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改革理论范文10篇

时间:2023-11-17 17:17:19

教学改革理论

教学改革理论范文篇1

一、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是强化化学教学改革的前提

为了适应高考及整个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迎接新的挑战,必须明确科学素质教育和学科素质教育主要目标,实现教育思想观念的更新转变。

1.从重传授知识转变为通过传授双基知识和技能,着重发展智能素质。把加强“双基”教育与发展培养智能素质统一起来。化学教学重点是培养“四种能力”(即观察、思维、自学和实验能力)和创新精神。观察能力是基础,实验能力是手段,思维能力是核心,自学能力是关键,创新是目的。

2.从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教为主导,以学为主体的统一。教师主导作用的充分发挥表现在:①教学程序的设计;②是否吃透“两头”,熟练地运用教法;③能否因材施教,分类推进;④能否体现化学学科教育教学规律;⑤能否适度把握化学与其他跨学科知识能力的切入联系和综合。

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表现在:①学习动机、目标是否明确;②求知欲是否强烈;③自学习惯品质是否优化;④学习任务是否完成;⑤综合能力和科学素质是否增强。

3.从以授课为己任转变到科学性与思想性的统一。在教育教学中,应善于应用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引导学生去认识物质世界的存在、变化及规律,结合化学等学科的发展史和科学知识在生活、生产、自然和高科技中的广泛应用,进行科学思维和品质的教育。

4.从教学目的是“学会”转变为“会学”,使“学会”与“会学”统一起来。要引导学生遵循科学的认识论,以本学科为主干,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及探究的方法去认识和解决社会实际问题。

总之,要适应时代对人才的需要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大目标,我们必须彻底克服传统的“重授予,轻自学”、“重教法,轻学法”、“重智力,轻非智力”、“重应试,轻素质”、“重终端,轻过程”、“重单科,轻综合”等观念和做法。

二、在教育观念素质化的指导下,进一步强化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

当前,我国的化学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发展很不平衡,现状并不完全适应时代和素质教育的要求。高考改革的实际仍然是在素质教育的大目标下,进一步强化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

1.强化设疑,设问研究,抓好过程教学

要实现教学过程优质化,必须强化教学大纲所要求的教学目标的分解、设疑、设问和联系的研究。因为,依据现代教学论的观点,任何教学内容及过程都可用一个个恰当的问题呈现出来。教师在编拟自学思考题或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归纳总结和练习讲评教学中的设疑、设问,可不断地促使学生存疑、质疑,激活学生思维,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导之于科学认识探究的方法,达到好的学习效果。

首先,要切实编拟设计好本学科、本课时教学内容的问题,包含基本的知识和技能,以及学科内的相关知识和能力的小综合。然后,立足本学科,跨入外学科(一门、两门或多门),以本课时知识的切入点、联系学生接触到的事物及现象编拟设计综合性适度的问题。如果本课时教学内容并不存在跨学科知识的切入点和关联性,或者从某一层面或角度切入难度过大,就应放弃或暂时放弃这种跨学科综合设问、设疑的编拟设置,以免影响本学科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2.在强化本学科知识结构研究的同时,抓好整体教学

所谓整体教育,就是反映学科素质形成的教学或相关学科综合素质形成的教学。伴随着高考对综合能力素质测试要求的逐步提高,整体教学的探讨也必须逐步深入。在学科增多、学时减少、学业减负、综合素质增强的情况下,必须抓好整体教学,实现教学过程素质化。

(1)要以素质、能力形成为出发点,加强教学常规的各个环节改革的研究。在备课、授课、作业、辅导等常规教学的过程中,强化本学科的双基和能力,力求每个环节做到少而精。搞好单元整体教学,把握学科本身独特性的知识结构、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的内在联系,形成学科性知识网络化和学习、认识方法科学化。克服过去常规教学中重知识面、死记硬背,轻学能、搞题海和脱离实际的做法。

(2)强化各学科协同教学研究,抓好整体教学。由于现代科学技术正朝着既不断分化而又不断综合的方向发展,新知识的生长点往往是出现在学科的边缘和学科之间的交叉处。如出现的并且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是错综复杂的,是各种因素的综合,是一变化发展的过程。对这些相关因素的存在状况及其变化发展过程的揭示,必然要涉及到学科内容部分的关系,涉及到学科之间的联系,涉及到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所以建议组建精干的“综合科目”教研小组,开展课题研究探讨活动。如物理、化学、生物学科是从不同角度来研究物质存在的不同形式、不同层面及其特征的。一方面可从知识结合点进行研究,另一方面可从综合能力试测题编制方面进行研究,还可组织一定的社会实践考察活动。

(3)组织部分尖子生参与教学研究活动,鼓励学生关注教学改革与社会的发展。这样不仅使学生形成跨学科知识的整体性网络联系,而且可强化学生关注不断涌现的新信息、新观点和新方法;不仅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心,还有利于在整体教学过程中起到带动全体学生的作用,让全体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实践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

3.强化学科共性研究,抓好实验教学

各学科的结构、功能是不同的,单学科和跨学科问题有其特殊性,有不能互代的一面,但还有相互渗透、切入、存异求同的一面。我们在立足本学科教学研究的基础上,应强化学科共性的研究,以便逐步实现教学过程高效化,或不久的将来为“综合课程”的编辑工作起到铺路石子的作用。理、化、生理科综合,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强化研究。

(1)学科知识和表达形式的结合点的主要表现:

①物质的微粒结构。如分子运动论、原子及原子核结构等知识三科都有不同的形式的表达。

②概念与规律的结合。三科有许多相同或相通的概念,如质量、温度、密度、比热、功和能等;三科也有一些普遍适用,只不过不同的学科在不同的部分有不同表达形式的规律。如质量守恒定律、电荷守恒定律、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等。

③问题处理的结合。三科对自然现象或实验现象的观察、借助模型、图表等,对规律用语言描述、表格、公式和图示的表达等等。

(2)物、化、生三科综合考试命题的三维构架,也为学科素质化教学改革的整体教学模式。因教学过程和测试命题的改革方向是一致的,其目标是使学生把握各学科的整体知识网络,形成科学的方法和创新综合能力。

①可首先从相应学科知识或再次相关学科知识网络出发,设问、设疑展开教学过程或取材命题。一个问题立足某学科或多学科知识的“最近发展区”,从多层面、多角度、多方法去设问、设疑或取材作为自学思考和测试命题的知识背景。

②可以广泛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生产、健康、环保、高新科技和自然生态的材料为背景,从认识角度和探究解决方法的层面设问、设疑,展开教学过程或取材命题。

(3)理、化、生三科都是实验科学,立足实验探究方法的结合,抓好实验教学。

“科学起源于实验”。实验是科学实践的一部分,也是检验科学真理的唯一标准。揭示事物存在、变化及创造的规律,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及方法论,使学生“一通百通”,终身受益。

①开足教材全部实验,强化实验技能训练。应创造条件,克服困难,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仪器使用和实验操作技能练习机会。只有通过多次反复的严格训练,才能形成良好的实验技能。

②将教材中验证性实验变为探索性实验,强化实验思维的力度。

探索性的实验要求学生根据问题确定实验的目的,根据实验目的进行实验的设计,恰当地选择仪器和器材,合理的设计实验步骤和正确的动手操作;在实验中进行正确的观察和记录;实验后对现象和结果进行分析、综合,作出明确的解释、结论或评价。

③加强实验习题教学,培养学生实验思维的发散性和创新能力。

完成实验习题是高层次实验能力素质的展示。学生通过对已知和未知知识的分析,对比、综合等思维加工,设计出实验方案;再筛选出最佳实验方法来解决问题。因而,加强实验习题教学,十分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创新能力。

教学改革理论范文篇2

关键词:中职学校;实践分析;教学改革;篮球教学

现阶段,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中职学校的篮球教学,可是,通过对篮球教学的调查和研究能够了解到,中国目前的中职学校篮球教学仍然有待改进,教学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教学思想落后、教学评价不合理、教学内容单一等问题,这导致了学生上课积极性较差、学生难以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所以,对现阶段的篮球教学进行改革是十分有必要的。

1.中职学校篮球教学存在的问题

1.1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缺乏更新。迄今为止,中职学校的篮球教学已经经历了多次的变革和创新,过去呆板的教学形式已经不能和它进行比较。可是,想要对教学进行创新,就要经历一个漫长的阶段,我们需要时刻围绕教学方法和手段来进行创新。部分中职院校在进行教育改革时过于敷衍,常常治标不治本,好像对教学进行了改革,事实上却没有改变教学手段。一些教师擅于为学生传授篮球技巧,但是学生由于缺少实践而无法了解教师教授的内容,这种教学形式无法提高教学质量。1.2学生缺乏体育学习的热情。在教授中职体育课程时,篮球所占的课时较少,仅仅涉及了部分内容,这造成了教学形式的单一。学生在篮球课堂上只能练习一些基本的动作,如上篮、运球、接球和投篮等,没有办法掌握更加丰富的篮球知识,也不能全面地了解篮球这项体育活动,由于学生对篮球活动不够关心,这将阻碍学生提升其篮球综合素养。除此以外,一些中职院校的体育教师在没有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前提下就开展了教学活动,并且将提升学生的篮球水平作为主要内容,这将严重阻碍学生强化自身的身体素质,不利于推动中职体育院校教育活动的开展。篮球教学在应试教育的作用之下,更加关注水平是否达到标准,过分注重学生的体育成绩,并将运动技能的达标与评分作为主要考核内容,忽视了学生在态度和情感上的表达,也忽视了学生的进步。评价结构上缺少学生自我评价的部分,而评价也仅仅为了追求评分结果,这样的评价不能使学生自发的进行学习,考核由此也失去了价值。因为每一名学生都具备不同的能力,所以基础较差的学生即使努力也很难获取高分,基础较好的学生不用很努力就可以获取高分。考核评价只是在表面对学生进行了评价,却难以了解学生真实的掌握状况,部分学生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强烈的不满,并对学习感到十分厌倦。学生缺乏学习热情原因有很多。第一就是学生沉重的学习负担,学生为了使自己得到放松,常常喜欢做一些运动。而体育课在这种情况下就被学生当作了一种游戏。不仅学生这样想,班主任和老师都会拥有同样的想法,体育老师也会受到他们的影响而改变自己上课的态度,如果大家都持有这样的观念,将缺少学习篮球的积极性。第二是因为教学方式过于呆板,缺少创新,体育课堂不够生动,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乐趣。部分学生因为缺少体育基础,在简单的学习之后难以获得成就感,因此放弃了学习。

