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城市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7 22:55:09

县级城市

县级城市范文篇1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统筹社会经济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各方资源,通过全县上下共同努力,把我县建设成为以煤炭综合开发为核、以商业服务为本、以道家文化为魂的新型工贸城市、生态宜居城市、历史文化名城。

二、基本原则

坚持规划、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安置小区建设先行的基本原则。

三、建设目标及规划情况

按照涡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要求,到“十二五”末,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60亿元,年均增长13%以上;财政收入达3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24%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00亿元,年均增长27%以上,五年累计超过650亿元。加快人口向优势区域集聚,确保城镇化率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城镇化水平达到46%以上,接近全省平均水平。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基本完善,中心镇和中心村建设取得进展,农村面貌明显改善。

1.发展规模建设

到2015年,县城人口规模35万人,规划建成区面积达到35平方公里,具备县级中等城市规模。

2.保障性住房建设

建设以廉租房、公租房、棚户区改造安置房为主、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匹配的住房保障体系。计划于“十二五”期间,平均每年建设廉租房、公租房3800套,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平均每年建设安置房4000套,建筑面积36万平米。

3.道路交通建设

近期完成徐阜铁路双线建设,涡河航道将提升为四级航道,济祁高速公路与S202、S307线相交互通,S307省道和S202省道提升为一级公路。建设涡(曹)宿路一级公路,涡永等二级公路。

城市道路主干路将形成“九横五纵”形式,次干道形成十五横、十八纵的布局形式。

4.供水建设

在保留一水厂供水规模1万立方米/日的基础上,扩建二水厂,日供水规模达8万立方米。新建三水厂(涡北区域),日供水规模2万立方米。到“十二五”末,供水率达到100%。

5.污水处理建设

近期平均日污水量约5.3万立方米,扩建城东污水处理厂,近期日处理能力4万立方米/日;新建涡北污水处理厂,近期处理规模2万立方米/日,污水处理率将达到99%。

6.燃气建设

规划选择“西气东输”工程的天然气作为城市的燃气主气源,液化石油气作为过渡气源和补充气源,日供应天然气2万立方米,使我县城居民2015年用气率达到98%。

7.垃圾处理建设

近期规划城区垃圾产生量为300吨/日,加强垃圾收集、清运建设和垃圾无害化处理厂建设,提升垃圾收集率和无害化处理率,到“十二五”末,垃圾处理率达到90%。

8.绿化建设

到“十二五”末,规划绿化总面积393.25公顷,占建设用地12.1%,人均绿地12.68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

9.文化教育建设

完善县城文化设施,新建县城新区文化艺术活动中心。新建或扩建县图书馆(老子书院),创建国家二级馆。完成涡阳大剧院工程建设项目,建设县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

到2015年,中小学生入学率达到100%,青壮年非文盲率保持在99%以上。适龄残疾少年儿童入学率、巩固率达到98%以上。

10.医疗卫生建设

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食品药品卫生监管,使公共卫生监督覆盖率达100%,卫生许可证持证率达到95%,卫生监督机构延伸到所有社区。建立健全医疗保险体系,逐步提高保障标准,整合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到2015年实现与享有全面小康生活相适应的卫生保健,居民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明显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主要健康指标达到省内先进水平。

四、重点任务

1.强化规划引领。按照县级中等城市标准修编县城总体规划,加强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的衔接,科学引导县城建设发展。2012年底前,完成县城总体规划修编和县城相关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安全保障设施专业规划编制工作,完成县城新区等重点发展地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强化规划管理,严格规划实施,建立健全高资质规划编制单位跟踪服务机制,满足规划动态维护需求。

2.提高建设标准。按照满足县级中等城市发展需要并适度超前的原则,提升市政道路、供电、供水、供气、通信、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标准,统筹建设各类工程管线,改善基础设施条件;配套完善教育、医疗、文化、体育、商业等公共服务设施和综合防灾设施,完善县城功能。

3.拓展发展空间。综合考虑区位、交通、环境等因素,积极建设产业园区,统筹工业布局,鼓励产业集聚,合理确定工业用地比例和容积率,推进生产、生活服务设施集中建设,促进集约节约用地。科学规划县城新区,引导优质公共资源向新区转移,建设一批高品质城市公共空间和城市建筑,增强新区集聚人口的能力。按照量力而行、循序渐进的原则,改造提升老城区,加快危旧房和城中村改造,消除消防等安全隐患,疏通道路系统,增加公共设施和公共空间,改善老城区人居环境。

4.培育县城特色。对县城开展总体城市设计,确定空间格局和风貌特征;对历史文化街区、滨水地区和县城出入口、主要街道、车站、广场等开展城市设计,指导建设改造。制定保护规划,划定保护范围,明确保护要求,加强对县城水体、林地和传统街巷、文物单位的保护,体现和传承地方优秀历史文化。

5.推进城乡统筹。积极探索县级中等城市发展模式,创新体制机制,因地制宜推进县域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市场体系、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管理体制一体化,促进产业、资本、人口等要素向县城集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向农村延伸,推动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五、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全面启动阶段(2012年):按照本实施方案确定的目标任务,分解落实责任,推动方案启动实施。加大宣传力度,积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参与建设全省县级中等城市工作。

第二阶段强力推进阶段(2013—2014年):根据工作方案,加大力度,加快进度,强力推进项目实施。到2014年底,建设全省县级中等城市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建成一批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重大项目。

第三阶段巩固提高阶段(2015年):在继续抓好建设全省县级中等城市工作的同时,针对薄弱环节,解决突出问题,优化实施效果。

六、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狠抓责任落实

县政府成立建设县级中等城市工作领导小组。。

2.强化综合协调,坚持统筹安排

坚持把建设县级中等城市的各项任务作为有机联系的整体,统筹安排、协调推进。强化各部门的协作配合,构建密切联系、齐抓共管、合力推进的良好格局;加强项目科学组织,科学统筹工程实施,积极做好工程的组织安排。

3.严格规范运作,提升建设品质

进一步提高项目规范运作水平,全力打造精品工程。坚持科学规划引领建设,保障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确保规划执行到位;严格履行项目建设程序,强化设计、招投标、监理关键环节的过程管理,充发发挥资金使用效益;把好项目方案论证关,强化建设工程的施工管理,建立行业管理与考核制度,确保工程质量。

4.多方筹集资金,加大建设投入

要立足新思路、采取新办法、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一是加大项目贷款力度;二是加大招商力度;三是采取BT、BOT等模式,扩大利用社会资金;四是财政积极协调调度资金,适当增加投入。

县级城市范文篇2

1.1县级城市园林绿化规划建设中财力不足

风景园林绿化建设属于基础设施投资,目前各地多以政府投资为主,县级城市经济总量小,事多钱少,忙于各项经济建设,用于园林绿化建设上的投资难免显得捉襟见肘。

1.2园林绿化规划建设中存在贪大求洋、急功近利的现象

园林绿化规划建设喜建大规模、大投入的工程;喜引外来的奇花异木;喜用大树移植;追求立竿见影的景观效果,急于求成,心志浮躁。

1.3园林绿化规划结构布局不合理,缺乏立体绿化意识

通常园林绿化规划建设注重植树造林,以植树造林为主要绿化手段。乔木、灌木、草坪、花卉组合运用,过于注重陆地绿化规划,对水面绿化并不重视,甚至在一些自然条件适宜的水乡城市,水体绿化基本都处于依靠自然生长状态,任其自生自灭。与此同时,却伴随着河塘、湖泊水质的急剧恶化。城市人口集中,土地资源珍贵,垂直绿化可起到节约土地,在立体空间上美化城市,规划时却常被忽略,光秃的水泥墙面、屋顶、立交桥都是可进行垂直绿化的对象,但在县级城市很少见到这些场所有垂直绿化,园林绿化规划缺乏水、陆、空立体绿化意识。

1.4园林绿化规划缺乏地域文化特色,存在千城一面的现象

县级城市园林绿化规划多有风格单一、相似度高的毛病,千城一面,没有自身的地域文化特色,无外乎乔、灌木、草坪、花卉、雕塑、喷泉的组合堆砌,没有很好地和本城地域文化相结合,没能彰显出诸如“山水之城”、“湿地之都”、“银杏之乡”“、牡丹之城”的独特魅力和城市名片的功能。

2园林绿化规划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2.1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

针对县级城市财力不足的问题,可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分步实施。改变政府作为唯一投资主体的局面,采取多种形式进行绿化建设。可以公开拍卖绿地冠名权和广告使用权,筹集绿化建设资金,动员企事业单位、社会各界认建、认养,采取企业出资建主题公园,社会各界捐资建设园林绿化设施,房地产项目、大型企事业单位周边自建绿化,纳入城市绿化统一管理。推进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等方式方法,使园林绿化建设资金来源、建设主体多元化,增加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财力支持。

2.2在规划风格上避免贪大求洋,力求“中西结合”

西方绿化风格以“直”为美,在布局上多为规则式、对称式,讲究几何造型,表现出大手笔、大面积的绿化特点。我国传统的园林绿化风格讲究含蓄、追求意境,绿化布局为虚实、大小、远近、露透等方面的结合。若要做到“中西结合”,就必须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既吸收西方“大手笔”的绿化风格,又继承传统的乔、灌、草、花相结合的绿化模式,实现中西绿化风格的完美合璧。

2.3注重规划结构、布局合理性,树立立体绿化意识

从生态效益上讲,植树造林是搞好城市绿化、提高绿化覆盖率的主要手段,传统园林绿化规划很重视陆地上树木、灌木、草坪、花卉的搭配使用。在现代县级城市,小高层、多层建筑、立交桥较为常见,绿化、美化城市环境,提高城市绿量,软化城市建筑的硬质景观,充分发挥绿化在城市中的生态作用,垂直绿化是不容忽视的。垂直绿化又叫立体绿化,就是为了充分利用空间,在墙壁、阳台、窗台、屋顶、棚架、立交桥等处栽植攀援植物,以增加绿化覆盖率,打造宜居环境。垂直绿化占地少,充分利用了空间,大大提高了城市绿量和绿化覆盖率,节约了土地,通过美化光秃的墙面、土坡等,增强了绿化的立体效果。由于攀援植物随着物体外形变化而变化,从而软化了建筑物生硬的轮廓,并与城市绿化融为一体,会创造出多种生动的装饰效果。

