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师教学三段循环模式研究

时间:2022-03-03 11:31:56

双师教学三段循环模式研究

摘要:为进一步推动城乡教育的均衡化发展,弥补教育差距,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该文设计以教育公平理论为基础的双师教学模式,阐明构建的四项基本原则以及实施条件。双师教学是“三段十二步循环结构”的教学模式,包含以实地调研为主的课前准备阶段、以实时互动为主的课中直播教学阶段、以研讨与反思为主的课后反馈阶段;评价体系结合教师教学过程以及学生学习过程设计。最后以陕西省咸阳市旬邑中学为实践基地,以面向高一语文“诗歌鉴赏”双师直播教学课堂为例,通过单组前后测学业成绩的分析,检验双师教学的实施效果,以期为双师教学的深入发展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关键词:教育公平;双师教学;教学模式;应用研究

一、引言

2019年2月,中共中央颁布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强调加强农村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实现均等化的义务教育[1]。随后,教育部在2020年3月《关于加强“三个课堂”应用的指导意见》,再次强调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2],鼓励中小学因地制宜积极探索与实践三个课堂在教学中的应用。“专递课堂”是专门针对农村教学点师资匮乏、课程开设不足等问题提出的,利用远程直播资源帮助农村学校开齐、开全国家规定的课程,保障学生有课可学,“名师课堂”的核心目标是发挥名校名师的示范效应,通过网络组建名师+研修共同体,促进农村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名校网络课堂”强调优质教育资源在区域或全国范围内共享,是弥补区域、城乡、校际之间教育质量差距的重要途径。而双师教学是将三个课堂的优势进行汇聚与融合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混合式教学模式,其核心思想是将名师课堂引入到乡村师资薄弱学校的正常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名师名课示范效应,由线上名师和本校教师两位老师协同完成教学活动。同时,通过构建新型的名师+研修共同体模式,最终实现“成就学生、成长教师”的双重目标,双师课堂是推进三个课堂落地应用的重要体现,深入探讨双师课堂的教学模式对于三个课堂的推广与普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立足于汤敏教授所提出的双师教学概念[3],国内一些省市纷纷开展双师教学项目,广西南宁市教育局积极落实双师教学项目,并进行了试点实验;随后双师教学项目试验点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到重庆、甘肃等地区,2018年陕西省也加入双师教学项目探索的行列队伍中[4],但由于起步较晚,目前双师教学尚未形成系统化以及结构完整的教学模式框架,其普及程度还较低。因此,本研究基于教育公平理论,尝试从教师和学生的角度构建线上名师+线下教师协同教学的“三段十二步循环结构”双师教学模式,并进行实证研究,以期为双师教学的进一步普及与推广提供可参考的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二、双师教学模式的构建

