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农民工培训总结十篇

时间:2024-02-23 17:46:09

返乡农民工培训总结

返乡农民工培训总结篇1

去年下半年来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东南沿海地区一些外向型中小企业效益大幅度下降甚至停产倒闭,导致大批外出农民工回流返乡。为准确把握农民工问题对社会稳定的影响,及时、准确地为政府提供农民工外出、返乡、就业和培训等情况,近期,我们就**区返乡农民工情况进行了一次专项调查。

全区农民工返乡现状

**区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区县,20xx年全区劳动力总人数15.5万人,其中外出务工人员6.4万人,占劳动力总数的41.2%。从调查统计的情况分析,全区农民工返乡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返乡和外出人数“一减一增”。从劳动部门统计数据来看,农民工返乡人数呈逐月回落态势。二月份、三月份、四月份返乡农民工人数分别为19058人、20479人、21712人,环比分别增长7.5%、6%,四月份返乡人数增幅较三月份下降1.5个百分点。二、三、四月份外出就业人数分别为10036人、13244人、17496人,环比分别增长32%、32.1%,四月份外出人数的增幅较三月份外出人数增幅上升0.1个百分点。外出就业人数的环比增幅远远高于返乡人数的环比增幅。

返乡人员务工地比较集中。调查发现,返乡前80%的外出农民工集中分布在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域,主要从事制造、建筑等劳动密集型产业。

企业效益下降是农民工返乡的主导因素。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广泛,无论是出口外向型企业,还是物流业、建筑业等,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冲击。企业因产品积压、销售不景气甚至倒闭破产,导致农民工无法维持正常生计而返乡,这类情况占到70%。但有30%的农民工受强农惠农等大好政策的吸引(如粮食、农资综合等各项补贴政策以及一些新的土地优惠政策)决定返乡从事农业生产。

培训力度加大。为提高返乡农民工的再就业、创业技能,**区积极组织落实农民工参加各类劳动技能培训。截至4月份,全区农民工参加培训人数达1523人,其中返乡农民工参与培训481人,占农民工培训人数的31.6%。

农民工返乡利弊分析

农民工返乡既有利好的一面,又有不利的一面。

有利方面:一是有利于优化农业生产队伍结构。外出的农民工长期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务工,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更新了观念,积累了资金,学到了内地从未有过的先进经验,返乡农民工带回了资金、技术、观念和经验,使农业生产队伍得到进一步的壮大和优化,给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二是有利于家庭稳定和谐。青壮年农民工的返乡,将大大减轻留守老人的生产生活负担,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有了规律和保障,老人不再孤独,儿童不再孤单。

不利方面:一是外出劳务收入减少,直接影响农民增收。二是就业压力加大。据劳动部门四月份统计显示,返乡农民工累计21712人,今年外出就业人数17477人,未就业4235人,占返乡人数的19.5%。三是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农民工整体素质相对较低,若长时间未能实现就业,难免出现急躁、埋怨等不稳定情绪,甚至暴露出过激行为,给维稳工作增添不利因素。

建议

针对金融危机下农民工返乡的实际,要抓好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工作。

认真抓好农民工返乡情况统计监测。充分发挥乡镇、街道办事处基层劳动保障服务站的职能作用,深入村组逐户开展调查统计,及时掌握和上报农民工返乡动态信息。劳动保障部门要及时对返乡农民工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合当地产业发展、劳动力需求、农业生产特点等情况,提出对返乡农民工培训、再转移就业、创业的对策意见,为返乡农民工做好服务打好基础。同时借助报纸、电视等重要媒体开办专题栏目,搞好政策宣传、及时就业信息。

强化返乡农民工的技能培训。由劳动保障部门牵头,各相关单位密切配合,结合返乡农民工的实际、适应转岗转业和结构调整的需要,大力开展就业培训和创业培训,为返乡农民工就地就业和创业提供优质服务,为实现再务工或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打好基础。

引导农民工就近就地转移就业。一是进一步发展壮大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种养、旅游休闲服务业的生产经营规模,鼓励吸纳当地劳动力,为返乡农民工提供更多就业岗位。二是各乡镇要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规模种植,创办乡镇企业,吸纳本地返乡人员就地务工。如四都坪乡即将启动的五倍子万亩种植基地和钒矿开采项目都将有效地吸纳本地返乡农民工,为其创造再就业机会。三是抓住国家扩大内需机会,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依托农田水利、交通、沼气工程等农业项目建设,增加农民工的就业机会。四是加强区域劳务合作,通过招商引资,促成项目建设,实现农民就地就近开展劳务创收,为农民工外出务工开辟新的渠道。

返乡农民工培训总结篇2

【关键字】返乡农民工 就业 创业 长效机制

受金融危机引发的外部经济环境恶化的影响,农民工失业问题显得日益紧迫。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指出,目前已有大约两千万的农民工由于经济不景气而失业返乡。农民工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 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农民工工作直接关系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帮助返乡农民工群体解决失业问题,已成为当下各级政府十分急迫的事情。

在元旦、春节期间,我们农民工返乡问题调查组,对赤壁市乡镇、部分规模企业进行了抽样调查。通过发放调查问卷、采访相关负责人及返乡农民工等方式,对农民工返乡回流的原因、特点、思想状况进行了深入分析,以下是调研情况的分析报告。

一、返乡农民工基本情况

1、春节前返乡农民工整体情况

赤壁市是内地的劳动输出大县(市),据调查显示,赤壁市在外农民工共12万多人,占全市人口总数的23.6%,主要分布在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这些农民工具有如下四个特点:一是外出务工时间长,二是家中土地已基本荒芜或转让,三是家庭以打工收入为主,四是年龄多数在20至45岁之间。2008年秋季,受沿海企业破产、停工、裁员、降薪等因素影响,一部分农民工开始提前返乡。

截至2009年春节,赤壁市返乡农民工总数为34872人,占外出务工人员的30%。返乡农民工中以从事服务业和建筑业为主,占返乡农民工总数的65%。从农民工返乡原因来看,春节正常返乡的21475人,占返乡农民工总数的61.6%;失业性返乡的12700人,占返乡农民工总数的36.4%;其他事务性返乡的697人,占返乡农民工总数的2%。从行业角度来看,返乡农民工主要从事机电制造和纺织业,占返乡农民工总数的65%;其次是从事服务业和建筑业,占返乡农民工总数的32%。从地域角度来看,返乡农民工中在广东省务工的最多,约占返乡农民工总数的60%,在江浙一带务工的约占30%。

2、春节后农民工重新外出务工情况

春节后,大部分农民工重新选择了外出打拼。根据我们的调查,这部分农民工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第一类是节后正常返岗的农民工,约21400人,占节后外出务工人员的81%。第二类是盲目外出,到大城市碰运气的农民工,这部分约有5200人,占节后外出务工人员的17%,主要以第二代打工者为主(80年代以后出生)。第三类为其他情况,由节后返岗的亲戚朋友帮助联系到就业岗位而外出。

3、滞留在赤壁的返乡农民工基本情况

返乡农民工中,目前滞留在赤壁市的共7594人,占返乡农民工总数的22.2%。其中,返乡后在市内实现就业的2396人,占滞留人员的32%,这部分主要为原在大城市从事服装、餐饮、纺织等行业的农民工;在家边务农边待业或完全处于失业状态的返乡农民工5073人,占滞留人员的67%,这部分主要为没有劳动技能和年龄偏大的返乡农民工;在农村创业的125人,主要从事种植、养殖和其他个体经营。

二、返乡农民工的主要特点

通过对返乡农民工个体素质调查,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1、年轻人居多,且文化程度偏低

在接受调查的人员中,外出务工的基本上为45岁以下的青壮年,具有较旺盛的精力和体力。其中25岁以下的占36%,25岁至35岁的占46%,35岁至45岁的仅占18%,另外已婚人数占调查总人数的46%,未婚的人数占54%。

学历方面,初中及以下学历占62% ,高中或中专占29% ,大专文化程度占8% ,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占1%。从工作性质看,普通工人占56%,技术工人占31%,经商占7%,销售管理占3%,其他占4%。多数农民工文化素质偏低,所从事的工作中,加工制造业占32%,建筑业占35% ,服务业占12% ,零售批发占10% ,其他占11%。

2、收入水平较低

统计显示返乡农民工大多属于低收入群体。其中月收入1000元以下/月的占12%,1000—2000元/月占30%,2000—3000元/月占36% ,3000—4000元/月占22%。

3、再就业愿望强烈,并迫切希望得到扶持

调查中约有26%的受访者想在本地找份工作,既能挣钱,还能照顾家庭。有9%的想在家务农,这部分人员主要是文化低,无一技之长,即使在外打工,也是从事重体力活或简单劳动,且收入低下。有20%的想在家创业,这部分人有一技之长,年纪相对偏大,文化程度相对要高一些,多年在外打拼积累了一些经验,回乡后想靠自己的本事立足发展。有41%的等待机会再次外出务工,这部分人家庭条件较差,留在家乡也无发展前景,因此希望在继续寻找机会外出挣钱。

