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性学习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9 04:40:10

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范文篇1

一、重视生物课堂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

1.探究性学习注重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认知理论的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不是从空白开始的,已有的经验会影响现在的学习,教学只有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实际出发,才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学习才可能是主动的。否则,就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2.组织好探究活动,要特别重视探究的过程,而不是结论。因为提供给初中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题目,其结论是早有的,即科学上已有定论的。之所以还要学生去探究、去发现,是想让他们去体验和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科学家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同时获取知识。因此,其过程富含教育意义。于是,教学中要花大力气组织好探究活动的教学过程,即让每一个学生有明确的目标、科学的活动程序,每一步骤都要到位,在教师的指导下做好分工合作,观察、记录、检测、描述都要实事求是,讨论时要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意见,鼓励学生新发现、新见解或提出新一轮问题。所有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千万不要只关注结论的正确与否,甚至急于求得结论。

3.重视合作式的探究性学习。在探究教学中,常常需要分组制定工作计划、分组实验和调查,需要讨论、争论和意见综合等合作学习。由于已有经验、文化背景的特殊性,学生对事物的理解会各不相同。合作学习能使学生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进行反思和批判,从而建立起新的和更深层次的理解,同时也增强了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4.学生是通过探究活动获得新知和培养能力的。探究教学不是先将结论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通过各式各样的探究活动诸如观察、调查、制作、收集资料等,亲自得出结论,使他们参与并体验知识的获得过程,建立起新的对自然的认识,并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例如在进行观察叶片结构一节内容时,从材料的准备到实验的操作,直到得出结论,尽量为学生提供时间和空间,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条件而使学生亲自参与其中并得出结论,获得了相当好的效果。这种通过活动情境来获得知识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相应知识,建立知识间的联系,从而使他们面对实际问题时,能更容易的激活知识,灵活的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也只有这样,学生的学习才是积极主动的,才能够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

二、多媒体教学与探究性学习相结合

通过精心准备,运用了大量的先进手段,教师创造出严谨而丰富的电子课件,其目的就是将它用于教学,教学中教师不必像以前那样,携带挂图、模型等繁琐的教具,而是借助电脑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图、文、声、像相结合的电子课件。问题情景或展示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等可以激发和维持学生的有意注意。令人兴奋的一切精彩内容、生动形象的画面,可以吸引学生的不随意注意。在进行《观察种子》一节的内容教学时,本着强化探究性学习的理念,给每个学生发了两粒菜豆种子,让学生亲自动手、观察、解剖,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但在下面巡视引导时,发现有的学生根本分不清胚根、胚轴、胚芽,有的同学还指认错了,而种子的结构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运用了动画和不同部位不同颜色画面的闪动,展示给学生们,使学生们把胚根、胚芽、胚轴的部位掌握得非常清晰,而且在大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提高了学习效率。把多媒体教学与探究性学习结合起来,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关注实验课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

1.实验课教学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探究性的学习过程,首先要明确实验目的,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心理学告诉我们,目的是人采取行动的结果,而动机则是激励人去行动的动力。学生明确实验目的,自觉地产生动手实验的内部动机,实验效果就会很好。但是初中学生好奇、好动,对实验陌生。有的学生认为上实验课好玩,缺乏科学态度,学习目的不明确,这些都给实验课组织教学带来一定困难。因此实验前除要求学生明确教材上的实验目的外,还要明确该实验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实际应用。如上显微镜使用一课时,提出医生对贫血、癌症等疾病的诊断,除看、问、查以外,还要通过化验,用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等对病人患病部位的细胞组织等进行病理诊断,才能得出结论。没有科学手段会使病人误诊,严重时会危及生命,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同时介绍显微镜在工、农、医学方面的广泛应用,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树立科学态度,提高学习的兴趣,这样有利于克服组织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2.指导学生掌握实验步骤、方法,规范操作。实验步骤是学生动手规范操作的要领,只有理解、掌握才能规范操作,实验才能成功。因此实验前指导学生预习,将实验步骤由繁化简,抓住每一步的关键词语串通于实验步骤之中可以收到好的实验效果。

探究性学习范文篇2

1.探究性学习有利于学生的语文学习

探究性学习活动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成为语文知识的主动探究者,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力度。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自然地掌握更多的学习技巧与方法,也能在实践中加强语文知识的应用能力。探究活动中的交流,有利于学生相互激励、共同发展。

2.探究性学习有利于语文学科教学改革

新课程标准提出,让探究性学习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标志。在考试改革与课程改革的背后,教师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都在发生较大改变。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模式的推广,极大地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落实探究性教学,是促进教学活动进步的重中之重。

二、探究性学习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1.以学科特点为基础,开展探究性活动

(1)教师要认识到阅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阅读文章是探究活动的重要基础,只有明确阅读文章的特点与重要性,组织学生与阅读文章进行互动交流,才能让探究活动得到有效开展。语文学科具有自己的特点,教师引导学生开展个性化阅读,有利于学生阅读学习效率的提高。比如,在学习《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时候,教师让学生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法去对诗歌中的情感进行体验,会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活动开展。一些学生选择大声朗读,一些学生选择默读,不同的学生适合不同的方式。给学生自主探究的自由,有利于其学习能力的提升。(2)应用探究活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高中学生具有相对完善的思维能力,探究学习活动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思维方式多种多样,而发散性思维、辩证思维以及创新思维,可以在探究活动中得以提高。比如,在讲解《荷塘月色》的时候,教师引导学生对现在的荷塘月色场景进行想象,将两者进行对比,培养学生的对比思维,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2.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开展探究性学习