2.中职学校篮球教学的改革对策

2.1明确教学目标,注重因材施教。篮球教师在制定课程教学目标时,需要对多个方面的因素进行考虑,如学校的实际状况、学生的技术水平和学习能力、运动器材、学校的篮球场地、教学课时等。教师要制定目标和条理都十分清晰的教学目标,这有利于学生把握基础的篮球技巧,以便学生在日后的比赛和教学中科学运用这些技巧,学生一旦把握了根本的篮球知识,如基础理论知识、裁判法和基本规则等,就能进一步的组织和欣赏篮球比赛。学生在篮球运动中可以培养团结协作、吃苦耐劳和勇于拼搏的精神。这可以使学生更加热爱篮球运动项目,并自发的参与到篮球运动中,最终养成篮球运动的习惯。2.2改变教学思想。在新形势下,要想使中职学校的篮球教学达到理想的效果,就必须要改变教师的教学思想。现在的教育以素质教育为主,素质教育可以提升学生的基本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并拓展学生的兴趣爱好,使其得到全面的发展。它逐渐演变为中国目前高等教育的核心。我们应当将“快乐”作为主题,进而开展中职院校篮球教学,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对相关的专业技能课程进行缩减,增强课程的娱乐性,不断扩大篮球运动的队伍,进一步促进学生的身心协调。2.3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首先,在中职院校开展篮球教学课程时,必须要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兴趣作为一个核心要素决定了学生的体育锻炼和运动,它作为一个重要的心理因素,能够帮助学生投入到运动中去,有助于学生培养坚持不懈的精神。教师需要站在这个立场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实现教学内容的多元化。充分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以当前最热门的篮球比赛为案例,为学生分析篮球的比赛规则与技巧,吸引学生的关注度,结合视频进行教学,为学生传授处置伤病的方法。从多个层次对篮球的知识进行讲解,并在课堂中渗透篮球文化,在一定的水平上提升课堂的趣味性,开拓学生的眼界,增加篮球对于学生的吸引力。其次,教师需要持续的革新教学方式,进而有效的改进教学质量。改变传统的授课形式,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引导,确保所有的学生都能够通过学习而在课堂中有所收获。教师在教学时可以为学生划分小组,让每一组学生都将兴趣作为学习的核心,同时组织全部的同学参加对抗类竞赛。另外,还可以将街头篮球的元素融入到教学之中,通过以上方式帮助掌握更多的篮球知识。2.4制定完善的考核制度。篮球技能和身体素质会影响学生的考核成绩,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技工学校应当制定完善的考核制度,对于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科学的评价,用这样的方式来增强学生的自信,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考核评价过程中,体育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掌握的篮球技巧、合作能力以及出勤情况等,综合的评价学生的学习行为,帮助学生树立体育锻炼的信心,以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

3.中职学校篮球教学的实践分析

篮球教学属于中职学校教育当中的主要形成部分,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起着很关键的影响。将大力倡导素质教育作为前提,经过开展篮球教育,可以使学生们的而身体素质得到锻炼,培养学生的意志和品质,使学生的合作能力以及团结精神得到提升,能够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加以提升,激励学生的身心健康能够获得整体的发展。因此,要重视篮球教学的作用,充分发挥篮球教学的优势,现已变为提升中职学校教学质量的主要方法。素质教育作为当下教育改革的趋势和主要旋律,抛弃了以往“只看分数”的落后且片面的教学观念,提出了以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为宗旨的全新的教学理念。篮球学科作为素质教育中体育教学的基础与核心课程,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和人才全方位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意义。篮球作为一项在全球都十分普及的体育运动,由于它自身拥有较强的对抗性强、技巧性强与可观赏性强等,它一直以来都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喜爱。虽然经过多年的实践和发展,篮球运动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教学和训练体系,但在开展实际教学时却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如教师相关的实践性知识不够牢固、训练方法缺乏针对性、多元性和没有形成相对系统的训练理论等,这些对于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设置了重重障碍,对篮球运动项目训练的科学化程度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不利于篮球运动人才的培育。为此,在开展实际的篮球课程时,教师需要以社会发展和学生实际需求作为根本条件,不断将新的教学理念、科学的训练方法与系统的理论体系融入到其中,以提升篮球运动的训练效果。教师在进行篮球教学时,需要将篮球教学研究作为主线,结合多门学科理论、多种教学方法对篮球教学体系和实际的教学过程进行梳理与总结,对国内与国外的训练体系和教材进行对比分析,进而提出培养复合型体育人才的新理念,这样一来,篮球教师需要注重自身的篮球理论知识并提升自己的实践教学能力,将有计划、有组织地帮助学生开展篮球知识教学与帮助学生掌握篮球技能作为主要目的,并通过大量得教学实例,对多种教学方法应用与有效性进行论证,只有这样做,才能实现对篮球教学理论的扩充,与此同时提升课堂实践的效果,并且积极的发挥其指导价值。通过对实际的教学模式进行设计与对照实验,能够探究和论证如何运用篮球教学新理论新方法。例如在对归因训练的介绍中,以学生篮球技能水平的高低作为标准,划分两组进行实验对照,并且经过对于分析实验统计结果,获得与之相应的结论。即在考试成功和考试失败两种情况下,归因训练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学生波动的情绪,从一步提升他们抵抗消极情绪的能力,在提出归因训练时要根据学生的气质类型和个性特征有的放矢地进行,使理论与实践得到有效的结合。当前,篮球教学训练仍然有许多没有解决的困难,其中,如何开展科学有效的篮球教学与训练工作以及如何培养篮球才等问题显得尤为突出。需要在篮球教育当中运用到很多全新的教学理论,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进一步提升教学训练的效果。

4.结论

当前,在中职学校的篮球教学当中依旧保留着在一部分问题,有一些篮球老师建立的教学理念是错误的,在课程教学当中的关注理论或者是实践教学不够完善,导致学生降低了参与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对于这一点,应该把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新时代中职学校篮球教育当中的问题在第一时间实施改革,如此才能够使现如今国家与体育事业对于篮球人才的标准有所达成。只有对于策划实施与事实相符并且有所成效的改革,并且将学生的主体性加以关注,对症下药,这样才能使中职学校篮球课程的教学质量获得真正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鞠鑫涛.新形势下高校篮球教学改革的思路[J].科技资讯,2019,17(16):136-137.

教学改革理论范文篇3

一、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是强化化学教学改革的前提

为了适应高考及整个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迎接新的挑战,必须明确科学素质教育和学科素质教育主要目标,实现教育思想观念的更新转变。

1.从重传授知识转变为通过传授双基知识和技能,着重发展智能素质。把加强“双基”教育与发展培养智能素质统一起来。化学教学重点是培养“四种能力”(即观察、思维、自学和实验能力)和创新精神。观察能力是基础,实验能力是手段,思维能力是核心,自学能力是关键,创新是目的。

2.从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教为主导,以学为主体的统一。教师主导作用的充分发挥表现在:①教学程序的设计;②是否吃透“两头”,熟练地运用教法;③能否因材施教,分类推进;④能否体现化学学科教育教学规律;⑤能否适度把握化学与其他跨学科知识能力的切入联系和综合。

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表现在:①学习动机、目标是否明确;②求知欲是否强烈;③自学习惯品质是否优化;④学习任务是否完成;⑤综合能力和科学素质是否增强。

3.从以授课为己任转变到科学性与思想性的统一。在教育教学中,应善于应用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引导学生去认识物质世界的存在、变化及规律,结合化学等学科的发展史和科学知识在生活、生产、自然和高科技中的广泛应用,进行科学思维和品质的教育。

4.从教学目的是“学会”转变为“会学”,使“学会”与“会学”统一起来。要引导学生遵循科学的认识论,以本学科为主干,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及探究的方法去认识和解决社会实际问题。

总之,要适应时代对人才的需要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大目标,我们必须彻底克服传统的“重授予,轻自学”、“重教法,轻学法”、“重智力,轻非智力”、“重应试,轻素质”、“重终端,轻过程”、“重单科,轻综合”等观念和做法。

二、在教育观念素质化的指导下,进一步强化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

当前,我国的化学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发展很不平衡,现状并不完全适应时代和素质教育的要求。高考改革的实际仍然是在素质教育的大目标下,进一步强化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

1.强化设疑,设问研究,抓好过程教学

要实现教学过程优质化,必须强化教学大纲所要求的教学目标的分解、设疑、设问和联系的研究。因为,依据现代教学论的观点,任何教学内容及过程都可用一个个恰当的问题呈现出来。教师在编拟自学思考题或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归纳总结和练习讲评教学中的设疑、设问,可不断地促使学生存疑、质疑,激活学生思维,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导之于科学认识探究的方法,达到好的学习效果。

首先,要切实编拟设计好本学科、本课时教学内容的问题,包含基本的知识和技能,以及学科内的相关知识和能力的小综合。然后,立足本学科,跨入外学科(一门、两门或多门),以本课时知识的切入点、联系学生接触到的事物及现象编拟设计综合性适度的问题。如果本课时教学内容并不存在跨学科知识的切入点和关联性,或者从某一层面或角度切入难度过大,就应放弃或暂时放弃这种跨学科综合设问、设疑的编拟设置,以免影响本学科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2.在强化本学科知识结构研究的同时,抓好整体教学

所谓整体教育,就是反映学科素质形成的教学或相关学科综合素质形成的教学。伴随着高考对综合能力素质测试要求的逐步提高,整体教学的探讨也必须逐步深入。在学科增多、学时减少、学业减负、综合素质增强的情况下,必须抓好整体教学,实现教学过程素质化。

(1)要以素质、能力形成为出发点,加强教学常规的各个环节改革的研究。在备课、授课、作业、辅导等常规教学的过程中,强化本学科的双基和能力,力求每个环节做到少而精。搞好单元整体教学,把握学科本身独特性的知识结构、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的内在联系,形成学科性知识网络化和学习、认识方法科学化。克服过去常规教学中重知识面、死记硬背,轻学能、搞题海和脱离实际的做法。

(2)强化各学科协同教学研究,抓好整体教学。由于现代科学技术正朝着既不断分化而又不断综合的方向发展,新知识的生长点往往是出现在学科的边缘和学科之间的交叉处。如出现的并且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是错综复杂的,是各种因素的综合,是一变化发展的过程。对这些相关因素的存在状况及其变化发展过程的揭示,必然要涉及到学科内容部分的关系,涉及到学科之间的联系,涉及到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所以建议组建精干的“综合科目”教研小组,开展课题研究探讨活动。如物理、化学、生物学科是从不同角度来研究物质存在的不同形式、不同层面及其特征的。一方面可从知识结合点进行研究,另一方面可从综合能力试测题编制方面进行研究,还可组织一定的社会实践考察活动。

(3)组织部分尖子生参与教学研究活动,鼓励学生关注教学改革与社会的发展。这样不仅使学生形成跨学科知识的整体性网络联系,而且可强化学生关注不断涌现的新信息、新观点和新方法;不仅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心,还有利于在整体教学过程中起到带动全体学生的作用,让全体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实践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

3.强化学科共性研究,抓好实验教学

各学科的结构、功能是不同的,单学科和跨学科问题有其特殊性,有不能互代的一面,但还有相互渗透、切入、存异求同的一面。我们在立足本学科教学研究的基础上,应强化学科共性的研究,以便逐步实现教学过程高效化,或不久的将来为“综合课程”的编辑工作起到铺路石子的作用。理、化、生理科综合,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强化研究。

(1)学科知识和表达形式的结合点的主要表现:

①物质的微粒结构。如分子运动论、原子及原子核结构等知识三科都有不同的形式的表达。

②概念与规律的结合。三科有许多相同或相通的概念,如质量、温度、密度、比热、功和能等;三科也有一些普遍适用,只不过不同的学科在不同的部分有不同表达形式的规律。如质量守恒定律、电荷守恒定律、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等。

③问题处理的结合。三科对自然现象或实验现象的观察、借助模型、图表等,对规律用语言描述、表格、公式和图示的表达等等。

(2)物、化、生三科综合考试命题的三维构架,也为学科素质化教学改革的整体教学模式。因教学过程和测试命题的改革方向是一致的,其目标是使学生把握各学科的整体知识网络,形成科学的方法和创新综合能力。

①可首先从相应学科知识或再次相关学科知识网络出发,设问、设疑展开教学过程或取材命题。一个问题立足某学科或多学科知识的“最近发展区”,从多层面、多角度、多方法去设问、设疑或取材作为自学思考和测试命题的知识背景。

②可以广泛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生产、健康、环保、高新科技和自然生态的材料为背景,从认识角度和探究解决方法的层面设问、设疑,展开教学过程或取材命题。

(3)理、化、生三科都是实验科学,立足实验探究方法的结合,抓好实验教学。

“科学起源于实验”。实验是科学实践的一部分,也是检验科学真理的唯一标准。揭示事物存在、变化及创造的规律,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及方法论,使学生“一通百通”,终身受益。

①开足教材全部实验,强化实验技能训练。应创造条件,克服困难,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仪器使用和实验操作技能练习机会。只有通过多次反复的严格训练,才能形成良好的实验技能。

