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学模式十篇

时间:2023-03-28 17:47:42

新医学模式

新医学模式篇1

     现在公认的世界卫生组织的健康定义没有超出健 康就是没有病的范畴,或者说健康是身体处于一种完 好状态,因此,除一些狭义的健康模式以外,还没有见 到关于整体健康状况的健康模式。现在的健康定义离 不开疾病,有病就需要医疗,所以经常说到医学模式。 现在的医学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进。医学模 式又叫医学观,现在倡导的医学模式是生物-心理-社 会医学模式[1]。

    1.1世界卫生组织(WHO)、有识之士对现在的医学模式提 出质疑

    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进行了一项国际研 究,4年后在1996年提出的报告中明确指出:“目前医 学的发展是在全世界制造供不起的、不公正的医学”, 现在许多国家已经走到了可供的边缘。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陈凯先 说:我国个人年均医疗费用的支出已由1980年的14.51 元上涨到2006年的512.5元,26年增加了30多倍,这还 是在有人得病不看的情况下。当医疗费用增长超过经 济增长,不管买单的是谁,其前景都是危险的。

以全世界经济最发达、科技最先进、人均卫生投 入最高的美国为例,1980~1990年美国的医疗费用从 占GDP的1.2%上升至11.5%,增长了近10倍,2006 年美国医疗费用已占GDP的16.8%。按这一趋势, 有预测认为,2028年美国的医保体系的费用将无法 满足。

奥巴马总统2009年6月15日在美国医学会年会上 发表演说时警告说:“现有医疗系统是美国联邦预 算的‘定时炸弹’,不改革……难免破产命运”。

    1.2问题的根源

    健康的定义所致。很明显,医学模式是跟着健康 定义走的。较早的健康定义为躯体没有病,对应的医 学模式叫生物医学模式。健康定义改进为躯体、心理、 社会适应都处于完好状态(即没有病)后,相应的医学 模式改为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即现代医学模 式。尽管它比生物医学模式有进步,但因为健康的定 义没有超越“健康就是没有病”,相应的医学模式就必 然是以治病为中心,采取一切方法、不惜代价进行疾 病(包括心理疾病和社会适应问题)的治疗,医药费的 恶性膨胀就不可避免。

世界卫生组织分析认为,现在的医学模式是“错 误的医学目的,必然导致医学知识和技术的误用”。

“考虑到医疗服务可以获得巨大利润,情况尤其如 此”。结果是,在疾病得到有效治疗的同时,看病贵和 过度医疗很难避免,并且会大大增加药源性和医源性 疾病。有报导说药源性疾病已成为列在心脏病、癌症、 肺病、中风之后的第五大疾病。美国每年因服用化学 药品而伤残、致死的人至少150万人。还有报导说,世 界卫生组织近年来统计,在临床发病率中,约有30%属 于药源性疾病。

    2健康新定义简介

    本文提出关注人体整体状况的健康模式新理念, 是基于笔者提出的健康新定义^,因此先简要介绍一 下健康新定义。

    2.1健康新定义包含严格定义和通俗定义两部分

    其严格定义是,健康是在不同健康活力和伤害因 素的共同作用下,人呈现出的各种状态的统称。当健康活力占主导时,称为健康好或健康水平高,当伤害 因素占主导时,称为健康差或健康水平低。它具有生 理、心理、适应社会、适应自然等方面的内涵。

它的通俗定义是:在某些特殊场合,“健康”的含 义只是定性地表示健康状态好或更好(表示更好时 可以加“更”字)。例如,祝您健康,就是祝您健康状 态好或更好。

    2. 2健康新定义(主要指其严格定义)与WHO健康定义(简 称原定义)的主要区别

    新定义含盖所有人,原定义很难找到完全满足条 件的人。新定义是基于立足人的宏观整体,重视微观 (现代医学),而且增加了中医“天人合一”的内涵。原 定义是查明各个局部是否全都处于“完好”状态,实 际上几乎不可能。

新定义包含从好到差(或差到好)许许多多的状 态。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把健康分成若干级,便于统 计、评价、比较、分析、制定健康发展规划等。原定义 只有一种状态,理论上无法分级。虽然可以加上亚健 康和病人共分成3级,但是由于理论的缺陷,在实践 中难以界定,不利于应用。

新定义中,健康是由健康活力和伤害因素来决定 的。它们的关系很像中华文化中的阴阳关系,你中有 我,我中有你,可以此消彼长,所以健康是可以变化 的。因此,人们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来提高或保持 自己的健康(水平)。这也在逻辑上为现在大力倡导 的重视预防、健康管理、中医“治未病”等找到了理 论依据。原定义是身心的一种理想状态,无法改变, 现实中也很难找到。

    3新提出的健康模式

    根据健康新定义,健康涉及所有人,而且每个人 的健康水平都在不断改变。人们应当采取科学的方 法和正确的手段,尽量使健康状态向好的方向发展, 而不向或减慢朝坏的方向变化。这就是本文提出的 健康模式。

人们的健康(健康水平高)就是幸福、就是生产 力、就是财富。本文提出健康模式的目的是提高全体 人民的健康水平。在此健康模式中,民众是健康的主 体,是增进健康的受益者,直接的参与者。只要向他 们讲明道理、教方法,并进行正确引导,充分调动他 们的积极性,利用他们的丰富经验,发挥他们的聪明 才智和无穷的创造力,增进健康的目的就能够达到, 有利于“把我国建成健康强国”。

    4健康-医学新模式

    健康离不开医学、生理学的理论、知识,为强调医 学的重要性,并阐述笔者对医学模式的新观点,提出 了健康-医学新模式。

    4.1先进的健康管理理念

    健康管理的主要含意是对个体和群体的健康状 况进行监测、分析、健康风险评估,给出提高健康水平 的意见、方法并予以实施⑷。健康管理是一门新兴的 科学,本身就是一种先进理念。有人说21世纪是健康 管理的世纪。这里要强调的是,健康管理一般不涉及 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是临床医 生的工作。

生活方式和行为对健康起的作用是60%,这就是 很多专家说的健康的60%掌握在自己手中。而动用了几 乎全部的医疗资源和经费,对健康只起到8%的作用。 也就是说,如果通过健康管理,能提高20%的作用,对 健康的贡献就增加了 12%,是医疗贡献的1.5倍。而所 用的人力物力将远低于医疗费用。

   健康管理可分为对群体的健康管理、自己的健康 让别人(健康管理师或保健医生等)来管理、健康自我 管理等。群体的健康管理要靠组织和领导,自己的健 康让别人管理主要是官员和富人。对于普通百姓,最重 要的是做好健康的自我管理。

    4.2健康-医学新模式强调先进的医学理念

    医学的作用不能低估,但必须以先进的医学理念 为指导,西医强调治病救人为宗旨,白求恩、林巧稚、 南丁格尔等耳熟能详的、使我们敬佩的医护人员数不 胜数。他们不仅医术高,而且一心为了病人的高尚品 德应当发扬光大。“仁心仁术”是中医学的精神境界。

“仁”的意思是“仁者爱人”。它们都是强调医生要把 病人的病痛看作是自己的病痛,处处全心全意为病人 着想,用自己的高超技术解除病人的病痛。医生要为 人服务,而不是为病服务,更不是为钱服务。

重视疾病的预防。尽量让人不得病、少得病。中医在 2000多年前的《黃帝内经》就提出了 “治未病”。近年来, 

的科学研究;宣传投入1元钱的疾病预防可以节省8.6 元的医疗费和100元的抢救费用等。

中医重视人的整体性和与内外环境的和谐,崇尚 “天人合一”或称“天人相应”。追求人与自然和社会、 以及人体内部的和谐,笔者认为是完全正确的,这也 是健康新定义中增加了适应自然的原因。西方一些国 家近年来对“自然医学”越来越重视。相信人体本身的 自然愈合能力,整体化治疗原则,即人是一个由躯体、 精神情绪、心智、社会性和其他因素构成的整体。可见 这与中医“天人合一”、“整体观”的思想是基本一致 的。

