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传播载体发展与创新

时间:2022-07-05 10:49:01

民族音乐传播载体发展与创新

摘要:音乐传播是一种社会性很强的活动,音乐传播受到媒介的不断发展,也正在逐渐进步。就民族音乐来讲,根据传播载体不同而分为四种:以口传教授为载体的传播、以文字图谱为载体的传播、以广播和电视为载体的影像传播、以新媒体为载体的传播。就目前民族音乐传播载体的发展情况来看,想要实现民族音乐传播载体的发展与创新,就要从旅游传播载体和教育传播载体入手。该文就将针对民族音乐传播载体的发展与创新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民族音乐;传播载体;音乐传播;创新

民族音乐是我国最为珍贵的民族文化艺术形式之一,已经经历了数千年的传播与发展,而民族音乐也为我们带来了精神上的一种享受。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民族音乐的传播载体也正在发生着改变,而民族音乐载体的发展与创新也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丰富的传统载体使得民族音乐的传播效果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也为民族文化艺术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1音乐传播的概述

音乐传播从音乐出现的那一刻,就被视为一种具有非常强烈的社会性的文化传播行为,也只有音乐传播行为的存在,才能够体现出音乐的存在。音乐传播的社会性很明显,例如,在一些祭祀活动当中音乐的运用与传播,是基于社会信仰而进行的;生产生活当中音乐的运用与传播,是基于生产生活发展的需要;日常娱乐活动当中音乐的运用与传播,则是属于一种人们相互沟通的途径,因此,音乐是在一系列社会性的传播活动当中所产生的。刚才所提到的带有社会性的音乐生产是一种音乐传播,而声音又是音乐的一种十分重要的外在表现,所有的音乐都是通过声音的方式来进行传播的。声音传播音乐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能够让人可以更清楚地听见,可以真正理解及感受到音乐所要表达的情感。在原始的音乐传播当中,不管是自身传播,还是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音乐的社会性都被完全的展现出来。我们平时的生活当中也会哼唱着音乐,这就是对周边的人和空间进行着音乐传播,音乐由自身进入到另一个人或群体,这也正是音乐及音乐传播的真实存在,由此我们可以更容易地看出音乐与音乐传播之间的密切关系。音乐文化当中传播媒介的出现,说明音乐传播管理已经正式开始,而在音乐传播当中最初的媒介就是乐谱,乐谱的出现使得音乐作品再也不会出现消失的现象。而唱片属于是音乐传播管理的第二个阶段,其功能与乐谱的媒介传播功能很相似,但唱片具有更高的技术含量,而且更加直观,唱片可以对声音进行完整的存储、管理和传播。在乐谱及唱片等媒介发展的环境下,广播、电视、视频等更加先进的传播媒介相继出现,而这些传播媒介的出现,也促进了音乐传播的进一步发展。

2民族音乐传播的四种方式

2.1以口传教授为载体的传播方式。口传教授的民间传播是民族音乐的最基本载体,其传播方式较为传统,同时也十分简单,可以分为三种:家庭传播、宗教传播、师徒传播。口传教授传播是把空气和声音当作是媒介,这样更容易使传播者与被传播者之间形成一种情感上的交流。现如今我们所接触的丰富多样的民族音乐,就是通过老一辈民间艺术家们口传教授而不断发展而来的,直到今天,口传教授的民族音乐传播方式也依然在不断发挥着自身的重要作用。口传教授传播方式的传播载体实际上就是声音和言语,所以这种传播载体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不能够保持长期的稳定、传播的过程较为缓慢、具有十分明显的传播随意性等。如果想要在现代化的社会中更好地传播民族音乐,树立起属于我们的民族音乐品牌,只依靠传统的口传教授传播方式还是远远不够的。2.2以文字图谱为载体的传播方式。所谓以文字图谱为载体的传播方式,就是指通过无声文字及符号、图形等记录音乐,并可以完整的保存下来,同时还可以完整流传的一种传播方式,以文字图谱为载体的传播方式从人类开始适应符号及文字、图案开始,便开始被广泛流传。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以及环境的不断变化,传播民族音乐的各种载体也正在不断地被充实和完善。像我们现在经常使用的五线谱及简谱,这些对于民族音乐的传播过程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可是乐谱符号并不能完全地代表音乐本身,它只是一种特定的符号记录,如果想要让所记录下来的乐谱真正地成为音乐,中间还有一系列的工作要进行。所以,以文字图谱为载体的传播方式在民族音乐的传播过程中,也不是一种最好的方式。2.3以广播、电视为载体的影像传播方式。随着现阶段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视听类的设备也被我们广泛使用,我们在平时需要的时候可以听到全世界各国的各种音乐,通过科学的影像传播与视听设备,能够把在民间采集到的民族音乐制作成唱片进行销售,还可以邀请民族音乐的继承人和乐师等录制民族音乐的资料,或者是邀请他们走进电视,为广大观众表演优秀的民族音乐节目,通过这样的形式和方法,最终达到传播民族音乐的效果和目的。现代化的影像技术算是民族音乐传播当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载体,同口传教授及乐谱记载的形式相比较,影像传播方式可以带来很大的传播效应。可是随着影像技术的不断进步与更新,我们所获取各类音乐的途径也正在增加,而喜欢民族音乐的人越来越少,这样便使得许多珍贵的民族音乐正面临着消失的境界。2.4以新媒体为载体的传播方式现在是21世纪,是一个新媒体时代,也正是在这样一个新媒体时代里,出现了很多种不同类型的媒介,这使得民族音乐传播的载体也丰富起来,其中也包括民族音乐网站及观看民族音乐的网络视频等。近些年来流行的数字新媒体技术,还可以通过虚拟的视觉技术及3D虚拟技术来搭建一个综合型的舞台,以此来提高民族音乐演出的舞台效果,让观众可以更加专心、投入的观看民族音乐的表演。