②将教材中验证性实验变为探索性实验,强化实验思维的力度。

探索性的实验要求学生根据问题确定实验的目的,根据实验目的进行实验的设计,恰当地选择仪器和器材,合理的设计实验步骤和正确的动手操作;在实验中进行正确的观察和记录;实验后对现象和结果进行分析、综合,作出明确的解释、结论或评价。

③加强实验习题教学,培养学生实验思维的发散性和创新能力。

完成实验习题是高层次实验能力素质的展示。学生通过对已知和未知知识的分析,对比、综合等思维加工,设计出实验方案;再筛选出最佳实验方法来解决问题。因而,加强实验习题教学,十分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创新能力。

教学改革理论范文篇4

关键词:蒙医学;基础理论;教学方法;改革创新

蒙医学基础理论是蒙医学专业(包括蒙医本科、蒙药本科、蒙医护理本科)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是蒙医学入门课,在蒙医本科、硕士、博士专业课程体系中处于主干及基础地位,贯穿于蒙医学的各个学科领域,在蒙医药学专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蒙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包括蒙医学的哲学基础(阴阳学说、五行学说、五元学说)、蒙医学对人体生理的认识(三根七素学说、脏腑学说、体质学说、血管神经、五官等)、蒙医学对疾病及其防治的认识(病因、发病、病机、防治原则),为学习蒙医诊断学、蒙药学、方剂学、蒙医经典著作和临床各学科打好基础。根据目前蒙医学基础理论课程存在问题,将对教学方法改革措施的几点思考与设想论述如下。

1蒙医基础理论教学存在的问题

1.1对于刚刚步入大学的学生,第一次接触蒙医学基础理论的基本名词,如三根学说“赫依、希拉、巴达干”及五元学说“土、水、火、气、空”等概念的抽象性及模糊性与入学前的思维方式完全不同,很难理解和掌握。蒙医基础理论大部分难懂且又需要记忆,对初学者来说有一定的难度。1.2现行教学模式基本以上大课“应试”教育模式为主,主要以“课堂面授”(理论教学)为途径,有时难免枯燥呆板,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加之学习负担重,且未能掌握学习方法,只能被动学习以应付考试,导致蒙医基础理论知识不扎实,思维不活跃。

2蒙医基础理论教学改革措施

2.1教学团队的建设。2.1.1教学团队的建设。蒙医学的发展,需要热爱蒙医药事业的高素质人才,蒙医基础理论教研室更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较强的临床技能及科研创新能力的教师团队。因此,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鼓励教师读博与外出进修,以加深加强专业知识及基础专业领域的知识。创新教学模式,不断改进授课技巧,提高教学质量。2.1.2加强传承与创新。蒙医学基础理论教研室的教师应加强蒙医经典著作的学习,蒙医经典著作是蒙医学理论的渊源,也是蒙医思维模式的根源,因此,承担蒙医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师必须熟读经典著作,加强修养,在传承的基础上勇于创新。其次,教师必须参加临床工作,提高临床辨证水平和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临床实践中加强理论知识运用,并引导学生熟记理论知识。2.2教学方法的改革措施。2.2.1传统教学方法。此方法是以教师讲授为主,目前蒙医学基础理论课程主要采用课堂理论讲授方法,以保证重要知识的传播,突出重点、难点及知识点集中掌握。蒙医学基础理论中阴阳学说、五元五行学说及三根学说“赫依、希拉、巴达干”及七素学说等抽象难懂,对刚刚接触蒙医学的新生来说是完全陌生的知识体系。以传统方法教学,需要老师细致入微讲解。目前蒙医学专业的蒙医学基础理论课程总学时为80学时,理论课为72学时。理论课要求教师必须按照教学大纲内容讲解,并以教师讲授为主,也就是72学时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难免出现学生学习被动、学习不积极等问题。学生往往对专业兴趣淡薄、对蒙医学心存疑虑。要求教师寻找一种更适合蒙医基础理论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逐渐培养蒙医特有的思维方法。目前采用传统教学方式的基础上,在教师讲授的时间段可以穿插渗透式教学方法。2.2.2渗透式教学方法。渗透式教学方法是指在某一学科知识的教学中,渗透与之相关的其他学科的知识,在培养某种能力的教学中渗透与之相关的其他能力的培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1,2]。这有利于高校学生综合实力的培养。在蒙医学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对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讲解,可运用渗透式教学方法,根据蒙医学特点渗透式增加对蒙古族传统文化、蒙医药学科研成果、蒙医临床案例等的讲解,帮助学生构建、理解学科间知识的规律,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从而使学生自主探索式学习。2.2.2.1蒙古族传统文化的渗透。蒙医学理论体系植根于蒙古族传统文化。在长期与艰苦自然环境和疾病作斗争的实践中积累了适合当时经济、文化和生活习俗、气候条件及地理环境的最早医疗保健方法。例如灸疗、刺血疗法、马奶疗法、正骨、药物知识等原始的医疗知识,这与当时的蒙古族文化密不可分。因此,有必要在蒙医基础理论的教学中注重蒙古族传统文化知识的渗透。2.2.2.2蒙医临床案例的渗透。蒙医学基础理论课程由哲学基础、生理学、病理学三大部分组成。在讲授病理学的过程中,适当加入名老蒙医治病医案,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通过蒙医临床案例的渗透教学,使学生在临床医案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比如“肝开窍于目,肺开窍于鼻……”及临床治疗经验等。2.2.2.3科学研究成果的渗透。从1958年内蒙古医学院招收蒙医专业以来,在60多年的教学与科学研究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蒙医传统教学模式和现代化医学教育模式相结合,既有民族特色,又有时代特征的蒙医药学教学和科研基地。在教学过程中应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嵌入蒙医基础理论科研成果,引导同学们增加对科学研究的热爱。2.2.3实验教学方法。在2014年蒙药班正式开设20学时的蒙医学基础理论实验课,即为“元气充沛与否对小白鼠耐氧时间的影响”和“寒症(巴达干)与热症(希拉)致病的实验观察”等内容。在2017年内蒙古医科大学教学大纲修订后蒙医学专业增设了8学时“寒症(巴达干)与热症(希拉)致病的实验观察”的实验课。但寒热症的实验仅局限于单一外源性致病因素刺激作用下巴达干与希拉病变的致病实验观察。因此,为符合蒙医致病四因素有必要优化实验课。2.2.3.1实验教学优化。运用现代实验方法将蒙医基础理论“三根”失衡导致疾病的病理变化及临床表现施加于实验动物,力求模拟出符合蒙医学特点的动物模型,以动物模型的方式将蒙医基础中核心理论“三根理论”病理变化展现给学生,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三根学说”。将原有“寒症(巴达干)与热症(希拉)致病的实验观察”实验的单一致病因素优化为致病四因素,能使寒热症致病后机体出现的症状及其特点便于观察。2.2.3.2蒙医理论喻树示教。蒙医基础理论曾上过喻树示教课,仅仅以本校博物馆展览喻树图,未能达到预期效果。2014年之后示教课内容以基础理论实验课为主,但在目前民族医药传承与创新的教学理念前提下,蒙医学学子们也应学习经典著作,尤其《四部医典》中的喻树内容。可将人体生理与病理喻树内容以多媒体示教,让学生以自己理解的方式将分支的内容制作成表格,加以理解和记忆。2.2.3.3观察人体体质特征实验。体质特征是人体与生俱来的生理特性,也可称为人的禀赋,这是由人体三根决定的。蒙医学以赫依、希拉、巴达干三根理论为基础,依据人体外观的形态结构、性格、生理机能,把人的体质特征分为单一型(赫依、希拉、巴达干)体质、混合型(赫依-希拉、赫依-巴达干、巴达干-希拉)体质和三者聚合型体质七种类型。在实验教学过程中示教人体特征实验,参考人体体质特征文献研究及额式蒙医人体体质判定表[3-5],制定人体体质判定表对正常人群进行统计,从循证医学角度解释蒙医三根理论。2.2.4医德教育方法。医学院校作为医务人员的培养基地,对医学生进行专业知识传授的同时,有必要加强医德教育[6],医德教育是医德建设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高等医学院校进行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7]。蒙医学高等院校也应在专业知识传授的同时加强医德教育。尤其大一刚刚接触医学专业时就应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医德教育,因为大一新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接触蒙医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解读经典著作,充分利用传统医德中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的教育素材,加强医学院校医德教育。因传统医学的光辉与魅力不仅在于神奇的疗效和独特的理论体系,还在于历代名医身上高尚的医德和行医艺术。因此,医学院校的医德教育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是专业知识教育的一部分。

3小结

蒙医学基础理论是蒙医学的基石,蒙医基础理论授课老师必须尝试各种有利于学习蒙医基础知识的教学方法,不断总结经验。在运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加强实践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才能适应新时代学生,为培养蒙医药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弭乐,郭玉英,等.渗透式导向的两种科学论证教学模型述评[J].全球教育展望,2017(46)6:60-69.

[2]池霞,郭锡熔,童梅玲,等.渗透式教学在医学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2007(15)4:640-641.

[3]额尔顿朝鲁,韩团晓,李立,等.人体特质与萨病(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6(22)3:3-5.

[4]吴斯琴毕力格,高敬贤,白长喜,等.蒙医不同体质对血常规、尿常规及身体质量指数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33)7:3086-3088.

[5]喜杰.《蒙医基础理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探究[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6(34)3:6885-6886.

[6]乌格敦其其格,玉华.蒙医基础理论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中国农村卫生,2015,(2):74.

