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技能培训范文10篇

时间:2023-11-10 17:15:33

教学技能培训

教学技能培训范文篇1

一、充分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技能水平的重要性。

当今社会,人才缺乏,教育大业,人才为本;科教兴国,关键在人,振兴中华繁荣发张在于教育,而振兴教育辉煌的发张却在于教师,所以,教师是人类的灵魂的工程,这是一份神圣的使命,肩负着教育大业的重组;当前国内为教育发张形式非常严峻,为此迫使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一个国家、一个地方,甚至一所学校加快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于人才。作为教师,我们肩负着培养下一代人才队伍的重要使命,我们应不负众望,加快步伐,自我提高自认的素质和教学技水平。这一次培训的不仅是我们本身的教学技能水平,另外还培养我们优良的师德师风,道德品质,培养我们成为一支综合素质高,业务水平高的教师队伍,努力提高教育学创新精神,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教育局组织的这次培训活动,为的是给大家提供一个相互了解,共同学习、相互交流学习、取长补短的学习平台。与其一个人独自学习,不如利用这恶搞机会跟所有老师好好地交流,探讨在教育学中存在的问题,这就是此次教育局局长举办培训的目的所在,当今社会趋势所迫,知识是作为教师的重要源泉,业是教育教学的唯一手段,我们不能固执,己见,应该敞开心胸面向所有的老师,向他们虚心请教、学习、这样才能学到更多、更好、更丰富的教育教学文化知识、不断地给自己补充能量,从而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教学水平。一个人只有不断地去学习、去吸取、去交流和创新、才能获得更加丰富的知识源泉;也为此才会有更强的教学能力与别人进行强烈的竞争,才不会被社会淘汰,业不会被同行看扁了。现今的教育教学形势非常严峻,我们只有不断地较强学习,即使地补充能量,培养终身学习的好习惯,努力达到、活到老,学到老,的人生目标。

二、学习技能固然重要,事师德师风更是不可缺少

教学技能培训范文篇2

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具有广博的文化知识和熟练的教育教学实践技能。由于各高等本科院校教学的侧重点不同,导致学生的专业知识素养也不尽相同。有些学校注重专业课程的讲解,因此学生的理论知识基础相对较好;也有的学校重视对小学教育中心理教育的讲解,这类学生会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但大多数院校很难做到两方面互补发展,即既要关注对专业课程的讲解,又要针对小学教育这一特殊专业进行训练。现阶段的高等院校教育重理论轻实践。小学教育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这一专业培养的学生将来进入学校,需要一对多、面对面地传授知识,但是高校更侧重于理论方面的讲解,学生并不能亲自感受,因此培养出来的多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在小学教育专业中,知识并不难学,但如何将这种理论和抽象化的知识转化为实际教学,如何把这些知识传授给学生,才是高校当下面临的一大难题,所以确定“怎样教”比“教什么”更有难度。小学教育培养出的学生面对的是小学生,小学生正处在智力、体力快速发展的阶段,教师的作用尤为重要,他们会模仿教师的一言一行,对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而有些教师因为自身素质不高,缺乏实际教学经验,对学生产生了反作用,将错误的知识和观点传授给学生,甚至有些教师没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打骂学生,产生不良影响,所以要提高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个人品德修养,给小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学习榜样。

二、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数学教学技能培训的策略

重视教学实践,提高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数学教学的实践能力。教学实践是培养学生教学的一种重要途径,一般本科大学毕业生的实习时间有限,对此,学校可以进行分散实习:例如在寒暑假时期组织统一集中实习,在平时利用零散时间实习。让学生多参加公益性的义务教学活动,如支教等,这样既能增加学生的教学经验,又能参与公益性组织,一举两得。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要求教师专业知识要过硬,一般本科高校会开展关于高等数学的专业课程,所涉及内容以高等数学基础理论为主,这也是对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的教师的基本要求。同时,小学数学教师还要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教育价值观,便于帮助学生建立更完善的学科知识结构;深入研究专业课程,扩展选修课学习范围,不断完善和充实自己。小学数学是学生初步接触理科类学科的第一步,因此对小学数学的教育要更加细腻,把握住学生认为数学难学、枯燥的心理,纠正这一错误观点,引导他们学习数学,爱上数学课程。提高心理教育能力。心理教育在教育体制中的作用尤为重要,小学教育针对的是小学生,这一群体的特殊性在于刚接触初等义务教育,心智刚刚萌芽,对学习还没有一个准确定位,玩心较大,更喜欢一些艺术活动,类似于讲故事、笑话、歌曲等。所以小学教师在具备一定专业技能的基础上还要多才多艺,以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可将教学融入讲故事中,让学生在玩中学知识。教师应该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在循序渐进中帮助他们进入学习的正轨,了解学习的重要性。教师自身应加强思想道德的培养,做到以身作则,起带头模范作用,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学习榜样。

三、结语

教学技能培训范文篇3

关键词:教学技能个性化发展培训方式

一、问题的提出

通常组织区域性体育教师业务培训的方式是短期集中培训,这类培训大多处于通识层面,其优点是让教师能够学习把握教学改革的最近发展信息,其缺陷是不能满足不同教学技能水平的教师个性发展的需求。

培训的效果关键在于教师个体将培训的内容在教学实践中内化为高效的教学技能。短期集中培训要想使不同教学技能水平的教师,都能有所提高,则需要寻求一种恰当的培训方式,即教师教学技能个性化发展培训方式。

二、概念的界定

教师教学技能涉及课前教学设计、课中驾驭、课后反思等方面的能力。教师教学技能个性化发展培训方式,根据教师个人教学特点,以及在教学技能方面客观存在的差异,有针对性地组织阶段性的过程培训,挖掘教师潜在的教学技能特色,从而达到促进教师个体教学技能水平不断提高和个性化发展的目的。这种培训方一式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性:

1、针对性:根据教师在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处理、教学目标与重难点设置、教与学组织结构设计、讲解语言表达、技术动作示范、练习方法与手段选择、学生学练过程个体差异状态调控、运动负荷安排、场地器材(器械)布局使用等方面存在的教学技能差异,确定各种培训专题。

