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创业区域经济学分析

时间:2022-10-30 08:50:02

返乡创业区域经济学分析

[摘要]在经济上摆脱低水平均衡陷阱,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崛起,是每一个经济贫困县的政府和人民的梦想。如果能够制定科学的县域经济发展战略,选择恰当的先导产业作为县域经济增长的突破口,全力培养县域经济增长极,待时机成熟时再顺势制定并实施县域经济发展的点轴开发战略,那么贫困县不但能够甩掉贫困的帽子,而且能够实现县域经济的逆势崛起,加快贫困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

[关键词]贫困县;返乡创业;逆势崛起;区域经济学

依照区域经济学的不平衡增长理论,由于地处经济高梯度地区县域及城市经济的极化效应,地处经济低梯度地区的县域经济(贫困县),在经济发展中必然会处于越来越不利的地位。但是近十几年来,作为“部级贫困县”的莘县经济却成功实现了逆势崛起,一跃成为“中国蔬菜第一县”,经济农业、旅游农业、植物蛋白萃取、肠衣制造、塑框编艺、盐化工程、特钢生产等全面开花。从2004~2016年的12年里,莘县的GDP翻了4.93倍,成功实现了县域经济的逆势崛起。

1曾经的部级贫困县

莘县位于山东省西部,处于冀、鲁、豫三省交界点,县域的总面积1423km2,可耕地面积9.44万hm2,下辖24个镇(街道),1154个行政村,县域总人口约有123万。莘县属于革命老区,地处三省交界处,属于典型的“三不管”地带,交通运输不畅,信息闭塞,经济文化长期落后。在产业结构上,莘县长期以粮棉种植业为主,传统农业占到县域GDP总量的90%,贫穷落后是当时莘县经济社会最突出的特征(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在改革开放初的1978年,莘县贫困人口占到县域人口总数的72.5%,八年后的1985年,莘县还有51.6%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到1995年,虽然贫困人口仅仅占总人口的20.3%,但是因为人口基数大,就绝对人数来说,依然超过了20万人。