另外,大部分农民工自身无一技之长,在家乡就业、创业面对着来自地方就业机制和自身能力、经验的限制,迫切希望能够得到能力培训乃至优惠创业政策的帮扶。

三、赤壁市目前采取的措施及政策

经调查,我们了解到对返乡农民工问题,赤壁市政府出台了多项扶农政策,主要从就业和创业两个角度积极解决返乡农民工的问题。

1、采取了可行措施促进返乡农民工就业

(1)迅速摸清农民工回流情况。为了全面掌握农民工返乡情况,劳动部门及时制定了《返乡农民工情况调查表》,两次将《调查表》下发到各乡镇和基层劳动保障服务机构,及时对辖区内农民工回流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摸底。

(2)结合对返乡农民工的调查摸底,积极开展企业用工调查。分辖区对全市400多家企业开展用工调查,掌握市内用工单位的用工数量、行业工种、工资待遇、缺岗人数等需求情况,通过信息引导,促进有相关就业意愿的农村劳动力有序对口就业,细化到每个专业、岗位。

(3)实施特别培训计划,提高返乡农民工就业能力。结合本地企业岗位空缺的实际,制定返乡农民工培训计划,并组织市就业训练中心及社会办学机构为返乡农民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共4期,培训返乡农民工近700人。

2、出台多项扶农政策鼓励返乡农民工创业

赤壁市出台一系列政策,扩大了农民工的就业范围。一是扩大创业范围。凡法律法规未禁止的行业领域向各类创业主体开放。二是简化审批程序。除法律法规规定的前置审批外,其他前置审批一律取消。三是降低准入门槛。申请个体工商业、创办合伙企业或独资企业登记,一律不受出资数额限制。四是放宽经营场所限制。按照法律规定的条件、程序和合同约定允许创业者将家庭住所、租借房、临时商业用房等作为创业经营场所。五是拓宽融资渠道。对成功创业带动就业的农民工,凡与就业人员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缴纳了社会保险费的,即可申请小额担保贷款,货款额度最高可达5万元。 转贴于

四、对解决农民工创业就业问题对策的思考

目前金融危机还深不见底,赤壁市返乡农民工情况可能还会发生变化。因此,我们认为政府在全局考虑就业问题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农民工返乡问题,从民本的高度抓好农民工就业工作。

1、出台政策,帮扶创业

要研究制定扶持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的具体政策措施,推行联合审批、“一站式”服务、限时办结和承诺服务等,开辟农民工创业“绿色通道”,放宽准入条件,降低创业门槛,改善创业环境,并在用地、收费、信息、工商登记、纳税服务等方面,给予农民工返乡创业更大的支持,鼓励扶持有愿望、有条件、有一定技能的农民工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

2、扩大培训,促进就业

在培训机构上,可以依托就业训练中心并结合各项技能培训;在培训内容上,重点围绕制造业、服装业等领域的就业岗位,开展订单培训;在政策扶持上,实行困难企业在岗培训补助,鼓励企业以职工教育经费加强在岗职业技能培训。鼓励返乡农民工参加免费技能培训并发放培训期间生活补助,免费提供食宿,真正实现农民工培训“零负担”。

3、搭建平台,推动就业

以行业为基础,以乡镇为单位,定期和不定期举办面向农民工的大型劳务招聘会。对职业中介介绍农民工就业的可以实行以奖代补政策。同时建立专业就业服务组织,积极开展项目设计、风险评估、创业指导、职业介绍和就业信息等“一条龙”式服务。加强农民工权益保障工作力度,严格执行企业工资保证金制度,建立劳动、建设、公安、工商、金融、工会等有关部门对企业拖欠工资行为的联动防控机制,确保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并稳步推进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

【参考文献】

[1] 吴敬链: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三农”问题[J].宏观经济研究,2002(6).

[2] 樊钢:农村问题思考应眼光辽阔[EB/OL].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网.

[3] 陈映芳:“农民工”制度安排与身份认同[J].社会学研究,2005(3).

[4] 罗明忠: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和谐劳动关系建设[J].农村经济,2008(6).

返乡农民工培训总结篇3

一、我县返乡农民工就业的总体形势

去年下半年以来,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沿海相当一部分外向型出口加工企业关闭或停产,全国房地产业严重不景气,煤炭价格急剧下跌,矿山企业安全事故频发,导致我地相当数量的在外务工人员失去就业岗位返乡,不仅给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带来负面影响,同时也对农村的和谐稳定带来很大压力。据县人劳局劳务办的统计显示,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县返乡农民工的总数为***人,占全县外出务工总数的9.99%,截至3月27日,全县尚有5***名返乡农民工尚未重新就业,占全县外出务工总人数的7.97%。

县委、县政府及各乡镇党委政府对返乡农民工的就业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年初以来,采取了许多应对措施,一是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县劳务经济产生冲击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了对劳务经济的领导;二是通过召开大型劳务洽谈会,加大了有组织输出的力度;三是提前开工了一批本县的建设项目,积极与***项目方协调联系,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四是立足本地农村产业的发展,引导返乡农民工投入农村产业的规模化经营;五是创造宽松环境,指导、帮助一部分有头脑、有能力的返乡农民工创业,累计为返乡农民工创业提供小额贷款***万元;六是开展返乡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在调查中了解到,这些措施在乡镇和村级组织得以落实,已经取得或者正在显现效果。**、**、**、**等乡镇积极与***项目部联系沟通用工信息,认真搞好有意参与***项目的返乡农民工的报名统计工作。**、**、**等产业大镇积极引导部分返乡农民工从事畜牧、养殖等绿色产业的规模经营。**镇积极为返乡农民工回乡创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支持**村二组***利用10多年在外务工积累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回乡投资***万元建设**厂,建成投产后,可就地吸收返乡农民工130人。**镇**村采取组织返乡农民工参与***项目辅助工程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使返乡的农民工人人有事可干。从目前来看,农村的社会形势总体上是稳定的。

二、返乡农民工的要求和应当注意的几个倾向性问题

在调查中通过座谈走访了解到,目前返乡农民工对政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1、要求政府提供可靠的用工信息,继续加大有组织输出的力度。加强与***项目、***等建设单位的联系,使他们能够就地就近解决再就业问题。

2、部分打算留在家乡从事农村产业规模化经营的返乡农民工,希望政府在小额担保贷款和扶贫资金上加大扶持力度。

3、部分青年返乡农民工希望政府提供“订单式”就业培训,使他们能掌握一技之长,便于今后找到更好的就业岗位。

4、有回乡创业能力的务工能人要求政府对他们的创业给予招商引资同等的政策支持。

5、乡(镇)、村两级要求县上积极争取实施一批交通、水利、生态移民等农村基础建设项目,就地消化转移一部分返乡农民工。

同时,调查组在调查中也注意到当前在返乡农民工这个群体和乡镇工作中普遍存在一些倾向性问题:

1、缺乏对国际金融危机长期困难的应对准备,相当一部分返乡农工认为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很快就会过去,缺乏长期战胜困难的心理负荷。

2、依赖、等、靠思想严重。相当一部分返乡农民工回到家乡不愿回到土地务农,等待政府想办法安置他们,观望等待,坐吃山空。

3、对再就业薪酬的心理预期值过高,特别是原来在矿山企业打工的返乡农民工,现在大钱没处挣,小钱又看不上。本地有一天30-50元薪酬的工作不愿干。

4、乡镇对返乡农民工的底子不清,担心如实统计上报会自找麻烦,影响当年工作考核。因此造成有关返乡农民工的统计数据与实际情况不符,影响县上的宏观决策。

5、村级组织对返乡农民工的教育引导亟待加强。

三、我县返乡农民工再就业工作的几点建议

1、进一步提高对返乡农民工再就业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就业是民生之本,劳务经济收入在我县农民纯收入中占据绝对比重。农民工就业问题事关千万个家庭的生计,也事关全县农民能否持续稳定增收,大量返乡农民工没有正当稳定的职业,对社会稳定的负面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妥善解决好返乡农民工的就业问题,是当前保持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十分紧要的问题。全县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方面都要进一步提高对做好返乡农民工就业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进一步加强领导,强化措施,优化服务,切实解决好返乡农民工的就业问题,促进全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

2、认真调查摸底,掌握真实情况,以利于县上对返乡农民工再就业工作实施针对性的指导。我们在调查中掌握的返乡农民工的数据、情况与乡镇统计上报的数字、情况有较大出入,我们分析一方面与基础统计工作不实有关,一方面也与乡镇担心真实统计会自找麻烦、影响乡镇的考核有关。因此,建议县上拿出相应的办法,鼓励乡镇统计真实数字,上报真实情况,以保证县上根据真实情况做出相应的决策。建议在全县开展一次县不漏乡、乡不漏村、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人的返乡农民工统计调查摸底,不仅要掌握真实数字,还要对返乡农民工的就业、创业、培训需求进行全面调查掌握。同时,建议解决村级劳务信息员的报酬问题,加强劳务信息和数据统计等基层和基础工作。

