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论文6篇

时间:2022-12-14 09:38:17

我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论文6篇

第一篇:传统农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发展困境和对策

一、中原传统农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发展困境

(一)农村社区理论研究仍然滞后于实践

由于解决“三农”问题和农村城市化的迫切需要以及政府的积极作为,传统农区的农村社区建设热火朝天开展起来,但是农村社区理论的研究却往往是步实践之后尘,缺乏前瞻性,建设实践往往遭遇理论指导缺乏的困惑。虽然伴随着建设实践的需求,涌现出一批关注并长期跟踪社区问题研究的专家,也诞生了数量可观卓有成效的理论成果,但相比较于新农村社区建设的艰巨和复杂的庞大工程,理论储备仍显不足。有的研究理论性过强,众多的研究仍然停留在模式、社会影响等层面,特别是从社会、法律、管理、规划、财政等具有可操作性政策的研究仍然不能满足实践的需求。

(二)农民的主体地位未得以充分体现

在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中,农民群众应该是重要的主体。因此农民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积极性,直接决定了这一工程的实施效果。调查中我们发现,相当一部分农民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了解不多、认识不足,参与社区建设的热情不高。一些地方呈现政府和农民一头热、一头冷的现象。此外,有的地方政府未能充分的尊重村民的主体地位和城市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在社区建设中忽视农民的实际需要,“强制性”和“规划性”干预较严重,农民利益补偿不到位,个别地方甚至滋生出一些社会矛盾。在涉及自身实际利益问题上,村民认为自己缺少话语权,因而在拆迁、征地补偿、住房安置环节上表现出某种程度的不合作。此外,目前中原传统农区农民素质与建设新农村社区的要求仍存在着的差距,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在思想观念方面相对保守,有抵制改革,拒绝接受新生变迁的现象;在社区管理方面,对集体、公益事业缺乏关心,集体主义观念欠缺;在劳动技能方面,具有一技之长的人比较少,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民增收;在文化素质方面,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农村社区农民综合素质不高,也制约了其推动农村社区建设能力的发挥。

(三)农民就业和社区发展的产业基础薄弱

新型农村社区的根基在于有扎实的产业支撑。从某种意义上说,社区是“壳”,产业发展是“核”。进入社区的居民,要立足于进入二、三产业就业。没有产业的发展,农民的就业以至于社区新生活就缺乏可靠的物质保障。虽然各地都注重发展社区产业,但大多数产业不稳固,农民收入也缺乏稳定性。一些地区在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过程中,急于求成,致使社区农民的就业缺乏必要的产业根基,在当前我国较为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就业和家庭生活保障成为村民进入社区最为担心的问题。

(四)建设资金不足是制约社区发展的瓶颈

资金不足问题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最重要的制约因素之一。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农民建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目前,河南很多地区农村社区建设资金主要都是由政府出资和村集体及居民自筹相结合。但是,目前政府的投入远远不能满足社区建设的需要,因此对于集体经济薄弱的村庄,资金短缺的瓶颈制约非常突出,难以弥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及维持正常运转的资金缺口。

(五)社区管理缺位或滞后

新型社区相对于过去的农村社会布局与结构出现重大调整,居民成分复杂化、居住集中化、就业多样化,这客观上要求管理要创新和加强。但目前很多地方社区管理相对滞后,有的村庄由于当地政府管理不到位,农村居民聚居之后腾出的土地未能合理利用,有的村庄在社区土地上建立的工程或相关经济项目效益不佳,甚至亏损;有些地方社区农民享受不到和城市居民一样的就业安置;有些社区农民对城市社区的一些管理还不能完全接受,如对物业费的收取,对垃圾的集中处理等。

(六)农村社区建设政策法律体系不健全

目前农村社区建设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各地政府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地区不同,关于农村社区政策和规定也不尽相同。从规划审批到土地的整合,再到农民的就业和养老,从融资到社区的管理和社区居民的社会保障,都还缺乏可操作性的国家层面统一的政策保障和法律保障。

二、中原传统农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对策

(一)从保护农户的利益和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出发,明确社区建设的人本目的

第一,必须合理定位政府、企业和农户等在社区建设中的角色功能。政府要变主导为引导,主要发挥宣传、导向、协调、服务、提供规则和制度保障等作用;必须尊重农民的意愿,发挥群众的智慧,充分体现群众的主体性和主动性,使农民变被动为主动。农户在收入水平、居住条件、思想觉悟等方面具有差异性和多样性,因此对于新社区建设的认知态度和接受能力也不可避免地存在差异。地方政府应建立健全农民利益的诉求机制,多方听取和征求农民意见。第二,社区建设不以牺牲农户利益为代价。传统农区一般属于欠发达地区,绝大多数农户对土地还有重要的依赖性,在拆迁、宅基地整合、土地流转、社区建设中,要切实保护农户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传统农区农民生活并不富裕,因此进行社区建设必须尽可能减少农户的投入。第三,促进产业发展最大限度吸纳社区居民就业。产业发展是农民就业和社区持续良性发展的基础。如果产业不能和社区建设保持同步,农民进入社区只是被动地集中在一起,新型社区建设就失去了发展基础。许多农民进入社区后,原来赖以生存的传统农业生产资源和手段发生改变,如果不能实现及时就业,这些农民可能会面临生存危机,农村社区的持续稳定发展也必将面临挑战。为此,政府需要根据各地的区位优势或资源禀赋进行产业规划,确保社区持续发展的产业支撑。第四,继续完善社区的基础设施,改善农村社区的人居环境。合理布局农村社区的生产与生活空间,规划和建设好社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让农民进入社区后,逐步能享受现代文明生活,提高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第五,健全社区公共服务机构和保障制度,强化社区对农民的服务功能和保障作用。政府要重视对社区居民的就业培训,加大投入力度,开展多种形式的就业培训和指导,提高农民创业和就业能力。逐步推动养老、医疗、就业、最低生活保障体系的城乡一体化,解决进入社区农民的后顾之忧。