2、阶段性:按不同专题内容规划培训周期,明确培训目标。

3、过程性:采取“问题预设”—“课例设计”—“现场观摩”—“研讨补充”—“操作论证”—“交流反馈”的流程,构建相对完整的专题培训系统门

三、研究对象

对我区16所中小学17名不同性别、不同教龄、不同学历的中青年体育教师,实施教学技能个性化发展培训。

四、研究方法

1、差异分类法。组织参训教师根据自己教学技能个性发展的需求,自主选择参加不同专题的培训,通过择先补后,完成各种专题培训。

2、结对帮扶法。以区域体育中心组为各种专题培训骨千,发挥中心组成员个人教学技能专长,与参训教师实行结对帮扶,并依据培训流程,制定专题培训系统的操作计划。中心组全体成员共同参与每个专题的培训辅导。

3.充实过渡法。根据每个专题培训系统的流程,布置参训教师个人培训目标与计划任务。适时组织培训进度效果的分析交流,使专题培训的各个环节之间清晰过渡。

4、个性展示法。通过同课异构,挑选争议集中的问题,激励参与培训教师发表不同观点,展示实践创新性操作方法与手段,将问题引向深人,寻求最佳解决方案。

五、研究结果与分析

我区于2008-2009学年开始,尝试体育教师教学技能个性化发展的培训试验,目前已进行了所有专题两个周期的培训,参与培训的教师17名,占区域体育教师总数的20%。研究发现,参与培训的教师在下列方面有明显变化。

1、在善于接纳他人不同观点的同时,形成自己比较鲜明的个性化思维特征,增强了对问题追根寻源的意识。

培训的各种专题,来自现实不同学段、不同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容易激发教师们的深人思考,进而在各种观点的比较和碰撞中,寻找到相对统一、效果更佳的途径与方法。例如,针对小学水平三学段体操教材“支撑跳跃”新授课的教学,为使学生获得最佳学练效果,让同类专题参训教师进行同课异构的教学设计,并通过说课进行交流研讨,形成了各自对问题更深的认识。

2、在现场课的观摩研讨中,让参训教师带着典型的共性问题去观察课堂教与学,形成自己个胜化的行动主张。

如在体操教材“支撑跳跃”同课异构的现场教学中,参训教师就怎样使学生获得最佳学练效果的问题展开讨论,凸现出他们各自教学技能的个性化特色。诸如:从照顾学生个体差异的视角,采取“分层选择学练式”的教法程序;从支撑跳跃组合动作结构的视角,采取“逆反式”教法程序;从激发学生练习兴趣的视角,采取“动作范例迁移式”教法程序;从场地器材布局的视角,采取“渐进循环式”教法程序,等等。参训教师针对这些教法程序设计的不同视角和课堂上学生学练的效果,论证各自教法程序设计上的“利”与“弊”,从而提升了教学技能个性化的品位。

3、通过不同专题的培训,凸显了教师教学技能的个性化风格,加强了各自薄弱环节,从而全面提高了他们个性化的教学技能水平。

不同专题培训的各个环节,相互紧密衔接,体现了循环式互动的特点,参训教师在“思”—对问题的思考与课例设计、“说”—阐述自己的观点、“做”—现场操作与观摩、“研”—比较反馈之后,都能清楚自己培训目标达成的程度,及时写出阶段性培训小结,对白己的培训效果作出自我评价,从而明确自己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4、通过实施教师教学技能个性化培训,有两名参教师在无锡市体育教师教学比赛中获得一等奖,有三名青年教师成为区体育教研中心组的新生力量。

六、结论与建议

1、实施教师教学技能个性化发展培训的方式,在夯实教师教学基本功的基础上,能够充分挖掘教师潜能,有效促进区域内体育教师整体教学技能水平的提高。

教学技能培训范文篇4

1.1研究对象

以上饶职业技术学院20名体育教师为对象,展开主题为“教学技能培训现状”的调查。受访教师的基本情况为:年龄在20-30岁的8人,30-40岁的10人,40岁以上的2人;学历为本科的15人,为硕士研究生的5人;职称为助教的6人,为讲师的12人,为副教授的2人。

1.2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问卷法、访谈法两种方式展开调查,其中,编订《高职院校体育教师教学技能培训问卷》20份,利用课间或课后时间发放给20位受访教师,最终回收有效问卷2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100%。此外,对所有受访教师展开了一对一的访谈,收集他们关于教学技能培训的看法和建议。

2研究过程与结果

2.1教师教学技能培训渠道

调查显示,近年来上饶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师开展教学技能培训的渠道呈现多样化发展的趋势,主要的形式包含:参加进修学校学习、进入体育学院进修、访问学者交流、内部讲座、省市级教育教研竞赛等。其中,以内部讲座和进入体育学院进修这两种形式人数居多,分别占比为35%和40%,这表明现阶段上饶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师更加注重教学技能培训的系统性和权威性,不再满足进修学校学习、教研竞赛等短期、零散的教学技能培训形式。

2.2教师教学技能培训方式

在教学技能培训方式的选择上,现阶段上饶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师主要采用不脱产进高职院校体育教师教学技能培训现状分析文/郑淑华盛振华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的教学技能素养,决定了他们日常教学的质量,因此,加强对教师体育教学技能的培训显得至关重要。本文以上饶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采用调查法、统计法对学院20名体育教师的教学技能培训现状进行了调查,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优化建议。摘要修、半脱产进修和脱产进修三种方式。其中主张脱产进修的老师居多,占57%,半脱产和不脱产进修的比例分别为36%和7%,这表明上饶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师更加注重教学技能培训的质量,而不是仅仅讲求形式化的培训。在教学技能培训时间的选择上,有47%的教师主张平时培训学习,23%的教师主张利用寒假或暑假的时间培训学习,另有30%的教师主张将两种学习时间方式组合起来,采用综合选择的方式进行学习。笔者认为,若一味选择平时学习则会对日常的体育教学造成负面影响,若仅利用寒暑假时间组织学习,则可能会使教学技能培训课时、质量无法得到保证,而选用综合方式进行学习,势必又要对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及教学时间的安排做进一步规划。

