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图书馆科普工作计划十篇

时间:2023-03-16 12:47:25

县级图书馆科普工作计划

县级图书馆科普工作计划篇1

关键词:县级数字图书馆推广计划 图书馆 发展

文化部确定的2010年在全国实施“县级数字图书馆推广计划”,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一个重要举措,它的实施将使基层图书馆在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活跃城乡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真正发挥积极作用,由此推动各级图书馆、乡镇文化馆(站)以及社区文化室的公共文化服务,更好地满足基层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科技需求,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一、县级数字图书馆推广计划

县级数字图书馆推广计划,是利用全国文化共享工程等各种物理的和虚拟的信息网络传输平台,将国家数字图书馆的资源与服务推送到各级直至基层图书馆,惠及广泛的社会群众,并逐步建成覆盖全国各省市县公共图书馆和共享工程基层站点的、分级分布的国家数字图书馆基层公共服务网络,使国家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成果实现全民共享。

在网络建设方面,该计划将在全国每一个县级图书馆建立电子阅览室,使县级图书馆成为面向基层群众,提供数字文化服务的重要阵地。同时,通过县级数字图书馆进一步向基层辐射,使城乡基层图书馆、文化馆(站)、文化室都能方便快捷地利用国家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成果提供优秀文化服务,从而搭建起覆盖全社会的数字图书馆服务网络,以推进文化创新,激发文化发展活力。

在数字资源建设方面,不断增加资源内容,将健康的生活方式、科学的生产方式、先进的思考方式传递给基层群众,特别是针对农村和城市基层缺乏有吸引力的数字文化资源的现状,不断提高资源的适用性和针对性,通过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资源,为公众提供全方位的文化体验和学习体验。

在服务方面,国家图书馆专门设计制作了县级数字图书馆推广计划服务系统,整个应用系统分为程序、数字资源、外部应用三大部分,封装在一块移动硬盘内,提供给各县级图书馆,在具备相应条件的地区还将以虚拟专用网络方式进行资源分发。组织专门培训,提供网络、电话等支持服务,同时下发培训课件与培训课程视频资料。各县级图书馆既可以采用单机模式提供用户服务,也可以将系统安装在服务器上,以网络模式同时向多个用户提供服务。

二、县级数字图书馆推广计划的资源内容

当前,在推送资源方面,“县级数字图书馆推广计划”向每个县级图书馆提供 1TB数字资源,这些资源主要是视频、图片、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网络信息资源等多种类型。内容主要包括:

《百年守望》讲述了几代图书馆人守望文明、传承文化、无私奉献的光荣与梦想;

《馆藏故事》讲述了国家图书馆珍贵藏品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以广阔的视角和真实的画面,重现稀世珍品的人文光辉;

《文明与创造》,通过古今技术细节的详尽演绎,记录了中华文明前进的脚步,以“新、奇、特”的角度和观点,再现古老灿烂的传统文化,展示现代科技的创新活力,带领观众领略“纵观古今、东西交流”的科技文明发展之路;

《前尘旧影》收录了3080张新旧照片,真实地记录了当时的社会事件、历史人物、城乡面貌、名胜古迹、服饰特征和建筑艺术等;

《年画撷英》收录了339张杨柳青、朱仙镇等地制作的民间优秀年画作品,题材丰富,涉及风景人物、故事戏曲、花鸟虫鱼、装饰图案等方面,多以木刻彩色套印加彩绘而成,其画面线条清晰,色彩鲜明,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与乡土气息,体现了年画的艺术内涵和观赏价值;

2007年以来出版的5000种电子图书,2009年出版的2000种人文社科类电子期刊等书刊资源,信息内容丰富、阅读方式便捷、展现形式精美;

《政府信息》采集并整合了21万余条各级政府公报和政府公开信息;

《中国事典》是国家图书馆“网络信息采集与保存”项目的部分成果,选取了“航天载人工程”、“月球探测工程”、“中国共产党建党85周年”等5个反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要成果的专题网络信息资源等。

三、山东省“县级数字图书馆推广计划”实现全面覆盖

山东省图书馆在首批10个县级图书馆无偿获得1TB资源的基础上,于2010年7月12日实现“推广计划”的全面覆盖。推广计划是按照文化部的统一部署,并结合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发展现状启动的一项文化工程。县级数字图书馆推广计划全覆盖工作,将借助文化共享工程平台,使全省17个地市、140个县区级公共图书馆都具备数字图书馆服务能力,并由此带动1861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服务能力的提升,不仅使山东成为全国第一个实现县级数字图书馆服务全覆盖的省份,更重要的是使先进文化和科技知识惠及广大基层群众。此次推广计划通过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平台将国家数字图书馆1TB的资源,配送到我省各市、县级公共图书馆,内容广泛而适用。这些资源有力的丰富基层数字图书馆的内容,更好的满足基层群众对信息资源的需求。

“县级数字图书馆推广计划“的实施,极大丰富了基层图书馆的文献资源,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在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活跃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方面发挥极大作用。借此春风,我们将不断优化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内容,丰富传输形式,创新服务手段,扩大覆盖面,并将自建的特色数字资源融入其中,为数字图书馆建设做好资源保障,并通过全国数字图书馆服务网络提供跨库无缝集成服务,使数字图书馆成为在网络时代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县级图书馆科普工作计划篇2

一、基层图书馆的职能和性质

基层、县乡图书馆是本地区发挥着重要作用的信息服务机构,其社会教育职能最为根本。基层图书馆为县城居民和广大农民服务,主要任务是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丰富群众文化生活。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农村涌现出许多科技户和专业户等,他们也迫切需要各种专业技术资料,用来指导科研和生产实践。特别是宾川县农村人口占85%以上,县级图书馆肩负着满足众多人口阅读需要,提高农民文化素质的重任。近年来,“科教兴农――科技致富”的意识日渐深入人心,广大农民在生产实践中日渐意识到科技的重要性。虽然现在广播、电视等媒体占据了农民部分生活空间,但是图书、报刊以其耐读性、可保存性、价格低廉等优势仍受到农民的青睐。因此,基层图书馆要增加自身科技图书的比例,为农民发家致富服务,为当地经济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二、加强乡镇图书馆建设

乡镇图书馆是为该区域群众提供服务最基层的图书馆,是县级图书馆与村级图书室的桥梁和纽带;同时是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增强农民发家致富本领、丰富业余文化生活,活跃农村文化的重要阵地。为了使农村服务阵地不流失,更好地为农村读者服务,县级图书馆在乡镇图书馆和村级图书室建设中心必须发挥积极的作用。

1、做好宣传积极争取领导关心,政府重视。

一是开展送书下乡活动,这就要求图书馆走出馆门,面向社会,主动向社会宣传图书馆,扩大图书馆的社会影响,促使人们了解图书馆。然后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图书馆在当今社会中的作用。二是利用版面宣传,宣传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公共图书馆的有关决定和行业条例,宣传省州县领导视察图书馆的消息、图片等。如目前文化部和国家发改委计划在“十一五”期间,扶持乡镇文化站的设施建设,加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建设,推动数字化文化服务进乡村等十方面内容。三是通过对乡镇图书室的调研,撰写调研专题报告,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分管领导反映基层图书馆的困境,提出建设性意见。

通过宣传让各级政府和领导真正把图书馆的建设列上议事日程,把基层图书馆的发展列入地方建设规划,把图书馆购书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把基层图书馆的发展情况列入各级领导的工作日程,争取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领导的关心,从而保障乡镇图书馆持续、稳步、健康发展。

2、抓职工素质,努力提高服务水平。

目前县级图书馆人员的学历达标率不高,专业不对口,专业人才匮乏,大多数是经业余函授等形式进修达标的,表面看有大专文凭的不少,实质上专业知识相当薄弱,知识结构也不合理,对各项技术特别是网络信息技术的掌握尤其欠缺,乡镇一级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则连这样的条件都不具备。再加上撤乡并镇、人员精简等给县级图书馆的辅导工作带来了新课题。一是管理人员队伍不稳定,人员变动大,出现了新的管理员;二是具备电脑、外语等相关专业知识的人较少。鉴于这种情况,首先抓好管理员的业务培训工作,让原来没有从事过图书管理工作的人员通过短期培训,掌握一些图书馆基本知识和业务技能,使他们尽快胜任本职工作;其次,县级图书馆组织部分职工到省馆或州馆学习先进经验及业务知识;再次,利用县图书馆现有的阵地和资源,广泛开展计算机基础知识培训,分批分期组织乡镇管理员参加轮训,通过培训使他们初步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好地为生产生活及新农村建设服务。

3、合理布局,扎实抓好网络建设。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是中央近年来大力实施的一项文化创新工程,被称为文化建设的“二号工程”。其主要内容是应用计算机、网络通讯和多媒体技术,将优秀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和整合,建成互联网上的文化信息中心和网络中心,通过共享工程网络体系实现优秀文化信息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共建共享。

县级图书馆是该地区文献资料信息中心,同时也是该地区业务辅导中心。随着乡镇图书馆的蓬勃发展,广大农民求知求乐求美的需求日益迫切,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农村读者,县级图书馆要及时根据各乡镇环境、人口集中与分散的情况,因地制宜地积极向镇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提出乡镇图书馆建设的合理化建议,在人口相对集中的镇政府所在地设立镇中心图书馆,然后根据各地具体情况,在被撤并的老乡镇政府所在地设立分馆,在自然村建立图书室,在偏远的村庄不集中的地方设立流动图书点。随着村级图书室的逐步设立,县、镇、村三级图书馆(室)网络建设逐步健全,在此基础上,积极推进农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充分利用现在信息资源传播设施,把“共享工程”与政务网、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等基层文化中心相连接。网络的健全,使知识信息、传播渠道更畅通,县级图书馆作为文献信息中心的作用将愈加显现,使更多的农村读者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进一步扩大服务面。

三、县级图书馆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活跃农村文化生活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而县乡图书馆是弘扬社会主义文化的桥头堡。开展农村读书活动,不仅是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也是农民自身的内在要求。做好广大农民朋友精神上的加油站,是县乡基层图书馆服务工作的重心所在。

怎样尽快脱贫致富,成为每个农民自身思考与解决的问题。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在生产中认识到科技是打开致富之门的“金钥匙”,谁掌握了这把“金钥匙”,谁就掌握了致富的主动权。而要掌握这把“金钥匙”,惟有读科技书才是一个最方便、最快捷的途径。以科技致富为目的的读书活动也就成了广大农民的现实需要和自觉选择。为此,县级图书馆紧密结合农民脱贫致富的需求,通过推荐农业科技书籍、提供致富信息、开展农业技能培训等读书活动,倡导农民读书用书,学文化、学技能,普及先进实用的农业科技知识。形式多样的系列农民读书活动的开展,对培养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县级图书馆科普工作计划篇3

Abstract: has analyzed the new situation which the county level library interview work faces, had pointed out the current county level library literature interview work existence's subject matter, proposed the current county level library literature interview work optimizes opinion.