2逆势崛起的莘县县域经济

虽然莘县经济的基础差、底子薄,但是最近20多年,莘县经济一直处于发展的快车道。在1993年时,莘县的GDP只有19.46亿元,到2004年增长到65.5亿元,11年翻了3.37倍。2016年,莘县的GDP达到322.8亿元,12年翻了4.93倍。莘县经济的快速崛起主要得益于三个方面的因素,即返乡创业、县域空间区位的变换和正确的先导产业战略。2.1返乡创业,点燃了县域经济崛起的火炬。“穷则思变”,所以改革开放伊始,莘县就有个别有胆识、有门路的农民开始外出打工,到21世纪初,包括农民、下岗职工、当初的待业青年在内,莘县常年在外打工的人已经超过了30万。1985年前后,陆续有零星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到城里练摊、租房开店。1989~1991年国家对城市治理整顿,部分被迫返乡的农民工开始了自己的创业活动。1998年国企改革,部分下岗职工加入了外出打工的大军,几年后也开始了返乡创业活动。这些陆续返乡创业的农民工等相关人员除了为莘县县域经济带来了产业结构的变革之外,还带来了新经济模式、新的气息、新科技和新的思想,是县域经济崛起的火种。第一代农民工的返乡创业大大冲击了长久闭塞的县域社会和经济,打碎了听天由命随遇而安的自然经济文化,减少了政府在推进县域产业结构调整中所遇到的阻力。同时,“出去看看”、“见见世面”、“出去挣大钱,回乡创业”的想法成为每一个莘县年轻人的梦想,“外出打工”成为莘县最时髦的词。进入21世纪以后,莘县常年在外打工者已经突破了三十几万人。更多的农民外出打工,必然伴随着更多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尤其是2008年世界性金融危机来临时,约有2.3万农民工返乡,其中创业者超过了0.7万,创业比例超过返乡农民工的30.43%。随后几年,返乡农民工人数基本上稳定在1.7万人左右,创业人数基本上稳定在0.8万人左右(见表2)。从上面表格中可以看出,2008~2012年,连续五年的返乡农民工创业情况依次为30.43%、39.10%、50%、56.25%、44.44%,平均每年创业率为44.40%。这些返乡农民工无论是在掌握的技能、专业知识、经济资源、社会资源,还是在眼界和胆识上,都远远超过足不出户的农民。正是这些源源不断的返乡创业的农民工,给莘县县域经济的发展注入了一股股创新的血液,返乡农民工创业以星火燎原之势迅速蔓延,成为县域经济逆势崛起的先导和重要支柱。2.2县域空间位置的变换,为县域经济的崛起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规划的国道、省道先后穿越莘县县域,京九铁路聊城站也毗邻莘县县域。进入20世纪后,济馆高速、德商高速先后穿越莘县县域。交通运输业的跨越式发展使莘县由交通闭塞的“三不管”地区变为能够“上通下联,左顾右盼”的交通枢纽,莘县的区位劣势一跃变为区位优势。随着规划中的莘南高速、青兰高速、范辉高速和郑济城际铁路的开通,未来莘县的区位优势将会更加突出。2.3确立了正确的先导产业,为县域经济联动发展提供了前提。莘县地处黄河下游平原,土壤肥沃,属温带季风大陆气候,很适宜于发展农业经济作物。受农民自发种植经济农业的启示,县政府确立了以经济农业为先导产业的区域战略规划。1992年初,县委书记白志刚亲自率团到中国蔬菜第一乡--山东寿光取经学习。随后,县委县政府召开全县干部大会,在全县范围内动员农民种植大棚瓜菜。但是,由于大棚蔬菜成本昂贵,农民的小生产者保守天性和长期的思想文化落后,使得当时的动员工作相当艰巨。尽管县政府给予每一个蔬菜大棚8000元无息贷款,乡镇干部、村干部轮流到村民家里做工作,仍然收效甚微。曾经的县多经办主任回想起当时情形还感慨地说:“真是跑断腿、磨破嘴,求着他们来种菜”。最后,县政府要求乡镇干部和村干部带头种植大棚瓜菜,让农民看到了真真切切的实惠,大棚瓜菜才开始大规模发展,经济作物的集群效应逐渐显现出来。随着经济大农业的发展,为农业产前产后服务的各类产业如农资、农药、农产品收购等也快速发展起来。有了经济初步发展积累的资金,莘县县域的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也迅速发展起来。

