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资产管理教学改革研究

时间:2022-10-19 10:37:35

国有资产管理教学改革研究

资产评估专业建设在我校处于探索阶段,新的课程与人才培养会遇到困惑与挑战,在提出解决措施的同时,应配合多元手段进行教学与课程改革。而现代社会需要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构架必须围绕知识运用、问题解决、能力创新进行设置[1],国有资产管理的课程也应以此为目标,综合分析问题与对策。

1国有资产管理课程概述

1.1课程性质与主要内容。《国有资产管理》是资产评估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课程以掌握国有资产管理理论与实务为专业培养目标,通过多层次的教学内容设置,让学生掌握国有资产管理的基础理论知识,同时运用案例教学充实教学内容,加深学生对国有资产管理现状和代表性问题的理解,通过多元化的教学设计,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最终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1.2课程的人才培养目标。虽然企业价值评估、无形资产评估等业务在资产评估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但国有资产评估仍是资产评估中的核心内容,因此《国有资产管理》依然是资产评估专业的必修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程,必须着力提升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为国有资产评估这一重要评估业务服务。同时,结合学校应用型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通过案例教学、实践环节等要素强化学习效果,全面提升学生专业素养。

2课程建设的主要问题

专业必修课的良好建设在整个专业建设中具有基础地位,为了实现该课程的人才培养目标,必须全面提升该课程的教学质量与效果。但结合实际教学工作的现状,发现以下几个典型的问题,也是目前该课程建设过程中的主要瓶颈。2.1课程理论化程度高。国有资产管理的课程内容中,大部分具有显著的“纯理论化”特征,充斥着大量的文字,概念的解读同样停留在理论层面。课程内容的另一个特点是较为“上层”,常与“社会主义制度”、“国有经济”等关键词相关联,略显乏味,学生往往提不起兴趣,若只是照本宣科,教学效果必然大打折扣。2.2缺乏实际应用性。包含投资、经营、收益、评价管理等内容,但是教材本身只限于理论的介绍,缺乏现实性与应用性,使得学生缺乏学习动力,且理论若总是脱离应用,也无法真正被学生接受。另外,教材缺乏案例,在较难理解的知识内容授课中,不能给学生具象化的实际应用参考,也缺乏对学生深入研讨的方向引导,仍是僵化于理论或文字的表层,无法实现活学活用。2.3教材选择空间小。“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学者认为,“在选用教材上,专业课程教材的优秀教材比例分别达到85%以上,才能更加有效地满足当前人才培养质量的需求”[2]。教材应尽量满足省部级以上获奖或者规划教材的条件,但目前《国有资产管理》教材的选择空间较小,符合要求的已出版教材不多,且都存在一些瑕疵。在此前的授课过程中发现,部分数据及其推断的结论已不符合现状,对学生容易产生误导。例如“第三产业发展滞后”这一观点,国家统计局数据表明,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在2015年已超过第二产业,说明此观点具有时滞性。另外,教材中的数据分析、论据支撑、案例应用等内容较少,不能满足部分教学需要。