    4.3新模式要以先进的科学理论和技术做支撑

    现在和未来,离开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必将一事 无成,涉及健康的问题也是一样。在医疗上,只要想一 下近年来我国在疾病治疗方面的巨大成绩:基本消灭 了严重传染病,战胜SARS。使用先进的诊断方法和设 备使许多疾病能够很快确诊,研究出特效药、微创手 术有效解除病痛,现在迅速发展的精准治疗等,都是 人类的宝贵财富。

    目前以西医为主导的医学模式出现的一些问题, 不是西医采用了先进技术造成的,而是一些人为了谋 取利益使用了不正当手段造成的。例如,一些商家利 用医药谋取暴利,一些医生的金钱欲望使其故意多开 药、开贵药、进行过度医疗、甚至弄虚作假(如改化验 单)等。

在健康管理、科学养生方面,同样需要先进的科 学技术。健康状况的监测、分析、评估,制定方案、方 法并予以实施,都需要先进的医学仪器和计算机技 术。健康知识的传播、人们健康素养的提高,离不开现 代传媒。

    对于弘扬中医,笔者认为,第一是中医的先进理 念,要继续发扬。第二,现代医学(最好不叫西医)中 的许多先进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是物理、化学、生物 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各学科发展的成果,它们多数是 被西医先使用了,但决不是西医的专利,中医同样可以 使用。正如邓铁涛老教授所说:“过去认为医学只是自 然科学,是生物医学,现在才加上心理与社会,是一大 进步,仍不够。” “中医是天、地、生、文、史、哲、艺术 的综合体,多学科相合才能帮助中医之发展”》中医要 尽量吸纳、利用所有先进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使其得 到快速发展。同时也要警惕有人利用中医来谋取不正 当利益。

    4.4政府的先进组织、管理、支持和领导

    全体人民的健康,或许是我们遇到的最重大、最 复杂的问题。要在这个问题上有所作为,没有先进的组 织管理、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没有与时俱进的实施 方法是不行的,没有大笔的经费同样是不行的。这些 都需要发挥政府的作用。所以政府先进的科学管理并 给予经费保障,是新模式实施的重要前提之一。

新医学模式篇2

随着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的发展及环境医学和社会医学的崛起,医学模式已由疾病为中心模式向群体、保健、预防和主动参与为特点的以病人为中心的生物、心理、社会的综合治疗模式转变,这种转变给医务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广泛、更人性化的职业内容。而要适应这种特定的职业,完成其特定的职业责任,必须建立一个良好的医患关系,而建立一个良好的医患关系,前提是医患之间必须构筑一个良好的思想情感和知识上的沟通交流平台,意识上的共鸣,行为上的一致。从而,实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根本转变。

1医患沟通在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医患沟通是在医疗和卫生保健中,医患双方围绕伤病、治疗、健康及相关因素等为主题。以医方为主导,通过各种有特征的全方位信息的多途径交流,科学的指引诊疗患者的伤病,是双方形成共识并建立信任合作关系,达到维护人类健康、促进医学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目的。

1.1医患沟通是实现医学模式转变中解决医患矛盾的剂为医患间构筑一个合理的沟通平台,为医方告知医务和患方知情同意权之间搭建了一座人性化、个性化的桥梁。在沟通中让患者看到医务人员的服务、听到医务人员的服务、感到医务人员的服务,从而拉近了医患双方间的距离,逐步建立起互相尊重、信任、平等、配合的医患关系,促进医学模式转变。

1.2医患沟通促进新的医学模式下的行风建设人的需要是有层次的,生理和安全需要是人的最基本需要,而获得他人尊重实现自我价值和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人的更高层次需要。医务人员交往最多的社会人群是病人及家属,他们的自身价值只有在治病救人和促进病人康复中才得以实现。抓住并满足医务人员这一需求就容易激发和调动医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医务人员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有利于促进行风建设。

1.3医患沟通有利于医疗质量提高适应新的医学模式下人们对医疗的需求医疗质量的提高有诸多影响要素,要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医务人员必须得到患者及家属的信任、理解、配合、合理依从及患者自身战胜疾病的信心等方面支持。推行医患沟通,医生在诊疗疾病同时通过病史采集与日常沟通,努力寻找其社会心理因素,并给予说服疏导使之配合治疗,有助于疗效改善,有助于提高医疗质量。

2现代医患沟通现状与新的医学模式的不适应

2.1医学科技的发展减少了医患语言沟通机会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医务人员诊治疾病更加依赖设备,重医疗技术轻沟通和解释,不太重视病人及家属的反应感受,另外,医者问的少,患者还没有将自己的身体壮况表述完,医生就开好一大堆检查单让病人去检查。检查回来座位上又换了另外医生,医生却只看检查单,下诊断、开药。纠纷和误诊出现也就不难理解了。

2.2价值观与服务理念不同,致使行为沟通不够新的医学模式重视人的社会、心理、生理上健康。目前,以病人为中心、人性化服务的理念虽然逐步深入人心,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有了明显的改善,硬、顶、推的少了,但普遍存在着对生命与健康的热忱与尊重缺乏,导致医患的地位关系倒置。2.3管理者的思想观念滞后,致使沟通制度不完善,沟通渠道欠缺医务人员自身责任意识薄弱、职业道德缺乏,致使相当一部分临床医务人员人文精神与知识贫乏。另外,受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导致医务人员的价值取向发生偏差,少数收受红包、回扣,造成不良影响使病人不信任等。

新医学模式篇3

关键词:医学免疫学;教学方法;新模式

医学免疫学是医学本科生必修的一门主干课程。免疫学具有知识性强、抽象理论多、内容繁杂的特点,因此怎样把这门枯燥难懂的理论课变得轻松易学,就需要我们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探索新模式,同时也应及时总结思考。

一、研究对象

选择本校药学专业的本科生为研究对象,每年级选择2个班级进行新模式教学,其他班级采取传统教学方法。

二、研究方法

教学大纲的重新编写。编写实用性、针对性强的高质量学习指导,完善考试题库,考试制度以配合该学科的教学。优化教学资源,充分利用学校的网络平台,一方面跟踪浏览各大院校的教学改革历程,另一方面完善本校的教学学习交流网站,要求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查阅文献资料,有利于培养学生初步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改进教学方法,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1.讨论式教学

医学免疫学中对于信号通路,抗原抗体结合等许多知识点描述让人感到抽象、难懂。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经常会提出许多他们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和困惑。为了解决这种情况,我们提出课后问题讨论的模式。每堂课结束后,学生对难以理解的或者想进一步了解的知识点进行提问并在下堂课中和教师一起讨论。这种方式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例如在“免疫球蛋白”这章结束后,集体讨论:“为什么说IgG是机体内主要的抗感染抗体”。通过这种教学模式,鼓励学生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知晓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所在并帮助他们解答、讨论这些问题,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的知识并对所学的知识有更好地延伸掌握。

2.教学倒置模式

这个“倒置”是说让学生改变身份,走上讲台当一回老师。为了加强学生对“超敏反应”内容的理解,我把全班同学分成四组,每一组都做好PPT,上台讲解这章的内容并回答其他组同学提出的问题。这样的课堂教学凸显学生的主体作用,启发学生自主思考。在整个过程中每个学生从查阅资料到融入理解完整的制作PPT,再到连贯性的讲解,使学生真正地体会教师的思想,引起学生兴趣,增强记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最大限度地实现了教学互动。通过这样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效率,有利于学生将成功的经验更好地应用到其他学科的学习和提高解决一些书本上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改进实验课教学改革后的实验安排包括

