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业资产评估范文10篇

时间:2023-11-29 18:09:45

矿业资产评估

矿业资产评估范文篇1

矿业权评估是一种市场服务行为,目的在于对矿业权的价值进行评价、估算,客观、准确地反映资产价值,从而为矿业权交易或其他行为提供矿业权定价的参考意见或依据。1996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的决定》,在我国正式了建立探矿权、采矿权有偿取得和依法转让制度,为矿业评估提供了市场需求。为规范矿业权评估行为,1999年,国土资源部《探矿权采矿权评估管理暂行办法》和《探矿权采矿权评估资格管理暂行办法》,以及《探矿权采矿权评估方法指南》。《探矿权采矿权评估方法指南》分别于2001年、2004年、2006年进行过修订。根据《探矿权采矿权评估资格管理暂行办法》,我国还于2000年建立起矿业权评估师执业资格制度。2008年,国土资源部《矿业权评估管理办法(试行)》、《国土资源部关于规范矿业权评估报告备案有关事项的通知》等,这一系列制度规则构成了矿业权评估的制度体系。2006年,我国成立中国矿业权评估师协会,该协会随后于2007年了《中国矿业权评估准则体系框架》,于2008年至2010年分两批了《中国矿业权评估技术基本准则》、《矿业权评估程序规范》等17项准则,确立了矿业权评估的自律规范框架体系。中国矿业权评估师协会持续对矿业权行为进行自律管理。可以说,当前的矿业权评估行业已经形成政府监管、行业协会自律管理、评估机构自我完善发展相结合的管理格局。但是,需要说明的是,随着矿业资产更多地进入资本市场,矿业权评估的行业主管和自律监管与资本市场监管的规则还存在一定的监管空白,需要弥补。

2矿业权评估行业存在的问题

根据对资本市场监管的研究,我们发现矿业权评估同样存在所有评估业务存在的共性问题。

2.1评估规则体系不健全,市场监管与行业主管之间存在空白

目前我国正在制定《资产评估法》,但是进展缓慢。而我国实际上已经形成包括资产评估、土地估价、房地产评估、矿业权评估、旧机动车鉴定评估和保险公估等六大类评估专业的资产评估结构体系,目前处于部分管理割据的状态。就资本市场监管而言,目前针对评估监管的主要依据是《关于从事证券期货相关业务的资产评估机构有关管理问题的通知》(财企【2008】81号文),除此之外,中国证监会、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等尚未单独或共同出台部门规章等层次较高的监管规则。资本市场针对评估的监管主要参照执行财政部制定的规章和中评协的准则。评估监管规则体系的缺失导致监管跛足前行。一是缺少评估业明确的执业标准和相应的监管处理手段,影响了监管权威性。二是关于评估机构日常监管规范比较宽泛,证券评估业务检查工作指引过于简单。三是尚未建立专门的约束评估报告使用者责任和义务的制度,不利于遏制和规范部分上市公司忽视假设前提,不当或选择性使用评估报告,在信息披露中隐瞒评估报告提及的特别事项以及不当引用非本次交易相关评估报告等行为。当前,包括矿业权评估机构在内的专业评估仍游离证监会的监管范围之外,造成证券评估业务监管存在盲区,难言投资者保护之实。在实际运作中,有的评估机构和评估专业人员违反职业道德和行业规范,利用矿产资源开发的风险性和储量的不确定性等特点,出具虚假评估报告,扰乱了矿业权市场交易秩序,严重侵害了国有资源权益和委托人的利益,而没有得到相应的惩罚。

2.2评估机构聘用机制存在缺陷,中小投资者权益易受到伤害

在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案例中,较多的直接将评估结论作为交易价格,部分交易,尤其是关联交易中,交易双方已经实现就标的资产的估值达成初步意见,通过后期评估机构发挥鉴证作用。可以说,矿业资产的评估构成了涉矿上市公司健康发展的基础,矿业权评估问题凸显其重要性,评估机构的选聘尤为关键。但是,当前涉矿资产评估的委托方通常为上市公司或者是作为交易对手方的矿业权所属人。无论交易对手方是否为上市公司的关联公司,双方在交易中均倾向于高估资产,极易导致评估价格虚高,以此为基础的交易将导致中小股东权益被稀释。存在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上市公司聘用评估机构的决策机制存在问题,小股东在决策过程中话语权少,难以选出真正考虑并且代表小股东利益的评估机构。

2.3评估机构缺少独立性,严重影响市场公信力

近年来,资本市场对评估机构的质疑不断,涉及矿业资产的“神评估”更是不断见诸报端,归根结底,主要原因在于评估机构缺少独立性。一是随意承诺,屈服于利益和生存压力,迎合委托方不合理要求承揽业务。二是黑箱操作,按照委托方事先预设的评估值刻意选择评估方法,调节参数,此类结果导向型的评估已经丧失了评估的真正意义和作用。三是针对一些法定评估业务,委托方出于满足于监管部门的需要聘请评估机构,只关心价格,导致评估机构没有任何动力去独立客观地执行评估业务,形成劣币驱除良币的后果。

2.4不能完全履行准则和指南要求,评估程序规范性差

《矿业权评估管理办法(试行)》第八条规定,矿业权评估师和矿业权评估机构开展评估业务,应当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及国务院相关部门的有关规定、国家标准和行业规程规范,执行矿业权评估准则,遵守客观、公平、公正、诚信、胜任的基本从业原则。但是监管实践中发现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是未能合理设定评估假设,未能根据已经掌握的信息对评估对象作出合乎逻辑的推断,仅凭主观判断设定与现实状况或未来发展能力不匹配的假设条件。未来收益预测简单随意,未对评估对象提供的收入预测进行必要分析,缺少可靠证据支持的情况下直接用于预测,或者忽略评估对象竞争劣势和潜在风险,导致预测与实际情况偏差较大。二是必要的评估程序执行不到位,如未履行必要的现场调查程序,未充分获取评估对象的资料等,未根据矿产资源勘查规范对所提交的地质资料进行全面审查。

2.5评估机构内部管理松散,质量控制薄弱

一个同时具备总部和分支机构的评估机构应当推动总部和分支机构在执业标准、质量控制、内部培训、机构标识、信息系统等方面逐步实现统一,从而实现良好的内部管理和质量控制目标。但监管实践发现,为数不少的评估机构内部管理薄弱,未能有效实施质量控制。一是从事质量控制工作的人员较少,且多数人员为兼职人员。日常监管中发现必要评估程序缺失,评估方法选择错误等显著错误,甚至报告前后矛盾、基本参数计算有误等低级措施,一定程度上源于质量控制不到位、不重视,复核流于形式所致。二是对分支机构仅收取管理费,没有资格的机构以缴纳管理费的方式挂靠有资本的机构从事评估工作现象依然存在。三是部分分支机构实力强,具有较强的独立性,总部对其缺乏控制或疏于管理,未能形成总部和分支机构统一有效的质量控制体系,导致分支机构执业风险较高。

3健全涉矿资产评估监管的建议

出现上述问题,原因是复杂多样的。一方面,一些评估机构和执业人员的业务水平有限,责任心不够。另一方面,评估收费低廉,一些评估机构为争取到业务,恶性压价竞争,收费少的直接后果就是减少评估人员和时间投入,使得评估质量大打折扣。同时,也不能排除作为评估委托方的采矿企业为了自身小团体的利益,向进行调查的评估人员提供虚假的销售价格,以达到低估采矿权价值的目的,而评估机构和执业人员缺乏手段发现问题。当前,矿业资产投身资本市场方兴未艾,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减少不当评估行为对资本市场带来的负面影响,笔者试提出以下解决建议。

3.1完善涉矿资产评估规则和监管体系

当前的第一要务是要加快资产评估的立法工作,要继续推动《资产评估法》草案的征求意见和审议工作,推动社会各界关注包括涉矿资产在内的评估业务,在法律层面规范和引导矿业权评估行为,引导整个行业向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其次,在《资产评估法》不能马上出台的情况下,可以试着在资本市场监管机构、评估行业监管机构、矿业评估行业主管部门之间建立合作机制,共同出台包括评估等内容在内的涉矿资产进入资本市场规范。通过共同出台规范和联合执法,逐步建立健全涉矿资产评估质量监控机制减少市场监管和行业主管之间的业务真空,使不能勤勉尽责的违规评估机构无机可乘。监管执法中发现严重违法违规的,将依法追究责任。同时,在行政执法规则体系缺失的情况下,推动行业自律组织加大对违反矿业权评估职业道德的评估人员的自律处分力度。

3.2探索改市场自行聘请为监管机构指定评估

包括矿业评估在内的所有评估机构存在的一个共性问题就是独立性不够,为了有效解决独立性缺失问题,建议由监管部门和国土资源部联合建立涉矿资产评估机构数据库。当有矿业资产进入资本市场需要进行评估时,由监管机构指定五家或三家评估机构,上市公司或其交易对手方在指定的评估机构中选择一家,委托其开展评估业务。此举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评估机构不独立,以及上市公司中小股东在评估机构聘任的决策过程中缺少话语权的问题。

3.3建立评估项目持续跟踪制度

包括矿业权评估在内的资产评估行为一般都是一个阶段性行为,评估报告提交给委托方后,委托方如何使用、使用后果如何,作为评估前提的假设条件是否实现,评估机构一般不会继续跟踪。评估的本质是预测和估计,而该预测和估计能否真正实现,还需要时间检验。一般而言,一个矿业权一般要经历几年、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体现其经济价值。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建立评估项目的后续持续跟踪制度。尤其是以净现值流量法(NPV)作为未来收益的现值计算的评估项目中尤其应重点关注。评估项目持续跟踪制度可以作为考察评估质量的有效手段,也可以作为对评估机构进行资质考评、资格审查,甚至法律追究的依据。

3.4建立设矿上市公司的差异化披露制度

矿业是一个资本和技术密集型、投资回报周期长的行业,矿产资源具有天然的不确定性。这些特征决定了矿业公司上市融资风险较大,在财务指标、风险水平、专业程度等方面必然不同于一般行业,投资者对公司业绩和风险判断比较困难,因而在申请上市和并购重组审核时必须要特殊对待。由于上述原因,纵观国际市场,允许矿业公司上市的证券交易所,无一例外地将这类公司作为一个独立的板块单独列出,在上市要求、金融产品、信息披露、风险监管、中介服务等方面制定特殊的政策要求。我国目前尚未针对设矿上市公司设计单独的板块和上市、披露要求。为维护市场三公原则,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建议借鉴国外成熟市场经验,针对涉矿上市公司单独制定差异化的信息披露制度,重点强化权属划分、风险水平、开采储量等方面的信息披露。针对并购重组的资产评估,强化评估过程的披露,包括评估方法、评估参数的选择,加强细节披露。

3.5通过培训交流提高评估人员执业水平

评估结果的得出,取决于评估人员的知识、能力,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判断。为提高评估机构和执业人员的工作质量,有必要通过监管、主管或者行业协会来开展持续性的培训教育活动,引导评估执业人员加强评估、会计、税务等法律政策的学习,提高专业能力和业务水平。还可以通过定期举办研讨会、联谊会、建立网上论坛等方式,为评估人员创造更多的交流和学习的机会。此外,建议评估行业协会或者矿业权评估协会加强对评估执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引导,引导执业人员自觉遵守职业道德,秉承独立、客观、公正、谨慎的评估执业原则,为社会提供真实可靠的评估服务。

3.6引导评估机构加强内部管理和质量控制

矿业资产评估范文篇2

资产评估号称是朝阳产业,自从1990年第一家资产评估机构出现在我省,经过10余年的发展,应该说,目前这一行业正处于良好的发展机遇期。之所以说是机遇,是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财产组织方式向产权主体多元、产权转让流畅的混合所有制方向发展,为资产评估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那么,在我省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资产评估离市场化还有多远呢?