教学改革理论范文篇5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实施素质教育,综合体现教育思想、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的阵地。近年来,尤其是我县承担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以来,我们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然而,广大教师的教学观念还没有完全从“应试教育”的惯性和影响中解脱出来,教学方式还没有得到彻底的变革,以接受式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育方式,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和学习兴趣,致使我县的课程改革难以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为改变这一现状,实现教学方式的彻底变革,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动我县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经研究决定,2002年为我县“课堂教学改革年”,在全县中小学开展课堂教学改革。为使改革工作能顺利进行,并取得实效,特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课程改革实验为契机,以学生发展为本,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使学生积极、主动、持续、和谐、全面的发展。二、改革的任务和目标“课堂教学改革年”的主要任务是:以课改新理念为指导,解放思想,扎扎实实地抓好课堂教学改革,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推行课改,通过推进课改提高教学质量,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结合我县实际,2002年课堂教学改革年的改革目标是:1、转变观念,确立起新的知识观、学生观和生活回归观,走出课程目标的知识技能取向,使个性发展成为课程的根本目标,使新课程根植于生活的土壤。2、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为主的学习方式,探求适应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为主的课堂教学结构和教学方法。3、建立以学论教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三、实施要求(一)认真学习,更新观念,增强改革意识。全县各级各类学校的领导和教师要认真学习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有关文件精神,尤其要学习《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王湛副部长的《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开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局面》等有关进行课程改革的文件和文章。通过学习,提高认识,更新教育教学观念,逐步确立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观念,确立张扬学生个性、发展学生特长的观念,确立关注学生学习状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观念,确立以学论教、先学后教的观念。通过学习,提高理论水平,增强课堂改革意识,使课堂教学实现由重知识传授向重能力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重教学模式化向重教学个性化转变。(二)加强研究,勇于实践,努力变革教育方式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为了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实现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新型课堂教学,各校要加强研究,努力实践,努力变革教学方式。1、探究“自主学习”方式,张扬学生的个性。为了实现“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的教学,有效地增进学生的发展,各校要加强“自主学习”方式的研究,并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尝试,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实现真正意义的“自主学习”,从而张扬学生的个性,让学生自己提出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投入情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并对认知活动进行自我监控,作出相应的调适。2、探究“合作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能使课堂教学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各校要加强研究,创设合作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使课堂教学形成师生共同讨论、研究、实验的教学氛围,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相互信任的良好局面。同时,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通过开展“合作学习”活动,学生积极参与,在高密度的交互作用和积极的自我概念中,将认知、交往与审美融为一体,使学生得到更全面的发展。3、探究“探究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能力。探究学习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为了更好地发展学生的能力,各校要积极探索,认真研究,仔细琢磨“探究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尽快地以探究学习方式替代传统的接受学习方式,使学生经历探究过程以获得理智能力发展和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建构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4、探究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优化课堂教学。各校要积极利用现有教学资源,进行多样化的电化教育和多媒体教学;组织开发一批适合学生特点并符合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质量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并应用现代教学媒体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废除以“教”为中心的“授─受”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提倡以“学”为中心的启发式、讨论式、自主探索合作式的教学方法和以“问题”以核心的创新教学法,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三)落实常规,优化环境,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各校要按照《大余县学校教学工作常规》,落实各校教学工作常规实施细则,抓好计划、备课、上课、作业、课外活动和课外辅导、教学评估与教学研究诸环节,推进课堂教学改革。1、利用备课活动,重抓教学设计。一要认真钻研大纲或课程标准,吃准教材,吃透学生,琢磨教法、学法,做到粗备全书、细备单元、精备课时,重点是精心设计每一份教案,虚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情境,重抓课题的引入和问题的提出、知识的产生和形成,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状态,尊重学生差异。二要加强集体备课,优化教学设计。三要定时、定点、定中心发言人,进行集体备课。通过集体研究,设计出具有学校特色与最高质量的教学方案,各位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本班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这些教案。2、根据学情,指导学生预习。要促进和指导学生主动进行课前预习,养成自觉预习、善于预习的习惯;要注意研究,怎样最有效引导学生主动高效地自学,学生自学可能会遇到哪些疑难问题,如何帮助学生排疑解难,设计哪些合适的问题情境;为了扩展学生的知识背景,增进感性经验,也要指导学生根据已有条件、时间可能和兴趣爱好,在课外通过多种渠道搜集和处理科学、人文和时事等方面的重要信息,参加必要的实践活动,与课前预习、课中自学相辅相成,从而为课堂教学上的“先学后教”高效学习奠定基础。3、突出主体,创设情境,优化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复习旧知,联系生活,结合当前教学重点,创设问题情境,设置悬念,激起学生的学习愿望,唤起学生的学习动机,诱发学生参与合作、自主探究。教学中,要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或个体与群体之间的你谈我想、你说我听、你问我答、你说我演等互动形式的学习达到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在学生积极参与、畅所欲言、思维活跃、热烈有序的气氛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挖掘教材中的创新因素,鼓励学生创新。在进行“开放式”教学时,要注意与“放羊式”教学划清界限,切忌片面追求突出学生主体,从而导致忽略了老师的作用,要时刻注意:教师是参与者、组织者、合作者。4、优化练习设计,及时反馈教学信息。为了及时获取教学信息,使课堂教学有的放矢,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要科学合理地设计课堂练习,力求做到“优化”,即在内容上要“求实”、“求精”、“求活”、“求能”,在练习类型上要有基本练习,对比练习、变形练习和综合练习,在练习形式上要做到动脑、动口、动手相结合。5、改革考试形式和试题内容,注重考查学生的能力。考试形式除笔试外,还可采用口试,并且可采用平时测验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的办法来考查学生;在试题内容的改革上,注意以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为命题依据,重视和加强对学生的智力、能力,尤其是综合应用知识的基本素质方面的考查,命题时不出难题、偏题、怪题,减少单一、机械、零散的记忆内容,重视加强试题的综合性、思考性和灵活性。为了规范我县中小学各类考试,县教委将制定各学科《考试纲要》,使我县的考试工作走上正规化、科学化的轨道。四、实施步骤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2年1月─3月)1、成立机构。①成立大余县“课堂教学改革年”领导小组。组长:刘铭光。副组长:刘存鸣、廖君侦、李薰学。成员:李青、张芳芳、李松、何国涛、谢开寿、曾献中、伍世冯、陈启荣、林发胜、赖弥生、高金山、陈尚文、曾凡开。②成立“大余县课堂教学改革年”指导小组。组长:刘存鸣。副组长:廖君侦、李薰学。成员:谢开寿、卢和智、王万辉、赖梅余、罗少铭、黄敏、、蔡良斌、谭传龙。③各乡镇教委、中学及县直学校成立“课堂教学改革年”工作小组。其组成人员名单应于三月十日前交县教委。2、制定方案。各乡镇教委、中学及县直学校制定出“课堂教学改革年”实施计划及方案。3、宣传发动。召开县、乡(镇)、校“课堂教学改革年”动员大会。4、学习理论。各乡镇、学校要认真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广泛开展课改理念的学讨论,切实转变教学观念。5、理论考试。县教委将根据提供的学习材料,拟定试题,进行一次全面的教改理论考试。6、课改论坛。各乡镇、学校要组织开展好新课改理论、理念论坛活动,开辟舞台,召开演讲会,要求全体参与,个个登台,人人过关。在此基础上选出优胜者参加县“课改理论论坛”大会。(具体方案另发)第二阶段:探索交流阶段(2002年4月─11月)1、小学以乡镇教委为单位,中学、县直学校以校为单位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活动,认真组织教师上好“三课”,即优秀教师上好示范课,骨干教师上观摩课,其它教师上好汇报课。2、县指导小组将确定改革试点校进行重点研究,同时深入各校听课,开展研讨活动。3、成果汇报。(1)课堂教学设计比赛(2)县、镇、校课堂教学观摩(3)撰写教改论文比赛。4、县、镇、校进行经验交流,推出典型,进行巡回教学,开展送教下乡活动。第三阶段:总结推广阶段(2002年12月)1、总结推广先进经验。2、评比先进学校和先进个人。3、召开“课堂教学改革年”总结表彰大会。五、具体措施1、加强领导。各乡镇教委常务副主任、各级各类学校校长是课堂教学改革的第一责任人,要把课堂教学改革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积极为课堂教学改革创造条件,要认真落实《大余县中小学校长深入教学工作的十点要求》(余教字[1999]127号)的精神,为课堂教学改革做出贡献。2、提高认识。学校领导要带头学习课改新理念,并认真组织教师领悟新的教育思想,更新教育教学观念,不断转变课程观,师生观、教学观、学生观、学科观,使全体教师形成共识,扎实推进课堂教学改革。3、保证时间。各乡镇(学校)要确保教改时间,每月集中学习新课改理论两次以上,每周开设公开课、观摩课或示范课一节以上,每学期编印二期以上课改实验简报,各校每月要利用黑板报或宣传橱窗出一期课堂教学改革的专刊。县教委机关干部每周三深入学校听课调研。4、树立典型。一是各乡镇(校)要确定好样本校、样本班,以点带面,推进教学改革;二要积极推行池江中学“三分”办学模式和信丰大阿中心小学的“创新教学法”;三要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带动教师参加各种研讨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5、培养教师。一是实行跨乡镇、跨学校培养教师制度,即“异地培养教师制度”;二是组织教师“走出去”参观学习;三是“请进来”,聘请专家、名师亲临指导。6、注重评价。一是各乡镇教委、学校要以《大余县课堂教学评价量化标准》(附后)中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来评价课堂教学,并注重从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张扬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等方面进行分析,加强对课堂教学过程的评价。二是各乡镇教委、学校都要根据新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及新课改的理念来评价教师的工作,并与“三制”改革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把教师参与教改工作的情况纳入教师业绩评价,作为评聘教师的重要依据之一。三是县教委将把“课改”工作纳入对乡镇教委及有关学校的综合评价中,并作为考评乡镇教委常务副主任及学校校长的一个重要方面。7、抓好落实。各乡镇教委(学校)要根据本方案,制定实施细则,认真开展课堂教学改革的各项活动,做到有计划、有安排、有记录、有检查、有成效。县教委将在适当的时候进行专项检查,通过听、看、查、访、问等形式,了解各地开展课堂教学改革的情况,同时组织理论考试,开展课改论坛活动,了解广大教师的学习情况,促进学习质量的提高。8、表彰奖励。年底,县教委将对乡镇教委、学校及教师进行评比、奖励;使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的新课改工作能够稳步、扎实推进,并创设良好的环境,把素质教育工作推向纵深发展。大余县教育委员会二○○二年二月附一:大余县课堂教学评价量化标准评价项目评价项目项目满分基本分得分评价标准教学目标设置双基、能力、态度等行为性目标时,能从学生实际出发。86基本分为6分,评价项目做得较好的,加1-2分,做得较差的减1-3分。设置经历、体验、探索等过程性目标时,做到明确、具体。教学内容体现了科学性、人文性、社会性或实践性;1611基本分为11分,评价项目做得较好的,加1-5分,做得较差的减1-6分。选材典型,有一定的可开发性;处理新颖,有一定的挑战性;突出了重点,容量适中。学习活动学生参与面宽,活动形式多样,主体地位落实;2820基本分为20分,评价项目做得较好的,加1-8分,做得较差的减1-10分。主动参与、思维参与,体现了参与质量;活动有一定的开放性,探索性和自主选择性。独立学习的时间充分,交流讨论的空间充分;学习气氛活跃,活动表现得到尊重。施教过程营造了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并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特点合理安排座位或合理分组。2518基本分为18分,评价项目做得较好的,加1-7分,做得较差的减1-9分。引入自然、恰当,设置的问题或情景,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过程展示充分,在重视结果的同时,注重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反馈调整,能解决好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激励、赞扬学生,师生情感交融,张扬学生个性。教学技能体现了技能优势,灵活驾驭课堂教学;86基本分为6分,评价项目做得较好的,加1-2分,做得较差的减1-3分。使用了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或其它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学效果认知目标:掌握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会评价,创造性思考,促进能力发展。1510基本分为10分,评价项目做得较好的,加1-5分,做得较差的减1-5分。过程目标: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交流合作,动手操作,搜集处理信息,问题意识强,有创新,会实践。情感目标:求知欲强,学习兴趣浓,有恒心,有毅力,克服困难,形成正确认识。★评价要点:课堂教学要切实做到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张扬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缺一不可,否则其得分不得高于60分。附二:学习材料目录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2、《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3、《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局面》(国家教育部副部长王湛同志的讲话)4、县教委主任刘铭光同志在全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中小学校长通识培训会上的讲话。5、《把握环节明确要求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县教委副主任刘存鸣同志在全县中小学校长通识培训会上的讲话)6、《学先进找差距寻良策解疑惑力争我县新课改真正出成效》(县教委副主任刘存鸣同志在送教下乡时所作的辅导报告)7、《论学习方式的转变》8、《新课程与学习方式的转变》9、《新课程需要什么样的教学观念》10、各学科《课程标准》及有关的解读文章11、《大余县课堂教学常规》12、《大余县中小学校长深入教学工作的十点要求》13、《大余县教育简讯》

教学改革理论范文篇6

教学要改革,这是时代的迫切需要。作为培养中学教师的师范学校,教学改革更具有双重的意义。一方面我们培养出来的教师,不只是要求能胜任中学语文教学,更重要的是能做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先锋;另一方面,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师范教育本身的教学也必须变革,否则,就根本无法适应中学教师人才市场的需要,中学语文教学改革也无从谈起。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学语文教学的现状,使高师教学改革与中学教学改革对接,我们先后组成四个调查小组,分赴广东、长沙、衡阳市区以及下属各县共20余所中学进行了专题性的调查,获得了极有价值的第一手材料。相当一部分中学教师认为,语文教学改革中存在一些带普遍性的误区,这些误区实际是传统陈旧的教学观念的续延,如不走出这些误区,中学语文的所谓“教学改革”,就只能是“换汤不换药”式的“改革”。针对目前中学语文教学改革中普遍存在的几个误区,大部分教师交流了自己的感受。现根据这些来自第一线的材料,围绕这几个问题,结合我们研究的心得,发表一些看法。