关键词:县级图书馆文献采访优化

key word: county level library Literature interview Optimizes

当前,县级图书馆存在这样的情况:馆藏新书内容重复,且拒借率高,其中有的新书从一进馆就无人问津,变成了死书。如我馆,近几年来每年都新增一批图书,按理说会吸引更多的读者,但事实情况并非如此,读者到书库左看右挑,适合自己的不多。读者一致反映,新书是多了,但大多内容没新意,。这一问题,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县级图书馆文献采访工作存在的质量等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将直接影响到县级图书馆的文献建设乃至生存。

一、图书采访工作面临的新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图书出版及图书发行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时,读者对图书的需求和品味也在不断的变化着。所以,作为为基层大众服务的县级图书馆在文献采访方面也不断的面临着新情况。

1.1图书出版百花齐放。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出版业日益繁荣,各类图书出版呈百花齐放的局面。据有关资料显示,近五年来。我国每年图书出版量以7%――10%的速度增长。图书出版的繁荣,使图书馆采访及馆藏有了更多的资源。但在市场经济下,出版业不可避免的存在逐利倾向,只要是有利可图的出版物,出版社便争相出版。于是,劣质的,或是重复的出版物大行其道。相反,那些科学性、理论性和专业性较强的图书,却受到一定的影响和冲击。还有,有的出版社为了追求高额利润,迎合市场低层次的需要,出版一些五花八门、粗制滥造的消遣类图书,有的甚至不择手段,大量出版畅销的盗版书。图书出版的这种逐利倾向,不能不影响到图书采访工作中来。

1.2网络信息激增。传统的图书馆资源,是以印刷型纸本为主的馆藏文献。但随着网络环境的形成,电子出版物和网络信息急剧增长,于是,文献建设在传统项目之外,又增加了对网络信息和各种文献的收集、整理和利用。这样,图书馆在文献获得方面,不仅要采取传统的文献采访方式,同时也要通过网络获取电子信息。

1.3图书发行市场不再单一。过去,图书发行一直是由新华书店垄断,图书采访面对的卖方仅此一家。但现在,原来新华书店一统天下的局面已彻底被市场化、多元化的出版发行所打破。一方面,出版社除按以往办法供新华书店发行外,还可以自办发行或让著者本人发行。同时,改革开放后发展起来的集体、私营书店,也被引入发行的竞争机制,让它们在图书发行中充当重要角色。此外,各色各样的网上书店、图书城、商等等的涌现,无疑为推动图书市场的活跃与繁荣注入了强心剂。另一方面,现在出版发行信息传播方式也多,除传统的报刊和广播电视外,互联网以及图书博览会、订货会、书市等直接提供的信息报等都成为获取出版发行信息的重要来源。于是,文献采访面临的,不再是过去那个单一的和闭塞的市场。

1.4读者需求多样性。以往,处在基层的县级图书馆,光顾者多是中小学生和老年人,文学、历史、军事等图书和儿童读物最受欢迎。因此,那时图书馆的藏书重点首先是小说、散文、诗歌等文学作品,其次是大众科普和大众生活类著作,再就是历史、军事等文献。可现在,光顾图书馆的不再仅仅是中小学生和老年人了,企业老板,商家,行政事业单位公务员、职员,还有厂家的工程师等等,都已是县级图书馆常客。这些人不仅学历高,专业性强,且涉猎面相对较广,政治、经济,以及企业管理、行政管理、理论研究等等,无所不及。读者层面的增多以及需求的多样性,对一直藏书种类不多且数量有限的县级图书馆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二、当前县级图书馆图书采访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文献采访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无疑对文献采访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处在基层的县级图书馆,目前在文献采访工作中,无论是采访数量还是采访质量,都不尽人意,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2.1采访质量不理想。置身令人眼花缭乱的出版市场,面对林林总总日日出新的出版物,显然文献采访有了更多的选择。然而,时下不少的县级图书馆的采访工作似乎还停留在过去的传统状态。一方面,他们不是根据读者需求的新变化去调整采访的思路,突出采访重点,根据读者结构的变化采访可读性强的读物,而是按照传统观念及老办法,把服务对像局限于一般的中小学生和老年人,偏重于采访那些适合于一般读者的消遣性的文学作品和科普读物,而研究类或指导应用型的理论性较强和较为实用的读物,却很难满足高层次读者的需求。另一方面,他们不重价值和品位,滥采乱访。就本馆来说,为了确保入藏图书种类,很多时候在采访时往往以低价和一时的畅销读物作为关注点,而很少考虑文献本身的品位和潜在的价值,以至不少新进读物以新复旧,以次充好。

2.2采访渠道不全通。现在,图书发行不再是新华书店的专利,图书发行管理体制的悄然变革,使网上售书、出版社直销等大行其道。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全国500多家出版社,所出之书内容包罗万象,但没有一家经销商能无一遗漏的发行,即使是过去囊括了全国所有出版物的“三目”,而今报道的图书品种也只占每年出版总数的四分之一。全国500多出版社也只报道了140家左右。在这种情形下,图书馆要想采访到丰富的图书,必须打通各种采访渠道。但目前,不少县级图书馆大量的文献采访都还是通过本地新华书店进行,偶然的网上采访或是凭出版社订单的直购,多是打折书,且数量有限。采访渠道的单一,使很多优质的精品图书无法收藏于馆。

2.3采访机制不健全。文献采访工作直接决定馆藏质量的高低,其工作环节涉及读者需求调查、馆藏结构调查、出版信息搜集、确定采访书目、现采、订购等,采访范围覆盖各类读者,采访资源类型涵盖书、报、刊、光盘、数据库等种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可在我馆这样的基层图书馆,这种健全的采访机制几乎难以见到。别说对馆藏发展规划与年度计划的制定,就连以读者需求的调查和出版信息的了解,也做得不够,以至采访工作简单化乃至盲目。这种缺乏科学化的管理方法和管理实践,使采访工作达不到应有作用,甚至流于形式,只采不访,使采书和用书脱节,严重削弱图书馆应有的服务功能。

三、图书采访工作的优化

当前县级图书馆采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很容易使之陷入馆藏文献有限,可读性差,进而拒借率高,读者减少的恶性循环。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对采访工作进行优化。

3.1采访质量的优化

文献采访首先要把好质量关,特别是在图书种类日益增多购书经费日益紧张的情况下,采访工作更要开阔思路精益求精。第一,要制订必要的采访方案,根据本馆文献建设的实际情况,对采访什么,采访多少,何处采访,资金使用等作出具体计划。第二,要突出采访重点,切实根据本馆不同时期文献建设的目标要求和不同类型读者的不同需求,确定采访科目。第三,文献采访要精选。要坚决克服过去那种来什么订单就买什么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不论是现场购书还是网上购书,都要要根据馆藏原则,有计划、有目的的在众多出版物中精挑细选。第四,采访人员要注意收集和分析读者的借阅信息和出版信息。收集和分析读者的借阅信息是要了解其所需文献的学科范围和阅读特点,用于指导自己的采访工作。通过书店、出版社、网络等渠道广泛收集图书出版信息,是为了更好地针对本馆情况做出适宜的选择,避免误选质量不高的图书。

3.2采访渠道的优化

采访渠道的优化,重点在于重视和和开拓网上采访通道。谁都知道,随着计算机通讯技术的发展,图书馆的藏书已逐渐地从现实馆藏为主转向现实馆藏与虚拟馆藏并重。这种变化,彻底改变了图书馆传统的获取信息资源的方式。过去,主要通过购买、交换、接受捐赠等途径获取文献,现在,图书馆已普遍成为互联网的用户,可以从网络上直接获取数十倍、上百倍于本馆的文献信息,工作人员除用传统的方式进行文献采访外,还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文献检索和采访。但处于基层的县级图书馆,可能是由于计算机使用的普及没能跟上,或是由于人员素质不高有关技能受到制约,对这一日新月异的图书采访新渠道反应不那么敏感,行动有点迟滞。因此,县级图书馆要跟上时代步伐,必须在网上采访方面下足功夫。首先,要适时调整藏书发展目标和馆藏结构,在虚拟馆藏蓬勃兴起的时候,认真规划和设计,给电子信息资源和非纸介资料一席之地,以此推动图书网上采访的开展。其次,要不断加大网络采访力度。图书采访网络化已成一种发展趋势,因为现在不少出版社、图书供应商都建有网站,只要登上这些网站,就可以直接了解出版发行信息,同时图书馆也可以直接将采购要求从网上传递经出版社和供应商。现代化网络采访的这种互动性,不仅可以使图书采访高质量,而且能将采访人员从传统采访的低效状态中解放出来。

3.3采访机制的优化

采访机制的优化,实质就是采访环节的优化。也就是说,在采访必须的读者需求调查、馆藏结构调查、出版信息搜集、确定采访书目、现采、订购等各个环节的工作,在新的形势下要建立强有力的采访体系并有所创新。

3.3.1.采与访互动并进。很多时候,图书馆的只采不访的现象是比较普遍的。采与访的脱节,其结果是馆藏结构的不合理,特别是新进图书吊不起读者的胃口。如本馆,近几年来即使是为数不多的进书,也多是重重叠叠的文学作品,借阅率不高。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做好采前调查。采访人员要本着为读者高度负责的精神,求真、务实,围绕读者的阅读需求、信息需求、文化需求及知识需求,向读者提供更多、更全、更新的文献资料。采访当然不是过去那种简单的在馆内设置留言簿收集或面对面了解征求意见,在通讯发达的今天,有条件的馆可通过互联网的访问、提问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3.2.搭建网络采访信息平台。信息技术现在已被广泛使用,县级图书馆理应跟上时代步伐,走上信息化道路。其中,目前最必要的是要搭建网络采访信息平台,因为目前网上书店比比皆是,图书供应商有什么货,他们会在网上公布于众;你有什么需求,可以在网上公开。

3.3.3加强采访队伍建设。随着现代化采访技术的发展,对图书采访人员的要求不断提高。因此,作为一个地方的图书馆,要下大力度,通过进修培训、自学等办法,让采访人员更好地掌握有关专业知识特别是加强计算机网络知识的学习,熟练掌握相关网络采选系统的检索功能和内容,提高操作技能。其实,一个合格的采访人员,不仅要把握文献采访的基本原则和网络资源的特点,具有敏锐的情报意识,还要善于捕捉采访信息,要具备重点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所负责的其他相关学科知识。在当今纷繁复杂的采访环境下,采访人员素质的提高,是做好采访工作的必然要求。

综上所述,当前县级图书馆要跟上信息时代的步伐,采访工作必须直面不断发展的新局面和新挑战,,加强馆藏建设理论研究,不断地调整工作方式和方法,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采访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开创采访工作的新局面,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李燕.图书出版发行现状与图书采访工作的思考[J] . 四川图书馆学报,2009,(2)

【2】. 王流芳.基层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模式探索[J] .图书馆杂志,2007,(6)

县级图书馆科普工作计划篇4

一、资金严重不足

这是始终围绕目前县级公共图书馆发展的基本因素。虽然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各项经济指标迅速上涨,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但由于各县的经济发展状况不同,给予县级图书馆的投入还跟不上时展的步伐,加上书刊价格飞涨,每年涨幅是20%至30%。在这种形势下,财政投入与图书馆实际所需经费之间的缺口越来越大,由于资金不足而导致的种种困难已越来越明显。

