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青年教师教学与科研研究

时间:2022-01-31 10:11:58

高职青年教师教学与科研研究

摘要:高职青年教师面对教学与科研双重压力下,产生了迷茫。通过对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问卷调查和访谈,找出高职青年教师在教学与科研的隐优问题症结所在,提出解决高职青年教师教学与科研隐忧的对策:青年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研观,积极促进科研与教学融合;青年教师应自我角色认知,做好职业规划;完善评价体系,正确引导青年教师。

关键词: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教学;科研;隐忧

教学和科研是两种性质的活动,是高职院校发展的两个基本职能。教学是完成教学目标,培养职业人才的主要方式,是学校的工作重心;科研活动是运用科学的方法探求专业领域的规律,是教学活动的理论基础。由于高职青年教师处于职业生涯的起步阶段,还不能深入理解教师工作的性质,当面对教学与科研双重压力的情况下,有的人甚至开始怀疑教师工作的前景,使自己陷入角色的迷茫。为此,我们通过对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分析调查数据,试图找出高职青年教师在教学与科研的隐优问题症结所在,并在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和科研隐忧的对策上进行了有效的探索与研究。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随机抽取某职业技术学院3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68份,收回有效问卷66份,有效回收率为97.1%。其中,男性教师为36人(52.9%),女性教师为32人(47.1%);理科专业50人(73.5%),文科专业18人(26.5%);本科学历18人(26.5%),研究生学历53人(77.9%),博士研究生学历7人(10.3%)。(二)研究方法。1.问卷调查法。根据本课题研究目标,结合高职青年教师的自身特点自编调查问卷,内容涉及两大部分:一是个人背景情况;二是高职青年教师教学工作的隐忧调查。2.统计法。样本收集并进行有效性筛选后,采用SPSS16.0对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一)高职青年教师教学工作的隐忧调查。1.青年教师对教学内容与教学工作量的看法。调查显示,95%的高职青年教师对教学内容(见表1)表示满意,高职院校的教学内容比较丰富,这有利于青年教师能力的发挥。但91%的青年教师对每年400学时(见表1)的教学工作量表示不满,究其原因是青年教师的工作不仅包括教学工作,还包括科研、服务等工作,如果教学工作量太大将影响其他工作,这对教师的发展有很大影响。2.青年教师对教学考核的看法。86%的青年教师认为教学工作考核不合理。主要原因是:(1)教学成果(指导学生在学科技能、体育、音乐、舞蹈、演讲、写作等竞赛获奖;教师获教学(技能)奖等)在教学考核中起决性作用,例如,在教学工作量饱满的情况下,无论教学质量与教学过程如何,只要有教学成果,该教师的教学考核均为优———多数情况下教师参加省、市的技能竞赛,无论成绩如何,最少也能获三等奖。(2)学生评教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考核影响最大(在教学成果相同的情况下),高职大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并不是以教师的能力和教师的态度作为依据的,主要是对教师的喜好作为评价的,这种弊端使得教师不得不去迎合学生的喜好,减少了教学内容,降低了教学难度,这势必造成教学质量的下降。(二)高职青年教师科研工作的隐忧调查。1.青年教师对科研内容与科研工作量的看法。85%的青年教师认为科研考核的内容及科研工作量计分标准(见表1、2、3)较合理。科研考核内容较全面,这有利于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发挥,并且科研工作量不同等级的计分可调动青年教师科研的积极性。89%的青年教师对科研工作量考核额定标准(100分/年)认为较合理,但对满分为600分(见表1S31+S32说明)认为不合理,青年教师科研水平还在起步阶段,对于高等级的科研工作还不能胜任,无法完成高水平的科研任务。2.青年教师对科研考核的看法。青年教师对科研考核的意见主要集中在教学成果与科研分值的比较。例如,青年甲与青年乙在科研工作量考核额定标准(100分/年)相同的情况下,青年甲在市级教学比赛中职得了第二名,他的工作业绩总分加了3*0.6=1.8分;青年乙获得了部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科研分为3000分,见表3),但青年乙的工作业绩总分只加了1.5分。这样来看青年甲的工作业绩考核要高于青年乙,试想一下,市级教学比赛获奖怎能与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相比,这种比较完全没有反映出谁的贡献大,这大大的打击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三)高职青年教师对教学与科研认知的隐优调查。1.青年教师对教学与科研重要性的看法。调查显示,65%的青年教师认为教学重要,12%的教师认为科研重要,23%的教师认为教学与科研都重要。认可教学重要的教师,认为教学是教师的根本,是教师的天职,是向学生传授知识重要的过程,同时,又因为在教师工作业绩考核中教学占有较高的比重,所以多数教师认为教学重要。认为科研重要的教师,主要原因是,他们认为高职院校的教学内容过于肤浅,尤其是学生评教决定一切的工作环境中,使得高职教学的内容更趋于简单,同时,科研在职称评定中具有重要意义,故他们认为科研重要。只有23%的教师认为教学与科研都重要,这说明,高职院校在教师的管理及引导存在不足,尤其在考评管理制度上严重影响了青年教师在教学和科研上的态度。2.青年教师对教学与科研之间关系的看法。71%的青年教师认为教学与科研之间不存在必然的联系,科研对教学帮助不大,认为科研活动是属于专家与学者的工作范畴,教学是青年教师的工作领域,只要跟上最新的教学理论,采用最新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就可以成为优秀教师。29%的青年教师认为教学和科研之间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教学为科研提供研究的平台,科研是创造新知识体系的重要途径,是教学活动的理论基础。

