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对策9篇

时间:2022-08-11 10:11:16

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对策9篇

第一篇:国有企业财务目标管理

1财务管理及财务目标管理概述

1.1财务管理概述。通常,人们会将财务核算与财务管理的关系混淆,其实两者之间有显著区别,财务管理在层次上是一种高于会计核算的活动。我们熟知的会计活动是将企业发展中与经营活动有关或无关的所有经济活动记录企业账簿,进而将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客观反映出来。而财务管理是将会计活动比如会计核算所得到的数据结果当做分析的材料,并采取多种财务分析手段,对数据进行分析整合,最终形成财务报告,以为企业管理者做出科学的决策提供必要的财务性依据,而在市场中,其他市场主体可以通过财务报告了解本企业经营的真实状况。

1.2财务目标管理概述。通常来讲,企业的财务目标并不是单一的,可以是由很多目标一起组成一个大的财务目标,包括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运营能力,其中,盈利能力指的是企业通过对所有经济资源的利用创造出一定利润的能力,可从企业的销售收入与成本之间的对比、净利润与净资产的对比以及股东权益反映出来;所谓运营能力,是企业在财务管理活动中应该关注一切反映企业运营能力的指标,并努力提高企业运营能力,最大限度降低财务风险。在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实施目标管理,就要以财务目标为核心,制定各种指标,并在实际管理活动中加以调整,实现对财务目标的动态监测,以真实、客观将企业的财务状况反映出来,促使企业财务目标的顺利实现。

2目标管理应用于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必要性

国有企业的经济情况和国家的整个经济发展水平水平有很大关系,所以应该找到一种有效的管理方式。目标管理和众多财务管理方式方法相比,其有效性更胜一筹,也被广泛的应用到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中。具体的管理程序是由企业的管理者设定一个预期目标,然后把目标管理的科学理念运用其中,进而达到这个目标。作为企业领导者应该在这个目标的基础上带领员工不断的创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达到预期的财务目标。这也说明了财务管理方法中目标管理对于实现整个企业的财务目标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国有企业应该在建立自己的财务管理理念的基础上,把各个工作程序和财务管理相结合,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3目标管理在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的运用

3.1编制财务预算。为了能够更好地进行企业财务管理,作为国有企业应该建立企业目标财务管理委员会,由企业的负责人及各个相关部门的主管组成。在确立企业的财务目标之后,应该先搜集相关的材料,针对企业发展的财务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对未来的预测,并结合国家相关方面的政策、经济情况、行业动态等方面,做出以企业的利润作为核心的企业财务预算大纲。国有企业通过财务目标来确定企业的成本,并通过信息技术手段预测出实现目标应该销售的产品数量,这有利于保证目标的顺利实现。企业的各个部门都应该确定企业的财务收支状况,并做好财务报表,上报给委员会进行审批,通过之后就可以制定出可行的财务预算方案,并落实到每个企业部门。

3.2建立目标管理责任制。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制度的建立,制度也是企业自身发展的前提。可见,企业财务目标和建立制度之间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没有制度的财务目标实现起来就会非常的困难。所以企业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建立目标管理制度是势在必行的。管理制度建立之后需要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作为企业员工应该提高自身的经济核算理念,企业也应该根据员工的价值安排给他们工作,将实现财务目标应该遵守的制度分配到工作岗位中,这也体现出了不同部门具有不同的职责和权限,在以后的工作中也能够明确自身的地位和价值,帮助更好地落实制度。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目标的设定是一个必然的因素,企业中的每个部门都应该围绕这个目标工作,服从企业的安排。财务管理人员应该对各个部门在工作中产生的财务预算进行审核,同时还要对落实财务预算的情况进行分析,并找到其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地解决并上报给上级部门,作为下一个财务预算编制材料,而且方便财务管理人员日后的查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应该根据企业的发展情况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制定出科学的财务信息体系,这也能够保证合理化控制财务目标。此外,还可以加强对财务信息化管理的建设,优质高效地提高企业的财务目标管理能力,进而促进企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3.3其他应重视的问题

3.3.1树立以人为本的理财观念。人在企业发展中是十分重要的因素,而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必须以以人为本为原则,关注人的发展,实现人在目标管理中的价值,充分提高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国有企业的利益相关者都是以个体或者群体存在的,例如股东、团体、组织等,他们的利益和企业自身的利益是密切相关的,企业必须重视工作人员的发展情况,实现人员的合理化分配,从人员的理财观念出发,在企业发展好的时候能够给员工一定的奖励,激发他们才能的展现。

3.3.2强化风险管理。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企业应该加强自身的财务风险管理。第一,应该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使他们了解到财务风险的相关知识,树立风险观念,尽快适应当前的市场形势。第二,根据企业的自身情况建立一个相对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并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不断加强这方面的调查和研究,对可能存在风险的投资进行预测,提高风险预测的精确性。第三,对于一些高新技术方面的投资,风险会高于固定资产投资,所以作为国有企业应该对那些利于自身发展的无形资产使用类似于固定资产投资的摊销制度,并建立其资产保护机制,尽快地化解危机。国家也应该根据当前国有企业的发展状况给予一定的帮扶。

3.3.3将目标管理绩效与奖惩挂钩。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设定财务目标,而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把目标管理的绩效和奖惩制度相结合,通过激励的方式实现财务目标的实现,并进一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加强企业管理人员的能力。同时企业可以设定评先进、奖励等机制选拔更加优秀的人才,对完成目标的员工进行奖励,对违反企业规定的员工实行惩罚,能够对员工的行为起到规范的作用,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文章针对目标管理对于财务管理的重要作用,也充分体现了财务核算机制和财务控制相结合,对于提高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企业发展中财务管理指标进行分析,实行责任制,对管理人才进行合理化分配,推动企业管理的发展。国有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支柱性产业,国家也应该给予高度的重视,多指定些利于企业发展的政策,同时在发展资金给予大力的支持,这样才能够实现大企业带动小企业,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作者:尹兴华 单位:大庆高新国有资产运营有限公司

第二篇: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监督体制探究

一、财务管理监督机制概论

1.1财务管理监督体系的概念

对于企业来说,发展是重要的企业业务,而发展的稳定和自身的建设,则是同样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因而产生了针对企业内部的控制管理机制,来进行对于企业内部的监督管理,从而保证企业能够稳定而持续的发展。而财务管理制度本身,就是为了对于企业的财政的收支和使用,以及内部财务运行状况进行比较有效的控制。而对于财务管理进行监督,保证其有效的运转和公正的执行,也必然的成为了管理制度的另一项要求。因而对于财务管理制度建立了比较健全的监督体系,进一步完善了运行机制。