良好的学习氛围,对于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深入思考与探究,从而发现有价值的问题。比如,在讲解《烛之武退秦师》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段与文章内容相关的视频,给学生创设一个形象的情境。在了解了文章的大概内容后,教师再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文章中的重难点学习内容进行探究与讨论,同时,为学生播放一段节奏较为紧凑且旋律紧张的曲目,给学生渲染探究氛围。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能够感受到文章的情感基调,提出更为贴切的问题,提高探究效果。

3.加强课堂师生互动,开展探究性活动

探究性学习范文篇3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问题设计;情境设计;过程设计;有效性

下面的片段,来自于一节小学数学研究课一商不变性质。

[片段描述]教师:今天我们来研究商不变性质(揭示课题),看到这个课题,同学们有哪些疑问?想知道什么呢?

学生:什么叫商不变性质?

怎样才能使商不变呢?

商不变性质有哪些用途呢?

……

教师:同学们提的问题都很好,接下来我们就来研究这些问题。怎么研究呢?(教师出示算式:180÷60=3)

你们可以根据这个算式,对被除数、除数的不同变化用计算器算一算,看看能发现什么规律?(教师用多媒体出示下面两个问题)

(1)如果被除数、除数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商会怎样?

(180+__)÷(60+__)=

(180-__)÷(60-__)=

(2)如果被除数、除数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商会怎样?

(180×__)÷(60×__)=

(180÷__)÷(60÷__)=

学生:(分四人一组进行讨论,并发表意见)略。

教师:刚才同学们从180÷60=3的例子中发现了被除数、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那么,你们还能举出一些其他例子来验证这一规律吗?

学生:(试着独立举例)略。

根据同学们的观察、举例、验证,师生共同归纳,并媒体出示结论。

[简评]从上述过程可以看出,问题是由学生提出来的,结论的得出也不是教师直接告诉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发现、总结出来的,整个过程经历了提出问题——合作探究——表达交流——形成结论四个阶段,从结构和形式上看,符合探究性学习的基本操作过程。但是,在这个知识建构的过程中,学生的自主空间很小,学生不是自主地对问题加以界定,不是自主地设计探究方案,只是在一步一步执行教师发出的指令。在这个过程中,师生之间缺少平等对话,学生间的交往、互动少,学生的思维张力、情感投入、探究热情未能充分调动。这样的探究活动,丢失了学生自主建构知识这一本质特征,可以看作是用探究性学习的一般理念去适应传统教学的实践,是一种“形式化”“结构化”的探究性学习。

直面课堂教学,我们感到: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对于转变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富有个性地学习和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然而,关于探究方案的设计、探究问题的生成、探究行动的开展、探究结论的建构等方面仍存在种种缺失现象,探究性学习的本质与价值未能得到有效彰显,理念与实际、形式与实质、过程与结果仍不相适应,理论上的应然与实际上的操作,还存在一定偏差,这些值得反思和商榷的问题依然不可忽视。

一、探究性学习方式——是“主要”还是“重要”

新课程强调转变学习方式,提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探究性学习中,学生面对的不是现成的、陈述性的知识或程式化的练习,而是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和任务。通过形式多样的、以学生自主学习为特征的探索活动,解决问题,完成任务,并且在这样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技能、发展能力,培养情感体验,无疑是当今数学学习中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

但从获取知识的角度来看,不是所有的学习内容都适合或都需要采用探究性学习。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学校主要应采用有意义接受学习。有意义接受学习是指教师把要学习的内容以定论的形式传授给学生,对学生来讲,学习不需要探索和发现,只要把学习的内容加以内化,以便再现或派作他用。人类的文化遗产博大精深,对于学生来说,大多数内容是不可能自主发现和主动建构的,为丰富学生的心灵和智慧,接受式学习仍然是当今课堂学习中较为常见的学习方式。况且,间接知识的接受学习,也不一定就是让学生被动地、消极地听讲,也不一定就是要让学生死记硬背,完全可以是积极的、主动的和有意义的,实践中这样的例子很多。

为此,周玉仁教授指出:“接受学习也是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另一种重要方式。接受学习不等于死记硬背,只要学生对新内容产生强烈的兴趣,教学中教师又处处从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和思维水平考虑,促使学生能主动地找到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也是有效的学习。”所以,我们在强调探究性学习的同时,切不可过分夸大探究性学习的功能和适用范围,以探究性学习方式来排斥其他学习方式,搞一枝独秀。

二、问题设计——立足于适度、生成、有价值和富有挑战性

问题是探究性学习的核心,整个探究活动是围绕问题展开的,也随问题的解决而结束。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因此,问题设计与展开关系到教学活动能否顺利进行和教学目标是否能达到。在设计探究性问题时,应当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问题要难易适度。所谓难易适度是指提出的问题既有一定难度,又是学生经过努力可以解决的,过难或过易的问题都不利于学生探究学习。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把儿童的发展水平分为现有发展水平和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称为“最近发展区”。这种差异正是推动学生身心发展的动力。因此,问题应设计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才能激发学生的思考,推动探究活动的进行。转问题要有方向性。有位教师在教学《年月日》时,让每位学生准备了一本《万年历》。在学生观察《万年历》时,教师提出:“面对《万年历》你们最想研究什么?”学生也就实话实说了:

我最想研究出一种漂亮的年画;

我最想研究一年中有多少个星期天;

我发现每年的元旦是星期几不固定,想研究一下这是为什么?