•;推动经济发展功不可没据省注册评估师协会的统计,1994年至2004年,省内各资产评估机构累计完成评估项目3.5万项,完成评估值1589.3亿元,资产评估为全省20余家上市公司以及组建企业集团,股份制改造和中小企业改制等经济行为提供了科学合理的资产价值依据和客观公正的参考依据,为维护产权所有者权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和保障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今年2月底至3月初,我省对资产评估机构和注册资产评估师进行了年检,年检显示:目前我省共有资产评估机构124户,占全国的3.8%,其中专营机构54户,兼营机构70户,具有证券业评估资格5户;全行业从业人员1848人,占全国比例为2.5%,其中注册资产评估师710名,执业注册师698名。

今年,评估师协会按照2004年业务收入排出的前5名资产评估机构分别是:山西大正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山西中新资产评估有限公司、中企华资产评估山西分公司、山西中晋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山西晋利审计事务所。这5户总收入约为1000万元,占2004年全省评估总收入5082.2万元的1/5.这5户机构的收入增速较快,但与之相对的,全省资产评估总收入增速缓慢,仅比上年增加1.5%,5082.2万元仅相当于北京最大一户评估机构的收入。

评估收入增长缓慢的现状是不容乐观的,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山西资产评估市场化程度还较低,还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政出多门,互相制约晋注评协(2005)9号文件认为,评估收入增长缓慢的原因是由于评估市场单一,市场行为竞争无序,行政权力干预等因素造成的。而在这些制约行业发展的因素当中,最让业内人士感到无所适从的就是政出多门,多种资格重叠并存的管理体制。

2003年,财政部出台的《关于加强和规范评估行业管理的意见》中,只有6种评估资格得到确认,即注册资产评估师(财政部)、房地产估价师(建设部)、土地估价师(国土资源部)、矿业权评估师(国土资源部)、旧机动车估价师(商务部)、保险公估人员(保监会)等。但是,在实际经济生活中,还有价格鉴定师、珠宝估价师等资格在执业。上述资格各自设有行业管理部门,各自进行考试认定,各自设有执业的标准程序和方法,内容重复,没有统一有效的管理平台,给企业造成了无所适从的压力。

采访中,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评估师给记者讲了一个很典型的评估案例。鉴于资产评估行业的特殊性,记者在写稿过程中隐去了被评估企业的名称。2004年,一总资产为1.5亿元的企业要进行产权改制,需办理完成如下工作:对企业进行整体评估,确认净值,调整账务;土地办理新的土地使用证;房产办理新企业的房产证;采矿权作为投入资产的价格确认;机动车在改制中作价入账;实物资产作价后参加保险。

办理上述工作,都要进行资产评估,均须在各自的行业主管部门办理备案或核准手续后才能完成,最终的改制由财政部颁发具有注册资产评估师资格的机构出具总报告。虽然按照1991年国务院91号令《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规定出具总报告机构可对固定、流动、无形和其它资产进行评估,但由于最后的手续办理须在各自主管的行业部门,就导致不同资格的评估机构重复评估的状况出现。这样,本来该企业按整体资产评估缴付9.5万元费用即可,但实际上企业付费情况如下:土地评估12万,房产评估6万,矿业权评估6万,机动车评估1万,保险资产收费8万,整体资产评估收费9.5万,总计付费42.5万元。

企业认为,资产评估管理远没有会计审计那样规范,政出多门的法令造成了重复评估,加重了企业自身的负担。但评估机构对此也只能哑巴吃黄连。

•;行政干预滋生问题多多一些行政部门选定评估机构时,很少选用业绩突出的,各种各样的关系网左右着机构的选定,省城一行政管理部门选定的验资机构仅有三户,其它的一概不予认可。按理说,评估机构早已与行政主管部门脱钩,但有的地方行政文件中明确规定,“资产评估支付按标准减半支付”,甚至再减半支付。这样产生的评估机构参差不齐,所出具的报告差异很大,滋生问题也较多。

2004年,山西中新和山西大正资产评估公司在完成我省最大的一项评估业务(企业总资产达220亿元)时,他们组织了近百人的评估队伍,耗时90天,应收费240万元,但由于行政干预最后仅收到100万元,严重挫伤了评估人员的积极性。

评估师协会秘书长郭春娥告诉记者,尽管目前资产评估行业面临着很好的发展机遇,但是由于过多的行政干预和暗箱操作,评估机构的利润很低,一般都不超过所收费用的30%,这一行业的日子整体上不好过。

那么,评估机构应得的利润哪里去了呢?回扣应该说是评估机构“心口”无法说出的“痛”。据业内人士讲,没有一个评估机构没有这个问题,但也没有一个机构承认这个问题,小项目的回扣一般是收入的40%,大项目的回扣最少也要给10%.有些是变相支付,比如上文提到某行政管理部门指定的三家验资机构支付的房租是正常房租的几十倍,而房屋就是这个部门的。

此外,名目繁多,花样翻新的招待费,尽管超支惊人,但是评估机构还得强行吞下这个“苦果”。当然,作为新的支付方式的福利支出,也同样毫不留情地蚕食着评估机构的劳动果实。

•;期盼改革平台早日建立资产评估不仅涉及国有企业,迅速崛起的民营企业也有这方面的需求。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目前评估机构执业参照的是国务院1991年的91号令《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和原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颁布的《实施细则》。法制建设的滞后使得评估机构在对民营资产进行评估时感到了力不从心。

矿业资产评估范文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教学改革

Abstract:Ithasnotbeenlongsincetechnicalcollegesbegantorecruitassetsevaluationandmanagementmajors.Therefore,thereisnoexperiencetoreferto.Fromtheaspectsofconstructionorientation,coursessetting,specializedteacherstrainingandpracticebaseconstruction,thispaperputsforwardsuggestionsonteachingreformofassetsevaluationandmanagementspecialty.

Keywords:hightechnicalinstitutes;assetsevaluationandmanagement;teachingreform

一、高职院校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教育现状及办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1.高职院校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教育的现状

高职院校开设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的时间稍早于本科院校,至2005年,全国已有41所高职院校开设了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1]。这些高职院校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建筑建材类高职院校(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等)、经济贸易类高职院校(广西财经学院、山东经贸职业学院等)、财政税务类高职院校(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内蒙古财税职业学院等)、电子机械类高职院校(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等)、综合类高职院校(十堰职业技术学院等)。这些高职院校在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由于高职院校开设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时间比较短,从事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研究的人员较少,目前尚无比较系统的教学改革经验可供借鉴。

2.高职院校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趋同,没有考虑社会对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人才的不同需求,专业建设方向不明确

根据笔者调查,目前几乎所有的高职院校都是把按照注册资产评估师的规格和要求来培养具有资产评估理论知识结构和业务实践技能的,能够胜任各类企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会计核算以及资产评估中介机构的业务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作为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对于这种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笔者认为是不够科学的,没有考虑社会对评估与管理人才的不同需求。笔者认为,资产评估不仅包括机电设备评估、建筑工程评估,还包括企业价值评估、珠宝首饰鉴定、文化艺术品评估、无形资产评估、金融评估、税基评估等,另外房地产估价、旧机动车鉴定评估、土地评估、探矿采矿权评估等也应当属于资产评估的范畴。目前,国务院批准了注册资产评估师、注册资产评估师(珠宝评估专业)、房地产估价师、土地评估师、旧机动车鉴定评估师、注册矿业权评估师等资产评估类职业。为社会培养各种从事资产评估职业的专门人才是高职院校的社会责任,但是,不同的资产评估类职业对资产评估理论知识结构和业务实践技能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如果只是围绕注册资产评估师的规格和要求来制定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显然是不能满足社会对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人才不同需求的。

3.高职院校主要围绕注册资产评估师考试科目来设置专业课程,没有考虑主办院校的实际情况,课程设置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

目前,几乎所有的高职院校的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都是围绕注册资产评估师考试科目来设置的,这种专业课程设置方法笔者认为是不合理的。现阶段开设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的高职院校多数为非综合性的,一般与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相关的专业不够齐全,导致部分课程难以安排。比如,一些经济贸易类和财政税务类高职院校因在建筑工程及机电设备方面没有相应的教学能力和经验,无法开设建筑工程和机电设备方面的课程,而建筑建材类和电子机械类高职院校对于财经方面的课程则往往难以开设。

4.高职院校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教师缺乏,职称结构和学历结构不合理

高职院校专业教师的主要来源是高校本科及硕士毕业生,但是我国资产评估本科及以上层次专业教育招生不久。2004年,南京财经大学和内蒙古财经学院将资产评估作为本科试点专业向教育部进行申报并且获得了批准,并已在2005年开始招生。此后,山东经济学院、山东工商学院、上海立信会计学院等高校也先后招收资产评估专业本科生,培养从事资产评估工作的紧缺专门人才。2004年,厦门大学积极申报并且第一个获得批准设立研究生层次的资产评估专业。厦门大学财政系资产评估专业的硕士、博士点是国内重点大学首个设立的该学科(专业)的博士、硕士点。上海财经大学在财政学硕士点下设立了资产评估方向。到2007年才会有第一届硕士研究生毕业,本科生要到2009年才能毕业,况且本科院校和资产评估事务所也需要大量的资产评估专业本科和硕士毕业生,短期内高职院校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不可能通过引进高校本科及硕士毕业生来解决师资问题。如何尽快建设一支职称结构和学历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是每一所开设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的高职院校的共同课题。

5.高职院校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相对滞后,不能充分保障实践性教学的顺利开展

加强实践性教学工作是高职教育的显著特点,也是培养高素质的高职人才的根本保障。实践性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除了要有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外,还要有能够组织实践性教学的实习实训基地。由于高职院校开设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时间较晚,实训基地建设相对滞后。为了保证实践性教学的顺利进行,高职院校必须加快实训基地的建设。

二、对高职院校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

1.根据社会对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人才的不同需求,结合主办院校的特点和优势,合理确定专业建设方向

由于我国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开设较晚,在产权交易、企业改制、司法实践、融资抵押、财产拍卖等活动中,迫切需要大量从事资产评估与管理业务的专门人才。高职院校要想培养能够胜任各种资产评估与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是不现实也是没有必要的。高职院校可以结合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合理确定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建设的方向,根据所确定的专业建设方向来制定人才培养目标,设置专业课程。笔者认为:具有房地产专业建设经验的院校可以把房地产估价作为专业建设方向;具有土地经济学建设经验的院校可以把土地估价作为专业建设方向;具有财政学和税收学专业建设的院校可以发展税基评估;具有金融、保险专业建设的院校可以突出金融资产的估价、保险评估;工科院校可以凭借学科优势侧重机器设备评估,如旧机动车鉴定评估的专业内容;拥有珠宝鉴定专业的院校可以开展珠宝鉴定方面的专业建设;拥有艺术、文物和考古等专业优势的院校可以突出古董和艺术品的价值评估;具有地质和矿业专业建设经验的院校可以把矿业权评估作为专业建设方向。

