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研究

时间:2022-07-28 05:13:04

高职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研究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猛,但是高职院校办学水平与国家和社会期待还有着不小的落差。归根到底,这种落差是由于高职院校自身的核心能力不够强导致的。高职院校核心能力取决于教育教学水平,教育教学水平又根植于教师这一主体。因此,提升高职教师专业素养成为提升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关键。

二、高职教师专业素养内涵及结构

(一)高职教师专业素养内涵。《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①指出:“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学生应在具有必备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领域专业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这对高职教师的任职资格提出了新要求,也使高职教师专业素养的特殊性开始凸显。高职教师专业素养是教师在职前教育和教育教学实践中获得,并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所体现出的,影响其教学成果、对学生发展能产生影响的知识、技能和情感等的集合,它是高职教师能胜任本职工作、实现教育目标所必备知识技能的统一体。(二)高职教师专业素养结构。高职教师专业素养结构是高职教师专业素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是高职教师实现专业化的关键。高职教师作为个体,应当具备普通个体所具有的知识、情感和人格;作为社会角色,需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情意和专业实践。1.专业知识。专业知识是教学实施的基础。当今,学科间的边界日益模糊,各种边缘学科和新兴学科不断涌现,专业细化趋势日益明显,要求高职教师必须拥有一套适合自身特点并不断更新的专业知识体系才能满足专业教学需要,包括:专业基础知识、文化知识、教育学相关知识、科研知识等。2.专业技能。专业技能是运用知识的方式。高职教师的专业技能是其完成教育教学活动所具备的能力和技巧,它影响着教学活动的效率。良好的专业技能是教师获得理想专业成就的前提保证。高职教师的专业技能包含了众多与教育活动密切相关、确保教学质量的能力,因此它是一个复合体,主要包括:教材驾驭能力、课程组织能力、教学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创新能力。3.专业情意。专业情意是教学效果的关键。它是高职教师对其专业和高等职业教育的态度情感以及价值观的综合体现,它促使高职教师保持持续发展,不断完善自身专业素养。作为影响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心理因素和价值观,专业情意的形成发展非一朝一夕促成,而是教师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工作中逐渐养成的。高职教师的专业情意一旦成型,它就会不断推动教师去追求成长和发展,从而完善自身素养,因此良好的专业情意在高职教师专业素养结构中占据较大的比重。它主要包括专业理想、专业认同、现代教育观、职业道德、心理素质和自我发展意识等内容。4.专业实践。专业实践是教学的必需。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担负着为社会输送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任,高职教师既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要具有较高的专业实践能力。上述四个维度彼此联系,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为高职教师能够顺利完成教育教学活动提供知识、技能以及精神上的支持。