(二)建立多元化资金筹措和投入的机制,保证新型农村社区资金的持续供应

第一,政府作为公共产品的提供者,应该主要承担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投入费用。财政部门需要建立农村社区建设财政投入的长效机制。对社区建设增加预算列支,并以农村社区建设为平台,整合更多的涉农资金,为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提供支持。政府在农村社区土地置换中,所获得土地性收益,要保证绝大多数返还于社区建设。此外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项目,应加大税费支持力度。简化审批手续,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第二,新型农村社区住房建设所需费用,主要以农民自筹资金为主,政府可以通过信贷和物资补助等形式对农户进行扶持。政府可引导农民把通过农用地使用权入股和租赁等方式获得收入补偿,用于在社区建房和生活的支出。第三,通过市场化运作,广泛吸纳社会资金融通信贷资金,以税前抵扣和分年获得投资回报和补偿等方式,吸引开发公司和其他有实力的企业参与农村社区建设,鼓励企业家回馈家乡建设。

(三)坚持集约节约的用地原则,保护耕地面积稳中有增

在保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用地的同时,尽可能合理使用和节约土地资源。第一,盘活资源,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土地流转是农业规模化和产业化经营的必要前提,也是影响新型农村社区的关键因素,要出台政策,制定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居民宅基地和房产流转政策和抵押办法,鼓励农民采取土地入股、抵押和租赁的形式参与土地的流转,盘活农村建设用地资源,推进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第二,严格控制用地标准和用地性质。河南人多地少,人均耕地资源不足,同时又是国家粮食主产区,因此在发展过程中不能减少农业用地,不能削弱粮食生产。农村社区建设中,要严格控制用地标准和用地性质,社区建设尽可能在原址上改造扩建,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控制别墅式社区住房建设,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第三,探索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和旧村的复垦制度。原村庄腾出土地以后,绝大多数要进行复耕,用于农业生产,确保耕地面积、粮食种植面积和粮食产量的稳中有增。

(四)建立健全相关法制体系,为农村社区建设提供法制保障

农村社区建设必须依法推进,从国际视域来看,一些发达国家诸如德国、日本等成功推进新农村建设,很大程度上可归因为其有法可依,其发展建立在法治的基础上。目前,中国很多地区包括河南省的农村社区建设的法律法规都严重供应不足,社区建设主要靠行政手段来推行,缺乏规范性和统一性。而且一些领域由于法规的滞后和缺位,已经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社区建设,社区的进一步发展已经遭遇法制瓶颈。当前正在进行中的社区建设乃至将来的发展和管理,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包括新型农村社区的法律定位,农村不动产所有权的界定,社区管理权归属,以及农村社区的普法教育等急需研究和解决。

(五)把现代文明引入农村的同时,尽可能保持农村的乡土风貌、传统文化与空间特点

农村风貌是不同的地域自然禀赋和历史人文环境的综合展现。进行农村社区规划和建设时,要尊重其自然要素和传统文化,使农村区别于城市的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社会系统得以保护传承。一方面保留了农村传统风貌,另一方面使村民享受到现代文明福利,促使其更好更快地融入新的生产生活环境,并激发参与新农村社区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作者:孙喜英 单位:河南科技学院

第二篇:政策执行中的农民认同研究—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一、政策认同的内涵

在公共政策研究领域,关于政策认同的概念,肖明从认同的主体角度进行分析,认为政策认同就是政策执行主体认可和赞同政府所推行的政策,推而广之,认同政策制定主体及政策执行者。桑玉成认为政策认同是一种态度倾向,“所谓政策认同,即政策执行者及其相关者表示出的对于政策的肯定、赞同和支持的态度倾向。”①杨永峰从政策本身出发,认为政策认同是指一项政策在制定出来之后获得目标群体认可和接受的情况。本文从政策执行的构成因素出发,认为所谓政策认同,是指政策在执行过程中,政策的目标群体在价值上认同这种政策的可行性,并且在具体实际行动中表现出对这种政策的支持。这种支持一方面是在价值上对该政策的肯定,另一方面政策执行的客体还会将对这种政策的认可内化为一种具体的行为,从而使政策得到具体的执行。目标群体自身的因素以及政策方案、政策执行主体、政策环境等都会影响农民对政策在心理和行动上的支持与配合,是对公共政策的一种心理态度和评价。

