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文化产业保护相关法律问题研究

时间:2022-09-19 09:19:44

我国文化产业保护相关法律问题研究

内容摘要:知识经济时代来临,“文化立国”成为各国新时期下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兴战略。作为21世纪最有发展前景的朝阳产业,文化产业的高融合性、高知识性和高回报率等优点使其成为了西方国家的支柱性产业。尽管我国于2009年颁布了《文化产业振兴计划》,将文化产业升级成为国家战略性产业,但由于我国文化产业起步晚,作为一个泱泱文化大国,其文化发展仍处于迂回探索状态。文化产业的持续发展离不开法律的保障和支持,然而目前我国文化产业法律环境隐患重重,健全文化法律法规,优化文化发展的法律环境刻不容缓。

关键词:文化产业;文化发展;法律保障

一、文化产业发展及保护概况

对于文化产业的概念,各国均有不同。美国强调版权属性,日本讲究精神属性,中国则更具多样性:从生产文化产品到提供文化服务,甚至从文化衍生出来的装饰、设计等附加值行业,一应俱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注重文化产品的工业标准化流程,将文化产业定义为:“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它不仅只是促进文化发展,更主要的是通过经济战略追求经济利益”。文化产业的发展及保护始终以实现其经济价值为最终目的,以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和健全文化产业保护机制为重点。知识经济时代,文化产业能够有效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生产力发展,是经济增长的核心。然而文化产业市场化的运作过程,势必会对文化的多样性和创造性形成严峻挑战,因而必须同时兼顾文化产业的发展和保护机制的健全,只有协调好两者关系,才能实现文化产业和经济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文化产业的广泛化、意识形态化、高科技化、全球化、民族化等基本特征为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提供了重要保障[1]。一方面,文化产业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属于低碳、绿色经济,加上其发展态势好,成长潜力大,能够有效地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文化产业有助于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能够为一个民族提供丰富的精神给养。因此,文化产业的发展及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及保护现状

(一)我国文化发展及保护的国际环境。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发展如火如荼。近年来,美国的超人文化、韩国的浪漫文化以及日本的萝莉文化不断横扫全球文化市场。尤其是2016年出现的首部中韩国同步播出的韩剧《太阳的后裔》,在新年伊始就掀起轩然大波,引爆国人眼球,仅三周就创造了30多亿的微博阅读量,从播出到结束持续位列微博热议榜。该剧能成功抢占国内市场,得益于我国对其政策的支持,甚至还因此改变其边拍边播的制作模式。总结各国文化产业迅速发展的特点,无非是法律制度的完善。韩国早在1998年就提出“文化立国”,制定基本法,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同时韩国还废止或修改了七成相关法律内容,只为文化产业能适应数字化时展。而日本早在2013年就确立了基本法,不断完善法律手段使其文化市场体系日益成熟。美国管理文化市场的手段虽然强调自由主义,但该国文化产业的民间融资甚至会高于政府投资[2]。英国和法国则在文化领域实施差异性税率,政策与税收相结合,扶持文化产业发展。

(二)我国文化发展与保护的国内形势。尽管我国先后出台了《著作权法》、《文物保护法》、《音像制品管理条例》等文化方面的法律法规,但我国文化产业法律环境仍然无法满足文化产业的正常发展,目前我国相应的法律保护机制还不够完善,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法律体系不够健全,立法层次较低。近年我国文化市场呈多元化特点,伴随着影视、娱乐、出版、网络等各类文化市场的规模化发展,出现了盗版、走私等各种乱象,而在经营者权益的维护方面仍然存在法律漏洞。同时,一些必要的法律,如有关文艺演出的法律、网络安全及传播的法律等相关文化产业法极度缺乏,现行文化法律法规与文化建设实际脱节。从立法层次看,多以地方性法规为主,文法产业发展主要通过行政规章政策调整,缺乏文化产业基本大法。

2.文化产业立法缺乏系统性、严密性。目前的地方性法规与国家法律并不能有效对接和协调,二者缺乏系统性和同一性,这就导致了在法律的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存在着困难,加大了执法难度。此外,一些法律过于笼统,定义模糊,内容也不具体,在实施过程中,可操作空间过于宽泛,文化产业相关人的权利和义务无法得到有效落实[3]。

3.投资、税收、文化市场管理体系不完善,市场化运作能力还有待提高。在文化产业的投资方面,常常遇到渠道受阻和投资方式欠佳的问题,民间投资成本高和外资准入受限等问题仍然存在,现行的投资法律保障机制并不完善。在税收方面,虽然国家确实执行了差异化税率等相关优惠政策,但其实际作用的有效度并不高,而且相关文化产业的高税率问题仍然存在,既加重了企业负担,又降低了投资者的积极性。在管理方面,文化产业并未实现制度化和规范化管理,其管理模式多是沿用其他领域的管理模式,针对性不强,且流于形式。而这也直接导致一些文化产品的推广受到影响。

三、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与保护的法律启示

(一)健全法律体系,提高立法层次。一是文化产业立法要立足文化市场,既要结合市场文化产品生产和流通的实际情况,也要重视对我国特色传统文化的针对性保护。比如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传统节日,赛龙舟、插艾草、点雄黄等活动形式多样的端午节俨然已成为商家单一的粽子促销节。如何有效利用法制手段加强对传统节日的保护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二是文化产业立法要注意对空白领域的补充,对文化产业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和保护[4]。在重视基本大法的同时,还要关注文化市场主体法、文化市场行为法等其他层面的法律和制度建设。

(二)注重系统化、严密化的文化产业立法。现阶段我国相关文化产业地方法规与国家法律矛盾的解决,需要通过具体细化的分析,进行系统整合,找出矛盾的侧重点,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保留或废改手段。对一些可操作性不强的法律应及时进行剔除和整改。

(三)完善投资、税收、文化市场管理体系。投资上,政府需强化投资力度,拓宽文化产业发展的投融资渠道,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性[5]。税收上,政府要革新粗放式税收设计政策,针对区域、服务对象等各因素进行政策的精细化制定,提高差别税收作用效率。在管理上,文化产业需以制度化和规范化管理为基准,制定合理的文化市场准入法规和市场管理法规,规范经营主体和市场行为。

四、结语

全面的法制建设是实现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但法律的制定和修改并非一蹴而就,不仅需要社会各方面的通力合作,还要结合市场环境进行针对性整改。对我国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需要从现实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抓住立法重点,不断创造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法律环境,最大程度地发挥其经济效益,使之在世界舞台大放异彩。

作者:李骏 单位:中共成都市龙泉驿区委党校

参考文献:

[1]李俊兰.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及其法律保障机制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3

[2]黄弘毅.我国文化产业立法研究[D].湖南大学,2013

[3]文友华.文化建设法制化研究[D].武汉大学,2013

[4]宋小涛.我国文化产业立法保护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

[5]王者洁,张莉莉.论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立法保障———以天津市文化产业发展为例[J].理论与现代化,2014,1:11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