医学免疫学实验课教学是为了验证理论,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并掌握复杂抽象、难懂又不易记忆的医学免疫学理论知识,使学生通过基本技能的训练,掌握实验技术及相关的检测技术,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观察能力、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往的实验课教学实验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在实验中同时应用几种简单的实验技术,这种强调传授知识的思路能起到巩固理论知识的作用,但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略显不足,不利于学生综合技能的开发与提高。为了改善这种状况,我们开设了实用性和发散性强的实验课程,注重课程的连贯性和整体性。与此同时,我们对科研兴趣高的同学定期开设科研小实验,以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为主,通过文献检索、教师集中辅导、分组安排实验、学生实验操作、师生讨论总结、学生撰写科研报告及总结,使学生提高探索的兴趣。实验流程例如分离免疫细胞、检测表面标志物及其功能性检测的系统性实验。学生首先学习如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然后学习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细胞表面CD抗原,接下来采用T细胞/B细胞增殖试验、T细胞介导的细胞毒试验、溶血空斑试验等检测免疫细胞功能。连贯性实验可以使学生充分了解细胞分离、表面标志检测及其功能检测,从形态上观察细胞以及细胞鉴定的重要性。更有利于把所学的理论寓于实践,又能将大量的实验体会升华为理性认识,发现自己的不足,大大增强了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真正做到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

三、反馈调查

反馈调查问卷分析结果显示,作为研究对象班级有35%的学生认为新的教学模式更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理解力和创新力。15%的学生认为通过新的课改可以提高对其他学科的学习理解,而且有48%的学生认为对本学科的学习有极大帮助,从调查结果可以总结出:该教学模式获得了大部分学生的赞同和肯定,并对学生有所帮助。

四、讨论

通过对医学免疫学实验和理论教学内容和形式的改革,完成了教学大纲、教案、课件和网络平台的建设。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方式,目的是相同的,即为了使教学课程更利于学生的学习需要,在提高学生的基本操作能力和技能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创新力和理解力,以及对新知识的分析和延伸能力。医学免疫学的教学改革是一项探索性工作,在传统教学模式情况下,引入全新的教学理念,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以有限的教学资源支撑教学需求,顺应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的潮流,符合实施素质教育以及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韩德平、田野苹,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提高医学免疫学教学质量[J],西北医学教育,2008,16(2):276-277

2.林巧爱,薛向阳,提高医学免疫学教学效果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11,13(5):407-408

3.柳忠辉,台桂香,医学研究生素质教育所引发的公共实验课教材改革的思考[J],中国教育理论杂志,2003,27:53

新医学模式篇4

关键词:新医改;卫生经济学;教学模式

一、新医改与卫生经济学教学

我国的卫生经济学研究开始于上世纪70年代,此后,我国的卫生部门运用卫生经济学原理用来总结和分析我国卫生管理体制上的弊端和卫生资源浪费的原因,并进行了体制改革,加强了经济学原理在卫生工作中的指导,推动了我国卫生经济学这门理论的发展。目前,卫生经济学已成为一门成熟的学科,很多医学类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均开设了该课程。所谓新医改,就是2009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我们将其进行了简化和概括,称为新医改。在新医改的过程中,就谈到了将缓解“看病难”和“看病贵”作为改革的近期目标,将真正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作为改革的长远目标。

二、新医改对卫生经济学教学的影响

1.新医改为卫生经济学教学提供了丰富而实际的教学案例。实施新医改以来,很多医学类院校都在努力探索卫生经济学的教学改革问题,认真将教学中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新医改推出的医药新政极大地丰富了卫生经济学的教学素材,教师对原有教学过程中陈旧的案例进行更新。从教学角度来说,新医改为卫生经济学教学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为学生学习卫生经济理论知识提供了动力,为整个卫生经济学的学科发展和教学改革提供了活力。2.新医改带来的改革案例提高了学生运用经济学原理分析和解决医疗问题的能力,也对活跃学生思维,开拓学生眼界,提升学生创新能力有巨大的帮助。实施新医改以来,医药新政陆续出台,从改革思路到改革效果,从改革方法到改革对像均大不相同。复杂的现实案例需要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深入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才能够真正学会和运用卫生经济学这门理论。3.新医改为我国卫生经济学理论带来了新生。卫生经济学是由西方国家传入我国的,很多在国外已经成熟的基础理论知识在各国的公共卫生事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但由于各国的医疗改革、卫生状况等千差万别,我们在针对具体的医疗问题进行研究时就会产生偏差。在运用卫生经济学理论的同时,我们还需要考虑时代背景、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状况等特有因素,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才能有效发挥卫生经济学理论对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指导作用。

三、运用卫生经济学原理分析新医改政策

卫生经济学对分析新医改过程中卫生部门发展规律和新的卫生战略对策实施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1.在新医改方案中,公立医院的改革就是特别典型的案例。改革要逐步恢复公立医院的公益性特点,在公立医院改革的过程中,通过体现政府的职能和主导作用,在市场经济的调节下,遵循客观规律,逐步引导公立医院健康发展。在公立医院未来的生存和发展方面,实施科学的财政预算和成本控制,积极有效地降低卫生总费用,加大政府资金的投入和补贴,这些卫生经济学中的知识都在新医改的推进过程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和验证[1]。2.根据卫生经济学中的卫生资源筹集和合理分配原则,新医改明确了其长远的改革目标,就是建立起覆盖城乡的医疗保障体系。通过扩大医疗保险的覆盖区域,让更多城乡居民都能体会到改革带来的实惠。这种医疗保障体系的建立过程就是一种卫生资源的筹集过程,其具体的实施办法就是针对不同人群进行合理的卫生资源分配的办法。由此可见,卫生经济学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指导着新医改的改革方向和改革思路[2]。

四、卫生经济学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建议

1.努力培养学生运用卫生经济学原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和思维。因学生在校期间的教学模式与卫生事业单位的工作模式差别较大,枯燥的理论知识的摄入,单一的教学形式,只能让学生对卫生经济学失去学习兴趣。做为教师,可以以新医改的成功案例和与教学相关的新闻事件做为教学的切入点,再通过学习新知识,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卫生经济学不是一门枯燥而远离实际的学问,它是我国卫生事业未来发展方向的理论依据,还是我们解决生活中各种实际问题的指导工具[3]。2.通过多种形式的案例教学丰富卫生经济教学的教学手段。上课前,任课教师可将新医改中的热点问题进行搜集和整理。上课时,针对该案例特点对学生进行6-9人的分组学习,预先设定现实情境和案例背景,采用分组讨论和小组代表辩论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分析能力和创新思维意识,最后,由教师做出总结和综合分析[4]。下课前,可按照课程安排,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进行课下查阅和素材收集,这样可以有针对性地加强下次课教学内容的预习,也可以很好地活跃课堂气氛。3.高效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教师可以通过对多媒体的应用改变卫生经济学传统的教学模式。比如,可以通过播放有关新医改的新闻视频了解改革进程,并在视频播放前提出有关问题,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同时有针对性地进行思考和分析;通过动画模拟软件制作一些图表、图形和抛物线的运动轨迹等等,以此形象地展示各类卫生经济学原理和信息数据。高效地利用这些现代化技术,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向学生展示更为丰富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充分了解相应的专业信息,提高卫生经济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作者:范超 任丽平 王柳行 郑锴 单位:吉林医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参考文献:

[1]管兰芳.用卫生经济学原理解读新医改方案[J].吉林医药学报,2010,(2)

[2]韩优莉,高广颖,朱俊利.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卫生经济学教学案例研究[J].医学教育探索,2009(10).

新医学模式篇5

关键词 七年制 中医学 创新人才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04.026

Abstract Currently seven-year training model in medicine has matured, but in the course of its development, also shows some problem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even-year medical training model in the current problems that exist, analyzed the causes and propose a way to cultivate innovative talents of seven-year medicine.