2.3教师教学技能培训主要困难

教学技能培训是对在职教师综合素质进行提升的过程,受学历水平、认知能力、外界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上饶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师在进行教学技能培训的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也不尽相同。根据笔者的调查,教育针对性差、教育激励体系不完善、经费缺乏分别位列现阶段上饶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师教学技能培训面临困难的前三甲。此外,教师工作负担重、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也成为了影响他们进行教学技能培训的主要因素。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通过上述调查,笔者将现阶段上饶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师教学技能培训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如下:

3.1.1上饶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师总体结构合理,存在教学技能培训的必要

通过调查可知,现阶段上饶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师的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化、学历结构以本科为主、职称结构以初中级为主,此种结构表明上饶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师中年轻教师占有很大的比例,为了帮助他们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开展教学技能培训很有必要。

3.1.2上饶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师的教学技能培训存在些许困难

现阶段,影响学院体育教师教学技能培训的负面因素很多,具体来说,主要有时间不合理、形式较单一、激励机制不完善、经费缺乏等。上述因素如得不到改善,将会成为制约上饶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师教学技能培训的桎梏。

3.1.3教师对教学技能培训的态度呈现多样化局面

现阶段,上饶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师对教学技能培训所持的态度不尽相同,其中以提升职称和学历为主,甚至有的教师将教学技能培训当成职称提升和学历提升的“跳板”,带有很强的目的性。此外,受平时教学压力、教学时间等客观因素的影响,有的教师对教学技能培训持积极态度,有的教师则持消极的态度。

3.2建议

3.2.1建立教学技能培训绩效管理制度,激发体育教师参培积极性。在下一步的工作中,上饶职院教学管理部门应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鼓励教师尤其是年轻体育教师积极投入教学技能培训活动。例如,对积极参与培训的教师给予一定的课时优惠政策,对培训成绩优异的教师优先考虑其骨干教师、优秀教师的评选等。

3.2.2多元化拓展培训资金筹集渠道,为体育教师提升教学素养提供保障。在具体的实践中,必须建立起体育教师教学技能培训基金,可由学院教学管理部门出面,向学院管理层发出提议:建议每年从学院预算中拨出专项资金用于体育教师教学技能培训基金的建设,以“积小流,汇江海”的模式不断将基金的规模做大做强。同时,学院应设立专门的行政监督部门,保障基金账户中的资金只能用于体育教师教学技能培训的开支,保证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

3.2.3强化培训学习的宣传力度,构建人性化的培训模式。为使学习培训能够在体育教师中获得广泛共识,学院应通过更多的方式,不断强化体育教师教学培训的宣传执行力度,让每一位体育教师了解到提升自我教学技能的必要性、紧迫性,使他们真正认识到自我教学技能的提升,与自身的实际利益紧密相连。在具体的执行中,学院可采用多元的方式,例如,借用新媒体的力量,通过微博、微信等渠道,大力宣传教师教学技能培训的思路、方法;或通过定期的讲座、学习活动等方式,让体育教师了解到学院教学技能培训课程的内容、考核标准等,逐步构建起人性化的培训模式,让体育教师能够通过学习培训不断提升自我。

作者:郑淑华 盛振华 单位:上饶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朱永新.关于教师教学技能培训的政策建议[J].教育研究,2003(04).

教学技能培训范文篇5

1加强技能操作,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

在计算机教学中,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对于操作技能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兴趣是学生学好计算机教学计算机课程最重要的推动力。计算机是一门非常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学科,因此加强学生学习计算机的主观能动性是非常有必要的。当前很多计算机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时,通常不重视学生的学习感受,只是一味的对计算机操作步骤进行按部就班的讲解,随后在将操作的相关步骤演示一遍给学生看,在这枯燥教学的过程中,只能使得学生被动的获取相关知识。如果计算机教师能够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方面出发,就可以使学生更加充分的了解到学习计算机的重要性,这样就能进一步的提升学生在计算机学习中的积极性[1]。举例来说,教师在讲解计算机操作的入门知识时,可对学生充分讲解计算机的发展历史与进程,同时向学生详细介绍计算机的基本理念以及硬件组成,并对不同硬件的相关功能进行分析解说,同时为学生展示计算机基本外设的用途和使用效果,这样既可以有效的将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出来。

2实际操作中,融入互动教学

在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巧过程中,如果教师只是枯燥乏味地对课本内容进行解读,一切照本宣科,学生的积极性就无从体现。现在很多教师喜欢照着课本内容给学生一次性演示操作步骤,只是在重点环节强调两句,但这样的教学方式是不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的。大部分的学生对计算机的操作规程,都是经过教师对计算机的讲解而了解的,但当自己操作时,就无法想教师一样操作的得心应手,在操作的过程中不得不查阅相关书籍,从而导致的最终结果,学生还是参考书籍的相关步骤来进行操作,这种结果对于提升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没有多少帮助。教师可以采取设计问题的方式提升学生对计算机操作的理解,而具体问题则根据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设置。举例来说,当学习到处理图画的方法时,教师可以以教材为平台,让学生从教材中充分体会到图画变化的效果。当学生对绘图软件有一个简单的了解之后,教师在根据学生的实际操作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提问,例如让学生用某作绘图件绘画一些图案后,再让学生思考此软件和之前所熟悉的软件之间有什么区别。这样一来,不仅学生以前所学的知识得以巩固,教师和学生之间也能实现良好互动。

3加强操作技巧培养,重视理论结合实际

教师在进行计算机教学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不仅应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还应对学生进行操作技巧上的培养。理论和实践总是相互联系而又相互影响的,所以教师应具备足够的灵活性,在对学生进行理论教学的同时,也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察和培养。教师要想加强学生操作计算机的能力,必须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教学手段[2]。在理论知识的指导下,学生们不仅能够有效避免在操作计算机时出现违规操作现象,还能够加强学生对计算机操作的理解。因此在进行计算机教学时,教师应将理论充分渗透到实际操作当中。举例来说,当学习word软件时,教师可以首先向学生讲解word的理论知识,包括其历史、各窗口的主要功能等,教师先带领学生认识word主要工具和选项的作用。当学生对word的理论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之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了。在教导学生word的实际操作技巧时,教师可以选择一则带图片的新闻报道,然后让学生用word软件还原这则新闻报道,将相关图片嵌入文字区域中。当学生完成了实际操作后,学生对word软件的理解程度就会得到显著加深。

