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创业助推乡村振兴思考

时间:2022-02-10 08:33:01

返乡创业助推乡村振兴思考

2018年6月,在山东考察时强调:“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要积极培养本土人才,鼓励外出能人返乡创业,鼓励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迫切需要既熟悉农村现实情况,又具有城市现代产业工作经验的返乡群体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为此,党和国家从政策层面和行动层面给予了返乡创业群体广阔的发展空间,极大地促进了各类人才参与乡村振兴战略的积极性。然而,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发展不平衡和农村发展不充分问题相当程度地制约了返乡创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融合,成为乡村引不进人才、用不好人才、留不住人才的重要原因。因此,分析现阶段返乡创业的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对策,对于更好地发挥返乡群体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引领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价值。

一、返乡创业助推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

(一)返乡创业培育乡村发展动能。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实现“产业兴旺”,返乡创业是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抓手。一方面,返乡创业能够优化农业从业者结构,推动具有资金、技术、知识和经验优势的返乡创业群体持续补位传统农业劳动力,加快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农业经营者队伍的建设,逐步形成具备现代生产能力与科技体系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充分盘活农业农村闲置资源,真正实现农业生产与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的有机衔接。另一方面,返乡创业能够促进产业要素向乡村的流动和聚集,不断推动乡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动能充分释放,产业链条持续延伸,逐步形成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良好局面,引导农业农村走上一条“一村一品一特色”的产融结合、形式创新、价值共享的振兴发展之路。(二)返乡创业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实现“治理有效”,返乡创业是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的重要抓手。一方面,返乡群体能够弥补乡村治理主体缺失,以自身所积累的经济与社会资本协助基层党组织与政府部门动员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逐步形成面向群众、解决问题的乡村便民服务体系,协力构建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乡村善治格局,有效破解乡村治理“最后一公里”难题。另一方面,返乡群体能够完善乡村治理机制,通过充分发挥自身的民主意识、政治素养、法治观念和参与精神,带动村民参与乡村治理各项事务,提高村民的选举、监督、管理等权利意识,充分释放乡村治理的公共空间与开放属性,进而推动乡村治理机制朝着民主化、法治化和现代化的方向发展。(三)返乡创业实现乡村生态宜居。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实现“生态宜居”,返乡创业是推进乡村绿色发展,实现乡村建设中百姓富与生态美有机统一的重要抓手。一方面,返乡群体更加注重绿色创业对经济效益的引领作用,将乡村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生态经济的优势,积极开发观光农业、游憩休闲、健康养生、生态教育等绿色生态产品和服务,通过打造绿色环保的乡村生态旅游产业链对接城市消费需求,实现了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多元融合与提升。另一方面,返乡群体具有更为迫切的环境改善诉求,为了提升自身在乡村的生活居住体验,也为了扩大经营规模、优化营商环境,会更加注重本乡本土、原汁原味的乡村自然生态景观的保护,通过将产业与生活相结合无形之中强化了村民的环境与生态保护意识,对于减轻农业污染、发掘农村传统生态资源、推进宜居乡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四)返乡创业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实现“乡风文明”,返乡创业是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的重要抓手。一方面,返乡创业能够形成良好的文明引领示范效应,以创业群体拼搏做事的进取精神、诚信经营的职业素养、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等优秀的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带动乡村文明风气的形成,不断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注入时代内涵和实践内涵。另一方面,返乡创业能够促进城乡文明交融,通过农旅结合的创业模式实现文化层面的以城带乡,通过城乡居民的互动需求推动乡民批判性地传承本乡本土的优秀民俗文化,充分发挥其在凝聚人心、提升素养、净化民风中的重要作用,逐步遏制落后、低俗、迷信的乡村陈规陋习,达到移风易俗的效果。