2.根据专业建设方向,结合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合理设置专业课程

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是一个典型的跨学科专业,其专业课程应当包括财务与管理方面的课程和资产评估方面的课程,具体专业课程的设置应当考虑专业建设方向和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的内容。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毕业生要到毕业工作后才有资格参加资产评估类职业资格证书考试,这就给资产评估的教育带来了冲击。虽然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学生在校期间不能参加资产评估类职业资格证书考试,但是这些考试科目却是培养学生理论知识结构和业务实践技能所必需的,把这些考试科目设置成专业课程也为学生毕业后参加职业资格证书考试打下坚实的基础。比如以房地产评估与管理为专业建设方向的高职院校,除了要把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经济法、税法等课程设置为专业课程外,还应该把房地产基本制度与政策、房地产开发经营与管理、房地产估价理论与方法、房地产估价案例与分析等课程设置为专业课程。再比如以旧机动车鉴定评估为专业建设方向的高职院校把旧机动车鉴定评估师考试科目:汽车原理和构造介绍、汽车性能及新技术介绍、汽车状况检查办法、汽车价值综合评定应用、二手车交易方法与技巧、汽车保险和法律知识、汽车评估基本财务知识、现场评估实习课程纳入专业课程设置也是比较合理的。

3.高职院校通过对专业教师的培养、对紧缺人才的引进和兼职教师的聘请来完善师资队伍,构建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由于高职院校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设置比较晚,而且高校资产评估专业本科尤其是硕士毕业生短期内不可能选择到高职院校就业,所以高职院校要想很快解决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教师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问题是比较困难的。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在逐步提高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教师的学历和职称的同时,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构建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上。高职院校应当创造条件鼓励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教师通过考试获取与专业建设方向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注册资产评估师、注册房地产估价师、注册土地估价师等)并委派专业教师到与专业建设方向相关的评估类事务所参加社会实践,以提高职业素质和实践动手能力。对于有较高职业素质和较强实践动手能力的具备一定的教师素质的资产评估方面的专业人才,高职院校应当创造条件优先引进。对于现阶段高职院校专业教师无法完成的实践性教学任务可以通过聘请相关资产评估事务所的兼职教师来承担。

4.高职院校应当以建设校外实训基地为主,充分利用校内已有实训设备,确保把实践性教学落到实处

根据笔者的市场调研,用人单位对于本专业毕业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的要求是比较高的。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实践动手能力主要有两方面:财务和评估。笔者认为财务方面的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校内模拟实训,评估方面的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应当通过校外实训基地来进行。目前高职院校正在积极探索“2+1”人才培养模式,笔者认为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也可以尝试该模式。高职院校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可以用第一学年的时间来完成财务与管理方面的教学任务并完成财务与管理方面的校内实训,用第二学年的时间来完成资产评估方面的教学任务,用第三学年的时间安排学生到相关事务所顶岗实践。根据笔者的调查,目前资产评估方面的事务所由于从业人员较少,几乎每个事务所都需要业务助理人员。高职院校可以把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和兼职教师的聘用结合起来,根据所确定的专业建设方向,将相关的评估事务所建设成校外实训基地,聘请该事务所的评估师作为兼职教师指导学生的实践教学,以达到互利共赢的目的。

矿业资产评估范文篇4

[关键词]高职院校;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教学改革

Abstract:Ithasnotbeenlongsincetechnicalcollegesbegantorecruitassetsevaluationandmanagementmajors.Therefore,thereisnoexperiencetoreferto.Fromtheaspectsofconstructionorientation,coursessetting,specializedteacherstrainingandpracticebaseconstruction,thispaperputsforwardsuggestionsonteachingreformofassetsevaluationandmanagementspecialty.

Keywords:hightechnicalinstitutes;assetsevaluationandmanagement;teachingreform

一、高职院校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教育现状及办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1.高职院校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教育的现状

高职院校开设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的时间稍早于本科院校,至2005年,全国已有41所高职院校开设了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1]。这些高职院校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建筑建材类高职院校(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等)、经济贸易类高职院校(广西财经学院、山东经贸职业学院等)、财政税务类高职院校(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内蒙古财税职业学院等)、电子机械类高职院校(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等)、综合类高职院校(十堰职业技术学院等)。这些高职院校在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由于高职院校开设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时间比较短,从事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研究的人员较少,目前尚无比较系统的教学改革经验可供借鉴。

2.高职院校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趋同,没有考虑社会对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人才的不同需求,专业建设方向不明确

根据笔者调查,目前几乎所有的高职院校都是把按照注册资产评估师的规格和要求来培养具有资产评估理论知识结构和业务实践技能的,能够胜任各类企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会计核算以及资产评估中介机构的业务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作为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对于这种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笔者认为是不够科学的,没有考虑社会对评估与管理人才的不同需求。笔者认为,资产评估不仅包括机电设备评估、建筑工程评估,还包括企业价值评估、珠宝首饰鉴定、文化艺术品评估、无形资产评估、金融评估、税基评估等,另外房地产估价、旧机动车鉴定评估、土地评估、探矿采矿权评估等也应当属于资产评估的范畴。目前,国务院批准了注册资产评估师、注册资产评估师(珠宝评估专业)、房地产估价师、土地评估师、旧机动车鉴定评估师、注册矿业权评估师等资产评估类职业。为社会培养各种从事资产评估职业的专门人才是高职院校的社会责任,但是,不同的资产评估类职业对资产评估理论知识结构和业务实践技能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如果只是围绕注册资产评估师的规格和要求来制定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显然是不能满足社会对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人才不同需求的。

3.高职院校主要围绕注册资产评估师考试科目来设置专业课程,没有考虑主办院校的实际情况,课程设置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

目前,几乎所有的高职院校的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都是围绕注册资产评估师考试科目来设置的,这种专业课程设置方法笔者认为是不合理的。现阶段开设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的高职院校多数为非综合性的,一般与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相关的专业不够齐全,导致部分课程难以安排。比如,一些经济贸易类和财政税务类高职院校因在建筑工程及机电设备方面没有相应的教学能力和经验,无法开设建筑工程和机电设备方面的课程,而建筑建材类和电子机械类高职院校对于财经方面的课程则往往难以开设。

4.高职院校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教师缺乏,职称结构和学历结构不合理

高职院校专业教师的主要来源是高校本科及硕士毕业生,但是我国资产评估本科及以上层次专业教育招生不久。2004年,南京财经大学和内蒙古财经学院将资产评估作为本科试点专业向教育部进行申报并且获得了批准,并已在2005年开始招生。此后,山东经济学院、山东工商学院、上海立信会计学院等高校也先后招收资产评估专业本科生,培养从事资产评估工作的紧缺专门人才。2004年,厦门大学积极申报并且第一个获得批准设立研究生层次的资产评估专业。厦门大学财政系资产评估专业的硕士、博士点是国内重点大学首个设立的该学科(专业)的博士、硕士点。上海财经大学在财政学硕士点下设立了资产评估方向。到2007年才会有第一届硕士研究生毕业,本科生要到2009年才能毕业,况且本科院校和资产评估事务所也需要大量的资产评估专业本科和硕士毕业生,短期内高职院校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不可能通过引进高校本科及硕士毕业生来解决师资问题。如何尽快建设一支职称结构和学历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是每一所开设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的高职院校的共同课题。

5.高职院校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相对滞后,不能充分保障实践性教学的顺利开展

加强实践性教学工作是高职教育的显著特点,也是培养高素质的高职人才的根本保障。实践性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除了要有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外,还要有能够组织实践性教学的实习实训基地。由于高职院校开设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时间较晚,实训基地建设相对滞后。为了保证实践性教学的顺利进行,高职院校必须加快实训基地的建设。

二、对高职院校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

1.根据社会对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人才的不同需求,结合主办院校的特点和优势,合理确定专业建设方向

由于我国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开设较晚,在产权交易、企业改制、司法实践、融资抵押、财产拍卖等活动中,迫切需要大量从事资产评估与管理业务的专门人才。高职院校要想培养能够胜任各种资产评估与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是不现实也是没有必要的。高职院校可以结合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合理确定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建设的方向,根据所确定的专业建设方向来制定人才培养目标,设置专业课程。笔者认为:具有房地产专业建设经验的院校可以把房地产估价作为专业建设方向;具有土地经济学建设经验的院校可以把土地估价作为专业建设方向;具有财政学和税收学专业建设的院校可以发展税基评估;具有金融、保险专业建设的院校可以突出金融资产的估价、保险评估;工科院校可以凭借学科优势侧重机器设备评估,如旧机动车鉴定评估的专业内容;拥有珠宝鉴定专业的院校可以开展珠宝鉴定方面的专业建设;拥有艺术、文物和考古等专业优势的院校可以突出古董和艺术品的价值评估;具有地质和矿业专业建设经验的院校可以把矿业权评估作为专业建设方向。

2.根据专业建设方向,结合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合理设置专业课程

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是一个典型的跨学科专业,其专业课程应当包括财务与管理方面的课程和资产评估方面的课程,具体专业课程的设置应当考虑专业建设方向和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的内容。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毕业生要到毕业工作后才有资格参加资产评估类职业资格证书考试,这就给资产评估的教育带来了冲击。虽然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学生在校期间不能参加资产评估类职业资格证书考试,但是这些考试科目却是培养学生理论知识结构和业务实践技能所必需的,把这些考试科目设置成专业课程也为学生毕业后参加职业资格证书考试打下坚实的基础。比如以房地产评估与管理为专业建设方向的高职院校,除了要把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经济法、税法等课程设置为专业课程外,还应该把房地产基本制度与政策、房地产开发经营与管理、房地产估价理论与方法、房地产估价案例与分析等课程设置为专业课程。再比如以旧机动车鉴定评估为专业建设方向的高职院校把旧机动车鉴定评估师考试科目:汽车原理和构造介绍、汽车性能及新技术介绍、汽车状况检查办法、汽车价值综合评定应用、二手车交易方法与技巧、汽车保险和法律知识、汽车评估基本财务知识、现场评估实习课程纳入专业课程设置也是比较合理的。

3.高职院校通过对专业教师的培养、对紧缺人才的引进和兼职教师的聘请来完善师资队伍,构建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由于高职院校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设置比较晚,而且高校资产评估专业本科尤其是硕士毕业生短期内不可能选择到高职院校就业,所以高职院校要想很快解决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教师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问题是比较困难的。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在逐步提高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教师的学历和职称的同时,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构建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上。高职院校应当创造条件鼓励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教师通过考试获取与专业建设方向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注册资产评估师、注册房地产估价师、注册土地估价师等)并委派专业教师到与专业建设方向相关的评估类事务所参加社会实践,以提高职业素质和实践动手能力。对于有较高职业素质和较强实践动手能力的具备一定的教师素质的资产评估方面的专业人才,高职院校应当创造条件优先引进。对于现阶段高职院校专业教师无法完成的实践性教学任务可以通过聘请相关资产评估事务所的兼职教师来承担。