一、关于“打破满堂灌”和“开展双边活动”

一讲到教学改革,人们都要提到这两个问题。而且,有些人还片面地认为,只要解决了这两个问题,教学改革便成功了。事实上,教学改革包括的范围很广,非此二者所能概括。打破满堂灌和开展双边活动固然是教学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就某种意义上说,这两点还不是教学改革的重点症结所在。在一些人看来,课堂上让学生站起来读一读,讲一讲,做一道练习,这便不叫“满堂灌”了。其实不然,老师讲授便有灌输之意,属于“传道授业解惑”。教师讲授法仍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我们不能把“讲授法”和“满堂灌”这两个概念等同起来。关键在于,讲授法要求科学性、启发性、系统性相结合,并彻底摒弃那种死板的一味注入式的讲授。科学的讲授法是必不可少的,问题是必须抓住重点,突出难点,启发诱导,严防填鸭式的硬灌。

和“满堂灌”紧密相关的就是“双边活动”的问题。的确,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的过程。因此,教与学这二方面都不能忽视。但是二者之中,学生的一方尤为重要。要搞好教学,就必须很好地开展“双方面”尤其是学生一方面的活动。然而,正如和上面所说的“满堂灌”一样,一些人对于“双边活动”也理解不全面,总认为“双边活动”就是问答式。这是片面的。首先,“活动”的意义并非单指口说,手做,而主要是指大脑思维活动。诚然,学生回答要动脑,但是动脑并不一定要答,更何况有些问题是一些勿须动脑的答。其次,针对学生这一方面来说,“双边活动”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努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讲课中处处设疑,制造悬念,引起学生思考,这才是有效的双边活动。当然,课堂上的提问是必要的,但有一个原则,就是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一定要有价值。确切的说,是为突出重点、解决难点而提出来的,是有目的、有启发性的。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而得出所要学习和掌握的知识的结论,这样的提问才有价值。有的人认为启发式就是问答式,这是一个错误的观点。不动脑筋的答,不仅无助于学生对教材的理解,更不能发展学生的智力。无目的的回答,只是形式上的热闹而已,收不到实效。比如讲授叶圣陶的小说《夜》,一般的总是设计一些诸如“小说写了几个人物”等一类显而易见的问题,一问即答,看起来效果很好,其实学生没有学到真正的知识,反而浪费了时间。一位教师教这篇小说时,就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课文描写阿弟回来时进门的神情动作:“门才开了一条缝,外面的人闪了进来,连忙,轻轻地,转身把门关上……”这本来是一句话,作者为什么要逗开作三句?作用何在?这样的问题,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能更深刻地理解人物性格和小说的思想内容。

再则,讲“双边活动”,必须要认识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我们知道,所谓的“双边活动”,就其外在表现形式而言,重点在学生这一方面。然而,若就其实质而言,重点应摆在教师一方面。如果就教的角度看,可以说,教的活动是教师一种主动性的活动,苏联现代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奇对此论述得相当深刻,他说,“学生的企求与教师在对学生的教育和教学方面的目的这两者绝不是完全一致的。……教师是根据关于未来前途的纸上谈兵的意图去对学生进行教育和教学的,但是学生听命于自己的此时此刻的要求,想方设法地摆脱教师对他的影响,这就产生了师生冲突的情景:学生不想接受教师的教学和教育,而教师又不能把这一教学和教育的过程挪后去。这怎么办呢?决不能象过去一样采取纪律约束,甚至惩罚的强迫性教育了”[1],而应该“使学生在积极的动机作用基础上接受教育要求所必需的学习——认识任务。换句话说,要使学生自由选择的学习对象恰恰就是教育要求所必需的学习任务,是他在一定的教学阶段上必须掌握的一定的知识体系”[2]。可见,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是教学的关键,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最根本的办法是使学生对学习感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课堂的提问也同整个教育过程一样,既要求科学性,又要有趣味性。所以单纯追求形式上热闹的回答固不可取,就是不着眼于提高学生积极思维的问答对教学也是无所裨益的。因此,教师必须很好地研究教材,透切了解学生,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动其心灵,触发其情思,开发其智力,使学生积极地配合教师的教,完成教学任务,这才是科学的“双边活动”。

二、关于课堂教学设计

语文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首先应当是“课堂教学设计”的改革。我国语文教学五十年代受苏联凯洛夫教育理论的影响,一直到现在还是一上语文课,就一定是按“时代背景、结构层次、思想内容、写作特点”等先后次序的一个模式的教学。经近几年教育界大声疾呼,有的稍有改观。但是,从文章的开头到结尾,逐段逐句,讲讲读读的课堂教学设计却丝毫未变,加上一个“问问答答”,还美其名曰“改革”,实乃语文教学法之大忌。这样,既浪费了时间,又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据一个调查资料表明:几乎有80%以上的语文课不受学生欢迎。原因何在?并不是语文教师都是学问不深,都是不负责任,问题的关键在于老模式的教学。讲授课文,时代背景、介绍作者,读一遍,再分段,再分层,中心思想,写作特点,无不依样画葫芦,教师费力气,学生不愿听。“事倍功半”,何用之有!无怪乎大部分教师总是叫苦,喊课时少了,这样怎么能达到现时代要求的“高难度高速度”的教学原则呢?事实上,对于中学生来说,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对于教材中的任何一篇课文,不但能看懂,而且还能把握住其中的某些精髓。一篇课文,学生阅读之后可以弄懂三分之一、二分之一甚至更多。因此学生能掌握的就不要讲了,只要讲那些学生无法弄懂的东西就行了。确切地说,教师的作用不在逐句地讲课文,而是去归纳总结课文,把学生通过阅读获得的零乱的知识信息整理成为有系统的东西,帮助他们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况且中学语文教学决不同于小学语文教学着重于识字、释词,相反应将重点摆在把握文章的内在涵义和艺术表现手法上。可以说,中学语文课相当一部分带有赏析的成分。目前中学语文教材,大抵上是三类文章(文言文除外):一类议论性文章,一类说明性文章,一类便是诗歌、小说、散文等文艺性的文章,而且后一类占的比例最大。对于这三类文章,应该有完全不同的三种教法,议论性的文章重在剖析文章的逻辑性;说明性文章重在分析文章的条理性;至于文艺性文章,则重在知其言外之意,表外之象,而决不要纠缠那些字句(当然,为了说明某一问题,对关键词句的分析是必不可少的),尤其对那一些写意性的文章,根本不要去字斟句酌,只要能悟其神理契机,就达到了目的。这种领悟如庖丁之解牛:“可神遇而不可目视。”又如中医之言切脉:“可意会而不可言传”。如果过分地追求一字一句,那结果一定会适得其反。试问,如果拘泥于一字一词,怎样讲解“白发三千丈”,又怎样讲解“千里莺啼绿映红”?如果讲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只要紧紧抓住本文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让学生领会文章的意境就行了。李健吾的散文《雨中登泰山》,安排三个课时,一般来说都认为时间紧,什么原因?就是课文较长,按老模式逐段逐层地讲,老师不厌其烦,学生昏昏欲睡。因此,教学改革,首先要改掉这种陈旧的“课堂教学设计”。一篇课文,按其教学目的和重点难点设计一个甚至几个问题,围绕这个问题去讲授,解决了这些问题,就基本上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还能节约时间讲授一些与课文有关的其它知识。再如《雨中登泰山》,便可围绕这个问题来讲,作者的游程(稍作提示以明文章的线索)、沿途几处重点写景及其特色,这样,便把整个课文串通起来,时间只需一个半小时左右,剩下的一个半小时,便可结合一些诗文(如学过的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刘白羽的《长江三峡》和未学过的杜甫诗《春望》、王维诗《山居秋暝》)讲文学作品中感情的表达和立意的问题。又如讲曹禺的戏剧《雷雨》(只选一幕)安排三课时,同样也只要一个半小时的时间,重点讲一个问题——戏剧的人物语言(而且只以周朴园和鲁侍萍的对话为例,周朴园和鲁大海的对话让学生去举一反三,自己分析),在分析中结合解释戏剧冲突和人物动作,剩下的时间介绍戏剧的基本常识和中国戏剧发展概貌。这样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又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关于中学生知识结构的“精”与“博”

当今的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类知识总量飞速增长。这个时代的教育目的“不仅要求一个人具有广博深刻的知识,而且要求发展他的智慧、意志、情感,发展他们的才能和天赋”[3]。怎样达到这个目的?传统的教学方法显然是不行的。由于高考、统考、会考的压力几乎各个学校都是围着“考”字转。为了追求录取率,大部分教师在学生知识结构的“精”字上下功夫,初中讲高中的内容,高中变成大学预科,老师虽竭尽心力,学生却不堪重负。因此,许多中学教师认为,要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目的,就必须让学生有牢固坚厚的基础知识,“博而后才能精”。作为中学生,对知识的要求是“博”而不是“精”。因此,课堂教学中,我们不仅只让学生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使他们掌握更多的知识。而“纵横比较,以点成面”是行之有效的一种教学方法。

什么叫“纵横比较,以点成面”呢?简单地谈,就是在讲某一内容时,必须按需要联系和本内容相关的知识,讲某个作家的作品,纵向可以联系其他作品,横的可以联系与之某一点相似或相异的其他作家的作品,上下纵横,联系比较,使之系统化、整体化。这样,以课文内容的这一“点”而上下联系,纵横交错成了“面”。“纵横比较”是手段,“以点成面”是目的。这种联系比较的内容是极其广泛的:有不同类型的比较,有相同类型的比较,有思想内容上的比较,有艺术手法上的比较,例如讲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可以联系他的《祝福》、《药》、《孔乙己》来比较分析,还可以联系果戈理的《狂人日记》来比较分析。这样一来,不仅使学生能进一步理解本文揭示的封建礼教吃人本质的思想意义的深刻性和普遍性,而且还可以使学生对鲁迅作品所蕴含的社会生活内容和艺术手法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这一小说的知识的“点”也便成了“面”。又如讲黄宗羲的《原君》,在分析文章中所论述的“(君主)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的意义时,便可结合讲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以及杜甫的《石壕吏》和白居易的《卖炭翁》等等。这样,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扩大了知识面,提高了学习兴趣,使学生对知识掌握更牢固,更扎实。当然,采用这样的“纵横比较”教学方法,首先要解决好上面所讲的“课堂教学设计”问题,只有这样,才会有时间来进行比较和综合的分析,而且还要求教师必须付出更艰巨的劳动,努力丰富自己,认真备好课文,才能达到目的。

总之,教学要改革,但又不能操之过急,“欲速则不达”。要一步步地逐一解决教学中的矛盾,从而达到“以最大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最理想的教育和发展”[4]这一目的。而所有的这一切改革关键在教师。没有教师的主动性,便没有学生的积极性,那么,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徒劳的,还谈何改革呢?因此,教学改革对教师要求更高,教师不但要有扎实的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广博的相关专业的知识面,而且还要掌握切合中学生心理特点的、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不但要钻透教材,而且更重要的是研究了解学生,这样才能真正掌握教学改革的主动权。只要教师掌握了主动权,教学改革就一定会成功。

注释:

教学改革理论范文篇7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较大规模的有四次。

1.始于1950年的第一次全国性改革,由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编审局编辑出版了全国统一的语文教材。这套教材的特点是思想性强,内容新鲜,富有教育意义,强调听、说、读、写全面训练,不可偏轻偏重。

2.始于1956年的第二次全国性改革,实行汉语、文学分科教学。主要成绩是结束了两科混教、互相干扰的状态,初步创造了比较完整的汉语学科体系和文学学科体系;结束了语文教学中的无政府状态,开始走上了有格有序有计划的道路;纠正了重道轻文的偏向,加强了语文知识教育。