4在教学评价中,纳入操作技能

教学评价不仅是计算机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衡量学生对计算机知识水平掌握程度的有效手段。为充分提高学生对计算机实际操作的重视,教师有必要将相关操作技能纳入到对学生的教学评价标准当中,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实现评价方式的多样性,还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另外,在进行教学评价时,教师应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照顾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主动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3]。举例来说,当教师对窗口知识进行评价时,不仅要评价学生学习windows操作系统窗口知识的理论基础,还应提升学生对窗口知识实际操作能力的评价,例如学生是否已经掌握了最大化、最小化及还原窗口的技巧,学生是否学会了关闭窗口的技巧。同时,教师也应注重对学生进行人性化的评价,不要打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纳入评价标准,不仅加强了学生灵活运用计算机操作知识的能力,还能加强学生对计算机操作重要性的认识。

5结束语

综上,在计算机教学中,对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已经成为当前计算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应用的质量,因此教师也应以积极的态度应对这一形势,加强对计算机操作教学重视程度。

作者:高亚玲 单位:陕西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引用:

[1]王晓英,冯珊珊.计算机教学计算机教学中操作技能培养[J].西南财经大学,2015,(04):29.

教学技能培训范文篇6

论文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需要针对新的技能要求改革原有的培养方式,提出建立职前技能培训、入职技能辅导、在职技能提高一体化的教师职业技能培训体系。目前要实现一体化的教师技能培训目标,应从教师终身发展、专业发展的角度,统一规划教育教学,建立三个阶段相互连结的教师技能培训的目的要求、内容方式与措施体系,使三个阶段形成有机结合、系统连贯的整体。

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是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程改革无疑需要教师的配合,这就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基本要素,在教学过程中其教学技能的发挥程度,将直接影响教学活动的性质和人才培养的质量。新基础教育课程的实施,教师的职业技能将发生重大变化。”

新的教学要求需要建立新的技能培养模式,根据教师职业技能培训的实际情况,本文认为,可以建立教师职前技能培训、人职技能辅导、在职技能提高一体化的教师职业技能培训模式。职前、人职、职后技能培训的一体化主要体现在时间与空间的连续性上。

一、教师的职前技能培训

1.教师职前技能培训的目的要求。培训目的主要是使师范生掌握终身学习与教育科研的基本技能。首先是解决师范生作为未来教师能上岗的问题,培训重点是让师范生在掌握教学专业的理论知识、思想方法基础上,掌握作为未来教师所必需的基本技能,结合学科教育进行专业教学技能培训。其次,这一阶段技能培训虽不是试图一次性培养出成熟的教师,但应为教师职业技能发展全程提供支持。“按照教师专业化的要求,不应把教学技能培训单纯作为教会未来教师讲课的技术来看待,而应将其放在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整体任务中来认识。”

2.教师职前技能培训的内容和方式。从内容上来说:一是使师范生建立相应的知识结构。这里的知识结构,既包括语言文学、教育与心理学理论、人文社科知识及自然科学知识等陈述性知识的学习,也包括程序性、技能性知识的学习,即教育教学技能,含教育智慧、教学策略等;既包括向书本学知识,也包括向社会、向他人甚至向学生学习,还包含了一种终身不断吸收知识、不断学习的良好习惯。二是给师范生常规技能培训注人新的内容。教师技能培训的新取向不能完全否定原有的技能培训,如“导人技能”、“教学语言技能”等,但我们必须给这些常规技能培训注人新的内容,才能适应新课程的需要。三是对师范生进行新技能的先期培训。实施新课程要求学生具备一些新技能,新技能的形成往往需要复杂的过程,师范生在校期间不可能全部掌握,但可、以对其中的部分技能进行先期培训,为他们今后的技能提高做准备。

从方式上来说,要遵循技能形成的一般规律,依据技能形成的阶段特点来确定培训方式。我们认为师范生的职业技能培训要经过以下几个阶段:一是定向阶段,主要是教师讲解、学生自主学习及观看有关技能示范。用教学示范为技能的学习定向,使他们对教学技能进行直观的感知。同时通过讨论、练习等方法,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其对技能产生较深刻的认识。二是模仿阶段,模仿是师范生以教学理论为指导,以示范为样板,按照技能的原则和要求进行心理模仿,然后根据技能要求,选择适当教学内容,做出实践计划,写出教案;再在微格教学设定的情景中进行实践活动,使师范生形成正确、规范的教学技能。应该注意的是,在实践活动后要及时提供反馈,使学生不规范的动作行为得到纠正,正确的行为得到强化。三是整合阶段,每个教学技能都由多个要素构成,学生不仅要对某一技能的认知达到初步内化,还要与已学过的教学技能结合起来,逐步明确技能间的联系,使多种教学技能的应用实现有机结合,形成系统的技能结构。四是熟练阶段,经过教学技能的综合训练,师范生的教学技能趋于稳定。这个阶段重在使学生通过技能运用理解各种教学技能的教学意义,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教学思想,能自觉地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并结合自己的个性特长有所创新。

3、教师职前技能培训的措施。目前,在师范院校可通过调整课程设置,改革评价方式来保证技能培训的顺利进行。首先要加强基础课,学生掌握了扎实的基础知识,可以增强适应性,为实施新课程奠定基础。其次要扩展教育专业课程的内容,随着新课标的颁布、实施,要引进适应创新教育需要的先进教育思想,对陈旧的教学内容作较大幅度的删减。再次要减少必修课,增设选修课、实践指导课。应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技能培训,既包括理论课也包括实践课,既包括课堂教学也包括课外活动。选修课要立足于培养学生的自学和研究能力,使其开阔视野、活跃思维,为他们将来成为研究型、专家型教师打下基础。

当然,评价方式也有待改进。首先应以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为着眼点,改革考试制度。考试内容应适当增加考查分析综合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比例,考试的方式方法也应多样化、综合化。同时,要加强实习实践环节,并建立相应的考核评定办法和标准。

二、教师的入职技能辅导

人职技能辅导就是新教师从受聘上岗到转正前这一段时期所接受的技能指导和训练,是使新教师更快进人学校文化系统扮演职业角色的重要环节。建立健全教师人职教育制度,加强新教师的人职技能辅导,是当前教师教育的一项最为紧迫的任务。