4.高职院校应当以建设校外实训基地为主,充分利用校内已有实训设备,确保把实践性教学落到实处

根据笔者的市场调研,用人单位对于本专业毕业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的要求是比较高的。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实践动手能力主要有两方面:财务和评估。笔者认为财务方面的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校内模拟实训,评估方面的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应当通过校外实训基地来进行。目前高职院校正在积极探索“2+1”人才培养模式,笔者认为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也可以尝试该模式。高职院校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可以用第一学年的时间来完成财务与管理方面的教学任务并完成财务与管理方面的校内实训,用第二学年的时间来完成资产评估方面的教学任务,用第三学年的时间安排学生到相关事务所顶岗实践。根据笔者的调查,目前资产评估方面的事务所由于从业人员较少,几乎每个事务所都需要业务助理人员。高职院校可以把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和兼职教师的聘用结合起来,根据所确定的专业建设方向,将相关的评估事务所建设成校外实训基地,聘请该事务所的评估师作为兼职教师指导学生的实践教学,以达到互利共赢的目的。

矿业资产评估范文篇5

1资产评估行业在我国的发展

1.1起步阶段(1989年——1990年)

我国资产评估行业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1989年国家体改委、国家计委、财政部、原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共同了《关于出售国有小型企业产权的暂行办法》和《关于企业兼并的暂行办法》,同年,原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了《关于在国有资产产权变化时必须进行资产评估的若干暂行规定》。1990年7月原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成立了资产评估中心,负责对资产评估项目和评估行业的管理工作。这标志着我国资产评估工作的起步。

1.2快速发展阶段(1991年——1997年)

1991年以国务院第91号令形式了《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同时资产评估机构管理暂行办法、资产评估收费管理办法等评估行业基本法规、制度的起草和工作也相继完成。这些工作的完成,为建立我国的国有资产评估项目管理制度、资产评估资格管理制度等提供了法律依据,推动了我国资产评估行业在初期阶段的快速发展。

1993年12月,中国资产评估协会成立,并于1995年代表我国资产评估行业加入国际评估准则委员会(IVSC)。协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评估行业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已经开始成为一个独立的中介行业。我国评估行业管理体制也走向政府直接管理与行业自律管理相结合的道路。

1993年至1998年间,评估机构和评估从业人员的数量迅速增加,同时建立了注册资产评估师制度,完善了资产评估行业准入制度,了资产评估操作规范意见等技术性规范,资产评估行业空前发展。

1.3发展完善阶段(1998年至今)

1998年资产评估协会划归财政部,政府管理与行业管理相对分离。2000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关于改革国有资产评估行政管理方式加强资产评估监督管理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1]102号),之后财政部相继制定了《国有资产评估违法行为处罚办法》等六个配套改革文件。这些措施是国有资产评估管理方式上的重大变革,财政部将评估项目的立项确认制度改为备案、核准制,加大了评估师在资产评估行为中的责任。这次重大改革标志着我国资产评估行业发展进入到一个强化自律管理的新阶段。

2001年,根据国务院清理整顿鉴证类中介机构领导小组和财政部的统一安排,中国资产评估协会与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合并。合并后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对评估和审计两个行业、两种资格进行管理,同时保留中国资产评估协会的牌子,在国际交流和评估行业统一管理工作中使用。

2003年国务院设立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国资委)。财政部有关国有资产管理的部分职能划归国资委。财政部则作为政府管理部门负责资产评估行业管理工作。这次改革从源头上彻底解决了长期以来国有资产评估管理与资产评估行业管理不分的局面,实现了国有资产评估管理与资产评估行业管理完全分离,使评估行业在形式和实质上都真正成为一个独立的中介行业。

2003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101号文转发财政部《关于加强和规范评估行业管理的意见》。根据文件精神,2004年2月,财政部决定中国资产评估协会继续单独设立,并以财政部名义了《资产评估准则——基本准则》、《资产评估职业道德准则——基本准则》。根据101号文件的要求,财政部组织在全国范围内对资产评估行业进行全面检查,进一步推动了我国资产评估行业的健康发展。

截止到2005年8月,我国已有3400多家评估机构,30000多人通过考试取得注册资产评估师资格,其中22000多人为执业注册资产评估师。自1998年以来,全国资产评估行业累计完成国有资产评估约15万亿元。我国的资产评估行业是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并在政府大力扶植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十多年来,在国有企业改制、资本市场和证券市场建设、中外合资合作等经济行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不可否认,资产评估行业在我国的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

2我国资产评估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评估行业多头管理,不适应评估行业发展的要求

目前,评估行业多头管理,在经济生活中先后介入评估行业的部门有财政(国有资产)、国土资源、建设、计划(物价)等9家部门,设立的执业资格有注册资产评估师、注册房地产估价师、注册土地估价师、注册乡镇企业资产评估师、农村集体资产评估员、价格鉴证师、矿业权评估师、旧机动车评估师、珠宝首饰鉴定师等。虽然在2001年国务院清理整顿经济鉴证类社会中介机构的活动中,价格鉴证师已淡出中介服务市场,注册乡镇企业资产评估师被并入注册资产评估师,集体资产评估员资格被取消,珠宝首饰评估也被纳入到了评估业的组成部分中,但目前我国依然有五六种评估执业资格。其中在经济活动中影响较大的有注册资产评估师、注册房地产估价师和土地估价师三种职业资格。

各职业资格各有业务规范,各有收费办法,在实际工作中既造成了评估质量的不统一,又造成了重复评估、重复收费的局面;既加重了企业的负担,又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还导致了评估行业无序竞争、条块分割。而且评估行业的多头管理局面导致了诸多不良后果,形成许多地方评估机构小、散、乱,服务单一,市场竞争乏力,甚至一些中小城市及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评估机构出现难以生存的情况。这些问题,使得评估机构难以发展壮大,评估标准不统一,也使得社会对行业的认知度不高。

2.2评估法制不健全,不利于行业的统一管理

律师行业有《律师法》,注册会计师行业有《注册会计师法》,而资产评估行业却没有相应的法律。我国目前的评估法规体系是以《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为核心、中央政府颁行行政法规和中央政府部门颁布的规章为主、部分省市出台地方性评估规章补充、行业协会辅之以自律规范并有国家其他法律法规配套的法律体系。这一法律体系曾经发挥过积极作用,但由于立法层次不高、不能完全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已极大地影响到了行业发展。

2.3评估人员复杂,队伍不过硬

资产评估强调的是评定估算,如果从业人员缺乏必要的专业训练和职业道德,其评估的结果可想而知。同时评估作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涉及到会计、审计、机械、建筑、经济法规及经济学等方面的内容,而目前我国的资产评估人员大多是由会计人员或机械、建筑工程人员构成,其知识结构单一,评估范围受限。同时评估师队伍学历层次低,我国本科以上学历人数在50%左右,远低于美国的85%以上的水平。这种局面既不利于资产评估理论上的研究和创新,又不利于专业资产评估人员的培养。

2.4理论研究相对滞后,评估准则体系尚待完善

应当说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资产评估理论已有了长足的发展,对于资产评估目的、评估主体、评估假设、价值类型、评估原则等基本形成了统一认识,对于评估的三大方法及其程序以及评估报告的格式和内容也都有了深入地探讨。但不可否认在一些资产评估理论问题上我们和先进国家还有很大差距,诸如从经济学的角度探讨资产评估相关问题,资产评估结果如何为会计报告服务等。更重要的是我国目前的资产评估理论更多的是从便于指导实务角度论述的,如会计学原理那样的资产评估原理还是空白。我国的评估准则体系包括资产评估准则、资产评估职业道德准则、资产评估质量控制准则和资产评估后续教育准则四部分。但目前颁行的只有两个基本准则(《资产评估准则——基本准则》、《资产评估职业道德准则——基本准则》)、一个具体准则(无形资产准则),其他多以指导意见、指南的形式出现,虽说也基本满足了评估实践的需要,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评估准则体系急需完善。

3发展资产评估行业的对策

3.1统一资产评估管理,变多头管理、政出多门为“一言堂”

所谓“一言堂”就是将注册资产评估师、土地估价师和房地产估价师等职业资格尽快统一起来,并出台统一的评估准则及行业执业标准。前文已述及,由于我国的资产评估管理政出多门,才导致评估标准的不统一、评估行业的恶性竞争;也正是缘于此,评估行业的发展及认可程度才不如另外两个中介行业。这是解决我国评估行业发展诸多问题的关键。显然这样做会触动一些部门的利益,但从行业的长远发展来看,利大于弊,长痛不如短痛。

3.2加快立法程序,尽快出台统一的行业管理法律

解决了资产评估行业的统一管理问题,出台统一的行业管理法律既是行业管理的需要,也是行业发展的需要。

3.3发展学历教育,提高评估人员素质

我国的评估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对此行业协会应与教育部门协商资产评估学历教育的发展。虽然我国目前有些院校已开设了资产评估的专科教育,本科教育也已有个别开设。但各个学校的课程设置差异较大,这也需要协会出面予以协调统一。

矿业资产评估范文篇6

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随着优质资源逐渐开发殆尽,资源接续问题愈加突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面临严峻危机,资源开发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解决资源接续问题,建立后备能源基地,对于矿山企业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在国家"一带一路"的战略背景下,如何开发矿产资源,稳定勘查业务,推进矿业开发,将矿山发展成为地质勘查与矿业开发并举的综合性矿业公司,是每个矿山企业的发展方向。在此背景之下,矿业投资规模与频次随之增加,矿业开发地质考察任务繁重,风险性增高,在矿山地质综合分析方面表现尤为明显。本文基于矿业开发工作中的特殊性和当前市场热度,总结矿产资源开发的地质风险,从投资环境、市场因素、技术因素等方面作了分析,以提高矿业开发项目的地质判断能力,尽可能减少风险损失。

