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地理教师培训策略研究

时间:2022-03-01 09:20:50

中学地理教师培训策略研究

摘要:分析近年12所中学参加“国培计划”的地理教师的访谈资料,发现中学地理教师培训过程存在培训内容与培训需求脱节、课程培训重理论轻实践、培训形式单一、缺乏研究性学习等问题。分析影响中学地理教师培训中教学核心能力提高的内、外因素,提出具体改革措施:培训内容符合培训的实际需求;强化培训的实践环节,切实提高培训内容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创新培训模式,使培训模式多元化;完善培训运行机制,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关键词:教学核心能力;教师培训;中学地理

教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要制定教师培训制度,每五年对教师进行一次整体培训,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目的,促进教师素质的整体提升,将教师的培训作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的重要环节。在这样的背景下,对教师培训方式的探索和革新,成为新阶段教师培训的关键问题。中学地理教师培训对地理教师的发展非常重要,这关系到整个教师队伍的素质和学生获得知识的质量及教师的自我规划,更关系到地理教师这一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鉴于此,对中学地理教师培训的效能进行研究势在必行,要从根本上改革中学地理教师培训的模式,完善培训方案,整合培训资源,拓展课程教法思想的视野,创新课程的组织和实践等。

一、中学地理教师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教师培训模式直接关系到教师核心能力的提高和培训目标的实现。教学核心能力包括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能力、教学方法的运用能力和教学评价能力。目前,中学地理教师培训仍然存在偏重理论知识传授、对教师个体经验和实践能力不够重视等问题。培训过程仍然是重视知识、技能的培养,而轻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在培训模式上,以讲授为主导的传统授课局面没有得到改善,设置的实践环节较少,使得教师的参与程度不够。本研究基于对河南省某市12所初级中学参加过“国培计划”的24名地理教师(其中19名参加“2016年示范性短期集中培训”,5人参加“2015中西部脱产研修”)的调研,探讨中学地理教师培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一,培训内容与培训需求相脱节。笔者通过对受培训教师的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到,56.47%的受培训教师认为,当前的培训内容并未真正考虑到他们的需求。从师资培训的时间、地点到培训内容及形式,参加培训的教师基本没有选择权和决定权,培训组织机构没有花费足够的时间对将要接受培训教师的实际需求进行充分的调研。38.26%的教师认为目前的教师培训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没有从实际问题出发。培训之前组织机构应充分了解教师的培训需求(时间、地点、内容安排、培训形式),凸显受培训教师的主体地位,让受培训教师真正参与到培训的过程中来。第二,培训过程与具体实践结合不够。目前师资培训机构采用较多的培训形式仍然是系统讲授、教学观摩、专家学者报告和案例教学等形式。调查结果显示,78.54%的教师参加过教学观摩形式的培训,70.68%的教师参加过专家学者报告形式的培训,50.13%和40.86%的教师表示参与过系统讲授形式和案例教学形式的培训。这说明目前师资培训主要采用的仍然是讲授和示范的方式,理论和实践脱节,针对性较差。师资培训过程中专家学者所讲的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不一定适用于地区实际,不能够从参加培训教师的实际需求出发。参与教学实践环节培训的教师也容易出现盲目模仿、生搬硬套的现象。第三,受训教师之间、受训教师和专家之间、受训教师和培训机构之间缺乏必要的交流与沟通。交流是知识学习和经验推广的过程,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互相学习,提高自身教学水平,最终达到完善自我的目的。55.06%的被调查者反映在培训过程中极少或很少参与其他受训教师之间、受训教师和专家之间、受训教师和培训机构之间的交流。因此,培训机构有必要建立合理的沟通平台,强化受训教师的主体意识,弱化培训团体带领人和核心人物的作用,为受训教师之间的交流设置畅通的渠道。第四,缺乏以实践为导向的研究性学习。传统教师培训强调理论式和接受式培训,落后的培训方式不能满足参加培训教师的实际需求。中学地理课程目前强调的是“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通过实践过程进行学习,增强学生的探究和创新意识”。“国培计划”等培训也应该采取相应的培训方式,让接受培训的一线教师深刻地理解实践性学习和团队学习的重要性。