2.4因地制宜,结合本城实际,突出园林绿化地域文化特色

县级城市范文篇3

关键词:小城市及县城水利问题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城市化急剧发展,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为使城市(城区)性质、规模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和适应以环境保护为重点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各小城市及县城都在对现有城区进行新的规划和建设。水利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承担着城市防洪、供水、排水、航运、水环境等功能,是城市生态系统和景观系统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城市及县城建设中,对水利建设,特别是水环境综合治理提出了更多、更新的要求。

一、当前小城市及县城水利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小城市及县城防洪标准偏低,排涝能力不足

小城市及县城几乎都依河而建或河流贯穿其中,随着城市的发展以及城市的辐射作用,人口与财富大量集中在城市,由于城区现状防洪标准低,据有关资料,在我国641座有防洪任务的设市城市中,防洪标准低于国家标准的就有431座,而目前小城市及县城的防洪标准更低,仅为五年一遇—十年一遇,有些县城几乎不设防;同时由于城区扩张,大面积地面硬化,使得暴雨产生的径流量成倍增加,峰值更为集中,加上受外河水位顶托,使得内水排不出,外河又倒灌,而目前大部分城区几乎没有排涝设施,造成市内排水系统不畅,排涝设施不足,城区经常遭受洪涝灾害,损失十分严重,一些小城市、县城几乎年年受淹。根据有关资料统计,1999年,浙江省嘉兴市一个市洪灾损失就达40亿元,除4亿元为城市中心区的损失外,其余大量损失为分布在市辖城镇,可见,小城市及县城遭受洪涝损失之大。

1.2盲目侵占城区河道,减少水面,导致洪涝灾害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随着城市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由于人口增长、工业勃兴和对环境的忽视,在小城市及县城建设中,土地利用价值高,受经济利益驱使,为了多争一块土体,盲目侵占河道和蓄滞洪区,将城区河道排水改为管道排水,在上面兴建街道和商业城等设施,使得城区水面积急剧减少,天然调蓄功能不足,内河排水不畅,易淤积、堵塞洪水通道;因蓄滞洪区面积被侵占,造成原有满足设计排涝要求的排涝设施排涝能力不足;由于上述的原因,使得暴雨时,人为产生新的洪涝灾害,街道被淹成为常见病,加大了城区洪涝灾害的发生。

当城区河道被侵占后,内河易被垃圾等杂物淤积,不易清除,大量污水的排入使得水环境恶化,违章建筑等使得沿河环境脏乱差,城市生态系统也遭受到了严重破坏。

1.3城区水利缺乏专项规划,城市水利功能得不到整体发挥

在小城市、县城建设过程中,对城区防洪规划较为重视,特别在“98洪水”后,各地编制了或正在编制科学、可行的城区防洪治理规划,并开始实施,而对排水以及作为城市生态系统和景观体系特殊载体的城市水利,则没有专项的整体规划,仅对某一小区域内水系进行景观设计,缺乏对整个城区水系的滞洪排泄雨洪、为工农业供水和城市景观等多种功能的综合考虑,使得城市水利的减少洪涝灾害、净化环境、提供公共绿地和旅游休闲等各项生态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

由于体制上的原因,城区防洪规划和城市道路、排水等市政工程规划分属不同的部门,水利部门只进行河道的防洪规划,城建部门负责城区的排水及用地规划,市政部门排水标准与水利部门要求的排涝标准不一致,使河道防洪治涝与城区防洪治涝截然分开,难以协调。1998年,某市实施城市防洪治涝工程,根据内河中蓄滞洪区的面积和排涝要求确定了排涝站装机容量,并实施完成。可在工程建成后,因城区面积扩大,将该蓄滞洪区所在地划为新城区,新区建设中将蓄滞洪区面积减少了三分之一,造成原有排涝装机容量不足。

二、解决小城市及县城水利问题方法探讨

2.1对城区进行专项水利规划

水利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一个重要方面,应与道路等基础设施一样,围绕城市或县城总体规划的总目标,同步规划,同步协调,并以专项规划报告作为城市(县城)总体规划报告的附件,正式列入总体规划内容,报有关部门批准实施。

专项城市及城区水利规划应以城区为主,兼顾农村,城乡一体化。要确保防汛安全,不能让城区的经济文化生活因洪涝灾害而遭受损失;由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改造整治内河水系,以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满足城区引水、排水和生活环境的需要,建立多功能、高效益的水保护综合体系,促进城市开发和品位提升。

主要规划项目为防汛、引水、排水、水环境等。防汛主要是根据城市、县城规模和国家防洪标准确定的防洪治涝标准,采用加高加固现有防洪堤等工程措施,提高城市抗洪能力。引水和排水是城市水利规划的重要内容,要统一规划水源,合理调度水利工程,引入高质量的水;通过暴雨峰值和径流量计算,确定城区的排水出路,完善排涝设施,保证有水排得出去。水环境的治理则保留水面积,通过清淤疏浚、截污、亲水护岸、水利设施改造、立体绿化等措施,控制水环境,实现水清、流畅、岸绿、美观的目标,成为城市公共生活的重要场所。

2.2加强城区河道水系的综合治理

河流是城市文明的发源地,也是城市景观环境的重要依托,由于城区发展以及管理上的不善,使城区内河道成为城市排污沟,集污水和洪水为一身,恶化了人民的生活环境,制约城市发展。目前,对城市水系进行综合治理得到了人们的重视。1998—1999年,北京市对市中心区的水系进行了综合治理,实现“水清、流畅、岸绿、通航”的目标,取得了社会、经济和环境多方面的效益。1993—1997年,成都市对府南河进行了综合整治,以防洪、治污、绿化、文化、安居等项目实现经济、社会、环境三者的融合,形成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得到了人们广泛认同和赞许,荣获1997年度联合国人居奖。这些做法值得发展中的小城市及县城借鉴,切不可走上先污染后治理、先侵占后拆迁的老路。城市建设初期,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坚持水利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建立起良好的河流景观与滨水环境,绿依水,水依城,将城区建设成与水融为一体的特色景观环境。

2.3加快实施水务一体化管理步伐

现代城市水利是一项综合工程,承担着防洪治涝、供水排水、排污治污及生态环境的建设。目前,水资源管理体制仍是水利部门管水源和防洪治涝,城建部门管城区供水和排水,环保部门管理污水。管水和防洪治涝的不管城区供水、排水和治污,管供水和排水的不管水源、防洪治涝、治污和河道上下游的关系,甚至出现河道排涝和城区排水标准不是同一体系,块块管理,各自为政,不能统筹兼顾,全面规划,使水利设施难以合理安排,并充分发挥作用。应加快水务一体化管理步伐,借鉴上海、深圳等地城市水务改革成功经验,将涉及水事务的统一管理,使城市水利实行统一、高效、有序的管理体制,由水利部门对城区的防洪治涝、供水、排水及水环境治理统一规划,研究防洪减灾措施,保证高质量供水,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2.4加大对城市水利的投资力度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城市(城区)的供水质量、生态环境的协调美化要求越来越高,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大,对水利建设要求也相应提高,其所需资金较大。要坚持多渠道、多层次、全社会办水利的办法筹集资金。

政府要加大对城市水利建设的投资力度,发挥财政性资金的导向作用,并制定一些扶持政策,向受益企、事业单位集资来支持城市水利建设。

通过向银行等机构贷款方法来筹集资金。江西省上饶、景德镇等六个设区市以财政担保形式,通过低息日元贷款,筹集到了城市防洪治理所需的资金,目前该工程已进入了招标投标阶段。

运用市场机制筹集资金。对城区河道水系进行综合治理来增加土地,并使土地升值,通过依法转让等方法筹资,以地养水。

县级城市范文篇4

--------------------------------------------------------------------------------

浙江省城市绿化管理办法

省政府令第206号

《浙江省城市绿化管理办法》已经省人民政府第5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省长:吕祖善

二○○五年十一月十六日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城市绿化的规划、建设、保护和管理,促进城市绿化事业的发展,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省城市规划区内种植和养护树木花草等城市绿化的规划、建设、保护和管理均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城市绿化是城市建设和国土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人民政府应当把城市绿化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加强城市绿化的科学研究,推广先进技术,提高城市绿化的科技水平和艺术水平。

第四条省绿化委员会统一组织协调全省城乡绿化工作。

县级以上建设(园林)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城市规划区的城市绿化工作。县级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城市绿化工作由县级建设(园林)行政主管部门主管。

在城市规划区内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由林业等行政主管部门管理的绿化工作,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执行。

县级人民政府所在地以外的建制镇人民政府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的城镇绿化工作。

第五条城市中的任何单位和有劳动能力的公民,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履行植树或其他绿化义务。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违反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损害、破坏城市绿地的行为,有权制止、检举和控告。

第二章规划和建设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和建设(园林)行政主管部门等共同编制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第七条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应当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节约土地为原则,合理安排城市绿化用地面积。并根据当地的现状特点,利用原有地形、地貌、水体、植被和历史文化遗迹等自然、人文条件,合理配置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单位附属绿地和其他绿地等,其绿化用地指标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城市绿化规划指标。

第八条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应当包括:绿地现状分析与评价;规划依据、指导思想和原则;规划期限和目标;确定绿地指标、各类绿地布局、城市绿线、生物(植物)多样性规划、近期建设项目及投资估算、实施措施等内容。

第九条城市绿地建设必须按照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施。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确定的指标审批建设工程项目规划方案,确保城市绿化用地面积。