1.2我国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监督体制的状况

我国的国有企业一直都在进行转型的过程,从计划经济之下的比较单一的生产单位一直到市场经济制度之下的正规企业的转型,可以说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也获得了相当的效果。而在财政管理监督体系方面,由于国有企业产权的特殊性,也形成了比较具有自己特色有监督方式以及相对比较完整的监督管理制度。通过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和行政参与的管理方式,把国有企业制度做了一个比较特殊的分割。

二、当前国企财务管理监督机制的主要问题

2.1监督效力不足

监督制度并不仅仅需要发现问题,更需要解决问题,如果发现问题之后没有解决问题的有效机制,那么必然的会影响到发现问题的积极性和反映的真实性。但是这方面问题确实是存在的,财务管理的监督方式并不能够影响到企业的重大财务决策,在发现问题到报告反馈的过程中,也没有自行处理的权力,而等到能够处理的时候已经错过了解决问题的最佳时间点,也是必然的削弱了监督体制的应有效力。

2.2监督制度设计方面存在缺陷

一般情况下,对于企业财务管理进行审查应当保持一定的中立性和对于国有资产负责的态度。但就现在的情况而言,面对虚假信息和恶意行为,由于本身并没有表面上的问题,而可以追究的地方又在财务管理监督机制之外,很难真正地进行有效地追责。

2.3监督人员安排有问题

在监督人员的安排方面,始终存在自身定位不明确的的问题,有直接由董事会管理或者由经营部门管理的状况的分离。而在进行审计监督的过程中,也同样的存在定位模糊的情况。由于很难真正的对于管理部门形成制约,因而发挥的作用也可以说相当的有限。

三、对国企财务管理监督机制的改进建议

3.1监督结构和内容需要明确

明确监督管理机构的结构归属,从而保证能够有效的行使职权是完善监督管理的重要方式。现阶段财务管理监督体系发挥作用不够的一大原因就在于时常面临管理层的横加干涉,又没有办法进行有效的制约。因而必然的需求要将监督结构确定下来,然后保持机构方面的独立性,才能够更好地执行自己的责任。监督内容也需要进一步明确,并且应当适当的扩大。由于财务管理监督本身仅针对财务管理行为,而财务管理行为这个范畴本身并没有明确的界限,也就需要进一步完善其中的界定问题。而且在面对一些相关的其他问题出现时,也应当考虑适当扩大监督权力。

3.2监督约束需要有效

进行监督约束最重要的就是要将监督结果通责任制度紧密的配合起来,要保证财务管理监督能够作为追责的依据。只有通过落实责任监督的方式,才能够进一步扩大监督的约束力,并且能够有效地阻止问题的发生。同样的也必然的要求财务管理监督能够影响到决策的作用,如果仅仅看过之后弃之一旁,并不带来实质性影响,则也必然难以发挥作用。

3.3监管人员需要独立

在人员方面也一定需要保证其考核等内容的独立性,更需要对于监督人员本身工作保持独立的考察。当自身的未来受到影响,实际利益受到限制时,也自然很难真正的完全执行工作。因而必然的需要保证监督人员的独立性,也同样要注意对于他们的保护和公正性需求。

四、结语

完善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监督体系并非一时之功可以造就,但是长期性和综合性的工程也并不仅仅是针对这一方面的问题。通过与对财务管理监督体系的革新,将要对于整个企业管理体系进行进一步的深化,从而完善企业的整体提制度。

作者:赵三渊 单位:永城精创实业有限公司

第三篇:国有煤炭企业财务管理

1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相应的财务人员水平有限,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我国大型国有煤炭企业作为最早的也是最重要的国有性质企业,竞争压力小,因此相应的从业人员不存在压力,对于自身的相关业务水平提升有限,限制了发展。因此在我国大型国有煤炭企业中,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

(2)相应的财务管理体系不健全由于我国大型国有煤炭企业的财物团队以及人员的水平有限,因此一直没有形成一套健全的财务管理体系,这一直是我国国有煤炭企业在财务管理上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煤炭企业一直是在国家计划经济的设计及指导下进行发展,没有形成自己的一套相应的财务管理体系。

(3)财务风险意识不强长久以来的大型国有企业的发展环境,使得我国几乎全部的国有煤炭企业都缺乏竞争意识,缺乏风险意识。大量的员工,甚至是专门的财务人员也仅仅将财务管理作为会计和审计上的一项要求,而没有切实地意识到财务管理也是企业发展壮大过程中一项必不可少的环节。

(4)缺少信息化建设由于整个大型国有煤炭企业的财务管理都缺乏高科技手段的支持,缺少信息技术的革新。因此,我国的大型国有煤炭企业在财务管理上依旧沿用传统的财务管理方式。这不仅在效率上有待于提高,而且也严重制约了企业下一步的发展。

(5)成本效益观念不强由于我国目前的煤炭行业处于整个国名经济发展的核心地位,因此长久以来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扶持。这就使得国有煤炭企业对于自身的盈利模式认识不足,从业人员因循守成,缺少创新。

2财务管理问题有效对策

(1)提升从业人员相关业务水平通过对从业人员提供相应的培训及进一步引进吸收高素质人才是大型国有煤炭企业解决、财务管理问题上的必经之路。尤其是在煤炭企业市场化之后,如何能够提高自身的竞争力,维持一个高素质的财务团队是必要条件,也是先决条件。

(2)建立健全财务管理体系通过完善自身的财务管理体系,形成科学、有效、完整的财务体系是保证财物正常运转的重要条件。目前大量的国有煤炭企业财务体制混论,财务分权不合理,效率低下甚至混乱,严重制约了大型国有煤炭企业的发展。只有通过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才能减少一些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减少人为的隐藏和虚假账务,因此,健全的财务管理体系是大型国有煤炭企业能够长期生存的必要条件。

(3)加强财务风险管理通过建立财务风险预警及防范机制,来提高企业的财务风险意识。风险就是指在整个财务管理中的不确定性,尤其是在财务预测方面,体现得尤为明显。预测的不确定决定了企业的决策,因此只有提高财务风险意识,才能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使得企业的决策真正是当下最优的决策。

(4)加强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建设通过提高我国大型国有煤炭企业财务管理中信息化水平,可以使得我国大型国有煤炭企业的财务管理更加科学、有效、及时。尤其是对于旗下有着众多子公司的煤炭集团,这种优势尤为明显。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不仅降低了企业财务管理的成本,而且增加了收益,更主要的是科学意识上的提升,对于后续的发展起到了极大地促进作用。

(5)全面预算的推广实行全面预算,可以使得员工意识到财务管理不仅仅是会计上的需要,更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预算的推行,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管理效率,增加员工积极性,从而使得企业获得更大的收益。全面预算的内涵包括全员、全额及全程。全员即意味着所有员工参与,做到人人有责,人人为企业,企业为人人;全额指的是对于所有的经济生产活动都进行全面的财务管理,使得整个经营活动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全程指的是对于财务管理的工作贯穿声场经营活动的始终。