3.始于1963年的第三次全国性改革,是在广泛地讨论了语文的目的任务和怎样教好语文课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成果是明确了中学语文科的性质和目的任务,根据教学大纲的精神,编写了一套比较切合实际的教材,选文强调文质兼美,编排以培养语文能力为主线,教材仍然是综合型的;十分强调语文基本训练,严格要求学生树立勤学苦练的风气。

4.始于1978年的第四次全国性改革,颁发了《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草案)》,并陆续出版新编的语文课本,在全国通用。这次语文教学大纲着重解决了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明确了中学语文教学如何适应新时期需要的问题;第二,解决了思想政治教育与语文训练的关系问题;第三,总结以往的经验和教训,基本上明确了在中学阶段,语文知识教些什么和如何教的问题;第四,解决了作文教学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文风问题、作文训练多样式问题、作文指导和评改问题)。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全国性的也有四次。

1.第一次全国性教学改革在建国之初,普遍推行课堂的民主讨论,改变了“教师讲,学生听”的老式教法。“2.第二次全国性教学改革始于1953年的“《红领中》教学法”。1953年5月,北京市女六中为北京师大实习生举行观摩课,课文是《红领中》,在课后评议会上,普希金专家对这节课提出了意见。次日,北京师大实习生在师大女附中进行试教,他们按照普希金专家的意见进行实验。实习生把原来的七课时改为四课时,课堂上注意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运用谈话法向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反映这个教法好。同年七月在《人民教育》杂志发表了叶苍岑写的实结,并发表了短评,在全国掀起了语文教学改革的浪潮。

3.第三次全国性的教学方法改革始于60年代初,串讲法一时盛行起来。这种逐字逐句串讲并在讲解的基础上加以分析的教法,对于文言诗文,对于落实字、词、句、篇教学,有一定作用,但把串讲法广泛地应用于语文教学,就成大同题了。

4.第四次全国性教学方法改革始于80年代,语文教学改革正沿着“加强基础,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实行语文教学科学化”的正确方向前进。这次语文教学方法的改革,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变“授”为“学”,把重点放在指导学生“学”,从而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第二,重视语文能力的培养,坚持听、说、读、写全面训练。第三,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中,注意发展学生智力。第四,贯彻了“百花齐放、百家争呜”的方针。

(三)回顾语文教学改革的历史。

特别是1978年以来的情况,我们高兴地看到,语文教学改革具有如下几个特点:第一,起步早,而且持续不断地进行改革;第二,规模大,遍及全国,影响很大;第三,教材改革与教法改革同步进行,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第四,思想活跃,百花齐放,百家争呜;第五,每个时期都有一批教学改革的带头人,尤其是1978年以来,涌现出以于漪、钱梦龙、陆继椿、魏书生、宁鸿彬、顾德希、吴昌顺、程汉杰、欧阳黛娜、张孝纯等优秀的语文教育专家。

回顾语文教改的历史,我们看到道路是曲折的,继续前进的路途上还有不少困难。

1.陈旧观念的破除是很困难的。积极改革者只是极少数,认真学习先进经验,以新的观念进行教学改革的也是少数。一些成功的教学改革经验之所以在大面积上推广困难,主要原因是大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没有更新,而是因循守旧,固步自封,不思改革。

2.穿新鞋,走老路,缺乏深入改革的紧迫感。在“满堂灌”、“填鸭式”受到批评之后,就兴起了“满堂问”的谈话法;在“谈话法”过时之后,又出现了以应试为目的、以练代讲的“满堂练”。虽然,教学方法表面上在不断变化,但实质上还没有从根本上处理好学生是学习主体与教师是教学主导的关系,没有把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放在首位。公式化、概念化的教学,还有一定的市常有的方法表面上看来有创新,但实际上未摆脱“一言堂”、“满堂灌”的陈旧陋习。

3.教改实验难于推广的又一个原因是,进行教改实验的老师比教普通班的考师课业负担重,他们要学习理论、做调查研究、积累资料、统计数字、进行总结、撰写论文,教一个实验班的工作量比教两个普通班的工作量还大,而他们的工作量只按教一个班计算,得不到进行教改实验相应的报酬,而且和教普通班的教师之间的关系又不好处,所以许多教师不愿做教改实验,不愿自我麻烦。

教学改革理论范文篇8

1.1描述性的定义

“随机考试”制度是在学校安排的考试周内,根据实际情况,将与考试相关的时间、地点、考试科目、监考教师、试卷选用等因素全部由计算机进行随机分配。考试期间,学生只知道要考哪几门课程,具体何时考何种课程、哪些教师监考、采用何种方式等则无从知晓,期末考试安排表上也仅用“课程一”、“课程二”、“监考教师1”、“监考教师”等来代替。此举旨在引导学生加强平时学习和考前复习,以考风促学风,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

1.2随机考试的内容

通过两年的随机考试教学实践,我们认为实施随机考试要有相关的政策和技术系统支撑。在政策层面:为配合随机考试教学改革,笔者所在学院进行了精心布置和安排。一是在学生层面,通过主题班会、新媒体宣传等方式,向全体学生倡议“认真学习、诚信考试”,签订“诚信考试承诺书”。在此基础上,制(修)订了《信息学院考试违纪处分办法》,切实提供相应的政策保障,营造良好的期末考试氛围。二是在教师层面,要求教师紧扣教学大纲,狠抓试卷质量,确保考试题型、知识点选择、试卷难易程度等方面更具科学性,符合正态分布规律,各班级考试成绩评比结果将作为教师评优、评职称的重要依据。三是抽调骨干教师组成若干“监考组”,并制订了《信息学院教师监考守则》、《信息学院考试巡考和督察制度》等规范性文件,加强考试领导和教学督察。在系统层面:为保证随机考试顺利进行,信息学院进一步加强了试题库建设,研发出以“随机分配”为核心算法的随机考试教学系统,一期已经实现“考试科目、监考教师随机分配”、“考场座次随机分配”功能等,如图1所示。目前正在进行二期的开发,主要实现“考试试卷的自组织功能”。通过考试科目、监考教师、考场座次随机分配及未来试卷的自组织功能,极大降低了学生考试作弊的可能性。

2随机考试的特性

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相对于传统考试来说,随机考试至少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

2.1随机性

随机性是随机考试的最大特性,具备随机性事件的一些特点。1)事件可以在相同的条件下重复进行:随机考试同一门课程,如数据结构,都有多套试题,就算是某一班级(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已经考完,其他班级(如网络工程专业)通过设定不重复的条件,仍可以在不同时间段进行数据结构的考试。2)在基本相同条件下某事件可能以多种方式表现出来,事先不能确定它以何种特定方式发生:随机考试仅限定考试周期,至于具体的考试形式可以多种方式来呈现,如理论考试、实践操作、作品展示等。3)事先可以预见该事件以各种方式出现的所有可能性,预见它以某种特定方式出现的概率:以笔者所在学院为例,每学期学生公共课加上专业课有3~5门考试或考查的课程,则每次考试科目出现的概率为20%~33.3%〔4〕。

2.2灵活性

随机考试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学院可以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学校规定的时间段内,采取形式各样的考核策略。一是在时间上的灵活性。考试周内的每一天都可以根据需要安排是否考试和考哪门课,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考试的难度。二是在考核方式上的灵活性。计算机专业的特点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定位决定了课程不能简单采用理论考试的形式,而更应该侧重对学生“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将来完善后的随机考试系统支持采用多种考核形式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如以理论考试考查学生对重要基础理论的掌握、以上机操作考核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以网上作品展示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计算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2.3过程性

传统考试主要用来考核学生发展的结果,忽略了其发展的过程,因此考试改革本身无法等同于新课程中的评价改革,而“随机考试”的试行是教学改革的新探索,表面上看只是促进了考风学风建设,实际上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任课教师要发挥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要在教学过程中科学合理地把握知识点的讲授进度,要充分调研试卷的难易程度,提高命题的科学性;学生则需要发挥主体作用,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重新认识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这使得学生更加重视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将知识打牢,一步一个脚印并认真复习备考,单纯靠考前突击等方式是无法顺利过关的。因此,要充分发挥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知识积累的过程性也是随机考试的一个重要特性。

2.4科学性

科学的教学评价强调有效发挥评价的改进和促进功能,以调动师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进行教学评价时,需要从教与学相统一的角度出发,以教学目标体系为依据,确定合理的统一的评价标准,认真编制、预试、修订评价工具;在此基础上,使用先进的测量手段和统计方法,依据科学的评价程序和方法,对获得的各种数据进行严格的处理,而不是依靠经验和直觉进行主观判断〔5〕。笔者所在学院随机考试制度就是针对传统考试对学生的发展性评价不能很好的体现而提出的一种科学的考试改革制度,对命题的把握和试卷的开发都做了很大探索和改进。在命题方面,为配合随机考试教学改革,信息学院全面恢复了“期中考试”制度,目的就是为了让教师科学把握教学,学生清楚自己的学习水平。在学期末,根据学校的统一安排,学院也成立了命题专家组统一命题、预考试等手段提高考试的科学合理性;在试卷开发方面,完善后的随机考试系统将支持“自组卷功能”,即以若干题型、题库为基础,系统依据“项目反应理论(IRT)”随机组织多套试卷供考试选用〔6〕,这更加保证了考试难度的平衡和考试的区分度,从而保证了考试的科学性。

3实施随机考试的效果调查

随机考试制度是笔者所在学院2014年11月份提出并开始实施,为了调查改革成效,一方面,我们通过专题座谈会和随机访谈的形式,了解实际情况。另一方面,我们也制定了《随机考试实践效果调查问卷》,向目前实施的2014级、2015级各专业学生调查实际效果。共发放调查问卷150份,回收143份,有效回收率为95.3%。实际座谈和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实施随机考试教学改革后,78.8%的学生认为学院学风相对于以前得到明显改善;90%以上的学生对随机考试教学改革是持肯定态度的。在随机考试的最突出功能—避免“考前突击,临时抱佛脚”现象调查上,85.9%的学生非常同意或是同意,如图2所示。大部分受访学生认为,相对于以前的传统考试形式,随机考试更感觉到压力,这也激发了自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图2随机考试主要功能调查图3随机考试加深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调查结果从实际效果来看,学生普遍反映,实施随机考试以来自己的学习目标更加明确,对所学的专业知识掌握的更加扎实(如图3所示),对自己大学四年的职业生涯规划也更加清晰。长远来讲,这对于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也是非常有帮助的。但由于随机考试制度改革运行时间较短,36.5%的学生认为在配套制度和支持系统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

4结语

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随机考试是一个大的系统体系。它涉及到教学过程中的“双主体”—教师和学生,涉及到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涉及到更宏观的教学政策的制定、教学管理方式的改革、学生管理方式的创新,也有随机考试系统等技术参与的成份。只有合理地考虑与组织这些“子系统”,使他们保持协调、高效地运行,随机考试教学改革这个大的系统,才能发挥出最大的绩效。但毫无疑问的是,随着随机考试教学系统组成元素的进一步完善,随机考试教学改革必将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这个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6〕。

作者:马良 张志远 单位:滁州学院

参考文献

〔1〕姜乃文,孙永平.大学课程考试评价体系及模式改革研究〔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11,(13):56-58.

〔2〕鄢泰宁,张涛,胡郁乐.专业课考试模式改革的迫切性和可行性〔J〕.中国地质教育,2010,(2):14-17.

〔3〕张国昌.关于高校考试模式改革的几点思考〔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99-103.

〔4〕百度百科,随机性〔DB/OL〕.baike.baidu.com/view/606111.htm.