2矿业开发评价要点

2.1依法办矿。依法办矿是投资人利益的根本保证,依法取得探矿权和采矿权是依法办矿的核心。矿产资源法规定矿产资源属于国家所有,由国务院行使国家对矿产资源的所有权。勘查、开采矿产资源,必须依法申请、经批准取得探矿权或采矿权,并办理登记。矿业开发过程中必须注重矿权的合法性,否则,再好的矿产资源也无法开发。矿山是否符合办证条件,需要很多道手续,不是说有矿就可以办证的。采矿权也并不是终身的,采矿权人只是矿山临时的使用者,它是有期限的,而且按照国家规定,只能按矿权证所规定的范围和矿种进行开采。采矿权范围要符合规划性质,否则,同样不能办证采矿。采矿权范围若在生态林区、自然保护区、环保严控区等,是不允许办理采矿权的。另外,办理采矿权要在探矿权的基础上办理,探矿权分为普查、详查、勘探三个阶段,当取得勘探成果后,才可以办理"探转采"工作。首先,地勘单位编制好勘探储量报告,经国土部门专家评审合格,并在国土资源厅备案后,依据勘查储量报告编制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及可行性研究报告,然后向国土部门申请划定矿区范围,待划定矿区范围批复后,在编制安全评价报告、环境影响报告书、水土保持方案报告、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和土地复垦报告,以上报告均需经专家评审合格并备案后方可有效使用。要注意的是,探矿权涉及国家出资勘探的,需要缴纳完探矿权价款后才可以办理采矿许可证,最后还需缴纳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和探矿权使用费后才能拿到采矿证,整个过程历时两到三年,甚至三到五年,需要付出艰苦繁重的工作。其间,编制各类方案报告及缴纳矿权价款、矿权使用费、环境保证金的费用是笔不小的费用。这些只是办理采矿证的具体过程,待安全生产许可证等六证齐全后,才能正式生产采出矿石。2.2矿权价款。矿权价款是矿业开发过程中必须要确认清楚的重要事项,它涉及矿权的转让、变更、扩界等事项能否顺利实施。矿权价款是为保证国家投资收益而出台的一个政策,其本意是保障国家作为勘查投资者的权益,收回国家在矿产勘查中的投资,简单地讲,就是为了保障国有资产不流失。《矿产资源法》规定,申请国家出资勘查并已探明矿产地的矿权的,申请人除了要缴纳矿权使用费外,还应缴纳经评估确认的国家出资勘查形成的矿权价款。缴纳矿权价款之前,先要对矿权价款进行评估,评估工作由国土部门认定的具有资质的评估机构进行评估,评估结果由国土部门确认后方可缴纳。正常情况下矿权年检时,县级国土部门会收取矿权使用费和价款,但是由于矿权价款界定工作复杂,需要矿权人密切配合,提供矿权历年地质勘查报告,并说明具体情况,工作任务重且繁琐,矿权人多以逃避不愿配合的态度对待,导致县级国土部门征收价款难度大,一般情况下,便于工作方便,就认定为矿权不属于国家出资已探明的矿产地,不在价款收缴范围之列了。久而久之,矿权人也就对征收价款之事淡化了,甚至忘记。但是,当矿权涉及转让、变更、扩界等事项时,需要省级国土部门审核认定矿权价款,审核过程中会责成资料档案部门查阅地质资料,界定矿权是否属于价款征收范围,任何矿山企业是无法逃避价款审查的,只要符合国家出资且已经探明矿产资源这两个条件的,必须在缴纳完矿权价款之后才能办理转让、变更、扩界事项。具体缴纳多少价款,要看矿权人和国家投入勘查资金的比例是多少,并结合矿权的地质可采储量和矿山服务年限来确定“单位评估值”,最后确定需要缴纳价款数目。矿权价款数额较大,少则几十万元,多则上亿元,可以让投资商倒闭垮台,除非你资金雄厚不差钱。如某矿业投资人,准备收购一座采矿权的矿山企业,经过前期多次考察验证,认为该矿山地质资源赋存情况较好,规模及品位都不错,目前正在生产采矿阶段,矿山附属设施一应俱全,接手后即可以投入运营生产。同时,当地县政府对该项目也很重视,给予肯定并表示要大力支持该项目。当矿权交接手续办理到末期时,在采矿权转让这个环节出现问题,省级国土部门审查出该采矿权曾经实施过国家出资的勘查项目,并形成了探明的矿产资源,经评估,必须要缴纳三千万元的采矿权价款后才可以转让矿权,最终买卖双方就缴纳价款问题未能达成一致,导致交易失败。另外,据了解卖方矿山企业也已经收到国土部门下发的"采矿权价款缴费通知书",限期内必须足额缴纳采矿权价款,否则将不予通过采矿权年检,并缴纳采矿权价款滞纳金。通过此事可以看出,矿权价款在矿业开发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位置,一切矿业投资必须建立在界定清楚矿山是否属于"国家出资勘查并已探明矿产地"的基础之上,才可以开展投资工作,否则要付出巨大的经济代价。2.3矿权选择。矿权选择是矿业开发工作中重要的战略投资方式选项,它决定了企业未来的生存与发展。当今矿业市场投资,到底是直接买矿,还是探矿,很多矿业投资商没有明确的目标方向,大量事实证明了这种盲目性。所谓买矿就是直接购得采矿权开始生产采矿,探矿就是购得探矿权后,进行风险勘查,发现有经济价值的矿产地后,申请取得采矿权自主开发,该勘探方式周期长、成功率低,整个过程相对于前者要复杂得多。主要是体现在:(1)按照国土资源部关于探矿权延续及面积缩减的规定,首立探矿权勘查期限为2年;(2)第一次延续,勘查面积缩减25%,勘查期限又2年,总的勘查时间为4年;(3)第二次延续,勘查面积又缩减25%,勘查面积缩减至50%,勘查期限又2年,总的勘查时间为6年;(4)第三次延续,勘查面积又缩减25%,则勘查面积仅剩25%,勘查期限又2年,总的勘查时间为8年。也就是说,如果8年的矿产勘查后,没有取得实质性找矿突破,则探矿权勘查面积缩减至零,探矿权自动终止注销。这个规定,原本是要防止勘查面积过大,防止圈而不探,鼓励勘探投入的。但在实际勘探过程中如果首次设立的探矿权面积大,则探矿权延续时,缩减勘查面积,问题还不大。如果首立探矿权勘查面积小,则经两次勘查延续缩减勘查面积后,可能出现不得不割掉见矿钻孔的情况。经第三次延续,则可能出现必须割掉赋存矿体区域的情况。这对于实实在在投入勘探的矿业公司,是极不公平的。因为通过多年的勘探和摸索,已经出现找矿突破的曙光时,却因为勘查面积的缩减,不得不将已见矿钻孔区域缩减掉,心痛无比。从找矿与大型矿床发现的规律而言,8年的勘探时间,则是非常短暂的时间。因为从地表有限的蚀变与矿化信息,到发现具有工业规模的可采矿体的过程是漫长的。地质成矿规律的认识,是一个由浅入深,由点到面,反复认识,反复实践,不断逼近地质真相的过程。地表露头信息及物化探异常,只表明区内可能存在规模可采矿体,但规模可采矿体,到底赋存何处,则需要不断地探索,不断地纠错,才能确定。这一点对于热液型金属矿床尤其如此,矿脉窄、控制难,持续勘探十几年才取得重大找矿突破的例子比比皆是。总之,矿产勘查是一个复杂的经济行为,投资风险隐含在矿产勘查的全过程之中,整个过程涉及到政策、法律法规、地方环境、市场、勘查矿种、技术力量和技术方法、地质难易程度等方方面面。概括地说,就是找矿周期长、成本高、高风险,这些都会导致矿业投资的失败。另外,国内安全、环保压力增大,各类保护区矿业退出政策严厉,小型矿山关停是趋势,即使找到矿产资源,办理“探转采”工作难度也很大,据了解办理“探转采”工作仅通过县级国土部门初审就需要林业、环保、水利、安全等十多个部门审核,待通过市级、省级国土部门的审核更是难上加难了。如某矿业投资人8年前购得两处探矿权,一处已经探明矿产资源,目前正在办理采矿证,由于探矿权范围处于二类水源保护区的边缘,加之距离探矿权3km处又在修建水蓄能发电站,"探转采"材料审批十分严格,材料都已经上报至国土部门,目前得到的回复是:探矿权价款方面存在问题,需要详细调查。另外,已探明的矿产资源品位低、矿脉窄、规模小,矿区建设占林占地补偿费漫天要价谈不下来,经几位采矿方面的专家评估论证,认为这矿开采后经济价值很小,基本处于盈亏平衡点位置,最好把矿转让出去。但是探矿证已经到期,采矿证办不下来无法转让矿权,难以收回成本。另一处探矿权投入勘查资金两千多万,只发现了几处矿化带,目前勘查面积已经缩减的快没了,探矿权截止日期即将到期,不能再办理延续了,只能等着矿权注销。通过这位投资人的经历,可以看出,矿业投资最好以采矿权为主,探矿权为辅。当然也不能一概而论,一些地质条件好,成矿背景优越的探矿权还是值得投资的。虽然说找矿风险大,一但找到好的资源,回报也高。投资采矿权的优点就是把资源买过来直接就可以开采,省去勘探、办证、林地占用及基础建设等复杂环节。但是缺点是采矿权内的资源大部分已经探明,找矿潜力小,很难继续扩大生产,而且资源已经部分开采,剩余矿量经评估出让后利润有限。2.4地质评价。矿业投资,回报极为可观,十倍的回报,百倍的回报,都有实例可循,前提是要有经济价值的矿床,但这都是与已有资源储量和未来百分之一的找矿成功率相对应的。矿权的价值取决于矿权范围内,埋藏在地下的有经济价值的矿床,在矿业开发投资之前,它的价值多反映在勘查数据上,因此对资源储量及远景预测进行深入、全面、审慎的研判十分重要。具体的讲主要是开展地质评价工作,对其资源储量、开采条件和开发技术的可能性以及经济上的合理性进行调查分析。通过应用地质技术的方法,从地质矿藏本身的形成、分布规律与工业技术的要求出发,研究矿产资源远景与开发有关的各种要素(矿床类型、储量、质量及其开采条件等),以便确定勘探方向和肯定其是否具有工业价值,提出开发利用可能性的依据。根据以往矿业开发经验,现就地质评价方面总结如下要点:(1)矿业公司的目标就是发现大矿、富矿,然后开采赚钱,否则,那就该叫矿业包装公司或矿业投机公司,所以矿业投资之前一定要弄明白一件事情,就是原矿权人为何要出让矿权。正常情况下,赚钱的矿权,谁也不愿意卖掉,这个原因一定要调查清楚。如果是管理问题或资金问题的话可以投资,要是资源问题的话就不要开发投资了。原矿权人很有可能已经完全探明了矿权区域内的矿体,区域内已经不存在远景资源储量了。矿业投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找矿前景,它是矿业投资决策的依据,是投资能否成功的关键。如果再次找到新矿脉,回报利润是非常高的,如果你投资的只是已探明的资源,那你所得利润就寥寥无几了,因为原矿权人已经把你能获得的利润计算的很清楚了。(2)矿业项目最大的也是独有的风险是地质方面的风险,矿权内圈定的找矿靶区(物化探综合异常带),离找到可开发利用的矿产资源距离还很远。按目前的技术水平,每验证100个异常带,有望从中发现5个矿点,而这5个矿点中,只有1个可望成为具工业开采价值的矿床。很多投资者看到勘查图纸上大小不一的红色圈圈(物化探综合异常带)时兴奋不已,如获至宝,当槽探工程、钻探工程施工验证后,解译结论多是令人失望的。每个异常带的验证勘查费用少则几十万,多则几百万,找到矿的几率很低,导致很多投资者对矿业投资失去信心。勘查找矿属于风险投资,其特征就是“三年不开张,开张吃十年”,勘查工作周期长、成本高,投资几千万,可能颗粒无收。所以要有心理准备,有足够的投资信心,有清楚的认识。同样,如果运气好的话,很快就大获丰收。(3)矿业公司不要完全依赖于勘查单位,很多时候,勘查单位或地质人员出于某种目的,经常出现过度勘查,例如:发现小矿,过度勘查;发现低品位矿,过度勘查;发现非优势的矿种,过度勘查;有用没用的物化探全都上;验证假异常,一定切记,只有能赚钱的石头才是矿。所以,矿业公司不仅要配置诚信、可靠、认真负责的地质技术人员,也有必要配置一些有丰富地质勘查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地质专家加入到你的核心管理团队中,以便在决策过程中帮助企业负责人在技术上参谋,把关。切记资源勘查一定要遵循地质工作的客观规律,不能凭主观意识或一时的激情来决策。(4)矿权勘查投资与产出不成正比规律。在未圈出规模矿体之前,探矿工程越多,矿体变的越零散,矿权变得越减值。相反,如果发现富大矿存在,随探矿工程的投入矿权价值将大幅提高。例如,某矿权投入勘查资金一千多万,未发现可开发利用的矿产资源,当矿权出让时,受让方是不会将该笔勘查投入评估作价的,而因该笔勘查投入确定了矿权内部分区域不存在矿体,将直接导致矿权价值降低。相反,如果发现了可开发利用的矿产资源,那么这笔一千多万的勘查投入和探明的矿产资源,受让方都会评估作价的。另外,由于发现了矿产资源,矿权范围内找矿潜力得到提升,矿权价值增高很多。。(5)矿权评估值不等于实际矿权价值。一则资源储量不可靠,再则改变评估参数(供矿品位、回采率、选矿回收率等),会使评估值提高或降低很多倍。例如某采矿权,提交地质详查报告中的储量为45万t(122b+332+333),远景资源量509万t(334),资产评估公司按照矿权人的要求,将不该参与评估的远景资源量509万t(334)参与了资产评估,评估结果该采矿权市场价值总额为23797万元,其中采矿权评估值为22820万元,固定资产评估值为977万元。我们可以反算一下,如果将不符合资产评估的远景资源量509万t(334)去掉,这个矿权的市场价值是多少。所以在矿业投资过程中,评估值只能作为参考值,具体价值还要通过矿业投资的专业人员进行详细分析计算。(6)地质勘查报告水份很大,报告载明资源储量不等于可开发利用储量。一方面在规范内进行技术处理,资源储量结果会成倍增减;另一方面,还有数据造假情况的发生。在实际工作中,如果发现有较大的差异,必须要重圈重算。储量计算结果不可能保证绝对正确,探明的储量与矿山开采证实的数量总有差别,即存在某种程度的储量计算误差。因此,在矿山储量计算中,应对储量计算结果进行精确度估计和评价。目前的矿权市场储量级别多属推断资源量(333)级储量,其地质勘查程度很低,其实就属于D级储量,储量精确度在40%左右,也就是说勘查报告提交了100t储量,在实际采矿过程中可能只有60t,也有可能是140t,这个幅度是非常大的,矿业投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考虑到资源储量误差所带来的风险效应。另外,在贵金属和有色金属矿体中,出现的特高品位,对资源储量计算的影响也是很明显的,为了降低资源储量误差,应对特高品位进行检查审核处理,减少矿业投资风险。还有矿体外推的检查确认,应充分考虑矿体形态、空间产出的地质规律,避免随意外推,恶意增大矿体面积,增加资源储量。(7)不要盲目相信矿权中介人所提供的矿权地质报告、可研报告及评估报告等任何数据,目前各种地质造假手段层出不穷,矿权现场(井下或地表)必须要自己去看一看,测一测,检核矿产资源储量的可靠性、建设条件可行性、开采加工技术可行性、市场可行性、环境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等。一般情况下,矿山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开发利用方案,以及资产评估报告等是矿业开发的依据,但是目前存在矿业市场商业化严重的情况,以上报告已经不能作为可靠的投资依据。一则报告建立在勘查报告的基础之上编制;二则,报告可能存在依据矿主要求而变化的情况。(8)矿业投资是高风险,高回报的产业,为了追求高额利润,现实工作中,存在对勘查数据及勘查现场造假现象。由于矿产勘查成果具有隐蔽性和专业性,所以矿业开发过程中必须对勘查现场展开认真详细的调查,避免风险。这里列举几种地质假现象,提醒矿业开发工作者谨慎提防。①假槽探,图纸上显示见矿效果非常不错的槽探,但实际现场查看并没有,或是现场确实有一槽探,不过槽探底部明显有人为填埋的铁帽或氧化矿,就是所谓的"种矿"。②假钻孔:矿带走向延长近千米,施工了6个钻孔,品位厚度都不错,矿带的找矿潜力给人以丰富想象空间,其实矿带沿走向及倾向已经施工了20多个钻孔,由于未能揭露矿体,全部抹去。③假矿芯,大量收购矿床成矿类型一致,品位和厚度都不错的钻探矿芯,然后根据需要摆放在见矿效果很差的岩心箱内,冒充钻孔发现了优良矿体。④假坑道,井下探矿穿脉或沿脉工程按照勘探网度施工后,未见矿的坑道直接爆破崩落,然后挂上安全标识牌,注明"前方冒落勿靠近",崩落的巷道在图纸上显示为见矿工程。⑤假品位,井下坑道内揭露的矿脉喷了浆,胶结物无色无味,胶结力强,用水冲刷不掉,其主要成分是精矿粉或金属粉末,品位极高,看上去跟井下正常散落的粉尘一样,很难辨别,采样化验后,地质品位可以提高15%左右。⑥假储量,井下部分矿体已被开采结束,然后将采矿现场爆破崩落,对外宣称采矿场地质条件差,刚刚开采就冒落了,已被开采的矿体在资源储量表中依然显现。2.5定位找矿。矿业投资的目的就是找矿,即使投资的是采矿权,接手就可以采矿,也应该在矿区近开展勘查找矿工作,以保证矿山有足够的资源储备,延长矿山服务年限,赚取更高的利润。近年来,国内矿产资源找矿形势已经发生了急剧变化。首先找矿对象变了,过去找矿的对象主要是露头矿,只要靠近露头打钻、靠群众报矿、靠老矿区“探边摸底”,用这些“就矿找矿”的方法,就可以发现、评价和勘探某些矿床。后来,露头矿枯竭,靠地质“三大件”(罗盘、铁锤、放大镜)与老方法找矿,已经费力很大而收获甚少了,就整个找矿对象的主体而言,已转入到找隐伏矿体,尽管找矿投入的钻探工程量成倍增长,但找到的大中型矿,还是寥寥无几,找矿对象变化以后,老一套的地质工作已不适应找矿新形势的要求了。目前,要想获得找矿的成功,必须加强各种地质方法与手段的综合应用,扩展地质认识的广度和深度,高度重视地质成矿模式的研究,运用各种新技术和新方法,在面积性工作的基础上,逐步缩小工作靶区,以求重点突破。另外,勘查找矿过程中要注重技术力量的风险或者说是探矿者的风险。发现一座经济可采矿床的概率非常低,并且从发现到探明一个经济可采矿床的平均成本相当高。探矿者的不同,对于勘查项目的成功与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不同的探矿者,勘查的结果可能千差万别,探矿者的敬业精神、技术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勘查有运气的成份,但起主导作用的仍然是人的因素,探矿者的工作态度、工作经验、工作思路、勘查方法的运用、方法手段的组合、勘查过程对目标矿产的动态认知能力和超前的敏感性以及团队合作能力等,缺一不可。特别是勘查前期的普查阶段,探矿者的综合探矿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3结语