3结语

总的来说,大型国有煤炭企业财务管理是一个涉及整个生产经营活动的综合性问题,必须兼顾各方面的利益与冲突,各个方面同时开展,同时兼顾,才能真正的解决大型国有煤炭企业管理。对于任何一个方面都要进行细致的分析,找到合适的对策并坚定执行。只有这样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屹立于不败之地。而一旦真正解决了这些问题,必将使得我国大型国有煤炭企业步入一个新的高度,使得我国的煤炭企业能够健康、持续,高速地发展下去。在新的5a发展规划中,大型国有煤炭企业必须全力解决目前财务管理上所存在的各种问题。因而,财务管理问题是整个企业发展问题的关键。之前,煤炭行业经历了近10a的衰退期,这其中不科学的财务管理体系是制约着大型国有煤炭企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大量的企业财务管理能力不足,从业人员专业知识有限的问题暴露无遗。这种问题必须要改,而且要尽快改。资本结构与资产结构的匹配,生产能力与战略发展的匹配,等等一系列问题都有待于完善健全的财务管理体系去解决。而一旦建立起了完善健全的财务管理体系,整个行业的发展必将步入一个新的高度。

作者:王国明 王秀兰 单位:西藏大学 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第四篇:国有出资企业财务管理思考

一、国有出资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建立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依据相关法律,对国有出资企业的财务进行管理,体系的根本原则是:对出资人的合法权益进行维护的基础之上,保障国有资产的稳定增值。我国所实行的“两权分离”管理制度,主要是指将资产的所有权同企业的经营权相互分离,各地方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对其进行分级的管理,整个国有资产管理体系的核心是对出资人的财务管理,同时将对人、资产、事三者之间管理进行相互联系。

二、国有出资企业财务管理问题

近年来,我国的国有企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尤其是在实行企业改制、改组之后,国有出资企业的管理制度得到了全面的改善。财务会计核算制度的建立,促进了财务管理的水平的提高,国有企业的效益得到了不断提高。但是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仍然有着一些问题,主要如下:

(一)基础管理薄弱,缺乏理财意识

一些的国有出资企业在财务的基础管理环节比较薄弱,没有建立明确而全面的规章制度,甚至,对于已经建立起来的规章制度,不能够进行有效地贯彻实施。部分企业存在,理财理念缺失、管理力度微弱、违法乱纪现象严重等问题,这些企业不能够对资产进行有效地利用以及管理,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损害。

(二)会计人员素质不高,违法成本低下

一些国有出资企业没有一套切实可行的会计核算制度,所聘用的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以及道德素质比较低下。同时,对于财务的监控制度极不完善,对于财务人员,没有一个明确的评价指标体系,使得财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没有得到有效地发挥,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一些企业中,存在诸多违法乱纪行为,而违法的低成本、高利润,刺激了违法乱纪行为的猖獗,使得企业对资产难以进行有效的管理。

(三)风险意识较弱,缺乏安全防范措施

一些国有出资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缺乏对风险的有效识别以及控制,对企业进行规模盲目地扩张,在兼并以及收购上比较随意,使得企业面对风险时,不能够有效地规避。同时,在对债务以及贷款的认识上,缺少足够的安全防范意识,进行了不少违规的经营,最终使得企业遭遇重大的挫折,以及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四)审计制度不健全,审计质量偏低

一些国有出资企业在审计制度上不够健全,对企业的内部审计比较随意,缺乏严肃性,审计的力度严重不足,规模也不大;而在对外部的审计上,存在着质量上的不足。内外审计的标准存在着差异,造成了不公正现象,并为违法乱纪行为创造了条件。

(五)国有企业经济增长有缺陷

国有出资企业的改组、改制工作已经基本完成,而其经济效益确实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是,随着改革开放制度的实施,经济全球化的加快,我国的国有出资企业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这环境下,企业的改革力度还是有很大的不足,主要体现在技术水平提高缓慢、内部管理薄弱、应对风险措施缺乏等方面,因此,我国的国有出资企业的发展普遍存在经营效益增长缓慢,发展不可持续等特点。

三、国有出资企业的财务管理方式

应该对国有资产管理体系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并进行两个部分的分化,即对出资人以及经营者的财务进行分别管理,建立不同的管理制度。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财务监督权利被架空等问题的发生。我国的国有出资财务管理实行了不少先进的方式,针对国有出资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采用会计的委派制,有效地对会计监守自盗现象进行了限制;同时在财务上,采用财务总监制,对财务中的人员繁杂等漏洞进行了有效地控制;另外在整体的财务管理上,采用稽察特派员制,将财务的整体状况进行了有效地把握,避免了部门财务的贪污受贿现象的泛滥。

(一)会计委派制

会计委派制,是指将企业中的会计职务进行分离出来,由国家的专门职能部门进行统一的委派,并进行不定时的考核,根据考核结果,进行相关的奖惩,对于情节严重者予以职位的免除,进而完成对会计的统一的管理。这种制度的实施,使得会计和企业的关系简单化、透明化,对企业的财务起到了良好的监督,避免了会计对企业的包庇等现象的发生。同时,这种制度能够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进行有效地保证,加强了对企业财务的有效管理,对出资人的利益进行了有效维护。

(二)财务总监制

财务总监制的实施,对企业经营者的行为能够起到长期有效的约束,是在整个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始终运行的。这种制度的实施方法,是国有出资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对管理下的企业进行财务总监的任命,财务总监主要负责企业的财务管理,并对会计的工作进行组织,从而实现对企业经营活动的监督,最终维护出资人的权益。这个制度对国有出资企业的内部权力进行了有效地制约,形成了相互制衡、相互监督的局面,财务总监对财务的监督工作是在整个生产经营活动中,得到全面贯彻的,使得其对财务的监控力度得到了有效加强。