美国乔伊斯和威尔的教学模式理论提出教学模式由理论基础、实施条件、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以及教学评价等五大部分核心内容组成,本文基于上述要素,从教师和学生角度构建“三段十二步循环结构”双师教学模式。(一)双师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教育公平是一个永恒的热点话题,1966年,美国社会学家科尔曼通过调查发现了美国黑人和白人学校的教育资源极其不均衡的问题,将其写成《科尔曼报告》,这个报告引发了社会对教育公平的关注,基于此,胡森、帕森斯、罗尔斯等学者都对教育公平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和看法。但综合国内外相关观点,从本质上看,教育公平主要包括两层含义即合理的平等和公平的尺度。双师教学提出的核心目标是解决城乡教育资源均衡化发展的问题,从其出发点来看,双师教学也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体现,在双师教学活动中线上名师通过直播为乡村学校的学生开展线上课程,使乡村学校的学生能享受和城市学生一样的名师资源,这从教育过程中保障了最大化的教育公平。近几年,国内一些专家学者开展了双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其中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双师教学的概念界定、模式构建等方面,例如,孙梦洋、乜勇等梳理了双师教学的相关概念,构建了“双体双导”的教学模式[5];韦琨阐述了“双师教学”模式的价值意蕴,为双师教学的推广与应用提供了建议[6];金煜良、柯清超等基于东莞教育的发展现状,探索本土化的双师教学模式,提出了相关建议[7];汪时冲等认为人工智能教育机器人也是人类未来教育的教师,构建了人机协同的新型“双师课堂”教学模式,并进行了实践探索[8]。同时,也有学者开展了实践探索,张巧文构建了面向乡村教师培训的前期准备、实施操作、交流总结三阶段双师教学模式,并进行了实证研究[9]。综上所述,可以发现,目前关于双师教学模式的研究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尚未有学者构建出体系完整的教学模式,因此,本文以双师教学模式的构建为切入点,开展实证研究。(二)双师教学模式的构建原则。1.以师生共同成长思想为中心双师教学模式是在师生共同成长思想下形成的。成就学生、成长老师是双师教学追求最终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以师生共同成长为主线,在名师的指导下,促进教师教学技能提升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双师教学的基本理念是将城市的优质教育资源向乡村学校进行输送,名师如同乡村教师的培训导师,帮助本校教师优化教学设计、改进教案等,这种陪伴式的成长能促进乡村学校教师教学技能、教研能力的显著提升。名师一方面需要指导乡村本校教师的日常教学活动,另一方面,通过前期入校调研了解学校的教学情况、学生的学习情况等,与本校教师进行协同备课,制定符合该校学情的教学计划,两位教师相互磨课,共同进步。2.以线上、线下教师协作教学为基础双师课堂是一种跨课堂的远程协作教学模式,本质上属于混合式教学模式,但与传统课堂相比,双师课堂的教学组织者数量从1增加到2,它既包括线上名师,也包括线下本校教师,双师教学的主要流程包括入校调研、制定教学计划、协同备课、示范上课、作业测评等,在每个流程步骤中,两位老师都扮演不同的角色和承担不同的责任,二者相互协同、相互配合,完成课程内容中知识点的讲授,总之,双师教学活动是在线上名师和线下教师两位老师的协作下完成的,并且教学活动中的每个环节都离不开线上、线下教师的协作与交流,因此,它是完成双师教学活动的基础,也是构建教学模式的基石。3.以多种教学方法为手段从本质上说,双师教学属于混合式教学模式,双师教学活动的开展一方面要考虑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同时也要结合教学的内容,选择适合本校学生的教学方法,因此,双师教学没有一个固定的教学方法,也就是教无定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传统的讲授法,也可以灵活选择游戏化教学法、小组合作法、项目式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同时,鼓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选择单一的方法也可选择将多种方法进行融合。因此,双师教学模式在实施的过程中,要以灵活、多样为原则,因地适宜,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完成教学任务。