总而言之,矿业开发项目涉及面广,需要各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很多时候,对同一个项目,不同专家会有不同的认识。所以在判断一个项目时,一定要多学习、多思考、多请教、多调查、调查过程中要有一定的资金投入。施工地质钻孔来验证资料的真实性,只有这样才能降低投资风险。目前国内矿业市场的好矿越来越少,投资风险也越来越大,一些矿业投资失败的教训提醒投资者们要关注风险管控,地质风险作为矿业投资的一环或重要的一个方面,地质风险是最具挑战性的投资行为,慎重决策、胆大切入,才是保证矿业投资成功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张轸.矿山地质学[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85.

[2]矿山地质手册(上)[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5.

矿业资产评估范文篇7

一、认真制订和严格审批企业改制方案

(一)国有企业改制和职工安置方案,必须由国有产权持有单位认真制订,必须明确保全金融债权。依法落实金融债务。国有企业改制方案需按照《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378号)、《河北省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实施办法》(河北省人民政府令[20*]第6号)和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省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有关规定履行决定或批准程序,否则不得实施改制。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所出资企业改制为非国有企业(国有股不控股及不参股的企业),须报同级政府批准,审批改制方案的单位必须按照权利、义务、责任相统一的原则,建立有关审批的程序、权限、责任等制度;审批改制方案的单位必须就改制方案的审批及清产核资、财务审计、资产评估、进场交易、定价、转让价款、落实债权、职工安置方案等重要资料建立档案管理制度,改制企业的国有产权持有单位要妥善保管相关资料。

(二)企业改制中涉及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的,应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以及《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国务院国资委、财政部令第3号)、《关于印发<企业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暂行规定>的通知〉(国资发产权[20*]78号)、《关于企业国有产权转让有关问题的通知》(国资发产权[20*]268号)相关配套文件的规定执行,其中经公开征集产生两个以上意向受让方的,在采用招投标等方式确定受让方时,应履行必要的专家评审程序。拟通过增资扩股实施改制的企业,应当通过产权交易市场、媒体或网络等公开企业改制有关情况、投资者条件等信息,择优选择投资者;情况特殊的,经省、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批准,可通过向多个具备相关资质条件的潜在投资者提供信息等方式,选定投资者。企业改制涉及公开上市发行股票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等有关法律法规执行。

(三)企业改制必须对改制方案出具法律意见书。法律意见书由审批改制方案的单位法律顾问或该单位决定聘请的律师事务所出具,拟改制为国有控股企业且职工(包括管理层)不持有本企业股权的,可由审批改制方案的单位授权该企业法律顾问出具。

二、认真做好清产核资、财务审计和资产评估工作

(四)企业改制要按照有关规定清产核资,对企业资产进行全面清理、核对和查实,盘点实物、核实账目,核查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做好各类应收及预付账款、各项对外投资、账外资产的清查,做好有关抵押、担保等事项的清理工作,按照国家规定调整有关账务;清产核资结果经国有产权持有单位审核认定,并经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确认后,自清产核资基准日起2年内有效,在有效期内企业实施改制不再另行组织清产核资;企业实施改制仅涉及引入非国有投资者少量投资,且企业国有控股地位不发生改变并已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规范进行会计核算的,经本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批准,可不进行清产核资。

(五)企业改制必须由审批改制方案单位选定的中介机构进行财务审计和资产评估;不得聘请参与该企业上一次资产评估的中介机构和注册会计师;不得聘请同一中介机构开展审计与资产评估。国有独资企业实施改制,自企业资产评估基准日到企业改制后进行工商变更登记期间,因企业盈利而增加的净资产,应上缴国有产权持有单位,或经国有产权持有单位同意,作为改制企业国有权益;因企业亏损而减少的净资产,应由国有产权持有单位补足,或者由改制企业用以后年度国有股份应得的股利补足。国有控股企业实施改制,自企业资产评估基准日到改制后工商变更登记期间的净资产变化,应由改制前企业的各产权持有单位按股权比例享有或抵补。