(三)稽察特派员制

稽察特派员制,是一种对国有出资企业的财务状况的事后监督,具有一定的事后性,很难对事中进行有效控制以及对事前进行有效预防。同时,这个监督活动很难贯穿实施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之中。这种制度,主要是通过政府部门派遣的人员,对国有出资企业的财务状况以及经营状况,进行一个总结性的评估与评价,根据评估的结果对企业的人员管理进行一定的建议。这种制度主要是起一定的监督作用,通过对监督人员的权利的赋予,对企业经营者的一些行为进行了有效地约束。四、国有出资企业财务管理的加强对国有出资企业进行财务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对出资人的合法权益维护进一步地加强,通过对会计核算制度的改进等先进财务管理方法的运用,对经营者的经济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并最终实现对资产的有效控制。而各个管理部门应该针对财务问题,对解决措施进行积极的考虑与研究。(1)国有出资企业的财务管理的根本目标是通过企业的合法经营,对国有资产实现有效增值。对它的管理是分权、分级进行的,根据地方政府的不同,各地方国有企业的管理制度也会有所不同。我国各地的管理水平呈现参差不齐的状态,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需要进一步地完善与规范。主要可以通过三种手段来完成:第一种是对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落实力度进行大幅度提高,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逐步地细化,健全责任问责制;第二种是对财务管理工作的经验进行总结,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全面的分析,并针对分析的结果进行规定制度的细化;第三种是制定防范风险的制度,这是因为部分企业在财务管理上比较随意,缺乏风险意识,而制度的建立可以提高其企业的风险管理能力。(2)对企业的管理制度应该作出相应的改进,将企业经营者的绩效考核体系进行进一步地完善。主要是从四个部分进行具体完善的:第一,对财务的决算管理制度的改革,对企业的财务的预算进行进一步地约束;第二,对财务的备案管理制度的改革,使得企业具备强大的风险监控力度;第三,通过各种制度的实施,对责任进行问责制的建立,对风险进行提前预警制度的建立;第四,对企业的经营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完善。(3)国有出资企业的资产流失,多是由于监管力度的不足以及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所以,应该对企业的资金流向进行严密地监控,并进行有效地动态管理控制,从而做到对风险的及时预警以及有效防范。通过建立高效的信息管理体系,对经济发展进行有效地预测,对企业的未来发展进行有效地把握。(4)在国有出资企业建立会计核算体系,通过对会计的控制,实现对企业的资金进行有效地控制,加强企业的内控力度,从而促进企业的全面高效发展,最终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5)应该对国有出资企业的内部审计以及外部审计都进行有效地控制,并将其制度进行完善,对审计人员的专业素养以及道德素养进行培养,同时保证审计人员的权利。我国在对企业进行的外部审计多是由社会上的一些中介结构来完成的,因此,应该对中介结构进行引导,保证其审计的质量。

各地方政府拥有对当地国有出资企业财务进行监督管理的权力与义务。地方政府应该通过对国有资产增值体系的完善,对国有资产的出资人的合法权益进行维护,对国有出资企业的财务进行依法管理,并最终完成对国有出资企业的管理制度的完善,以及推动国有企业的体制改革。

作者:陈群娣 单位:广州市花都市场建设有限公司

第五篇:国有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思考

一、国有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问题分析

(一)监督机制缺失、内控不健全

与其他企业相比,国有企业存在的管理层作风武断、监督机制缺失以及内控不健全比较普遍。在缺乏制度保障的情况下,面对“铁腕”的管理层,企业内部的监督人员便显得人微言轻。例如在一些国有企业内部,不相容职位由一人兼任,导致出现舞弊或者财务人员受管理层“操控”的情况;没有针对业务流程中的关键点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相应的审批机制不完善,很多决策以及问题的处理方法都由领导一人说了算,也没有建立起信息反馈机制,导致企业对财务管理中的问题反应不及时、财务核算不准确等等,没有完善的财务监督机制,国企领导手中的权利被无限放大,最终致使国有企业资产流失。

(二)缺乏预算管理机制,资产使用效益低下

通常说来,国企的生存压力较其他企业更小,资源的获取程度相对容易,这也导致了国有企业预算管理机制的缺乏,资产使用效益偏低。在当下的竞争环境中,推行预算管理对一个企业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但是一些国有企业并不重视财务预算的编制,觉得预算只是形式而已,预算的编制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预算编制之后,也疏于对预算的执行,整体说来,将预算管理视为一个边缘化的产物,并未真正发挥其作用。另一方面,除了对总体资源使用缺乏规划之外,国有企业的资产使用效益也相对低下,盲目投资,投资之后也缺乏一定的使用管理意识,未最大限度地发挥资产的功用,闲置情况并非个例,造成资源浪费。

(三)缺乏财务风险意识

在国有企业中,财务风险意识缺乏也是一个普遍现象,其首要表现便是投资、筹资决策以及财务计划不具科学性和合理性。譬如一些从事基础设施建设、建筑工程或者制造业的大型国有企业,其投资项目往往金额巨大,耗时长,而且需要相应的筹资计划配合,总体风险相对较高,因而需要仔细的分析论证,但是风险意识缺乏导致企业管理层盲目乐观,或者在项目过程中没有关注企业的流动性风险以及市场情况变化等,也疏于对内部资金的管理,此外,风险意识的缺乏也易导致国有企业缺乏对风险的防范和处理能力,那么稍有不利情况出现,国有企业便处于被动之中,这些问题最终都会为国有企业带来损失,最终危害企业的生存、发展。

(四)财务人员缺乏专业素养

准确的财务核算将企业冗杂繁多的财务信息进行处理,最终综合反映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等,但是,目前国有企业中财务人员缺乏专业素养成为企业进行财务管理的一大阻碍。在很多国企中,财务人员年龄层偏大,财务人员疏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对很多经济事项的账务处理都采取已过时的方法,同时由于缺乏管理、经济以及法律等相关方面的知识,对企业推进的很多财务方面的改革存在抵触情绪,保成守旧,还有部分财务人员职业道德不高,私自侵占、挪用企业的财务资源,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

二、加强财务管理对策

(一)完善监督机制,建立内部控制制度

国有企业要加强内部的财务管理,以监督机制遏制官僚之风十分必要,这也是规范管理的第一步。在岗位设置上,国有企业要明确岗位职责和工作内容,形成相互监督的机制,同时设置必要的监督机构,赋予其独立的监督权力,避免过多受到高层管理人员的干预;其次,国有企业可对其经济活动的流程进行梳理,找出关键的控制点,建立起内部控制制度,同时也要建立信息沟通的渠道,当企业员工发现控制漏洞时可以及时进行反馈,帮助企业进一步完善内控机制;最后,国有企业要注意约束管理层的权利,明确其审批以及管理权限。

(二)重视预算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益

预算的编制必须基于对基础财务数据的分析,提高编制的准确性、科学性,同时,为了提高预算的执行效果,发挥预算协助管理的作用,国有企业可以将预算执行与绩效管理挂钩,或者将实际执行效果与预算进行对比,建立奖惩机制,鼓励预算管理在日常管理中的渗入。此外,为了进一步提高企业资产的使用效益,企业可建立资产管理体系,在投资固定资产前,进行详尽的分析,资产投入使用后,关注其使用效益,当资产的使用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时及时进行处理,避免出现资产的闲置、浪费。

(三)增强财务风险意识

在进行项目投资前,企业需要仔细分析项目的风险以及自身的财力、物力,做好筹资计划,同时,企业可规定对于金额较大或者风险较高的项目,需要管理层联合审批,避免一人专制带来的投资损失,在项目进行中,企业应考虑可能涉及的风险,做好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密切关注风险点的变化情况,譬如涉及汇率风险的,进行外汇套期保值;涉及融资风险的,采取多种融资手段降低总体风险等。