学生提出了许多可贵的问题,但并不是本节课的研究内容。问题在于教师没有指明探究的方向。如果教师这样提问:“面对《万年历》你能研究出每月天数的变化规律吗?”这样探究的方向就比较明确。

问题尽可能是真实的、有价值的。小学数学都能找到源于实际的真实背景,现行教材已经改变过去那种“例题+习题”的编排方式,采用“创设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的编排方式,但教学中仍要有丰富知识背景,使学生切实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有价值”体现在学习内容应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以往的知识体验有密切的联系,体现在能使学生感兴趣并在有限的时间里为学生理解和掌握,体现在能满足学生未来社会需求,并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启迪思维、开发智力。例如,制作包装盒问题、塑料方便袋的危害问题等。但要防止人为编造,脱离实际。

问题要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富有挑战性。例如:第九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2001年在日本东京召开。会议期间,日本的一位教师上了一堂六年级的数学课,主题是让学生熟悉正方体。课前每一个同学桌上放着8个小正方体、透明胶和剪刀。开始上课,教师手中托着一个由8个小正方体组成的红色正方体,对同学们说:“这是一个正方体,它是什么颜色?对,是红色。注意,一会儿我把它变成蓝色。”然后,教师请一个同学上来撑开一个黑色的塑料袋,把红色的正方体放进这个塑料袋里,用手摆弄几下,再拿出来变成了一个蓝色的正方体。教师的变戏法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课堂气氛空前活跃,接着教师在学生们的参与下,分析其中的奥秘。由于每一个小正方体有6个面,8个小正方体就有48个面,其中24个是红色的,24个是蓝色的,所以能够做到把正方体的红色变为蓝色,如何变,这其中是有学问的。此时学生跃跃欲试,积极性很高,最终在探索、讨论、交流中解决问题。好奇心、求知欲具有很强的内驱力,可以促进学生克服探究过程中的困难,提高学习效果。

三、情境设计——必须为数学学习服务

情境是联结数学与生活的纽带,创设教学情境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支持学生的数学学习,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知识来源于现实世界,数学知识是生动形象、饶有兴趣的,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然而,听课中我们发现,一些教师设计教学情境只是为了形式上的需要,而很少考虑它对本课教学的真实意义。例如:一位老师在教学《初步认识角》,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位匆匆赶路的小朋友,不慎跌倒,撞在了石头尖上。教师问:“这位小朋友跌在了什么地方?”学生回答:“这位小朋友跌在了石头角上。”教师说:“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角,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角。”且不谈这样的情境不能给学生带来愉悦的心情,从知识学习的角度来讲,也容易造成学生概念上的模糊。因为数学名词的“角”与日常语言中的“角”“角落”不能混为一谈,石头的“角”并不是我们要抽象成平面“角”的现实原形。

目前仍然存在这样的倾向,大凡示范课、公开课、研究课,执教者都要绞尽脑汁去进行一番情境设计,似乎数学课脱离了情境就不能反映新课程理念,探究性学习也就没有了基础和条件,也就不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殊不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最主要的还是要靠数学知识本身的魅力,不能以“生活化”“情境化”“活动化”冲淡学习数学的主导方向。探究性学习应以问题为驱动,以探究为特征。基于数学知识经验,以学生自主建构为内核,情境设计只是一种手段。因此,探究性学习中是否创设情境,如何创设情境,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特点的具体情况来考虑。教学中必须牢固树立,情境设计为数学学习服务。

四、过程设计——防止探究性学习中的“滑过现象”

探究性学习范文篇4

《语文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语文“课程总目标”里,专门设立了一个目标,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笔者认为,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应该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主动学习语文,在掌握知识内容的同时,体验、理解和应用探究问题的方法,培养语文创新能力。它具有创新性、开放性、基础性和生成性等特点。因此,在语文探究性学习中,我们要真正做到“六个重视”,即重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情感,重视学习的过程和体验,重视发现和提出问题,重视方法和技能培养,重视交流和合作,重视动手实践和解决问题。

二、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的特点

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实现教学互动,较为理想的学习形式,与传统语文教学相比较,它明显地表现出四个特点。

1.自主性

探究性学习,首先表现为学生自觉地运用己有的知识基础,学习经验,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凭借课内外所有的课程资源,进行探索和研究,其行动是自觉的,其思维是自由而敏捷的,在这样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个体学习的决策者。由于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所以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化的。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探究,自主地感悟、积累,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创新思维,这样的学习,才是个性化的学习。

2.实践性

传统的语文教学过多地注重读、背,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学习不仅没有主动性,更没有了创新性,学生享受不到学习的乐趣。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应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更多地创设情境,设计各种语文实践活动,如表演、朗诵、辩论、编演课本剧、研读交流等,使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体会语文的深刻内涵。而这一切,也正是探究性学习的重要特征。