三、四川地区高职教师专业素养实证分析

(一)调研对象。本次调研对象主要有: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泸州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泸州职业技术学院等5所高职院校。(二)调研方法。主要采用深度访谈和调查问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其中,调研问卷为纸质版,通过两种方式进行发放:一是笔者本人直接对教师进行咨询并请他们现场填写问卷;二是将问卷交由相关院校负责人或管理人员,经由他们转交给相关教师。为确保调查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采取匿名方式。(三)问卷设计。调查问卷在设计方面尽量追求全面和易于理解作答,在尽量扩大调查问卷覆盖面的条件下,通过增强调查问卷的易填写性以及确保问卷数据的真实可靠性,进而保障了最终有效问卷回收率。其结构主要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问卷前言,主要是向被调查者介绍本次调查的相关内容,如目的、内容等;第二部分为教师基本信息,了解被调查者的性别、年龄、学历和职称等;第三部分包括教师专业素养的四个方面: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情意和专业实践;第四部分是高职教师专业素养的现状及问题;第五部分是征求教师对提升专业素养的建议。(四)指标生成本。调研列出了力求全面的用于测量教师专业素养构成因素的指标库,一共包括了21个指标,其中专业知识维度5个指标,专业技能维度5个指标,专业情意维度6个指标,专业实践维度5个指标,各维度因子及对应指标关系如表2。(五)描述性统计。本调研在上述5所高职院校在职教师中展开,调查对象为直接承担着教育教学任务的教师,不包括专门从事行政管理或者学生工作的其他教师,被调查者的选取主要采取随机抽样,样本选择尽量覆盖不同专业、不同年龄、不同学历和不同职称的教师。调查问卷共发出130份,回收124份,回收率为95.4%,再排除了4份明显敷衍的无效问卷,有效问卷数量为120份。本调查问卷中有关教师专业素养构成因素指标的描述性统计详见表3,图表中显示了各指标的样本量、均值、标准方差以及最大最小值等数值。(六)现状分析。1.专业知识尚不完善。结果显示,有5.8%的教师认为自己完全具备了高职教师所需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背景知识;49.2%和47.2%的教师则分别认为自己相当具备和中等具备该相关知识。值得注意的是,还有3.3%的教师认为自己目前基本没具备所需的文化背景知识。结果表明,四川地区高职教师大部分具备了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但是状况仍然不容乐观,仅有不足6%的教师认为自己完全具备了该类知识。2.专业技能知识。结果显示,3.3%的教师认为自己基本没有具备该项能力;认为自己相当具备或是完全具备教学所需能力的教师分别为51.7%和13.3%,剩下31.7%为中等具备,没有人选择完全没有具备。其中,最擅长的教学能力为“语言表达”和“课程组织”,分别占33.8%和37%人,选择“教材驾驭”和“教学反思能力”的为15.6%和11%人。结果表明,四川地区高职教师中的大部分最擅长的教学技能是课程组织和语言表达能力,但是对教材驾驭能力显得不够重视,而认为自己擅长教学反思能力的仅占11%。3.专业情意有所欠缺结果显示。,33.3%的教师的专业发展目标是学科带头人,29.2%的目标是骨干教师,想成为部级教学名师和省市级教学名师的分别为15.0%和18.3%,还有4.2%的认为胜任教学即可。结果表明,四川地区高职教师具有较明确的专业发展目标,但是大部分教师仍然着眼于学院范围之内,虽然比较实际,但是不利于教师的长远发展。还有个别教师的专业目标过低,这极有可能会影响到教育教学质量。4.专业实践尚显不足。结果显示,有42.5%的教师缺乏行业工作经历,只有57.5%的教师具备相关经历。其中,具有5年以上行业工作经验的仅为15.0%,1年以内的为21.7%,有1至3年经验的为30.4%,3至5年的为21.7%。结果表明,四川地区高职教师普遍缺乏行业工作经验,缺乏足够的实践机会与时间,具有行业工作经历的教师相关经验并不丰富,这也极有可能会制约教师的教学水平。综上所述,四川地区高职教师在专业素养的四个维度都存在欠缺。专业知识维度中,主要缺乏的是教育学相关以及科研知识;专业技能维度中,教师的人际交往能力存在一定欠缺,突出表现为教师间的交流合作不够;专业情意维度中,教师在专业理想、自我发展意识和心理素质上存在不足,特别是自我发展意识,虽然教师们普遍认可其重要性,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却并没有表现出足够重视;专业实践维度中,教师最缺乏的是行业工作经历,这应当引起重视。