1、馆藏图书的增长率逐年下降

由于图书涨价,图书馆工作人员工资福利的增加,图书馆日常维护费用、设备的添置等等因素,所以具体到购买图书册数上,恐怕就不用谈了。县级图书馆购书增长率尚不如意,乡镇一级图书馆(室),就更难想象了。有的地方在图书馆(室)建设上根本没有投入,或者为了应付检查,只能一次性拨款购买图书,或采用捐书的形式,不但数量上不去,而且质量也不高。

2、藏书质量下降

目前质量比较高的图书动辄数十元甚至上百元,成套的精装图书更是成千上万元。而从县级图书馆的情况,靠自己的力量根本无力购买,为了保证图书数量的增加,只能降低图书的单本价格,这样一来带来的后果只能是馆藏图书质量的下降。

二、图书馆的外部环境

随着个人电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各企事业单位的电脑普及率在迅速提高,随着宽带、光纤网覆盖面的扩大,上网率已经达到较高的比例。因此,人们对于信息的摄取越来越依赖于自己手中的电脑和各种信息技术。图书馆这个信息平台根据地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在逐渐淡化,特别是公共图书馆所处的这种尴尬境地对它本身的发展是致命的打击,甚至可以说是它的生存危机了。

三、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素质

在新世纪数字化时代,公共图书馆的人员素质和人员结构情况在管理和服务中都非常重要,这里不仅包括人员的学历和业务水平,也包括他们接受适应数字化图书馆要求的管理机制等因素。而目前县级公共图书馆人员的学历达标率不高,专业不对口,专业人才匮乏,专业知识相当薄弱,而按公共图书馆今后的发展趋向,图书管理必须具备电脑、外语等相关专业知识,而且必须达到相应的等级,如电脑软件工程师等,否则县级公共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和网络化服务就难以实现。

四、县级公共图书馆的改革对策

随着网络环境的不断完善,公共图书馆面临更大的挑战,那种固定不变的常规型管理和服务模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环境,只有进一步深化改革,图书馆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献信息需求;也才能使公共图书馆始终处于良性的可持续发展之中。那么如何深化公共图书馆的改革呢?下面谈谈本人的几点看法。

1、逐步加大投入

一方面除了争取政府增加投入外,另一方面也需要企业及各界人士的捐款、赠书、赠物等。如:2007年9月,在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大理州新华书店向宾川县共享工程农家书屋捐赠了价值30万元的图书30800册,这些书已经陆续配送到各基层点。其次,要转变思路,多方筹资,探索成立图书馆信息服务公司之类的经济实体,在经营中滚动发展,逐步加大软硬件设施的投入,不断提升规模和档次,公司可以从建立和完善电子阅览室、书吧等起步,逐步引导各类服务对象进入图书馆。

2、逐步使馆藏图书数字化

在增加上网主机数量的同时,要加快公共图书馆图书数字化进程,对于县级公共图书馆而言,结合文献资源信息共享工程把重点放在地方文献上,如果县级公共图书馆都将馆藏的珍、善本,特别是濒于毁坏的图书进行数字化,对这一部分的图书应以影印版为宜,如果县级公共图书馆还有珍贵的文物藏品,这就更有必要对其数字化保存了。

3、增强信息服务理念

为适应新世纪数字时代新形势的变化,要改变传统的仅向读者提供收借服务的思想观念,不断地进行战略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和观念创新,全面贯彻读者第一、精益求精的服务宗旨。增强各级领导和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信息化服务社会理念,改变等待观望态度。因此,首先领导要有充分认识,作为县级公共图书馆,要把图书馆发展列入年度计划,分阶段、有计划地制订明确的目标、任务和措施,县级公共图书馆管理人员应从自身做起,充分认识图书馆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同时通过一些实实在在的活动。如:宾川县图书馆在全县十二个乡镇建立了十五个图书流动点,定时定期更换乡、镇、村图书馆(室)的图书。提高了基层图书馆的社会认知度,加深理解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作用,为今后图书馆的网络化服务作好了思想上的准备。

4、加强舆论宣传和阵地宣传的力度

①把服务周活动普及到日常工作中去。自1999年文化部确定每年5月份最后一个星期为全国周以来,各地图书馆纷纷响应。我们应该以此为契机,充分发挥该平台作用,把服务周活动普及到日常工作中去,加强舆论宣传和阵地宣传,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吸引广大读者。我们要调动学有专长的精兵强将充分展示其才华,以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把不同学科内容的文献资料展示给读者。如:2008年5月,宾川县图书馆利用各乡镇街天,人员集中的地方,走出馆门,向社会发放宣传单2000多份,将部分科技图书、少儿读物及期刊杂志送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手中,掀起了“全民读书、全民爱科学”的热潮,推动全社会形成浓厚的读书风气,从而对人们的思想道德情操、世界观的形成,对待生活的态度和生活方式等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提高图书馆的知名度。

②通过开展多元化的服务来加强宣传力度。公共图书馆置身在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要在保留传统宣传方式的基础上,通过开展多元化的服务活动来加强宣传力度。如:开展电话咨询服务,设立电脑查询书目、电话续借、读者咨询、新书预订等服务项目;开展网络服务,精心策划一些视频讲座,不失时机地组织一些相关信息提供给读者,为读者提供新书、报刊导读等服务项目,让更多的人了解图书馆、利用图书馆,以达到宣传图书馆的目的。

5、充分利用文化资源共享工程有效提升公共图书馆的现代化水平。

要把共享工程与基层图书馆建设相结合,为区域性的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如:2007年,宾川县被确定为全省三个“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试点县之一后,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按试点工作验收标准要求,在宾川县图书馆内成立了县级支中心,由县图书馆负责具体工作,在全县范围内设置了25个基层服务点,其中10个乡镇服务点、3个农场服务点、12个村委会基层服务点。“共享工程”与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等基层文化中心相连接,工程的实施从根本上改变了基层图书馆的装备水平、服务手段,使基层图书馆的数字资源提供能力获得了跨越式提升,同时工程的实施大大推进了新农村信息化建设,促进了广大农村文化经济的发展,为宾川文化经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文化环境。但要坚持“宁可用烂、不能放坏”的原则,要千方百计把共享工程设备利用起来。一是把应用效益作为衡量共享工程成效的重要标准。评价工程的成败与否,最重要的指标就是它的应用效益。二是加强应用要结合实际,突出重点。要把共享工程的应用作为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突破口,与和谐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有重点地解决问题,真正见到实效。三是要充分发挥为农服务的综合效益。要强化整合资源,共建共享的意识,兼顾农村文化服务和为农村党员教育、科技推广等方面的服务;要充分整合资源,依托共享工程建好一个公共的信息化平台,共建共享,共同维护,最大程度地发挥信息设备的功能与效益。

6、切实提高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素质。

鉴于目前县级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素质,亟需加快县级公共图书馆新生力量的培养,通过内部结构调整,改变现有人事制度,加快新老交替,大量充实专业院校毕业生或其它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专业人员,带动现有人员的学习和培训,同时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分批分阶段地派专人到上级主管部门学习和进修,及时学习和吸收先进的图书管理技术和方法,以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同时,由专业人员出面组织,举办各种类型的短训班,如专业知识讲座、电脑培训等等。

总之,县级公共图书馆由于经济发展地区差异、底子薄、发展不平衡,尚需各级领导和全社会的关注和扶持,使公共图书馆逐步完善和壮大;使之重塑自身形象,加大服务于社会的力度,提高服务效率,进一步发挥公共图书馆开展教育、传播文化和提供信息的职能作用,真正成为网络环境下信息服务的中流砥柱。

参考文献:

1、杨龙《浅谈网络环境下我市县级公共图书馆的危机与发展》,绥化市图书馆工作信息网,2005( 10)。

2、邓凤芝《新世纪公共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图书馆管理论文,2007(1)。

县级图书馆科普工作计划篇5

县级公共图书馆中小学校图书馆合作一、米易县图书馆和县中小学图书馆的基本情况

1.米易县图书馆的发展现状

米易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攀枝花市北部,1952年建县。通过60年的发展,已步入小康县行业,相继获“全国文化先进县”、四川省“文明城市”。近年来,米易县重视文化事业发展,加大了对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投入。2009年下半年,县财政投入2000多万元建成的米易图书馆新馆开始使用。新馆位于县城文化区,与米易高中部综合楼紧邻,与体育馆、档案馆,城关幼儿园相邻。馆舍建筑面积9000平方米,有纸质文献20余万册(件);电子图书10余万册,建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米易县支中心,目前正在筹建数字化图书馆。米易县图书馆是攀枝花三区两县最大综合性公共图书馆,开设了综合借阅室、师生借阅室、报刊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多媒体阅览室、少儿阅览室、地方文献工具书阅览室7个对外服务窗口,设有阅览座席500多个,有报告厅、多媒体播放厅、展示厅,可举办各种活动。

2.县级中小学图书馆的发展现状

由于经费不足,米易县中小学图书馆存在面积不够,设施简陋,藏书陈旧,书刊资源缺乏等主要问题,导致读者少、图书利用率偏低。

(1)藏书数量不足,图书陈旧

米易县中小学图书馆的图书,基本上为“普九”时配置,之后由于没有专项经费购置图书,学校自筹资金困难,致使藏书数量不足,图书陈旧。2003年米易县撤点并校后,城区学校学生人数增长迅速,学生在增加,图书却没有增加,即使是城区学校,也未能达到《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中“学校图书馆每年要剔旧更新图书,一般每年新增图书比例应不少于藏书标准的1%”的要求。

(2)注重形式,复本多,种类少

经走访调查,一些学校为了应付上级的达标检查,突击购书的情况比较普遍,尽管数量“达标”了,但藏书质量不高、藏书结构不合理。复本多,同一本书复本量达到几十本。

(3)重藏不重用,图书利用率低

一些学校,图书重藏不重用;图书室只对老师开放,即使对学生开放,时间也极为有限。周六、周日,寒暑假,图书室不开放。有些学校甚至没有实际意义上的流通。

(4)面积不足,设施简陋,工作人员数量不足

学校图书馆面积不足,尤其是阅览坐席少。城区5所中小学,有4所的阅览坐席都不足30个;管理员人数少,一个学校只有1名兼职管理员,开放时间不够。只有一所学校配备了专职管理员,但也不是图书馆专业出身。不少学校的图书管理员只是图书保管员。

二、馆校合作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1.合作的可行性

学校与公共图书馆的合作形式已经存在一个世纪以上,地区分布包括美国、加拿大、英国及澳洲。特别是在乡村小区,因为学校或是公共图书馆单独一方都无法独自提供馆舍或是馆藏,造就此种合作方式。共享图书馆的规划者发现这种类型的图书馆不仅可以节约经济资源,还可以提供比单一机构更完善的馆舍与馆藏。