1.教师入职技能辅导的目的要求。主要目的是促进教师了解和遵循教育教学基本规律,综合运用已经形成的技能。为了使新教师的人职技能培训成为沟通职前教育与在职教育的主要途径,人职技能培训需要在教师上岗初期,将培训和见习结合,以便适应新的环境,解决“上好岗”的问题。新教师的人职技能培训并不单纯是为了适应工作,更关键的是为将来的技能提高打下扎实的基础。因此,应该重视学科课堂教学的技能规范,注重具体操作技能的熟练程度,有选择地吸收辅导教师的经验,探索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2.教师入职技能辅导的内容和方式。从内容上来说,新教师要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和相关文件,要进一步学习掌握课堂教学的规范和技能,尤其要熟悉教育教学所必需的特定技能的运用,如课堂管理、提问、备课、评估、视听设备等方面的技能训练,还要增强学科的教材分析与教学研究,以提高教师的教学实践技能。从方式上来说,主要有四种:一为带教方式,即新教师在中学实际工作中以有经验的教师为师傅,学习课堂教学的规范和技能;二为集中培训方式,即第一年集中在教师培训机构中,由教师培训机构的教学人员传授教学常规和教育教学理论方面的知识,也可以在这一年中花大部分时间在中学,用一部分时间在教师教育机构接受理论培训;三为实践研究方式,即在实践中探究所遇到的理论问题;四为合作方式,即由教师培训机构、大学和中学合作,以中学为基地进行新教师的上岗培训。

3、教师入职技能辅导的措施。首先要选择与培养辅导教师。辅导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教育教学基本功、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学校应对辅导教师进行严格的选择,并根据新教师的特点来为他们确定辅导教师。学校应与大学、教师培训机构或校际的教师发展中心进行全面合作,培养有能力带教的辅导教师。其次要规范开展带教活动。“辅导教师对新教师教学活动的指导、观察和评价,双方共同参与的讨论、研究等活动的经常性和制度化,正是带教质量的最重要操作保障。”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应制定相应的规范措施,适当减轻辅导教师和新教师日常工作量,保证带教双方有足够的机会和时间共同工作和活动。同时还要建立健全政策保障体系。将新教师人职教育纳人教师资格和任用制度,使之成为获取教师资格及胜任教学岗位的必备条件;将教师培训进修的权力下放到学校一级,将新教师技能培训纳人教师继续教育范畴;提高高级教师评聘的资格条件,加强“名师”工程的建设,将教师培养当作取得高级教师与名师资格的最重要的条件之一。

三、教师的在职技能提高

1.教师在职技能提高的目的要求。在职技能提高的目的是使教师的职业技能随教育教学要求的变化而更新。这一阶段,“教师继续接受各种形式的培训和实践,不断反思、总结和补充完善,技能向熟练化、技巧化发展”。对在职教师的技能培训,要求适当淡化理论讲授,强化技能提高与更新。既要注意提高“教”的技能,又要加强指导学生“学”的技能;既要具备自我完善与创新的技能,又要具有指导学生探究与创新的技能。总之,对在职教师的技能培训应在较广范围内进行。在当前形势下,应将新课程的理念贯穿于教师职业技能培训中,创造宽松、宽容的环境,激励人人参与在职教师的技能培训。

2.教师在职技能提高的内容方法。从内容上来说,一是帮助教师在实践基础上全面系统地理解掌握教育理论新知识。当前,教师要适应新课程的需要,结合实践学习掌握新的教育观念,不断更新理论知识,发展新技能。二是促进教师在实践中将形成的技能与学科教学各要素整合。实施新课程所必需的新技能,在师范院校期间已进行了先期培训,但新技能不是单纯的操作技术,而是一种综合的技能,是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技能,是与课堂、教材、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紧密联系的技能。因此,教师要在实践中对新技能和学科教学各要素进行整合。三是引导教师创造性地解决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不断探索形成新的技能。教师在实际教育教学中常常要面对新对象、面临新问题,这既增加了教师教育教学的难度,也给了教师较大的自主性,为教师恰当地补充教材内容,灵活地选择和使用教学方法,创造性地支配各种因素提供了可能。在培训时,可引导教师为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创造性地使用和发展新技能。

从方式上来说,当前可以推行这样一些培训方式:一是“培训机构本位”式,即学校有计划地组织教师轮流到教育主管部门指定的学校或机构参加技能培训。二是“研训一体”式,即技能培训与学科教学研究紧密结合。通过各学科的研究学会培训各地区的学科带头人和协调人,然后通过这些人对一般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工作。三是“校本培训”式。即以教师任职学校为基本培训单位,形式有假期短训班、校际之间的观摩与交流、反思性教学等。四是“现代媒体本位”式。这是一种以现代传媒技术代替教师课堂面授的教育培训模式。这种模式既方便教师的教学,又有利于教师的在职进修。具体培训的方式应注意多样化,如可以利用微格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手段,也可以利用典型示范,还可以把训练延展到课外。在训练内容安排上也要多样化,如说课、经验交流、课外分析等,同时,应将新课程的理念贯穿于教学技能培训中,如注重调查、讨论、交流、案例分析等方法的培训。