二、政策执行中影响农民认同的阻碍分析——以辉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例

(一)农民对政策内容了解度低

调查发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政策广受农民的欢迎,在农民中的知晓度很高,改善了农民的生活环境。但该项政策的具体内容到底包括哪些,农民们很难说清楚。大多数农民只是知道有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这件事,但是对政策如何规定,如何实施等具体细节知之甚少。据访谈得知:(受访者,赵先生,男,夏峰社区农民)当问及对该项政策具体内容的了解程度时,他这样说到,整体看电视听广播,都在宣传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好处多,效果明显。轮到自己,乡里发的有文件,我们村里有自己的广播,村干部拿到村里一广播就宣传了。有点文化的人还能大致听听,像一般的农民只是知道在宣传这项政策有多好,但对政策的具体内容就不清楚了。还有的农民从根本上就不接受这项政策,安土重迁,不想搬迁,也就更不乐意去具体了解这项政策了。访谈中,对于异地聚居反对者占了不少比例,农民的乡土观念依然十分强烈,安土重迁。乡村是个熟人社会,农民之间习惯于因为熟悉而相互交往,人际关系以熟人网络关系为主。新型农村社区不仅仅是一种物质的居住形态,还是一种社会形态。虽然住进了新社区,但在农民的思想观念还在某种程度上保留着传统农民的特点。另外,基层干部宣传的过程中,也遇到不少阻碍。由于村干部的文化水平有限,对政策的理解度不够,也就很难对农民进行讲解,进行说服教育,进而会产生强制性现象。

(二)农民对政策执行主体认同度低

纵观既往,农村发生的群体性事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农民对基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不信任。主要表现为,从对某一或多个工作人员的质疑发展到对某一级政权的不满。政府许诺给农民的事情不兑现,使农民失去了对基层干部的信任。农民们普遍认为,“上级政府是好的,越往下越糟糕。”上级政府的政策是有理论支撑的,在理论上是毋庸置疑的,而政策的执行是由基层政府来做的,在执行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权力看似非常强大,但是在向下渗透的过程中是不断弱化的。一些地方的领导人之所以“雷声大、雨点小”,甚至是“干打雷,不下雨,”并非是个人的道德水平低劣,而是某种体制机制在背后起作用。在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政策的执行方式,更新治理理念,让政策能够顺利的执行。然而,经过调查发现,现在农村问题的关键在于,好的政策能否得到好的执行。在政府增加投入以后,这些投入能否完完全全地惠及到农民身上,而不是一层层流失。在政策的执行过程中,下级政府对于上级的指示往往是选择性对待,有的执行,有的不执行,搞“土政策”,自行其是,导致政策变形走样,政策执行的结果与政策目标、政策内容不一致。

(三)农民的政策参与度低

在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过程中,农民是否真正的参与到了政策的制定过程之中?宣传标语上明确写出“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但是群众的主体作用是否得以体现?(受访者:李先生,男,南李庄社区委员)当问及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当中农民政策制定的参与度时,他回答说,新社区将来建成什么样子,村委会也会专门召开会议让村民们参加,还专门把设计图纸贴出来让村民们看。但是由于社区的规划图过于专业,以村民们现有的文化水平是根本看不懂的。大部分农民都这样想,既然是政府和设计院设计的,看不懂也就罢了,也就默许了。然而住进去之后却发现存在不少问题。由此可见,农民的这种监督是事后监督,无法进行事前和事中监督。这种参与排斥是由于技术上的原因导致的,所以农民参与到政策的过程当中需要有文化知识的支撑。从现实情况来看,政府在制定有关农民问题的政策时,身为政策主体之一的农民往往是被隔离在政策制定环节之外的。农民没有途径来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而往往很多官员认为他们能够代表农民的意见,于是农民总是处于莫名的“被代表”之中。久而久之,农民习惯了沉默,参与意识也逐渐淡薄。

(四)政策本身不具有普适性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给农民带来了环境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所做出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是有人欢喜有人忧。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要区别对待,不可按一个模板复制。有些政府部门操之过急,想要毕其功于一役;还有些部门缺乏创新意识,照抄照搬。辉县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搞得如火如荼,但各村的财力情况不同,经济收入也来源不同,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模式就要因地制宜,不可复制挪用。(受访者:牛先生,男,孟庄镇政府工作人员)当问及其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政策的看法时,他回答,现在每个地区,特别是农村这一块的地区差异性比较大。其实对一些村庄来说,把村换成社区以后能够节约土地,从长远来讲,可以搞一些自己的特色经济,或者利用这些土地发展一些项目都可以。但是对家庭条件一般的老百姓来讲,当下还是没有多少受益之处的。如果是经济条件特别好的地区,如南街村、南李庄绝对没问题。但是现在正处于发展当中,正处于埋头奋进的时候,别给农民们制造压力,但现在确实是凭空给他们制造了些麻烦。可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确实会节约土地,实现土地的流转,改善居住环境,但还要综合考虑各地的发展状况,因地制宜引导政策的有效实施。

三、增强农民政策认同的路径选择

(一)提升农民的政策参与意识

由于农民固有的保守思想,其对社区公共事务的参与度不高。而农民对社区事务的参与程度一部分取决于其是否具有现代公民意识,公民意识是农民参与社区管理的动力所在。因此,要加强农民公民意识的培养,使农民自愿、积极地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另外,要进一步扩大公共舆论空间。只靠舆论的引导让农民向前看并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应扩大公共舆论空间,形成制度化的表达路径,并且这种舆论的表达应该得到有关部门的积极回应。