国内也有许多合作的成功例子。2004年,广东佛山市图书馆开始组建图书联盟,当地的惠景中学图书馆、玫瑰小学图书馆已加入此合作体系。它们是学校内部图书馆也是联合图书馆的分馆。既解决了学校图书馆经费有限,图书馆专业人员不足的问题,又最大限度地为师生、家长提供优越、优质的阅读资源。2012年12月以大连教育学院图书馆为中心馆,联合了10所中小学,成立了东北第一个中小学图书馆联盟,实现成员馆之间的一证通用、资源共享、协调采购和参考咨询等多种信息服务。“嘉兴模式”更是值得公共图书馆与学校图书馆学习借鉴。因此,县公共馆与学校图书馆合作是可行的。

2.合作的必要性

一方面,县级图书馆拥有大量图书和良好的设施,另一方面,中小学校恰恰缺少这些资源。县级公共图书馆和中小学校之间的合作,能有效利用已有资源,既是自身发展、提升公共服务能力的需要,也是合理利用资源的需要。公共图书馆的持续发展,依赖于地方政府的投入。县级图书馆用户少,效益低下,资源闲置严重的状况,也会阻碍县级自身的发展。

根据《中国图书馆年鉴》的统计数据,县级图书馆平均一馆员年服务读者5189人次,年外借图书4332册次,可见出我国县级图书馆效益低下。北京市社科院的一项调研显示,文化馆、档案馆、基层图书馆和文化站等公共文化场所,年均光顾率不超过5次的受众比例均超过了90%;超过一半的市民一年中从来不去这几类文化场所,资源闲置状况严重。米易县图书馆在与学校合作以前,全县持证者不足千人。“图书馆是因为使用者而存在的”,图书馆的价值在被读者利用过程中才得以充分体现。用户作为图书馆发展的资源可能尚未被图书馆界普遍认识。但是,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在商业文化日益影响政府决策的背景下,用户的数量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政府对图书馆的投入。一个不能吸引并留住广泛用户的图书馆,不管它在短期内的经费如何,从长远看,它都很难继续赢得政府和社会的支持,维持长久发展。

加强县级公共图书馆与学校图书馆的合作,通过吸引小读者来吸引家长对图书馆的关注,通过为小读者提供好的服务来取得家长对图书馆的认可,进而获得广泛的社会支持,彰显基层图书馆自身的价值,赢得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

公共图书馆与学校图书馆的合作,有利于提高公共图书馆与中小学图书馆的信息保障能力。不论是公共图书馆还是学校图书馆,都存在图书馆资源建设资金不足以及如何利用有限的资金更好的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等问题。而公共图书馆与中小学图书馆的联合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联合图书馆的建设可以避免公共图书与中小学图书馆之间资源的重复建设,通过合作实现资源共享,提高了图书馆的信息保障能力,实现了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满足公众的信息需求的目标。

三、馆校合作的尝试

1.合作的形式――全面合作与局部合作相结合

(1)全面合作,联合办馆

米易图书馆新馆与米易高中部综合楼紧邻,于2009年建成后,县政府决定两馆合一,米易县图书馆,既是县公共图书馆,亦是米易中学高中部图书馆。学校原有图书,移交给县图书馆。局部合作,是指公共图书馆和中小学校图书馆通过签订协议只进行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工作,馆址、人员、经费、设备设施等不在合作范围之内的合作。米易图书馆和民族中学、华生职业技术学校签订了合作协议。只要明确责任,分工明确,教师只负责教学内容,这样就能提高教学质量,能让教师得到充分的休息,对身体健康意义重大。最为重要的是,教师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中,对学生关心、关爱、关注更多,对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同样具有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中国贫困地区寄宿制学校学生营养改善政策研究\[EB/OL\].2009-08-24.

县级图书馆科普工作计划篇6

6月13日是我国第4个“文化遗产日”。6月11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古籍保护暨文博事业杰出人物表彰、颁证、授牌电视电话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表彰了35名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先进工作者、40个先进集体和120名先进个人,并向21位为新中国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作出历史贡献的老一辈文物、博物馆工作者授予“中国文物、博物馆事业杰出人物”荣誉称号。会上还公布了经国务院批准的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4478部)和第二批62家“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以及第三批711名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向代表颁证、授牌。

62家“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中,包括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信息中心、泸州市图书馆、长春图书馆、无锡市图书馆、安徽师范大学图书馆、安徽大学图书馆、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广西师范大学图书馆、祁县图书馆、南开大学图书馆、哈尔滨师范大学图书馆、南充市图书馆等。

刘延东指出,文化遗产事业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是传承中华文明、增强国家软实力的迫切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要采取有力措施,扎实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事业。

12380

2009“全国参考咨询工作会议”召开

本报讯 6月24-25日,“全国参考咨询工作会议”在国家图书馆隆重召开,来自全国40余家相关单位的近百名图书馆参考咨询领域的专家、参考咨询部门的负责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国图副馆长张玉辉出席了开幕式并致词,对参考咨询服务的发展尤其是新时期面临的挑战作了高度概括。国图业务管理处副主任王磊作了主题发言。大会还邀请了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主任袁海波、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学科咨询部主任初景利、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副馆长莫少强、清华大学图书馆馆长助理邵敏等围绕参考咨询工作在新时期的发展分别作了主题报告。

与会代表在听完专家报告后,就新时期参考咨询新的服务模式、新的协作机制展开了热烈的研讨,并着重交流了各图书馆参考咨询的服务特色和工作的最新进展。国家图书馆

12381

李嘉诚为汕大图书馆大楼揭幕

汕头大学图书馆大楼日前正式启用,汕大校董会名誉主席李嘉诚专程到校主持图书馆的揭幕典礼。他表示,图书馆能为学者及学生提供研习空间,于瞬息万变的年代尤其重要,是汕大师生追寻知识的理想设施。

图书馆大楼是汕大今年的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其总建筑面积超过2.1万平方米,藏书量超过46万册。图书馆共有3层,其中包括公共书区、参考工具书区、专题书区、西北藏书区、西南藏书区、东北藏书区、潮汕特藏区等,提供超过2100个座位。图书馆以总阅览厅为核心,每个书区都因其陈列的图书类别不同而各具设计特色。外观上,汕大图书馆以中国传统线装书为设计概念,外观体现线装书书盒的雅致结构。它由著名华人建筑师陈瑞宪设计。陈瑞宪善于处理光线层次与明暗变化,在汕大图书馆亦采用了现代开放式设计,巧妙地运用自然光,为学生引入健康的阅读环境。12384

第4次全国电大图书馆工作会议召开

6月17日至18日,第4次全国电大图书馆工作会议在辽宁省丹东市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是:以实施“面向全国的广播电视大学数字图书馆建设项目”为重点,加强图书馆内涵建设,有效服务教学与科研,积极推动电大图书馆和谐健康发展。会议围绕电大图书馆近年来的工作,着重对“面向全国的广播电视大学数字图书馆建设项目”、《广播电视大学图书馆规程》(讨论稿)、电大图书馆评优、电大读书活动等进行了研讨。

中央电大党委副书记张辉发表讲话,对电大图书馆在远程开放教育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对图书馆工作提出了要求。第三届全国电大图工委主任孙绿怡代表上届全国电大图工委常委会作了题为“加强内涵建设,有效服务教学与科研”的工作报告。北京大学图书馆副馆长陈凌教授结合电大数字图书馆建设项目以及CALIS三期建设规划作了学术报告。

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广播电视大学图书馆规程》(讨论稿)的制定对电大图书馆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12401

本报顾问、北大图书馆馆长朱强入选国际图联新一届管委会

6月10日,国际图联在官方网站上公布了新一届管理委员会委员名单,中国图书馆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朱强入选该委员会,成为唯一一名中国籍委员。新一届委员的任命将于2009年米兰国际图联大会召开期间生效,委员任期两年。管理委员会由主席、当选主席和10名委员组成,负责国际图联的专业工作和管理工作,审批年度预算和年度财务状况。2007-2009年国际图联当选主席、来自南非的埃伦・塔尔丝将领导管理委员会的工作。

本次选举活动于2008年10月开始,一直持续到2009年5月,历时7个月。来自世界各国的15名候选人参加了选举活动,最终有10名候选人入围。朱强是继吴建中、张晓林之后第三位跻身该委员会的中国籍委员。朱强入选该委员会将有利于中国继续在国际图联发挥作用。12385

特别关注

重庆八成图书馆文化馆需要改造

根据重庆市《文化娱乐设施建设规划》,4年内,将逐步对全市八成的图书馆、文化馆进行改造。目前,重庆主城范围内在建和建成的公共图书馆有11个、文化馆10个、博物馆9个。据不完全统计,重庆直辖以来全市文化设施建设累计投入约89亿元,新增文化设施总面积约120万平方米。但据重庆市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重庆市虽建成很多文化设施,但与一些发达省市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与主城区相比,很多区县的标志性文化设施比较匮乏,城市建设缺乏文化品位、内涵。重庆全市的40个区县都有图书馆、文化馆“两馆”,沙坪坝区文化馆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仅次于北京市朝阳区文化馆。但区县图书馆、文化馆建筑面积普遍不够。初步统计,重庆全市“两馆”有88%达不到国家有关建设标准。因此,重庆市将逐步对这些不达标的“两馆”进行改造。12404

馆建・服务

湖南图书馆拉开“信息・共享”公益活动序幕

6月17日,一场名为“走进网络世界”的专题讲座和“寻找城市记忆”图片展,拉开了湖南图书馆“信息・共享”公益活动的序幕。“信息・共享”公益活动是湖南图书馆开展的一项提高全民信息素养的综合性项目,旨在通过图书馆拥有的信息和人力资源优势,联合业界同行力量,发挥其社会教育的职能,面向社会不同群体开展有针对性的信息素养培训。走进社区是此项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以文化共享工程街道基层点为支点,向其辖区内居民开展大众信息素养普及活动。

深圳盐田区建成“10分钟公共图书馆服务圈”

经过一年多的建设,深圳盐田区“10分钟公共图书馆服务圈”已基本建成。目前已有10台24小时“城市街区自助图书馆”在盐田区完成安装并开通服务,占全市40台总量的四分之一,覆盖了盐田区4个街道10个居民密集区,盐田辖区绝大部分居民步行10分钟就能借阅归还图书。据了解,全区10台24小时“城市街区自助图书馆”运行仅10天,市民就借还图书达2128册次,办理借书证113个,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下一步,盐田区计划用2年左右的时间,实现全区各级图书馆通借通还,并实现全区公共馆与自助图书馆的图书通借通还。

成都图书馆:24小时“不关门”

“让24小时开放的网上图书馆伴随身边!”目前,率先提出这一服务口号的成都图书馆,不仅以丰富的数字资源和远程免费服务,领航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更以提前两年完成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区级支中心建设,实现全成都市域的街道、社区、村基层服务点100%全覆盖的“成图速度”,为共享工程、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及远程服务打造出一个示范性模版。现在,所有读者到成图外借、阅览纸本资源,均不收任何费用,所有数字资源也免费开放。

深圳建成国内第一家钟表行业图书馆

经过近2年的筹备,深圳市钟表研究开发服务中心在深圳市政府和深圳市钟表行业协会的支持下,于日前建成了国内第一家钟表行业图书馆。该馆利用行业协会近20年的资料积累,以及近5年的采购收集,藏书逾万册,涉及钟表、珠宝、工业设计、时尚资讯和知识产权法规等众多种类,其中有大量从瑞士、德国等欧美国家引进的高端外文资料。钟表行业图书馆的目标是建成钟表类图书资料最多,涉及类别最全、最丰富的行业图书馆。此外,将来还会积极开展与深圳图书馆等大型图书馆的合作,以实现资源共享。