教学技能培训范文篇7

本文作者:刘艳杰工作单位: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数学与统计学院

为确保青年教师教学基本技能的不断提高,学校教师教学培训机构要每年制订教学基本技能培训计划,同时聘请教学理论丰富、实践水平高的退休老教授担任专职的培训指导教师,通过开展各类活动,为青年教师搭建教学基本技能培训平台。教学基本技能培训的内容主要为:课堂教学的基本技能、调控教学过程的技能以及多媒体教学基本技能。其中,课堂教学的基本技能包括教学语言技能、板书技能、讲评技能、变化技能、演示技能、提问技能等;调控教学过程的技能则包括导入技能、强化技能、组织教学技能、试误技能、结束技能等。青年教师今后都将传道、授业、解惑,所以进行试讲是一个必要的环节。根据今后工作安排,青年教师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认真准备第一次试讲。试讲时,将由学校教学职能部分根据评价指标进行评价,并记录在培训考核表中。一方面,评价结果为青年教师的今后努力方向提供依据;另一方面,用于培训结束进行第二次试讲时的比较和参考。另外,还要注重青年教师的专业技能培训。专业技能培训是具有鲜明专业特色的个性化培训,是各系(部)在学校教师教学培训机构指导下,结合学科、专业、课程开展的教育教学技能培训。各系(部)要每年制订具体的专业技能培训计划,主要针对本单位所开设课程的各个教学环节,使青年教师熟悉相关课程及对教材的内容、重点、难点的处理,提高专业知识教学水平、为充分发挥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学技能纯熟的名师的传、帮、带作用,要由各教学单位遴选符合条件的指导教师,通过教学结对指导、教学规范培训等多种形式,搭建专业技能教学交流平台,使青年教师较迅速地熟悉课程教学大纲、教材,明确教学任务及要求,较好地进行教材、单元(章节)分析,形成较强的授课能力。指导教师负责对青年教师进行以教学工作为主的全面指导,包括试讲、备课、教学观摩、参加实验等,指导教师在每个学期的期末要为青年教师写一次评语。每个学期,青年教师所经历的教学工作和培训内容都不尽相同,所以在每学期结束时要进行工作总结。对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培训有“量”与“质”两方面的要求。在“量”的方面,要求按照培训计划完成全部内容,并认真总结和填写考核表。在“质”的方面,要求进行第二次试讲,并与第一次试讲比较,证明教学质量是否提高。

要拓宽培训平台,注重把校内培训与校外培训相结合,建立、健全以更新知识全面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为主要内容的继续教育制度,坚持在职为主、形式多样、加强实践的原则,实现有明确目的性和较强针对性的培养,选派优秀青年教师到国内外知名大学、研究机构进修,做国内访问学者,参加骨干教师进修班或高级研讨班,开展学术讲座、学术会议、新办专业或新开课程进修培训等,实现培训形式多元化。为充分调动青年教师外出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学校应制定青年教师进修培训管理办法,提供进修机会,明确支持培训经费、保留学习期间相关福利待遇等,以鼓励青年教师参加进修培训。

教学技能培训范文篇8

关键词: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培训管理;规范性;发展路径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为社会发展培养高质量的应用技能型人才,所以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需要以市场发展为导向,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设置及教学方法的调整。为了更好地适应“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对高端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需要加强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训力度,做好职业技能培训管理工作,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精神和职业能力,为学生将来进入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现阶段,很多高职院校已经将职业技能培训管理工作纳入学校的日常管理范畴,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却缺乏规范性管理,导致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质量不高,学生在就业时难以快速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为了改善目前这种现状,高职院校需要深刻认识到职业技能培训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根据各个专业以及学科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培训方案,明确培训内容,优化培训手段,加强对职业技能培训的设施设备建设,构建优秀的教师队伍,促进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培训管理水平的提升,最终培养出适应市场发展需求的技能人才。[1]

一、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培训规范性管理的必要性

在“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战略背景下,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高质量人才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具备能够将专业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的能力。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需要提升自身的职业技能,对将来从事的职业能够有一定的了解和认知,在专业知识储备和职业技能方面都有一定的提升,能够快速适应岗位的需求,为职业生涯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要想切实发挥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作用,还需要对职业技能培训进行规范性管理,根据市场的发展形势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培训内容,以确保培训内容能够与企业需求相符,真正地提升学生在工作过程中的竞争力。根据各个专业和学科的特征,灵活调整职业技能培训手段,能够让学生得到真正的锻炼,并且在技能培训过程中对理论知识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和记忆,同时还可以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水平。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高效开展还需要有完善的培训场地和先进的设备,这样学生能够真实接触到实验设备,便于将来工作时能够快速掌握设备的操作方式。职业技能培训规范性管理的内容还包括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是职业技能培训的重要指导人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直接关系到技能培训的效果,所以高职院校要通过各种手段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注重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为提升职业技能培训水平奠定良好的基础。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培训规范性管理的开展,是提高培训效果的重要保障,所以规范性管理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2]

二、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培训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职业技能培训是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的重要手段,在大部分高职院校中已经实施开展。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因为受到种种因素的限制,影响到职业技能培训效能的发挥,通过对现存问题的总结分析,能够为更好地发挥职业技能培训的价值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

(一)培训积极性不强

直接影响到实践工作的高效开展,不仅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而且影响到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质量。高职院校由于思想意识不到位或者受到资金、技术等条件的限制,导致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无法按照预期的效果开展。对技能培训教职工的绩效工资分配制度不完善,对于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教职工没有给予相应的奖励,在比常规教学付出更多的同时,却没有获得更多的福利待遇,导致教职工参与的积极性不高,直接影响到培训工作的质量。

(二)缺乏完善的规章管理制度

完善的管理制度是职业技能培训工作高效开展的重要依据,但是由于对管理工作不够重视,所以没有建立完善的规章管理制度,导致在培训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无据可依,影响到正常培训工作的秩序。

(三)没有明确的培训标准

现阶段,多数高职院校对职业技能培训工作都是以证书的形式为最终结果,且培训内容和培训模式都是以证书为目的,由此导致学生在接受培训的过程中缺乏对相应技能的学习和拓展,只是以考证书为目的,失去了职业技能培训的真正意义,培训质量无法得到保证。

(四)管理混乱

由于缺乏规范化管理,所以各教学系部缺乏计划性,随意性较强,导致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混乱,无法根据市场的变化需求进行相应的调整。培训科目繁多,缺乏针对性,不仅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无法与市场需求相符,导致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低效性。[3]

三、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培训规范性管理的发展路径

(一)健全职业技能培训管理制度,完善教职工绩效工资管理

为了促进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高效运行,应该健全职业技能培训管理制度,为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参考依据。通过对市场需求的调研分析,了解各个行业对从业人员的技能要求,然后结合学校自身的状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职业技能培训管理方案。从培训内容、课程、教师队伍建设、培训方式、考核方式、设施建设等各方面入手,注重执行过程中的细节,从而提高职业技能培训管理工作的效率。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开展,还需要教职工的积极配合,通过各部门和相关人员的协调,才能够确保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高效运行。为了激发教职工的参与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积极性,促进产教融合教学模式的高效开展,应该创新发展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管理模式,通过制定完善的工资制度来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对于积极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教职工,将其作为教职工考核评价以及职称晋升的指标,为教职工积极参与职业技能培训提供有力的支撑。对于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教的教职工,可以适当提高培训课程系数来进行工作量的计算,或者是给予一定的奖励机制,将职业技能培训打包成一个个项目,根据项目的深度及广度,划分不同的奖励标准,以此来激发教职工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只有教职工的积极参与,才能够确保各项资源能够得到最大化的利用,并且能够充分发挥职业技能培训项目的潜在价值,切实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