(四)提高财务人员专业素养

任何管理手段的更新以及改革的推动,都需要人才的支持,为此,国有企业可考虑根据岗位职责的需要引进专业知识扎实或者知识背景多元化的人才,贤者在位、能者在职,从本质上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素养。与此同时,企业也要重视对财务人员进行培训,鼓励财务人员自学,企业也可考虑定期考核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作为绩效考核的参考。此外,为保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强调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十分必要,除了建立监督机制之外,也应建立惩罚制度,对于侵占、挪用国有资产的行为严惩不贷。在市场经济下,国有企业要加强内部财务管理势必面临一条充满荆棘之路,运用先进的财务管理方法,唯有如此,才能在不断发展变化的竞争环境中获得良性成长,实现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作者:毛栋杰 单位:河南国土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第六篇: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对策

1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1财务管理观念陈旧。在市场竞争的大环境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也将迎来新的冲击,财务管理的内容将发生改变,而国有企业的经营者却一时无法转变因旧的制度和经济模式的影响而形成的固有观念,导致大量闲置资金的出现,无法发挥其应有的经济效益。

1.2财务管理缺乏一体性。为了适应市场竞争国有企业进行了重新整合,以企业集团的形式重新投入到市场经济大潮中,但因集团的庞、杂,没有统一的财务管理制度,缺乏财务管理人才,致使国有企业错失企业发展机遇。

1.3财务管理缺乏动态性。预算机制能够更好的控制企业的资金流向,但是当前的国有企业对于财务预算机制的重视程度不高,使得经营业绩很难控制,对于财务管理也缺乏动态监控。

1.4财务管理缺乏监控性。在国有企业内部实行内部监控制度,能够对财务的情况进行实时监测,一旦发现问题能够及时的处理,但是当前的国有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监控制度还不完善,监控人员的素质不高,效率低下。

2市场经济下加强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

财务管理是企业运转的命脉,企业决策是以财务分析为导向。财务管理一旦出现弱化现象将降低企业的经济效益,阻滞企业发展步伐,也降低政府宏观调控的社会监督效果。因此,只有做好财务管理工作,才能够在满足国家宏观调控的基础上实现企业的发展,也能够更好的完善财务管理的监督制度。

2.1建立以资金管理为中心的财务管理制度

2.1.1建立资金管理制度,控制财务风险。一是建立投资论证制度,为了降低企业投资决策失误机率,避免在资金管理中造成重大失误,要对每一项投资进行论证分析,并在企业内部形成投资论证制度,当有重大的投资决策时要请专门的咨询机构参与论证;二是应收账款管理制度,落实资金回收责任制,加快资金回笼;三是建立存货资金控制制度,量体裁衣,减少周转资金的需求量。

2.1.2采用合理的融资方式。内部融资即不会导致资金外流,也不会影响到企业现有的现金流量,一切都在企业的内部完成,且不会产生相关的融资费用。相较之下内部融资远胜外部融资,只有在内部融资无法满足资金需求时才会采用外部融资。

2.1.3盘活存量资产,增加资金来源。主要采用调、并、转三种方法。调,指结合产业、产品结构来调整资产结构;并,指靠资产重组,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产业结构,把优势企业扩张和劣势企业兼并结合起来,互利互补;转,指实行股份合作制,对部分中小企业的资产可以实行整体和部分拍卖,有偿转让,用其收入偿还银行贷款。

2.1.4分离企业与社会的职能。将学校、医院等单位让给社会来办。暂时不具备条件的,应加强企业账务管理。企业要推行医疗、保险、住房制度改革,解决这部分资金使用不合理现象。

2.1.5多渠道筹集资金。筹集资金是指企业通过筹资渠道和资金市场,运用各种筹资方式,经济有效地筹措和集中资金。传统的筹资方式有吸收直接投资、银行借款、发行股票、发行债券等。企业还可以通过投资基金转换、债转股、发展融资租赁等开发新的筹资渠道。

2.2推行责任会计,实行分权管理。责任会计是现代分权管理模式的产物。是将责、权充分下分到各管理层,用以对各部门统计业绩的计量评价方式,将企业按不同的职能来划分其管理责任,建立以不同的管理责任为中心的管理形式,秉承责、权、利三者相统一的原则,通过信息的积累、加工和反馈而形成的企业内部严密的控制系统,即责任会计制度。值得注意的是当国有企业在推行责任会计制度的时候应该看企业自身的组织结构是否适应。从责任会计角度来说人群是组织的集合,作为组织内部的人员应该以实现组织目标为工作的前提,而且组织结构的形式会影响到责任会计制度的划分,下面我们就分析一下组织结构类型。

2.2.1纵向组织下的责任会计制度。公司的最高管理层独揽大权,对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活动实施总体调控,对成本、费用、收入、利润和资金的运用承担全面的贵任。纵向组织结构下建立责任会计制度,首先要按照责任中心的层次,从最高层的成本中心定期把责任成本的实际数由最基层逐级向上汇总,直到最高层次的利润中心和投资中心。

2.2.2横向组织结构下的责任会计制度。横向组织结构是根据分权管理原则建立起来的。在这种组织结构下,企业最高管理层将经营运作的大权适当分散,使其下属的单位、部门也有控制成本、费用、收入、利润和资金的权力,也要为资源的合理使用负责。在横向组织结构下,建立责任会计制度也要按责任中心的层次,先将全面预算层层分解,形成责任预算,然后建立责任预算的跟踪系统,记录预算执行的实际情况,以及销售收入的实际数,通过编制业绩报告的形式逐级向上汇总。一直达到最高层的投资中心。

2.3建立标准成本制度,实现科学的成本控制。成本制度是否标准直接关系企业资金核算的准确性,为了能够科学的控制成本应该建立起标准的成本制度,财务管理中的成本部分也能够按规办事。标准成本制度的作用表现为:第一,能够做好事前成本控制。通过制定出成本应该控制的范围也就是标准成本能够作为员工的工作方向和目标,同时也能够减少超成本的现象。第二,能够做好事中成本控制。在生产的过程中通过实际消耗和成本消耗之间的对比,我们能够看到实际生产和预期标准之间的差距,分析原因找到解决办法。第三,能够做好事后成本核算工作。每个月末通过全月的各个项目的成本核算出一个成本标准,通过和实际成本进行对比,找到差异的原因,并找到责任归属,避免不合理的支出出现。