4.以城乡教育资源均衡发展为目标双师教学是解决城乡教育资源均衡化的有效途径,这种名师优质资源既是学生学习的资源也是帮助教师成长的培训资源。一方面,城市学校的名师通过远程方式为乡村学校学生开设直播课程,能使农村的学生享受名师名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缓解了农村学校面临教育资源匮乏的困境,弥补了城乡的教育差距,另一方面,乡村教师在负责教学辅助工作的同时,能亲身体验名师直播课堂的教学风采,在潜移默化的环境中学习名师开展教学活动中的教学思路、方法、技巧等,不断反思与改进自己的日常教学活动,同时名师也会远程指导乡村教师进行备课、写教案、做课件等,这种陪伴式的指导与帮助,相当于一种远程的教师教学技能培训,能帮助乡村教师提升专业能力,解决了乡村教师师资薄弱的问题,因此,双师教学既能实现城乡教育资源的共享,也能促进本校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三)双师教学模式的实施条件。实施条件是开展双师教学活动的前提基础,与传统课堂相比,双师教学模式的开展需要一定硬件以及技术的支持,其对课堂实施条件要求更高,因此,本研究将从物理环境和软件环境这两个方面说明双师教学模式的实施条件。1.物理环境物理环境是进行双师教学的基础,需要在一定硬件设施的支持下才能完成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双师课堂的教学环境除了传统课堂准备的黑板、粉笔以及纸质教材等教学工具,还需要无线网络接入、教师终端(计算机)、学生终端(大屏显示屏),由于双师教学模式是一种线上线下混合的教学模式,其中线上教学活动是名师通过直播开展教学活动,网络的流畅度直接影响教学的进度和教学的效果,而线下教学活动的要求相对较低,与传统教学相比,不需要新设备的接入。本研究双师课堂在课上应有的配置为:无线网接入、教师端接入、学生端大屏显示屏接入,另外,由于教学策略的不同,比如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教学还需要对教室的桌椅摆放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布置,以期实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2.软件环境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个性化学习不再遥不可及。双师教学依托于教学协同平台开展教学活动,该平台有双师课堂、优课空间、双师教研三大功能板块,其中双师课堂是教学直播的有力工具,实现名师与学生的及时双向互动,同时具有在线文字研讨、评论以及提问的功能。双师教研互动模块主要是名师一对一辅导本校教师进行备课,为教师提供教学思路与经验,帮助教师优化教学方案,同时组织学科教研组全体教师定期开会线上研讨与交流。优课空间主要提供学科精品课程包,资源以到章、到节的形式展开呈现,内容具体包括教学设计、配套练习、习题讲解、课件等,另外,优课空间还为教师在线备课提供交流与协作的机会,平台上所有备课资源均可实现共用、共享。因此,双师教学的软件平台为线上线下教师提供的教学支持服务包括收发文件、直播教学、实时交流、资源共享、智能阅卷、试卷分析等,该平台是开展双师教学活动的基础和根基,也是连接师师、师生、生生的桥梁与纽带,不论是课前教学准备、课中知识讲解以及课后学习巩固都需要教学协同平台的支持与服务。由于双师教学模式的实验点是乡村薄弱学校,其基础设施水平一般处于中等水平,本研究中的双师教学模式需要满足以下条件才能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在硬件方面,具备教师计算机、大屏显示屏、无线网络接入;在软件方面的平台支持需要具有以下功能:收发文件、直播教学、实时交流、资源共享、智能阅卷、试卷分析等功能。(四)双师教学模式的过程设计1.教学目标设计(1)总体教学目标双师教学项目的实施与开展离不开高校、实验学校以及项目指导学校三方的协作与相互配合,另外,三方还需要明确各自的职责和目标,才能最终实现双师教学模式的落地实施,其中高校承担着科研探索的主要责任,其核心目标是做好探索城乡协同教学新模式的科学研究,为一线教师提供理论方面的指导与支持;项目指导学校是实现实验学校教学目标的核心辅助者和支持者,它的教学目标是通过项目推动本校教研教改工作稳扎稳打的推进,做好示范优质学校的榜样作用;实验学校是双师教学模式的实施者和执行者,通过将该模式进行实践探索,提升实验班学生的学习水平,优化教学质量。同时,实验学校的教师可以在名师直播课堂中不断积累教学经验,这种陪伴式的培训模式能促进农村实验学校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最终实现“成长教师、成就学生”的双重目标。