(二)提高基层政府的政策执行力

在调查中发现,以往基层政府对某项政策的执行方式及执行效果会影响农民的后续判断,并且会对之后的政策产生抵触心理。前面政策执行的不好,农民便会采取不信任的态度,不利于新政策的推行。政府部门应该改变其执行理念和政策执行方式,关注农民的切身需要,切不可把城市的拆迁方法简单的运用到农村,要尊重农民意愿,不可存在强制性因素。另外,政策执行不应该以目标为导向,应以问题为导向。中国人民大学的谢明教授认为,政策执行就是政策方案被采纳以后,政策执行者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运用各种政策资源,经解释、实施、服务和宣传等行动方式将政策观念形态的内容转化为现实效果,从而使既定的政策目标得以实现的过程。②而政策执行的效果到底如何,政策目标的实现程度怎样呢?因为不是集体搬迁,搬迁的原则是出于自愿,辉县没有搬迁的农民居住分散,腾出来的土地就没有办法集中利用,无法规模复耕或流转,这其中存在着政策异化现象。当初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出发点,是为了节约土地资源,而现在让大量拆迁后的土地闲置是极大的资源浪费,有悖初衷。由此可以看出,政策的异化,最终会导致政策只为了一个最后的目的而执行。政策执行的结果与政策规划的目标之间存在差距,有执行缺口是合理的,但是缺口不能太大。政策目标的设计一定要具有可操作性。目标要由阶段、有方面、有层次感。我们应该以问题为导向,而不是以目标为导向。以目标为导向,容易导致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应该回归客观主义的自觉意识。

(三)完善农民政策执行监督渠道

在认同的达成方面,我们要遵循自下而上的思路,通过交往和对话,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逐步协商,达到一种有序的状态。现代治理理论,强调权力来源于人们。监督问责的主体不应仅限于上级部门,而应主要是民众。因此,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过程中,要完善好创新政策监督机制,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更好地监督政策的执行和落实。当代认同危机的核心是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危机,核心价值观的树立离不开良好制度的保证,同时需要监督机制的有力支撑,使农民的权益得到制度化的表达。为了使民主监督不流于形式,不走过场,第一,我们可以成立农民监督委员会,建立适合农民监督的硬性约束制度,提高民主监督的权威性。可以在当地的党员、退休干部等人员中选取委员会的成员,并规定其职责和权力。通过对社区的各项工作进行监督完善,对权力进行制衡,积极配合完成各项工作。第二,在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过程中,要以农民为主体,因此要组建体现农民意志的农民维权组织。只有使农民组织起来,才能对政府行为进行有效监督,防止个别领导搞形象工程。使政府部门将农民维权组织的代表当做协商对话的对象,进一步维护农民权益,促进农村发展。

(四)增强政策的科学性与可持续性

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中,也是政策制定者发挥价值理性的过程。在确定政策目标时,应当从当前的实际情况出发,确保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的统一。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要因地制宜,突出各地特色,不可一个模式下来,照抄照搬。要充分考虑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自然环境等,探索适宜的建设模式,一切从实际情况出发,制定适合本地区的新型农村建设的实施方案。因此,首先必须进行深入的调研,系统评估当地的自然和人文因素,就算是同一个乡镇,农村的情况也不尽相同。应按照当地农民生活生产的特点积极探索适合该地区的建设新思路,科学规划。另外,由于各地情况的千差万别,可以适当赋予当地政府部门适当的权力和政策灵活性,可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对上级政策进行适度的调整。对于已经在实施的社区规划,应重新进行审视,在控制和修建上要加以规范,保证政策的科学性和可实施性。

作者:吴阳阳 彭红朝 单位: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河南尚筑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第三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管理服务创新

一、宿迁市加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管理服务创新的实践和出现的问题

(一)加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管理服务创新的实践

一是以城乡统筹为契机,大力实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宿迁实施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是与坚持城乡建设发展协同推进的。全面提升农村社区的规划理念,强化农村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并与当地的产业发展、社会事业发展等规划之间的有机衔接,不断优化社区空间布局规划。集中力量加快新型社区的集聚建设,并且有计划地培育区域性重点农村新型社区,全面启动农民集中居住点建设。同时加快完善各集中居住点的基础设施配套,对在集中居住点建房的农民,可给予信贷支持和一定额度的贴息。并且切实改善新型农村社区的人居环境,积极实施水环境综合治理,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河湖长”制度,全面推进城乡绿化建设,加快实现非耕地资源绿化全覆盖。二是以社区组织为抓手,着力提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着力强化农村社区实力,夯实基层社会保障基础,按照“一委一居一站一办”的管理模式,科学设置农村社区组织体系,加快建立新型社区服务管理体制。积极探索“三化六联”区域化的新型农村社区党建模式,设置党支部,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推广在职党员到社区登记报到、党员志愿服务、党员社区表现评价等制度,不断提升农村社区的党建工作水平。其次稳步扩大农村社区村(居)委会“无候选人一次性直选”覆盖面,充分发挥村(居)监督委员会作用,大力推广民情恳谈会、事务协调会、决策听证会和民主评议会等“四会”制度,调动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管理的积极性,增强社区成员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管理服务创新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农村社区的基础硬件设施配备不足根据文件,全市城乡社区综合服务中心面积达标的仅有251个。宿迁农村社区的建设规划缺乏前瞻性、科学性和针对性,在实际的操作中却又不注重实际的农村社区的建设与总体规划设计的衔接,规划执行不得力;并且在建设过程中盲目的认为社区越大越好,这样就造成农村社区服务中心选址不够科学,规划缺乏前瞻性,基础配套设施规划不到位,影响了服务功能的发挥;一些公益性活动学习场所规划滞后,严重影响了农村居民幸福感的提升,导致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比较落后。二是农村社区的服务体系不够健全部分乡镇政府对农村社区社会化服务体系认识还不够到位,只提供单一的生产或生活服务,并没有构建起农村新型经营服务体系和社区服务体系,忽视了农村社区居民对通信、金融、科技的需求,忽视了社区居民对社会救助、社会治安、医疗卫生以及娱乐健身等精神文明的需求。社区工作者整体服务意识不强,对居民群众急需解决的问题关注不够、研究不深、办法不多;社区服务队伍不够健全,尤其是社会组织和社区志愿者队伍尚在培育阶段,社区居民对社区服务的满意度不高。