Key words Seven-year training mode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reative talents; training model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才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人才市场对中医人才的创新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虽然目前的中医长学制的培养模式已渐趋成熟,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改进,目前,如何培养中医拔尖创新型人才,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 中医学七年制拔尖人才培养问题

1.1 专业意识淡化,课程设置冗杂

目前,我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课程设置较冗杂,除了中医类的专业课,还包含了较多公共课、基础课,西医学临床课。例如,我校2011级中医学七年制专业在入学后的第一年,中医学类的基础课程却安排较少,却开设了大量公共基础课程,如高等数学、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有机化学、大学物理等,及西医的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细胞生物学等,而这些公共基础课程对中医拔尖人才的专业化培养并没有什么作用。在第二学年至第四学年,才真正开始系统学习中医学,这样在无形中就加重了中医院校学生后三年的学习负担;新生刚入学后,中医学基本思维方法尚未建立,便开始学习西医基础课程,较早地建立了西医的临床思维体系,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医临床思维体系的培养与巩固,等到接触“阴阳五行”、“五运六气”、“藏象学说”等中医传统理论,容易抵触。导致中医专业意识淡薄,或是对专业的不信任、不理解甚至厌倦。

1.2 忽视师承教育,缺乏中医思堆

师承教育是中医学教育不断发展的基础与动力及鲜明特色。①但是目前的中医学教育,主要是以课堂授课为主,以老师讲授和教材为主,没有做到因材施教,没能够较好地重视中医思维能力训练,是一种灌输式被动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缺乏整体的中医辩证思维,无法领会中医学的精髓所在。临床思维是指医生运用医学理论和医疗经验认识和处理疾病的认识活动,其本身病不属于医学理论范畴,而是一种基于医学理论的思维活动,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活动过程。其认识基础是中医的整体观和恒动观,讲究天人相应,五脏一体,形神合一,其临床是一种协调的活动及过程,并讲究理、法、方、药环环相扣,其思维方式和逻辑线路是一个独特的认知程式。②七年制学生应善于开拓和扩展思路,善于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具有较强的临床思维能力,把感情认识上升到理性知识的高度。中医学是一门以临床实践为基础的经验医学,要体会其中的奥秘,缺少临床经验丰富的老师的指点,很难发现其中的精深奥妙,中医学精髓的发扬和继承主要依靠师承教育。

1.3 临床技能不足,实践经验匮乏

中医学是一门临床经验学科,无论是基础或是临床课程都是在实践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中医的教学模式体现“早临床、多临床”和“理论与实践反复结合”的特点,具备了教学与实践密切结合的特点。③而中医学从整体入手的诊断模式以及独特诊断方法,只有在长期的临床实践诊疗和操作中才能培养起来,闭门造车或照本宜科是不行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练就的。目前在中医学七年制实际教学中,普遍采用“基础一临床一实习”三段式的培养模式,学生临床实习的机会相对较少。

1.4 专业学习有限,科研创新不足

中医学七年制拔尖人才培养目的是在现代医学与传统中医理论相结合的教育模式下,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的高质量人才。七年制本硕连读学生作为中医院校中一个的特殊群体,不同于本科生,也有别于研究生,不是照抄照搬研究生培养模式,也不是五年制年限的延长和课程数的增加,而是对中医学临床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而目前七年制教学模式存在着诸多不足,如在课程衔接、管理方式等方面,在五年的本科学习阶段中,实际学习医学的年限只有三年时间,因为要除去一年的公共基础课和一年的本科阶段实习。进入研究生阶段后,课程学习半年,这就要求七年制学生在短时间内适应研究生学习,临床实践学习一年,这就要求七年制学生掌握临床辨证思维能力,而在这短短的时间内要想熟练掌握临床辩证思维能力,则有很大的难度。在最后的半年里,他们在忙于毕业论文的设计的同时,还要花费大量的精力找工作,这样很难保证他们的学习效果,容易使得他们放松了临床实践能力的学习和培养。④

2 培养中医学七年制拔尖创新人才途径

2.1 重视中医经典,强化中医基础

中医经典是中医学知识宝库的核心,是中医学发展的基石和源头,学习经典是中医的特色,可以帮助后来者体悟中医理论中一些难以言传的内容。经典著作是中医理论的源流,不仅包含独特的中医理论、蕴含宝贵的经验,更是集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一体的宝贵财富。建立了“阴阳五行”、“藏象五系统”、“五行六气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气血津液”等学说。首先应注意不要操之过急,经典之所以经典就是要我们慢慢去啃,如《内经》在学习时可以在读每一章节时配合翻译书,历代名家的解读,还有网上视频可以配着看,切忌浮躁,学一点是一点,搞通一点。培养中医拔尖人才就要加强中医基本功,强化其对经典的掌握。因此,我校中医学院每年通过举办经典诵读月,国医节,读经典、用经典知识大赛等活动,强化学生对经典的反复研读。

2.2 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创新科研能力

2.2.1 优化课程设置, 改革教学模式

教学课程是培养人才及提高教学质量的重心所在,是影响培养对象的直接因素。为了适应医疗市场实际需求的不同,迫切要求我们优化课程体系。优化课程体系要构建知识、能力、素质培养为一体的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设置与所分设的专业方向相适应的课程。培养目标主要体现增强适应性及提高掌握新的知识与技能的能力。为此我校共设置了四个层次的课程:首先是第一学年的公共基础课程,主要有中医哲学、中医文化、大学计算机基础等课程,不仅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还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其次是医学基础课程,主要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人体解剖学、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针灸学等课程,以使学生掌握中西医学基础知识,强化中西基本功形成中医的学习体系。然后是临床专业课程主要包括外科学、内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等课程,以使学生在掌握临床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形成临床的思维模式。最后是专业课程,根据不同方向的实际需要,设置与之相适应的课程。如针灸推拿方向增设针灸和推拿方面的课程,如针灸治疗学、推拿治疗学等针推临床课程,骨伤外科方向增设骨伤方面的课程,如中医骨伤学、创伤骨科学、中医筋伤学等骨伤临床课程,体现不同专业方向的临床特色。采用小班的教学模式,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变被动为主动的学习模式,开展自主性学习,给学生留出更多的思考空间,将教学与临床,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

2.2.2 加强科研能力,培养创新思维

科研能力是在的创新思维中不断提高的,及早地给学生灌输科研思想,为学生科研能力打好基础。在第六学年,开设科研思路与方法、统计学方法等相关课程,组织有经验的教授进行与相关科研的讲座,对每1~2名七年制学生配备一名导师,指导中医七年制学生开始选择研究方向,阅读和整理相关综述,并在学期末组织开题报告,对其可行性和创新性进行评价,培养学生对前沿知识的捕捉能力,使学生掌握医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⑤从而巧妙地解决了七年制学生时间短的弊端,使得学生的临床实践时间和课题研究时间相一致,都达到一年半。

2.3 加强临床训练,突出个性化培养

中医学的实践性体现在,其理论、教学效果、价值均要通过临床实践来检验。临床实践能力是培养中医临床型拔尖人才的关键。而临床教学质量是关系到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的直接因素,脱离临床而一味地理论教学往往容易出现问题。首先,让学生早期接触医学,精简教学内容,突出重点,在第一学期就开设中医基础、人体解剖学等医学基础,从而增加学生临床实践的时间。从大一至大三每年暑假可以安排暑期见习,真正实现早临床。师承名医,少走弯路,缩短成才周期。名老中医以自己的经验不断丰富学生的中医经典理论学习,经典与临证的相结合,继承和发扬名老中医经验。⑥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和探索,寻找中医方证对应规律,形成自己的概念。其次,对于中医拔尖人才管理采取基础和临床双导师制培养的小组式管理模式,不仅注重了学生个性化的培养,同时还提高中医拔尖人才的科研与临床实践等能力。⑦研究生阶段学生可以向基础导师请教理论问题,还可以跟临床导师临床学习,跟小组老师请教其他问题,充分彰显“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培养模式,而且能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注释

① 姚魁武,薛燕星,熊兴江,等.师承教育在中医学发展中的作用探讨[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8(9):952-954.

② 陈楚淘,李点,何清湖.中医专业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1(6):39-43.

③ 王岚,刘中兴,郭静,等.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技能考核模式探索[J].中医教育,2014.33(3):56-58.

④ 李友白,郭胜伟,李爱民.中医学七年制学生临床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44(10):115-116.

⑤ 刘慧萍,喻嵘,葛金文等.基于研究性教学培养七年制学生创新能力的初探[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6):62-63.