3、多措并举,妥善解决返乡农民工就业问题。解决返乡农民工就业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当采取“多条腿走路”的方法:一是加大有组织的输出力度,继续有组织输出一批。我县劳务经济的根本出路还在于扩大有组织的输出。因此,要继续坚持两眼向外的战略,既要密切与我县劳务输出老区的关系,又要扩大与新区的合作;既要发挥县乡两级劳动服务机构的枢纽作用,又要发挥务工能人的带动作用,千方百计扩大有组织输出。二是加大协调,借助***、***等重大项目建设消化吸收一批。当前,***项目建设业已开工,县乡两级要积极利用援建关系,与***建设承包单位达成合作意向,尽可能地吸纳本地劳务工从事非技术性劳务。同时,要力促***项目尽早开工,吸纳一批返乡农民工。三是要加大本县建设项目的争取力度,利用农村交通建设、水利建设、生态移民、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就地就业一批。四是绿色产业转移一批。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和林权制度改革,鼓励务工能人回乡参与绿色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兴办绿色企业,就地转移一部分返乡农民工。同时,要用好扶持政策,扶持部分返乡农民工发展规模种植和养殖。五是组织技能培训一批。教育引导青年农民工不要逆势而动,盲目外出,在全社会就业岗位不足的情况下,加大有组织的技能培训力度,让他们潜下心来,学习掌握一门劳动技能,为今后外出谋取更好的工作岗位打好基础。要加大培训力度,优化培训科目,提高培训质量。由于我县人人技能工程启动于200*年,在200*年以前初高中毕业的学生大部分没有接受过职业技能培训,建议加大对这部分人的培训力度,使他们掌握一技之长。在培训期限的安排上,多办短班。在培训科目上,应当采取“菜单式”培训,市场需要什么工种我们就培训什么科目,学员要求培训什么科目,我们就培训什么科目。在培训内容上,应适当减少理论,增加实际操作技能的培训内容。使广大适龄青年只要经过培训,就能成为一名熟练工人。六是扶持创业带动消化一批。要着力创造更好的环境,提供更好的服务,鼓励在外闯荡多年,具有一定经济头脑和创业能力的能人回乡创业,带动消化一部分返乡农民工。

4、建立多部门联动机制,积极为返乡农民工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首先,对返乡能人创业在领导上给予高度重视,对投产后可以达到规模以上企业标准的,在领导精力上应当同招商引资一样重视,实行一个企业一个领导包抓,一套班子服务,召开现场办公会议,切切实实地为企业办实事、解难事。其次,县上应制定针对返乡农民工创业的优惠政策,以招商引资的同等待遇对待务工能人返乡创业,在项目申报、用地审批、资金信贷、税费减免、供水供电等各方面进行扶持;建立创业服务“联动机制”,做到手续从简,收费从低,办事从快,服务从优,为返乡农民工创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指导。第三,要有一定的组织形式,建议适时组织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召开座谈会和项目对接会,宣传县上的优惠政策,鼓励有一定资金规模和技术实力的返乡人员独资或联办企业,为返乡农民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返乡农民工培训总结篇4

经过认真的筹备,春节长假后我县第一期失业返乡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班今天正式开班,这标志着我县惠及返乡农民工免费职业技能培训的喜事、好事全面启动。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对培训班的开班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各位学员表示诚挚的欢迎!

开展失业返乡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是提高失业返乡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

当前,受国际金融危机蔓延的影响,我县陆续出现失业农民工返乡,截至目前,全县失业返乡农民工返乡(含季节性返乡)已达4.032万人,占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总数的8.5%,其中,因金融危机直接影响而失业返乡的农民工已达到2.99万人,占失业农民工返乡总数的74%。失业返乡农民工就业再就业已成为我县当前就业工作一个新的课题。

就业是民生之本,和谐之基,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县劳动就业部门举办本期失业返乡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班,是为了认真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农民工稳定就业切实解决失业返乡农民工有关问题的通知》及市、县再就业工作会议精神,在对各乡镇失业返乡农民工就业再就业愿望的调查基础上,结合失业返乡农民工的就业状况和实际需要,举办本期培训班,其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促进失业返乡农民工就业再就业,是党和政府为广大失业返乡农民工办的一件大好事、大实事,是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民生工程”的具体行动。

“外出务工把钱赚,不在家里当穷汉”,已成为同志们的共识。但我县农民工普遍缺乏职业技能,没啥手艺,出苦大力的多,真正干技工挣俏钱的少。因此,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使劳动者掌握一技之长已经成为当务之急。一是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是稳定就业的实际需要。从目前的就业形势看,全国现在不缺大学生,而是缺有技术特长的工人。现在外出务工,不是用工单位难找,而是技术工人难找。只要经过职业技能培训,掌握一门实用技术,到哪都能找到稳定工作。二是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是促进劳动力高薪就业的必然选择。要想挣钱多,必须得有一技之长,这已经被实践所证明。三是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是实现劳动力由“体力型”就业向“技能型”就业转变的唯一途径。劳动者要提高素质,必须走培训这条路。劳动者只有通过职业技能培训,掌握一技之长,才能真正就业、就好业,农民工也才能真正转变身份,离开土地创业致富,变成产业工人。四是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是落实国家先培训、后上岗的就业培训制度,特别是对技术工种从业人员实行就业准入制度,持证上岗的实际举措。

在此,我希望在座的农民朋友,要珍惜本次学习机会,认真学习,虚心请教,确保此次职业技能培训学有所获,学有所用,真正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

返乡农民工培训总结篇5

为认真贯彻落实县政府三次全会精神,切实抓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圆满完成市下达我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任务。县政府决定召开全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总结前阶段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对下阶段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进一步分析形势,明确目标,强化措施,扎实工作,加快推进全县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健康协调发展。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前阶段工作简要回顾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各级各有关部门积极协调,紧密配合,坚持把劳务输出工作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手段来抓,不断健全网络,加强引导,强化培训,大力组织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截至4月底,全县已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80538人,占全年目标任务的91.3%,实现务工工资性收入2.89亿元、务工纯收入1.45亿元。总结前阶段工作,取得的成绩主要有:

(一)措施有力,返乡农民工安置工作有效开展。一是对返乡农民工进行摸底调查,研究和掌握农民工返乡原因及进出情况,对正常返乡和受金融危机影响返乡农民工进行分类造册,实施返乡农民工动态监测管理,并实行零报告制度,定期报告返乡农民工动态情况。二是积极对返乡农民工进行创业培训,切实帮助解决农民工最迫切、最需要的问题,针对返乡农民工技能单一的实际,在摸清返乡农民工底数的基础上,突出以提高返乡农民工专业技能为重点,对返乡农民工提供就业援助。同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制定返乡农民工“特别”培训计划,大力开展技能型人才储备培训,为返乡农民工实现再就业做好“充电”服务。三是积极引导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协调金融部门将小额担保贷款发放到有意愿自主创业的农民工手中,逐步把开展创业培训等扶持政策向农村延伸,协调相关部门优先为返乡创业农民工办理相关证件,简化办证手续,及时帮助解决农民工创业中遇到的困难。目前,全县因金融危机返乡农民工达18200人,已实现就业13335人。

(二)拓展培训项目,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实施“阳光工程”培训、示范基地培训和大面扶贫培训项目,采用“流动课堂”、“夜校培训”等方式,扎实开展农村劳动力引导性培训和基本技能培训。截至4月底,全县共开展培训85期6045人,实现培训后转移3900人,其中:开展引导性培训62期4558人,开展以电工、电焊工、缝纫工、钢筋工、砌筑工等专业技能培训23期1487人。

(三)加强市场对接,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市场与社会中介机构的作用,积极为农民工转移就业牵线搭桥,做好市内外务工人员创业情况调查统计,采取内外输出结合的方式,合理有序引导农民工转移就业。自去年10月以来,共为我县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及县内企业输送农民工4380人。截止今年4月底,全县新增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21790人,其中因受金融危机影响返乡农民工重新安置转移12950人,尚有4865人待逐步培训后转移。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县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中存在困难和问题。一是返乡农民工安置问题不容忽视,若不能及时再就业,部分返乡农民工家庭将出现返贫。据统计,我县返乡还未实现再就业的农民工有4865人,若不能实现再就业,年内将有4500个左右农村家庭户均减少收入10000元以上。二是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劳动技能单一,大部分外出务工人员从事劳动强度大而收入低的行业。三是组织化输出程度还需进一步提高,农民工盲目无序流动的局面还需进一步扭转。四是部分乡镇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的重视不够,工作流于形式,应对农民工返乡工作有针对性的分析研究和抓落实不够,培训补助资金的使用渠道不明确等情况普遍存在。这些问题将严重影响今年我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各乡镇和县直相关部门务必引起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分析形势,正视困难,切实增强抓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尽管今年劳务输出面临很大困难,但我们也要看到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一是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劳务输出是我县农民增收的重点项目,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实现全年农民增收目标起着决定性作用,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该项工作,有利于我们调动和整合各类资源。二是培训力度不断加大。以“阳光工程”、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民工夜校培训试点、“科技入户”工程等项目为载体,深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有利于提高农民工素质。三是国家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实施扩大内需项目加大固定资产投资的政策,我们要紧紧抓住实施国家扩大内需项目需要大量农民工参与建设这一大好机遇,抓好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建设与劳务输出工作的对接,有效促进扩大农民工就业。

抓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推进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重大举措;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农村城镇化的的根本途径;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调动农民积极性、促进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受金融危机的影响,面对返乡农民工人数增加,劳动力转移输出压力大等困难,我们的思想不能松懈,措施要更加扎实,充分看到危机中的机遇,把劳务输出作为我县农民增收的重点项目抓紧抓实,坚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返乡农民工创业“两手抓”。各级各部门必须加强领导,明确目标,落实责任,把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力由农村向城镇转移,向非农产业流动,培养一支合格的劳务大军,做大培强我县劳务经济。