2.4实行财务总监委派制,加强企业法人治理。国有企业和私有企业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别,这种差别决定了实行财务总监委派制能够有利于国有企业的发展。实行财务总监委派制所表现出的优点如下:第一,这项制度能够体现出企业所有者对企业经营者的可靠监督。通过这项制度也可以看出,财务总监对经营者的监督也是在董事会要求的基础上,但是这种监督不会干涉到整个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第二,这项制度能够体现出财务管理的中心思想。在国有企业中财务总监是财务管理以及会计工作的领导者和组织者,能够行使财务管理权力,对经营者实行可靠的监督。财务总监能够参与并行使到整个公司的计划、协调、控制等职能。第三,这项制度能够体现出国有企业中制衡机制。国有企业中各个部门都有各自的权力,如何实现各个权力之间的制衡呢?财务总监委派制能够实现上层部门之间的权力制衡,发挥出各个部门协同合作的作用,做好经营者的监督问题。

作者:尹兴华 单位:大庆高新国有资产运营有限公司

第七篇:国有企业研发投入财务管理

一、集团企业科研投入管理的难点

(一)科研管理涉及部门多,管理复杂

大型国有石油企业管理职能分工较细,下属单位较多且分布地域往往比较分散,在这类企业开展的科研项目通常都会涉及多个部门及单位,包括企业的计划管理部门、生产经营管理部门、科技管理部门、人事管理部门、财务部门等。同时一个科研项目的管理往往又涉及到企业管理的很多方面,从企业科技项目立项的认定,到年度研发支出计划预算的编制与审批;从科技项目涉及的材料、折旧及动力等相关信息的归集分摊,到研发人员工资薪酬相关信息的统计与分配。从财务研发费用的财务处理到向税务处提供研发费用相关信息等。这些工作都需要履行企业相关的管理制度、流程,如果在执行过程中有一个环节脱节,就有可能导致科研项目的推迟,甚至失败。

(二)科研经费来源渠道较多,科研专用资产管理难度较高

在科研经费来源方面,当前国有企业的科研经费来源主要包括:国家科研项目拨款及配套资金、企业上级单位科研拨款及配套资金、下属企业自筹资金等,不同经费的来源导致了企业在财务的资金管理及核算方面均有所差异,给财务的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在科研资产管理方面,根据相关会计核算制度规定,科研专用资产应在科研项目期间完成对该项资产的折旧计提工作,项目完成后,即使该项资产仍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但已游离于企业财务管理的范围之外,容易产生账外资产,不利于企业的资产管理。

(三)企业对同一项成本信息的不同需求越来越多

企业的日常开支往往既是研发费用的支出又是企业成本的支出,过去的财务核算体系往往只重视其成本的属性,而忽略了科研的属性。随着企业对成本精细化管理的逐步深入,同一项成本信息既要满足国家税务关于科研费用加计扣除的规定的需要,又要满足国家关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标准的需要,同时还要满足企业应的各项成本管理的需要,如企业人工成本的管理、生产成本的管理等等。不同的成本信息的需求对成本信息的核算及归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总之,在企业规模不断壮大,管理日益复杂的情况下,如何完善企业的科研财务管理工作,助力企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如何充分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科研费用加计扣除、专项资产投资税收抵免这三项税收优惠,仍是很多国有大型企业的财务管理难点。

二、大型企业科研管理的要点

(一)要建立完善企业科研管理财务管理流程

首先要明确在企业科研管理的各个环节中财务的主要职能和责任及财务内部各岗位之间的工作界面,在制定职责分工时要充分考虑不同部门、不同岗位之间的工作性质和实际状况,合理划分工作界面,尽量避免双重管理,互相推诿的现象发生。要制定各项与科研支出相关各类事项的流程图,让相关人员能够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岗位需要做什么及整个事项的管理流程,进而提高大家的工作效率。在具体的科研项目执行过程中,财务部门要对项目的企业的经费开支的范围、标准、资金的审批职责、权限和程序做出细致规定,保障科研项目经费的安全、高效的使用,此外企业的总部机关要充分发挥协调和引领的作用,要加强上下级单位的沟通与交流,要出台相关制度,确保相关业务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能够密切协作,确保工作的顺利衔接。

(二)要加强企业集团全口径的科研预算管理

要在企业全面预算的基础上,根据企业科研管理的实际情况,建立一套企业科研支出预算管理体系。一是要加强科研项目预算编制的准确度和精细度,强化预算编制审核、变更的审批及执行考核,明确科研项目整体预算的编制及每个科研项目年度预算的编制内容,要对科研项目投入预算当中的费用支出(包括人工、材料、折旧等)及资本性投入进行分类编制与汇总,确保科研项目预算执行准确到位,充分发挥预算的刚性约束作用;二是要充分发挥项目承担部门或单位在科研管理过程中的组织、协调、服务和监督的作用,落实科技主管部门、相关责任部门的预算管理责任,促进预算管理与企业科研活动的紧密结合,构建多层次的监管体系,进而提高科研经费的安全和效率;三是在科研项目开展过程中,财务部门要加强对科研项目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职能,要对项目的经费支出情况进行整理、分析,并定期将有关信息及时反馈给科研管理部门和科研项目执行人员,保证科研项目顺利实施。要发挥财务人员在科研立项、预算、核算及验收工作中的决策和监督的作用,让财务管理与监督贯穿项目管理的始终,实现对科研项目的全过程跟踪管理;四是在企业内部加强对科研项目绩效评价,通过对企业科研项目预算执行情况的定期评价与检查,引导和促进科研项目经费合理、有效使用。

(三)建立并完善研发支出核算管理制度

企业要根据自身研发支出的特点,制定及完善科研项目核算管理办法,建立科 研项目独立核算制度,统一企业的核算口径及标准,要明确国家拨款科研项目、上级单位拨款科研项目、委托研发项目、自主研发项目等科研事项的核算方法,规范企业各级财务人员研发支出的财务处理方法,保证核算的合规性、真实性、准确性。企业财务人员要加强科研经费相关支出的审核,明确科研项目专款专用制度,明确科研项目经费使用范围,对于不相关的咨询费、会议费、差旅费、材料设备费等费用,坚决不允许占用科研项目经费。同时要细化科研管理费用分摊原则,逐步建立燃料动力、设备折旧费、人员费和检测费等各类共享费用的分摊分配规则,规则的制定必须有明确的计算依据,保证研发支出数据的可靠性。

(四)引入先进的财务信息系统,满足多维度的管理需求

在当前企业管理者对公司成本管理的要求越来越多的情况下,一些传统的核算软件已经很难满足公司对科研成本管理的需要。适时引入ERP等先进的信息系统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以当前国内大型企业的普遍使用的SAP系统为例,通过该系统的内部订单(记账型、统计型)功能,可以既能实现对各成本中心或部门各类成本费用支出统计,又能满足研发支出核算的要求。通过SAP的CO模块自带的分摊分配功能,可实现公共费用在不同成本中心之间的自动分摊分配。通过采用SAP系统中的PS模块,为部级科研拨款、上级单位拨款以及公司自筹经费的研发项目建立不同的WBS层级,使每一个科研项目经费的收支都对应唯一的WBS编号,从而实现对不同经费来源的独立核算和控制。总之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帮助企业解决维度信息管理的需要,但同时又对企业的网络的建设、信息的安全及人员的素质,部门之间的工作衔接协作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五)加强企业研发项目财务管理培训工作