新医学模式篇6

【关键词】

医院图书馆;学科馆员;重点学科;服务模式



Innovative service model of subject librarian in hospital library

LI Qun. Guangdong Provincial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Guangzhou 510120,China

【Abstract】

This article briefly analyses the significance and feasibility of implementing the subject librarian system in hospital library. The contents and measures of subject librarian innovative service in hospital library, and as well as the issues in the current phase of providing this service were discussed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subject archives and information database, information push services, selective dissemination of information service, reader training, subject navigation construction, and unique database construction. In conclusion, implementing the subject librarian system can better provide the information services in hospital medical treatment,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Key words】

Hospital library;Subject librarian;Key subjects;Service model

我院是三级甲等中医院,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建设全国一流的、国际知名的、现代化的、综合性的中医院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而重点学科专科则是医院建设的重中之重,是医院生存与发展的根本保证。医院图书馆作为医院的文献信息资源服务中心,为医院医疗、教学、科研的发展提供重要的信息支撑作用。原来传统的服务模式已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医院的发展需要,而学科馆员的出现,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学科馆员是指具有学科知识背景,能够组织学科信息资源、提供学科信息服务的图书馆馆员。学科馆员制度起源于美国和加拿大的一些研究型大学图书馆,而“医学学科馆员”这一概念是美国人拉姆1971年首次提出的,并带来了医学图书馆服务模式的转变。我国医院图书馆对学科馆员制度的关注和实施力度还处于刚起步的阶段,现就医院图书馆实施学科馆员制度的服务模式作一探讨。

1 医院图书馆学科馆员创新服务模式的意义 

1.1 医院重点学科专科建设发展的需要

对于一个大型的研究型的综合性中医院,重点学科专科建设是医院的核心工作。我院现有部级重点专科21个,省级以上重点专科46个,加强重点学科专科的建设,是建设研究型医院、加快医院发展、提高医院医疗水平、优化人才培养的关键,是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医院长期生存与发展的战略目标[1]。重点学科专科研究人员从事学科建设需要大量的文献信息资源支撑,面对图书馆馆藏及网络上海量、无序且良莠不齐的文献信息资源,发现不仅耗时,而且很难从中获得层次高、涉及面广以及内容新的文献信息,希望能从图书馆馆员处获得帮助,能为他们提供针对性很强的专业信息。而学科馆员凭借对信息资源的熟悉,能快速准确地查找到他们所需的信息资源,学科馆员具有文献信息筛选、组织和加工的技能,具有获取信息和知识的优势,因此,学科馆员制度这种新型的文献信息服务模式在现代图书馆应运而生。学科馆员制度是现代图书馆针对重点学科专科建设开展专业化、全方位、深层次学科文献信息服务而创建的新型服务模式,这就需要学科馆员在服务模式上提供主动创新的信息服务。而图书馆理应为重点学科专科建设提供强大的信息资源和高效优质的服务保障。高素质的学科馆员队伍能够为重点学科建设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知识集成信息服务,学科馆员制度推动了重点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新医学模式篇7

1.1医学期刊进入网络时代

自20世纪末以来,在开放存取(OpenAccess,OA)运动的影响下,一种全新的医学论文传播模式大规模兴起,促进了医学期刊的网络化发展,利用互联网以免费的形式为用户提供医学信息。

1.2网络化医学期刊的优势

1.2.1传播更快捷和传统期刊相比,互联网打破了时空的局限性。只要接入互联网,即使相隔再远,医学科研人员也可以相互交流,分享医学信息资源;在互联网覆盖的范围内,科研人员可以在任何时间获得感兴趣的信息,医学期刊网络化后,医学科研人员将不受地域、时间限制,通过互联网选取自己关注的最新科研信息。

1.2.2内容更丰富传统期刊通过单一的模式信息。很多图表受制于版面的局限,往往以文字形式表述。而网络化医学期刊除了包含最基本的文字信息,还可以兼容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表现手法,使期刊内容更加形象生动,为医学科研人员提供了更清晰明了的直观说明,摆脱了单一化的文本信息所带来的枯燥乏味。

1.2.3搜索、检索更高效目前,科研人员可通过搜索引擎,直接搜索万方、维普、外文生物医学期刊全文服务系统、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等各大医学数据库,也可委托信息所专业查新人员进行专业化的搜索检索,跨库检索服务,通过标题、关键词、年份、作者、单位、摘要,以及引言等多种信息路径,从成千上万篇医学期刊中检索出所需要的医学信息,查新人员再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医学信息进行对比分析,免去了医学科研人员在不同数据库中的重复检索,便于医学科研人员快速获取医学信息,节省了大量时间。

1.2.4刊期更灵活传统医学期刊由于卷期的固定,审稿、编辑、排版、印刷、装订、邮寄等一系列流程的完备,出版发行周期较长;而互联网信息可随时添加、及时更新,医学信息在网络上的发表不必遵循传统的以周、月、季为时间单位的出版模式,弥补了医学期刊时效性长的不足。特别是优秀论文、科研成果网络首发,以单篇的形式上传收录于各大数据库,将改变传统出版物刊期的单一模式。

1.3网络化医学期刊的弱势

1.3.1投入成本的增加医学期刊的读者,阅读网络化医学期刊将比购买传统医学期刊支付更多的费用,除了购买上网所需的硬件设备,还需为接入互联网支付费用;在网络期刊数据库中浏览或者下载全文通常还要另外付费。

1.3.2信息过载“信息过载”指的是媒体中过于丰富的信息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它降低了医学科研人员使用互联网的积极性。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科研人员很难从冗余的信息中选择出有价值的信息;很难辨别出各种信息的真伪。在这种环境中,医学科研人员往往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却没有找到真正需要的有用信息。

1.3.3习惯性与舒适性长期以来,医学科研人员已经习惯了阅读纸质科研文献。纸质期刊携带方便,读到有用的科研信息可圈可点;阅读网络化医学期刊要利用硬件设备,需要网络环境;网络文献格式一般为PDF和JPG,不方便医学科研人员作标识;因此,传统印刷版医学期刊在科研人员心中仍有稳定的地位。

1.3.4纯网络期刊的权威性网络化医学期刊发表的方便快捷,往往缺乏较严格的审稿制度,导致社会公信力不足,不像印刷版医学期刊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在互联网上,科研人员可以各类医学文献资料,包括未审核的、未被医学期刊社采用的,以及已经被采用但尚未发表的科研论文等,这类信息通常并没有经过同行专家的评议便与读者见面,学术质量参差不齐。

2传统医学期刊面临的挑战

我国医学期刊国际化除了表现在方法和规则方面继续与国际接轨外,还表达了强烈的输出愿望,即要使我国的医学科研成果走向世界,让世界听到中国的声音。实现这一愿望,有两个办法:一是我国的传统医学期刊走向世界;二是医学论文直接在互联网等新媒体上发表。

3由竞争走向合作

从媒体的发展历史可知,新媒体的产生并不会导致旧媒体的灭亡,电影、电视剧的相互依存,就是一很好的佐证。传统医学期刊虽不及报纸、科普读物那么普及,但其在医学专业界也拥有稳定的读者、作者群。目前,网络版与印刷版医学期刊正共存于期刊界,二者之间不仅仅是竞争,更多的是合作:互联网这一即时交流工具,加强了作者、编者、读者之间的交流,在线审稿系统的开通,既有效地带动了作者、读者、专家的沟通,也赢得了更多的关注,提高了自身知名度,扩大了影响力;加上互联网的跨时空性,使人们与一些全国的优秀医学期刊密切了联系,传统医学期刊将借助互联网走向更宽广的平台。