(二)采取多种技能培训方式,适应市场发展需求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政策的颁布和推广,对人员结构、就业结构以及技术结构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为了应对这种变化形势,对高职院校的职业技能培训和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为了更加高效的开发和提升学生胜任工作的技能,应该根据社会上对不同行业劳动者的技能要求建立相应的培训管理体系。为了适应市场的发展需求,高职院校的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应该采用多种技能培训方式,构建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职业培训与管理体系,既能够保证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灵活性,提高培训工作的适应性,又能够确保培训管理工作的规范化运行。对于有条件的院校,除了针对全日制在校生的职业技能培训,还可以开展面向社会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既能够增加学校的收入,又能够为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的技能型人才。对于社会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可以按照实际需求采用常规式、订单式、项目式、集团化等形式来实现。在开展面向社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过程中,还能够进一步完善培训设施建设,提高职业技能培训教职工的专业水平,为在校生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创造更好的条件。

(三)加强培训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技能培训水平

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开展对教职工有较高的要求,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有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才能够提升职业技能培训的水平。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对职业技能培训教职工队伍的建设,改变以往以校内教师为主的培训师资队伍结构,构建一支由一线职工、行业专家、校内双师型教师组成的培训师资库。对于双师型教师的选择,不再局限于具备某一职业技术职务或者参加校企实践的教育教学工作人员,而是应该将其拓展为具备其他职业能力的教育教学工作人员,改变对学生职业技能培训的理念,不仅要注重对技能水平的培养,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精神,加强对生产线工作流程的了解,明确每个工作岗位对工作人员的技能要求,为学生将来就业创造良好的条件。通过较强的福利待遇和完善的晋升机制,吸引社会上有能力的职业技能培训教师,丰富校内教师队伍,为学生提供优质的职业技能培训服务。学校还可以联合行业协会、区域内相关企业成立教师发展委员会,制定完善的教职工考核制度,并且依据相关标准对职业技能培训的教职工进行考核,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技能培训教职工的整体素质和水平,为促进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高效开展创造有力条件。

(四)明确职业技能培训标准,促进培训规范性管理

职业技能培训往往是针对某一行业的某项技能对培训者进行培训,使培训者具备从事某一职业所需的学识和技能并通过政府认定的考核鉴定机构的评价和鉴定而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从而确保培训者能够快速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并且能够在某一职业中获得长期的发展。但是在高职院校中针对在校学生开展的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不仅要获得相应的技能证书,而且还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与实际岗位需求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这才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的。为了促进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规范性管理,应该明确职业技能培训的标准,对培训的课程、教材、教师、教学形式等制定统一的标准,以确保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有科学的参照依据,提高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质量。培训标准的制定要在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地方对各专业人才能力的需求,确保培训标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以便于对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提高职业技能培训的质量。[4]

四、结束语

职业技能培训是高职院校适应市场发展需求的重要举措,是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为了全面发挥职业技能培训的作用,应该对职业技能培训工作进行规范化管理,从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手段、培训项目、培训设施、培训教师等各方面进行优化调整,制定完善的培训管理方案,确保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为了更好地发挥职业技能培训管理工作的效用,应该对当前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培训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然后根据自己院校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和改进,切实发挥职业技能培训管理工作的价值,全面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

参考文献:

[1]何玉新.浅谈“稳就业”形势下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培训的意义和路径[J].科技资讯,2019-11-27.

[2]张小莹,黎冬楼,谢林.以技能培训提升职业本科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探索与实践——以海南科技职业大学航海类专业为例[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0-07-11.

[3]赵志刚.基于校企合作的职业技能培训新模式探索[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07-10.

教学技能培训范文篇9

1.酒店服务员职业技能培训针对性强

酒店开展对服务员的职业技能培训,根本目的要使受训服务员更能适应酒店经营业务的需求。酒店是一种综合性服务行业,客房、餐饮、商场等各部门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不完全相同,为了增强各部门服务员对不同工种业务需求的适应能务,要求服务员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在计划安排、课程设备、训练方式方法、选择等方面,必须从实际需要出发,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以讲究实用为出发点,注重针对性,才能收到切实效果。

2.酒店服务员职业技能培训形式灵活多样

酒店服务员职业技能培训的主要形式是对服务员进行在职训练。培训对象是广大服务人员。由于人员结构层次复杂,服务员的文化基础和知识水平参差不齐,酒店服务员工种也涉及不同种类,技术要求不同,因此,酒店的服务员职业技能培训必然是多学科、多层次、多形式的。这种特点要求服务员职业技能培训必须长期坚持分阶段培训,并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与方法。对于同一工种或从事同一项工作的服务员,培训工作不是简单的重复,而要求训练质量呈螺旋式上升。

3.酒店服务员职业技能培训内容广泛复杂

由于酒店的服务员职业技能培训必须以实用性为主,各部门各工种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不同,培训内容比较广泛复杂。覆盖专业进修、技术训练、理论学习、技能培训和实务操作训练,涉及多种学科的范畴。各部门各层次服务员要求全面掌握所从事工作的专业知识与业务质能及相关的各种常识。因此,酒店服务员职业技能培训内容要做好计划安排,坚持长期规划与短期安排相结合。重视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在内容上要有系统性与连贯性,因人、因地、因时间、因需要制宜,以取得最佳的实效。

4.酒店服务员职业技能培训任务艰巨性

酒店服务员职业技能培训要在酒店正常运营的特殊条件下进行,因而培训任务十分艰巨,实施安排比较困难。主要表现在培训课程或活动的时间安排与出勤控制具有相当的难度,往往要受到经营业务的冲击而不能按计划进行。因此,酒店服务员职业技能培训在计划安排培训课程或活动时,要充分估计到实施过程中的变化可能,尽量使服务员职业技能培训课程或活动做到时间紧凑与内容精练。同时,在计划安排中,要准备各种应急与应变的措施,以适应酒店服务员职业技能培训的多变特点,使培训工作取得满意的效果。