3贫困县逆势崛起的区域经济学分析

3.1确立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模式。所谓外向型发展战略模式,就是指制定成套的经济政策,在充分开发区域内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区域外市场,包括国际市场,以促进区域内经济的发展。国内不同县域都是相对独立的地域单元,它可以独立地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组织区域内的经济活动及其与区域外的经济联系。贫困县一般都是经济基础薄,人均收入长期在低水平徘徊的“老少边穷”县域,虽然有大量人口,但是其内部消费能力极其有限。要实现经济腾飞,必须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的战略,实施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所谓走出去,一方面是把人(主要是农民工)输送到经济发达地区,在打工赚钱的同时,学习发达地区先进的技术、知识和管理经验,获取发达地区的信息资源、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另一方面是把本地产品销售到发达地区,甚至销出国门,赚取本县域经济发展所必须的资金。所谓引进来,就是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尤其是回流的创业农民工和具有专业技术和专门技能的农民工。从莘县经济来看,以1995年年收入低于530元的贫困标准,尚有20.3%的人处于贫困线以下,超过50%的人口刚刚解决温饱问题,属于典型的市场消费能力不足的贫困县域。莘县立足自身实际,鼓励农民工外出打工,对在北京、天津、青岛、深圳、东莞等地打工的农民工提供劳动力市场信息,进行跟踪服务,鼓励他们学习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支持具有一定创业能力的农民工返乡创业。为打开县域外市场,县政府确立了“南跨、北上、西拓、东展”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打出了自己的品牌产品,如香瓜、双孢菇、有机韭菜、特色西瓜等。莘县常年在外开拓农产品市场的人员超过100多人,这些人主要分布在京津冀城市、山东半岛城市、长三角城市和珠三角城市的农产品市场。到2001年的时候,莘县就拥有2.93万hm2瓜菜基地,瓜果蔬菜畅销全国80多个大中城市,80%的大白菜、双孢菇销往日本、韩国、欧美等国家,外向型发展模式基本形成。此外,县政府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注重吸引外来资本投资农产品加工工业和盐化、石油、薄膜、特钢等产品生产,以带动县域经济的全面发展。3.2紧抓先导产业,强力冲出低水平均衡陷阱。不发达区域经济的痼疾就是人均收入长期处于低水平的均衡状态,要打破这种均衡,走出低水平陷阱,就要进行大规模的投资,使国民经济都得到发展,恒大集团在贵州大方县一次性无偿投资30亿元就属于典型的解决方案。但是全国有792个贫困县,要想让所有的贫困县都像贵州大方县那样得到大企业的巨额无偿投资是不现实的。俗话说,牵牛要牵牛鼻子,使贫困县冲出低水平均衡陷阱最好的捷径就是找到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动员一切力量发展主导产业,利用主导产业的联动效应带动产业链和相关产业发展,才可能使县域经济逐步走出低水平均衡陷阱。莘县气候上讲,属暖温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土壤肥沃,很适合于发展经济农业。从其空间位置来看,处于河南的中原城市群、山东的省会经济圈和京津冀协同发展区的链接点上,交通上有德商高速,在建的有青兰高速、莘南高速,再加上原有的京九铁路,在建的郑济高铁,交通非常便利。莘县领导从这一客观事实出发,确定了农业经济作物为县域的主导产业,并致力于把经济农业做强做优,走规模化、标准化、绿色化、科技化和品牌化之路。截止到2016年年底,莘县瓜果蔬菜和食用菌生产面积达到6.53万hm2,年出栏生猪120万头,家禽3亿只,建立了标准化农业生产基地130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241个,农业合作社1328家,家庭农场142家,“三品一标”品牌112个,农业国民生产总值达到72.6亿元。3.3着力培育县域经济增长极,以极化效应打造县域经济。高地农业经济具有分散性、高风险性和低附加值性,一个贫困县不可能完全依靠农业实现县域经济的腾飞。增长极理论认为,要使这类地区(落后的农业区域)经济加快发展,关键是要实施不平衡发展战略,配置和培育一两个规模较大的区域增长极,创造和产生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胡佛也认为,要培育区域经济增长极,每个区域必须“包含至少由一个中心城市所组成的核心”。所以,对于贫困县来说,培育县域经济增长极,形成县域聚集经济,是县域经济腾飞的前提和基础。莘县县域领导在综合考虑域内外形势的基础上,规划了县城和古云镇两个县域经济中心,其中县城是综合经济中心,古云镇是工业商贸物流中心。温州商贸城、生态谷物流园、诺德贸物流园、电子商务中心等高端物流园在县城拔地而起,嘉华保健品、冠华肠衣、冠华蛋白、义和玻璃、弘亚数控、舜源特钢和中能杆塔等现代工业在古云镇相继建立。两个县域经济增长极的形成,形成了县域经济的集群效应,降低了企业的边际生产成本,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为更多的企业投资,包括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成为县域经济增长的两个核心动力。依照增长极理论,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内生力量的推动,这种内生力量主要是指内生的科技进步。因此,如果没有科技进步的支撑,人为培育的县域经济增长极是很难在市场经济的中屹立持久的。县域经济的增长极要想获得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就必须培育自己的科技创新体系。正是基于对县域经济增长极可持续性发展的考量,莘县政府开始着手打造自己的科技创新体系。2013年10月,莘县政府与聊城当代集团、聊城职业技术学院三方合作创建了融实业、创业孵化、技能培训、科技创新和职业教育于一体的中原现代农业商学院。