3现阶段民族音乐传播载体如何进行创新

3.1把旅游当作民族音乐的传播载体。旅游和民族音乐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如果在旅游当中加入民族音乐,会使旅游活动的地域风情及特色显得更加突出,如果对旅游进行合理的开发,还可以不断扩大民族音乐的传播范围,这样也可以让更多的人全部接触到民族音乐。要想把旅游当作是民族音乐的传播载体,我们首先就要对民族音乐文化进行深入的挖掘,设计出符合地域特色的旅游民族音乐。由于各个地方的地域环境有所不同,拥有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存在着差异,所以,可以邀请专业的词曲创作者,针对地方旅游资源进行针对性的创作,在音乐创作的过程当中也要将该地区的民间音乐素材融入进来,这样才能够创作出与当地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相匹配的民族音乐,进而使游客可以在旅游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欣赏到当地的优美景色,还能够感受到当地的民族音乐,通过民族音乐真正地体会到旅游资源的内涵。其次,在民族音乐的发源地或传唱较多的地区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旅游节或比赛,以此来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赏景色,倾听音乐,真正了解到民族音乐背后所蕴含的民族文化历史。比如民族音乐《茉莉花》,就完全利用了旅游当作载体进行传播,吸引了各地游客前来观光、游玩。不仅如此,在《茉莉花》传唱地区之一的安徽六合,还举办了“茉莉花节”,《茉莉花》的采集地金牛湖风景区接待了将近7万名游客,这不仅使当地旅游景区的人气值大大提升,还让更多的游客零距离的接触了《茉莉花》、喜爱上《茉莉花》,并且真正了解了《茉莉花》。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把旅游当作是民族音乐的传播载体,不但能够促进当地旅游业的不断发展,还可以让游客在旅游的过程中,真正接触到当地的民族音乐。3.2把教育当作民族音乐的传播载体。民族音乐是中国音乐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的前提与基础,对中国的民族音乐进行大力的宣传,不仅弘扬了我国的民族文化,而且还是传承民族音乐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教育是民族音乐传播过程当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载体,把教育当作民族音乐的传播载体,可以使民族音乐的传播范围变得更广,其最终的效果也会更加明显。在民族音乐的传播过程当中,如果遇到了跨地域、跨地区的情况,而且由于各自的地理环境与文化背景各不相同,则很难引起音乐上的共鸣,无疑为民族音乐的传播增加了不少的困难。可是如果把教育当作是民族音乐传播的载体,就可以进行跨地域、跨地区,甚至是跨国际的进行传播。作为音乐教师,一定要扛起传播民族音乐的大旗,对民族音乐要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在日常的音乐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民族音乐思维与乐感的培养,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当中,真正的接受我国的民族音乐。除此之外,音乐教师还可以把现代的流行音乐拿来进行音乐教学,由于现代的流行音乐与民族音乐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很容易吸引学生对民族音乐产生兴趣。但最关键的一点就是音乐教育的内容一定要不断地进行优化与完善,同时,音乐教育也要打破传统的“西方音乐中心理论”,不断加快音乐教材的建设,在音乐的课堂上逐渐加入我国传统的民族音乐,例如,藏族、苗族、蒙古族、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的民族音乐,也可以加入京剧、豫剧等戏曲,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接受音乐教育的同时,真正了解到民族音乐的精髓,以全新的理念为我国民族音乐的传播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4结语音乐属于我国民族文化当中的一种,也是我国艺术领域当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现如今,全世界各种类型的音乐层出不穷,而民族音乐的地位,也随着传播载体的不断变化,以及传播方式的不断创新而越来越重要。民族音乐传播载体的不断创新,使民族音乐的传播显得更加便捷、高效,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了民族音乐,并最终被大众所认同、喜爱。

参考文献

[1]蔡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学校音乐教育[J].北方音乐,2016,36(1):16.

[2]薛海珍.当代民族音乐的文化传承与创新路径探究[J].北方音乐,2018,38(19):43.

[3]李欣沫.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当代适应与发展的思考[J].北方音乐,2018,38(16):37.

[4]赵喆.浅谈民族音乐和流行音乐的结合[J].北方音乐,2018,38(16):12.

[5]李金玲.新时代少数民族音乐的变革与对外传播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8,39(11):123-126.

作者:王盼华 单位:邯郸市群众艺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