第十条城市绿地工程的设计,应当体现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城市绿地建设以植物造景为主,其中公园绿地的植物种植面积不得低于绿地面积的70%。

第十一条城市公园绿地、风景林地、城市道路、河道绿地等绿地工程的设计方案,依法报市、县(市)建设(园林)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建设(园林)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相应技术规范和标准,审查绿地工程的设计方案。

建设单位必须按照批准的设计方案进行施工。设计方案确需改变时,须经原批准机关审批。

建设项目附属绿地工程的设计方案,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审批时,县级以上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参加审查。

第十二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已经批准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分期组织实施,在每年度的城市建设维护费中,安排适当的资金用于城市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城市道路和江河湖岸绿化等建设、维护和管理。

第十三条城市绿地工程建设项目实行业主负责制。

县级以上建设(园林)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城市绿地工程建设项目是否符合生物多样性要求、绿地率以及与周边环境相协调等进行技术指导,并对绿地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方案、技术标准、建设方式等实施监督检查。

第十四条城市绿化工程的设计、施工应由持有相应资质证书的单位承担。

第十五条城市新建、扩建、改建的建设项目和住宅区开发建设项目,其基本建设投资中应包括配套的绿化建设投资。

与建设项目相配套的城市绿地工程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规划、设计,并统一安排施工,在不迟于主体工程建成后第一个绿化季节完成。

第十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鼓励房地产开发、物业管理企业等单位和个人发展立体绿化(包括屋顶和墙面绿化),具体办法由省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省有关部门制订,并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第三章保护和管理

第十七条各级政府投资建设的城市绿地,由城市建设(园林)行政主管部门或由其委托的单位负责养护管理;单位附属绿地及其管界内的防护绿地,由该单位负责养护管理;生产绿地由其经营单位养护管理;居住区绿地由物业公司或社区组织负责养护管理。

城市绿地管理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保持树木花草繁茂和绿化设施的完好。

第十八条城市规划确定的城市绿化用地和已建绿地,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或改变其使用性质。确需占用或改变的,须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园林)和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经批准占用或改变绿地的,实行就近易地绿化,并按规定缴纳绿化补偿费。

因建设等特殊原因,确需临时占用城市绿地的,须经县级以上建设(园林)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办理临时占用手续,并限期恢复原状;其中涉及单位附属绿地、生产绿地、居住区绿地,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涉及政府投资建设的城市绿地,造成损失的,应当向县级以上建设(园林)行政主管部门缴纳绿化补偿费。

第十九条在城市公园绿地内开设商业服务摊点、设立广告牌等,必须向公园绿地管理单位提出申请,经县级以上建设(园林)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持营业执照在公园绿地管理单位指定的地点从事经营活动,并遵守公园绿地管理和工商行政管理的有关规定。

第二十条禁止下列损坏城市绿地及绿化设施的行为:

(一)依树盖房、搭棚、架设天线;

(二)在绿地内放牧、堆物、倾倒废弃物;

(三)进入设有明示禁止标志的绿地;

(四)破坏草坪、绿篱、花卉、树木、植被;

(五)其他损坏城市绿地和绿化设施的行为。

第二十一条县级以上建设(园林)行政主管部门管护的树木归国家所有;单位内自行种植的树木,归该单位所有;居住区的树木,归该居住区业主所有;私人宅院自费种植、管护的树木,归个人所有。

鼓励单位和个人种植树木。建设(园林)行政主管部门可以从绿化补偿费中适当补助单位和个人种植树木。

第二十二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砍伐、移植城市中的树木,确需砍伐、移植的,必须经县级以上建设(园林)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应当补植、移植树木。造成损失的,应当向树木所有者依法赔偿损失,对城市绿地资源有损害的,还应当向建设(园林)行政主管部门缴纳绿化补偿费。

因不可抗力原因造成树木危及城市交通、管线安全,必须修剪或砍伐树木的,交通、管线等管理单位可先行合理处置,但应在48小时内向县级以上建设(园林)行政主管部门和绿地管理单位补办相关手续。

建设(园林)行政主管部门及其所属单位因公共设施建设或管理工作需要,确需砍伐树木的,应当在其影响范围内进行公示,接受公众监督,并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

第二十三条城市新设管线应尽量避让现有树木,确实无法避让的,在设计和施工前,有关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县级以上建设(园林)行政主管部门采取保护措施。

县级以上建设(园林)行政主管部门应督促行道树管护单位定期对行道树进行修剪,交通、管线等管理单位有义务予以配合。

因城市交通、管线等建设需要临时修剪树木的,必须经县级以上建设(园林)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按照兼顾管线安全使用和树木正常生长的原则进行修剪。修剪等有关具体事宜由双方协商解决。

第二十四条城市中百年以上树龄的树木为古树。稀有、珍贵树木、具有历史价值或有重要纪念意义的树木为名木。

古树名木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审定公布,由县级以上建设(园林)行政主管部门建立古树名木档案、标志,划定保护范围,实行统一管理、分别养护。单位管界和私人庭院内的古树名木,分别由该单位和居民负责养护,县级以上建设(园林)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监督和技术指导。

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砍伐或者擅自迁移古树名木。因特殊原因需要迁移的,必须经所在地县级以上建设(园林)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建设(园林)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二十五条绿化补偿费的收缴标准,由省财政、价格主管部门会同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绿化补偿费实行专款专用,由县级以上建设(园林)行政主管部门安排用于城市绿地建设补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挪用。审计机关应当加强对绿化补偿费使用情况的监督。

绿化补偿费使用情况应当于每年度末向同级人民政府报告,必要时还应当向社会公告,接受公众的监督。

第四章法律责任

第二十六条城市各类绿地设计方案未经批准或未按批准的设计方案施工的,由县级以上建设(园林)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停止施工,限期改正或采取其他补救措施。

第二十七条违反本办法第十四条规定进行绿地工程设计、施工的,由县级以上建设(园林)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停止设计或施工,并可处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八条工程建设项目完成后,但未按规定期限完成与主体工程相配套的绿地工程的,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限期完成,逾期仍不完成的,县级以上建设(园林)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指定绿化施工单位代行完成,所需费用由建设单位承担;并可对建设单位处以绿化工程投资额1倍以下的罚款;工程项目完成后绿化用地面积未达到审定比例的,责令限期补足,并按不足的绿化用地面积,处以绿化补偿费3至5倍的罚款。

第二十九条违反本办法第十八条规定,违法占用或改变绿地使用性质以及临时占用绿化用地超过批准时间的,由县级以上建设(园林)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退还、恢复原状;造成损失的,处以所占绿化用地面积的绿化补偿费的1至3倍罚款。

第三十条未经同意擅自在城市公园绿地内开设商业服务摊点或设立广告牌的,由县级以上建设(园林)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限期迁出、拆除,并可处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在公园绿地范围内从事商业服务摊点或广告经营等业务的单位和个人,违反公园绿地有关规定的,由县级以上建设(园林)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警告,可并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县级以上建设(园林)行政主管部门取消其设点申请批准文件,并可提请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其营业执照。

第三十一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建设(园林)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并可处以树木价值1至5倍的罚款:

(一)擅自修剪、移植、砍伐城市树木的;

(二)擅自砍伐、迁移古树名木或因疏忽大意养护不善致使古树名木受损伤或者死亡的。

第三十二条违反本办法第二十条规定,由县级以上(园林)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恢复原状;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并可处1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三条各级建设(园林)行政主管部门和城市绿化管理单位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以权谋私,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依据规定权限给予行政或纪律处分。

县级城市范文篇5

关键词:城市;行政区划调整;变化;影响

Abstract:Since1997,theadministrativedivisionofcitiesinChinaisbeingadjustedfrequently,esp.theurbanizedareas,andthereasonsaremainlyoutofthedemandsofgovernment-leadingurbanizationandthedevelopmentofeconomic..Thisarticlestudiestheprocessofadjustmentofadministrativedivisionsinourcitiessince1997,andanalyzewhatithasaffected.Generallyspeaking,theadjustmentofcityadministrativedivisionhashadgreateffectonthedevelopmentofeconomy,societyandpoliticalcivilizationandontheurbanization.andoncities’administration.Meanwhile,thereexistssomeseriousproblems.

Keyword:cities;adjustmentofadministrativedivision;change;effect

1997年以来,我国城市高速发展,城市化水平提高很快。但城市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现行的城市行政区划设置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旧有的城市行政区划已成为城市进一步发展的约束。因此,有必要对城市地区的行政区划进行调整,使之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城市的发展。

1关于城市行政区划问题的研究综述

行政区划是国家权力的空间或者地域的分割和配置,包括地域范围、等级层次及行政中心的划分等。行政区划是国家结构的一种基本组织形式,是中央政府统治和管理全国各地的一个有效手段,是事关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近年来,我国对城市地区的行政区划进行了频繁的调整,以使其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随着我国行政区划调整的频繁与行政区划研究的日益深入,行政区划调整的研究在国内正引起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尤其是在行政区划调整的理论研究领域,已经有不少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自1997年以来,有很多学者对中国的行政区划调整内容进行了研究。据粗略的分析,主要可分为行政区划调整的理论研究和行政区划调整的专项研究。