3.开放性

语文学习如果仅局限于课本,为了应付考试而教学,只会扼杀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大语文观告诉我们,语文的课程资源是极为丰富的,除教材之外,可供运用的资源包括: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作文比赛、朗诵比赛、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民族风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及日常生活话题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资源。课程资源的广博性更要求教师有开放的观念,我们要将大语文观引进日常语文教学,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将语文学习从课堂引到课外,从校内引到家庭及社会的方方面面,通过参观、考察、访问、调查、探究、分析、比较,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我们要结合语文课程的综合性,注重跨学科的学习,让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在实践中探究,提高学习效率。

4.合作性

在探究性学习中,不排除学生个体的独立学习,但更值得提倡的是合作学习。师生间的合作、生生间的合作,有利于不同质的学生得到同化,促进生生互助的有效性。当围绕某一专题进行探究性学习时,合作伙伴之间互相分工又协同共事。

三、有效实施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

1.营造氛围策略

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需要一定的环境氛围,特别是人际氛围的支撑。因此,我们要让每个学生都能自主探究,要求给每个孩子多鼓励,让他们从中体验探究学习的乐趣和成功。首先,课堂教学要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当好“生之师”、“生之友”、“生之生”,要尊重学生人格,在同一平台上与学生平等对话;其次,教师要赏识每一个学生,用信任的目光去关注,用激励的话语去赞美,引导学生去探究,组织学生去研讨,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合作者、促进者和激励者;再次,要注重学生合作精神的体现,引导学生懂得如何尊重他人、与他人融洽地协作学习,懂得如何对待探究中的困难、为他人提供急需的材料,懂得成全他人的计划等等。

2.唤醒需要策略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精神中有一种特别强烈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这种需要能唤起学生探究的欲望。我们知道,学生的学习不单纯是一个认知的过程,而是认知与情感协同活动的过程,二者缺一不可。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创设诱人深入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给思维以强大的内驱力。

3.在问题解决中探究

一篇篇看似浅显的语文教材,其中往往蕴含着许多有价值的问题和丰富的内涵,我们要鼓励学生敢于从教材中发现问题,主动、大胆地围绕课文题目,课中之句等内容质疑,并且要引导学生针对质疑提出的有价值问题深入研究。有时问题的答案可能不止一个,可从不同视角,用不同的思维方式探求问题的解决方法。

4.在实践活动中探究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同,课内打好语文基础,但更重要的是在课外求得发展,千万不要在课的结尾处画上句号。应把主动学语文辐射到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这样才能增强语文学习的活动性、实践性。

参考文献:

[1]靳健.语文课程研究.中国档案出版社,2002.

[2]郑金洲.基于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霍益萍.研究性学习实践与探索.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

探究性学习范文篇5

关键词:化学实验;探究性学习;实践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指出:“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充分开发化学实验在探究性学习中的功能,对于学生构建知识、形成科学观念、领悟科学研究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化学实验是物质知识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基础

物质及其变化知识的学习如果离开实验就是无本之源。通过化学实验创设探究性学习情境,让学生经过观察、思考后总结、归纳等体验,使学生深刻、清楚、准确地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形象思维,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那么,怎样充分利用化学实验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呢?教学中结合元物质的知识引导学生设计实验,使实验成为学生探究认识物质知识的途径。这种通过实验进行的探究性学习过程能更深刻地揭示变化规律,更有利于学生掌握化学事实。例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人教版)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中,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这一性质的得出是采用如下实验探究方法:将四朵紫色石蕊试液染成的干燥纸花分别喷稀醋酸、喷蒸馏水、放入干燥的二氧化碳中、喷蒸馏水后放入二氧化碳中,这一学习过程中化学实验帮助学生观察了现象,理解了物质的性质,使学生顺利突破了重点、难点,同时锻炼了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充分显示了化学实验在探究性学习中获取知识、认识变化规律的功能。在实验中激发问题、调动学生思维。化学实验是形象、生动、直观地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之一。例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人教版)第十单元课题2《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创设问题情境:已经知道在溶液中NaOH和HCl都是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当它们发生反应时,真正发生反应的是什么微观粒子?怎样设计实验探究这个问题?调动学生思考,并用实验证明反应后有些粒子“没有”了,有些粒子依然存在。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证明:反应确实发生了;反应后溶液中仍然有带电的粒子;溶液中的粒子是什么?让学生完成实验: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在加入盐酸后红色消失,酚酞变色可以指示OH-的存在和减少,说明反应确实发生了,并且OH-参加了反应;反应后的溶液仍能导电,说明反应后溶液中仍然有带电的粒子,用AgNO3和HNO3检验,其中有Cl-。可见,NaOH和HCl两种溶液的中和,实际上只是H+和OH-结合生成了水。这一学习过程充分体现了化学实验启迪思维的功能。

二、化学概念、理论在化学实验探究学习中建立

化学概念、理论建立在化学实验事实的基础上,都是从化学实验事实中抽象概括出得化学本质特征,是更高层次的探究性学习,教学难度更大,更有价值。所以化学实验是在化学概念、理论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突破口。例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人教版)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这个重要化学理论产生的历史过程,就能很好地体现实验对化学理论研究的重要性。学生在学习质量守恒定律的时候,教材设计了四个探究实验,通过这些实验来探究认识这一理论,才能全面、正确地建立质量守恒的知识。