教学改革理论范文篇9

一、小学语文教学在前进

小学语文教学是基础教育的基础,联系着千家万户,关系到祖国的未来。在全国小学语文界正在研讨和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社会各界关心语文教学,加入到语文教学的讨论中来,这对语文教学改革是一个促进。一方面可以引起我们对语文教学的重新认识、深入思考,另一方面可以促使我们努力寻求改进语文教学的办法。但是,讨论也好,改进也好,首先要对小学语文教学现状有一个客观、公正的估计。不可否认,小学语文教学确实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有些问题还是相当严重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建国以来,特别是近二十年来,小学语文教学在前进。表现在课程、教材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语文教学研究正不断引向深入。我国几百万小学语文教师在物质待遇微薄的条件下,兢兢业业,默默奉献,成功的语文教学经验层出不穷。如江苏李吉林老师创造的“情境教学——情境教育”的经验,广东丁有宽老师创造的“读写结合”的经验,黑龙江省的“注音识字,提前读写”教改实验,山东烟台“大量读写·双轨运行”的经验,以及众多的识字、阅读、作文教学的经验。这些经验在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发展智力、个性,培养学生的情感、意志、兴趣、爱好等非智力因素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小学语文教学和过去比,在前进。一个明显的标志是学生的智力水平和思维活跃程度普遍有所提高,越是老、少、边、穷地区,语文教学的进步越明显。小学语文教学与台、港、澳地区相比,与世界其它国家母语教学相比,从整体上看质量并不差。因此,不能以偏概全否定语文教学的成绩,不能轻率地否定语文教学经验。我们欢迎社会各界对小学语文教学公正的、哪怕是十分尖锐的批评,但难以接受“误尽苍生”“祸国殃民”之类的指责。把语文教学的主要问题归咎于教师,更是不公平的,不能接受的。这样做只能伤害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不利于语文教学的改革。

二、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确实严重

目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确实是严重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投入和产出不成比例,费时多而收效低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千篇一律的教学模式统治课堂,繁琐哲学危害师生。课上,教师大量的时间用在通过串讲、串问理解课文内容上;课下,学生的精力用在做大量的机械、重复、无思维价值的作业、练习上。学生,特别是城镇学生的负担很重,语文能力的提高却很缓慢。

(二)学生没有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被动地学,盲目地练

学生围着老师转,自己读书的时间少,自己揣摩、思考的机会少,独立进行语言实践活动的机会更少。长此下去,不仅难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而且影响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信心,禁锢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三)语文教学十分封闭

教学内容局限在教科书中,教学场所局限在课堂里,人为地割断了语文教学和生活的联系,割断了学语文和用语文的联系。

上述问题的产生,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其一,语文教学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这是最根本、最重要的原因。考试的指挥棒,自上而下一级指挥一级,并且是从教学思想、教学内容到方式方法(包括标准化考试)全面指挥。加上教师评优、晋级统统与学生的考试分数挂钩,老师们不得不按照考试的要求进行教学:考什么就教什么、练什么,怎么考就怎么教、怎么练。比如,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不要求默写汉语拼音音节,但是从小学毕业考试到中考直到高考,往往出“给汉字注音”的题目。于是,为了让学生拿到这两三分,师生要下很大功夫,要做很多练习。为了应付考试,老师们不得不把生动感人、充满情趣的课文肢解得支离破碎,生怕哪个问题没问到,考试时学生答不上来;生怕哪个词、哪个句子没练到,考试时丢分。语文教学失去了情趣、情感和魅力,不是脱离语言文字的枯燥乏味的一问一答式的内容分析,就是抽掉内容、情感的千题百练的文字游戏。这既违背了语文教学的特点,也违背了儿童学习语文的规律。这样做,对相当多的教师来说是违心的。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语文教学现状的显著特点是‘应试教育’。它带来种种弊端,把语文教学引入死胡同,急功近利,舍本逐末,只在语言文字形式上兜圈子,忽视对人的全面培养。”这是“应试教育”带来的最大危害。

其二,教育教学理论,特别是应用方面的教育、教学理论相对滞后。教育同经济比,教育的发展滞后。教育教学的实践同理论比,理论相对滞后。特别是应用理论,还不能站在时代的高度,前瞻地、令人满意地回答什么是素质教育,怎样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的问题;不能前瞻地、令人满意地回答教什么、学什么和怎样教、怎样学的问题。实践呼唤理论。“这样做不好,那样做不行,究竟怎么做?”反映了广大教师的心声。他们呼唤教学理论,特别是科学的、便于操作的先进的语文教学法的指导。同时,语文工作者和教师也要自觉地学习和运用现有的教学理论,在理论的指导下,不断创造新的教学经验。

其三,一些语文教师的教学思想陈旧和素质不高。这需要广大教师不断端正教学思想,提高自身素质。端正教学思想的核心是摆正教与学的关系,一要树立和强化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意识,二要树立和强化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靠训练的意识,并使主体意识和训练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得到持久的、充分的体现。

三、小学语文教学必须进行全方位的改革

(一)语文教学观念的改变

从素质教育的高度出发,转变语文教学观念,是新形势下深化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首要问题。转变观念,首先要从思想上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深刻认识“应试教育”的危害,自觉摒弃片面追求高分数的“短视”行为。要坚信:学生素质提高了,能力自然强,成绩一定好。二是要变“老师教学生学”的教学观念为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觉获得知识,不断提高听说读写能力的观念。三是要树立“大语文”教育观,正确认识语文教学的内涵,优化并充分利用语文教育环境。语文是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生活多么广阔,语文教育的天地就应当多么广阔。要变“死”为“活”,由封闭走向开放,探索和构建课内、课外结合,学校、家庭、社会沟通的语文教育体系。教师要引导学生把课堂教学中所学的知识、掌握的方法,运用于广阔的语文天地之中,促进知识的迁移,语文能力的提高。

(二)考试方法和教学评估体系的改革

改革考试方法和教学评估体系,总的来说要充分发挥考试和评估的激励功能;考查学生的成绩,可以实行评定等级加激励性评语的做法;对学生能力的测试要全面,要重视朗读、背诵和听说能力的考查;笔试内容要简化,要加强综合性,选择、判断题要慎用,要有思维价值;对教师教学的评估,要把是否重视对学生语文能力和创造精神的培养放在突出的地位。但是,考试和评估不能“光松绑,不改革”,要防止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三)课堂教学结构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是改变语文教学现状、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一环。要把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向40分钟要质量。

1.要注重启发诱导,使教的过程变为导的过程,变为学生探索发现的过程。教师要看到学生(包括暂时后进的学生)有巨大的潜能和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要千方百计挖掘他们学习的潜能,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不仅喜欢学语文,而且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成功的愉悦。

2.要认真学习教学大纲,认真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学要求。大纲规定了各个年段的教学要求,不要超越年段,随意拔高要求。教材不仅规定了教学内容,而且提出了教学要求。每篇课文,每堂语文课都应当突出重点:理解的重点,语言训练的重点,能力培养的重点。切不可面面俱到,四面出击。突出重点,围绕教学的重点、难点设计教学结构,是优化教学过程最重要的体现。

3.要体现语文教学的整体性。在理解能力上,要加强对语言文字感受力的培养,下力气扭转目前教学中存在的注重思想内容的分析,忽视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品味的状况,加强有指导、有目的的多种形式的读,并在读中启发学生揣摩、思考,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在表达能力上,也要加强训练的整体性。要在年段要求的指导下,放手让学生去说去写,多一些综合训练,少一些无思维价值的单项训练。当然,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进行的理解和运用词、句的训练,以及旨在培养独立识字能力而要求学生掌握的识字知识,是十分必要的。

4.要继承好的学习语文传统,又不拘泥于传统。不少批评语文教学的文章给今后语文教学开的“药方”是“多读多写”。多读多写是行之有效的语文教学传统经验,无疑要继承,但是语文教学发展到今天,仅停留在多读多写上,难以培养出跨世纪人才应具有的语文能力,所以要讲究语文训练的科学化。教师必须在读、写训练的过程中,加强对读、写的指导,使学生不仅能读会写,而且善于思考,学会学习。特别是要把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培养在快速阅读的基础上加工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放在重要的地位。

教学改革理论范文篇10

关键词:科学观理科教学后现代教学改革

随着科学“元勘学科”的发展,后现代科学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我们以往的“多侧重从其否定、摧毁之层面着手,而对其建设性的内涵则重视不够”[1]。其实,对后现代科学观应该以一种辩证的态度对待,既要关注它在突破科学主义者的静态、绝对、僵化、霸权的思维框架方面的贡献,也要看到它在很多方面走向极端犯了“过犹不及”的错误。对于科学教育、教学而言,目前我们对后现代的东西不是了解得太多了,而是相反。认真分析后现代科学观的源流与内涵,我们会发现这种思潮绝非空穴来风和恣意编造,它多是对现代科学的负面效应和狭隘认识的批判与反思,这对我们全面理解科学文化,反思当前理科教学中“科学观”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现代科学观的核心与困惑

现代科学观是在现代科学的影响下人们形成的对科学的总体认识。一般认为现代科学是指十六世纪中后叶以来,由哥白尼、笛卡尔、牛顿等科学巨匠开创和建立起来的科学体系。现代科学不但彻底改变了人们的世界观、观、人生观,而且也凭借自身的巨大力量使人们对科学本身“刮目相看”。现代科学对世界全面、深刻的解释以及借助技术和大的力量对世界的改造,使人们相信自己已经找到了理解、预测和改造世界的灵丹妙药。由此,带有浓重科学主义色彩的现代科学观不断萌发、滋长、生成和扩张。可以认为,现代科学观的核心内容包括客观主义的科学本质观、线性累积的科学发展观、学科体系的科学形态观、被动接受的科得观和万能的科学价值观。

对于科学的本质,现代科学观强调“科学是唯一的知识、永恒的真理”,“是客观实在的正确表象”,[2]科学知识一经发现、证实之后便永远也不会被推翻。与此相应,科学的发展是一个线性累积、不断壮大的过程,是“通过归纳所得并经由观察证实的真命题及其集合的积累”[3],由此,科学的发展是一种发端于观察和止于科学知识(真理)永远向前的线性过程。现代科学本质观和发展观决定了人们对科学形态持静止、封闭和僵化的理解。一方面,科学的真理观决定了人们对科学无比膜拜从而忽视科学和人文学科的作用,致使科学与其他人类文化缺少沟通;另一方面,科学体系内部各门科学之间“各自为政”、“画地为牢”、“老死不相往来”,终使对科学形态理解停留在“各门学科之和”的水平。如果科学就是真理、学科和观察归纳的结果,那么势必导致对科学的迷信和对科学认识过程的简单理解,最终导致在科学的继承中没有怀疑精神,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科学的习得成为被动、简单的接受活动。对于现代科学的价值观,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是最好的诠释。培根认为科学知识“是掌握自然奥秘的巨大手段,是通过认识而驾驭自然的巨大力量”[4],“自然科学的唯一目标就是更坚决地建立和发展人类优于自然的力量和统治”[5]。现代科学价值观反映了物我两分的二元对立思想,强调人类对自然的控制、改造、利用,认为科学技术是万能的,科学技术可以解决人类面临的所有,包括科学技术自身带来的问题。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对科学现象认识的深入,人们发现过去对科学的理解是简单、幼稚和肤浅的,面对现代科学观人们不免怀疑、茫然和困惑。这种困惑来源于三个方面的冲突,一是科学技术万能论与战后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种种弊端的冲突。现代科学观认为科学是有力而“顺从”的改造世界的武器。但事与愿违,随着科技的发展科学技术的种种负面效应不断显露,能源危机、生化武器、生态灾难、人口过盛、环境污染等等成为困扰人类的痼疾,对此科学技术显得力不从心。二是故有科学理解与科学新发现的冲突。比如,现代科学告诉我们,世界运行具有精确的、物质运动严格遵守因果决定论、宇宙的演进将沿着熵增的方向等等,这些观点遭到了量子力学、相对论、非线性力学和自组织的普遍责难,现代科学观在科学内部遭到质疑。三是现代科学观与科学元勘学科研究结果的冲突。以科学、科学社会学、科学知识社会学、科学史等为代表的科学元勘学科从多角度、多层面对科学文化进行了深入的解读,认为科学是人类与自然进行交流的特殊文化活动,具有明显的动态性、情境性、主体性和有限性,这些明显是对现代科学观的突破与超越。当然,后现代科学观是尝试解决如上冲突最有影响的尝试。