二、酒店服务员职业技能培训的质量标准

根据笔者日常对酒店行业的调查,总结酒店服务质量的五项标准如下:一是服务的可靠性强,主要体现在前台服务员需要能够及时接待客人以及服务客人的需要、结帐等服务准确,餐厅服务员出菜上菜等服务符合标准且让客人满意,服务员对待客人始终如一、一视同仁。二是服务的可信性强,是指员工知识礼仪把握适度,沟通中显示出信任与自信。如前台服务员能完整回答客人问题,客房服务员能让客人进酒店能感到舒适,获得尊重,餐厅服务员能主动微笑提供菜单,介绍菜肴成分,加工方法等信息。从而让客人能够感受到酒店的可靠性,同时也体现了服务员的教养,职业性和经验。三是反映灵敏,是指酒店服务员乐于帮助客人并能提供快捷服务。如服务员之间能相互合作,保证服务速度、质量,时时提供快捷服务。四是有形性完美,主要指服务员仪容仪表端庄,对设施、设备、环境等维护良好。如餐厅卫生间等前后非常清洁、时时保持桌椅、台面整洁、舒适、宜人。五是无形性服务,让服务员能够提供无微不至的个性化服务。如时时微笑,主动细心体察到客人个人需求、愿望,而非呆板的属于规范制度。让客人感到特别礼遇。为每一过失细节负责,表示歉意、同情,并保证事不过二。以顾客获得最大利益为己任。若通过酒店服务员职业技能培训能够让不同岗位的服务员达到上述目标,则体现了职业技能培训达到了相应的要求。

三、酒店服务员职业技能培训的关键性问题

1.在酒店服务员职业技能培训过程中,要加强酒店服务员的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和职业道德的培养,使服务员的言谈举止,仪容仪表能适应酒店行业的要求。并对酒店服务员的职业前景进行规划,使其能主动、自信地投入到酒店日常服务运营中。2.在酒店服务员职业技能培训过程中要加强其操作技能的训练,突出酒店服务各环节的特性,让酒店服务员能熟练地掌握各服务的工作流程,灵活应对工作中的各种挑战。如以餐厅服务员岗位为例,通过工作流程培训,让其能与同事配合好完成中、西餐的服务环节,特别是熟练地为顾客安排座位、点配菜点,进行宴会设计、装饰、布置,提供就餐服务。通过培训,使酒店餐厅服务员掌握从事中、西餐厅的零客、团体及宴会等服务工作的技巧和服务技能。3.在酒店服务员职业技能培训过程应加强直观教学。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实训演示以及多媒体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还要组织服务员参观类似酒店现场,使服务员增强感性认识,尤其是要对典型的酒店岗位和技能进行参观学习,让其亲身体会到服务环节的各种技能,并将其运用到自身的实践工作当中去。

四、酒店服务员职业技能培训的内容与策略探讨

(一)培训内容要有所侧重

对于培训内容来说,一般应根据岗位要求,推出不同的课程,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如表1。

(二)培训的策略

教学技能培训范文篇10

一、工作目标

以确保本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质量和扩大培训规模为目标,秉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采用专家评审和集体研究等方式,认定一批培训质量高、就业效果好的技能培训机构作为本省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转移就业定点培训机构。

二、组织领导

成立市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转移就业工作专责小组(市劳动保障局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领导小组技能培训办公室),负责全市定点培训机构的认定工作。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三、认定原则

采取自愿申报、专家评审、分级认定、统一备案的方式,面向全市各类技工院校、职业技术学校、技能培训机构、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严格按照规定的申请认定条件和程序开展评审认定工作,认定过程实行阳光操作,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四、培训机构认定

(一)申报对象:

1、各类技工院校;

2、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机构;

3、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二)申请认定条件:

以下条件须同时具备:

1、具有法人资格和合法的办学资格;

2、具有年直接培训规模1500人次以上的能力;

3、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包括:教学制度、学员管理制度、学籍管理制度、行政管理制度、就业服务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印章管理制度等;

4、有规范的教学管理体系,包括合理的培养目标,完整的教学大纲,适用的教材,科学的教学计划和规范的教案;

5、有良好承训实力,具备单批次(期)能承训200人以上的教室、技能训练工位、设施设备和师资力量。

(三)需提供申报的材料

1、《*省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转移就业定点培训机构申请表》(在*劳动保障网站“专题报道”——“‘双转移’技能培训”专栏下载)一式两份;

2、申请认定报告;

3、各项管理制度(包括:教学制度、学员管理制度、学籍管理制度、行政管理制度、就业服务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印章管理制度等)复印件一份;

4、法人资格相关证件和申报单位相应办学资质的批准文件(办学许可证)原件及复印件各一份;

5、申请开展培训项目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培训教材各一套;

6、师资和必要的场地证明材料,以及其他需要提供和说明的材料。

(四)申请认定程序

1、申报:省属培训机构向省劳动保障厅提交申报材料;市属技工院校、职业技能培训机构、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向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提交申报材料;区属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向所在区劳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提交申报材料。

2、专家评审:由市劳动保障部门从专家库随机抽取若干名专家组成评审小组,以“评分制”和“档案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现场评审,查看培训场所、了解师资及职业培训开展情况并提出初审意见。

3、公示:对初审通过的培训机构,在*劳动保障网向社会进行公示,公示期限为7个工作日。

4、认定:对公示无异议的培训机构,提交*市劳动保障局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转移就业工作专责小组认定,并由*市劳动保障局发文公布,同时报省劳动保障厅备案。

(五)培训机构认定时间

各申报单位于每年1月20日前向相应部门申报。定点培训机构认定有效期为2年,期满重新认定,培训机构应在认定期满前3个月重新提出认定申请。

五、管理监督

*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转移就业工作专责小组应对定点培训机构实行动态管理,每年不少于一次对定点培训机构进行任务考核。建立奖惩制度,对完成任务好的定点培训机构给予表彰;对完成任务不力的进行批评、限期整改并相应减少次年培训任务指标;对未能完成年培训任务50%以上的,在培训就业过程中将培训任务委托,转包给其它单位和个人的,或弄虚作假或经整改无效的,取消定点资格,追究机构法定代表人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