三、明确目标,强化措施,认真抓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

转移农村劳动力、发展劳务经济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既要全面部署、整体推进,更要突出重点、狠抓关键,总的要求就是要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能人带动”的原则,按照培训服务齐抓、需求供给对接、就业创业并举的思路,加强培训,规范管理,搞好服务,提高劳务输出的数量和质量,促进农民增加收入,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坚实的基础。我县2009年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总体目标是:全年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8.82万人;实现务工工资收入8.1亿元以上,净收入3.43亿元;完成大面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1.6万人,高田乡务工人员夜校培训4900人。围绕以上目标,重点抓好7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为切实抓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做大培强我县劳务经济产业,真正把劳务输出当作一项“富民工程、德政工程”来抓,在今天的会上,县政府将与各乡镇签定目标责任书。同时,各乡镇和县直相关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按照张县长4月24日在县政府三次全会上对全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的安排部署,结合今天会议的要求,明确目标任务,强化工作措施,落实人员责任,认真抓实各项工作,确保年度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

(二)强化宣传,营造氛围。与周边地区和沿海发达地区相比,我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起步较晚,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运作体系,广大农村群众对该项工作的认知度不高。各乡镇要深入搞好宣传发动,扩大宣传声势,开辟宣传专栏,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培训、劳务输出、务工信息、维权保障等方面的宣传报道,认真抓好相关宣传资料的制作和发放,切实做到在服务中宣传,在宣传中抓好服务,营造密切关注农民工的良好氛围。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合作,密切配合,紧紧围绕让农民“出去有路、就业有岗、务工有为、回乡有成”的思路,认真做好输出前、输出中和输出后的各项服务工作,真正把劳务输出做成一项“富民工程、德政工程”。

(三)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劳动力就业能力。要进一步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能力,一是要认真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各类培训项目,制定培训计划和方案,合理设置培训课程,要以提高职业技能为重点,进一步突出开展市场急需的职业技能培训。二是要加强与各大企业、用人单位联系,建立长期的劳务合同关系,大力组织定单培训,同时要开展政策、法律法规知识、安全常识和公民道德规范等引导性培训,增强农民工遵纪守法意识,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三是要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培训。县人力资源办、劳动就业局、职教中心要联合建成培训系统,整合现有培训资源,充分利用现有培训机构的培训场所、设备、师资等,积极探索低成本、高效率的新培训模式,把培训班延伸到乡村,促进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培训就业,努力做到培训一人,合格一人,转移就业一人,确保技能培训时间达20天以上,培训后转移就业率达85%以上,培训发证率达60%以上。同时,实施劳动力培训必须做到“两个公示”,一是要把实施的农村劳动力培训项目公示到村组一级,二是要把每期培训的时间、地点、内容、资金使用情况等公示到村组一级。

(四)加大市场开发力度,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由于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起步较晚,劳务市场机制发育不健全,尚未形成良好的基础和优势,目前还有许多农民工属单枪匹马、零星分散地盲目外出,远远适应不了劳务市场对农民工大批量的集中需求,因此,加强区域内外的劳务市场对接,努力开辟劳务用工市场,积极引导组织农民有序转移输出,是提高转移质量和打造劳务品牌的必然途径。一是要通过参加各种劳务洽谈会搞好对接,进一步拓宽沿海发达地区劳务市场,积极同输出地的用工企业进行沟通联系,认真考察用工岗位,确立合作意向,有组织地输送农村劳动力,完成县委、县政府下达的有组织输出任务。二是要依托务工能人、劳务中介机构、劳务经纪人开辟县外用工市场,充分发挥其信息灵通、联络面广的优势,使其成为政府组织的有利补充,在组织引导劳动力合理流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三是县人力资源办要制定出具体的组织化输出方案,将具体任务分解到各乡镇。县人力资源办、劳动就业局、县职教中心、各乡镇人力资源办等相关部门要形成合力,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作用,建成一套完善的组织输出系统,认真搞好农民工的转移输出服务,真正达到“输出一个、带动一批,输出一批、带动一方”的效果。

(五)抓好维权服务,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目前,农民工权益受侵害的现象时有发生。县人力资源办要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切实做好农民工维权救助工作。一是要在维权重点上实现突破,加强农民工劳动合同管理,完善劳动合同,规范劳动合作行为,坚持做到“四不转移”:即用人单位合法资质不全不予转移,劳动强度过大不予转移,工资收入没保证不予转移,国家规定的工伤等保险不缴不予转移。要规范中介市场,严厉打击黑中介坑害农民工的行为。二是要在维权环境上形成声势。要积极协调各职能部门有计划开展专题咨询活动,借助新闻媒介广泛宣传农民工对社会所做的贡献,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关注、关爱农民工的良好氛围。要通过多种方式,积极向农民工普及维权知识,强化维权意识,努力形成在参与中维权、在帮扶中维权、在舆论监督中维权的强大声势。三是在维权工作上形成合力,加强与劳动、教育等部门的联系与合作,要加强跨地区越部门合作,在维权过程中协调沟通,做到农民工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有人听、有人管、有人为之伸张正义。要充分发挥好农民工法律服务中心的职能作用,发挥好驻外农民工服务站及联络点的作用,使之成为农民工转移的桥梁和纽带,切实维护所在地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六)抓好基础建设,完善工作机制。一是要规范台帐管理,加强信息网络平台建设。各乡镇要在健全台帐的基础上,认真抓好农村人力资源数据库建设,搞好动态追踪管理,进一步摸清本地农村劳动力资源情况,及农村富余劳动力资源总量、求职愿望、外出务工人员输出数量、务工地点等基本情况。县人力资源办要充分利用县人力资源开发网,随时收集和劳务用工信息,加强对外劳务市场对接,努力搭建劳务信息平台。县、乡两级人力资源办要认真做好培训台帐及转移就业台帐的管理,切实做到帐实相符。二是完善制度管理,建立健全农民工服务体系。要建立完善一系列管理制度,包括农村人力资源调查制度、农村劳动力培训管理制度、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制度、农村劳动力维权救助制度、情系农民工活动制度等。要进一步完善工作手段,提高服务能力,形成一套工作运行高效、督促检查有力、信息反馈灵敏、上下步调一致、左右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要及时成立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站,建立健全技能鉴定工作制度,加大技能鉴定工作力度,使更多参加技能培训的农民工获得职业技能鉴定资格证书。三是严格资金管理。各培训项目资金要严格按照相关管理办法的规定,用好管好培训资金,杜绝出现违法违纪行为,确保培训资金使用安全,使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最大效益。

返乡农民工培训总结篇6

论文关键词:农民工;返乡创业;SWOT分析;成人教育

SWOT分析法又称态势分析法,发轫于管理学领域,20世纪80年代由美国旧金山大学海因茨·韦里克(H.Weihrieh)教授提出。SWOT分析法基于系统论的视角,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综合考虑某一组织内部和外部环境的不利因素、有利因素,进行系统评价,从而明确组织的发展方向,选择最佳发展策略。其中,S是指组织自身所具备的优势(Strengths),w是指组织自身所存在的劣势(Weak—ness),O是指组织在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机会(Opportunities),T是指组织在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威胁(Threats)。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外出务工经商的农民工带着大量的信息、技术、资金、项目等返回农村创业,农民工返乡创业热潮正在兴起。根据农业部乡镇企业局公布的数据,目前,有近500万农民工利用在外学到的技术、积累的经验和资金,回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开办工商企业,他们兴办的企业总数占到全国乡镇企业总数的1/5。农民工返乡创业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既有有利的因素,也有不利的因素,机遇与挑战并存。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农民工返乡创业,从中找出有利的因素和不利的因素,并从成人教育的视角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一、农民工返乡创业的SWOT分析

(一)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优势

所谓优势(S),是指返乡农民工自身具备一些因素,使其能够更好地开展创业。返乡农民工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其一,掌握一定的技能。返乡创业农民工进城务工期间,经历了发达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和思想观念的洗礼,自身素质和能力有所提高:获得丰富的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掌握了一定的生产技术,有的甚至还成为一线的管理人员,掌握了现代企业管理技能,从而为返乡创业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其二,获得一定的资金和信息。据不完全统计,返乡创业农民工在外打工平均5年以上,积累了一定的创业启动资金。返乡创业农民工也掌握了一些市场信息。对市场上的需求变化有一定的感知。其三,熟悉当地环境。农民工大多是返回家乡创业,对周围环境较为熟悉,这样能够更加充分有效地利用当地的资源,同时“乡里乡亲”的人际关系有利于他们雇佣到低廉的劳动力,购买原材料以及建立产品销售体系。

(二)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劣势

所谓劣势(W),是指返乡农民工自身存在着对其成功创业不利的因素。其一,文化素质较低。尽管相对于留守农民而言,返乡农民工的文化素质较高。但总体而言,返乡农民工的文化素质较低。乐治后等人对贵阳市周边14个地区、市县的返乡农民工调查表明,33.3%的人只上过小学,56.7%的人上过初中,上过高中的只有10%左右,即90%左右的返乡农民工只有中小学文化程度。较低的文化素质不仅制约农民工对创业项目的选择,而且极易使其创业思路不清晰,对创业困难估计不足,营销观念落后,创业过程控制力较差。其二,创业意愿较低。在根深蒂固的小农经济意识影响下,返乡农民工普遍存在着“小富即安”的思想,创业意愿不高,害怕创业失败导致“人财两空”。据2009年1月中旬北京市协作者文化传播中心对北京、江苏、陕西、重庆等15个省市农民工的调查显示,春节后,多数农民工不愿意留在村里生活,其中59.3%的人仍然选择春节后继续回城市打工,13.2%的人决定在家里呆一段时间看形势,仅有6.8%的农民工选择在家创业。其三,创业技能不足。虽然在外务工的经历使农民工熟悉了企业的运作流程,学会了一些生产经营技术,掌握了一定的操作技能,接受了一些先进的管理理念,但这些经验和技能是单一的、不系统的,相比创业所需的专业技能和管理能力来说,还有一定差距,致使所创办的企业发展后劲不足。