国内学者对行政区划的理论研究比较深入,也比较全面。谢元鲁(2000)总结了中国历代政区制度变迁的特点。他认为,中国历代政区制度在二千年左右的历史变迁与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点,即历代政区的变迁呈现继承性与变革性的共存,设置政区的等级和密度受人口、形势、经济影响很大,县级基层政区较为稳定而一、二级政区变动较为频繁,边疆政区设置受民族因素强烈影响而出现与内地政区的差异。李刚(2001)从历史的角度论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行政区划的变革。汪宇明(2001)对中国城市地区行政区划体制的改革进行了研究。他首先研究了城市地区的行政区划体制,以及城市地区的行政区划的矛盾,接着指出了城市地区行政体制改革应遵循的原则,以及改革的重点,即创新城市地区行政区划管理的法律制度,协调市制与省制、县制等广域型政区的关系,改革与创新城市地区行政等级制度与通名制度,建构城市地区之间的协调管理机制。戴君良(2001)对市领导县体制进行了研究,他主张适当划小省份,逐步撤销地级管理层,乡镇逐步向基层自治转变,最终形成省→县(市)二级制的地方行政体制。汪宇明(2002)再次对城市地区的行政区划体制进行了研究。他指出,中国的城市化发展很快,崛起了大批建制市,但中国的城市绝大多数是城乡合治型的广域型行政区,城市建制与行政隶属关系转型过程中存在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因此,中国城市行政区划管理体制需要创新,以促进中国城乡社会结构转型,全面提高城市化质量和水平。陈雄,李植斌(2003)分析了城市化中行政体制改革与行政区划调整的必要性及面临的问题。他指出,中国行政体制改革面临许多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就有城市型政区的改革与调整问题。刘君德(2004)对中国转型期凸现的“行政区经济”现象分析,指出必须对行政区划进行调整,打破行政区划对经济发展的约束。王英津(2005)分析了市管县体制的利与弊。市管县体制实施了20多年,有其积极的功效,但也有很多消极影响。他认为,市管县体制的未来改革思路是在缩省的基础上将其取消,但目前尚不具备取消的条件;将来可以通过一定的过渡机制,按照稳中求进、由点到面等原则逐步加以改革。罗震东(2005)认为分权化改革推动了中国地方行政区划的变革,撤县(市)设区与扩权强县成为当前中国行政区划实践的两个主要方向。肖金成(2005)对我国行政区划体制改革也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中国省,城市以及县行政区划的改革思路。刘君德(2006)指出必须学习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推进我国行政区划体制改革健康发展。他认为减少层次、合理幅度、规范功能是我国政区改革的总方向;中国的政区制度应当回归《宪法》确立的省县主体结构;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建立城市政区新模式;新的城市政区体系是近期政区改革的重点。李晓杰(2006)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了当代行政区划层级与幅员改革的必然性。马彦琳中国城市型政区的发展趋势是以“城乡分治”为指导思想,逐步取消“市管县”体制。而且还需改革设市模式。

在进行行政区划理论研究的同时,也有不少学者对行政区划调整中的专项进行研究。有的把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行政区划调整的模式和先进经验介绍到国内,有的就某一区域或具体的城市展开研究,有的对行政区划调整产生的某方面的影响进行研究,出现了不少研究成果。冯春萍(1999)对伦敦、巴黎、东京三大国际经济中心城市行政区划组织和管理模式进行了详细的评述,希望能为上海城市的规划管理提供借鉴。在某个具体的区域研究方面,汪宇明,刘君德,戴君良(2000)对上海大都市区行政区划体制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上海是中国面积最小的直辖市,受政区空间与行政区划体制的制约,发展面临一系列的矛盾。解决行政区划矛盾的政策性思路一是内部改革,充分发挥现有政区空间的潜力;二是以上海为中心,建立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联合政府,在长江三角洲地区范围内解决国际大都市的政区空间问题,以便形成上海创建国际大都市的区域互补优势。在行政区划调整产生的影响方面,赵红红等(2002)对行政区划调整后的城市滨水区开发进行了分析。刘君德,陈占彪(2003)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行政区划体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认为目前的行政区划格局造成了长三角的区域分割和行政壁垒,打破行政区域对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的严重制约和束缚是十分必要和急迫的。因此要科学合理地划分行政区,提出了长三角地区行政区划的模式。周婕,邓飞(2004)分析了行政区划调整对大城市边缘地带发展的影响,魏立华,阎小培(2004)详细地研究了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过程中城市规划和行政区划的关系,谢涤湘等(2004)则研究了“撤县(市)设区”的行政区划调整对提高城市竞争力的影响。范今朝(2004)对1979年以来浙江省的行政区划调整变更进行了梳理,总结出了浙江行政区划调整的原因及所产生的作用,并对中国未来的行政区划走向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改革的政策建议。施镇平(2005)对解放以来的上海行政区划调整进行了梳理,分析了行政区划调整后上海城乡关系的变动,陈忠祥,李莉(2005)研究了行政区划变动对宁夏中北部城市群结构变化的影响。龚敏,洪木妹(2006)对厦门与漳州两地经济增长进行了分析,提出缩小这两地经济增长差距的一种有效方式就是靠政府力量推动行政区划调整完成厦漳合并,促进中心城市的建设发展。吕宪军,王梅(2006)分析了南京市的行政区划调整特别是行政级别调整对城市扩张造成的影响。陈钊(2006)认为行政区划调整对区域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他以四川地级行政区划调整为例分析了这种影响。操世元(2006)研究了长三角地区一体化过程中存在的行政壁垒。他指出,要打破行政壁垒,必须注意弱化行政区划观念,建立共同的市场规则,克服不同地区政策和体制的落差,挖掘地域共同的文化资源。

21997年以来我国城市行政区划调整状况

行政区划是国家行政管理制度的空间安排,是国家权益的地方配置。行政区划调整变更的内容按具体情况可以分为以下6类[21]:建制变更;行政区域界线变更;行政机关驻地迁移;隶属关系变更;行政等级变更;更名和命名。在实际工作中,一个地方一次行政区划变更,可能只涉及上述6类中的一项,也可能涉及几项。

截至1996年12月底,中国的行政区域划分为:第一级:31个省级单位――3直辖市、23省、5自治区;第二级:335个地级单位――218地级市、79地区,30自治州、8盟;第三级:2858个县级单位――717市辖区、445县级市、1522县、118自治县、49旗、3自治旗、3特区、1林区[29]。1997年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的行政区划调整比较频繁,这主要是为了适应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总体来看,我国的行政区划调整虽然频繁,但是省级行政区划相对稳定。1997年,设立了重庆直辖市,撤销了原重庆市,这是我国省级行政区划调整的一个较大变动。1997年,我国收回了香港,建立了香港特别行政区;1999年又收回了澳门,建立了澳门特别行政区。1999年以后,我国省级政区就包括4个直辖市,23个省,5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本文主要谈论的是城市行政区划调整,因此,省级政区之中,除了4个直辖市之外,其余将省略不谈。

1997年至今短短10余年的时间,我国的行政区划调整变更相当频繁,前述6类情形均有涉及,但突出表现在城市化地区和“市”建制的设置上,尤以建制变更最为突出,影响也最大,故下面的分析主要以此展开。建制变更各级政区均普遍出现,包括地市级、县(市、区)级和乡镇(街道)级等。现将县级以上政区调整状况列表说明如下。

表11997以来我国县级以上行政区划调整情况(单位:个)

Tab.1Adjustmentofdivisionofadministrativeareasinchina

since1997(above“county”lovel)

地级县级

地级市地区自治州盟合计市辖区县级市县自治县旗自治旗特区林区合计

1996218793083357174451522118493312858

1997222723083327274421520117493312862

1998227663083317374371516117493312863

1999236583073317494271510117493212858

2000259373073337874001503116493212861

2001265323053328083931489116493212861

2002275223053328303811478116493212860

2003282183033338453741470117493212861

2004283173033338523741464117493212862

2005283173033338523741464117493212862

2006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1997-2006年整理。

从上表可以看出,我国1997年以来的城市行政区划调整,大体上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这里的阶段划分只具有相对意义,即该阶段占主导地位的政区调整模式,但并非仅局限于该时段;此前此后都仍有该类政区设置方式出现)。

2.1建制变更调整阶段(1997-2003年)

这一阶段,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发展、城市化迅速推进的时期,而这是与行政区划及其管理体制的调整密切相关的。因此,这一阶段也是我国地级市建制增加最多,同时也是地区数量和县级市、县数量减少最多的时期。这一阶段,主要是通过同时撤销一个地区(盟)和一个县级市(或者县、自治县)来设立一个地级市。仅1997年,就撤销了7个地区和7个县级市(县、自治县),建立了7个新的地级市。如山东省撤销聊城地区和县级聊城市,设立地级聊城市;河南省撤销商丘地区和县级商丘市、商丘县,设立地级商丘市;湖南省撤销怀化地区和县级怀化市,设立地级怀化市;广西壮族自治区撤销玉林地区和县级玉林市,设立地级玉林市;撤销贺县,设立贺州市;贵州省撤销遵义地区和县级遵义市,设立地级遵义市;云南省撤销曲靖地区和县级曲靖市,设立地级曲靖市、撤销玉溪地区和县级玉溪市,设立地级玉溪市。此后每年,建制的变更调整更加频繁,每年都有一些的新的地级市建立。1996年底,我国共有地级市218个,到了2003年底,共有地级市282个。7年我国新增了64个地级市,平均每年增加9个。1997年至2003年期间,每年增长的地级市数量都比前一年要多。如,1997年,我国增加了4个地级市,1998年增加了5个,1999年增加了9个,2000年更是增加了23个,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地级市建制数量增加最多的一年。2000年后,地级市增长的趋势有所减缓,但数量仍有很大增长。2001年我国增加了6个地级市,2002年增加了10个,2003年增加了7个。

在这一阶段,主要的设市模式是撤销地区和县级市(县、自治县)来设立地级市。因此地级市数量增加了,地区、县级市(县、自治县)的数量都相应地减少。1996年底,我国共有地区79个,到2003年底,共有地区18个,共减少了61个,平均每年减少9个;1996年底,我国共有县级市445个,到2003年底减到了374个,共减少了71个,平均每年减少10个;同时,我国县的数量也有很大的减少,从1522个减少到2003年底的1470个,共减少了52个,平均每年减少7个。