三、充分开发化学实验的探究功能

探究性学习中实验教学按“问题—假设—推理—实验—结论”的程序去组织教学。结论在实验之后,是这种模式与传统实验教学模式在教学程序上的区别,更本质的区别在于:在探究性实验教学模式中,“实验”是手段,“探究”是重心。例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人教版)第六单元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课题中,先从已知的氧气制法中概括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后,向学生提供若干制取气体的相关仪器,让学生考虑,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选择怎样的仪器合适,如何设计并组装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阐述选择仪器的理由,选择装置的原理。经过实验检验装置的可行性后,评价装置的设计合理性,比较可能的多种方案,选择最佳装置。这一过程真正培养了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化学实验的教学对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具有独特的条件,尽可能将传统教材中大量的验证性实验改为学生探索性实验,使学生始终处于不断探索的情境中,从而激发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探究性学习范文篇6

作为新型教学方式,自主性学习是一个积极的学习过程,是在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和实践性同时,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的一种创造性学习活动。探究性学习教学模式中,其教学目标是挖掘学生的创造性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倡导学生自主参与、选择和学习,强调互助合作、民主和谐,使整体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在评价方面也更关注过程而非结果。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和体育教育的改革,自主性学习开始被应用于中学体育教学中,其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实施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养成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并使学生形成科学严谨的态度、互助合作的精神以及高度的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总之,探究性学习能够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学习和独立生活打下基础。

2探究性学习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2.1教师首先应当转变教育观念

初中阶段是学生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形成的重要阶段,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将“健康第一”作为教学指导思想,使学生在体育学习和锻炼中健康成长。事实上,体育教学本身就是一项充满创造性和探究性的活动,因此,教师应当创新教学理念,努力挖掘并掌握新的信息,对自己的知识进行更新,形成全新教育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对基本运动技能的掌握,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关注他们人格品质和正确行为的养成,将健康教育和素质教育全面贯穿于体育教学中。

2.2做好准备工作,确立探究性课题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不仅能够拓宽教学内容,还能够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教师应当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进行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性,确保探究性教学的顺利实施。在教学前,应对探究性课题进行科学确定,这是教学成败与否的关键,教师应全面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体能和技能水平等,并对教学内容进行认真研究,所设置的问题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保证课题中的问题能够通过学生的自主能力得到解决,并使学生能够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获取相应知识。探究性课题可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和与体育学科密切相关知识中挖掘问题,使学生在进行问题探究的同时自主联系生活实际,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关注生活、适应生活的能力,也能够强化他们关注社会发展的意识,对于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具有重要作用。

2.3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虽然探究性学习过程是一个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自主体验和自主探究的过程,但是这个过程仍然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为学生创建合适的情景。由于探究性学习主要是以问题形式呈现给学生的,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参与性、开放性和问题性,因此,教师应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出发,创设问题情景,有目的的提出高质量、高价值、富有挑战性的探究问题,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将学生带入问题情景中,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好奇心,激活学生思维。比如在跳远教学中,教师可向学生提出“怎样才能跳的更远”这样的问题,然后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跳远尝试,使学生投入实践、讨论和探究中,引导学生积极分析问题,让学生通过一系列活动去解决问题,进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教师还可以创设其他教学情景,比如进行篮球教学时,可抓住学生对NBA的浓厚兴趣,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有关NBA赛事的视频,教师可在旁边进行解说,并向学生介绍篮球明星的成功经历,让学生明白:要想成功,只有通过不断努力才能获得。总之,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当积极创设情景,以更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不断通过尝试和实践走向成功。

2.4转变师生角色,为学生营造浓厚的探究性学习氛围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应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与引导者,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学习空间,营造一种民主、平等的探究性学习氛围,让学生根据自己喜好去学习。在课堂中,让学生做他们喜欢的动作,练习自己喜欢的内容,并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可加强同学生的交流,与学生一起进行问题的探讨,一起参与各种练习活动,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学会合作与交流,学会自主获取体育经验,成为体育学习的探索者、发现者和创造者,进而成为体育教学这个“舞台”上的主角。

2.5优化探究性教学形式,进行小组探究学习

在中学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通过观察、体验、表达和合作等途径去解决问题,自主发现体育之美和健康之美,有效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他们的终身体育锻炼打下基础。由于中学生认知水平和智慧能力有限,有时候对于教师提出的比较难的问题,学生独立完成的可能性较低,这就要求教师对探究性教学形式进行优化,充分挖掘和利用教学中的人力资源——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实践、体验、创新以及练习等活动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进行小组探究学习时,应保证分组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比如可将体能、技能基本相同的学生分为一组,这样有利于学生彼此之间的合作、探究和竞争;将体能和技能具有显著差异的学生分为一组,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体能和技能较好的学生会起到带头和示范作用,并为小组其他成员提供帮助,从而促进小组的合作,保证探究活动的顺利开展;可让学生自由组合,这样的组合中,学生关系比较好,感情融洽,在探究活动中能够相互帮助,有助于增强小组凝聚力。小组探究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合作与交流,不仅掌握了相应的知识和技能,体会到了成功的乐趣,还能与其他同学和教师建立起更为融洽的关系。

2.6构建多元评价体系,及时评价学生的探究性学习

对于初中体育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评价,应注重过程的评价,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将过程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结合起来,保证评价的客观性、及时性和全面性。在评价时,教师应当看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以激励性评价方式为主,使学生通过教师的肯定和表扬看到自己的优点,进而提升学习信心。比如在跳跃练习中,有些学生动作并不规范,教师不应批评学生,而是用“很好”、“很勇敢”、“再来一次”、“加油”等话语去激励学生,学生听到后心里会很开心,练习兴趣和积极性就会大大增加。当然,除了激励评价外,教师也应适当提出学生的不足,帮助学生进行改进,并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使学生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并学会吸取别人优点,对自己不足做出改进。

3结语

探究性学习范文篇7

预习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只有学生认真预习,才能对所学知识有全面的认识,进而提高初中数学学习的效果.在预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提高预习的效果,为后面的新课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数学知识往往前后有着密切的联系,这就需要教师在预习环节设置一些前后具有一定联系的题目,让学生进行自主性探究,通过探究发现所学知识的前后联系,加深理解,提高认识.