中原现代农业商学院、农业科技博物馆、中原农业嘉年华等一系列创新基地的建立,为增强莘县县域经济的创新能力,实现“东融西借、跨越赶超,建设冀鲁豫三省交界科学发展先行区”的战略定位提供了县域经济增长的动力源。3.4创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贫困县插上逆势崛起的翅膀。创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是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贫困县县域经济实现逆势崛起的关键所在,同时也为返乡农民工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创业空间。创新乡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并非简单地把工业、第三产业搬到乡村,而是在坚持以“农”为核心的基础上,把工业的生产组织模式和管理模式嫁接到农业,把农源加工工业比如食品加工、以农产品为主要原料的化妆品、洗涤活性剂、酶化工程、植物蛋白萃取、生物制药嵌入县域经济,把农源文化、装饰装潢、现代交通、现代物流、全息模拟技术、旅游、休闲娱乐、教育等嫁接到农业,推动县域经济六产融合,实现县域经济腾飞。在莘县,属于农源加工企业的有宏利达肠衣、中嘉蛋白、嘉华蛋白、玉颜疤痕膏等,属于六产融合的有中原农业嘉年华、西瓜博物馆、香瓜博物馆、现代农业科技馆和中原现代农业商学院等。其中,农业嘉年华是创新农村六产融合的典范。2017年4月26日,莘县中原农业嘉年华正式开幕,它包括8个主题场馆,1个育苗温室,1个高效栽培温室,占地面积达140hm2的。莘县农业嘉年华紧紧围绕山东省的主导产业,贯穿生态、绿色理念,以食用菌、养殖、农耕、蔬菜、花卉等当地农资源为主题进行场馆设计,融入伊尹文化、养生文化、农耕文化、燕塔文化、运河文化、谜社文化、回族文化、红色文化等,属于莘县特色的品牌创意农业。2017年12月27日,中原农业嘉年华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这又为莘县经济的六产融合增添了一笔重彩。3.5积极实施点轴开发,推动县域经济全面崛起。点轴开发理论认为,经济增长极对周围区域经济具有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但是由于路径依赖、成本因素和门槛效应,扩散效应远远小于极化效应。所以,在形成经济增长极的基础上,要实现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必须由政府发力,在一定区域范围内,选择若干资源较好、具有开发潜力的重要交通干线经过的地带,作为发展轴予以重点开发。到2013年年底,莘县政府着力打造的“两城”,已经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制高点,“两城”产品和服务范围辐射到冀鲁豫和京津地区,部分产品远销韩国、日本和欧美地区,推动莘县经济点轴开发的时机已经成熟。2014年,莘县在“两城”成功发展的基础上,全面实施“两带”开发战略,即沿齐南路、莘范路两线规划建设工商产业带,沿丈樱路一线规划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带。“两城两带”的点轴开发,有效推进了县域经济的全面发展,为县域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县域经济的科学规划和有效实施推动了莘县经济的快速增长。2016年年底,莘县的GDP达到322.7亿元,年均增长9.4%。就三产中的农业而言,截止到2016年底,莘县的瓜果种植面积已经达到6.53万hm2,食用菌栽培面积659万m2,瓜菜菌总产487.5万t,产值超过30亿元,标准化农业生产基地130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241个,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38个。从工业来说,近五年来先后有投资过亿的企业102个开始投产,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收入830亿元,利税79.5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企业的比重超过25.4%。现代服务业迅速发展,电子商务、高端物流、金融保险、家政服务、文化创意、生态旅游业等迅速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值已经达到121.7亿元。

4结论

贫困县要摆脱长期以来的低水平均衡陷阱,实现经济的逆势增长,首先必须在确立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基础上,结合县域的地理空间、资源分布、资源禀赋、交通运输条件等,寻找可以链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集中全力发展主导产业,以主导产业的先导效应、联动效应和集群效应为动力,着力培育县域经济增长极和县域规模经济,以打破县域经济贫困的恶性循环,实现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等到时机成熟,顺势实施点轴开发战略,以点带线,开发县域经济增长带,以带带面,推动县域经济全面增长,从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

[参考文献]

[1]从贫困县到蔬菜名牌县-山东莘县农业结构调整的经验[N].光明日报2001-6-6.

[2]张秀生.区域经济理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3]安虎森.新区域经济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5.

[4]梁吉义.区域经济通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5]栾贵勤.区域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渠章才 李洁萍 单位:湛江幼儿师范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