二、后观的基本意蕴

根据批判视角和激烈程度的差异,可以将后现代科学观分为两类,即激进的后现代科学观和建设性的后现代科学观。前者以波普尔、库恩、费耶阿本德、罗蒂和利奥塔等人为代表,其主张的共同点是对科学理性和科学真理属性的否定。而以大卫·格里芬为代表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学派“更多关注的是人与世界、人与的关系”[6],“反对现代中的二元对立和还原论”[7]和“现代世界观的人类中心主义”[8]。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力主消解现代科学观中的人与自然、事实与价值、真理与道德、目的与手段的二元对立的局面,充满了人文关怀和对人类未来的忧虑,对科学观的变革具有深远的。虽然后现代主义对科学的认识也有所不同,但总的来看也存在着很多相似之处,至少可以概括如下几点:

后现代科学观贬斥科学理性。后现代主义者认识到,科学不仅需要实证、数学和逻辑等理性,而且还需要非理性的研究方法,尤其是在创造性的活动中非理性方法更为重要。费耶阿本德甚至提出“怎么都行”的方法论原则。他说“如果我们要支配我们的物质环境,那么我们一定要使用一切思想、一切方法,而不仅仅使用其中的一部分”[9]。后现代科学观否认科学活动是纯理性的,是达至真理的途径,重视科学活动中科学共同体的个别性、独特性和创造性,突出科学活动的过程性、性、情境性和不连续性,这些都是以往的科学认识所忽视的。遗憾的是,后现代反理性主义走向了极端,“根本否定了事物之后的‘实在’的存在,因而认识就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去把握什么东西,一切都是在差异、流变之中,人们对待现实与世界的态度只能采取游戏的态度,而且就连游戏的规则也是不必要的”[10],过分夸大认识的相对性,将相对性绝对化,这些是不足取的。但是,后现代主义在反对传统的理性主义将理性的作用绝对化、将理性的力量无限夸大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后现代科学观反基础主义、本质主义。后现代主义对笛卡尔以来的基础主义持否定态度,认为“事物并没有固定的本质”[11]。后现代主义者对传统的本质主义者批评道:“他们自以为通过借助普遍概念或的科学方法把握了对象的本来面目和真实存在,实际上却是把对象十分丰富、十分生动的具体变成了僵化的抽象物。这种作为抽象物的概念或规律由于自身的空洞的普遍性,不仅无法完满地解释任何一个复杂的具体对象,反而成为有效地认识各种对象的障碍。”[12]后现代主义强调对事物认识的多元主义,认为不同是从不同角度对事物的透视,但它们之间是“平权”的,不同的理论自有其价值所在。由于承认多视角、多层面透视世界的合理性、平权性,后现代主义者自然地否定事物唯一本质的存在,转而寻求全面的诠释、说明和理解。相应的,后现代科学观衡量科学知识客观性的标准不在于它与世界的一致性,而在于其解决问题的有效性等等。后现代主义者在批评科学主义者、本质主义者滥用抽象的方法时,抛弃了抽象方法本身,这是后现代主义者的一大损失,但他强调事物的变化、发展特征,主张动态、全面、具体地理解世界是可取的。

后现代科学观否定真理的存在。在如何对待真理的问题上,后现代主义者的意见并不统一,但对其存在持否定态度是主流。自从现代科学得到迅猛发展以来,科学就总是被人们视为“正确”、“合理”、“客观的”、“真理”的同义词,人们逐渐在真理与科学之间划上了等号。然而,实际上科学绝非真理,这几乎是从波普尔、库恩到费耶阿本德、范弗森、罗蒂等的一致看法。将科学视为真理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对于科学的者而言,这不利于学习者批判精神、怀疑精神、求真精神、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对于科学本身而言,无疑人为地设置了障碍,阻碍了科学的发展。当然,盲目、简单地否认科学的真理性,既不客观也不合理,人类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毕竟取得了各种各样的进步和成就。其实,科学活动是人类对世界永无止境的探索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类无限逼近但永远也无法达到真理。总体上来看,科学知识的真理成分会不断提高,但它并不等于真理。

后现代科学观关心科学与人文的融合。鉴于后现代主义认为科学与、宗教、哲学之间并不存在本质的差异及其对科学的霸权地位和负面效应所持的批判态度,后现代科学观主张科学与人文走向融合,强调对科学进行人文理解。后现代主义“把科学看作是人类的活动,强调科学与其他文化的联系,特别是与人文文化的联系,强调人的价值取向在科学活动中的作用”[13]。对科学进行人文理解不仅是关心人、关心生命、关心人的生存状态、关心人的幸福、关心人的价值的人文思想在当代的呼声和要求,而且也是科学文化健康发展的需要。科学的发展需要人文的导引,人文的进步要以科学为基础。科学与人文的融合是科学“为人”本性的集中体现。

概括地讲,后现代主义者彻底否定了科学即是真理的科学本质观,认为科学不过是人与自然对话方式的一种,是人与自然进行交流、不断理解自然和自身的一种交往活动;在科学的发展观方面,后现代主义者认为科学的发展并非简单的“线性累计”式,而是一个曲折的、非线性过程,科学发展往往表现为科学范式的彻底更迭,其中科学共同体的个人兴趣、的价值取向、权威的影响和习惯信念等等科学活动之外的因素会起到重要作用;如此看来,科学的存在形态已不再是印刷在典籍上的定理、定律、公式和理论,也不是各种科学方法的汇集……,而是人类与自然不断交往的实践活动;而科学价值观即是规约这种实践活动的指针,这一指针始终指向“为人”的方向。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为人”指的是,既为个别的人也要为全体的人,既为时下的人也为未来的人。如此,“为人”便具有了生态学的可持续发展的意味。在“为人”的旗帜下“人类中心主义”得到部分消解。

三、后观对理科教学改革的启示

后现代科学观并非空穴来风,后现代科学观兴起的主要动力之一就来自科学的内部,也就是说,否定人们对科学现解的恰恰是科学本身。就像近现代科学给科学课程带来了巨大冲击一样,科学的后现解也会给理科教学来深刻的变革。

后现代科学观有利于我们全面理解理科教学的本质。以往我们更多地将科学视为静态的知识体系、永恒的真理,相应地理科课程设计就等同于对科学学科“忠诚”的缩写,理科课程的即是对科学知识“客观”地选择和组织。由此,符合逻辑的理科教学就变成了科学知识、客观真理的传授。后现代科学观启示我们,对科学知识的迷信势必造成理科教学存在三个弊端。一是降低了科学文化的价值。科学是一种不断的、动态的、可错的人与进行交流的探索活动,其内容包括科学知识、科学、科学活动、科学观念、科学精神,而科学活动是最重要的存在形式。如果将科学活动暂时的结果——科学知识视为科学的全部,势必会误导人们对科学课程持片面、狭隘、僵化的理解,最终是科学文化的其他教育资源难以进入教育者视野。二是导致科学教学的简单化。既然科学是一种不断演进、变化、发展的动态存在,那么即要求我们的科学教学要以一种动态的形式来实现,就像骑自行车是一种活动,骑车的技能必须以活动的形式来传授一样。动态的教学活动意指重视、渗透、体现科学的活动特性,使学生积极参与现实或模拟的科学活动,使学生比较全面、深刻地理解科学。三是致使理科教学的重要使命被忽视。这个重要使命之一就是学生能力,尤其是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前者不再赘述,至于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合理的怀疑、批判意识、求异精神是其重要前提,显然我们过去的科学观对此很不力,而后现代科学观在消除人们对科学的迷信方面却可以起到重要作用。由此可见,理科教学不简单的科学知识的介绍和记忆,更是在不断发展、生成和调整的活动中学生的自我完善与实现的过程。

后现代科学观对理科教学目标的启示。后现代科学观对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的重新定位并没有降低科学文化的教育价值,相反,增加了理科课程的任务。后现代文化崇尚多元和互补,即对同一事物力争多视角、多层面地和理解,而不强调某种的解释是唯一科学的。后现代主义强调科学文化的多元理解,重视科学的人文性、发展性、动态性、情境性以及意识形态特征,无疑丰富了科学文化的课程资源。这启示我们理科教学目标不仅应该要求学生掌握科学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合理的科学观念和科学精神,使其了解科学的功用及其负面、具备对科学技术进行社会决策的责任感和素养,等等。在国际上,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国际科学教育界普遍认为,在基础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科学素养教育应是学校理科教育的重要目标”[14]。笔者认为基础教育阶段理科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而科学素养至少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技能、科学观念、科学精神和科学审美能力等五个方面。科学观念、科学精神、科学审美能力是以往我们的理科课程教学所忽视的,实际上,无论作为工作者还是合格的公民,这些素养是必不可少的。我们理科教育培养的不仅仅是工具化了的人,更应该是有知识、有思想、有能力、有情感、能创新的合格公民。

后现代科学观对理科教学运行机制的启示。后现代主义关于事物发展的有机整体观启示我们,理科教学活动是自主、有机、生成的发展历程,是教师、学生多元主体之间交往、对话的过程。多尔指出,“这种开放的、互动的、共同的会话是建构后现代课程的关键”[15]。其实这种不断地生成、发展、活动的理科教学活动思想早在杜威那里就有体现,只不过被大家连同洗澡水一起泼掉了。由此可见,后现代教学观念强调教学中的平权、民主、动态、交往、非线性与自组织特征,这完全符合后现代科学观中自组织观念的逻辑[16]。对于理科具有明显的后现代性的建构主义是一种影响广泛并不断为人们所接受的思潮,已经成为科学课程学习方式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科学课程建构主义学习方式的提出有两方面的思想来源:一是后现代主义对科学文化的建构属性分析,包括科学社会学、科学知识社会学和认识论两个方面;再则是心建构主义思潮的兴起。总而言之,建构主义学习方式主要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个体文化”、“为学生提供探究的机会”、“促进学生之间的交往与合作”、“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的动机和活力”等一些议题。后现代主义科学观对科学课程的启示与要求远不止于此,这里仅举几点以示说明。虽然对后现代主义的评价不一,但它毕竟为我们思考提供了新视角,我们至少可以用后现代兼容并蓄的态度来对待后现代主义。

[1]赵树峰.论后主义观的合理性及现实意义[J].武汉大学学报,2000(4).

[2]江天骥.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关系[J].,1996(11).

[3]王晓林.证伪之维[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62.

[4]杨芳.论培根关于知识的价值观[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1997(4).

[5]孟建伟.论科学的人文价值[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59.

[6][美]大卫·格里芬著,马季方译.后现代科学[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2.

[7][美]大卫·格里芬著,马季方译.后现代科学[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5.

[8][美]大卫·格里芬著,马季方译.后现代科学[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8-9.

[9]刘辉.后现代主义对科学中心地位的颠覆[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8(4).

[10]赵光武.后现代哲学述评[M].北京:西苑出版社,2000129.

[11]洪晓楠.后现代主义科学哲学及其启示[J].月刊,1999(1-2).

[12]赵光武.后现代哲学述评[M].北京:西苑出版社,2000.142.

[13]肖峰.论科学与人文的当代融通[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43.

[14]Bybee,R&Deboer,G.GoalsfortheScienceCurriculum.In:HandbookofResearchonTeachingandLearning.Wasshington,DC.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