(六)财务审计应依据《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等有关规定实施。其中依据国家有关规定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必须由会计师事务所逐笔逐项审核并出具专项意见,与审计报告一并提交国有产权持有单位作为改制方案依据,其中不合理的减值准备应予调整。国有独资企业实施改制,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和已核销的各项资产损失凡影响国有产权转让价或折股价的,该计提减值准备的资产和已核销的各项资产损失必须交由改制企业的国有产权持有单位负责处理,国有产权持有单位应采取清理追缴等监管措施,落实监管责任,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国有控股企业实施改制,计提各项减值准备的资产和已核销的各项资产损失由国有产权持有单位与其他股东协商处理;改制为非国有的企业,必须在改制前由国有产权持有单位组织进行法定代表人离任审计,不得以财务审计代替离任审计。财务审计和离任审计应由两家会计师事务所分别承担,分别出具审计报告。

(七)企业改制涉及土地使用权的,必须经土地确权登记并明确土地使用权的处置方式。进入企业改制资产范围的土地使用权必须经具备土地估价资格的中介机构进行评估,并按国家有关规定备案。涉及国有划拨土地使用权的,必须按照国家土地管理有关规定办理土地使用权处置审批手续。

(八)企业改制涉及探矿权、采矿权有关事项的,依照有关法律以及《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242号)、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探矿权采矿权招标拍卖挂牌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国土资发[2003]197号)和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探矿权采矿权价款转增国家资本管理办法>的通知》(财建[20*]262号)等有关规定执行。企业改制必须由国土资源部门明确探矿权、采矿权的处置方式,但不得单独转让探矿权、采矿权,涉及由国家出资形成的探矿权、采矿权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处置审批手续。进入企业改制资产范围的探矿权、采矿权,必须经具有矿业权评估资格的中介机构进行评估作价(采矿权评估结果报国土资源部门确认)并纳入企业整体资产中,由审批改制方案的单位商国土资源部门审批后处置;没有进入企业改制资产范围的实物资产和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土地使用权、探矿权、采矿权、特许经营权等资产,改制后的企业不得无偿使用;若需使用的,有偿使用费或租赁费计算标准应参考资产评估价或同类资产的市场价确定,非国有投资者以实物资产和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土地使用权、探矿权、采矿权、特许经营权等资产评估作价参与企业改制,由国有产权持有单位和非国有投资者共同认可的中介机构,对双方进入改制企业的资产按同一基准日进行评估;若一方资产已经评估,可由另一方对资产评估结果进行复核。

(九)在清产核资、财务审计、离任审计、资产评估、落实债务、产权交易等过程中发现造成国有资产流失、逃废金融债务等违法违纪问题的,必须暂停改制并追查有关人员的责任。

三、切实维护改制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

(十)改制方案必须提交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审议,并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及时向广大职工群众公布。应当向广大职工群众讲清国家关于国有企业改制的方针政策、规定和改制的必要性、紧迫性以及企业的发展思路。在改制方案制订过程中要充分听取职工群众意见,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工作,争取广大职工群众对改制的理解和支持。

(十一)国有企业实施改制前,原企业和产权持有单位应当与投资者就职工安置费用、劳动关系接续等问题明确相关责任,并制订职工安置方案。职工安置方案必须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审议通过,企业方可实施改制。职工安置方案必须及时向广大职工公布。

(十二)企业实施改制时必须向职工群众公布企业总资产、总负债、净资产、净利润等主要财务指标的财务审计、资产评估结果,接受职工群众的民主监督。

(十三)改制为国有控股企业的,改制后企业继续履行改制前企业与留用的职工签订的劳动合同,留用的职工在改制前企业的工作年限应合并计算为在改制后企业的工作年限;原企业不得向继续留用的职工支付经济补偿金。改制为非国有企业的,要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处理好改制企业与职工的劳动关系。对企业改制时解除劳动合同且不再继续留用的职工,要支付经济补偿金。企业国有产权持有单位不得强迫职工将经济补偿金等费用用于对改制后企业的投资或借给改制后企业(包括改制企业的投资者)使用。

(十四)企业改制时,对经确认的拖欠职工的工资、集资款、医疗费和挪用的职工住房公积金以及企业欠缴社会保险费,原则上要一次性付清。改制后的企业要按照有关规定,及时为职工接续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各项社会保险关系,并按时为职工足额缴纳各种社会保险费。

四、严格控制企业管理层通过增资扩股持股

(十五)国有及国有控股大型企业实施改制,应严格控制管理层通过增资扩股以各种方式直接或间接持有本企业的股权(不包括对管理层实施的奖励股权或股票期权)。为探索实施激励与约束机制,经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批准,凡通过公开招聘、企业内部竞争上岗等方式竞聘上岗或对企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管理层成员,可通过增资扩股持有本企业股权,但管理层的持股总量不得达到控股或相对控股数量。管理层成员拟通过增资扩股持有企业股权的,不得参与制订改制方案、确定国有产权折股价、选择中介机构以及清产核资、财务审计、离任审计、资产评估中的重大事项。管理层持股必须提供资金来源合法的相关证明,不得向包括本企业在内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借款,不得以国有产权或资产作为标的物通过抵押、质押、贴现等方式筹集资金,也不得采取信托或委托等方式间接持有企业股权。

(十六)凡经审计认定对改制企业经营业绩下降负有直接责任的;故意转移、隐匿资产或者在改制过程中通过关联交易影响企业净资产的;向中介机构提供虚假资料导致审计评估结果失真、或者与有关方面串通压低资产评估值以及国有产权折股价的;违反规定参与制订改制方案、确定国有产权折股价、选择中介机构,以及清产核资、财务审计、离任审计、资产评估中重大事项的;无法提供持股资金来源合法相关证明的,均不得通过增资扩股持有改制企业股权。

(十七)各设区市政府和省直有关部门要认真学习领会国有企业改制的一系列文件精神,针对企业的不同情况,准确执行改制政策。

五、加强对改制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十八)国有大中型企业实施主辅分离、辅业改制,通过境内外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改制为国有控股企业,以及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增资扩股和收购资产按国家其他规定执行。

(十九)下列情况须执行国办发[2003]96号、国办发[20*]60号文件: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包括其全资、控股子企业,下同)增量引入非国有投资,或者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国有产权持有单位向非国有投资者转让该企业国有产权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以其非货币资产出资与非国有投资者共同投资设立新公司,并因此安排原企业部分职工在新公司就业的。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以现金出资与非国有投资者共同投资设立新公司,并因此安排原企业部分职工在新公司就业的,执行国办发[2003]96号、国办发[20*]60号文件除清产核资、财务审讯、资产评估、定价程序以外的其他各项规定。

(二十)国有产权持有单位与非国有投资者组建股份制企业,应签订合同、协议,维护职工合法权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确保进入改制后企业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对需要在改制后履行的合同、协议,国有产权持有单位应负责跟踪、监督,检查,确保各项条款执行到位。

矿业资产评估范文篇8

一、四个重点领域(标题所列单位为牵头责任单位,其余为参与配合单位)

(一)县规划建设局

1、重点解决工程建设招投标中搞串标、围标、违法转包、分包等问题。

2、研究解决工程建设项目立项审批、规划设计、设备材料采购、工程监理和质量验收中的商业贿赂问题。

3、加强对建设市场的规范和监督,完善全市建设市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参与单位:县发改局、县交通局、县水利局、县电业局

(二)县国土资源局

1、重点解决国家公职人员违规协议出让土地、矿产资源以及非法改变土地用途谋取私利的问题。

2、研究解决在行政审批中,特别是在土地使用权、矿业权出让、登记发证、土地开发整理、地质灾害治理、矿山环境治理等项目审批,矿业权评估确认、备案中收受贿赂的问题。

3、研究解决土地、矿业权评估中,指定评估机构或干预评估、泄露底价,内外勾结、弄虚作假、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

参与单位:县发改局、县规划建设局、县财政局、县农业局、县林业局

(三)县财政局

1、重点解决政府采购中违规招投标、违反规则进行评审等问题。

2、重点解决资产评估中搞暗箱操作、虚假评估、违规操作、人为低评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

3、解决信息渠道和方式不公开、不透明问题。

4、研究解决擅自变更采购合同,不按规定追加采购内容和预算等问题。

5、研究解决对国有产权不进场交易和交易机构的监管问题。

参与单位:县监察局、县审计局、经贸局、县发改局、县规划建设局、县机关事务管理局、县工商局

(四)县卫生局

1、重点解决在药品、医用设备和医用耗材等采购活动中收受财物和回扣问题。

2、解决医务人员在临床活动中收受企业或经销人员给予的财物、回扣和提成问题。

3、制定并落实相关制度,解决医疗机构接受药品、医用设备、医用耗材等生产经营企业或经销人员给予的各种名义不当财物和利益的问题。

4、研究解决在评审、认证、检测、稽查等环节中发生的以权谋私问题。

5、研究解决药品的生产及价格制定、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制定过程中的以权谋私问题。

参与单位:县发改局、县食品药品监管局、县经贸局

二、八个主要行业

(一)县银监组

研究解决在授权(授信)管理、基建工程营业网点装修、大宗物品采购、信用卡管理、票据承兑贴现、中间业务、出具食用证、结算、IT及不良资产处置等方面存在的不正当交易和商业贿赂问题。

(二)县有关保险机构

研究解决本机构工作人员在保险业务活动中,帐外暗中给予保险合同利益相关人员保险合同规定以外的其他利益问题。

(三)县广播电视文化新闻出版局

1、重点解决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出版、发行环节,特别是教材教辅出版、发行活动中的突出问题。

2、着力解决报刊发行领域的商业贿赂问题。

3、研究解决印刷复制领域,特别是承揽业务以及设备、耗材采购中的商业贿赂问题。

(四)县体育局

重点解决影响体育竞赛公平竞争和体育市场经营销售、场馆租赁活动、工程建设活动中的商业贿赂问题。

(五)县电信局

1、重点解决市内增值电信业务经营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单位或个人帐外暗中收送对方财物或其他利益的问题。

2、研究解决企业为获得行政许可和中标政府采购项目,用财物或其他利益向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进行贿赂的问题。

(六)县电业局

重点解决电力工程建设、设备物资采购、产权交易、供电服务和电力调度中发生的商业贿赂问题。

(七)县质量技术监督局

重点解决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行政许可、执法稽查、认证评审、检验检测、名优推荐等事项中,收受服务对象好处和谋取非法利益的问题。

矿业资产评估范文篇9

一、严格制订和审批企业改制方案

(一)认真制订企业改制方案。改制方案的主要内容应包括:改制的目的及必要性,改制后企业的资产、业务、股权设置和产品开发、技术改造等;改制的具体形式;改制后形成的法人治理结构;企业的债权、债务落实情况;职工安置方案;改制的操作程序,财务审计、资产评估等中介机构和产权交易市场的选择等。

(二)改制方案必须明确保全金融债权,依法落实金融债务,并征得金融机构债权人的同意。审批改制方案的单位(包括各级人民政府、各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及其所出资企业、各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以外有权审批改制方案的部门及其授权单位,下同)应认真审查,严格防止企业利用改制逃废金融债务,对未依法保全金融债权、落实金融债务的改制方案不予批准。

