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护理专业病理学信息化教学研究

时间:2022-08-07 03:18:42

高职护理专业病理学信息化教学研究

摘要:病理学是连接护理专业基础课程与临床课程的桥梁学科,如何提高病理学教学质量是每位病理学教师不懈的追求。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何利用信息化教学的优点,规避其不足;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对信息化资源进行充分、有效的整合、利用,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热点。以水肿这一知识模块为例进行病理学信息化教学实践,探索病理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关键词:高职;护理专业;病理学;信息化教学

1教材与内容分析

1.1教材简析。本课选用的是全国高职高专护理专业规划教材《人体病理基础》。该教材将护理专业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知识整合为4个模块,以案例、互动、知识拓展、小结形式组织内容,充分体现项目化、模块化、系统化职教理念,符合护理专业学生认知规律,有利于自主、探究式学习的开展。1.2教学内容分析。水肿是临床常见的病理生理现象,无论肾脏、心脏还是肝脏疾病都伴随水肿症状。水肿也是执业护士资格考试重点之一。水肿知识复杂、抽象,理论性极强,学生学习难度大。如果按照常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不但教学效果很难保证,而且容易使学生丧失信心,降低学习兴趣。借助信息化手段,可以使枯燥的理论知识生动起来,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障碍,为临床课程学习做好准备。1.3教材处理与资源整合。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知行合一、工学结合的职教教育理念,结合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为临床输送高素质技能型护理人才为目标,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一是拓展炎性水肿相关知识,力求让知识更加贴近临床,适应临床发展需要;二是引入视频、动画、游戏等动态资源,创建动静结合的优质教学环境;三是引入家兔肺水肿的虚拟实验,通过实验直观地呈现水肿经过,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实现教学策略的虚实结合;四是与医院合作育人,将临床实践和岗位认知相结合,实现工学交替、知行合一。

2对象与方法

2.1对象。本课程授课对象是五年制高职护理二年级学生,该年级学生已学习生理、解剖等医学基础课程,会辨别组织和细胞的形态变化,已经能够独立分析及解决问题,易于接受新鲜事物。本次授课班级是男女混合班,该班学风较好,学生求知欲旺盛,思想活跃,学习主动性和参与度较高,而这有利于小组合作学习、自主及探究式学习的开展。2.2教法与学法。结合本课内容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确定本课教学策略的指导思想:学案导学、设疑助学、病例乐学,实现工学交替、理实一体。具体而言,运用PBL、情景教学、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并通过智慧课堂、Flash动画、虚拟实验等信息化手段辅助教学,实现理性知识感性化,注重活跃课堂氛围,创建快乐课堂,培养学生分析能力、总结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使其完成从我学会向我会学的转变。

3教学实施

3.1课前自主探究。课前基于学习能力分析[1],帮助学生组建学习共同体[2],并以学习任务单进行任务驱动。通过网络教学平台上传微课视频,指导学生课前学习,并以课前测试方式进行课前学习效果评价。安排学生以志愿服务活动方式到医院普查水肿高发科室,对常见水肿进行初步分类,进行知识的初探。课前每组选取其感兴趣的水肿类型到医院进一步调研其临床表现并探讨发生机制,进行知识的再探。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以任务为驱动进行临床实践,层层深入,不仅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还能让学生在做中学,提高分析、处理问题能力,体现产教融合的职教理念。3.2课中深入内化。3.2.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通过糖尿病并发水肿的病例创设情景:如果你工作的社区来了这样的老人,你能向患者解释他为什么会出现水肿吗。引出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体会学习的实用价值,激发学习动机,同时提高学生对社区护理的关注度。3.2.2汇报点评,深入内化。针对水肿发生机制,各组派代表上台汇报其调研结果,之后以学生汇报情况进行组间提问、组内回答(答不出由他组抢答)。学生既是知识的生产者,也是知识的传授者。教师结合疑难问题,以视频、动画方式,解析水肿时血管病理及肾脏病理特点,进行难点突破,同时指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整合,建立水肿发生机制知识框架,并以思维导图方式进行记录。本环节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3]为依托,充分锻炼学生学习能力。根据水肿发生机制向学生进一步提问:引起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的原因有哪些?你能以此类推总结水肿的常见原因吗?利用投屏技术,引导学生在网络学习平台进行互动,分析疾病发生的始动因素,总结水肿病因,完善思维导图。通过由浅入深的问题,结合临床进行知识拓展,使学生知识结构适应临床发展需要。最后以游戏方式,将水肿原因、发生机制及表现联系起来,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锻炼学生信息提取能力、分析能力、归纳能力。3.2.3虚实结合,知行合一。病理机制探究是为临床诊疗服务的,为了实现病理教学价值最大化,我们以糖尿病患者苏大爷的病例,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指导学生应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并结合护士的核心技能(输液)再次进行情景创设,同时运用虚拟实验构建家兔输液过快致肺水肿的模型,通过观察兔子实验前后呼吸循环的变化,引导学生分析病例,思考肺水肿和输液过快造成的不良后果之间的关系,运用病理学知识解释临床现象。将虚拟实验和真实的临床病例相结合,由表及里,虚实统一,帮助学生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使其重视对疾病原理的探究,降低纯理论学习难度,使学生在学习中肯定自己,逐渐建立自信。最后结合肺水肿护理措施进行知识应用和拓展,锻炼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使其体会到学习的乐趣,维持对课程的学习热度。3.3课后拓展两个层次的作业布置:一是为水肿型的胖腿制订瘦身计划,二是进入社区为糖尿病患者制作警惕糖尿病并发症的知识小贴士。学生结合自身学习情况完成作业,并将其上传到网络学习平台,以便教师对课堂效果的评价和课后针对性辅导的开展。

4教学反思

水肿机制复杂、内容抽象,这是病理学知识的共性。重视疾病机理探究对学生评判性思维的养成起到关键性作用。本课通过理实融合,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变接受型学习为研究性学习;通过临床病例分析,结合社区实践,实现知行合一、工学交替;通过制订个性化学习方案,运用多元化评价体系,实现以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合理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结合信息化技术进行教学改革,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热情,对一线教师而言不仅是机遇,更是一种挑战[4]。本文基于信息化手段对水肿知识模块进行课堂教学实践,希望能为基础医学特别是病理学课堂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赵亚翔,蔡子晴,刘晓.学习能力的构成要素与影响因素[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7,5(6):68-73.

[2]郭秀华,翟建勇.师生学习共同体的内涵及构建[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9(3):157.

[3]周军平.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倡导的教学模式[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6,25(2):121-123.

[4]宋阳,邵淑娟,初万江,等.微课与PBL结合在胚胎学教学中的应用[J].解剖学杂志,2016,39(6):755-756.蒉

作者:陈萌 单位:南京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