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电子设计课程教学论文

时间:2022-11-24 11:12:40

高职电子设计课程教学论文

[摘要]电子设计自动化课程对于电子类专业的学生而言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职业技能课程,广大的教师应该注意到这一门课程与其他课程有着非常大的不同,因为其在教学体系中还包含上机操作以及实训箱操作等内容,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电子设计自动化课程的发展,为此必须结合当今时代的发展以及学生的需求进行改革。而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其对于提升教学的效率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将两者进行了有效的结合,对在微课背景下高职电子设计自动化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深入的探索。

[关键词]高职;电子设计自动化;微课;改革

高等职业院校设立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技术型人才。随着时代的发展,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发达,各大职业技术院校也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在这其中,“互联网+”对教学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不少教师尝试将两者进行有效的整合,在此基础上诞生了“微课”这一教学模式,而这一模式的诞生有效推动了课改的进程,对提升高职电子设计自动化课程的发展是非常理想。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加以利用这一新颖的教学模式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进行了初步探索。

一、为何选用微课

电子设计自动化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综合性课程,在教学的过程中其更加重视对动手能力的培养。从其教学大纲来看,其最终希望通过教学达到这样的教学效果:掌握用如何用计算机和EDA工具来进行电路的仿真和设计;掌握VHDL语言的基本语法结构并学会如何利用其进行简单的编程;学会如何使用开发系统设PLD器件并熟练掌握整个流程等。而微课是指通过录制视频让学生进行自学以及复习。这一教学模式内容较为精炼,在施行的过程中能够突出教学的重难点;其课堂展现的形式从总体而言更加的多样化,更为符合学生认知的特点;微课打破了传统课堂的束缚能够让学生进行自主的学习。面对教育改革的趋势,将电子设计自动化课程同微课有机地整合起来,能够达成以上教学目标,并且让学生学习起来更加轻松,从而高效地完成教学目标,因此在教学中应用这一教学模式是非常的有必要的。

二、如何利用微课

(一)明确教学目标。利用微课在电子设计自动化教学中组织教学,教师还是应该将教学目标作为教学的根本,从教学目标出发去设计课程,从而使微课的教学与教学目标相匹配,从而保证教学能够达成预期的教学目的。需要注意的是微课的教学内容应该精炼,因此一节微课中不要设计过多目标,要将教学的内容落到实处,让学生能够抓住重难点,从而更高效的学习。例如,在学习如何使用muiltism电路仿真软件这一部分知识点的过程中,将这一部分内容划分为五个知识点:muiltism的入门认识、muiltism的电路仿真与以及如何分析、在模拟电路中muiltism的应用、在数字电路中muiltism的应用、在综合电路中muiltism的应用以及最后的电路图仿真分析。在提炼了教学的重难点以后,笔者将每一部分的知识录制成一个视频,然后在此基础上还安排了一定的学习实践活动,这样学生在进行实践操作的时候就能明白这样做的原因,从而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样就能将所要学习的内容内化,从而获得更加长足的进步。(二)完善教学内容。电子设计自动化教学在教学中主要包含理论与实践知识的学习两大部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认识清楚这两点,然后在此基础上去进行课程的设计以及完善。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教师就应该通过微课去完善教学内容。在满足教学主线的基础上,教师应该结合教学设计的内容融入微课这一模式中,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规划,从而增强学习内容的连续性,从而开发出模块化教学的方式,并且作为教师在此基础上还应该善于利用各种媒体工具帮助学生在课下学习。这样,学生就能拥有更多自主选择的机会,逐步掌握学习上的主动权。此外,教师在上课之前可以利用QQ等社交软件,将微课视频下发到学生手中去,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从自身的需要出发去建立学习小组,教师在此过程中要加以正确引导,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三)制定健全的微课教学评价体系。电子设计自动化教学在教学任务完成以后,希望对学生能够进行一定的评价,从而为接下来学习任务的规划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为教师教学计划的制订提供依据。在高职电子设计自动化教学中开展微课教学,教师也要随之转变评价体系,在评价的过程中以学生作为主体,让学生对自身学习成果进行展示,让学生之间相互评价,从而在轻松的氛围中提升学生的综合实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电子设计自动化教学中应用微课对于提升教学的效率以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都是非常有利的,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作为教师应该以教学大纲为本,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结合微课的特性,从而使得这一课程能够焕发出最大的活力,从而全面提升高职人才培养的质量,在电子设计自动化教学中发挥出微课的最大化作用。

作者:何宏潜 单位:梧州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金燕.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研究: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例[J].职教论坛,2014(23).

[2]何文涛,张新明.基于微课程的电子课本内容整合及其教育应用[J].中国电化教育,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