(三)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机会

所谓机会(O),是指外在环境因素变化时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有利的时机。其一,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农民工返乡创业,制定了相关的政策和规定,要求做好返乡农民工工作,加强农民工就业培训,鼓励支持返乡农民工创业。2006年,《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提出“输出地和输入地要加强协作,开展有组织的就业、创业培训和劳务输出”。2008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切实做好当前农民工工作的通知》,要求抓紧制定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具体政策措施,引导农民工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地方人民政府要在用地、收费、信息、工商登记、纳税服务等方面,降低创业门槛,给予农民工返乡创业更大的支持。2009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积极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从贷款发放、税费减免、工商登记、信息咨询等方面予以支持”,帮助返乡农民工顺利实现创业。同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切实做好返乡农民工职业教育和培训等工作的通知》。各地政府也相继制定了相关的政策、法规,引导和扶持返乡农民工创业,从而为农民工返乡创业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其二,党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这些都为农民工创业提供了契机。其三,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特别是农村市场经济体系逐步完善,农产品、涉农产品价格稳步上涨,也为返乡农民工创业提供了较好的市场机会。

(四)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威胁

所谓威胁(T),是指外在环境的变化对农民工返乡创业所造成的不利影响。其一,融资渠道狭窄。对返乡农民工创业来说,融资难是个突出问题。农民工在外务工时虽积累了一定的资金,但对于返乡创业却是杯水车薪。据有关部门测算,在农民工总量中仅有7%—10%的人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具备了创办企业的能力;在投入办企业的资金来源总额中,80%以上的人的自由资金只能占到50%左右。创业资金的不足,极大地束缚了想要返乡创业的农民工的手脚。其二,相关保障制度不完善。尽管各级政府出台了相关政策措施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从资金扶持、费用减免、创业信息指导等方面对返乡农民工给予支持,但是贯彻落实程度不够,短期内很难形成宽松的创业环境。例如,在金融信贷方面,虽然相关部门制定了农户小额担保贷款政策,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政策支持,但上述政策的实施却并非顺理成章。许多银行的贷款手续复杂、成本高、周期长,农民工缺乏担保和抵押,故而从银行获得充足的信用贷款十分困难。在税收、收费方面,返乡农民工创办的企业基本上没有享受到减免政策。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百县3026名返乡创业农民工的调查,60%的被调查者认为“优惠政策缺乏或不能落实”。其三,信息闭塞。相对于城市而言,农村交通不便,消息闭塞,再加上地方缺乏相关的中介机构为创业农民工提供信息服务,导致创业农民工对当地实际和市场需求不能及时准确地把握,对产品的定位不够准确,所创办的企业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此外,虽然许多省市相继出台了返乡农民工创业的政策,但由于宣传力度不够。导致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对于政策的知晓程度低,真正享受到这些政策的人群比重不大,农民工返乡之后,获得政策的渠道较为单一。

二、成人教育应采取的策略

(一)发挥舆论导向功能。营造创业环境

舆论作为一种十分独特的社会意识形式,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产生着越来越直接、越来越重大的影响。“它通过带有价值判断的社会评价……造成一种社会氛围,从而对社会成员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产生影响。在舆论所形成的社会氛围的影响下,社会成员通常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服从舆论的导向与制约。”成人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性极强的教育,具有教育对象的广泛性、教育领域的开放性、教育结构的多维性、教育内容的丰富性、教育途径和方式的灵活性,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舆论导向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鉴于此,成人教育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通过电视、广播、报刊、因特网等各种媒介,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班、研讨会等方式,宣传党和国家有关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策和方针,宣传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现实意义和价值,使社会各界认识到农民工返乡创业能够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就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小城镇建设,从而制定和落实返乡创业优惠政策,自觉维护返乡创业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大力支持和鼓励返乡创业,为农民工返乡创业营造“尊重创业、支持创业”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吸引更多有条件的农民工返乡创业。

(二)增强返乡农民工创业意识,做好创业指导

“观念决定行动,思路决定出路”。更新传统观念,增强创业意识是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先导和前提。成人教育应以增强返乡农民工的创业意识为己任,变“要我创业”为“我要创业”。首先,对返乡农民工开展思想教育,通过宣传党和国家有关创业的优惠政策,宣传创业的作用和价值,使返乡农民工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深刻认识到创业是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与个人休戚相关,从而增强创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仅要“找饭碗”,更要“造饭碗”。其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借助宣传媒体,通过张贴光荣榜、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的方式,树立返乡农民工创业成功的典型,宣传他们创业成功的经历,让他们现身说法,介绍创业的成功经验,产生“示范效应”,激发返乡农民工的创业热情。另外,针对农民工返乡创业处于较为分散、非组织且具有盲目性的现状,加强创业指导就显得尤为必要。成人教育面对不同的返乡农民工创业主体,需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建立创业项目库,帮助返乡农民工理性选择创业项目;聘请有关专家对当地的自然条件、人力资源条件、市场需求等进行科学的评估和分析,对创业市场进行正确定位,使返乡农民工合理投资,减少创业的盲目性和冲动性,提高创业成功的概率。

(三)注重创业能力培训,提升综合素养

“创业是一种思考、推理和行动的方法,它不仅要受机会的困扰,还要求创业者有完整缜密的实施方法和讲求高度平衡技巧的领导艺术。”成人教育“……在职业训练,因而也在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注重返乡农民工的创业技能培训。成人教育机构可根据实际情况,通过举办培训班和专题讲座,现场指导等多元化的形式,对返乡农民工实施经济作物种植、规模化养殖、烹饪、焊接技术、汽车摩托车维修等实用技术方面的培训,结合返乡农民工的学习需求与特点,注重培训的实用性和有效性,使返乡农民工切实掌握一两门专业技能。另一方面,注重返乡农民工的经营管理能力培训。高等院校成人教育机构充分发挥高校的资源优势,举办短期培训班、研修班,接收返乡农民工为学员,系统地对他们进行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以及市场营销、经营风险预测和抗风险能力等创业能力培训,提升返乡农民工的经营管理能力,使他们成为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现代企业人才。此外,成人教育也要重视返乡农民工的文化素养教育,“教育的机构和手段必须大大增加,使人们比较容易得到教育”,与创业技能培训有机结合起来,构建多元化的培训网络体系,传统教育方式和远程教育方式相结合,把学习送到返乡农民工身边,开展道德、文化和生活教育,以提高返乡农民工的人文素养。

返乡农民工培训总结篇7

二、加大就业资金投入,实施专项技能培训。大力实施专项技能培训,开展《青年高技能人才培养计划》、《紧缺技能人才培养政府资助计划》及《工业园区制造业专项对接培训计划》,为工业园新招员工及返乡就业创业人员开展技能提升及创业培训。从2009年开始,全市每年从促进就业资金中计划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农民工、城镇失业人员及工业园区对接培训,其中,市本级每年组织开展3000人青年高技能人才、1000人紧缺技能人才、5000人工业园区制造业对接专项培训,采用发放培训券、专项政府招投标及组织相应资质企业的方式,面向返乡农民、高校毕业生、工业园区骨干企业和国有大中型企业停产裁减失业、待岗人员开展培训,全面提升我市劳动者的职业素质及技能水平,解决工业园区企业招工难问题。各县区可根据民生工程任务,结合当地工业园区企业用工需求,及时安排落实培训资金,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相应的职业培训。

三、开展就业创业服务,提供就业援助。劳动保障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各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要增强就业服务理念,丰富就业服务内容,强化就业服务手段,针对返乡农民特点开展专项就业服务。要在就业服务及社保经办服务大厅设立返乡农民工服务窗口,充分利用全市就业服务的网络优势,实行网上“远程面试”职业介绍服务,使农村劳动者足不出户就能在本市用人单位和工业园区找到就业岗位。要重点做好元旦、春节期间为返乡农民提供就业援助的“春风行动”等一系列活动,采取就业直通车、送岗下乡、送培训下乡、举办专场招聘会等形式,为其提供快捷、便利、实用、免费的服务。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充分发挥创业指导服务平台的功能,为返乡创业农民提供创业培训、项目查询、专家咨询、创业见习、开业指导、小额贷款担保、后续跟踪等“一站式”服务,及时解决其在创业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帮助其成功创业。