上图推出“网上委托借书,就近取书还书”服务

日前,上海图书馆推出一项新型便民文化服务――“上图网上委托借书服务”。该服务以上图的参考外借类图书为文献保障,以网上委托借书系统为技术手段,以高效的邮政快递为物流保障,把上图的参考外借图书服务延伸到各区(县)分馆服务点。读者只须轻点鼠标,通过“网上选书-网上委托”这样简单的操作后,就能到所选的各区(县)分馆服务点取书。阅读完毕后,把书再还到分馆服务点即可。这项服务实现了“网上委托借书,就近取书还书”。

深图ILAS系统已推广到全球4000多家图书馆

由深圳图书馆主办的“回顾与展望――ILAS20周年技术研讨会”日前举行。文化部文化科技司司长于平认为,深圳图书馆研发的ILAS是中国最优秀的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代表。上世纪80年代末,ILAS由文化部作为重点科技项目下达给深圳图书馆承担开发研制并广泛推广应用。ILAS自问世以来,在技术上不断更新和提高,并成功推广到全球4000多家图书馆,是我国文化系统科研项目转化为产品的突出范例。 12405

“国家珍贵古籍特展”沙龙活动吸引众多目光

本报讯(记者 姜火明)“国家珍贵古籍特展”自6月14日开展以来,深受大众喜爱。出于进一步普及古籍保护知识、提高公众文物保护意识的初衷,同时也为了满足众多读者了解古籍保护和修复的强烈愿望,展览系列活动别安排了主题为“古籍修复、保护与装帧”的沙龙活动。

6月28日,在国家图书馆总馆北区一层学术活动厅,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籍修复项目传承人杜伟生、张平,国家图书馆副研究馆员周崇润作为沙龙的主讲人,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古籍保护要求、古籍破损情况、古籍修复原则与常用修复方法、传统手工纸与耐久纸国际标准、古籍装帧形式等内容,让大家对古籍保护有了初步的了解。

最让听众感兴趣的是现场操作环节。来自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历史文献学专业的学生,首都联合大学国图分校古籍鉴定与修复专业的学生以及众多赶来聆听和观摩的读者们与专家一起互动交流,沙龙现场气氛十分活跃。沙龙结束后,参加此次沙龙的高校学生们参观了展览。

本场沙龙是“国家珍贵古籍特展”系列活动的第11讲,之前已成功举办了《少数民族古籍漫谈》《跨越千年的对话――敦煌吐鲁番文书解读》《清皇室的天禄琳琅藏书》《明清稿抄本赏析》《郑振铎的西谛藏书》《古籍鉴赏与收藏》等10场讲座与沙龙,内容丰富,专家权威,引发了读者很大的兴趣,频频满场。6月29日起还有4场讲座,分别为《舆图漫谈》《苏州的藏书家和藏书》《宋元善本赏析》《国家图书馆的地方志收藏》。

在本次展览期间,国家图书馆继续开展古籍修复认捐活动,再次拿出部分残破的敦煌文献进行修复认捐,其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募集捐款,更重要是借此唤起公众的古籍保护意识。

截至6月26日,参观国家图书馆“国家珍贵古籍特展”的人数已逾万。

12379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进村入户工作现场会召开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进村入户工作现场会6月9日至10日在沈阳举行。这次会议是根据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精神召开的。会议总结推广了辽宁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进村入户工作的做法和经验,要求各地因地制宜,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模式,广开渠道,快速、全面地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为广大基层群众提供更加便捷优质的服务。

文化部部长蔡武、广电总局局长王太华、辽宁省委书记张文岳等出席会议并讲话。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文化、广电部门负责同志近100人出席了会议,并实地考察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进村入户的情况。

辽宁省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中,坚持公益事业走公益渠道,创新了一种“广电模式”,成本低、效果好、进程快、安全便捷。目前,辽宁省226万农户可以通过有线电视收看文化信息。

据会议透露,到2009年年底,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资源总量将达到90TB(相当于3.75万个小时的节目)。

2009年,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县级支中心要基本具备提供数字图书馆服务的能力。各级文化部门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将深入挖掘、制作、整合具有本地特色文化内涵的优秀资源,重点发展能满足基层群众需要的讲座、戏曲、图书、电影、专题资源库。 12382

“深圳文献港”开通

从6月14日开始,深圳市民读者只要登录“深圳文献港”(省略.cn),就可对6亿页的中文图书进行全文检索,包括280万种图书,1.5亿条中外文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会议论文、专利、标准等信息,拥有一座“市民身边的图书馆”,深圳“图书馆之城”建设因此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文化部社会文化司巡视员贾璐、国家图书馆馆长詹福瑞,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朱强、中科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副馆长孙坦等和深圳市政府、市文化和教育部门负责人共同见证了“深圳文献港”的诞生。

“深圳文献港”由深圳图书馆、深圳大学城图书馆、深圳大学图书馆三大图书馆统一服务平台,并联合深圳市各类型图书馆共同建设而成,是深圳科技、教育、情报及参考咨询的数字文献中心和网络资源平台。“深圳文献港”在检索时不但会告诉读者有什么图书,在哪个馆收藏,还可以试读正文的前17页,让读者详细了解图书的内容。同时,对于检索结果也不是简单显示,而是详细揭示与检索相关的知识体系。

12383

新疆自治区图书馆启动“阳光网脉实践基地”

6月21日,“阳光网脉实践基地”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图书馆书香文化广场正式启动。

“阳光网脉实践基地”由新疆自治区图书馆和中国未成年人网脉工程新疆执行委员会共同建立,是首家自治区级面向未成年人的公益绿色上网基地。基地共有30台电脑及光纤互联网,拥有电子书籍资源和其他网络教育资源。此次活动上,中国未成年人网脉工程捐赠了价值人民币79800元的网络资源,包括帮助未成年人上网的有关技术手段的相关资料和高端教学的网络资源。据了解,“阳光网脉实践基地”旨在为未成年人提供绿色上网的场所,将定期举行各类公益活动。12402

文化部通知开展县以上公共图书馆第4次评估定级

日前,文化部通知开展县以上公共图书馆第四次评估定级。自1994年以来,文化部对全国县以上公共图书馆进行了3次评估定级。评估定级工作对推动全国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产生了良好的推动作用,全国公共图书馆的基础设施、业务建设和服务水平得到较大提高。第4次评估定级的对象是全国省、地、县级公共图书馆(包括少年儿童图书馆),凡能够开馆接待读者的图书馆都将参加评估,因馆舍改造或搬迁等原因闭馆的图书馆须经上一级文化行政部门批准可不参加评估。

具体评估定级工作的步骤为:8-10月对地、县级图书馆进行评估;10-12月对省、副省级和计划单列市图书馆进行评估;10月底前,各省(区、市)文化厅(局)将地、县图书馆的评估结果和总结报告报送文化部社会文化司。12400

特别关注

黑龙江省各馆古籍保护现状堪忧

据《哈尔滨日报》报道,黑龙江省图书馆的古籍收具特色,奇珍秘籍不胜枚举,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目前,由于环境污染,保管条件不完备,一些古籍酸化老化程度日益加重,许多珍贵古籍面临失传危险。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从2004年建立新馆以来,黑龙江省图投入古籍保护的经费已经近百万。但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省馆的古籍保护状况还相对较好,除省市级图书馆、部分高校图书馆外,许多县级馆的古籍保管条件较差,一些县级馆达不到恒温恒湿,有些馆甚至无专门古籍书库,古籍线装书与普通图书混放一处。有些馆的古籍甚至未分编整理,古籍保护措施亟待加强。更据了解,黑龙江省各级、各类图书馆均无古籍保护经费,各古籍收藏单位古籍工作经费支出,一方面是向国家申请,一方面是挤占其他经费,用多用少全凭单位领导的重视程度。资金不足已经严重制约了古籍保护工作的开展。 12403

古籍保护

丹珠昂奔考察贵州民族图书馆古籍保护工作

6月23日,国家民委副主任丹珠昂奔、文化宣传司司长武翠英等到贵州民族文化宫考察。丹珠昂奔等先后视察了民族图书馆书刊阅览室、电子阅览室以及民族博物馆正在紧张施工的“贵州少数民族风情展”布展现场,工作人员就贵州民族文化宫建设功能、民族图书馆文献征集、“锦屏文书”及水书等民族古籍的征集保护、民族博物馆展览工作等作了详细介绍。视察过程中,丹珠昂奔等对民族图书馆的少数民族古籍文献开发与保护工作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强调要加大工作力度,尽快抢救濒于失传的少数民族古籍并翻译整理出版。同时,对贵州民族文化宫、民族图书馆的社会公益性事业及良好的文化氛围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赞扬。

上海古籍保护工作成果展在上图开展

本报讯(记者 王艳)由上海图书馆、上海市古籍保护中心举办的“上海市古籍保护工作成果展”6月11-20日在上海图书馆举行。展览包括普查成果、保护与修复成果、教培成果、宣传成果、研究成果5个主题,用46块展板、10个实物展柜展示了2007年以来上海地区各古籍收藏单位在古籍保护工作中所取得的成果与经验。

据不完全统计,上海地区现有主要古籍收藏单位10家,古籍藏量约500万册。日前,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信息中心被列为第二批全国重点古籍保护单位。

中国古籍保护中心拟在高校设古籍修复课

目前,我国古籍保护人才缺口明显,国外的古籍修复一般都设有研究生学历教育,而我国直到最近几年才开始启动大专和本科生教育。据设在国家图书馆的中国古籍保护中心透露,目前,文化部和教育部正在进行沟通,希望在有条件的高校开设相关培训课程,在有条件的图书馆建立实践基地。与此同时,中国古籍保护中心也正在与两所高校洽谈增设古籍修复课程。据了解,2008年,北京大学曾率先在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本科生中开设“古籍鉴定与保护”课,为古籍修复输送高学历人才。据初步估算,全国各公藏单位中亟待修复的古籍超过1000万册。

海源阁图书馆呼吁社会各界捐赠流失藏书

作为晚清最著名的四大藏书楼之一,山东聊城市海源阁藏书楼因历史原因藏书散尽,成为空楼。如今,海源阁图书馆急盼社会各界人士捐赠海源阁流失出去的藏书,并且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合作伙伴,最终将散落在世界各地的海源阁藏书全部影印或收集回来,恢复历史上鼎盛时期的海源阁。

聊城市历来重视对海源阁藏书楼的保护与开发。1992年聊城市筹措资金在原址仿照原样重建了海源阁藏书楼。建成后,海源阁图书馆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并影印了部分原海源阁藏书。但由于资金来源单一,缺乏足够的使用经费,海源阁目前的藏书远不能与其鼎盛时期比,基本上是一座空楼,靠微薄的借阅费和门票收入维持经营。此次除呼吁各界人士积极捐赠藏书外,海源阁图书馆还将加强“网上海源阁”的建设,为国内外学者提供便利的查阅服务。