地级市多为一个地区的中心城市、中等规模的城市,地级市下可设立市辖区。1997年至2003年,我国增加了64个地级市,因此,市辖区数量也有很大的增加,既有由原来的县级市的行政区域改设为市辖区,也有由县级市改设成一个或几个市辖区,还有由县撤销了改为市辖区等。1996年底,我国有市辖区717个,2003年底就增加到了845个,共增加了128个,平均每年增加18个。同时,我国县的数量由1996年底的1552个减少到了2003年底的1470个,共减少了82个,平均每年减少14个。这些被撤销的县大多被建成了市辖区(也有一些县升级为县级市)。例如,1997年以后,上海撤县建区的步伐不断加快。1997年,撤消金山县,与原石化地区合并成立新的金山区;1998年,松江县撤县建区;1999年,青浦县撤县建区;2001年,南汇、奉贤两县同时撤县建区等。另外,在大量设立市辖区的同时,我国也有一些市辖区被合并,如,2000年上海市合并了黄浦区和南市区,成立了新的黄浦区;也有一些市辖区被撤销,如2003年福建省撤销厦门市鼓浪屿区和开元区,将其行政区域划归厦门市思明区管辖等。

另外,也有一些城市撤区设县,如1997年江西省撤销萍乡市上栗区,设立上栗县;1998年湖北省撤销荆州市江陵区,设立江陵县等。还有一些县升级为县级市,如1997年安徽省撤销了宁国县,设立县级宁国市;湖北省撤销了汉川县,设立县级汉川市等。也有撤销地级市设立市辖区的情况,如1998年云南省撤销地级东川市,设立昆明市东川区等。

2.2城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阶段(2004-2006年)

1997年至2003年,我国行政区划调整主要表现为建制变更,这是我国行政区划比较大的调整。2004年以后,我国行政区划没有大的调整,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基本稳定,行政建制数量、类别基本没有变动,只是调整一些城市的部分行政区划。这一阶段,前述六项行政区划调整类型都有涉及,但主要表现为行政机关驻地迁移、隶属关系变更、更名和命名,其余三类情况较少。这一阶段,我国只新增了一个地级市。2004年,甘肃省撤销了陇南地区和陇南县,设立了地级陇南市。同年我国增加了7个市辖区,其余的行政区域数量基本没有变动。2005年我国行政区划调整更少,成为1978年以来县级以上行政建制数量、类别唯一没有变更、调整的一年[30]。这一时期我国的行政区划已基本上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不会再进行大的调整。

3.十年来城市行政区划调整的影响分析

近十年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总的来看,我国近20年来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城市化的迅速推进,是与行政区划的调整改革分不开的。城市行政区划的调整有着深远的经济与社会效应,对经济社会发展显示出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但其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3.1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我国的政治体制仍没有进行有效的改革。由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因此必须对我国的行政区划进行调整。我国对行政区划进行调整,有着许多不同的发展动机,但相对而言,城市型政区的改革更多源于经济层面的发展动机。就推动经济发展而言,“城市”越来越扮演着比单纯的企业组织或其他级别的政府更为积极的“领头雁”角色。城市政府通过提供产业布局和经济规划、招商引资、提供城市基础设施和管理服务等一系列“产品”,使“城市经济”正成为一个区域经济腾飞的主要形态。因此,我国行政区划调整改革的重点在城市型政区(地级市、县级市、镇和市辖区)。为了顺应国家发展战略重点的转移和城市化发展的需要,在不同阶段,采用多种方式,尝试理顺城市型政区的管理体制,以保证和推动城市化进程。如先后采取地、市合并,市(地级市)领导县(县级市)的体制来加强和发挥区域中心城市的作用;适应大都市发展的需要而调整和增加市辖区的建制;撤并乡(镇)建镇、设立街道等以促进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等。综观1997年以来我国发生的行政区划调整案例,除了1997年经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批准,重庆市升格为我国第四大直辖市外,一般都是县改市、县改区或大中城市辖区内的区划调整,表现为明显的城市化趋势。而近年来上海市、杭州市和广州市的区划调整,更显示出国际化大都市或区域都市化的趋向,这大大促进了我国城市化的发展。这可以从1997年以来我国城市化的发展水平迅速提高来证实(表2)。

表21997年以来我国城市化发展水平

Tab.2ThelevelofurbanizationofChinasince1997

年份1996年1997年1998年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

城镇人口/万37304394494160843748459064806450212523765428356212

城市化率/%30.4831.9133.3534.7836.2237.6639.0940.5341.7642.99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6。

*这里的城市化率采用城镇人口与全国总人口的比值。

从表2可以看出,2006年较之1996年我国的城市化水平提高了10多个百分点,其中,又恰恰在1997—2003年建制变更调整(撤地区和县级市或县改地级市)阶段,城市化水平提高最快(将近10个百分点),充分说明了两者的互动。

3.2促进了城市经济社会的综合发展

行政区划调整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客观需要,也是政府主动运用以拓展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空间的战略手段。如上海是中国面积最小的直辖市,受政区空间与行政区划体制的制约,发展面临一系列的矛盾[15]。要解决这些矛盾,就需要对其进行行政区划调整,拓展其发展空间。因此,上海市于1997年撤消金山县,与原石化地区合并成立新的金山区;1998年,松江县撤县建区;1999年,青浦县撤县建区;2001年,南汇、奉贤两县同时撤县建区;从2000年开始,上海郊区乡镇合并的工作也全面展开。经过行政区划调整,上海市的面积有显著扩大,1996年底,上海市的建成区面积为412.27平方公里,征用土地面积97.2平方公里;到了2005年底,建成区面积为819.9平方公里,征用土地面积为97.2平方公里,总面积增加了472.93平方公里,使经济社会发展空间有了很大的拓展,使上海进一步向国际大都市战略目标迈进。

行政区划调整也是城市政府为辖区内各地区和部门重新定位经济社会职能的有效途径。促进本市经济社会的综合发展,需要政府统筹配置辖区内的各种资源,最大幅度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其中最基础的手段就是对辖区内政府部门各自的地理边界重新划定,为资源的优化组合和高效利用突破空间的限制。如2005年广州市将东山区并入越秀区,实行强强联合,大幅提高新越秀区作为大广州的商贸中心的职能和地位,而对原先两区内优质基础教育资源的重新整合,有利于提升新越秀区的社会吸引力。再如对原先单纯性的经济开发区域分别设立南沙区、萝岗区,就是为该地区增加提供社会服务和公共管理,实现单纯经济区域向综合行政区域的转型。

3.3提高了城市管理效率,降低城市行政成本

行政区划调整是城市政府降低管理成本的重要举措。过去,在计划经济思维模式下设置的多层级政府部门,“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机构与职能重叠、人浮于事的现象严重。1997年以来,我国撤销了很多县级市(县)设成市辖区,直接对市辖区进行管理。这减少了城市的行政层级,也减少了城市的行政机构和行政人员,从而就提高了城市的管理效率。政府机构和行政人员越精简,行政效率就越高,管理成本就越低,反之亦然。近年来我国一些城市撤县设区、以及对市区的合并,如2000年上海市黄浦区和南市区的合并、2004年南宁市部分城区的撤并和2005年广州市东山和芳村两区的撤并等,都将成为政府提高管理效率,降低行政成本的力举。而现代交通、通信、网络与电子行政等基础设施建设的迅速推进,为政府管理创造了便利的条件,这也将大大降低政府的行政成本。

从1997年以来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升和政治文明的进步等方面来看,总体说来,城市行政区划这一上层建筑的调整是适应了城市发展的实践的,成就也是主要的,从行政区划上解决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问题,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促进了中心城市的发展。但是,近几年来城市行政区划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在今后的行政区划调整中应该引起进一步重视。如有的地方行政区划调整的整体规划工作做得不够好,有的调整事项基本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没有从长远、从全局上去考虑某项行政区划调整。市辖区调整没有具体标准,不利于精减市辖区范围,也不利于科学合理地设置市辖区。在大城市行政区划调整中还存在个别地方追求机构升格、干部升级的问题,还有少数大中城市把调整行政区划作为解决市县矛盾或大市与小市矛盾的主要措施甚至唯一措施[31]。在今后的行政区划调整中,应该高度重视这些问题并尽量解决,不断地在实践中摸索新的模式,进行制度创新,建立一个能完全适应现实经济、社会和政治发展的需要的行政区划体制,来促进城市地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谢元鲁.试论中国历代政区制度变迁的特点.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89-94.

2李刚.略谈新中国行政区划的变迁.文史杂志,2001(1):10-11.

3汪宇明.再论中国城市地区行政区划体制的改革.改革与战略,2001(5):26-32.

4戴君良.行政区划应实行省县二级制――关于逐步改革市领导县体制的思考.中国改革,2001(9):38-39.

5汪宇明.中国的城市化与城市地区的行政区划体制创新.规划研究,2002(6):22-25.

6陈雄,李植斌.城市化中行政体制改革与行政区划调整的必要性及面临的问题.求实,2003(6):39-40.

7刘君德.中国转型期凸现的“行政区经济”现象分析.理论前沿,2004(10):20-22.

8王英津.市管县体制的利弊分析及改革思路.理论学刊,2005(2):84-87.

9罗震东.中国当前的行政区划改革及其机制.规划研究,2005(8):29-35.

10肖金成.关于我国行政区划体制改革的初步思考.经济研究参考,2005(26):

11刘君德.学习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推进我国行政区划体制改革健康发展.经济地理,2006(1):3-5.

12李晓杰.从历史的角度看当代行政区划层级与幅员改革之必行.江汉论坛,2006(1):91-93.

13马彦琳.城乡分治与城乡合治——中国大陆城市型政区发展的回顾与展望.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54-58.

14冯春萍.国际大都市行政区划组织与管理模式.上海城市规划,1999(3):39-43.

15汪宇明,刘君德,戴均良.上海大都市区行政区划体制研究.人文地理,2000(6):5-8.

16赵红红,阎瑾,朱江.行政区划调整后的城市滨水区开发――以顺德市德胜河两岸城市景观概念性规划设计咨询方案为例.新建筑,2002(5):59-61.

17刘君德,陈占彪.长江三角洲行政区划体制改革.思考探索与争鸣,2003(6):12-14.