4医学期刊的发展趋势

新医学模式篇8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创新创业型”教师

(1)大学教师是培养创新与创业型人才的主导、关键因素。只有具备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创新型”教师,才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3]。目前,菏泽学院的动物医学专业有专任教师36人,其士8人,硕士26人,教师中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9人。近年来,多名教师前往丹麦、澳大利亚以及国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访学或进修,极大的提高了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近5年,专任教师主持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1项,主持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项目及菏泽市科技计划项目等科研课题20余项。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能有效的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用科研过程中的创新思维和研究方法启发、引导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2)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定期对动物医学专业专任教师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培训,使专任教师的创新创业知识不断更新。学校制定了专任教师业界锻炼培养制度,鼓励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年轻教师到畜牧兽医生产企业挂职锻炼,开展技术服务,参与养殖场、兽药厂、动物医院的经营管理,并支持与企业联合申报产学研项目等。

2更新教育观念,成立创新创业学院,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

(1)更新教育观念,将创业教育思想渗透贯穿于整个大学学习中。动物医学专业坚持面向产业发展,满足社会需求,发挥专业优势,积极为社会生产服务。根据学生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专业教育和职业设计,为学生构建合理而扎实的专业知识结构,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全新的思维方式。引导学生选修第二专业及参加各类等级考试与职业资格考试,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就业经验、培养创业能力。构建由院(系)到班级的创业、就业指导体系,举办大学生创业讲坛,从根本上激发和增强学生的创业兴趣与创业信心,并配备好专业的创业指导教师。落实以职业生涯规划、素质拓展训练、创业成功经验专题讲座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营造创业氛围。(2)为了使学生能更直接的了解和接触创业实践,学校成立了创新创业学院,并建立了菏泽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区,免费为在校学生提供场所,搭建创业平台,让学生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创业。根据实际情况,动物医学专业的学生组织创建了动物医学创新创业工作室。目前,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室研发的多种技术产品和外包配套技术服务已经成功的在菏泽市周边的部分企业使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建立健全创新创业制度措施,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发展

加强创业教育的制度建设,是保证实践创业教育的前提[4]。近年来学校制定了《大学生创业园区管理办法》、《大学生入驻创业园区创业相关规定》、《大学生入驻创业园区创业申请书》、《大学生入驻创业园区协议书》,这些制度的颁布,为创业团队的合理竞争、进出有序和开放流动提供了制度保证。同时学校设立专门的大学生创业扶持基金,主要用于创业孵化平台的建设、创业文化渲染、创业社团组织的活动、创业培训、创业指导等。制定了《大学生创业基金管理办法》,通过项目申请、专家论证、确定扶持对象、发放扶持资金、选派创业指导教师团队负责跟踪管理和技术服务,全过程扶持大学生创业。

4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

4.1调整专业结构,改革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改革学科专业的设置,是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任务。按照“优化结构、突出特色、提高质量、面向社会”的基本原则,对动物医学专业的传统内容进行改造,以适应现代化畜牧兽医产业发展的要求。课堂教学是高等教育最基本的教育形式,而课程则是教学的主要载体[5]。课程体系设置的科学性和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是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竞争力的保证[6]。学校采取了由骨干教师和企业家共同参与制定创业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将创业教育纳入培养计划,实行“专业基础+模块+实际操作”的创业型人才培养课程模式。合理的设置专业课,增加选修课程的课源,使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重点增设小动物与伴侣动物疾病诊疗及诊断技术、宠物美容与护理等方面的课程,为热衷于动物疾病诊疗和宠物驯养工作的学生提供更实用的学习课程,从而为其将来自主创业提供必要的保障。

4.2改革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

建立了以现场教学为主的专业课教学模式,与生产相关的主干专业课程基本实现了现场教学。学生的教学实习和生产实习都安排在校内、外的教学实习基地进行,为学生提供了解实际生产和管理的机会。在第6学期结束后的暑假,统一安排学生前往校内、外教学实习基地进行2个月的实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检验所学的专业知识,并发现问题。实习结束后,第7学期再进行专业课的理论和实践教学,锻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在实践中,还构建了《兽医微生物学》、《兽医内科学》、《兽医免疫学》、《动物生物化学》等10余门精品课程的网络教学平台,提高了教学质量。

4.3改善实验实习条件,开放实验室,加强实践教学

(1)实践教学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关键[7]。学校采取课堂、实验室、实训基地、企业的实践教学方式,加强学生操作与创新能力。学校重视动物医学专业实验室的硬件建设。近5年,购置了300余万元的先进仪器设备,新建了动物疫病防治中心、宠物医院,并有10个新实验室投入使用,极大的改善了实验条件。另外,还在兽药生产企业、大型畜禽养殖场建立了12个校外教学实习和毕业生产实习基地,并与这些单位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鼓励本科毕业生在基地进行毕业论文设计。实践表明,实习基地在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保证教学质量、开拓学生视野等方面提供了良好的保障,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达到理论与实践良好结合[8]。(2)在实验教学中,坚持实验室向本科生开放,通过教师主动引导,学生自主参与的形式,提高学生操作使用大型先进仪器设备的能力。鼓励优秀本科生进入实验室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进行科研与创新能力的训练。学生通过完整的参与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可以接触到专业的前沿知识,这对学生学好专业课、培养科研思维意识、拓展创新创业能力有很大的帮助。2016年,动物医学专业学生在山东省第四届大学生医药生物技术技能大赛中取得了5个一等奖和2个二等奖的好成绩。2016年,有1名学生主持的实验课题获得国家大学生研究创新训练计划项目资助。实验室开放制度的实施,增加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提升。

5改革评估方式,完善创新创业型人才评价机制

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应建立更加科学、完整的人才评价体系。首先是实现评价方式的多样化,要根据课程性质,灵活采用实践考核、技能竞赛、科技创新、调查报告、课程论文等多种方式,把考试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其次是实现评价内容的全面化,按照课程类别和性质,综合考核学生的灵活应用知识能力、语言驾御与人际沟通能力、组织管理与团队协作能力、科学研究与技术应用能力、创新与创业能力等。要逐步减少知识性测试在人才评价中的比例,从根本上激励学生获得创新性的知识结构和创业能力的储备。第三是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要建立健全集学生评价、同行评价和社会评价于一体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9]。

6实行“导师”制度,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

本科生导师制是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的有效探索,是本科生育人机制和组织形式的创新。导师制的实行有利于开创“教学互动”的育人环境,构建“德智合一”的育人机制,铺设“因材施教”的成才途径[10]。动物医学专业实行思想导师、专业导师和校外创业导师的“三导师”制度。新生入学后,每个班级要安排1名政治辅导员担任班主任负责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大二开始,每个班级再安排1名专业教师担任专业导师,来帮助和指导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此外,从大二起每个班级还要聘请1名校外的行业企业家担任校外创业导师,让学生能够接触到行业内的成功人士,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校外创业导师与校内学生政治辅导员合作,以企业家的人格魅力和企业家精神来教育学生,能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分享、学会感恩、学会奉献,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扎实有效。校外创业导师与校内专业导师的交流与合作,能加快教学内容的更新,推动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以及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校外创业导师可以为学生开设创业教育系列讲座、指导学生制定商业计划等,能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动力和创业能力。

7结语

菏泽学院作为一所地方性本科院校,将继续推进动物医学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把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应用型专业人才作为培养目标。坚持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创新创业促进行业发展,深化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加强“双师型”、“创新创业型”师资建设,建立健全创新创业制度建设,实施现场教学、项目教学、企业实习实践、创新创业实践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体系,完善人才考核与评价机制,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通过学校系统、全面的教育、训练和培养,使学生在毕业时有敢于创业之志,有勇于创业之能,实现学生的人生价值,为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多做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坤,于金玲,高慎阳等.搭建专业化科研平台促进动物医学创新型人才培养[J].继续教育,2014(11):43-44.

[2]姬云涛,屈长青,姜双林.地方高校动物科学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实践路径研究[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3(2):126-128.

[3]袁万哲,孙继国,翟向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动物医学类专业课程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15(2):93-95.

[4]管远红,张璟晶,赵永旺等.高职动物医学专业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14,28(6):105-108.

[5]单安山,高越山,宋跃芬等.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创业人才[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7(1):17-20.

[6]张旭,郭景茹,李颖等.动物医学专业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3,34(2):52-54.

[7]张辉,丛立新,常维毅.动物科学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4,7(下):150-152.

