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完善网络购物安全问题的对策

时间:2022-05-14 04:41:00

探究完善网络购物安全问题的对策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互联网络的飞速发展,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环境和条件日趋改善,网上购物作为电子商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正以一个惊人的速度发展着。但是,正是由于网上购物形式的特定性,必然导致它在售后服务、商品投递、交易安全的保证上存在着一定的漏洞。因此,想要更好的解析网上购物以使其更加顺利地发展,必须对网上购物的安全性做一个透彻的剖析。对此,本文从多个角度完善网络购物安全问题的对策,为网络购物和网上交易支付建造公平、规范,健康、有序的电子商务平台,加强网络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关键词:电子商务网上购物安全性

引言

网络购物是指消费者通过网络实现现实的购物过程,实质上是面向城市社会公众生活领域的B2C电子商务。近儿年来,随着互联网络的快速发展,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环境和条件日趋改善,但是网络购物狗安全问题一直是很多人担心的焦点问题。能否解决网络购物安全,成为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重要因素。

一、网上购物的安全性现状

网络购物虽然可克服实体交易环境对消费者的障碍,提供消费者更多的购物机会及便利性,但是,由于互联网本身的虚拟性、互动性和公开性,便得网络购物的模式与消费者所熟悉的传统实体购物环境的经验有所不同。例如,消费者无法直接面对商家,无法事先检查商品,无法就交易条件与商家直接进行接触与沟通。因此,网络购物也给消费者带来一些潜在的安全隐患。网上购物以一种和以往面对面交易完全不同的形式出现在消费者面前,消费者最先考虑到的必然是这个新兴事物的安全性。一旦安全性让他们觉得有了保障,消费者便会很快的接受这种方式。但实际的情况是,据调查,在有别于传统购物形式的网上购物中,消费者往往只能通过图片文字等虚拟手段感知产品,这种方式带给消费者的体验感不够强烈,无法使消费者产生牢靠的感觉和购买的决心。而且,一半以上的消费者对上网购物产生产品质量、售后服务、交易安全等方面的疑虑,除了和传统购物观念相冲突从而导致信任上的缺乏之外消费者往往还会觉得上网购物的欺诈问题十分严重。因此,安全问题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网上购物的发展。

二、当前网络购物安全隐患的具体表现

2.1商品投递安全问题

许多有过网络购物经历的消费者常‘常抱怨,他们所定购的商品不能及时送达,即使送到了也己是“伤痕累累”。据统计,在有过网络购物经历的网民当中,有12%以上的人没有收到过商品。这一问题涉及到商家的信誉。网络购物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兴起以来,儿经起伏,留下了一个鱼龙混杂的局面,行业信誉难以让消费者满意。相比之下,传统商店多有着良好信誉,更容易获得消费者的信赖。

2.2商品质量安全问题

在网络购物中,消费者看不到商家、摸不到商品。由于选择时无法事先检查商品或服务,只可眼观而不能乎动,缺乏触摸感,消费者往往无法得到商品更多的内在信息,只能通过商家在网络上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判断,因此可能收到商品或服务时,才发现品牌或规格跟自己原先的期望有所落差,从而造成选择的商品与实际得到的商品在品质上存在明显区别。这是网络购物最大的劣势所在。这种情况使得消费者很难对商品质量产生信赖感。传统商店在这方面却占尽优势。

2.3交易安全问题

传统意义上的一乎交钱一乎交货,在这里不再适用,代之而起的是只是网络上虚拟的交易行为。并且.大多数情况下,交易中付款与收货一般不是同时进行的,加上网络商家的身份良荞不齐,很容易诱发网络欺诈行为。虽然发生在网络的欺诈行为与传统交易环境并无太大的差异,但网络的普及性、匿名性及全球性等特性,使得网络上的欺诈更容易进行且缉查更为困难。

2.4支付安全问题

由于网络购物常‘常采用信用卡(或借记卡)结算,消费者在网络交易时提供的信用卡(或储蓄卡)资料或其他则务资料极有可能在传递的过程中被不法分子截取。这些资料进入商家之后,又可能被商家不当使用,或被黑客及商家公司内部未经授权员工盗取。此外,有些企业考虑自身资金安全问题较多,往往要求款到发货,没有从消费者的角度去考虑付款方式,也是消费者不放心的原因之一。

2.5隐私安全问题

大多数的网站在消费者购物时,都会要求消费者提供一些个人资料以完成交易,但这些资料却可能被用于其他日的。例如作为商家今后营销之用,与其他商家分享或出售给其他商家等,致使消费者整天面洪水般的垃圾邮件、响不停的电话的搔扰,隐私权被严重侵害。

2.6售后服务安全问题

在网络交易形态中,消费者在浏览电子商店的时候,只能从网站经营者所设计制作的商品日录和说明中获得商品信息,在决定购买的时候,可能会因为过于仓促而没有经过适当的考虑。在商品送达后,难免出现对商品不满意而要求退货的情况。但网络销售者则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在商品出售后均以种种理由拒绝退货。而目,由于无法与商家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发生争议时可能较难求证,特别是与国外商家发生购物纠纷问题时,更牵涉到证据的搜集及司法竹辖等复杂问题。