四、做好岗位对接工作,规范企业裁员行为。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积极组织开展当地就业岗位信息专项调查,摸清辖区内各类企业和新开工项目的用工需求,充分运用“两个合同、三个台帐”全面收集工业园区企业用工需求,要明确责任,分片包干,挂点对接,市人力资源市场负责协助高新开发区、昌东、昌南工业园区和小兰工业园区搞好调查摸底和岗位对接工作,市劳动就业服务中心重点协助*经济技术开发区、*英雄经济开发区、长堎工业园区和安义工业园区的调查挂底和岗位对接工作。各县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也要与本地工业园区建立常态对接机制。要加强企业用工信息的力度,坚持公共人力资源市场每日有信息、每周有专场、每月有送岗、每季有活动的制度,积极实现返乡农民工与用工企业岗位的快速对接,引导企业尽快办理求职农民工的录用手续。要采取措施积极稳定市内企业就业岗位,加强劳动保障、经济、工商、国有资产管理等部门间联系与协调,了解辖区内企业经营状况和农民工就业情况,全面落实税收减免、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等政策,避免困难企业大规模经济性裁员。加大失业调控力度,企业裁员20人以上或者裁员不足20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10%以上的,用人单位需提前30日向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报告。一次性裁员超过本企业职工总数20﹪或一次性裁员200人以上的,须提前30天向当地劳动保障部门和政府报告。裁员单位在6个月内需新招用人员的,优先从本单位裁减人员中录用。

五、扩大小额担保贷款范围,加大创业扶持力度。扩大小额担保贷款范围,降低贷款条件,拓宽担保方式。将小额担保贷款全额贴息范围扩大到符合规定条件的返乡创业农民工和所有从事合法经营项目的创业项目。对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的返乡农民工提供5万元以内的担保贷款,对当年新招用返乡农民工达到在职职工总数30%(超过100人的企业达15%)以上、并与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可最高提供200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额度。积极推动创业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创新,鼓励、支持、发展适合农村需求特点的多种所有制金融组织,拓展农村贷款担保模式,实行小额担保贷款和创业培训的有机联动,对获得国家创业指导服务机构组织的创业培训“结业证书”、创业项目经其开业指导专家咨询论证通过的返乡创业人员,取消反担保。各级财政要根据需要,适时增加小额贷款担保资金。

六、完善创业扶持政策,降低返乡创业人员创业成本。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加快清理和消除阻碍创业的各种行业性、地区性、经营性壁垒,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则,鼓励和支持各类投资创业者参与各领域的投资创业,重点支持返乡农民工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创办农村经济实体,允许创业者将家庭住所、租借房、临时商业用房等作为创业经营场所,进一步清理和规范涉及创业的行政审批事项,开辟创业“绿色通道”,严格制止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乱检查,禁止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干预创业企业的正常经营。对返乡创业人员自其在工商管理部门首次注册登记之日起3年内,免收管理类、登记类和证照类等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对于进入政府公益性创业孵化基地的小企业,自创办之日起,一年内减半房租费和水电费,三年内免缴物管费、卫生费。加大政府投入,市本级要创建一个创业孵化基地,有条件的县(区)都要建创业孵化基地。同时全面落实创业的各项税收优惠、小额担保贷款、培训补贴、场地安排等扶持政策,将有培训需求的返乡农民工、企业停产裁减失业、待岗人员,高校应届毕业生及退伍军人纳入政府补贴的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范围;鼓励企业招用返乡农民工,对企业招用返乡的40岁以上农村劳动力、贫困户劳动力和被征地农民就业并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交纳社会保险的,按实际安置人数和有关规定,给予企业一定额度的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

七、建立返乡农民工失业登记制度,落实失业保险待遇。将在用工地稳定就业,连续工作满1年以上,按规定缴纳了失业保险费,劳动合同期满未续订或者提前解除劳动合同的返乡农民工纳入失业保险失业登记范围,对符合申领失业保险待遇条件的,可由原用工地的失业保险经办机构将其应享受的失业待遇转移至我市失业保险经办机构,在每月10日前转移并进行失业登记的,由我市失业保险经办机构按社会化发放制度,支付一次性的生活补助,每月10日以后登记,次月支付一次性生活补助。对符合申领失业保险金条件的返乡农民工。补助标准按我市失业保险金月基数标准的60%计发,补助的期限按缴费每满1年(未满整年的按整年计算)计发1个月,最长不得超过24个月计算,对暂不符合申领失业保险待遇的,可将其缴费关系转移至我市失业保险机构,与其重新就业后的缴费时间合并计算。

八、搞好社会保险服务,解决返乡农民工后顾之忧。全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要设立“返乡农民工”经办窗口,为返乡农民工及时办理社会保险接续手续。返乡农民工可凭就业地社保经办机构出具的参保缴费证明或养老保险参保手册,到户籍地社保经办机构开设的“返乡农民工”经办窗口办理续保手续。其在外省的养老保险关系和基金转移等手续,由续保地的社保经办机构协商办理。

返乡农民工在工业园区企业就业并继续参加社会保险的,其缴费基数统一按企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60%予以核定;灵活就业或自谋职业的,其缴费基数按我市企业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核定。符合条件的,按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

返乡农民工在我市接续养老保险关系后,其在原参保地的参保缴费年限与我市的参保缴费年限合并计算,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且实际缴费年限满15年的,按我省政策享受社会保险待遇。农民工返乡务农的,对其转移到我市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可根据其个人意愿转入新农保个人账户,并按规定享受新农保待遇。要加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制度研究,尽快按市政府的要求建立农保经办机构,完善政策措施,努力扩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面。

返乡农民工在我市城镇用人单位就业或自谋职业的,可自愿选择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已在外省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并建立个人帐户的,在转回医疗保险关系时,可以按照我市规定继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在外省的参保年限视同医疗保险缴费年限。

返乡农民工在原用工地参加了工伤保险,并经工伤保险鉴定机构鉴定为工伤或职业病的,其工伤保险待遇由我市工伤保险经办机构与原用工地工伤保险经办机构签订委托协议,代为支付工伤保险待遇。

返乡农民工培训总结篇8

一、下堡坪乡返乡农民工的规模和工作状况

下堡坪乡为于宜昌市夷陵区西北部,平均海拔850米,总耕地面积4071.9公顷,其中常用耕地面积2034.6公顷,总人口23672人,其中农业人口22603人。主要以种植茶叶和天麻为主,茶叶产量达950吨,实现茶叶总收入2850万元,天麻种植面积达到70万平方米。因为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全乡约13000人的劳动力超过一半的都外出务工,主要分布在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和当地市区,年龄分布在22岁以上50岁以下,外出务工收入占全乡总收入的40%以上,是一个靠人员外出务工增加收入的乡镇。现今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外出务工农民工回乡待就业逐渐增多,平均每个村有10人左右返乡。

然而从全国来看,在此国际金融危机中,因失业而提前返乡的农民工已占在外农民工总量的6.5%,以6%的回流量估算,全国外出农民工已有780万返回家乡。下堡坪乡一些外出农民工相继返回乡镇,返乡的人员原来基本上集中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务工,而没有技术、没有受到良好教育、文化知识水平欠缺成为这些人员被裁员的重要原因。返乡之后他们有的是等待政府帮助提供就业机会;有的是几个人共同合作,用从外部学习到的东西结合本地情况进行自主创业;还有的是参加政府的各种技能培训,完善自我后准备再次外出寻找新的工作岗位,只有极少的人成为无业人员。下堡坪返乡的务工人员除了依靠自己解决就业问题以外,当地政府也做出积极应对,深入贯彻实施国家和省市的方针政策,根据当地自身优势采取了不同的措施,切实帮助返乡务工人员解决就业问题、心理问题及生活中的困难。

二、当地政府采取的再就业措施

(一)免费提供各类就业信息

下堡坪乡政府利用网络、报刊等途径,广泛收集就业信息,积极创建就业信息平台,利用信息的快速更新促进返乡农民工的再就业。从去年至今政府部门利用电话、短信平台等方式向返乡的农民工就业信息10几次,就业信息岗位100多个,出此之外还在提供就业服务让返乡务工人员及时获取政府政策、培训、就业等信息。其中在今年宜昌市举办的大型招新洽谈会上有70多人被录用,这是当地政府及时提供信息取得的成效。

(二)乡政府举办各种技能培训

乡政府通过仔细的摸底调查,发现大部分返乡人员仍然希望外出再次走向岗位,但这次与以往不同,他们希望学到一至两项技能后才走出去,增强自身能力,例如学习厨艺、电工、焊工、缝纫、旅游等。乡政府针对这一情况,与区政府相互配合,聘请专业人员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在此之前已经举办两期计算机培训,共145人,即将开办服装加工培训班。另外参加培训的务工人员不仅不需要交纳任何培训费用,还可以得到一定的生活补贴,由此可见政府是以积极地态度面对返乡务工人员。

(三)招商引资创造就业岗位

下堡坪乡政府以积极的态度面对返乡人员,不考虑其他因素之前进行的是自我救助,政府派出综合能力较强的工作人员,到发达城市的企业招商引资,吸引商家到下堡坪乡投资或下订单购买茶叶或天麻等特色农作物,从而需要增加产量,部分人员即可回乡从事种植业,也可以到茶叶、天麻加工厂工作。去年下堡坪乡就引进了一个1000万的茶叶加工项目,因此又增加了10余户种植茶叶,其中部分种植人员就是返乡务工人员。

(四)鼓励创业推动就业

当地政府十分看重返乡农民工从外带回的城市文明、超前的思想以及先进的技术,鼓励帮助积累一定资金、经验或有意向的人员进行创业。对自主创业的返乡务工人员免费提供创业培训、政策咨询;从今年起,对自主创业者,积极给予小额担保贷款支持;支持返乡务工人员利用荒地、闲置房屋等进行创业。到现在为止已经有10几人创业成功,多以服务行业为主导,创造就业岗位二十几个。