[8]辛其兴,张耿,彭金富等.创业教育实践与探索-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专业创业教育实践及其带来的启发[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0(6):128-129.

[9]黄仁术,凌明亮,赵群.地方高校动物科学专业创业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皖西学院学报,2010,26(2):53-56.

新医学模式篇9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法;数学实验;医学高等数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23-0094-02

目前,我国医学高等数学传统教学模式主要是“黑板+粉笔+教材”式的讲授式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重在传授知识和方法,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以及奠定素质基础,能在短时间内传递大量信息。另外,课堂讲授式教学具有简便、经济、高效和符合传统习惯等优势,在各门课程的教学中一直是我国的主流教学方法。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医学课题研究逐渐由定性向定量转化,这对高等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学生不但要掌握好高等数学基本知识和技能,而且能用来解决实际问题。传统教学模式显然不再适合当今医学高等数学的教学。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的改革是近年来许多专家学者讨论的热点,比如文献[1]~[2]中探讨了案例教学法,文献[3]考虑了在数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的优势与课件制作方法,文献[4]~[5]研究了大学数学实验课的相关内容,这些研究的目的是让高等数学符合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但是比较片面,只考虑了这一个方面。在上述文献的基础上,针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与医疗科技的发展需求,结合多媒体技术、案例教学法、数学实验等构建了新的教学模式,并且对运用新教学模式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职业要求。

一、传统教学模式的优点与弊端

1.传统教学模式的优点

其一,教师在讲解过程中能密切关注学生的接受情况,根据学生的反映及时调整教学进度、教学方法及教学内容,讲解的节奏与学生的思维能保持一致,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其二,师生之间能充分交流情感,这对于能否上好一堂课非常关键。教师的微笑能让学生放松神经,教师充满激情的讲课能让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涨,教师适时的提问又让学生置身于学习情景当中,使学生的学习状态达到最佳水平。其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绝大部分时间都在讲解知识和方法,在有限的时间内传授的信息量较大,这也是这种教学模式应用广泛的一个原因。其四,只要有教材、黑板、粉笔就能上课,并且学生人数可以几十人也可以上百人,效率高且硬件成本较低,对于不发达地区或教育资金不足的地方,应用此教学模式还是相当好的。

2.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

首先,授课方式因循守旧,无激情,无新意,学生认为数学枯燥无味,望而生畏,从而导致大量学生不愿学数学,害怕学数学,最终使得学生数学基础较弱。其次,教材仅限于课本及有限的参考书,上课时只传授基本知识和方法,重基础轻应用。学生学习数学课的目的是应用,由于课堂上训练较少,医学专业学生的数学知识面太窄,应用数学的能力太差,不足以应对现代医疗科学发展的需要。再次,在教学过程中,一些公式的推演、概念的引入、图形的绘制等采用板书式教学既浪费时间又无法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多、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最后,教师传授,学生接受;教师主动,学生被动;教师有绝对的权威,学生无丝毫的疑虑。学习的结果是教师讲过的题目会做,出现的新题不会分析与解决,更谈不上应用数学理论创造性地解决相关领域中的实际问题。

要从以上两方面看待传统教学模式,取其长,弃其短。要把高等数学教“活”,即让学生感觉有趣、有用,进而会用、爱用、够用,就必须改进当前的教学模式。针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以及当今医疗科学发展的需要,探讨了新的有效的教学模式。

二、新教学模式探讨

新的教学模式是将多媒体、案例教学法、数学实验纳入到医学高等数学教学中,提前将教学内容制作成课件,运用案例教学法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制定教学流程,在教学过程中用多媒体展示出来。因为运用案例教学法时学生是主角,教师随时关注学生的讨论情况与氛围,既不能过于激烈又不能冷场,适时进行指导和讲解。学习完高等数学某些知识之后,及时安排数学实验,目的是巩固所学,更重要的是学习运用数学软件包计算、演示所学内容。下面具体介绍多媒体、案例教学法、数学实验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情况。

1.借助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

多媒体教学将视听功能与交互功能结合在一起,虚拟现实环境,提供直观、生动、丰富的学习信息,使学生在逼真的学习环境中进行主动的发现和探索,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率。正常情况下,人类对外界事物及知识的学习,基本上依靠视觉和听觉获得。多媒体以图文并茂、生动的画面、鲜艳的色彩、有趣的动画及音响等特点吸引着学生的感官,能有效克服教师运用黑板和有限的教具来表达教学内容与事物变化过程时的困难,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积极性。另外,将教学内容提前制作在课件上,节省了课堂板书的时间,也使得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学习新知识。

在教学内容上,可以增加医学高等数学某些知识的背景、来源,适当介绍相关数学家的故事及高等数学在医学领域及其他学科中的具体运用。比如讲极限概念时,可以介绍刘徽的“割圆术”“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分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还可以介绍肿瘤生长的数学模型,分析肿瘤的生长规律;讲到导数概念时,追溯到牛顿对运动学的研究,莱布尼兹是最早将导数与曲线切线联系起来的数学家,法国数学家柯西等用曲线的割线位置取极限来定义曲线的切线等;学习定积分及重积分时,用多媒体演示无限分割的过程。借用多媒体后,医学高等数学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教学形式更加多样化,使得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

对于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多媒体,利用数学软件包强大的符号演算功能、图形与动画功能将传统教学模式难以表达的抽象概念、性质等较好地演示出来,难以理解的内容变得直观、生动、形象。对于学生来说,视听感官得到充分调动,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激发。对于教师来说,借用多媒体把重难点完美表达出来,教学效果更加理想。

2.运用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始于19世纪美国的哈佛大学,因其教学效果出色,被广泛推广应用。哈佛工商学院把案例教学法界定为:一种教师与学生直接参与,共同对工商管理案例或疑难问题进行讨论的教学方法。针对医学高等数学课,具体地解读为将案例作为教学材料,结合教学主题,通过讨论、问答等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让学习者了解与高等数学教学主题相关的概念或理论,并培养学习者高层次应用能力的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的模式是提出希望解决的实际问题,通过数学建模抽象出数学问题,然后选择合适的方法求解该问题,最后检验结果并推广。整个教学过程都围绕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进行,教师不再单纯讲课,而是引导学生思考并解决实际问题,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比如学习定积分的概念,先给出案例:求曲边梯形的面积。所谓的曲边梯形,就是有三条边是直线,其中两条互相平行且与第三条边垂直,第四条边是一条曲线所围成的图形。首先抽象出数学问题,为确定起见,取底为x轴,另两条边分别为x=a,x=b,顶部曲线的方程为,求它们所包围的面积。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求解曲边梯形面积的方法,最后选择用矩形法近似计算曲边梯形的面积,再通过求极限得到曲边梯形的精确面积。用类似的方法讨论第二个案例:变速直线运动的路程求法。通过考虑两者的共同特征,引出定积分的概念。运用案例教学法教学,能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当中,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能动性和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既锻炼了思维又提高了应用数学的能力。

3.开设数学实验课

对于医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习高等数学的目的就是应用,在对医学课题进行定量研究时以高等数学为工具,进行数值运算,仅凭高等数学中讲解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手工计算,计算过程较繁琐,并且经常出现错误或误差很大。另外,医学专业学生仅在大学一年级第一学期开设高等数学,并且只有本科开设,专科大部分专业不开该课程。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仅在课堂上学习就能掌握好高等数学基本知识和运算技能是很困难的,这无疑暴露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开设数学实验课,在学习高等数学知识后及时利用相应的数学软件包进行运算或演示,能弥补“不会用、不够用”的弊端。同时数学实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常见的通用数学软件包包括MATLAB、Mathematica和Maple等,其中MATLAB以数值计算见长,Mathematica和Maple以符号运算、公式推导见长。利用数学软件进行绘图、计算等能使很多繁琐的数学计算变得容易,不需要很高的数学专业技能水平,学生也容易掌握。下面运用手工计算与MATLAB求极限对比效果。

例:计算

解法1(手工计算):

解法2(利用MATLAB计算):