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管理服务创新的实践路径分析

(一)按照城乡统筹发展要求,优化调整新型农村社区布局

新型农村社区是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环节,将农村社区建设纳入到城镇统筹发展的规划中。不仅要优化调整农村社区布局,还应突出地方特色,保持乡村社区的功能,更好地把农村社区建设与经济园区建设结合起来。农村社区的建设既要满足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需求,还应探索出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子,增强社区居民的认同感、归属感。坚持按照统筹城乡统筹的理念和思路优化调整新型农村社区的布局,结合工作实践,结合宿迁市统筹城乡发展规划,重新调整新一轮农村社区建设规划,健全完善社区服务设施,配套建设教育设施,完善物业管理等基础设施,努力使农村群众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便捷生活服务。

(二)按照社区服务功能要求,创新培育新型农村社区服务组织

新型农村社区管理服务需要均衡化、规范化,由政府引导支持,社会多元参与建设,以农村社区设施为主要的基础,以社区服务组织为基本力量,满足社区成员的生产、生活所必需的基本公共服务和市场服务,进而配套服务网络体系相关的运行机制。积极建设公共服务覆盖农村社区,群众性志愿服务和互助服务活动;加快构建新型农村经营服务体系,在政策上要采取鼓励、贴息贷款、加强规范监督,积极培育出一批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的现代农业服务组织。

(三)按照社区服务的内容要求,强化新型农村社区管理服务队伍建设

新型农村社区的管理服务内容要求我们需要配备一批素质过得硬的社区管理服务队伍,建立以社区专职工作者为主体、社区志愿者为辅助的农村社区工作者队伍。要积极推进社区工作者的专业化和职业化素养。按照“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选聘一批具有专业素质的优秀人才到农村社区工作,建立一批高素质的专职社区工作者队伍来为农村社区服务。在人才配备上,我们大力倡导“一村(社区)一名大学生”的计划,积极倡导高校毕业生到农村社区任职,积极完善社区工作人才培养、评价、使用、激励等机制,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作者:姜姝 仓杰 徐旭 单位:中共宿迁市委党校 中共宿迁市委办

第四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调查报告

一、湍东镇龙头社区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情况

从地理位置上看,龙头社区东瞰内乡县全城,西望方山公园,有八百里伏牛山之首的灵山相照和黄水河环绕,省道249线穿越而过,交通顺畅便捷,乃钟灵毓秀之地,龙凤呈祥之所,被市县政府确定为重点新型社区。境内地形多为平原,总占地1400亩,建筑54.5万平方米,总投资7亿元,社区分四期十年建成,建成后可接纳湍东镇龙头村、老牛铺、花园和清凉庙4个行政村40个自然村、一万两千余名村民生活居住于此,累计节约土地接近两千亩。龙头新型社区始建于2010年8月,一期工程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分南北两个区,第一批入住南区,整体搬迁60户,第二批入住北区,目前正在建设中,预计今年十月份搬迁。2013年1月7日,内乡湍东镇党委、政府、龙头村委联合龙头村新型社区为龙头村上洼组的60户村民亲身迁入社区举行了隆重的搬迁仪式,由此掀开了农民享受城市人的生活、阔步奔向小康社会新的一页。

二、调查问卷的设计

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面对面访谈两种形式,分别设计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其中问卷,共18个选题。访谈对象主要选择县乡镇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村民,乡镇局委、村委负责人近30人,村民100余户。调查方式主要采用实地走访的方式,采用匿名答卷,为被调查者保密,尽量使被调查者能够根据自己的真实感受和想法来回答问题。

三、龙头社区新农村建设的积极影响

(一)利于城乡一体化,缩小城乡差距。入住龙头社区的农民,首先,居住条件改变了,使自己住上城里人的房子,过上城里人的生活;其次,提升了农民的品位,使广大百姓享受到了许多配套设施,例如社区医院、幼儿园、老年活动中心、老年公寓等。一位60岁党龄的老同志说:我很喜欢这个新型社区,因为它是宣传贯彻国家现实政策发展大方向的。只有走新农村,才能全面迅速建成小康社会,使农民生活得到改善,经济收入稳步增多,使农民享受到多方面实惠,例如老有所养、劳有所得、病有所医、住有所居、学有所教,所以新农村是今后农村繁荣发展的必走之路。

