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改县级公立医院成本管理思考

时间:2022-11-01 03:10:58

新医改县级公立医院成本管理思考

摘要:医院特别是县级公立医院只有通过有效的成本管理,充分优化资源配置,激发全体职工参与成本控制的积极性,杜绝不必要的浪费,降低患者的看病成本,更好地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走上“低耗、高效”的发展道路。本文结合新医改政策,分析了传统的医院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新医改;县级公立医院;成本管理

2015年以来,福建省作为全国医改第一批试点省份,三明医改取得极大的成功。2016年,三明医改经验在福建全省推广,积极推行按病种、按人头、总额预付等复合型付费方式。在医保改革大刀阔斧背景下,县级公立医院想要长远持续的发展,一定得提高自身在市场经济中的核心竞争力。在此过程中,成本管理凸显出它独特的重要性,成为医院提高自身竞争力的前提条件。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如果不能很好解决这些问题,将成为医院成本管理推动的阻力。

一、医院成本管理的概念

医院成本管理是指医院对在提供医疗服务过程中所耗费的费用进行成本核算、控制和成本分析,提出成本控制的合理化建议,以达到优化医院资源配置的过程。医院成本管理应当充分调动医院全体人员积极性,在保证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的前提下,对医院经营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确保以最少耗费为患者提供最大的医疗服务成果。医院只有不断降低患者的看病成本,优化医疗收入的结构,增强医院自身的竞争力,才能完成医院成本管理的使命。

二、医院实行成本管理应达到的目标

笔者认为,医院实行成本管理应达到的目标是为医改政策提供准确的数据,最大限度优化医院的资源配置。在医疗改革过程中,做好成本核算,规范成本核算办法,统一核算口径,提高成本信息的真实性和可比性,为政府部门制定医改政策提供准确的成本数据支持。通过成本管理,医院可以实时全方位监测医疗成本数据,为医院合理进行优化资源配置提供数据上的支持。在加快资金循环、杜绝浪费、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等方面起到了导向作用。为科学制订医院长期发展规划、加强人才引进与培养提供了科学可靠的信息,改变了过去在医疗服务过程中不注重产能效率而造成资源浪费的现象。通过有效的成本管理和控制,促进全院管理人员及医务人员树立成本意识,为医院提高经济效益、为加强重点科室建设、为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从而更好地服务病人。

三、目前县级公立医院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对医院成本管理缺乏足够的认识。目前,我国县级公立医院基本上都开展了基础的成本核算,但没有进行专业的成本分析及对成本控制提出有效的合理化建议。县级公立医院进行成本核算,主要为了满足政府的宏观管理以及上级部门的检查,而对成本核算报表的运用与分析少之又少,成本核算成为应对检查的摆设。在当前评价院长年薪考核指标体系中,并未将医院成本管理控制指标放在能突显其重要性的地位,使得院长仍倾向于依靠外延性发展方式获取规模经济效益,从而缺乏内部服务质量建设的动力。医院全体职工没有形成成本控制意识,认为成本控制是财务人员的工作,从而导致成本核算管理上的机构设置不规范、人员配置不专业、职责划分不明确。各科室未设立兼职或者专职成本核算员,协调医院财务、人事、总务、药剂、设备等部门的成本核算工作,落实成本管理与核算工作。(2)成本管理信息化程度不高,成本核算的信息基础是依赖于财务的会计信息,但会计信息有时会失真。由于医院成本管理会涉及大量数据材料,如果仅靠人工之间的传递来获取数据是远远不够的,还得依赖于信息化的系统。因此,要想抓好成本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必不可少。目前很多的县级公立医院财务管理中的成本核算软件已经开始使用,但由于使用的成本核算软件为各财务软件公司自创的标准化系统,没有根据各个医院自身的实际情况而开发,未能反映县级公立医院成本管理的不同特点。另外,医院的HIS系统、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会计核算等财务信息系统之间在功能上不关联,依然是靠相关系统中打印报表来实现数据的传递,导致成本相关信息传递不及时,效率低下。成本核算系统主要是依存于财务记账软件上的数据,但事实上财务的记账信息有时也会失真,如科室之间各项成本的混乱,科室人员的变动没有及时通知财务科,导致人员经费的归集不准确,从而导致成本核算的数据失真。(3)缺乏成本管理专业性人才,缺乏对成本核算的全面审计。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条件的改善,县级公立医院基础设施、医疗团队也得到很大改善和发展,规模也得到扩大。这对医院成本核算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实务中,医院成本核算和管理人才相对不足,无法完全胜任成本核算及管理的岗位,从而导致医院成本核算及管理存在很多的问题。而对于成本核算审计这一块,县级公立医院基本没有开展,更谈不上提出合理的建议或者杜绝浪费的发生。另外,医院管理层只注重对医技人员的培训,不重视对财务等成本核算和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更新及其基本医学知识的普及。