在MATLAB中输入求此极限的命令:

syms x;

limit((x^2-x- 2)/( x+1),x,-1,)

结果显示:- 3

通过对比很容易发现,手工计算必须熟悉极限的求解方法,运算过程中需要细心、耐心,才能保证计算正确。而利用软件包只需输入与题目相关的命令,就能得到计算结果,耗时少,计算准确,不需要掌握运算技能和方法。这也正是大家在课题研究或解决实际问题中进行数值计算时普遍运用数学软件的一个重要原因。

多媒体、案例教学法、数学实验三方面有机结合使得教学内容更丰富,教学形式更多样化,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极大程度地提高了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兴趣。因为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讨论分析为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和运用高等数学的能力能大大提高。及时的数学实验又让学生不但巩固了高等数学知识,而且学会了如何运用数学软件包进行计算、演示数学知识。这种新模式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带来的弊端,更加适合当今医疗事业发展的需求。

三、新教学模式对教师的职业要求

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对从事医学高等数学教学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分别从多媒体、案例教学法、数学实验三方面进行介绍。

第一,要求教师能够熟练操作多媒体,熟悉中文Windows XP操作系统、Word中文字处理、WPS Office办公组合中文字处理、Excel中文电子表格、PowerPoint 2003中文演示文稿、Internet应用、Photoshop图像处理、Authorware多媒体制作等计算机模块。在此基础上,能独立制作、修改、完善PPT教学课件,从而在课堂教学时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

第二,要求教师熟悉教学案例,能设计教学流程;运用案例教学法时教师要定位自己的角色: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角,参与讨论、总结,教师不再是仅仅站在讲台上讲授,而是变成学生讨论的助推剂和调节器,学生讨论的气氛与主题由教师调节、主导,即教师要维护好课堂纪律、控制好课堂节奏,既能把网撒开,又能很好的收住,整个过程都要把握好讨论的方向和重点。

第三,全国仅有少数高等院校开设数学实验课,对于医学院校来说,高等数学作为公共基础课,开设数学实验课处于探讨、试验阶段,要上好实验课还需教师做到以下两方面:首先,熟悉数学实验所用到的数学软件包主要功能及用法,对高等数学中涉及到的导数的求解、定积分的运算、函数图像的绘画等都能用数学软件包通过编写程序来解决。其次,会编写数学实验模型,每个实验模型大体分五个方面: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和步骤、实验所涉及的数学知识、实例与实验程序、练习与思考。编写数学实验模型时要紧紧围绕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通过数学实验既能巩固了所学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提高学生应用高等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只有做到以上三方面,高等数学教师在新教学模式下才是合格的,才能在高等数学教学上有所突破,才能培养出数学应用能力、创新能力比较强的医学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梁周敏,章立民,杨宝成.案例编写与案例教学[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7.

[2]吴小腊,李泽华.独立学院经管类高等数学案例教学法及实践[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28(7):122-124.

[3]李光华,徐增德,李早水.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成人教育,2006,(11):137-138.

[4]姜启元,邢文训,谢金星,等.大学数学实验[M].北京:清华大学教育出版社,2005.

新医学模式篇10

学生久而久之便失去了学习的乐趣和探索的欲望,成了一架学习的机器。死记硬背,咬文嚼字成了学习中的最大特点。教育学家指出:人脑不能简单地成为信息处理器,人的知、情、意具有统一性,教学活动要满足人的多种需要,应激发人的潜能,促进认知与情感、意志的统一发展。根据这种理念,以往的填鸭式的、一言堂式的教学,明显不能符合这一要求。为适应课程体系的改变,医学的教学模式也要彻底改变。医学的自然发展规律是:从实践中来,建立理论,指导实践。而我们的医学教育体系下的医学生,只能从对医学毫无所知的状态下,直接进入到复杂而又枯燥的理论学习。没有感性认识,面对晦涩难懂的词汇,只能靠大量的学习、复习记住所学内容,这种脱离实践的理论学习事倍功半。学生进入临床学习后,由于距多种理论学习时间过久,无法清晰准确地将具体疾病与基础理论串联成一体。这种脱节虽成医学教育的顽疾,但就目前的教学模式,无法在其框架之下改变。俗话说:不破不立。破是为了立,破除旧的不适合医学发展的教学方法,才能建立新的更为科学的教学方法。在上述课程体系的改变下,重新设计学生学习轨迹。新入校的医学生先进行一年的临床实习和见习,从临床实践中获得大量而宝贵的感性认识,同时也获得许多疑惑和问题。带着疑问再进行专业理论学习时,将激发学生的求知和探索欲望。在此试行探索后,或将临床与基础学习完全进行融合,在本科医学生五年的学习过程中尽可能安排多的临床实践,学生在临床问诊、观察体征、学习诊断和治疗的过程中,必定对感兴趣的点或没见过的问题进行思索,从而产生自发学习的欲望,长期下去便形成了能力,在此期间同时进行各种基础和专业知识的学习,这样很容易将疾病与解剖、生理、病理等知识串联起来,形成记忆链条。这个过程符合从感性理性感性的认知程序,是和医学发展的自然规律相吻合,也就是从临床实践中来,上升到医学理论,再以理论指导临床实践。这种教学法与 “问题定向教学法(Problem-basedLearning)”[1-2]和“团队教 学 法 (Team-basedLearning)”[3-4]有 类 似 的 地方,但又比“问题定向教学法”,“团队教学法”更开放、自主,学习的自由度更高,对学生能力锻炼的力度更大些。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与教员、病员、学员之间形成多方互动,通过各种渠道获得所学知识,整个过程生动形象,教员在其中起辅导、启发、配合等多角色作用,真正达到学生动起来,教师导起来的教改设想。教员还将通过工作中亲身表现,言传身教,让学员学习到更广泛的知识,以及良好的作风和为人。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智力,也达到了育人的目的。

改变功利性的评价制度,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评价制度作为一种控制系统,起着指挥棒的作用。在教育和医疗系统中,评价系统在人才培养和筛选中至关重要,各种类型的考试是这些评价系统中最常见也是唯一重要的手段,通过考试获得的分数直观地界定了一个人的知识、能力、才干。事实上,以考试为衡量手段的评价体系,看似公允,却是极其缺乏科学性。多年来,我国承袭这种评价体系指导下的人才培养机制,产生了无数个中规中矩的科技人员,但他们未创造出重大的原创性科技成果。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是我们的考试制度还不够有力吗?答案当然不是。纵观世界,我国的考试制度可谓独一无二,复杂而严格,在分数等同于能力的指导下,学生无不努力地苦读强记,以图获得高分,然而许许多多的高分数,并没有使他们在工作中有更出色地表现。这种事实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现行的人才评价制度不仅不能培养和筛选到真正的人才,反而会阻碍人才的培养和筛选。刚性的考核条件,尽管给考核者提供了简单、方便的评价标准,但是却缺少智慧,缺少科学,也缺乏全面综合地评价复杂社会中复杂个体的社会能力。设立新的评价机制,无疑是改变这一局面的唯一方法。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相吻合,废除原有的考试制度,根据对临床实践中整合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总体观察作为评价依据,以达到被教育者受到教育为目的,从而实现培养能力和发展能力的终极目标。在评价的过程中应注重个人各种能力,考核形式应不拘一格,考核内容应体现多元化,不仅注重知识的继承,更要看重在实践中利用专业知识如何应对切实问题,不再简单地实行一刀切,以及机械地评断。尊重个性化学习和能力发展,因材施教,有教无类,为学习者提供科学而自由的学习氛围。连续十年排名世界第一的美国哈佛大学,对待学生考评的理念与我们有很大差别,他们非常注重考生对问题的看法,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决不把死记硬背作为人才考评的主要标准。长期以来秉承先进、务实的教育理念,哈佛大学培养了众多的科学精英,遥遥领先世界其他大学。对此,我们应该深刻细致的分析,找出差距,改革落后的思想和体制,寻找到一条适合我国国情,能够真正适于培养医学人才的教育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