(二)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龙头村上洼组整体搬迁60户,复耕1400多亩。俗话说“一亩园,十亩田”,因为地下井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地下水资源充沛;再加上地理位置优势,离县城比较近,大面积复耕土地将会种植大棚蔬菜,如此一来,不仅节约利用了土地资源,同时也可以缓解龙头村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

四、龙头社区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住房布局应科学合理。实地采访了龙头社区后,我发现新农村每家一楼是两室一厅,二楼是三室一厅,院子不算大,虽然是两层小洋楼,但是因为规划不合理没有放柴火的地方,又不能把玉米、棉花等农作物的秸秆儿放入刚装修好的新房子里;家用农具像拖拉机、三轮车的停放也是个问题,住房面积究竟多少合适以及布局的合理性都需要进一步完善。

(二)人员安置应人尽其能。据实地调研发现龙头村的传统农业所占比例最大可达45.13%,这些人中基本上都是超过45岁的中老年人,他们平均每人需要照看两个孙子,同时还需种田养家,生活很艰辛。

(三)住房分配应酌情考虑。有的村民现住的房子比较大,建筑和装修质量也比较好,如果搬迁担心自己亏损比较大,他们希望当地政府能够给予合理的补贴,让自己和后代住上结实房,从而真切的享受到党的好政策。

(四)拆迁旧居应妥善管理。旧房扒了,暂时没有复耕,到处都是废墟。百姓虽然搬进了新型社区,但是农民的现实需求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他们更关心的是耕地,节约出来的土地大都闲置,如果把土地集中到一起进行耕种,不仅距离远,交通也是个问题。

(五)就业问题应重点突出。没有搬进新农村之前,村民吃的粮食、蔬菜基本上可以自给,不需要花钱。但是搬进去之后,耕地减少了,生活质量也提高了。很多人不愿种地,也想进入企业和厂矿做体面的活儿,拿稳定的收入,这就需要当地政府解决新农村居民的就业问题。

五、对湍东镇龙头新型社区建设的几点思考

(一)在土地及劳动力的运用上,使耕种的形式多样化,最大限度的调动农民的劳动积极性。根据调查统计,我村超过45岁的老百姓还习惯种地,这些人口占到30.17%,低于45岁的年轻人对土地没有太多的好感,所占比例为56%,他们宁愿外出务工,也不愿面朝黄土背朝天。如何最大限度的留住年轻劳动力,激励老一辈的种田能手?这就需要把集中起来的土地进行流转,承包给种田能手和有创新精神的年轻人,并对他们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这样不仅提高了农民的素质,而且使其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二)新农村建设要按照“就近、就地、就业”的原则,准确处理好三者的关系,特别要注意的是“就地”与“就业”的关系。由于龙头社区可接纳老牛铺、花园、清凉庙和龙头村12000余名村民,节约土地2000亩,据调查问卷统计龙头村靠传统农业为生的人数比例约45.13%,村民们住一起了,住的问题得到很大改善,可是农民吃什么?耕地也成区域集中,一般都远离城区,没有公共汽车,去耕地只能骑自行车甚至是步行,既浪费时间也会挫伤农民种田的积极性,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要防止当官的以权谋私,不建豆腐渣工程。随着三农问题日益升温以及国家颁布的一号文件,开发商也打着新农村旗号打擦边球,因此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也应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地方坚定要把其建好,村官也要扮演好父母官的角色,让广大百姓享受到真真切切的实惠。

作者:黄烁 单位:河南农业大学

第五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市场机制探索

一、探索的背景

Y镇位于中部省份R市西南部,有24个行政村,74个自然村,总人口6.2万,耕地面积5.3万亩,境内分布有平原、丘陵、浅山、河滩等地貌,这些乡情村貌的客观现实,表明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走出一条因地制宜的务实之路。自2006年以来,R市根据上级政策先后开展了新农村建设、中心村帮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等中心工作,这些“式”的运动战,出现“蜻蜓点水”“水过地皮”“撒胡椒面”等现象,城镇化建设缺乏生机与活力。2009年,Y镇被R市规划为中心镇,全镇规划了1个中心镇区、8个农村社区,但是,中心村的规划编制照抄照搬现象严重,缺乏地方特色,新建民居数量少、分布零散、价格偏高,有的建筑质量隐患重重,不能产生规模效应,也不能满足农民的需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由于种种因素,出现征地拆迁引发的社会矛盾,引起群众信访或非正常上访或缠访等情况,不仅阻碍了新型城镇化的健康发展,还影响社会的稳定。Y镇其他中心村所建社区曾出现道路、绿化、水电等配套设施欠缺,也曾出现幼儿园、学校等公益事业滞后的现象,这与群众心目中的“新农村”差距较大,群众对“新居”缺乏兴趣与热情,认可度不高。