(五)开辟就业输出渠道

乡党委、乡政府始终坚持将向外输出劳动力作为再就业的重要途径,虽然在当前金融危机下,向外输出务工人员是解决就业问题较有效的方法。积极参加各种用工洽谈会,及时跟踪需要用工量大的企业,积极主动地向外输出劳动力。以往是以东部地区为主,现今由于国家政策的倾斜,西部大开发,现今转变为开辟西部地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政府当前措施的局限性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下堡坪乡政府在安置返乡农民工就业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总的来说,乡政府的措施具体体现了服务的职能。但是,不难看出这些服务型的措施与政策在效果上只能起到治标不治本的作用。无论是开展技能培训、提供小额低息贷款,还是兴建公共工程或是招商引资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这决定了下堡坪乡政府的决策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返乡农民工的就业问题。

(一)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

经融危机的阴云尚未完全消退,国内、国际经济环境存在着诸多不确定因素。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返乡农民工的数目是否会增加,新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否会形成仍是一个未知数。当面对数目庞大的返乡农民工时,基层政府的政策往往显得苍白无力,在这种背景下,乡政府所提供的公共产品也就无法满足返乡农民工的就业需求。

(二)政府政策不具备长远性

在农业产业化迅速发展的今天,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呈逐年递增的趋势。而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大量农民工则被迫选择了返乡的道路,他们的就业问题成为了基层政府的工作重点,也成为了考量基层政府执政能力的标准之一。在促进返乡农民工就业中,如果不着眼长远,统筹规划,政府将会背上越来越沉重的就业包袱。仔细分析下堡坪乡政府采取的各项措施,就会发现,这些措施往往都是些短暂性的措施,不具备长远性和战略性。比如开办的技能培训,或因为技术人员的缺乏、或因为资金的匮乏而停办。如此,返乡民工在短时间内又会面临失业的困境。

综上所述,下堡坪乡政府所采取的措施在成效上是不显著的,最多也只能是好心办了坏事,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返乡农民工的就业问题。下堡坪乡政府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返乡农民工的就业问题,还必须另辟蹊径,充分结合本地实际,因地制宜,寻求一个可持续的长远的发展道路。

四、以旅游观光农业的发展促进返乡务工人员就业

人员返乡,在短时期内又会形成新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而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农业类型已经无法满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诉求和愿望。因此,促进农民增收,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迫在眉睫。而发展绿色旅游观光农业符合这一形式的发展,下堡坪乡发展绿色旅游观光农业具备一定的条件和基础。

(一)下堡坪乡发展旅游观光农业具备的基础和条件

首先,在我们对下堡坪乡的实地考察中发现,该乡位于夷陵区西北部的山区,平均海拔在850米以上,植被覆盖完好,山脚溪水潺潺,山腰树木葱郁,山顶云雾缭绕,生态环境优越,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优美的自然环境无疑是该乡发展绿色旅游观光农业的一大优势条件。其次,从我们对该乡的作物种植情况的调查中,发现由于位于山区,植被的垂直地域分异显著,因而在农作物的种植上呈现出多样性。下堡坪乡物产丰富,首推茶叶与天麻,其次是玉米、魔芋和高山蔬菜等等。第三,下堡坪乡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能够为旅游资源的开发提供有力的支持。第四,该乡虽然是一个典型的山区乡镇,但是近几年来,在上级政府的有力支持下,下堡坪乡的基础设施得到了大力的改善.公路硬化、房屋改造、河堤治理等项目相继竣工,商业、电力通讯设施也得到了极大的完善与提高。可以说,基础设施的改善为该乡发展旅游观光农业铺平了道路。

基于此,下堡坪乡发展旅游观光农业具备了一定的可行性条件,而以观光农业的发展来带动该乡返乡农民工的就业也必将成为一种新的模式。

(二)下堡坪乡发展绿色旅游观光农业与安置返乡人员转移就业的关系

在农业产业化迅速发展的今天,既然传统的农业类型对于劳动力的需求已经趋于饱和甚至剩余的状况,那么,旅游观光农业会在促进返乡人员及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安置转移中发挥不可忽视的作用。

1.各种旅游项目的开发是一个长期的、持久的过程,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同时辅之以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这样一来,可以解决一部分返乡人员的就业安置问题。

2.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带动其他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如:住宿餐饮业、商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加工业等。这些产业类型同样能够满足大批返乡人员的就业要求,返乡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选择不同的、适宜的劳动岗位。

3.在观光农业类型方面,返乡人员可以以家庭为单位来经营旅游项目,比如“农家乐”、“休闲农庄”、“观光采摘园”等等。这样以农业带动旅游业,以旅游业的发展来弥补返乡人员就业难的不足,既可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又可以增加返乡人员的就业机会,并能够有效地促进农民增收。

4.在对观光农业进行规划的时候,可以结合下堡坪乡的实际情况与地方风俗,建设手工艺品制作作坊来吸纳一部分返乡的妇女劳动人口走上就业岗位。并且可以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工艺品及其加工制作过程, 让游人观看艺人的精湛造诣或组织游人自己动手参加编造活动, 从中体验自己动手制作的乐趣。

(三)发展旅游观光农业对促进返乡人员再就业的意义

旅游观光农业作为一种新的农业类型,它集农业和旅游业于一体,带动面广,辐射范围大,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就业需求。返乡人员根据自身实际,结合政府规划,充分发挥自身特长,做到灵活就业。其次,观光农业将改变下堡坪乡的农业产业结构,新的产业将会催生出新的岗位,返乡人员不会再从事单一的种植业、养殖业,而是就业门路、就业领域呈现出多样性的格局。第三,观光农业将会改变返乡人员的就业观念和就业结构,观光农业从规划到实现之后,返乡人员将会重新定位、重新考虑自己的就业去向和就业领域。这将打破以往劳动力大量外流的局面,促进返乡人员及农村剩余劳动力原地安置就业转移。

返乡农民工培训总结篇9

近年来,受人力资源市场结构性失衡矛盾和国家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双重影响,我市部分外出务工人员陆续返乡。采取积极应对措施,切实做好返乡务工人员的相关服务工作,事关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建立动态管理机制,高度关注返乡人员动向

各镇(办、区)要依托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中心,成立服务工作专班,设立返乡人员监测和服务点,对返乡人员的各项信息及时进行收集整理,综合监控与分析,及时掌握返乡人员的就业需求和生活、生产需求,建立动态管理台帐,根据实际情况分门别类提供相关服务,并按月向市统筹城乡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相关情况。

二、落实惠农政策,提高返乡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积极性

加大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普及农业生产科学知识和农业现代化生产,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率。依托我市自然优势,推动农业产业化规模经营,引导返乡农民发展规模种植、养殖业,兴办农产品生产及加工业,吸纳返乡农民就业。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机遇,推动农民加入建设行列实现就业。积极落实国家支农惠农政策,激励返乡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经营。

要保持现有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依法保障务工和返乡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加强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管理和服务,农村土地流转要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强制或限制,也不得截留、扣缴或以其他方式侵占务工和返乡农民的土地流转收益。积极推进土地承包纠纷调解仲裁工作,切实保障务工和返乡农民的合法权益。

三、优化发展环境,鼓励返乡人员自主创业

按照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推动创业促进就业工作的通知》(政发[]60号)精神,坚持政府促进、市场导向、自主创业的原则,搭建创业平台,优化创业环境,促进返乡人员自主创业,充分发挥创业促进就业的倍增效应。对返乡人员自主创业的,凡法律法规未禁止的行业和领域均向其开放,除法律法规规定的前置审批外,其他前置审批一律取消;符合小额担保贷款条件的返乡人员,均可申请小额担保贷款,贷款额度在5万元以内,对返乡人员利用小额担保贷款从事个体经营、合伙经营或组织起来就业的(国家限制的行业除外),均作为微利项目,在贷款期限内给予全额贴息;返乡人员从事个体经营的,自其在工商部门首次登记之日起3年内免收属于管理类、登记类、证照类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充分发挥失业保险功能,对市内企业符合条件的失业人员,积极落实失业保险待遇,确保失业人员基本生活,对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创办个体、私营企业的失业人员,可按规定一次性领取应享受期限的失业保险金,属就业援助对象的,在其办理工商营业执照后,可从就业专项资金中给予每人2000元的一次性创业补贴。

四、建立长效机制,持续开展“四送”活动

政府各部门和各镇(办、区)要着力开展以“送岗位、送培训、送信息、送信心”为内容的主题活动,努力为务工和返乡人员促就业、保增收提供服务和帮助。

㈠要把政策送到务工和返乡人员手中。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惠及农民工的政策和措施,各相关职能部门要对这些政策措施进行编辑汇总,采取集中宣讲、印制宣传册、利用宣传媒体宣传等多种形式,原原本本地把政策送到务工和返乡人员手中,并不折不扣抓好落实。

㈡要把温暖送到务工和返乡人员家中。各镇(办、区)要依托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中心,建立特困农民工档案,进行信息动态管理,多方筹集款物,慰问困难农民工,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实际困难。要结合“春风助学”活动,资助特困农民工子女上学,真正把党和政府的温暖、关怀体现在细微处,落实在工作中。