四、加强县级公立医院成本管理的对策

(1)强化医院的成本管理意识。医院实施成本管理,有助于克服实际工作中的盲从性,摒弃粗放式的发展方式,从热衷于外延型的发展中摆脱出来,着力建设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根据医院的未来发展方向,运用成本管理手段,合理计划、充分调动和配置医院的各种资源,将资源整合到医院的核心业务上,提高医院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实施成本管理,一定要改变全院职工特别是管理层对成本管理存在的误解,将成本管理意识渗透到全院职工的行为中,构建低能耗、高质量的医院。通过成本核算,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制定合理的绩效方案,解决医生团队、护理团队、后勤团队收入分配不均和工作时间、劳动强度不均的问题。同时,还可以解决不同科室、不同级别医生工资收入差异较大的问题,调动全院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减少各个环节的浪费,真正实现全员参与成本控制工作,从而促进医院走上“低耗、高效”发展的道路。县级公立医院应在各科室设兼职成本核算员,协调医院财务、人事、总务、药剂、设备等部门的成本核算工作,对条件还不成熟的县级公立医院,也应从核心业务科室开始,设置兼职成本核算员,逐步面向全院全科室开展成本核算的趋势。(2)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水平及分病种成本核算。在医保改革和医保支付政策改革中,逐步推行按病种、按人头、总额预付等复合型付费方式,医保部门制定“总额预付、超支不补、结余留用”的医保基金管理模式,这就意味着如果医疗机构超支的情况下,超支部分的钱是无法从医保基金中得到补偿,由医院自行承担。因此,进行病种的成本核算尤为重要,在不降低医疗服务质量同时,又控制了成本,才能使医院得到长远的发展,才能在医改的大潮中稳健长航。随着药品、耗材零差价的实行,医院的利润空间不断减少,只有通过调整医疗收入的结构,才能弥补药品及耗材零差价带来的医疗收入减少。因此,进行病种成本核算必不可少。但进行病种成本核算,需要构建完善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而且进行病种成本核算,可以把不合理的耗费进行调整,杜绝不必要的浪费,引导医院将管理的重心放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上。现有的成本核算软件数据的提取来自财务记账软件,而财务记账软件的原始数据大部分是通过人工来传递,也缺乏系统之间的比对,这中间就有可能存在数据传递的错误。建立财务管理信息共享平台,减少人工传递数据带来的时效性不足及错误性,及时归集处理成本相关资料,可以提高成本管理整体的效率和效果。(3)加强医院成本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对成本核算工作进行审计。县级公立医院大部分的财务人员素质偏低,专业知识缺乏,仅能进行基本的会计记账处理。然而,医院成本管理从业人员需要专业知识扎实、熟悉计算机操作,因此,需要进行财务部门人员的结构调整,引进新的专业人员,做好专业人才衔接。医院要培养专业的成本管理人员,并提高从业人员的绩效,一定要培养人才并能留住人才,辅之以一定程度的基本医疗知识。这样,才能从人力资源层面保证高质量的成本管理工作开展。另外,财务人员还应当定期对成本管理开展审计,杜绝不合规的费用发生和浪费。或者可以跟职能科室(如医务科、医保科)进行联合检查,剔除医疗服务过程中不必要的检查以及病历不规范的地方,以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因为历史遗留问题,医院科室之间职责分工不清晰,导致财务科仍要处理很多与本科室无关的业务,因此,需要科室之间职责分工明确,把主要精力放在处理财务相关业务上。实时监控成本数据,对成本变动量大的数据进行核查审计,有效杜绝医疗贿赂行为。

五、结论

随着新医改的不断推进,医院回归公益性,让医务人员回归治病的角色,这就使得医院必须实行成本管理,适应市场经济潮流。通过成本管理,以此来充分了解自身存在的优势及劣势,明确自身的特点,在实现社会效益的同时,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通过成本管理,杜绝不必要的浪费,有效利用资源,在不降低医疗服务标准的情况下,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调整并优化医疗收入的结构,达到多方共赢的局面,让医院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刘力宏.成本管理视角下公立医院综合效益影响因素研究.会计之友,2014(21).

2.邢芳,丁亚群.公立医院成本管理问题探讨.会计之友,2015(20).

作者:严彦琦 单位:福建省仙游县妇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