二、主要做法

2012年Y镇新的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成立后,更新城镇化发展理念,以市场化融资为突破口,结合市场需求、乡情村情、产业政策及发展前景,走出了一条政府既不负债又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就业状况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新路子。创新招商引资新方式,充分发挥市场筛选和招引产业的功能,促进工业集聚、商贸集中,让市场推动农业人口向社区集聚。镇党委、政府紧紧抓住“撤乡建镇”的大好机遇,以镇政府所在地的中心社区建设为重点、突破口,站在全镇城镇化的大局上统筹规划,划分了产业集聚区、商贸中心区、居民生活区等功能区,通过“招商引资”“资本下乡”,靠市场机制促进农业人口的集聚。一是按照招引产业层次高、投资强度高、品牌知名度高的策略,以引进“科技型、环保型、劳动密集型”项目为重点,用市场机制先后引进豫兴铸造、耐博电气、瑞沃等十几家劳动密集型企业,实现农民“离土不离乡”的就业梦,解决“人到哪里去”的难题。二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扩建商贸市场,建立商业特色街,引导商务、服务业有序发展,打造特色商业品牌。引进汇省客、帝多福、新合作等大型超市,完善五日一次的集贸市场,挖掘镇名优小吃,吸引家具、建材等产业入驻,从而使镇政府所在中心村成为全镇乃至周边乡镇的商贸中心。三是镇政府鼓励“大众创业”和“草根创业”,建立便民服务窗口,鼓励促进农业人口有序向镇区汇聚。四是以改善民生为根本目标,优化市场发展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健全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为了吸引更多的农业人口到镇区社区就业、居住,镇政府先后对穿过中心村的省道、县道两侧的房屋建筑改造、升级,初步实现道路宽敞、房屋整洁、美观大方的效果,同时,完善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逐步解决了镇区就医难、上学难、入园难等问题,真正让老百姓受益,避免“有城无市、有城无业、有城无人”等现象。以人为本,尊重老百姓在市场的话语权,“一户一策”,用市场机制合理制定征地补偿方案,确保农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一是为了确保农民利益不受侵害,镇政府确定了5条征地基本原则,即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群众不同意不能建;严守耕地红线,基本农田不能建;严格按照程序,用地未批不能建;坚持规划先行,方案不成熟不能建;不留“后遗症”“烂尾楼”,资金不到位不能建。二是以践行“群众路线”为工作的出发点,深入农户,帮助农民算好“五笔账”,即财产保值账、土地增值账、子孙受益账、民生实惠账和生活水平提升账,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争取群众的理解与支持。三是根据市场行情、群众需求合理制定征地补偿方案,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实现“双赢”。镇政府创新工作思路与模式,依据法律法规的同时,尊重市场规律,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制定了相应的征地补偿标准,即制定每亩地每年最低补偿标准,根据粮食的市场行情予以调整;愿意置换住房或门面房的农户,可以采取土地置换社区住房或门面房;同意一次性补偿到位的,可以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发放土地补偿安置费;同意调地的,由村委会协调村民小组安排同等地力、相同面积的地块。强化市场运作,吸引民间资本参与,破解融资瓶颈,从根本上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难题。

三、几点启示

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相辅相成。一是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过程中,既要强调政府提供优质的服务和严格的监管,又要重视市场机制的作用,建立宽松准入、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或秩序。即政府要当好市场秩序的“裁判员”,按“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打造高效廉洁政府。二是政府的作用就是通过法律、行政和经济手段,对新型城镇化的市场竞争、市场秩序以及农民的社会保障进行必要的引导、服务与监管,通过统筹规划、顶层设计、集约建设来改善城乡发展环境、提供公共服务或产品,引导城市化与市场化、工业化互动发展。三是金融体制改革为市场主体参与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了契机或融资平台,以城镇运营为核心的民营企业将成为“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的主力军。例如,十八届三中全会所作出的《决定》明确允许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方式参与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和运营,研究建立城市基础设施、住宅政策性金融机构,这无疑是新型城镇化走市场机制的先声,势必打造城镇化建设的投资高地。以人为本,尊重群众的话语权和市场需求。一是农民能不能充分“分流”,从农业生产中转移出来,在镇区或社区充分就业或者创业,这是人口集聚生活的原动力,也就是说农民有无在社区生活的市场需求。促进资金、物资、劳动力等要素通过市场来调配。二是农民有无“市民化”或“城镇化”的强烈愿望要看其现实经济能力,不能简单把农民工群体进城务工了,就视作已经城镇化了。当前,一些地方统计城镇化率的一个办法就是统计在外务工的农民,其实,有相当多的农民像“候鸟”一样在家乡与务工地之间奔波,这样的统计不能真实反映城镇化的水平。三是在拆迁方案、补偿措施、安置就业方面要始终维护群众的利益,“多予,少取”才能让老百姓“进得来、住得惯、过得美”。积极稳妥、规范有序,切实维护好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一是深入群众,走“群众路线”,按照“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把群众利益放在突出位置。例如,在新型社区规划过程中,不仅要听专家的意见,更要尊重老百姓的想法,政府不仅要积极引导,更要接受群众的监督,尤其补偿标准、规划方案、信息公开都要吸引群众的参与。二是确保征地程序依法依规,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实践中,征地审批、房屋丈量、评估作价、补偿标准、资金补偿等环节要合法、合规,确保补偿资金能及时、完整给予被征地农民,确保农民不因失地、拆迁而遭受经济损失、利益受挫,出现生活水平下降、长远生计无着、社会保障匮乏等情形。三是健全完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机制,加强专项治理,建立被征地人合法权益保障机制。