18周婕,邓飞.行政区划调整对大城市边缘地带发展的影响.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4(2):146-148.

19魏立华,阎小培.快速城市化中城市规划和行政区划的关系研究――以珠江三角洲为例.规划研究,2004(2):48-50,76.

20谢涤湘,等.“撤县(市)设区”行政区划调整与城市发展.城市规划汇刊,2004(4):20-22

21范今朝.1979年以来浙江省行政区划调整变更的过程及作用——兼论中国未来行政区划改革走向.经济地理,2004(4):449-453.

22施镇平.解放以来的上海行政区划调整及城乡关系变动.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5(2):105-107.

23许阳,许晓东.黄河的“重庆”、中国的“芝加哥”—关于包头城市的目标定位与行政区划.中国•包头职大学报,2005(2):110-112.

24陈忠祥,李莉.行政区划变动与城市群结构变化研究――以宁夏中北部城市群为例.人文地理,2005(5):51-55.

25龚敏,洪木妹.厦门与漳州两地经济增长分析:兼论行政区划调整与中心城市建设.东南学术,2006(1):35-41.

26吕宪军,王梅.行政区划调整与城市扩张研究――以南京市为例.现代城市研究,2006(1):67-72.

27陈钊.地级行政区划调整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四川省为例.经济地理,2006(3):418-421.

28操世元.长三角一体化过程中的行政壁垒.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10):85-89.

29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1997).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7.

县级城市范文篇6

行政区划对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有着直接而深远的影响,合理的行政区划将促进国家的发展。我国行政区划现状,同历史和国外比都存在很多不合理之处,如省级规模过大,省区间规模悬殊,管理层级过多等,而市管县体制最为典型。在保持社会稳定前提下,逐步对我国行政区划与管理体制进行合理调整是很有必要的。

一、历史发展

所谓市管县体制,是指地级市对其周围县实施领导的体制。它以经济发达的城市为核心,依据行政权力关系,带动周围农村地区共同发展,形成城乡一体的区域整体。建国后,随着城市行政区的发展,市领导县体制开始出现。1958年,国务院先后批准京、津、沪三市和辽宁省全部实行市领导县体制,并逐步在一些经济较发达地区试点并推广。为了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推进行政机构改革,1982年,中央下达了改革地区体制,实行市管县体制的通知。此后,地市合并,城市升格,建立市管县体制成为行政改革的主要取向。目前来看,市管县体制已成为各省市区最基本的区划模式,构成了最基本的纵向权力结构体系。这一体制的施行,使我国行政区划由宪法规定的四级制向五级制转化,成为世界上少数的多级制国家之一。

二、改革的必要性

1.市管县体制违背宪法

我国宪法第三十条规定,地方行政区域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自治州、县、市)、乡(民族乡、镇)三级制。但是,在现行的行政管理体系中,我们看到在省、县之间又多了一级建制——地区或地级市,并逐渐演变成了“市管县”格局,使我国实际运行中的地方行政区划转化为四级制,这在本质上是违背宪法原则的。

2.市管县体制运行中的弊端

1)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增大。增加和强化地方行政层次,不仅影响信息传递的速度和效率,而且在政治体制改革滞后、政府职能没有根本转变的情况下,增加行政层级反而可能加剧城乡之间的矛盾。在市领导县体制下,县的自主权较小,资源配置成本增高、效益低,而且,增设一个地级行政层次,管理机构和行政人员增多,管理成本加大。

2)市职能定位不清,市县竞争加剧。市管县限制了县级政府自治能力的发挥,市政府职能定位不清,对县的主动辐射与带动作用有限。由于市县财政体制的相对独立,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市县在经济发展中竞争多于合作,其结果往往是县(县级市)被束缚,缺乏应有的活力。不改变现有体制,各种经济利益冲突就会加剧,制约地区经济发展。

3)管理幅度不平衡,违背科学管理原则。经济发达地区城市数量多、规模大,市领导的县数量少;经济欠发达地区城市数量少、规模小,市领导的县数量反而多。这与行政管理原则相悖。管理幅度过小,会使管理事务繁琐化,增加管理负担。

4)实行城乡统一治理,不符合国际规律。由城乡合治走向城乡分治,是各国行政管理的一个客观规律。城市和农村是有着本质差异的两种完全不同的地域,在人口结构与密度、产业结构以及社会组织结构等方面,都有着极大的差异,实行市管县体制,不利于针对城乡的各自特点进行分类管理。

三、改革理论概述

在市管县体制改革的问题上,学者们提出很多独创性意见,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种:

1.省直管县论。这种观点在理论界较为盛行,按照进行程度和改革规模的不同可分为市县分治和缩省扩县两种观点,后者是前者的延伸和推进。

1)市县分治。建立省管县体制的实质是省直接领导县,市县分治,这也是省管县体制实行的最基本方式。市县分治只是撤销市管县行政体制,地级市仍然保留,把市和县处于同一竞争平台,共同受治于省。在市县分治体制下,要加强地级市的建设,发挥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

2)缩省扩县。在市县分治基础上,实施省直管县体制,实质上扩大了省一级的管理幅度。为了保持合理的管理幅度,理论上有两种选择:缩省或者并县。戴均良认为从国内外的经验和管理需要出发全国可以设50~60个省级建制,在划小省区的同时,可以合并规模过小的县。学术界对此观点意见不一,大多数认为大规模重新划分和调整省级区划不可行,但可以适当调整个别省级行政区划。

2.市协县论。这是在取消“市管县”传统概念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型的城乡综合协作概念,即取消市县之间的上下行政隶属关系,建立互相协作的平行互动关系。统筹城乡规划,建立城乡协作的行政管理体制和均等化的公共服务保障体制,通过改革探索,加快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3.扩权强县论。扩权强县也是改革“市管县”体制弊端的有效途径,为大多数学者所认可。操作方式是在中央政策和法律允许以及原有行政区划不变的情况下,赋予部分县与市相同的经济、社会管理权,包括审批权、税收权和人事任免权等“扩权强县”改革的直接受益者是原有“市管县”体制下处于弱势或不公平待遇的县级地区,它们在改革中获得了更大的经济发展权限,并得以重新分配资源。

4.复合行政论。所谓复合行政,就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为了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实现跨行政区公共服务,跨行政区划、跨行政层级的不同政府之间,吸纳非政府组织参与,经交叠、嵌套而形成的多中心、自主治理的合作机制。复合行政旨在转变政府职能,注重政府内部职能的整合与转化,引入公共治理理念,协调城乡合作以实现发展目标。

四、体制改革的理性思考与设想

从实践中看,扩权强县的改革模式在各地方应用较为广泛,但也遇到了很多问题:强县扩权政策与国家体制与法律法规不适应,权力难以真正下放;经济强县的财权和事权不匹配,基础财政压力日益增大;土地、工商、税务等垂直管理部门在扩权政策中定位模糊;县级政府扩权后,省级政府管理半径增加,缺乏对县级政府权力的有效监督。此外,在省直管县试点改革方面,据调查结果显示,总体效果不错,但也同样面临着政策与法律、法规不适应、省级政府管理压力大等问题。另外几种市管县改革的理论方法,也在理论解释和具体实践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亟需进一步探讨解决。

可见,对市管县体制改革现有理论进行理性思考和改革创新十分必要。本文在结合省直管县和扩权强县等多种理论的优势和中国国情的基础上,提出“扩权自治”的改革设想,以期对市管县改革问题的解决有所裨益。

扩权与自治相结合,自上而下扩权,自下而上推进自治,二者同时进行、相互补充,最终达到减少行政层级、提高行政效率的目的。充分肯定省直管县体制的优越性,撤销地级市行政级别,实行城市级别统一化,并且市、县分治,处于同一行政级别并且接受省的直接领导管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调整省、市县级行政单位的数量和管理幅度,增加省级行政单位数量,限制市管辖的区域范围,实行县级行政单位的升级与合并。给予市、县更多的行政权力,充分发挥地方自主性,提高地方活力。逐步扩大县级以下自治范围,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乡镇将逐渐融入县,自治体系也将随之提升,最终取消乡、镇行政层级,实现从中央到地方三级制。具体操作如下:

(1)升级扩权

首先,增加省级行政单位数量,减少管理幅度,提高管理效率。重点考虑增加新的直辖市,将各省市中经济发展程度高、人口多的较大城市,比如从大连、青岛、南京、武汉、深圳、广州、西安等增设为直辖市,不再受原所在省管辖,直接由中央政府管辖。这些城市的选择都有一定的理由和基础,至少应有10~20个左右省级单位的空间,从原所在省剥离出来之后,将大大减少省级政府的管理压力。

其次,取消副省级和地级政权层次,市、县同级。本着城乡分治的原则,可将一些与中心城市有着密切关联、不可分割的县、市转型为市辖区,规定城市的行政管辖区域仅限于城市中心区域及其周边与其依托关系密切、可作为其郊区或者卫星城的地区。既减少省级政府的管理幅度,也解决了中心城市发展空间问题;原地级市管辖下的县或县级市按照大小和城市化发展程度进行升级或合并,面积较大、人口较多、城市化程度较高的县级行政单位可以升格为市;面积较小的、地理位置相邻的县适度合并,与其余不适合合并的县同样保留县级行政级别,并且与市同级,直接受省管辖。省直管市、县的有效管理应保持在在40~50个范围内,否则将导致管理失效。

(2)推进民主自治

市、县作为中央、省(直辖市、自治区)行政层级之下的第三级别,享有相同的自治权利。市下设区和卫星城,城市可以行使其各项法定职能以保证所辖区域的健康、高效、有序发展,实现辖区内部的民主自治,即将社区管理模式放大,自下而上进行扩大自治范围。至于县,短期内,仍要以乡、镇政府为下一级行政单位,但从长远来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基层民主范围的不断扩大、自治权的不断提升,如增强县乡领导干部选举的公开性、竞争性、选择性,有条件的地方进行直选试点,逐步建立对下问责制,建立县、乡,村民主的有效衔接,最终将实现从村级自治到乡镇自治,最后到县级政府的民主自治,从而取消乡、镇层级,实现从中央到地方的三级行政区划。