企业研发项目支出费用管理涉及的内容比较多,对财务人员的政策性要求较高,因此财务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企业研发项目的财务管理水平,在研发项目管理过程中出现的许多问题都与财务人员的贯彻执行力相关。因此要不断加强对企业财务人员的基础培训工作及企业在科技方面的各项管理流程,全面提高财务人员的财务管理水平。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企业与世界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市场竞争愈来愈激烈,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必须具备较强的技术实力和研发能力,因此近年来科技工作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企业的在科技研发方面的支出金额和项目数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使企业在科技研发方面的管理变得越来越复杂,这为科研项目的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只有不断加强企业各项科研管理尤其是在核算、预算、加计扣除等财务管理方面财务方面的工作,才能保证企业科研项目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作者:毛冬 单位: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第八篇:国有企业财政科研经费财务管理对策

一、财政科研经费财务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委托管理关系存在弊端

科研经费由政府管理部门通过预算管理程序拨付给国有企业管理与使用,形成了政府管理部门和国有企业之间的委托管理关系,政府管理部门是委托人,国有企业是管理人。由于这种委托管理关系存在弊端,为国有企业追求单位乃至个人利益而违反科研经费管理规定提供了可能,因此,国有企业加强管理约束自己的主动性不强,导致了财政科研经费财务管理问题的产生。

1.委托人和管理人信息不对称政府管理部门和国有企业信息不对称是必然的,国有企业负责科研经费的使用,拥有真实的信息,而政府管理部门处于科研经费使用的具体过程之外,所得到的信息只能从国有企业那里获取。拥有真实信息的国有企业为了谋取单位和个人经济利益,就有可能隐瞒或虚报相关信息。这种信息不对称为国有企业偏离政府管理部门要求谋取私利的企图提供了条件。

2.委托人和管理人的目标不一致政府管理部门的经费管理目标是科研经费的合规使用,而国有企业则以追求单位利益作为自己的目标。国有企业会优先考虑自身经济利益,在此前提下考虑如何符合管理部门的规定,因此在科研经费财务管理上出现问题并不奇怪。

(二)政府管理部门管理措施存在不足

1.预算审核不准确。对申请人报送的项目经费预算审核结果不准确,批复数大于实际数,批复的支出内容与实际差距较大,造成项目经费形成结余。如果国有企业从项目经费中支出非项目费用来消化经费结余,就会违背项目经费安排的目的,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2.资金拨付滞后。项目资金拨付时间滞后于项目资金使用时间,造成国有企业垫支资金。由于财政部门对资金归垫的要求很高,通过财政资金归垫的方式支出项目资金的难度大,因此容易形成经费结余。如果国有企业从项目经费中支出非项目费用来消化经费结余,同样会违背项目经费安排的目的,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3.经费管理培训不够。没有及时对国有企业开展项目经费使用管理及财务管理方面的培训,造成一些单位特别是首次获得科研经费的单位项目经费使用不当或财务管理不合规,不符合政府管理部门的要求,如果不能及时纠正就会给后期整改带来难度。

4.检查监督不到位。没有及时组织开展科研经费的审计与财务检查,使得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问题没有被及时发现,更得不到纠正,不利于项目经费的合规使用,甚至为不法分子贪污挪用项目经费提供了宽松的环境。

(三)国有企业支出管理缺乏规范

1.经费管理理念不正确。(1)“重要钱,轻用钱”,申请科研经费时非常重视,集中精干力量,全力以赴争取资金。资金到位后,认为落袋为安,万事大吉,不再重视经费的管理。(2)认为资金到了自己的口袋,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去使用,不需要严格遵守经费管理制度,因此将项目资金用作非项目支出甚至贪污挪用据为己有。

2.经费管理体系不健全。缺乏对项目经费的统一管理。单位领导无暇顾及;项目负责人只负责科研工作,不管项目支出;财务部门不了解项目开展情况,财务支出与项目预算脱节,不能完整、准确地反映项目预算的执行情况。3.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不合规。(1)不了解科研经费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管理规定或未制定本单位经费管理办法,财务管理不规范,会计核算不正确,甚至没有实行专账核算。(2)项目支出不完整。由于项目立项前发生的差旅费、办公费、水电费等费用没有归集到项目支出中以及项目资金到账时间滞后于项目支出发生时间等因素的影响,财务账面难以完整反映项目支出情况。(3)项目支出内容不真实。为解决项目经费结余问题,有可能从项目经费中支出非项目费用,难以取得充分合理的证明材料。

二、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措施

在我国目前的国有企业管理体制下,财政科研经费的委托管理关系是问题产生的根源,也是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和切入点。要解决财政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问题,须从委托人和管理人两个方面分别采取措施,优化管理,明确责任,引入激励机制,强化监督检查,将委托人和管理人的行为统一到科研经费的规范管理上来。

(一)优化委托人管理措施

1.推行管理责任制

将科研经费的管理责任明确到每个管理人员,并实行终身责任制。管理人员有责任帮助、监督国有企业管好用好科研经费,管理结果的好坏与个人的绩效考核挂钩,体现奖惩。

2.改进预算审核办法

建立项目预算审核专家库,随机抽取专家进行预算审核。严格预算审核程序,独立、客观地审核项目预算,准确反映项目收支。同时加强监督检查,杜绝预算审核中出现内部交易、寻租或人情因素等现象。

3.业务培训制度化

每年开展1~2次业务培训,对项目开始前期、中期以及财务验收等环节的财务管理业务进行培训,国有企业尤其是首次获得科研经费的单位必须派人参加,及时了解并掌握制度规定,保证本单位的科研经费财务管理合规合法。

4.完善财务信息管理体系

(1)建立财务报表管理制度,要求国有企业每半年或每年报送科研经费财务报表,便于及时掌握项目财务信息。(2)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开展财务检查了解项目财务信息,如果发现项目实际支出数与预算批复数差距很大,应及时调整预算,以保证项目支出的客观性和真实性。5.强化监督检查至少在项目开展中期组织开展一次财务检查或审计,规模较大的项目还应进行不定期抽查,除了解项目经费收支与管理情况外,重点查看国有企业是否存在违规违纪贪污挪用项目资金的情况,一旦发现存在会计信息造假或贪污挪用等行为,立即进行责任追究。

(二)规范管理人支出管理

1.深化理解与认识

国有企业财政科研经费是政府管理部门因为科研工作需要安排给国有企业管理与使用的财政经费,是用作科研事业发展的,不是国有企业自由支配的自有资金,更不是获取个人利益的摇钱树。国有企业应当按照批复的项目预算进行合理使用,偏离预算使用资金就违背了项目经费安排的初衷,如果涉及违规违纪,不但会给国有企业带来负面影响,相关责任人也将受到法律制裁。