(2)具体教学目标双师课堂的教学目标要在双师项目总体教学目标以及以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的指导下,结合双师课堂的教学优势落实具体的教学目标,在情感体验层面,双师教学最大的特色是名师魅力课堂能极大地激发学习的动机,促进自主学习的发生。除了线上主讲名师的知识讲授,双师教学还能为学生提供线下教师及时答疑的学习支持服务,这种线上线下混合双向的支持服务也能实现优化学习体验的目标;在知识学习层面,借助双师教学协同平台中的课堂测验模块能及时发现学生的知识漏洞,做到查漏补缺,从而优化学习效果;在方法与技巧层面,名师课堂以专题模块内容开展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新颖的学习思路和技能技巧,形成系统化的答题模板以及思路,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业成绩。2.教学过程结构设计开展双师教学的课程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总结提升课程、并行课程、启发式课程,其中总结性课程的教学目标旨在帮助学生进行系统化的复习,提升学生的综合水平与能力,并行课程是指讲授与平时课程并列、衔接的教学内容,启发式课程是充分发挥名师的优势,类似于为学生提供专家讲座,其教学目标是启迪学生的学习思路,拓展与延伸课堂上所学内容。本研究从教师和学生角度出发,构建“三段十二步循环结构”双师教学模式,按照教学流程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如图1所示。以实地调研为主的课前准备阶段,线上名师首先需要进行入校调研,了解学校的基本情况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与线上教师相比,线下教师对学情更加了解,因此,线下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辅助线上名师快速地把握学情,然后,基于实地调研情况,两位教师协同备课,对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资源的选择、教学方法的安排等内容进行商量与研讨,线上名师初步完成教学设计,基于教学协同平台的文件传输功能,线上教师将教学计划发送给线下教师,线下教师需要提前进行学习,做好上课的准备。从学生角度来看,在课前的主要学习任务包括提前自主预习知识点,做好上课的准备。在以实时互动为主的课中直播教学阶段,线上教师主要开展以直播为主的教学活动,包括新课导入,激发学习兴趣、讲解知识点以及组织学生学习、借助教学协同平台及时测验,及时追踪学情,做好查漏补缺的工作,而线下教师扮演着名师小帮手的角色,主要负责帮助线上名师管理好课堂纪律、维护好课堂秩序,同时,由于线下教师在直播的过程中能做到学生学习情况的全程跟踪,而且在空间距离上远比线上名师要近,因此,做好课堂的学情监测以及及时答疑工作也非常关键。另外,线下教师辅助线上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也是自我提升与学习的阶段,因此观摩与学习也是线下教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学生角度来看,在课中的主要学习任务包括交流与讨论、互动学习、内化知识、完成测验等。在以研讨与反思为主的课后反馈阶段,线上教师主要负责作业的批改,总结作业中的共性与个性问题,对学生学习做好评价工作,同时,与线下教师就本次教学活动中问题进行研讨与反思,基于反馈与反思结果,为第二次线上教学活动做好教学计划;除此之外,当线下教师进行正常教学活动时,线上名师需要进行听课与评课,帮助线下教师提升教学能力,而线下教师在课后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辅助,帮助学生弥补知识漏铜以及通过名师课堂的观摩与学习,进行自我实践与探索,改善正常教学的方式、策略等。从学生角度来看,在课后的主要学习任务包括完成作业、进行自我总结与反思等。(五)双师教学模式的评价体系。教学评价是以教学目标为标尺,对教学过程进行全面分析与评判的过程。与传统教学不同的是双师教学由线上与线下两位教师协作完成教学,因此,评价主体除了传统课堂中的教师和学生以外,还包括线上名师。因此,本研究从教师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两个维度进行教学评价的设计。借鉴庞敬文、殷安生提出的面向过程性的教学评价指标[10][11],本文基于线上、线下两位教师的教学流程分别确定了不同教学环节教师教学过程的评价标准,具体教师教学过程评价体系如表1所示。通过对学生学习行为和双师课堂的特征进行分析,结合相关教学过程评价研究,将学生学习过程评价分为课前的学习态度、课中的课堂参与情况以及课后的效果评价阶段,并从线上线下多渠道制定面向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体系[12],如表2所示。