青州市图书馆跻身山东首批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日前,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了首批“山东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和《山东省珍贵古籍名录》,青州市图书馆榜上有名,成为山东全省首批24家古籍重点保护单位之一。青州市图书馆这次共有17部古籍入选《山东省珍贵古籍名录》,占潍坊入选总数的三分之一。

县级图书馆科普工作计划篇7

摘  要:地方文献是公共图书馆馆藏文献中一种独特的资源,而区级公共图书馆如何搞好地方文献工作,正是本文探讨的内容。文中谈了区馆地方文献工作的现状,以及从采访和开发、利用两个方面作了阐述。

关键词:城区  公共图书馆  地方文献

中图分类号:G255

1、基本概念的描述

1.1区馆定义:本文中提到的“区级公共图书馆”一般是指中央直辖市、副省级市、地级市所辖的区级公共图书馆(即县级)以上的城区公共图书馆。区级公共图书馆是现阶段我国城市中最基层的公共图书馆。笔者所在的天津市,区馆实际级别相当于地市级图书馆,而且在科学评估中,也是按地市级图书馆标准来检查的。但在诸多方面,如资金投入、馆舍面积、馆藏文献、馆内设施等方面,区馆无法与地市馆相类比。

1.2关于地方文献的范围:一是广义的地方文献,包括地方史料、地方认识著述和地方出版物;二是狭义的地方文献,即依文献资料内容是否记载地方情况为衡量地方文献的基本标准。本文所述地方文献即主要指此狭义概念。

1.3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是通过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典藏、流通、校勘、纂集以及书目索引和参考咨询工作等工作,向社会各界用户提供适用的地方社会情报和地方史料。

2、区馆地方文献工作之现状

2.1地位尴尬。文化部在1982年颁布的《关于省(自治区、市)图书馆工作条例》将地方文献工作规定为省级图书馆重要的业务工作之一,且省级馆接受省内地方出版单位的呈缴本,便于地方文献工作地开展。当然,区馆和省级馆是无法比拟的,但同级别的地市级馆、甚至低于直辖市区馆的县级馆,也会因地方历史悠久、区域面积大、历史资料积淀较深、区划清晰明了,收集便利,而作为地区级的区馆,却存在先天不足、后天缺少“养料”的境地。城区一级的行政单位,大部都是在解放后经过数次调整区划才逐步形成的,缺少历史的传承性,不如县级馆的区域相对稳定,如以天津市南开区为例:天津1928年才建立特别市,以前只是州府县的建制,建市后现在南开区的地域分别隶属一、二区和天津县,日伪时期更迭为一、二、六、九区和天津县。1947年8月,天津市将七区部分辖域划出,增设第十一区,1952年更名为第七区,1956年1月1日定名为南开区,至今五十余年。此地域明清期间基本属静海县、天津县管辖。从以上资料可以看出,区作为一级行政单位历史短暂,资料少,且区级政府的财政收入较县政府低,而再以我市的郊县比较,如武清县,在汉初即置雍奴县,已达两千年;而蓟县也以其京东重要的地理位置,悠久人文历史而声名远播。相比较省馆、地市馆以及县馆,区馆的地方文献工作处于一种可有可无、上级领导不重视、投入资金少、缺少科学管理和系统性。而历次科学评估检查中,在藏书建设部分中都有地方文献这一项,如2003年地级图书馆评估标准中对地方文献工作做了如下规定:215地方文献共计12分,有专门经费3分、有专柜或专架3分、有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3分、有专门目录3分。由此可见文化部图书馆界领导们,对地市级公共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工作还是颇为重视的。

2.2区馆地方文献工作特点。

2.2.1公开出版物少,非公开出版物多。因为省一级新闻出版管理局,都有相当数量的正式出版单位,这一类的地方文献多为全省市性质的,而专论某一区级单位的相对较少;而作为区馆收藏的地方文献中的核心文献,则多为本区地方党政机关和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在某一特定的社会范围内出版发行的图书、报刊和文件汇编、会议录以及其他各种形式的出版物。

2.2.2辅助文献多,核心文献少。比如天津市市一级的地方文献每年多有出版,它在行政区划上和区有包容关系,内容上涉及到一部分区级行政单位。

2.2.3采访困难。区地方文献中的核心文献多为非公开发行的,从正规、传统的书目报、出版社书目订单、一般普通书店,基本上或者说很少看得到。而是需要采访人员走出去,到区级机关单位、本区企事业单位寻访,这就需要大量的时间,而区馆的采访人员都身兼数职,一般的区馆采编人员只有两到三人,还要兼管一些其他工作,如计算机、书库、目录组织等项,很难抽出太多的时间搞好地方文献的采访。

2.2.4由于地方文献的采访、分编、藏书组织、流通阅览、书目咨询、情报资料服务等几乎涵盖了图书馆全部业务工作,而区馆又没有专门的部门负责地方文献工作,形成地方文献中普通图书的采编在采编组、藏书组织流通阅览书目咨询在资料室;期刊的采编、收藏、服务在阅览组;电子文献的采访、典藏、流通在电子阅览室。地方文献没有形成一个整体,采编、流通、咨询各管一段,各种文献载体各归一处,很不利于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和开发利用。

3、当前区馆地方文献工作的方法与对策

3.1地方文献的采访是地方文献工作最重要的两个环节之一。没有充足、高质量的地方文献,也就谈不上搞好地方文献工作,而如何搞好区馆的采访工作,更成为笔者在这里想要探讨的重点之一。

3.1.1文献保障制度。分为社会保障制度和馆内保障制度两部分。

3.1.1.1社会保障制度。区馆有鉴于省馆的地方呈缴本制度,向当地区委、区政府、区人大、区政协积极呼吁争取,推动当地政府制定并有关地方文献征集工作的文件、法规,指定图书馆为全区地方文献资料的工作机构和收藏中心,使之成为地方性法规。法规中应要求各级机关单位、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将所出版或内部发行的有关本区的地方文献资料无偿缴送给图书馆1~3册。文献包括公开出版发行和内部发行的出版物,如普通图书、连续出版物、图集、光盘等。以我馆实际收藏的文献为例,如《南开区志》、《南开区年鉴》、《南开报》、《南开春秋》、《天津卫》、《南开区文化系统论文集》等,均属于此范畴。作为地方公共图书馆,要系统完整的收藏。

3.1.1.2馆内保障制度。地方文献工作是地方公共图书馆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如要取得理想的工作效果,一定要得到全馆上下的通力协作,并制订出强有力的保障措施。首先,应制订本馆《地方文献工作条例》,内中规定出地方文献的采购原则、典藏方法、流通咨询制度等。如地方文献的购书费占总购书费的百分比、每年无偿访求到的地方文献亦应达到一定的册数,以便适应区馆公开发行的图书资料少的现实情况。地方文献中,核心文献、辅助文献和背景文献各占多大比例,也应有一个大致的规定。

3.1.2地方文献的采访方法。地方文献的采访:主要包括采购(公开出版物)与访求(内部资料)两部分 。对于区馆来说,往往“访”的重要性更强些,这也是由于区级行政单位的公开出版物较少,而内部出版物较多的这一特性决定的。

3.1.2.1采购。这里这里指的采购是狭义的采购,即指通过公共发行渠道获得的。预订如在《社科新书目》、天津书讯、津版书讯、书目等征订来的;另一种方法则是直接采购,到市内各书店,尤其是津版书店、各出版社自办书店、市政协、文联所办书店等,可以采购到一定的地方文献,当然这一部分的地方文献,以辅助地方文献为主,辅助文献大约得占到所购地方文献总量的70%~80%左右。当然,通过以上的购买渠道也可以获得重要的核心文献,如社科新书目中有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严修日记》,严先生是南开学校的创办者,他的日记内容肯定包含了极丰富重要的地方文献资料,对于研究位于南开区的南开中学、南开大学以致我区的早期教育史、周恩来总理在南开的革命活动,乃至南开一名的由来,都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3.1.2.2访求.这是区馆能否搞好地方文献采访工作的关键所在,也是一个区馆地方文献工作成功与否的标志所在。我馆征集地方文献工作已有十余年的历史。它源于上世纪的八十年代中后期,当时书价涨幅猛增,而上级所拨购书费明显不足,导致读者没有多少新书可看。有鉴于此,我们开展了建“南开人藏书室”的活动,征集到了很多图书,内中有一部分地方文献。通过这次征集活动,我馆和许多单位和个人建立了良好的关系。访求中,要求采访人员要和有关人员搞好关系,建立起个人的友好感情,用交朋友的方法,来保证地方文献的书源。采访中还要注意从地方文献资料中寻找地方文献。如通过《天津日报》、《今晚报》、《南开报》中的一些新闻报道和文章,就往往能发现一些地方文献出版信息。如笔者在《天津日报》、《今晚报》中看到过介绍有关南开的文献出版信息,很快就征集到了相关图书资料。

3.2区馆地方文献的开发和利用。开发和利用是搞好地方文献工作最重要的两个环节之一。有了有价值的地方文献,而能不能开发出来为有关读者利用,这不仅仅是关系到文献资源的浪费与否,更是我们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的体现。

3.2.1 将特色馆藏和地方文献和谐统一.。如我区现正在搞“一个中心两个基地”建设,提出将南开区建为旅游基地,这也是在我区有丰富旅游资源的前提下提出的,而区馆这些当地旅游资源的文献,既是特色馆藏又是地方文献。在我区馆旅游地方文献的基础上,可以与区文化和旅游局、区旅游办等单位,共同编写《南开区旅游指南》,内容可涉及我区各旅游景点和名胜古迹简介、以及我区的历史沿革和经济概况,成为我区的一张亮丽“名片”,对于地方经济和文化发展,都将会有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3.2.2为特殊用户开展课题服务。利用图书馆的地方文献资源和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优势,搞专题信息服务。如我市纪念建城600周年期间,我市民俗馆出版两部有关天津老城的专著,而天津老城就坐落在南开区。他们来我馆请求在文献资料方面予以帮助,我馆为他们提供了大量有关老城的文献资料,并利用相关资料,编制了《纪念天津建卫600周年书目》、《〈今晚报〉老城专题文献资料索引》等二次文献,为民俗馆纪念建卫600周年两部专著的撰写,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3.2.3 地方文献的数字化、网络化。从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来看,我国图书馆已经从自动化管理系统开始向网络化文献信息服务发展。随着信息社会的来临,提出树立图书馆的品牌意识,图书馆的建设重点放在突出特色、突出对社会信息资源的贡献补充上,并比喻为“百货公司越来越少,专卖店越来越多”。各图书馆纷纷建立自己的网站、网页后,各馆的文献数据都将上网,但如果藏书无特色、无专题,没有自己的特色数据库,又会有多少人在网上浏览你馆的书目数据。只有建立自己的特藏,形成别馆没有或不多、不完整、不系统的专题数据库,才能在网上有立足之地。而区馆的地方文献,无疑正符合以上条件,如能将本区内地方文献系统收集,成为一个完整的专题数据库,对于各界人士了解各区、宣传各区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区馆的地方文献工作,既不大可能形成单独部门、大规模的去搞,也不能因为各种不利因素而放弃。而是要在一定的制度保障下,结合区馆的实际情况,开创性的办好区馆的地方文献工作,使之成为区馆文献资源建设方面的一大特色,为本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金沛霖.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