3教学改革对策与建议

针对当前课程建设中的问题与瓶颈,结合实际教学体验与经验总结,可从以下方面进行教学改革,从而实现“夯实理论基础,提升应用能力”的综合目标。3.1增强授课趣味性,提升吸引力。3.1.1突出讲授内容趣味性。面对概念较枯燥的章节与内容,可通过深入挖掘其内在“故事性”的方式,灵活地解读相关概念,提高趣味性。例如,我国国有资产形成的途径是第一章的重难点,当中包含“没收官僚资本,改造民族资本,建立国营企业”。若纯粹从概念出发,则显得枯燥乏味,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若针对这种与历史演变紧密关联的知识点,深入挖掘概念之后的背景、故事,则可突出其趣味性。关于官僚资本,可从著名的“蒋宋孔陈四大家族”寻找突破口。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新中国的成立,国家没收国民党政府及“四大家族”的资本,为恢复国民经济,以及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奠定了基础。民间道“蒋家的天下陈家的党,宋家的姐妹孔家的财”,通过介绍这其中蕴含的国有资产资源,可加深学生的理解。3.1.2运用多元化的教学素材。多元化的教学素材运用,是提升学生兴趣的有效方式之一。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可灵活地融入视频、图片、音乐、故事案例等素材,一方面可获取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可将知识点具象化,寓教于乐的方式可大大增强教学效果[3]。例如,大型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中有大量关于央企建设和国资运营成就的介绍,在课程相关章节的讲授中插入视频的播放,可让学生充分体会部分国资运营的直接方式与成果。3.2将理论延伸至实际应用,激发学生探究潜能。3.2.1关注课程相关热点专题国有资产的重点关注对象是经营性国有资产,尤其是在国有企业或相关部门中进行运营的部分,因此,关于国企管理等专题的研究是本课程必须重视的部分,应在讲授国有资产管理基础理论的基础上,将理论延伸至实际领域,增强现实性,同时结合课内实践等应用环节,提高学生实际应用水平。在国企管理中,国企改革是贯穿始终的重点,核心内容包括政策解读、重点行业改革进展、时政专题等方面。因此,可根据每学年相关时事、政策等内容的变化,设置不同的专题供学生自行研究,以此形成第一个课内实践环节。例如,央企发展与“一带一路”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新国企改革十大试点中,“混改”是重点内容之一;电力行业等的改革是国企改革道路上的重要突破等。在此课内实践中,目的是使学生充分关注国有资产管理的学科前沿与热点专题,结合理论进行研讨,激发探究潜能,从而锻炼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并提升学生团队管理与协作能力。在国有资产管理专题研究的基础上,课程可设置的第二个课内实践环节是报告展示。公开报告或展示,是大学生必须培养和提高的素质之一,通过这一环节,不仅盘活了课程内容,从教师讲转化为学生讲,增强课堂互动性,还可督促学生锻炼相关素质,契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3.2.2结合案例库,深化学生对重难点的理解与应用。案例分析是帮助学生理解课程难点的有效方式之一。国有资产管理课程理论化程度高,部分概念较难理解,但目前的教材中缺少相应案例,因此,教改过程中应注重案例库的积累与建设,不仅能直接应用于教学,也可服务于专业案例库建设、教材编写等相关工作。较为典型的需求之一体现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教学中,此为课程重难点,但书中只介绍了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原则、方式,停留于理论表层的讲解缺乏现实性,使得学生无法建立具象化的概念与体系。而通过查阅更多资料,可选取案例让学生开展小组讨论,通过自我研习与总结,掌握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内容,为之后的关于国有资产经营、国企改革的学习打下基础。另外,在建设案例库方面,校企合作是有效的途径之一,可通过企业积累实际应用的经验,拓展学生视野。3.3完善教材建设。在可供选择的教材有限的情况下,可通过教学过程中的不断积累,收集符合本校专业与学生特点的素材,在更多有经验的前辈的指导与监督下,编制具有特色的校本教材,将学校的定位、教师的专长、学生的特征有机结合起来,打造具有高度适用性、符合各方需求的精品教材。教材方面的建设应同时满足几个基本特性:3.3.1适用性。不仅是指教材与专业课程要求和人才培养目标相匹配,还要适合学生群体这一直接使用者。一方面,一本合适的教材能够有效地引导授课教师设计教学内容与要求,把控教学节奏,总体提升教学质量;另一方面,适用度高的教材能够促进学生更好、更深入地理解、钻研,总体提高学习效果。3.3.2前沿性。教材必须满足前沿性的要求,通常要选用三年内出版的教材,从而保证其理论与内容与最新变动保持同步,不与时代脱节。在自编教材的过程中,更要注重最新资料与数据的收集,为学生提供与时俱进的知识与讲解。3.3.3应用性。这与前文论述的案例库有一定的相关性,在应用型教育中,十分注重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的提升,教材的内容应设置合理的案例分析、讨论题等,引导学生进行自习或小组讨论,通过实际应用将理论升华。尤其在理论性较高的课程中,提升教材的应用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结合课内实践环节,刺激学生的求知欲,全面提高教学效果。

4结语

面对资产评估专业《国有资产管理》课程遇到的主要问题,必须有针对性地提出改革对策:通过获取学生的注意力,增强教学效果;引导学生关注热点、自主学习,结合课内实践等方式形成监督、反馈机制,提升应用型学科建设效果;积极建设案例库,拓展校企合作,结合本校专业与学生特点,打造符合各方需求的精品教材等。教学课程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确定合理的综合目标,稳步推进具体工作,才能将教改落实到位,为资产评估专业的整体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车瑞.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中文专业实践教学改革[J].文学教育(上),2018(06):69-71.

[2]高玲玲.高校市场营销教学中翻转课堂模式教改研究[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8(05):91.

[3]王艳秋.创新创业背景下应用型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09):271-272.

作者:林愫 单位:福州外语外贸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