二、在新课导入环节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新课导入环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成长环境,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取学生耳熟能详的生活素材,提炼数学问题,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获取知识是教学的重要目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积极进行大胆猜想,分析验证、主动探究,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逐步解决问题,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例如,在讲“三角形中位线”时,教师在学生明确什么是三角形中位线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动手画出任意一个三角形的中位线,探究三角形的中位线与第三条边的位置与数量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后大胆猜测三角形的中位线与第三边可能是平行的,长度等于第三边的一半.这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生在通过动手测量有关角和边后,得出的结论与猜想的完全一致.通过以上获取知识的过程,充分培养了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四、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探究性学习范文篇8

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最优化的问题情境,使问题突出鲜明,具有目标性。具体的实施策略如下:

(1)揭题提问。即揭示课题后,让学生根据课题提出问题。这样的提问,第一能使学生从上课开始就明确本课的目标,第二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自学提问。学生的自学应由学、思、疑、问四个相互联系的学习要素组成。教师只要相信学生,给学生以充分的自学时间和空间,学生的自学能力肯定会迅速提高。

(3)尝试提问。在延伸知识或难度不大的例题教学时,我们直接让学生尝试,使其在尝试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二、提供给学生充分的探究时间和探索空间,引导学生探究性学习

1.根据需要选用恰当的探究形式。组织探究活动的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独立探究,即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独立探究能使学生学到科学探究的方法,从而增加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二是小组合作探究,合作探究能使学生集思广益、思维互补、思路开阔,使获得的概念更清晰、结论更准确。三是班级集体探究,班级集体探究主要是抓住中心议题或关键性问题,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集中解决难点。我们在组织探究活动时,对学生独立探究能解决的问题,就组织独立探究;对独立探究不能解决的问题,就组织合作探究;小组合作探究还不能解决的问题,就组织全班集中讨论。

2.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特点,选择合理的探究方法。组织探究活动,除了选用恰当的探究形式外,还应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特点,选择合理的探究方法,同时使学生熟悉并掌握这些科学的探究方法。我们经常让学生用下列方法进行探究:

(1)操作——发现。即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发现规律,得出结论。

(2)猜想——验证。即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方法,对化学问题大胆猜想,寻找规律,合理论证,这是创造性思维活动的重要途径。

(3)观察——归纳。即让学生通过大量具体事例,归纳发现事物的一般规律。问题的归纳过程,实质就是观察、思考、发现的过程,也是从中总结规律的过程。在归纳探究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对问题的抽象概括能力。

(4)类比——联想。即让学生通过类比的思维方法以及联想的思维方法,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发现化学原理、方法、推出结论。虽然类比推出的结论必须经过验证,但类比、联想在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5)引导——探索。即在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关注学生个体发展的同时强调教师在教学中以导促学、以情激趣,以疑引思,多方调控,要充分发挥教师个人的特质和潜能。学生在自主参与、情感体验、思维升华的过程中达到学会学习、学会操作、学会探究、学会创新,从而形成了师生平等互动、灵活开放的双方不可或缺的教学模式。

三、探究过程中要防止以下几个不良倾向的发生

1.防止教学过程窄化探究性学习的功能。探究性学习必须能留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尊重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力,引导学生在合作中探究,在交流中发现,在过程中领悟探究的真谛。

2.防止教师作用的边缘化和空洞化。教师和学生都应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在探究性学习中,师生间通过广泛的信息交流,就形成了教师与学生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的“学习共同体”,从中也体现出教师在其中应发挥的作用。

探究性学习范文篇9

高中数学的探究性学习方式改革在我国的数学教学体制改革中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探究即是探索、研究的意思.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正是处于青春萌动、朝气蓬勃的年华之中,对于世界充满探知的欲望,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也是最强的.在这个时间段内,如果我们能够培养起学生们探究性学习的能力,不但对于这个学生未来漫长的人生方向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对于学生的人格塑造也起着积极作用.但是就目前我国的高中数学教育在这方面所做的努力工作来看,依然还是收效甚微,弊端丛生.

1.学生因素

在高中数学的教学课本中,数学的基本概念、定理、公理会占有很大的内容.学生们进行这些公式定理的学习时,总是靠着死记硬背为主.许多学生不明白公式定理出现的缘由.对于考试试卷中所出现的数学证明题,学生们也大多数地是以直接运用公式定理为主,即使能够完成证明,也不明白这么证明的意义在哪里,为什么要这么证明.而且,在高考数学当中,数学的满分为150,占有的比例颇大.高考数学的题型差不多年年固定,重要的知识点变来变去也还是那几个.学生们在做题的时候,可能只会注重于如何来解题,如何来拿到分数.这样的学习态度加大了老师进行探究性学习方法培养的难度.而且现今的高中学生们在进行数学学习的时候,已经普遍的存在着这样的一种学习状态.面对于一个棘手的数学难题,一般来说,学生首要想到的便是参阅答案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不会自己去寻找解题的突破口,更不会自己静下心来潜心去研究一个数学问题,思索其中的奥妙所在.