五、结语

行政区划事关中央与地方关系、条块关系、各级政府职能的合理设定以及未来民主体制、民主成本等重要问题,既要积极探索,有所创新,又要保持稳定,谨慎从事。实行“省管县”的改革,从目前的实践来看,必须按照中央的精神,按照“试点先行”的原则,在加强诸多配套改革的情况下,稳步推进,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孙学玉,当代中国行政结构扁平化的战略构想(J],中国行政管理,2004,(3)

[2]周琦,析“市管县”体制的利弊,构“市协县”体制的设想(J],传承,2008,(3)

[3]姚旭豪,市管县体制改革理论综述[J]资料通讯,2007,(2)

县级城市范文篇7

关键词:县级电网;管理提升;电力企业;规划现状

电力能源是生活中的重要能源,基层群众的生产、生活处处离不开电力能源的使用。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升级电网,并多次规划县级电网促使农村电网的升级,统筹城乡电力发展、完善农村电网结构[1]。目前我国县级电网规划受限于资金、地理位置、技术水平等诸多因素,从而导致县级电网的结构与输电能力远落后于城市的发展。目前来看我国的县级电网建设存在着网架结构薄弱、县级电网规划标准程度低、政府与电力企业合作机制不够完善等诸多问题,进一步导致了县级电网供电能力不足,极大的影响了当地企业的发展与人民的生产生活。为了促进城乡电网规划统筹发展,满足县级电网建设需求,本文将进一步探讨县级电网规划中的建设现状以及管理策略,以期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我国县级电网规划建设的现状

(一)县级电网网架结构薄弱。县级电网在建设的过程中由于资金有限、技术有限,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电网建设的投入,再加上县级管辖区域的各个居住地相对分散,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基层电网建设的难度。目前来看,基层电网中的110kV电源点供电不足,线路比例不足、主网架供电能力不足、供电可靠性较低,一旦发生故障将难以及时恢复。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县城辖区内的用电需求也在逐年增加。但县级电网更新较慢,许多县城区域的电网都出现了超负荷工作现象,从而带来安全隐患。由此可见,县级电网网架结构脆弱、供电不足限制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二)县级电网的规划标准较低。长期起来我国城市的经济的发展远远高于农村,我国的县级电网规划标准一直较低,重视程度与管控力度都不够。但随着政府对农村经济的扶持,农村经济迅速发展起来,对于用电的需求越来越大[2]。县级管辖下的居民用电需求远远超过了县级电网的供电能力。但由于电网规划标准的滞后性,导致其服务能力滞后。县级电网在规划过程中存在网点较多、地理情况复杂、管理缺失等多项因素,并且电网资金的申请与批复往往需要三到五年编制。目前我国县级电网建设项目规划存还在着实际操作性差与适应性不强等诸多问题。(三)政企合作机制尚不够完善。电网管理通常由电力企业完成,但在电网建设规划的过程中却需要国土资源部门以及县域规划建设等多个部门协同规划,才能更好开展电网建设工作。但在实际的工作中,由于政府与电力企业合作机制尚不完善,电网建设缺乏当地政府的有力支持。根据我国县级政府与电力企业合作的现状来看,大部分县级政府没有将电网规划项目纳入县级整体的规划当中与当地的土地利用规划当中。电力企业在规划电网的过程中,需要将电网规划点的位置向当地政府进行报备,影响了电网整体建设的进度。如果没有县级政府的支持很难做好电网规划建设工作,当县级电网规划建设时涉及到征地、拆迁时往往会遇到巨大的阻力。

二、我国县级电网规划建设的具体提升策略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知,我国县级电网规划中出现的问题主要为:县级地理环境十分复杂,从而加大了规划的复杂性;政企合作机制不完善,影响了规划建设的资金投入与技术投入,县级电网的规划与建设过程中一旦涉及到拆迁问题,将很难推进工作进展。同时由于现有电网规划的标准较低,导致电网的规划水平低于县级所辖区域的经济发展需求。为了更好的促进基层经济的发展,应该针对县级电网规划与建设中的弊端采取针对性策略,促进县级电网的升级与改进。县级电网在规划的过程中应该遵循三大基本要求:经济性、可靠性与灵活性,从而符合县级电网实际建设的水平(图1:县级电网建设的三大基本要求)。图1县级电网建设的三大基本要求(一)提升电网的规划水平。电网的规划水平直接关系到电网建设的水平,为此应该根据辖区内的用电需求,合理规划项目库,做好项目的投资计划以及项目的规划[3]。相关管理者应该分析县级辖区内的具体用电情况,重点解决用电过载区域的电网升级问题,通过提升中低压等配电能力提升整体区域的供电能力,着重对于县级区域内10kV的配电网络改造升级,使其更具可靠性。缩短电网的线路以及供电半径也是提升电网供电能力的重要措施,为此管理者应该科学设计规划点与网络线路,在满足群众基本生活需求之上在尽可能的减少供电半径,从而减少电力在运输过程中的耗损。(二)完善政企合作机制,提高电网规划标准。县级电网的规划建设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为此电力企业应该主动寻求当地政府的帮助,政府也应该出台相关的法律政策为电网的规划与建设保驾护航。为此政府应该指导县级电网的建设工作,要求国土部门、电力企业等相关机构共同参与到电网规划建设当中,做好电网规划内的拆迁工作,从而协助电力企业电网进行升级管理[4]。随着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农村经济显著提升,为了进一步保障县级电网规划建设工作的开展,国家应该提高电网规划标准,为其提供专项资金。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农村经济的发展必然成为国民经济中强势的增长点,提高电网规划标准,才能更好的契合当地经济发展需求,为其提供必要的能源保障。同时电力部门的基层工作员工需要不断提升专业水平,遵照安全标准执行任务,提高安全意识,对于电网的建设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三)输电线路的防雷击措施。县级管辖区域山区较多,并且大部分线路更新换代较慢,并受到严重的自然因素侵蚀,尤其雷击对于电网的建设与维护带巨大的隐患[5]。虽然现有的电网线路已经采取了一定的防雷措施,但县级电网规划点多建设在崇山峻岭之中,一旦发生雷击事故,很难迅速找出故障点,影响当地群众的生活。由此可见防雷击对于电网的保护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电网线路的有效维护,可以降低电网建设成本,保护电路的线路安全,保障县级所辖区域生产经营活动正常开展。为此县级电力企业可以研制一些经济实惠的防雷措施,保障电网的安全使用。例如:在线路的绝缘子串的两端安装较大直径的绝缘子,一旦发生雷击事故,可以通过大直径的绝缘子提升其绝缘能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县级电网规划建设不仅为电力企业一家之事,关系到整个县域范围内的经济发展与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为此当地政府应该携手多个部门共同参与到县级电网的规划建设当中,协助其进行电网建设工作。国家也应该继续较大经济支持与政策支持,提高规划标准从而促进农村电网的改进。作为电力企业部门,基层工作人员应该提高责任意识与安全管理意识,并提升技能水平,并按照相关的安全规定,做好线路的维护与防雷工作。

【参考文献】

[1]董坚强,向德祥.县级城市配电网规划建设中的若干问题探讨[J].中国科技投资,2017(14):163-164.

[2]郭磊.浅谈县级城市10kV配电网的规划与建设[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5(31):432-433.

[3]程铭.浅谈县级配网规划建设及施工管理[J].环球市场,2018(25):143.

[4]袁润君.浅谈县级供电企业电网规划要点[J].中国科技投资,2018(29):109.

县级城市范文篇8

第二条持有非农业户口的城市居民,凡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均有从当地人民政府获得基本生活物质帮助的权利。

前款所称收入,是指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的全部货币收入和实物收入,包括法定赡养人、扶养人或者抚养人应当给付的赡养费、扶养费或者抚养费,不包括优抚对象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的抚恤金、补助金。

第三条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遵循保障城市居民基本生活的原则,坚持国家保障与社会帮扶相结合、鼓励劳动自救的方针。

第四条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制。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管理工作;财政部门按照规定落实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统计、物价、审计、劳动保障和人事等部门分工负责,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有关工作。

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以及街道办事处和镇人民政府(以下统称管理审批机关)负责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具体管理审批工作。

居民委员会根据管理审批机关的委托,可以承担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日常管理、服务工作。

国务院民政部门负责全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管理工作。

第五条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所需资金,由地方人民政府列入财政预算,纳入社会救济专项资金支出项目,专项管理,专款专用。

国家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提供捐赠、资助;所提供的捐赠资助,全部纳入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

第六条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按照当地维持城市居民基本生活所必需的衣、食、住费用,并适当考虑水电燃煤(燃气)费用以及未成年人的义务教育费用确定。

直辖市、设区的市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会同财政、统计、物价等部门制定,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并公布执行;县(县级市)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县(县级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会同财政、统计、物价等部门制定,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后公布执行。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需要提高时,依照前两款的规定重新核定。

第七条申请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由户主向户籍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或者镇人民政府提出书面申请,并出具有关证明材料,填写《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审批表》。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由其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或者镇人民政府初审,并将有关材料和初审意见报送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审批。

管理审批机关为审批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需要,可以通过入户调查、邻里访问以及信函索证等方式对申请人的家庭经济状况和实际生活水平进行调查核实。申请人及有关单位、组织或者个人应当接受调查,如实提供有关情况。

第八条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经审查,对符合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条件的家庭,应当区分下列不同情况批准其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

(一)对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又无法定赡养人、扶养人或者抚养人的城市居民,批准其按照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全额享受;

(二)对尚有一定收入的城市居民,批准其按照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差额享受。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经审查,对不符合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条件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管理审批机关应当自接到申请人提出申请之日起的30日内办结审批手续。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由管理审批机关以货币形式按月发放;必要时,也可以给付实物。