三、解决网络购物安全问题的对策

3.1提高企业信誉度,让网络购物者择优购买

当前,虽然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早己颁布,但是由于人们法制观念的淡漠,企业良荞不齐,很难把消费者的权益保护到绝对安全的程度。所以,只能依靠企业提高自己的信誉度来吸引顾客的眼球。对于那些有志于网络营销事业的企业来说,应当提高网络服务的功能,详细记录购物信息,定期与顾客的勾通与互动,注意每笔交易的信用评价,及时处理商品质量问题,形成稳定的客户群体。

3.2建立权威认证中心,构筑安全的技术环境

权威认证中心(简称认证中心),是电了商务体系中的核心环节,是电了交易中信赖的基础。它通过自身的注册审核体系,检查核实进行认证申请的用户身份和各项相关信息,并将相关内容列入发放的证书域内,使用户属性的客观真实性与证}5的真实性一致。认证中心以其公i1:、权威、可信赖的地位,获得证书使用者对它的信赖,并使用户通过对其发放的证}弓的信赖,实现对交易中持有证}弓的各方的信赖。

3.3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建设,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要营造宽松繁荣的电了商务环境,必须通过立法解决诸如交易乎段和诚信等问题。世界己有一些专门的法律规范,如欧共体1997年的《通过EDI订立合同的研究报告》,联合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制定的《电了商务示范法》等等。我国立法规范网络购物行为,至少需要解决以下二个问题:一是解决对购物合同是否成立的判断;一是解决计算机发生故障时的法律效力;二是解决网络购物环境下的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

3.4加强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避免上当受骗

提高网络购物安全,消费者责任重大。互联网本身的特征决定了不可能做到网络购物的绝对安全;而消费者个体的差异性决定了不可能每一笔交易的安全。因此,消费者也应当提高自身素质,学会运用网络购物的基本技巧:一是查证商家身份,选择知名、信誉度,且拥有实体营运机构的网络商店购物。一是了解所购买的商品和服务,只购买自己熟悉的、有保证的商品或服务,避开违法或可能有问题的商品与服务。二是仔细阅读合约的条文,注意了解零售价格,货比二家;仔细检查购物网站有关送货和退货的规定;检查商品的“二包”条款。四是仔细阅读商家的隐私权保护条款,在提供个人情况及则务资料时应尽量少暴露私人信息。最好不要在没有隐私保护政策的网站消费。五是选择用信用卡和借记卡付款方式,或采取货到付款的方式。可以使用第二者保存契据的服务。六是注意商家是否有可供快速、有效、公平而目容易取得的消费争议处理程序,以便在消费者争议发生时,能够循此竹道保障自己的权益。

3.5加强网络消费者的信息保密体系

针对网络消费者的个人资料及信用卡支付安全问题,法律法规应当加强对网络消费者的信息保护。商家及提供信用卡的银行必须对消费者网上购物提供安全的购物平台,确保消费者的信用卡及个人资料的安全。

3.6完善网络购物投诉处理机制

在现实生活中,当消费者的权益受到损害时可以找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出面协调,但网上购物的消费的权益受到侵害时,往往投诉无果,消费者协会对这方面的投诉显得无能为力。建议消费者协会制定切实可行的法律条款,建立专门的网站,实行在线投诉。要求消会者协会不断研究网络购物方面的规则,将法律赋予自身的职权覆盖到互联网领域,加强处理网上投诉的能力。

四、结束语

网络购物在国内不再是一个新生的事物,而网络购物发展中面临着种种问题也是日益显现。为维护网络购物的商品交易的秩序,规范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保护好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网络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制定一套合理规范网络购物的法律法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鼓励、促进网络商品交易的发展,制定并支持实施促进网络购物的发展,制定并支持实施促进网络经济发展的办法和措施,提倡和营造诚信的网络市场,为网络商品和服务交易营造和提供公平、公正、健康、规范、有序的网络市场环境,保护网络商品的服务经营及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正因为在电子商务中的网上购物这一领域中,仍旧存在着各种有待解决的问题,才使得网上购物有向着更高、更完善的层次发展的潜力。对于网上购物的种种安全问题,不同问题有其产生的不同的引发原因,所以针对网上购物安全性的对应措施也不能盲目的以偏概全,应实施不同的解决方案。像法律环境等这类大环境下的不足,就应该从整个社会来考虑,寻找解决方式;而像商家或是支付上的问题,就需要从自身出发,从电子商务的基础来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所以,在电子商务不断发展的今天,网上购物中存在的这一系列安全性的问题将会促进电子商务向着更加完善的方向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孙祥等.B2B电子商务中消费者的风险来源及其影响.

2、刘向阳.网上银行的安全困扰与防范

3、张春明.中国b2c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分析

4、刘国防网络购物安全的研究

5、2009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研究报告。

6、百度百科,网上购物

7、中国网民网络信息安全状况系列报告

8、中国网络购物市场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