2.老师因素

老师上课时,在讲解数学知识点时,为了能够充分利用起课堂的时间,很少给学生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讲解关于一些复杂的难题、例题时,大多数的老师会采用演示一遍即过的教学方式.重要的在于培养学生们解题拿分的能力,忽略了学生们学习过程中关于数学解题过程中的逻辑思维能力、发散能力的培养.很少有老师,在讲解完一个例题或者一些习题之后,将之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起来.整个课堂的教学气氛相当的枯燥,学生上课少有学习的热情,而老师一个人在讲台聒噪也甚没意思.而且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在我国兴起的时间还不是特别的久.许多的老教师还是在延续着他们原来的那种教学模式.这些已经形成了教学思维定式的老教师们,要想着一下子就能够让他们转变过来,也确实是为难了他们.不管是年轻的老师,还是那些经验丰富的老师,面对于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都是力不从心、鞭长莫及.

二、探究性数学教学模式改革途径

1.设置趣味的数学学习场景

兴趣在学习过程中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在高中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数学教材和实际生活中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要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并应用到现实中去.如椭圆及其标准方程的教学片段:师: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椭圆随处可见.你能举出椭圆形的例子吗?生:斜着切出来的四色卷是椭圆的.生:我妈项链中间的饰物是椭圆形的.生:嫦娥二号绕月球运行的轨道是椭圆形的.创设情境:请拿出预先准备的圆形纸片(圆心为O,F是圆内异于圆心的一点),将圆纸片翻折,使翻折上去的圆弧通过F点,将折痕用笔画上颜色,继续上述过程,绕圆心一周,观察所得到的图形.探究1:多媒体演示.让我们回到折纸活动中,看看得到的椭圆究竟是怎样形成的.我们不妨来分析其中的一个折叠过程.此时圆周上的点A与点F重合,连接OA,交折痕BC于点M,那么点M的轨迹是什么?探究2:取一条定长的细线,把它的两端都固定在图板的两个点处,套上铅笔,拉紧细线,移动笔尖,画出的轨迹是什么曲线?情境:用“几何画板”进行动画演示,进一步使学生从视觉上感受椭圆的形成过程及其几何关系.在这个案例中,教师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出发,对教材内容做不同程度的处理,根据学生的知识经验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把学生引入一种迫切探究的状态,诱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教师发挥主导性,努力为学生创造学习的自由环境,诱发学生探究的主动性.

2.培养学生从多角度看待问题的能力

探究性学习范文篇10

新课程强调转变学习方式,提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探究性学习中,学生面对的不是现成的、陈述性的知识或程式化的练习,而是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和任务。通过形式多样的、以学生自主学习为特征的探索活动,解决问题,完成任务,并且在这样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技能、发展能力,培养情感体验,无疑是当今数学学习中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

但从获取知识的角度来看,不是所有的学习内容都适合或都需要采用探究性学习。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学校主要应采用有意义接受学习。有意义接受学习是指教师把要学习的内容以定论的形式传授给学生,对学生来讲,学习不需要探索和发现,只要把学习的内容加以内化,以便再现或派作他用。人类的文化遗产博大精深,对于学生来说,大多数内容是不可能自主发现和主动建构的,为丰富学生的心灵和智慧,接受式学习仍然是当今课堂学习中较为常见的学习方式。况且,间接知识的接受学习,也不一定就是让学生被动地、消极地听讲,也不一定就是要让学生死记硬背,完全可以是积极的、主动的和有意义的,实践中这样的例子很多。

为此,周玉仁教授指出:“接受学习也是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另一种重要方式。接受学习不等于死记硬背,只要学生对新内容产生强烈的兴趣,教学中教师又处处从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和思维水平考虑,促使学生能主动地找到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也是有效的学习。”所以,我们在强调探究性学习的同时,切不可过分夸大探究性学习的功能和适用范围,以探究性学习方式来排斥其他学习方式,搞一枝独秀。

二、问题设计——立足于适度、生成、有价值和富有挑战性

问题是探究性学习的核心,整个探究活动是围绕问题展开的,也随问题的解决而结束。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因此,问题设计与展开关系到教学活动能否顺利进行和教学目标是否能达到。在设计探究性问题时,应当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问题要难易适度。所谓难易适度是指提出的问题既有一定难度,又是学生经过努力可以解决的,过难或过易的问题都不利于学生探究学习。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把儿童的发展水平分为现有发展水平和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称为“最近发展区”。这种差异正是推动学生身心发展的动力。因此,问题应设计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才能激发学生的思考,推动探究活动的进行。

问题要有方向性。有位教师在教学《年月日》时,让每位学生准备了一本《万年历》。在学生观察《万年历》时,教师提出:“面对《万年历》你们最想研究什么?”学生也就实话实说了:

我最想研究出一种漂亮的年画;

我最想研究一年中有多少个星期天;

我发现每年的元旦是星期几不固定,想研究一下这是为什么?