县级图书馆科普工作计划篇8

关键词; 档案管理 ; 公共图书馆; 作用

2013年6月,文化部对全国县以上公共图书馆进行了第五次评估定级,目的是运用评估定级这一手段,调动图书馆争先创优的积极性,增强图书馆的业务建设与科学管理,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水平,促进图书馆改善办馆条件,进而有力推动公共图书馆事业的更大发展。富平县图书馆作为县级公共图书馆,首次参加文化部对公共图书馆的评估定级,通过参加评估和对评估定级细则的分析,发现档案资料在评估定级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仅是图书馆工作业绩的真实反映,也为图书馆制定工作计划、指导和改进工作提供参考资料,同时也是国家对图书馆进行评估定级的重要依据,因此,抓好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直接体现着图书馆工作的整体水平。

本人通过参与本馆参加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的全过程,以及和同行们的交流、探讨,有以下几点感想,愿与同行共飨。

一、 图书馆档案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档案意识淡薄

未参加过评估定级的公共图书馆,存在档案意识淡薄的问题,馆领导没有充分认识到图书馆档案资料的重要作用,忽视档案的自身建设。在参加评估定级时,出现业务统计只有一些表格,没有反映表格中的相关资料;一些活动资料东一块西一块,没有集中归档,工作汇报资料写的天花乱坠,脑子里装着好多工作,但拿不出反映这些工作的相关档案资料,这与平时不注重档案资料的及时收集有直接的关系。

(二)档案建设滞后于图书馆业务工作

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设施、设备条件和技术手段,普遍落后于本馆业务部门,没有专门的档案管理机构和工作人员。这些情况较大程度上制约着图书馆档案工作的发展。因为,档案资料是在管理工作和业务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这就要在平常的工作中及时收集和整理第一手资料,按照建档程序,客观真实记载当时的活动情况,这样,档案工作就能为本馆发展提供快捷、有效的服务。

(三)档案管理人员水平不高

公共图书馆档案管理人员大多是兼职,只负责登记、收藏、保管等一般性管理工作,没有经过档案管理专业培训,对馆内所生成的档案不能做到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的归档、统计分析,使档案不能得到有效利用。

二、 如何加强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

图书馆档案是在图书馆各种活动中自然形成的,并为一定目的保存下来,具有查考和利用价值的各种不同载体的文献资料。它是图书馆各项活动的原始记录,真实记载着图书馆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轨迹,具有很强的信息利用价值和信息传播功能,对图书馆管理工作的改进及未来的规划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因而,加强图书馆档案工作势在必行。

(一) 提高认识、增强意识,成立档案管理机构

做好档案管理工作,首先要领导重视,认识到档案资料对图书馆发展的重要性,并不断增强全馆干部职工的档案意识,成立档案管理机构,确定档案管理的分管馆长、管理员等,来具体负责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统计分析,以备后用。在图书馆的评估定级、文明单位、巾帼文明岗的评比评选等活动中,都非常看重单位开展各项工作的原始档案资料,对馆内所做的一切工作,都需要有图片、影视、原始数据等资料来证明。因为图书馆工作比较特殊,原始资料来自不同的行政和业务部门,这就要求各部门分设自己独立的兼职档案管理员,负责向专职档案员及时准确地提交归档材料,比如图书、杂志的借阅登记册、读者办证登记册、利用共享工程设备举办培训、讲座、播放投影等情况,专职档案员对提供的资料进行整理、分类、归档,并进行综合分析,作为馆领导制定决策的依据。因此,只有培养全馆人员的档案意识,明确档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做到人人参与,注重收集原始资料,才能保障档案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建立健全档案制度,做到档案及时收集、归档

常言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同样,没有制度的约束和规范,档案工作也难做到尽善尽美。图书馆可根据《档案法》和国家有关档案、文件的管理规定,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出适合本单位的档案管理制度,建立档案人员岗位责任制度、整理归档制度、库房管理制度、借阅制度、鉴定销毁制度等,使档案管理有章可循,做到将单位各个时期产生的有关文件活动、计划总结、业务统计、工作测评、学术交流、文献建设、读者服务等原始资料,及时收集、整理、分类归档,确保档案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对于装订的期刊杂志、报刊,在机关、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各界收集的地方文献,要设立专柜,专人管理,以方便读者的查询。特别对馆内收藏的具有上千年历史的古籍书目,要针对不同的纸质和装订方式,做相适应的保管,确保历史文化得到妥善保存,并能使文化精髓发扬光大,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同时要认真做好档案的八防工作,即防火、防光、防潮、防霉、防盗、防高温、防有害气体侵蚀和机械磨损,最大限度地延长档案寿命。

(三) 保障经费,改善条件,培养电子化档案管理人才

要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必须有足额的经费和高素质的档案管理人才。档案要准确归档,妥善保管,整齐有序的排放,并得到有效利用,就应设置档案室,购置档案柜及档案盒,配备打印机、复印机、扫描仪、照相机等办公设备和温度计、除尘器、灭火器、防虫剂等防护器材,但这只是搞好档案资料管理的硬件基础设施,而配备的人员素质的高低则是搞好档案资料管理工作的软实力。随着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在各县市公共图书馆的普及和推广,图书馆的业务办公已走向电子化、信息化。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从时间和空间上大大拓展了档案工作的范畴,从而给档案学基础理论带来冲击,也给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变革和发展的机遇,对管理文件的数量和质量都相应有所提高,这就要求图书馆档案管理人员不仅要精通档案管理知识,更要不断充实和掌握信息自动化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并要富有细心、耐心和恒心,做到脑勤、口勤、手勤,积极主动地做好档案工作,才能真正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和信息化。

三、做好档案的开发和利用工作,为党政及社会团体提供信息服务

利用档案是档案管理的最终目的,所以,档案工作者不但要收集、保管好档案,必要时还要对档案材料进行科学地分析和汇总。只有积极主动地开发利用好档案信息资源,为党政及各社会团体提供有价值的情报信息服务,为馆领导制定决策、开展活动提供有效的档案信息,档案才具有生命力和活力,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因此,希各图书馆高度重视档案资料管理工作,建立健全档案管理规章制度,把档案管理作为单位管理工作的一部分,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做好,让其在图书馆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县级图书馆科普工作计划篇9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文化惠民项目

2014年云南省楚雄州姚安县被列为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县以来,严格按照创建要求,不断加大建设力度,努力形成覆盖县、乡、村、惠及全民的“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有力地推进了全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发展。

一、姚安创建工作开展的具体实践

(一)科学谋划,强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规划引领

结合创建的开展,组织完成了《马游坪彝族梅葛传统文化保护区规划》和《左门彝族传统文化保护区规划》的编制。同时,坚持公益文化事业与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还编制了《姚安县文化旅游发展规划》、《光禄省级历史文化名镇保护整治规划》,策划了光禄古镇开发建设中的10大文化旅游重大项目,为发展打下了良好的规划基础。

(二)不断推进“三馆一站”建设,努力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配置

一是投入资金60万余元,对县文化馆展室进行了提升改造,完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博物馆展厅、民族民俗文化展厅、书画展厅的建设工程,把县文化馆建设成为了集文化、文物展示和培训三位一体的文化展示中心。二是不断加强图书馆建设。目前,县图书馆已拥有各类藏书12万多册,达国家二级图书馆标准:全力推进了农家书屋和农民网培学校建设,实现了全县77个村委会,社区的农家书屋和农民网培学校全覆盖。三是在全县9个乡镇全面开展了以图书阅览室、电子阅览室、文化综合展室、多媒体培训室、文化长廊为主要建设内容和标准的“四室一长廊”标准化建设工程,配送添置了图书、音像制品等设备,使全县各乡镇综合文化站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三)切实加强了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系建设,全面实施文化惠民服务工程

完成了“七彩云南全民健身工程”项目93个、“文化惠民示范村”创建项目2个,实施了光禄镇、太平镇、弥兴镇3个乡镇“小广场、大喇叭”工程项目。目前全县已有花灯剧团、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和电影事业管理站各1个。乡镇文化服务中心9个、村级文化活动室77个,县级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网点1个、乡级服务网点9个、村级服务网点66个,农家书屋66个,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8138户、农户家庭地面卫星单收站约l万座,全县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分别达100%和98.5%。

(四)扎实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不断丰富城乡群众文化生活

采用一名县处级领导加一个县级部门加一个村委会或社区党支部扶持一支农村业余文艺宣传队的“3+1”模式,全力扶持农村业余文艺宣传队的发展。目前,全县农村业余文艺宣传队已发展到76家。连续举办了三届“云南・姚安荷花节”系列活动,组织开展送戏下乡活动,

“文化大篷车一千乡万里行”文化惠民演出,周末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等,年均演出达260余场次,观众达45万余人次。

(五)狠抓精品文艺产品生产,不断提升我县文化内涵质量

创作生产了花灯小戏《老俩口约会》参加全省首届滇剧花灯周演出受到好评;并在首届楚雄州新农村文艺展演中获荣获表演奖一等奖和特别组织奖;在云南省首届新农村文艺汇演中获表演二等奖、创作奖二等奖。剧目《村官》、

《刘二贵改榜》,《火塘情话》、《非常事故》、《造天地》等剧目多次参加全州新剧(节)目调演获10个余奖项;立足本地文化资源,创作排演了六集大型历史题材剧《菩提女传奇》在全州巡回上演;扶持县农戏协会创作和发展,至今已创作生产各类剧目120多个,快板,表演唱和歌曲等其它作品640多件,为县文艺表演单位和农村业余文艺演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剧本支持。

二、开展创建工作中发现的问题总结的经验和做法

(一)加强领导,夯实创建工作基础

个别乡、村和有关部门领导不同程度存在着上热下冷、等待观望、合力不足,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够等问题。为把创建工作落到实处,县委政府成立了由县人民政府县长任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工作实施方案,切实加强了领导。

(二)配套政策,完善保障体系

县图书馆设施落后,馆舍面积不达标;县博物馆还没动工开建设,只能在文物保护单位内办公;部分县级、乡镇和村文化设施等亟待修建和改造:还有相当一部分地方的文化场地和设施虚设。我县先后制定出台《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过程管理有关规定》、《公共图书馆群众艺术馆文化馆乡镇文化站免费开放实施方案》、《关于加快姚安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安排了工作经费,为创建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和经费保障。

(三)分解任务,推动责任落实

部分村的文化活动场所条件还较差,没有达到“两室一厅”

(即图书室、电子阅览室、多功能文化活动厅)验收标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设备也需要改造升级。县乡公益文化流动服务供给能力较弱。为此,制定下发《姚安县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目标责任分解表》,将各 项目标、工作任务具体化,做到责任到乡(镇)、村,到部门到个人。为确保创建任务如期完成,建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联席会议、信息报送等系列制度。

