多因素都有关,其中有一项是创业力,创业力是可以保障创业成功的一种能力。如果没有创业教育来提升创业力,那么,关于创业的一切也只是空谈,高职学生的创业力也只能是一种形式上的东西,落不到实处。而推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创业教学模式,也可以大大提高高职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我们应该在人生规划、职业生涯规划这一块对学生展开先行教育,这对于学生的自我定位,寻找人生目标有着很大的积极作用和肯定作用,对于强化学生的创业动机很有帮助,不失为创业教育的一个好手段。而在学生的思想这一块,则要好好引导,现代人的思想有时候是奇思妙想的,有时候又是循规蹈矩的,但是我们要让学生敢于走进社会,开拓视野,寻找发散性思维,鼓励学生结合书本知识来进行社会实践,开展创业活动。在学生们动起来的同时,学校要为学生搭建好平台,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学校除了开展创业教育,还可以开办创业中心,用优秀的案例和成功人士的座谈来激发学生的激情和热情,并且有了直接的经验交流。目前看来,创业的文化氛围在我国还未能兴起。所以我们在开展一些创业教育的同时,必须把创业文化带动起来,让大家在一个好的氛围里面来进行创业探索和突破,我们要鼓励大学生的创新意识,让他们愿意去做这样一件事情,从而促进创业事业顺利发展。

作者:冯晨晨工作单位: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