二、返乡创业助推乡村振兴的制约瓶颈

(一)返乡群体数量有限,高端人才严重匮乏。积极参与乡村振兴是国家高度重视、政府大力号召的战略任务,但目前返乡群体仍然呈现数量有限、结构不优的总体特征。在返乡群体数量方面,根据国家统计局的人口统计结果,2018年我国乡村人口为56401万,占总人口的40.4%,相较于2017年的41.4%下降了1个百分点,乡村人口以每年超千万的规模持续缩减,而根据国家发改委的统计结果,截至2018年年末,我国返乡创业人员总量仅有740万,无法有效逆转乡村人口迁移差额率负增长的趋势,乡村人才外流和缺失现象严重。在返乡群体结构方面,根据国家发改委的统计结果,返乡群体中高中及以下学历者占比77%,大中专学历者占比13%,而本科、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者仅占比10%,人才结构的低端化难以为传统农业生产转型提供专业型、创新型、复合型的人才队伍,必然会制约农业生产的技术创新需求,难以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支撑。(二)财政资金支持不足,保障制度仍不完善。为确保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国家对于创新投融资机制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提出了明确要求,但政策、资源的缓慢下沉导致目前返乡创业普遍面临资金不足和保障不力的难题。在资金支持方面,地方政府给予返乡创业的资金支持,主要是通过财政提供贷款利息补贴和创业专项补贴,但是政府可用于补贴的资金较少而且期限较短,如果创业群体想要长期发展项目或维持企业就只能通过长期贷款的方式筹措资金。此外,政府提供补贴具有严格的限制门槛,仅有少数创业项目能够满足要求。在保障制度方面,地方政府没有认识到社会保障制度在增加返乡群体人力资本、减少流动成本、提高风险抵御能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在出台返乡创业支持政策过程中忽视了对社会保障问题的关注,影响了返乡创业群体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三)公共服务短板突出,引人留人能力欠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推进方向是解决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和农村发展不充分问题,当前城乡之间的公共服务供给差距是阻碍乡村引进人才、留住人才的重要原因。在乡村基础设施方面,乡镇政府的财政缺口使得其对上级财政的转移支付依赖性较强,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均等化的路径选择,导致道路交通、供水供电、移动网络、信息物流等基础设施难以实现与城市地区的互联互通,制约了由城市消费需求转变所带来的社会资源回流乡村、反哺乡村,阻碍了乡村产业向智能化、精细化、现代化的进一步转型升级。在乡村公共事业方面,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公共事业发展长期滞后于实际需要,尤其是乡村教育事业面临着生源数量减少、优秀师资流失、教学设备简陋、教育理念落后等多种难题,这种城乡之间明显的公共事业发展差距导致乡村无法为返乡群体及其家庭成员提供优质的人居生活条件和成长成才环境,迫使部分返乡群体出于个人原因或家庭原因终止创业项目,选择重新离乡返城。

三、返乡创业助推乡村振兴的优化对策

(一)积极引进增量人才,大力培育存量人才。破除返乡创业助推乡村振兴的人才瓶颈,必须积极引进增量人才,大力培育存量人才,使农业农村共享人才发展红利。一是完善人才引进政策,促进乡村人才回流。充分发挥公共政策在人才配置和资源调控中的重要功能,积极出台、尽快完善支持各类人员返乡创业的政策,重点解决返乡群体所面临的融资、用地、保障等问题,逐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打通人才回流渠道。同时,对于优秀高层次人才要给予适量的政策倾斜和物质扶持,激发高端人才扎根乡村、服务乡村的内生动力。二是培育乡村本土人才,打造新型“三农”队伍。着力构建“政府主导、高校依托、社会参与”的协同化职业农民培育模式,不断提升乡村本土人才的科学文化素养和生产劳动技能,推动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逐步取代传统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规模经营和社会化服务,努力打造一支懂知识、有技能、能创新的农业经营者队伍。(二)强化财政资金支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破除返乡创业助推乡村振兴的制度瓶颈,必须强化财政资金支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减轻返乡创业群体的融资成本和保障压力。一是持续增加财政投入,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建立健全财政涉农投入保障制度,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确保投入力度不断增强、总量持续增加,同时,积极培育政策性银行、商业性银行、合作性农村金融和民间金融机构共存的金融体系,不断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及服务模式,为返乡群体创业提供更加便利的金融服务。二是深化社保制度改革,弥合城乡保障差距。不断提升农村社保专项财政支出比例,逐步补齐与返乡群体相关的住房、医疗、养老等保障项目的短板,解除返乡创业参与乡村振兴者的后顾之忧,同时,着力破除社会保障制度的“区隔化”“碎片化”和“断裂化”,加快构建城乡社会保障有机衔接的转换机制,推进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三)着力优化创业环境,提升服务。供给水平破除返乡创业助推乡村振兴的服务瓶颈,必须着力优化创业环境,提升服务供给能力,确保乡村既能持续引进人才又能长期留住人才。一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打造美丽乡村。探索建立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模式,以资金间的整合互补缓解公共财政转移支付压力,统筹规划城乡一体的交通、信息、能源、物流等基础设施网络,促进区域间经济要素和社会要素的流通共享,为返乡群体提供优良的营商创业环境和便捷的人居生活条件,使乡村公共服务真正得到返乡群体的认可和接纳。二是优先发展公共事业,补齐服务供给短板。推动建立以城带乡、整体推进、均衡发展的公共事业发展机制,全力改变乡村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公共事业薄弱、落后的局面,实现乡村“五位一体”的全方位振兴,为返乡群体及其家庭顺利回流乡村、认同乡村、扎根乡村、服务乡村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贾钰森 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