2.完善制度管理

根据国家关于科研经费的相关管理制度,结合单位实际,制定并完善本单位科研经费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办法。单位所有人员,包括单位领导和项目组成员均须遵守,不能例外,尤其不能因为与个人想法不一致就违反规定或否定制度。财务人员应当严格把关,确保每一笔项目支出均符合国家和单位的制度规定。项目经费会计核算办法应从项目开始阶段就严格执行,并贯穿于项目开展的全过程,不能违反制度规定随意改变。

3.明确管理职责

明确单位分管领导、项目管理部门、项目负责人以及财务部门在项目经费管理中的职责。单位分管领导负责总体推进与协调;项目管理部门负责编制项目计划,组织开展项目立项,实施项目跟踪监督以及签订项目合同;项目负责人负责组织编制项目计划书、立项申请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经费预算,制定项目实施计划和组织实施,负责项目预算的执行管理,组织项目验收,办理有关费用报销手续;财务部门负责指导项目预算编制,负责项目经费的财务管理、会计核算以及资金管理。

4.建立激励制度

从项目经费中安排专项资金,对于项目工作完成出色以及财务管理制度执行较好的相关人员予以适当奖励,增加工作动力,形成良好氛围,鼓励大家按照规定管好,用好项目经费。

三、结束语

国有企业财政科研经费固有的委托管理关系导致了科研经费财务管理是否符合制度规定存在双重决定,既取决于政府管理部门监督管理的力度与措施,也取决于国有企业自我管理的主动性和规范性,只有两方面的工作都到位了,国有企业财政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才能做好,如果任何一方面做得不够,都会对结果产生不利的影响。

作者:汤正春 单位: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第九篇:国有企业财务管理防范措施

1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资产的流失情况

1.1资产账目的记录和使用出现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的问题

在国有企业的正常运行中,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资产的使用情况没有进行及时记录,部分资产的使用与相关记录不相符,并且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资产的非固定资产没有及时入账或者没有入账,导致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资产的账目管理出现混乱局面,不能使资产得到合理利用,造成国有企业资产严重流失问题出现,给国有企业长远发展带来巨大危害。

1.2资产闲置造成的浪费问题

在国有企业的日常管理中,相关部门在进行物质的采购时,没有对市场情况进行仔细调查和全面分析,没有对产品的性能和生产情况给以高度重视,致使物资采购的数量、类型和功能等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导致较多物资不能得到充分利用,从而出现资产闲置情况,造成资产贬值或者浪费问题,给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带来极大资产流失问题。

1.3资产分配不合理、相关体系不完善等问题

近年来,国家对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改革给予了高度重视,以不断提高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减少徇私舞弊、私吞资产等情况出现。但是,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仍存在资产分配不合理、相关体系不完善等问题,造成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资产大量流失。由于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资产具有一定的无偿性特征,需要合理、严格地进行预算管理和控制,确保资产利用得到长远规划,才能使资产得到充分利用。但是,实际工作中,资产的分配没有得到有效管理,分配体系不够完善,导致贪污腐败、资产侵吞等问题出现,造成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资产严重流失。

2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资产流失的原因

根据上述几种情况,结合国有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资产流失的各种原因。总的来说,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首先,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没有制定比较完善的资产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资产管理的相关法律制度没有得到有效完善,致使相关部门不能依法对资产的分配、利用等进行有效管理。在法律制度不够完善的情况下,国有企业部分资产管理人员滥用自己的权利,利用公款进行一些私人项目投资,造成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资产严重流失。其次,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比较完善的责任追偿机制,没有对资产账目中出现的不相符问题给以高度重视,致使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资产管理处于表面形式,局面比较随意和混乱,最终使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出现资产严重浪费问题。最后,没有根据国有企业的实际运行情况,制定比较完善的资产预算管理制度,致使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资产管理人员出现较多挂名现象,资产管理人员的职能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并且,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资产没有合理的长远规划和科学的预算控制,导致腐败贪污现象时常发生。

3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资产流失的防范措施

3.1增强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提升管理水平

根据国有企业的发展情况,不断增强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提高他们对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资产流失情况的全面认识,才能真正改善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在实际工作中,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严格培训,注重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引进,才能确保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资产流失管理得到真正实施,从而避免资产流失情况出现。现代化建设中,提升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增强奉献精神,注重日常工作的考核和评估,不断完善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资产管理的法律法规,才能真正提高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得到全面提升,从而提高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资产的有效利用率。在不断加强财务管理的过程中,要提高对专业人才的重视,注重专业人员的培养,不断加强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资产管理,形成一支高素质会计专业工作人员队伍,才能促进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资产管理有效性不断提升。与此同时,加强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资产预算控制,制定合理的管理政策,以保证资金的顺畅流通。因此,会计工作人员在针对上述出现的各种问题时,要对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资产管理的实际施工情况进行详细分析,根据不同项目的资金使用情况,制定最有效的管理措施,加强施工人员的监督,才能避免资产浪费情况出现,从而提高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资产管理水平。

3.2注重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资产的监督与管理,提高信息化水平

在国有企业的正常运行中,必须注重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资产的监督与管理,根据实际情况,财务部门应该主动与预算部门联合在一起,组建预算编制小组,共同参与预算编制工作,审查下级部门上报的预算方案,并对其提出建议,督促各部门对预算方案进行修正,通过这种方式使编制的预算方案更加合理。在实践过程中,强化合同造价审计控制,规范预算审批制度,让与预算相关的各项规章制度起到应有的约束作用,从而提高预算的权威性,促进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资产管理不断发展。财务风险是每个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都会遇到的棘手问题,如果处理不好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可以说,企业经营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因此,在实践过程中,根据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资产管理存在的风险,企业必须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财务风险防范机制。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不仅要时刻对财务风险进行评估、防范和控制,同时要确保在财务风险出现时将其对企业的影响降到最低。其中,预算是每个国有企业都必须要重视的财务管理工作,是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资产管理工作开展的基础。并且,预算指标是企业奖惩机制建立的科学依据。由此可见,全面的预算工作和科学的奖惩机制是企业提升内部财务管理层次的关键,对增加企业的竞争实力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是避免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资产出现流失问题的有效途径。高科技信息不断发展的今天,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资产管理必须有完善的监督制度和奖惩体系,注重先进管理模式、管理方法的软件的应用,加强财务数字化管理软件的开发和引进,保证软件的先进性,才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资产管理水平,从而全面提升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

4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资产管理必须根据国有企业的实际运行情况,增强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提升业务素质修养,才能有效避免和防范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资产流失情况出现,从而提高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资产的有效利用率,推动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断增强,为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资产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提供可靠保障。

作者:石丽娟 单位:冀中能源邯郸矿业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