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德育生活化探究

时间:2022-04-21 02:36:20

中学德育生活化探究

一、中学德育偏离生活的表现

(一)德育目的:重社会本位,轻个人本位

我国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德育的目的都过多的关注集体、社会,而忽视对个人的关注。如古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现代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都体现了对社会本位的重视和对个人本位的轻视。传统的德育还存在以考试成绩衡量学生的一切,教育者在教育目的上形成追求高分数的德育目的,忽视德育的根本指向是使学生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过幸福的生活,不仅仅是识记一些概念、原则追求更高的分数。

(二)德育内容:重政治教育,轻“三生教育”

中学德育在内容上存在脱离学生生活的问题。由于受社会本位论德育目的的影响,德育内容主要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将此德育脱离真正的生活只能走上泛政治化的道路,仅停留在说教的层面,缺乏实践性及对个体社会行为的有效指导。其结果是违背真正意义上的德育。因此,德育应处理好道德与政治的关系,需要建立人是教育的主体的观念,德育在内容上应注重“三生教育”,促使中学德育走向生活化的目标。

(三)德育方法:重灌输说教,轻自主参与

德育方法是指在德育活动中将教师与学生连接起来,使他们在道德信息、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之间达成共鸣,以实现教师与学生道德的共同发展的德育方式。德育方法的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德育活动结果的效率、效果。德育的方法主要是讲授法,很少使用讨论法、示范法、角色扮演法。课堂上教育者与受教育的互动次数比较少,导致德育活动中强调灌输说教,忽视学生的自主性、自觉性。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往往重纯粹的知识传授,使本应该双向互动的教学活动变成了教师的独角戏。

二、中学德育生活化的路径选择

(一)德育目的: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相结合

我国德育目的主要是从社会的需要出发,对个人的需要的关注不够。从个人的发展看,人是处于一定社会中的人,人的需要具有一定的社会内容;从社会的发展看,个人的需要是社会需要的主观形式。因而德育目的不能将个人的需要与社会的需要孤立起来,德育的目的应同时体现着两种需要。鉴于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只有在考虑到他们自身发展的需要的基础上制定德育目的,才能在德育活动中取得预期的结果。因此,德育的目的应该兼顾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总的来讲,德育目的的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应该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个人本位是社会本位的前提和基础,社会本位是个人本位的体现和保障。

(二)德育内容:重视“三生教育”

德育内容要体现时代特点,充满生活的气息。应加强德育与生活的联系,重视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不断提高德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其一、生命教育指让每一位教师和学生认识生命的意义,珍惜生命的价值,关心自己和家人。2011年11月,严虎、陈晋东对长沙市2216名中学生自杀意念的调查结果说明,24.2%的中学生、18.86%的男生和30.35%的女生有自杀意念,自杀未遂的检出率为2.5%。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关注生命、热爱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其二、生存教育强调学习生存知识和经验,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关心自然和社会,强化生存意识,提高。生存的能力和生存态度。中学生生长的环境也越来越优越,但在面对困难、灾难以及外界压力时,中学生表现出来的生存能力却非常令人担忧,对青少年加强“生存教育”变得刻不容缓。其三、生活教育提倡教育学生珍视生活,了解生活的常识,掌握生活的技能,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关心他人和集体,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活目标。人的生命不仅具有自然属性,还具有社会属性,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结合体。

(三)德育方法:重视自身体验

在德育方法的选择上应重视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这样不仅仅是对学生能力的肯定也是对教师自身的解放。作为现代德育的工作者,应在传统教育方法的基础上,运用以下几种德育方法。其一、示范法。示范法是指教师用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优异道德行为、道德意志、处理道德事件的方式为学生做表率,促使学生道德转变的一种德育方法。教师要以身教的方式影响学生良好德育品质的养成。例如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28岁的语文教师张丽莉。美丽的女教师,向学生传递着可贵的正能量。其二、讨论法。讨论法指在教育者的亲自指导下,让学生对一些道德事件、道德现象发表各自观点、开展辩论、达成共识,使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思维能力得到发展的一种德育方法。讨论法可以使学生互相学习,促使学生对道德事件、道德现象形成自己的见解。在对道德问题的讨论中,还可以使学生学到民主、合作、平等等良好的品质。其三、角色扮演法。角色扮演法是指通过让学生在某一道德情景中扮演一定的角色,并按照特定角色的要求思考道德问题、做出道德判断、采取道德行为,以丰富学生的道德经验和道德认知、加深学生的道德体验、推动学生道德人格的自我完善的一种德育方法。

作者:张倩倩工作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