㈢要把技术送到务工和返乡人员身上。各有关部门和职业培训机构,要继续做好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阳光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星火科技培训、雨露计划等培训项目的实施工作,要根据返乡人员的不同特点和人力资源市场变化、需求开设专业和课程,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突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要围绕市场需求开展定单培训和定向培训,提高务工人员就业竞争能力;围绕全市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开工项目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务工人员就业适应能力,促进他们就近就地实现转移就业;围绕回乡创业开展创业培训,提高务工人员的自主创业能力;围绕农业现代化、产业化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提高返乡人员的农业技能。

对返乡人员参加职业培训并达到初级职业技能水平的,按每人100—800元的标准给予职业培训补贴;对返乡人员参加创业培训并取得营业执照的,按每人1200元的标准给予创业培训补贴,未取得营业执照的,按职业培训补贴标准给予补贴;对返乡人员通过初次职业技能鉴定(限国家规定实行就业准入制度的特殊工种),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按规定给予一次性职业技能鉴定补贴。上述补贴资金,从就业专项资金中列支。

㈣要把岗位送到务工和返乡人员手上。把扩大就业、稳定就业形势放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采取更加有效措施,制定更加优惠政策,促进市内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鼓励市内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吸纳返乡人员再就业。对吸纳返乡人员就业,并与之签定一年以上劳动合同、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市内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按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对市内单位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返乡人员就业的,按规定给予公益性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

五、强化管理服务,切实做好务工和返乡人员相关工作

㈠加大农民工维权执法力度。要依法严厉查处用人单位侵犯农民工合法权益的行为,加大拖欠农民工工资清欠工作力度,健全农民工维权举报投诉制度;加强农民工法律服务和援助工作,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和行业协会在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加大对农民工致伤、致病、致残人员的救助力度。

返乡农民工培训总结篇10

在新春佳节到来之际,县委、县政府邀请各位在此欢聚一堂,召开全县返乡民工座谈会。这次座谈会,是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大量民工返乡回流的大背景下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是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切实关心全县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具体体现。座谈会的召开,对进一步做好全县返乡民工各项工作,全面稳步推进2009年我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刚才听了各位的发言,谈得都非常好,我深受感动。各位民工朋友远离故土和亲人,在他乡艰苦创业、奋力拼博,增加了收入,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你们以××人的勤劳和质朴,为祖国的建设出了力,为家乡争了光、添了彩,很不容易。

下面,我就全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全县农村人力资源基本情况

我县共有农村劳动力127277人,占总人口的46%。其中18-34周岁的55850人,占劳动力总数的43%;35-44周岁的36551人,占总数的30%;45-55周岁的34876人,占劳动力总数的27%。小学以下文化程度88207人,占劳动力总数的70%;初中文化程度26802人,占21%;高中以上文化程度12268人,占9%。20*年外出务工的有61800人,占劳动力总数的48.5%;在家务农的有65477人,占劳动力总数的51.5%。

二、20*年以来人力资源开发工作成效

我县紧紧围绕“提高民工综合素质,增强自主创业、自谋职业能力,增加农民收入”这一目标,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采取长短结合、外输内消相结合、务工与自主创业相结合的方式,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强化用工市场开发,充分发挥能人带动作用,扩大带动规模,加大外出务工人员法律和维权服务力度,切实抓好“阳光工程”、基地培训和夜校培训,不断提高务工效率,有力地促进了全县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的整体推进,取得明显成效。20*年以来,全县共完成培训98期7110人,其中引导性培训77期4550人,技能培训21期2560人。共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61800人,同比增长13%;其中有序转移46000人,同比增长30%。务工稳定率达85%以上。民工劳务收入达到5.23亿元,同比增长48%;务工净收入2.1亿元,促进农民人均增收807元,同比增长28%。

三、突出重点,克难攻坚,确保今年各项工作圆满完成

尽管我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领导到位,措施得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受国际金融危机等诸多因素影响,2009年全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面临的形势将更加严峻。各乡镇、县直有关部门务必站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高度,解放思想,理清思路,找准重点,落实责任,克难攻坚,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出发,扎实抓好当前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各项工作,确保2009年人力资源开发工作顺利推进。

(一)未雨绸缪,全力以赴,确保外出务工返乡回流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随着春节临近,我县外出务工人员返乡人数也不断增多,截至目前返乡人数已达2万余人,其中受金融危机返乡近1万人。大量的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外出务工返乡人员维稳工作、民工合法权益维护、就业与再就业、返乡孩子教育等问题越加凸显。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的工作重点,就是要全力以赴抓好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各项工作。

1.高度重视,注重监测,准确掌握外出务工返乡回流人员信息。各乡镇、县直有关部门要切实做好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回流监测工作,迅速建立全社会广泛参与的监测系统,建立健全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回流基础台账,落实专人负责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回流情况的调查统计、动态监控和数据分析工作,准确掌握返乡回流的原因、分布、行业、人数、再就业的需要和存在问题。

2.加强宣传,狠抓培训,进一步提升外出务工返乡回流人员创业和再就业能力。各乡镇、县直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大宣传力度,深入开展“送政策、送信息、送培训、送温暖”的创业和就业援助活动,广泛动员外出务工返乡回流人员积极参加引导性培训和技能培训。各培训单位要认真落实技能培训政策,切实提高培训质量,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工作。对选择就近就地就业和继续外出务工的,要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其就业能力;对有资金、技术和创业愿望的,要开展创业培训,提高其创业能力;对在家务农的,要开展种植、养殖等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其农业生产技术。真正让返乡回流人员学到一技之长,提高就业竞争能力。

3.上下联动,内外沟通,扎实抓好外出务工返乡回流人员创业和再就业工作。各乡镇、县直有关部门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大引导和扶持力度,对有资金、有技术、有创业愿望的返乡回流人员,在创业指导、税费减免、小额信贷等方面提供政策优惠和优质服务,帮助返乡回流人员自主创业、自谋职业。要充分发挥基层劳动保障机构作用,加强与劳务输入地联系和衔接,掌握劳务输入地区的用工数量、行业工种、工资待遇等情况,通过信息引导,促进外出务工返乡回流人员根据市场需求有序外出务工,避免因盲目外出务工造成损失。要抓住国家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发展机遇,加强与周边地区用工市场开发与合作,合理引导返乡务工人员就近转移就业。

4.强化执法,多方协调,切实做好外出务工人员合法权益维护工作。各乡镇、县直有关部门要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切实加强与县外劳务输入地区劳动保障部门的协调配合,督促用人单位按规定支付外出务工人员工资和其他应得酬劳,帮助外出务工人员解决实际困难,维护其合法权益。

5.明确任务,把握时限,认真做好监测信息统计上报工作。各乡镇要严格按照大政办发〔20*〕182号文件要求,将本乡镇20*年12月到2009年6月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回流、参加培训、就业和再就业等监测统计情况进行认真分析、核准,形成本乡镇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回流阶段性报告,并在每月的7日、17日、27日书面上报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办公室。所报情况务必详实、准确,并经主要领导审核签字认可。

(二)明确目标,狠抓落实,确保2009年各项工作任务圆满完成。

1.工作目标。2009年,计划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6万人,实现务工工资收入5亿元以上,务工纯收入2亿元。培训农村劳动力7000人,其中引导性培训600人,示范基地技能培训400人,阳光工程培训2000人,农民工夜校培训3000人,温暖工程培训1000人。

2.工作措施。

一是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服务水平。各乡镇、有关部门要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理论和业务水平,培养一支敬业敬职、业务精干、素质较高的人力资源开发工作队伍;要认真实施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充分利用好各乡镇信息公开公示栏、县政府及各乡镇、部门政府信息公开网络平台,实现信息共享,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好信息服务。

二是加大对外联络,建全服务体系。要加强引导和扶持力度,及时建立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服务中心或劳务输出公司。要在外出务工人员较集中的广州、深圳等地建立外出务工联络点,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跟踪服务。要积极创造条件成立职业技能鉴定站,确保民工能够方便、快捷获取职业资格证书。要积极创造条件建立人才市场,推动人才市场化进程。

三是拓宽就业渠道,全力促进就业。各相关部门要积极拓展对外劳务合作,强化对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用工市场的开发;继续发挥能人带动作用,扩大能人带动规模;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劳务中介、务工能人的作用,形成多渠道、多形式、宽领域的转移渠道,多渠道促进就业。

四是强化管理服务,确保社会稳定。各乡镇、县直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加强对民工和民工家庭的管理和服务,切实关心、关注、关爱留守人群,做好民工家庭的生产生活安排、子女入学、计划生育等工作。各法律援助机构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切实维护广大民工的合法权益,千方百计提高劳务输出稳定率,增加农民收入。

五是关注边贫地区,关心弱势群体。劳务输出要与扶贫工作有机结合,积极动员和引导高寒边远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富余劳动力参加各种培训,使他们学会和掌握1-2门实用技术,提高外出务工效率,增加务工收入,促进老少边穷地区群众脱贫致富。

(三)对民工朋友的期望。

在座各位民工朋友是全县6万多民工兄弟的杰出代表,你们是创业能手,是技术精英,是行业代表,返乡后,你们要切实发挥能人带动作用,积极参与全县经济社会建设;要带头参与并广泛发动全县各地农村劳动力参与“阳光工程”等培训,进一步提高自身技能水平,提高就业竞争力;要充分利用好自身的资金、技术等优势,不断创新思维,因地制宜,对自身的资金、技术等进行再创收,创造出更多更大的辉煌。同时,各位民工朋友要带头维护好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我们相信,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县各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找准重点,克难攻坚,抓实抓细全县民工返乡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各项工作,为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