学生提出了许多可贵的问题,但并不是本节课的研究内容。问题在于教师没有指明探究的方向。如果教师这样提问:“面对《万年历》你能研究出每月天数的变化规律吗?”这样探究的方向就比较明确。

问题尽可能是真实的、有价值的。小学数学都能找到源于实际的真实背景,现行教材已经改变过去那种“例题+习题”的编排方式,采用“创设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的编排方式,但教学中仍要有丰富知识背景,使学生切实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有价值”体现在学习内容应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以往的知识体验有密切的联系,体现在能使学生感兴趣并在有限的时间里为学生理解和掌握,体现在能满足学生未来社会需求,并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启迪思维、开发智力。例如,制作包装盒问题、塑料方便袋的危害问题等。但要防止人为编造,脱离实际。

问题要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富有挑战性。例如:第九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2001年在日本东京召开。会议期间,日本的一位教师上了一堂六年级的数学课,主题是让学生熟悉正方体。课前每一个同学桌上放着8个小正方体、透明胶和剪刀。开始上课,教师手中托着一个由8个小正方体组成的红色正方体,对同学们说:“这是一个正方体,它是什么颜色?对,是红色。注意,一会儿我把它变成蓝色。”然后,教师请一个同学上来撑开一个黑色的塑料袋,把红色的正方体放进这个塑料袋里,用手摆弄几下,再拿出来变成了一个蓝色的正方体。教师的变戏法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课堂气氛空前活跃,接着教师在学生们的参与下,分析其中的奥秘。由于每一个小正方体有6个面,8个小正方体就有48个面,其中24个是红色的,24个是蓝色的,所以能够做到把正方体的红色变为蓝色,如何变,这其中是有学问的。此时学生跃跃欲试,积极性很高,最终在探索、讨论、交流中解决问题。好奇心、求知欲具有很强的内驱力,可以促进学生克服探究过程中的困难,提高学习效果。

三、情境设计——必须为数学学习服务

情境是联结数学与生活的纽带,创设教学情境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支持学生的数学学习,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知识来源于现实世界,数学知识是生动形象、饶有兴趣的,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然而,听课中我们发现,一些教师设计教学情境只是为了形式上的需要,而很少考虑它对本课教学的真实意义。例如:一位老师在教学《初步认识角》,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位匆匆赶路的小朋友,不慎跌倒,撞在了石头尖上。教师问:“这位小朋友跌在了什么地方?”学生回答:“这位小朋友跌在了石头角上。”教师说:“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角,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角。”且不谈这样的情境不能给学生带来愉悦的心情,从知识学习的角度来讲,也容易造成学生概念上的模糊。因为数学名词的“角”与日常语言中的“角”“角落”不能混为一谈,石头的“角”并不是我们要抽象成平面“角”的现实原形。

目前仍然存在这样的倾向,大凡示范课、公开课、研究课,执教者都要绞尽脑汁去进行一番情境设计,似乎数学课脱离了情境就不能反映新课程理念,探究性学习也就没有了基础和条件,也就不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殊不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最主要的还是要靠数学知识本身的魅力,不能以“生活化”“情境化”“活动化”冲淡学习数学的主导方向。探究性学习应以问题为驱动,以探究为特征。基于数学知识经验,以学生自主建构为内核,情境设计只是一种手段。因此,探究性学习中是否创设情境,如何创设情境,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特点的具体情况来考虑。教学中必须牢固树立,情境设计为数学学习服务。

四、过程设计——防止探究性学习中的“滑过现象”

探究性学习的过程设计是一个有结构、有层次的方法论体系,它包括:第一,教学生探究什么?即明确合适的探究目标、任务。第二,教学生怎么探究?即在分析探究任务、探究条件、学生情况等基础上确立探究方案。第三,如何教学生探究什么以及如何教学生怎么探究?这需要教师在探究的内容、方法和监控调节上做好学生的探究向导。

实践中常常会发生探究活动的“滑过现象”,具体表现为:第一,教师精心设计的活动情境,由于过于详尽,任务坡度太缓,使学生思维产生惰性,导致一些颇具探究价值的材料,未能发挥应有的价值。第二,探究任务设计的坡度太陡,跨度太大,超出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从而降低了学生思维的有效性,致使学生的思维受阻或使探究活动流于形式,造成事实上的滑过现象。第三,探究进程太快,未能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探究时间和活动空间,造成学生的体验、感悟不充分,思维不深入。第四,注重过程而忽视结果。例如:学生通过分割组拼探究出圆面积的计算方法后,紧接着组织学生对推导过程、方法、结果进行交流,随后进入练习环节。然而,学生练习的速度很慢,正确率也不高。原因在于学生交流推导过程、方法、结果后,教师没有引导学生对公式进行理解、消化、记忆,学生没有掌握公式的使用方法,以致于有的学生仍然抱住推导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方法去解题。因此,在注重探究过程的同时,不应忽视结果的应用。第五,以操作体验代替分析思考,造成理性思维上的“滑过现象”。我们不能把探索和发现的过程仅仅理解为“提出猜想”。猜想提出后必须检验,检验中发现了矛盾,原猜想即“被推翻”。这时,需要重新提出猜想或修改原来的猜想。这种“检验——修改——再检验——再修改”的过程可能要反复多次,使我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由片面趋于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