二、培训过程的改进建议

笔者根据对受培训教师和承担该计划的培训单位进行调研,对培训现状进行深层次剖析,提出以下建议。第一,合理设置培训课程。通过本次调研,笔者发现,课程设置是关系培训效果优劣的关键因素,也是受培训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地理教师的专业知识素养是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胜任工作的最基本要求,目前大量的专家学者越来越关注“怎么教”的问题,而对于“教什么”的关注度却不够。地理学科的时空分布观念和综合实践思维是其他学科专业无法比拟的。因此,中学地理教师课程培训要突出地理学科特色,同时还要根据培训教师的年龄、地域、经验、学历等差异性,充分调研、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课程设置要充分体现其实践性和应用性,以提高中学地理教师教学核心能力为目标,以受训教师的实际需求为方向,科学合理设置培训课程。第二,教师培训模式的改革。传统培训模式一直以知识传递为主渠道。很多培训单位都把大量精力放在聘请教学名师上,但是大多数名师习惯将受培训的教师作为“学生”,将自己的经验技巧进行“填鸭式”灌输,忽视了教师的职业特点和需求。这种培训模式的结果就是,培训单位付出了很大精力,却得不到受训教师的欢迎。目前,很多单位对师资培训模式进行研究和创新,已有的创新模式中“网络式”“导师制”“情景式”和“菜单式”普遍受到关注。当然,创新模式不能纯粹是为了创新而创新,更不是为了哗众取宠,必须结合教师的实际促进教师的成长和发展,并有助于解决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需要迫切克服的困扰和难题。第三,引入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随着中学教师培训工作的陆续开展和不断深化,准确地评价培训的效果,对提高教师的培训质量至关重要。因此,引入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尤为重要。培训管理机构和培训单位应当对一线地理教师进行充分的调研,掌握教师的实际需求,设置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教师培训评价可以分为“过程评价”和“终结评价”两方面,以便对培训机构的组织效能和培训学员完成的培训目标进行评价。同时,将评价贯穿于整个培训过程中,及时了解培训单位和教师接受培训的情况,找到培训过程的不足,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做出调整和改进。第四,完善培训环境和后期保障。根据本次调研,笔者发现,大部分接受培训的教师对培训机构环境和后勤保障(培训时间、培训地点、授课教师、课下学习的场所、信息交流平台等)满意度较低。培训单位选择培训机构时需要对培训机构的资质和环境进行考察评价,选取学习环境好、设施设备全、自修场地完善的培训场所。同时,接受培训的教师期望培训机构为他们进行分组,每组配备1—2名富有经验且有责任心的管理人员(或称“班主任”)收集受培训教师的反馈信息,为他们排忧解难,释疑解惑。

三、结语

笔者从培训者实际需求的视角来审视目前中学地理教师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师资培训的实践性、实用性、针对性出发,对中学地理教师核心能力和培训方式的提高途径进行积极探索。可以说,中学地理教师培训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在现有的教育法规和培训制度的规范下,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立足于实际,以提升教师教学核心能力为方向,以受训教师为主体,根据受训教师的实际需求对培训进行整体规划和设计,从而使培训达到促进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罗先德.提高教师培训有效性的应有之义[J].教学与管理,2013,(3).

[2]何泳忠.改革教师培训模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J].教育研究,2014,(1).

[3]李桂荣,韩肖燕.论“国培”文化范式、根基与繁衍[J].中国教育学刊,2013,(11).

[4]王北生,任清华.“国培计划”教师培训模式的优化及创新[J].中国教育学刊,2014,(9).

[5]吴保军.中学地理教师专业化发展新探[J].新课程研究,2008,(7)

作者:徐永新 单位:许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