第九条对经批准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城市居民,由管理审批机关采取适当形式以户为单位予以公布,接受群众监督。任何人对不符合法定条件而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都有权向管理审批机关提出意见;管理审批机关经核查,对情况属实的,应当予以纠正。

第十条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城市居民家庭人均收入情况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通过居民委员会告知管理审批机关,办理停发、减发或者增发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手续。

管理审批机关应当对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城市居民的家庭收入情况定期进行核查。

在就业年龄内有劳动能力但尚未就业的城市居民,在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期间,应当参加其所在的居民委员会组织的公益性社区服务劳动。

第十一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对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城市居民在就业、从事个体经营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扶持和照顾。

第十二条财政部门、审计部门依法监督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的使用情况。

第十三条从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管理审批工作的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批评教育,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对符合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条件的家庭拒不签署同意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意见的,或者对不符合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条件的家庭故意签署同意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意见的;

(二)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或者贪污、挪用、扣压、拖欠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款物的。

第十四条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城市居民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给予批评教育或者警告,追回其冒领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款物;情节恶劣的,处冒领金额l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一)采取虚报、隐瞒、伪造等手段,骗取享受城市居民最低少活保障待遇的;

(二)在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期间家庭收入情况好转,不按规定告知管理审批机关,继续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县级城市范文篇9

第二条本市扩大区、县级市污水治理、调水补水、河涌综合整治、水浸街治理、雨污分流工程项目的审批权,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扩大区、县级市污水治理和河涌综合整治工程项目审批权限的基本原则:

(一)管理重心下移。市、区、县级市职能部门都可以行使的审批权,由区、县级市职能部门行使;审批权限在市职能部门,但区、县级市职能部门属市职能部门派出机构的,由区、县级市职能部门行使;审批权限在市职能部门,但由区、县级市职能部门行使更有利于提高行政效能的,委托区、县级市职能部门行使;

(二)依法合理,积极稳妥。扩大区、县级市的审批权限既要有利于解决污水治理和河涌综合整治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有效推进工作,又要符合法律、法规,做到切实可行;

(三)权责统一,责任明确。扩大区、县级市的审批权限后,区、县级市职能部门要承担相应责任,做到有权必有责,防止权责脱节。市职能部门要加强审批权行使过程的协调、监督,对违反规定的,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情节严重的,收回相关委托职权。

第四条花都、番禺、南沙、萝岗区的发展改革部门,可以审批辖区内城镇污水治理、河涌综合整治、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五条越秀、海珠、荔湾、天河、白云、黄埔区发展改革部门,可以审批辖区内河涌综合整治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并将审批结果报市发展改革部门备案。

水浸街治理、雨污分流工程项目不再进行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

第六条从化、增城市发展改革部门,负责辖区内污水治理和河涌综合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批。

从化市辖区内由*市政府全额出资建设的污水治理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由*市发展改革部门负责审批。

第七条各区、县级市组织实施的污水治理和河涌综合整治工程项目,由项目所在区、县级市依法组织招投标工作。

第八条各区环保部门对辖区内由本级发展改革部门审批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污水治理和河涌综合整治工程项目,进行环评审批。

第九条各区环保部门对辖区内由市发展改革部门审批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污水治理和河涌综合整治工程项目,按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规定及市政府污水治理和河涌综合整治的安排需编写环境影响报告表、登记表的,进行环评审批。

第十条从化、增城市环保部门,负责辖区内污水治理和河涌综合整治工程项目的环评审批。

第十一条各区、县级市环保部门对辖区内的市管非重点排污(一般污染源)企业,行使日常监督、排污收费、总量核定、排污许可证核发及污染治理设施闲置、停运、拆除等监督管理权。

第十二条越秀、海珠、荔湾、天河、白云、黄埔、花都、番禺、萝岗、南沙区规划分局,负责核发辖区内符合本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污水治理和河涌综合整治工程项目的《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前款规定以外的污水治理和河涌综合整治工程项目的《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由市规划部门负责核发。

第十三条越秀、海珠、荔湾、天河、白云、黄埔、花都、番禺、萝岗、南沙区规划分局,负责核发辖区内污水治理和河涌综合整治工程项目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验收合格证》。

第十四条各区规划分局负责的审批事项,应当报市规划部门备案。

各区规划分局的项目竣工规划验收档案,应当报市城建档案馆归档。

第十五条各区规划分局和县级市规划部门对辖区内污水治理和河涌综合整治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实施的编制征地拆迁安置规划方案和落实经济留用地的规划选址工作,应当积极协助、配合。

第十六条各区国土分局和县级市国土部门负责辖区内污水治理和河涌综合整治工程项目的用地预审。

第十七条各区国土分局负责辖区内污水治理和河涌综合整治工程项目涉及的征收集体土地批后实施及征地结案工作。

第十八条各区国土分局负责辖区内污水治理和河涌综合整治工程项目临时使用国有或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审批及《国有土地划拨决定书》、《(国有)建设用地批准书》的核发,并报市国土部门备案。

第十九条各区国土分局负责办理辖区内涉及城市房屋拆迁的污水治理和河涌综合整治工程项目的下列事项:

(一)城市房屋拆迁公告;

(二)实施拆迁资金监控及使用监管;

(三)审查备案委托拆迁合同;

(四)核发《城市房屋拆迁许可证》;

(五)对拆迁补偿安置协议进行备案;

(六)对城市房屋拆迁纠纷进行裁决;

(七)对拆迁产权不明确房屋的补偿安置方案进行核准;

(八)核发拆迁结案意见书及出具房屋拆迁证明。

第二十条各区国土分局负责辖区内污水治理和河涌综合整治工程项目进行土地登记所涉及的土地勘测成果的确认。

第二十一条从化、增城市国土部门,在法定权限内负责辖区内污水治理和河涌综合整治工程项目的用地审批。

第二十二条各区涉水(水务、市政)部门,负责辖区内本级政府组织实施的污水治理和河涌综合整治工程项目的下列审批事项:

(一)初步设计审批;

(二)接驳核准;

(三)开工报告审批(施工许可证核发);

(四)移动(改建)公共排水设施或临时占用公共排水设施的审批。

越秀、海珠、荔湾、天河、白云、黄埔区涉水(水务、市政)部门的初步设计审批,应当报市水务部门备案。

第二十三条市水务部门负责在省市管辖河道(珠江水道、增江、流溪河等)上的河涌综合整治工程项目的初步设计审批及跨行政辖区的河涌综合整治工程项目的技术审查。

第二十四条各区涉水(水务、市政)部门,负责辖区内本级政府组织实施的污水治理和河涌综合整治工程项目的竣工验收。

第二十五条从化、增城市的涉水(水务、市政)部门,负责辖区内本级政府组织实施的污水治理和河涌综合整治工程项目的水务审批以及市水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组织实施的生活污水治理工程项目的开工报告审批(施工许可证核发)。

第二十六条各区市政(园林绿化)部门按照市政府关于城市建设维护工作市区分工方案确定的道路管理权限,负责辖区内污水治理和河涌综合整治工程项目的下列审批事项:

(一)城市道路临时占用审批;

(二)移动、改建市政设施审批;

(三)占用市政设施设置牌、杆、亭、站核准;

(四)在桥梁、隧道安全保护区域内从事疏浚、挖掘、打桩等作业以及敷设管线等设施的审批;

(五)依附于城市道路建设各种管线、杆线等设施审批。

第二十七条花都、番禺、南沙、萝岗区市政(园林绿化)部门,负责辖区内污水治理和河涌综合整治工程项目的下列审批事项:

(一)砍伐、迁移、修剪树木(古树名木除外);

(二)占用绿地。

第二十八条越秀、海珠、荔湾、天河、白云、黄埔区市政(园林绿化)部门,负责辖区内污水治理和河涌综合整治工程项目的下列审批事项:

(一)砍伐、迁移、修剪树木(19棵以下,古树名木除外);

(二)临时占用绿地(200平方米以下)。

县级城市范文篇10

一、工作目标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州委关于基层治理的决策部署按照分层分类示范引领、分期分批统筹推进原则,开展全县城市基层治理示范县、社区、小区建设,探索创新城市基层治理领导机制、工作机制和方法载体,为全县城市基层治理树立样板,推动城市基层治理重点工作落地见效,不断提升我县城市基层治理整体水平。

二、建设计划

3年内全县建设4个示范社区。其中,2020年完成1个示范社区;2021年完成1个示范社区:2022年完成2个示范社区。

三、建设内容

城市基层治理示范社区建设原则上,每年选取1个社区作为县级示范社区,3年内完成全县4个社区示范建设。我县每年确定一定数量社区,作为县级示范社区建设推进。重点在进一步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社区治理机制,理顺党组织和社区各类组织之间的关系,引导各类组织和驻区单位参与治理,完善居民议事协商机制,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加强社区环境整治,完善社区服务体系,涵养社区优秀文化,营造良好社区氛围,提升智慧社区建设水平,带动社区企业培育,强化社区警务建设,提高社区安全防护能力,推动社区警务融入社区治理格局,打造社区治理项目品牌等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责任单位:县民政局,县委组织部、县委政法委、县公安局、县住房城乡建设局、县自然资源局和各相关乡(镇)。完成时限:每年12月底前。

四、主要程序

(一)社区申报。我局根据年度建设计划,2020年10月初完成本年度县级示范社区申报。2021年后申报建设时间根据年度工作计划另行明确。(二)制定方案。我局结合工作实际,围绕推动城市基层治理重点任务落地落实,研究制定示范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和年度工作计划,系统安排部署示范建设工作,并将工作方案和年度计划报县城市基层治理工作组备案。(三)示范建设。我局按照示范建设工作方案,围绕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州委安排部署,开展城市基层治理示范体系建设。(四)县级初评。我局对照示范建设标准和评估验收指标体系,每年11月底前对本县示范建设情况进行全面检查,督促整改完善,向县委城乡基层治理委员会(县委组织部)报送验收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