作者:闫景铂

第六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面临的困境与出路

1石家庄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面临的困境

1.1缺乏科学规划机制

石家庄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缺乏独特性和创新型的科学规划。虽然多数农村社区建设的示范社区都制定了发展规划,但普遍存在规划不到位的情况。一些规划缺乏创新型和前瞻性,缺少战略眼光看问题,在社区规划上不能根据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社区特点突出本地特征,造成社区规划相似度高,千篇一律,“模式化”特征明显。

1.2新型社区建设尚未形成有效管理体制

新型农村社区的管理是民主的管理,是在政府的引导下鼓励村民自治。尊重农民意愿,充分发动基层组织和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社区民主管理的重要特征。通过民主管理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和发展。在对10名社区干部、工作人员进行访谈时,了解到上级政府部门缺乏良性互动、沟通不畅是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一个重要问题。有7位社区干部、工作人员都提到与上级部门沟通的重要性。在管理体制上面临的困境,一方面是缺乏上级政府的有效引导。政府并不是完全交由社区自治,而是要适时合理地给予相应的支持和引导,通过引导来指明方向,在大方向下鼓励基层自治;另一方面是基层组织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因此,可以将社区的基层组织定位为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主力军。但现阶段,存在基层组织只是一味的按照上级要求来,并没有发挥自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现象。在创新理念、队伍建设、服务社区等工作上都没有充分发挥其应用的价值和作用。

1.3投入保障机制不完善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和农村社区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社区的公共设施配备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但社区建设发展不平衡,运行成本较大,建设后劲不足。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还存在不足,需要不断完善。其原因之一是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农民的纯收入不高,且有的农村也没有支柱性工业企业,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没有资金保障,直接导致农村的公共设施投入明显不足;二是政府财政政策捆绑、项目整合的扶持资金非常有限,土地置换资金到位滞后,企业参与、社会组织投入、个人赞助等社会力量参与严重不足,渠道多样化、主体多元化的融资机制尚未形成。

1.4农民缺乏有效参与

农民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行动主体,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主要参与者。但农民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了解并不深入,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参与度并不高。农民对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了解程度不深,参与度不高;同时,部分基层干部在认识上还存在误区。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宣传不到位,农民参与渠道不畅、对自身利益与权利漠视,基层干部工作中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农村社区组织的管理不完善等。

2石家庄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对策

2.1优化建设不足,做到科学规划

科学合理的村庄规划是新农村社区建设的蓝图,也是建设农村社区的前提和依据,只有先进行合理规划,才能确保各项建设任务科学实施、有序推进。规划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分期实施、稳步推进。在规划编制上要特别注重科学性和可行性,既要保证规划合理又要保证规划目标可以实现。因而在制定规划过程中,必须要把握3个原则。一是对于不同社区的定位和发展方向要有科学合理的认识和规划。要因地制宜,严格控制建设标准,准确把握本地村庄定位和发展方向,实事求是搞建设。二是重点突出本地特色。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为最终的目标,力争实现传统与现念相结合、外观与环境相协调,突出社区文化,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能够保留原有的文化特色。三是形成合理体系。要坚持用全面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考虑全面,形成合理的一个体系结构。

2.2确保资金投入,落实发展项目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各项工作需要大量资金投入,需要相关资源。因此,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要建立渠道多样化、主体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机制。第一,政府要加大对农村社区建设的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对各类涉及专项资金集中投向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着力解决制约发展的问题。建立以政府、企业、农户为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多形式社区建设投融资模式,设立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专项扶持资金,以加大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力度。第二,加快农业和农村的经济结构调整,通过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农业特色产业,集中建成基地,促进形成规模优势,努力提高特色农副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第三,扩大投融资平台,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积极吸纳企业投资、社会组织投入、个人赞助等社会资金和民间资本,对成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投融资公司进行探索,采取通过市场化运作来筹集资金。

2.3健全管理机制,加强宣传力度

农村社区管理是一项长期和复杂的工作,要真正体现社区自治,做到健全管理机制,依法管理,推动社区管理健康发展。建设合格的领导班子,选举出来的领导班子成员要对于本村的社区建设和发展有充分认识和热情,带领群众做好社区建设的工作;形成良好管理机制,可以定期召开关于社区建设的民主会议,对于村委会的自我发展问题和社区发展问题征求村民的意见和建议,让村民参与到管理中来;建立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组织,主要解决社员日常的疾病、卫生服务问题,保证社员在遇到健康或卫生服务问题的时候能够有寻求帮助的机构和解决问题的途径;重视工作交流沟通,村委会要适时与上级乡镇政府进行汇报,及时反映问题并寻求帮助。信息公开是开展广泛宣传,让群众了解政策方向、发展进程的最好方式,这既是村民享受公民知情权的最好方式,也是村民实现公民监督权力的有效方式。运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成功典型案例让农民明白社区建设既可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扩大就业,也可以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及增加农民收入。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要引导农民自主建设管理、全方位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基础设施、经济、文化和政治建设,提高其知情权、话语权,要有主人翁意识。

3结语

在城乡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新型农村社区的主体是农民,最终受益群体也是农民,新型农村社区将为农民带来更好的居住条件、更完善的服务保障,有效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同时,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也将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促进小康社会的全面形成。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顺利进行对于推动石家庄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璐璐 张朋勇 郭婧 单位:河北农业大学农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