(四)重心下移,努力构建乡村普惠性文化网络

在完成乡(镇)、村(社区)综合文化站、文化活动室(中心)全部建设完成的基础上,还对部分不达标的基层文化阵地进行提质改造。同时,结合创建又对9个乡镇文化服务中心、77个村级文化活动室,9个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乡级服务网点和66个村级服务网点、66个农家书屋等进行了充实和开发,使基层文化阵地的载体功能得到有效发挥。

三、巩固和发展姚安创建工作成果的几点思考

(一)继续突出重点,加快重点项目建设进度

要充分运用各种宣传媒体,加大宣传力度,抓住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的契机,推动文化事业更大发展。着力推进“三馆一站”免费开放工作,加强文化馆、图书馆的流动服务;着力打造“数字姚安”,塑造具有地域民族特色的文化活动品牌,深入挖掘、创作具有传统特色、地区特点的文化项目,积极创新服务方式,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

(二)进一步强化措施,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

认真研究制定并出台文化队伍建设的相关政策,合理设置从业人员编制,建立和完善人才引进、输送、培训、激励机制。配齐配强博物馆、县文化馆、图书馆、乡镇综合文化站专职工作人员。行政村(社区)落实享受财政补贴的文化管理员或文化指导员。把文化志愿者作为开展公共文化活动的重要力量,积极动员和鼓励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做好基层文化服务工作。加强对农村业余文艺演出队的指导和服务,不断提高演出质量和水平。

县级图书馆科普工作计划篇10

一、文化系统基本情况

(一)机构设置及人员编制情况

全县文化系统设有一局(文化局)一团(歌舞团)二企业(新华书店、电影公司)三馆(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六站(六个乡镇文化站),干部职工共124人(其中:公务员5人,专业技术人员53人,演员18人,工人23人,老干部15人,临时工10人)。有党员26人,少数民族61人。

(二)公共文化设施情况

我县文化基础设施,在县委、政府及上级文化主管部门的支持、帮助下,得到进一步完善。1.文化站建设:结合实施“千里边疆文化长廊建设”和“兴边富民”工程,先后建成勐马镇文化站,建筑面积770㎡;富岩乡文化站,建筑面积383㎡;芒信镇文化站,建筑面积450㎡;现已投入建设资金各50万元,完成景信乡和公信乡文化站主体工程建设,准备验收;*口岸文化站现已投入建设资金29万元,完成主体工程建设;*镇文化站现已投入建设资金35万元,现二层在建。2.资源共享工程:我县于20*年5月份实施了文化资源共享工程项目(县级支中心)。该项目共投入资金80万元(其中:国家文化部、财政部投入68万元,县级配套12万元)。现已完成勐马镇、芒信镇、富岩乡三个乡镇级文化资源共享工程项目(乡村基层站点建设)的设备配置工作,其余四个点待文化站建设完成后相继完成设备配置。每个点由国家文化部、财政部投入5万元的设备,共35万元。3.农家书屋:农家书屋工程是2009年云南省人民政府重点督查的20项重要工作之一,每个农家书屋建设由省政府配送价值2万元的图书及音像制品,我县已完成六个农家书屋的图书及音像制品配送工作。

二、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不断提高文化队伍综合素质

2009年上半年,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结合实际,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在学习中,紧紧围绕“促进科学发展,维护边疆安宁,增进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的主题和“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体要求,认真按照市委县委的部署,扎实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全局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得到局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学习活动领导小组及领导小组办公室,组长由局长担任。在紧密结合工作实际的基础上,制定并经党委会议讨论通过了《*县文化局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方案》。先后组织全体党员干部集中学习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邓小平科学发展观论述》、《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等相关学习资料,通过学习使全局党员干部解放了思想,拓展了思路,强化了责任意识和使命感,大家一致表示,紧跟市委、县委的部署,以高度的政治热情和责任感,投入于工作实践活动中,进一步增强党性党风锻炼,进一步解放思想,在全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查找差距,争创一流,为全县文化事业科学发展作出新贡献。“六一”儿童节期间,我局全体干部职工到芒街村完小开展看望慰问活动,为他们送去了价值1000元的学习文具和一吨大米及两头肥猪,受到全校师生的热烈欢迎,使师生们切切实实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七一”建党节,开展了为农村困难党员捐款活动。我局党员同志积极参与,共捐款1418元,为农村困难党员带去了党组织的关心。三、真抓实干,部门工作再上新台阶

歌舞团工作: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委、政府关于全面实施云南边疆解“五难”惠民工程,切实解决边疆群众“看戏难”问题,歌舞团以节庆活动为载体,积极开展各项业务活动,结合我县民族节庆众多、接待多、迎宾活动频繁的实际,歌舞团必须随时做好临战状态,做到随时都能拉得出场,随时都按质开演的要求,舞蹈基本工训练和节目的日常排练成为每天的必修课。半年来,以重大节庆活动为载体,积极开展各种文艺演出活动,上半年共演出23场次。主要有:1、为宣传和展现我县优秀的民族文化,提高*的美誉度、扩大对外宣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宣抚司暑开展古乐舞演出11场;2、为丰富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下乡活动演出10场;3、通过全团干部职工的团结协作,顺利完成第六届中国*神鱼节的组织和演出任务,得到了县领导的肯定和良好的社会效益;4、“*·*·*边三县联谊晚会”在*演出,增进邻县文化交流的同时,丰富了边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得到当地群众的欢迎。半年来,歌舞团除创作编排节目、下乡巡回演出、在县城里演出外,还肩负着全县的接待工作,半年共完成会议服务接待160余场次,较好地树立了我县的对外窗口服务形象。

文化馆工作:半年来,文化馆始终坚持文艺创新、音乐创编等方式辅导城镇及乡镇的文艺节目。为更好的进行音乐创编、收集和整理,今年增加了价值10万元的录音棚及录音设备。在神鱼节开幕式上组织编排了傣族神鱼、孔雀、马鹿、嘎光舞等精彩的傣族民间舞蹈,演员共120人;拉祜族摆舞、佤族民间舞、僾尼族竹筒舞,演员各60人。舞蹈表现了傣族人民热爱生活、勤劳勇敢、团结致富。今年4月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傣族宣抚礼仪乐舞》和《勐外寨傣族文化保护区》,同时录制省、哆罗等古乐器演奏的音乐,收集和整理后便以传承和发展,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学习古乐的演奏方法,通过对文化的保护带来旅游业的发展,达到文化的经济的和谐进步。5月31日,我市举行的首届“飞扬”杯少儿才艺大赛,文化馆赵华青的学生相章嫩、戴国涵在少儿组器乐比赛中以葫芦丝演奏《欢乐的泼水节》和《泼水欢歌》取得一个金奖、一个银奖的骄傲成绩。6月18日,在我市举行的首届民族民间才艺大赛中,我县选送的傣族民间舞蹈《架子孔雀舞》荣获舞蹈类一等奖,葫芦丝独奏《春满傣乡》荣获演奏类二等奖,器乐弹唱《森》荣获演唱类二等奖,通过参加这次民族民间艺人才艺大赛,展示了我县近年来民族民间艺术发展成果,促进挖掘、发现和培养我县民族民间艺术人才,推动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保障人民群众享受文化发展成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图书馆工作:上半年图书馆开展送书下乡活动,*村209册,*镇250册,芒信镇2*册,*村205册,三中200册,这项活动切实解决乡镇群众看书难,借书难的问题。采集室整理分编完成新图书10339册,*村:1713册,拉嘎村:2026册,班文村;1622册,朗勒村:1582册,嘎拉村:1680册,景吭村:1716册,使农家书屋的图书有管理规范化,科学化,便于读者查询。在今年3月至5月,图书馆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的通知》精神和国家文化部、省文化厅的统一部署,结合我县实际,启动了古籍普查工作,图书馆普查人员经过多方了解和挖掘,从民间百姓家中查到了傣族古籍《贝叶经》手抄本,现普查工作还在进行中,我县的普查工作初见成效。

博物馆工作:为进一步准确把握我县文化遗产保护发展趋势,认真做好我县文物普查工作,根据全国、省、市的安排部署,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了《*县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实施方案》,自2009年1月至6月,我县文物普查工作已进入第二阶段,以乡镇为基本单元,实地开展文物野外的调查和信息数据采集工作。共调查登记不可移动9处,其中新发现2处,复查7处,目前,已完成4各乡镇的野外调查任务,到达采集点53处,其中18个采集点采集新石器时期的石斧30余件,普查完成率为70%,其余还有3个乡镇的野外调查工作正在进行,预计今年年底将顺利完成。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是“博物馆与旅游”。为更好的展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旅游文化的独特性,丰富博物馆的观展内容,由中共*县委宣传部、县文联、县教育局、县文化局、县旅游局主办,县博物馆承办的“*风情摄影展”,在“5.18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向公众开放。期间,共免费接待游客1588人,其中接待学生1473人,对宣传*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文化市场工作:上半年,我局共组织召开文化市场工作会议及培训4次,共300余人次参加,对考试合格的文化市场业主,颁发《培训合格证》,此举为以后全县实行文化市场从业资格准入奠定了基础。

上半年,共开展“扫黄打非”“联合检查”等检查行动34余次(其中联合公安、工商、消防等部门检查5次),出动检查人员100余人。共检查经营户300余户次,查处违规网吧6户,电子游戏室1户,音像制品9户。收缴非法复制光盘2900余张(其中低俗音像制品83张)。有效遏制了网吧、游戏室、ktv等文化市场经营场所的违法违规经营现象,促进了我县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文化市场经营秩序呈现良好局面。实施电影“2131”工程工作:上半年共放映电影266场。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半年来,我县文化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一是队伍素质参差不齐,管理人才及专业技术人才缺乏。

二是文化事业经费投入总量偏低,致使解决群众“看戏难”“看电影难”“看书难”,文化市场管理,民族文化保护和挖掘等工作受到制约。

五、2009年的工作计划

2009年,我县文化工作思路是: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贯彻“三贴近”原则,突出工作重点,抓好设施建设;精心策划活动,突出特色文化;深入调研,打造精品;加强文艺创作,实施精品战略;强化队伍建设,切实管好行业。具体主要是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继续抓紧、抓好文化局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和业务工作,不断增强干部职工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

(二)突出工作重点,抓好设施建设。于2009年前完成*镇、景信乡、公信乡、*口岸四个乡镇文化站建设;当好县委、政府的得力助手,通过开展“兴边富民”等惠民工程,逐步完成39个自然村及3个社区的文化室建设。

(三)狠抓落实,保证各项重点工作顺利开展。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繁荣和发展文化产业,整合民族文化资源,加紧抢救、保护和挖掘我县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进一步挖掘*古镇丰厚的历史和文化积淀,提升其文化内涵,打造旅游文化品牌,并逐级申报为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认真组织开展好*古镇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工作;二是根据*县的实际制定了具体的文物普查实施方案,认真组织开展好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三是为使*宣抚司署的文物保护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认真组织开展好*宣抚司署文物保护规划前期工作;四是为更好的抢救和保护我县一些濒临遗失的古籍书刊和地方文献,加强古籍保护工作,包括*傣文古籍编目工作;五是在上半年的基础上,继续做好和完善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工作;六是为妥善解决电影公司部分退休及在职职工的住房问题,改善县电影公司办公环境,采取招商引资的形式盘活电影公司闲置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