三、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和科研隐忧的对策

(一)青年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研观,积极促进科研与教学融合。高职青年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研观,遵循科研与教学规律,树立“教学是科研的基础,科研是教学的提升,科研与教学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理念。教学是完成教学目标,培养社会有用人才的主要方式,教学是学校的工作重心,青年教师应该尊重教学规律,提升专业能力,完善教学理论,提高教学水平。同时,科研工作更应该遵循它的发展规律,坚持不断探寻未知、获取新知,明确把握科研方向、理解科研内容、深入科研理论。科研与教学虽然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活动,但两者之间的关系却紧密相联,由于理论知识不断进行补充、修改、完善、创新以及传播而表现出科研与教学的双向互动一体化态势。青年教师通过教学实践完成教学目标,在这个过程中促使青年教师明确科研方向、思考科研过程、确定科研内容,所以说,教学是科研理论的源泉。同时,高职青年教师在科研领域内应不断进取与创新,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知识融入到教学当中,完善课程理论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二)青年教师应自我角色认知,做好职业规划。青年教师处于职业生涯的起步阶段,还不能深入理解教师工作的性质及本质,当面对教学与科研双重压力的情况下,有的人甚至开始怀疑教师工作的前景。教师职业是一种清贫的工作,认清自己的角色和角色定位对于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是教师的本职工作,青年教师要通过自身努力,使自己能最大化地胜任教学,科研则需要有能吃苦的精神、顽强的毅力、严谨的科研态度及学术道德的操守。在对教师的工作性质清晰地认知后,青年教师要做好自身的职业规划,这种规划应不断结合自己情况和客观环境的改变做出调整。在规划的执行过程中要注意理性的取舍,切不可急功近利,也不能在没有完成目标时灰心丧气,更不能看到别人成功时心升嫉妒。青年教师要有长远目光,要看到学校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努力在教学与科研两方面协调发展,为高职教育健康发展做出应有贡献。(三)高职院校应完善评价体系,正确引导青年教师。调查发现,学生评价与五花八门的各种技能竞赛对教师工作的考核起决定性作用,然而,最能体现教师价值的专业水平在考核中没有体现出来。在这种教学评价下出现了许多与教书育人相违背的事情,有的教师为了能让学生给自己打高分,降低了教学难度,甚至有的教师不再严格要求学生。由于降低了教学难度,教师不再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要知道,教师的专业水平决定了教学水平,更是决定了学校的发展。因此,学校应该每年评估一次青年教师的专业能力,结合教学情况建立教学水平评估档案,由专业领域的专家、院级督导、学生、同行客观地实行常规的监测,保证评价体系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这样就会极大地促进青年教师在专业能力上下功夫,真正提高教学水平。调查也发现,每年过高的课时量减少了青年教师从事科研的时间,同时,青年教师对于科研的考核采用每年一评的方式也有较大的意见。这种一年一评的方式造成了大量垃圾论文的产生,有的青年教师为了评高分或者评职称,一年能发十几篇论文,这样的论文能有多少科研含量,大家都心知肚明,还有的教师课题申报成功的越来越多,但科研成果转化却寥寥无几。要知道,具有较高价值含量的基础理论与实验研究是需要二年、三年、或更长时间来完成的,因此,学校应该为科研提供有利的时间与空间支持,注重科研成果转化,建立相关的奖励机制,提高教师的创新精神,保证评价体系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丁金昌.科教结合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J].中国高教研究,2013(3).

[2]刘雪凯.不同中医体质大学生身体机能和素质比较[J].中国运动医学杂,2010(6).

[3]李宝斌,许晓东.高校教师评价中教学科研失衡的实证与反思[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2).

[4]宋寒,代应,吴庆.协同发展下高校教学岗与科研岗最优收益分配激励机制[J].科技管理研,2013(15).

[5]徐香梅.传统武术价值取向的现代化走向[J].搏击•武术科学(学术版),2005(7).

[6]刘雪凯.九种中医体质大学生体育锻炼调查研究[J].体育科技,2014(1).

作者:郭华恬 刘雪凯 单位: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公共教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