三、双师教学模式的应用与实践

(一)双师教学的组织与实施。为了有序推进双师课堂教学活动开展,陕西省聘请多位高校专家、各学科省市级优秀教研员以及骨干教师等,同时成立“双师教学”名师工作室,为双师教学的开展提供名师团队的保障。自2018年以来,陕西省咸阳市旬邑中学开展双师教学项目的试点实验,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咸阳市旬邑中学面向高一年级的两个班每2周开展一次双师课堂活动。以名师王老师(以下简称W老师)讲授的“诗歌鉴赏”直播课堂为例,列出部分授课计划如表3所示。本次双师课堂的第一节课讲解的内容是《徜徉在古典诗词的秋天》,以此为例,具体说明双师教学活动的实施过程。在课前准备阶段,W老师的主要职责是通过实地调研了解旬邑中学的基本情况以及高一(1)、(2)班学生的学情,旬邑中学的线下教师借助双师教学协同平台与W老师商量研讨、协作备课,初步设计出教案,线下教师需要提前学习熟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以做好课堂辅助工作。从学生角度来看,学生在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提前预习教师下发的诗歌欣赏资料,做好上课的准备。在课中阶段,W老师根据教学计划基于双师教学协同平台开展直播教学,在本次课上老师以刘禹锡的《秋词》以及曹操的《观沧海》两首古诗词为导入内容,引出本章节课的主题是诗歌鉴赏,首先进行相关概念的讲解,包括诗歌的定义、四个特征、意象以及品味诗歌意境的常用方法之一四步法等知识点,然后教师以导入环节中的《秋词》为例,引导学生开始利用“写了什么、用什么词写的、写出了什么特征、抒发了什么情感”这四个步骤尝试鉴赏诗歌,基于以上内容,学生初步掌握了鉴赏诗歌的四个步骤,接下来,采用任务驱动法进行实践练习,名师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资料以及布置任务,线下教师主要负责课堂纪律的管理、监督以及答疑工作,辅助线上名师组织好教学环节中预设的每项活动,然后,线上名师基于任务驱动中的问题、内容进行归纳、总结。为及时把握学生的学情,教师借助平台进行课中检测,学生完成测验后,线上名师进行课堂总结,再次回忆如何在诗歌中找意象以及分析意境的四个基本步骤等教学重难点,将杜甫的一首写景诗歌“绝句漫兴九首(其七)”作为课后作业。线下教师在整个教学中体验名师课堂的风采,反思与总结如何借鉴名师的教学思路、技巧等改进自己日常教学的教案,在反思实践中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从学生角度来看,学生在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积极回答线上名师的问题,认真完成课中测验以及课后作业,遇到不懂的问题及时向老师反馈,掌握每个知识点。在课后反馈阶段,W老师和线下教师共同完成课后作业的批改,发现学生知识点掌握的漏洞,对学生学习做好评价工作,同时,整合课堂反馈意见以及作业反馈结果,实时把握学情,及时调整与优化下节课“诗歌鉴赏方法——意境加知人论世”内容讲解的教案;除此之外,当线下教师进行正常教学活动时,线上名师需要进行听课与评课,帮助线下教师提升教学能力,而线下教师在课后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辅助,帮助学生弥补知识漏铜以及通过名师课堂的观摩与学习,进行自我实践与探索,改善正常教学的方式、策略等。从学生角度来看,在课后的主要学习任务包括按时提交教师布置的作业、做好自我反思工作。(二)双师教学的效果分析。学生学业成绩是衡量学习效果的重要指标[13],本研究选取旬邑中学高一年级两个班(1)班、(2)班的全体学生作为研究样本,分别以第一周摸底考试成绩、期末考试成绩作为前后测数据,其中两次测验题的满分为120分,将数据在Excel中归纳、整理后,借助统计分析软件SPSS22.0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以检验双师教学的实施效果,前后测学业成绩对比如表4所示。由表4可知,经过一个学期的双师课堂实验,两个班级的平均成绩均有10分左右幅度的提升,从显著性水平p值上分析,两个班级的P值均小于0.05,说明双师教学的实施效果显著。

四、结语

本文基于教育公平理论,提出了双师教学模式开展的四项基本原则,其中包括以师生共同成长思想为中心、以双师相互配合、协作为基础、以多种教学方法为手段、以城乡教育资源均衡发展为目标,然后从教师和学生的角度出发,构建出线上名师+线下教师协同教学的“三段十二步循环结构”双师教学模式,其中三段包括以实地调研为主的课前准备阶段、以实时互动为主的课中直播教学阶段、以研讨与反思为主的课后反馈阶段,最后以旬邑中学开设的高一双师语文课程为例,进行双师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检验,结果发现经过一个学期的双师课堂实验,两个班级的平均成绩均有一定幅度的提升,说明双师教学能提升学生的学业成绩。但由于双师教学目前在旬邑中学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其开设的双师班级数量有限,造成本次研究中数据来源较为单一,因此,关于双师教学的效果检验还有待进行更加全面、准确以及深入的研究。

作者:乜勇 万文静 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