四、提升四川高职教师专业素养的对策

(一)学校层面

教师的成长既依靠内生动力,又需要氛围与环境。因此,营造教师成长的良好生态,学校是重中之重。1.科学制定教师招聘与引进标准。教师招聘通常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将学校以外的具备任职资格的优秀人才甄选至学校合适岗位。其次是学校内部调配,将一些教师配置到更能发挥其优势的岗位上。因此,学校应当组织教师针对不同专业和岗位制定切合实际的工作说明书,在招聘时引入心理测评环节,通过心理量表对候选者的人格特质进行评测,这是因为候选者的人格特质一旦与学校文化相一致,他将与学校建立更紧密的联系,用自己的行为践行学校的核心价值,有利于自身和学校的发展。2.加大教师校本培训力度。教师在参加学历培训深造时,应在原有注重知识进修的基础上,降低知识要求,增加实训时间,保证教师实践水平与行业发展相适应②。首先,校本培训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改善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其次,校本培训的各种培训课程都是针对学校目前的教学实际而专门设置的,不仅注重实效,还能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深度挖掘学校与教师的各种潜力;最后,在培训课程的设置上,学校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偏重于专业实践方面的课程,同时辅以教育学相关知识、文化基础知识、现代教育技术等。此外,科学的培训体系还应当设置针对教师价值观、态度以及动机等人格特质的培训内容。3.做好教师职业生涯管理。教师职业生涯管理主要是指学校对教师及其职业发展所进行的一系列管理活动,目的是帮助教师详细衡量内在与外在环境优势、限制的基础上,为其设计合理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最终实现学校发展与个人发展的有机结合。学校建立对实施效果进行动态追踪和评估机制,不断帮助教师修正改进目标,促使教师在专业发展道路上不断成长。4.完善教师评价制度。教师评价是高职院校对教师进行有效管理的主要手段,恰当的评价方法通常对教师的行为起到引导和激励的作用。学校在制定科学的评价制度时,应当提前将教师的个体差异考虑在内,而且不宜将评价标准订得过于苛刻,要体现出柔性思想,全面考察教师发展的各个方面。高职教育注重的是专业理论与实践结合,所以学校对教师的专业水平考核不仅要注重专业理论知识,还必须强调专业实践教学能力。评价制度形成以后,学校还必须根据实际运行效率和教师的反馈对其不断进行修正和优化。

(二)教师个人层面

高职教师专业素养的有效提升需要主客观条件保障,而人作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自身的努力、自主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应当是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关键所在。在专业自主发展内驱力的作用下,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能够进入良性循环,从而不断地实现自我超越。1.树立现代教育观念,提高专业认同感。首先,高职教师应清楚认识高职教育的重要性和自身价值所在,激发自己对专业的兴趣,将工作视为自己可以为之奋斗终生的事业,而并非只是谋生的手段。其次,教师应当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要承认和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抛弃将传授专业知识作为唯一职责的传统观念,不仅要向学生输送全面的专业知识,还要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挖掘其潜力,帮助他们塑造健康的心理品质,从而有助于不断取得专业发展成就,提高自己的工作幸福度,最终让提升专业素养成为教师自觉自愿的行为。2.加强自我反思,促进专业发展。高职教师应当增强自身的反思能力。首先,教师要对专业课程的设计进行反思,明确教学目标是否清晰、教材内容是否科学合理、教学方法是否使用正确等;其次,教师应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包括教学表达、课堂教学内容以及突发问题的处理等,充分认识自己的实际教学能力;最后还要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了解学生对所授专业知识的接受程度。在实际操作中,高职教师可以通过填写反思日志、教学观摩、座谈交流等方式进行反思。其中,填写反思日志是要求教师在完成每天的教学工作后将教学中遇到的问题、重要事件以及自己的感受进行记录,同时进行自我评论。教学观摩是让教师进入到同专业或跨专业同事的课堂中,学习其他教师的优点,同时与自身特点进行比较,从而实现有目的的改进。座谈交流则是教师齐聚一堂,分享各自的教学经验,共同探讨问题,实现教学观念的碰撞,从而促进彼此的进步。3.提高心理素质,发掘自身潜能。高职教师心理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素质,也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质量。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仅是教师取得专业发展成就的基础,也是其专业素养整体提升的保障。高职教师应当树立崇高的专业理想,真正愿意投身高职教师工作,并对专业充满热情,清楚认识到自己担负的教书育人重任。要保持一颗平常心,面对周围环境的变化,不断自我调节情绪,避免过多受到负面情绪的影响,同时要学会从多角度看待问题,不断磨砺意志,完善自身人格,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从而实现对自身潜能的发掘。4.强化自我发展意识,增强自我教育能力。高职教师应当为自己设置科学合理的发展目标。自我发展意识是教师主动进行自我教育的基石,缺少了它,自我教育能力就会成为无本之木,丧失应有的生命力。一个建立科学的、崇高的世界观、人生观的人,他的追求目标应是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充分发挥,在创造中享受乐趣,这样他的奋斗目标就会内化为自我教育的动力。

五、结语

高职教师的专业素养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包括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情意和专业实践等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彼此交叉、相互影响,再加上内外环境的作用,使得专业素养提升不再是短期行为,而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鉴于此,四川地区各高职院校应当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逐步完善相关制度政策,加大教师实践能力培训力度,为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提供有力保障。

作者:陈敬贵 侯廷峰 单位: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