(三)企业改制中涉及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的,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以及《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国资委、财政部令第3号)、《关于印发〈企业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暂行规定〉的通知》(国资发产权〔20*〕78号)及相关配套文件的规定执行。拟通过增资扩股实施改制的企业,应当通过产权交易市场、媒体或网络等公开企业改制有关情况、投资者条件等信息,择优选择投资者;情况特殊的,经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批准,可通过向多个具备相关资质条件的潜在投资者提供信息等方式,选定投资者。企业改制涉及公开上市发行股票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等有关法律法规执行。

(四)企业改制必须对改制方案出具法律意见书。法律意见书由审批改制方案的单位的法律顾问或该单位决定聘请的律师事务所出具,拟改制为国有控股企业且职工(包括管理层)不持有本企业股权的,可由审批改制方案的单位授权该企业法律顾问出具。

(五)国有企业改制方案需按照《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378号)和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有关规定履行决定或批准程序,否则不得实施改制。国有企业改制涉及财政、劳动保障等事项的,须预先报经同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审核,批准后报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协调审批;涉及政府社会公共管理审批事项的,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报经政府有关部门审批;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所出资企业改制为非国有企业(国有股不控股及不参股的企业),改制方案须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

(六)审批改制方案的单位必须按照权利、义务、责任相统一的原则,建立有关审批的程序、权限、责任等制度。

(七)审批改制方案的单位必须就改制方案的审批及清产核资、财务审计、资产评估、进场交易、定价、转让价款、落实债权、职工安置方案等重要资料建立档案管理制度,改制企业的国有产权持有单位要妥善保管相关资料。

二、认真做好清产核资工作

(一)企业改制要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清产核资。要切实对企业资产进行全面清理、核对和查实,盘点实物、核实账目,核查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做好各类应收及预付账款、各项对外投资、账外资产的清查,做好有关抵押、担保等事项的清理工作,按照国家规定调整有关账务。

(二)清产核资结果经国有产权持有单位审核认定,并经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确认后,自清产核资基准日起2年内有效,在有效期内企业实施改制不再另行组织清产核资。

(三)企业实施改制仅涉及引入非国有投资者少量投资,且企业已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规范进行会计核算的,经本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批准,可不进行清产核资。

三、加强对改制企业的财务审计和资产评估

(一)企业实施改制必须由审批改制方案的单位确定的中介机构进行财务审计和资产评估。确定中介机构必须考察和了解其资质、信誉及能力;不得聘请改制前两年内在企业财务审计中有违法、违规记录的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不得聘请参与该企业上一次资产评估的中介机构和注册资产评估师;不得聘请同一中介机构开展财务审计与资产评估。

(二)财务审计应依据《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等有关规定实施。其中,依据国家有关规定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必须由会计师事务所逐笔逐项审核并出具专项意见,与审计报告一并提交国有产权持有单位作为改制方案依据,其中不合理的减值准备应予调整。国有独资企业实施改制,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和已核销的各项资产损失凡影响国有产权转让价或折股价的,该计提减值准备的资产和已核销的各项资产损失必须交由改制企业的国有产权持有单位负责处理,国有产权持有单位应采取清理追缴等监管措施,落实监管责任,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国有控股企业实施改制,计提各项减值准备的资产和已核销的各项资产损失由国有产权持有单位与其他股东协商处理。

(三)国有独资企业实施改制,自企业资产评估基准日到企业改制后进行工商变更登记期间,因企业盈利而增加的净资产,应上交国有产权持有单位,或经国有产权持有单位同意,作为改制企业国有权益;因企业亏损而减少的净资产,应由国有产权持有单位补足,或者由改制企业用以后年度国有股份应得的股利补足。国有控股企业实施改制,自企业资产评估基准日到改制后工商变更登记期间的净资产变化,应由改制前企业的各产权持有单位协商处理。

(四)改制为非国有的企业,必须在改制前由国有产权持有单位组织进行法定代表人离任审计,不得以财务审计代替离任审计。离任审计应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中央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管理暂行办法》(国资委令第7号)及相关配套规定执行。财务审计和离任审计工作应由两家会计师事务所分别承担,分别出具审计报告。

(五)企业改制涉及土地使用权的,必须经土地确权登记并明确土地使用权的处置方式。进入企业改制资产范围的土地使用权必须经具备土地估价资格的中介机构进行评估,并按国家有关规定备案。涉及国有划拨土地使用权的,必须按照国家土地管理有关规定办理土地使用权处置审批手续。

(六)企业改制涉及探矿权、采矿权有关事项的,依照国家有关法律以及《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242号)、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探矿权采矿权招标拍卖挂牌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国土资发〔20*〕197号)、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探矿权采矿权价款转增国家资本管理办法〉的通知》(财建〔20*〕262号)等有关规定执行。企业改制必须由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明确探矿权、采矿权的处置方式,但不得单独转让探矿权、采矿权,涉及由国家出资形成的探矿权、采矿权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处置审批手续。进入企业改制资产范围的探矿权、采矿权,必须经具有矿业权评估资格的中介机构进行评估作价(采矿权评估结果报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确认)并纳入企业整体资产中,由审批改制方案的单位商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审批后处置。

(七)没有进入企业改制资产范围的实物资产和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土地使用权、探矿权、采矿权、特许经营权等资产,改制后的企业不得无偿使用;若需使用的,有偿使用费或租赁费计算标准应参考资产评估价或同类资产的市场价确定。

(八)非国有投资者以实物资产和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土地使用权、探矿权、采矿权、特许经营权等资产评估作价参与企业改制,由国有产权持有单位和非国有投资者共同认可的中介机构,对双方进入改制企业的资产按同一基准日进行评估;若一方资产已经评估,可由另一方对资产评估结果进行复核。

(九)在清产核资、财务审计、离任审计、资产评估、落实债务、产权交易等过程中发现造成国有资产流失、逃废金融债务等违法违纪问题的,必须暂停改制并追查有关人员的责任。

四、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一)改制方案必须提交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审议,并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及时向广大职工群众公布。应当向广大职工群众讲清楚国家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方针政策和改制的规定,讲清楚改制的必要性、紧迫性以及企业的发展思路。在改制方案制订过程中要充分听取职工群众意见,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工作,争取广大职工群众对改制的理解和支持。

(二)国有企业实施改制前,原企业应当与投资者就职工安置费用、劳动关系接续等问题明确相关责任,并制订职工安置方案。职工安置方案必须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审议通过,企业方可实施改制。职工安置方案必须及时向广大职工群众公布,其主要内容包括:企业的人员状况及分流安置意见;职工劳动合同的变更、解除及重新签订办法;解除劳动合同职工的经济补偿金支付办法;社会保险关系接续;拖欠职工的工资等债务和企业欠缴的社会保险费处理办法等。

(三)企业实施改制时必须向职工群众公布企业总资产、总负债、净资产、净利润等主要财务指标的财务审计、资产评估结果,接受职工群众的民主监督。

(四)改制为国有控股企业的,改制后企业继续履行改制前企业与留用的职工签订的劳动合同;留用的职工在改制前企业的工作年限应合并计算为在改制后企业的工作年限;原企业不得向继续留用的职工支付经济补偿金。改制为非国有企业的,要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处理好改制企业与职工的劳动关系。对企业改制时解除劳动合同且不再继续留用的职工,要支付经济补偿金。企业国有产权持有单位不得强迫职工将经济补偿金等费用用于对改制后企业的投资或借给改制后企业(包括改制企业的投资者)使用。

(五)企业改制时,对经确认的拖欠职工的工资、集资款、医疗费和挪用的职工住房公积金以及企业欠缴社会保险费,原则上要一次性付清。改制后的企业要按照有关规定,及时为职工接续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各项社会保险关系,并按时为职工足额交纳各种社会保险费。

五、严格控制企业管理层通过增资扩股持股

(一)本意见所称“管理层”是指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负责人以及领导班子的其他成员;本意见所称“管理层通过增资扩股持股”,不包括对管理层实施的奖励股权或股票期权。

(二)国有及国有控股大型企业实施改制,应严格控制管理层通过增资扩股以各种方式直接或间接持有本企业的股权。为探索实施激励与约束机制,经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批准,凡通过公开招聘、企业内部竞争上岗等方式竞聘上岗或对企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管理层成员,可通过增资扩股持有本企业股权,但管理层的持股总量不得达到控股或相对控股数量。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划型标准按照统计局《关于印发〈统计上大中小型企业划分办法(暂行)〉的通知》(国统字〔20*〕17号)和原国家经贸委、原国家计委、财政部、统计局《关于印发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的通知》(国经贸中小企〔20*〕143号)规定的分类标准执行。

(三)管理层成员拟通过增资扩股持有企业股权的,不得参与制订改制方案、确定国有产权折股价、选择中介机构,以及清产核资、财务审计、离任审计、资产评估中的重大事项。管理层持股必须提供资金来源合法的相关证明,必须执行《贷款通则》的有关规定,不得向包括本企业在内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借款,不得以国有产权或资产作为标的物通过抵押、质押、贴现等方式筹集资金,也不得采取信托或委托等方式间接持有企业股权。

(四)存在下列情况之一的管理层成员,不得通过增资扩股持有改制企业的股权:1、经审计认定对改制企业经营业绩下降负有直接责任的;2、故意转移、隐匿资产,或者在改制过程中通过关联交易影响企业净资产的;3、向中介机构提供虚假资料,导致审计、评估结果失真,或者与有关方面串通,压低资产评估值以及国有产权折股价的;4、违反有关规定,参与制订改制方案、确定国有产权折股价、选择中介机构,以及清产核资、财务审计、离任审计、资产评估中重大事项的;5、无法提供持股资金来源合法相关证明的。

(五)涉及管理层通过增资扩股持股的改制方案,必须对管理层成员不再持有企业股权的有关事项作出具体规定。

(六)管理层通过增资扩股持有企业股权后涉及该企业所持上市公司国有股性质变更的,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六、加强对改制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一)除国有大中型企业实施主辅分离、辅业改制,通过境内外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改制为国有控股企业,以及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增资扩股和收购资产按国家其他规定执行外,凡符合以下情况之一的,须执行国办发〔20*〕96号文件和本意见的各项规定:

1、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包括其全资、控股子企业,下同)增量引入非国有投资,或者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国有产权持有单位向非国有投资者转让该企业国有产权的。

2、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以其非货币资产出资与非国有投资者共同投资设立新公司,并因此安排原企业部分职工在新公司就业的。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以现金出资与非国有投资者共同投资设立新公司,并因此安排原企业部分职工在新公司就业的,执行国办发〔20*〕96号文件和本意见除清产核资、财务审计、资产评估、定价程序以外的其他各项规定。

3、各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作出其他有关规定的。对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以外的其他部门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由相关部门规定。

矿业资产评估范文篇10

一、严格制订和审批企业改制方案

(一)认真制订企业改制方案。改制方案的主要内容应包括:改制的目的及必要性,改制后企业的资产、业务、股权设置和产品开发、技术改造等;改制的具体形式;改制后形成的法人治理结构;企业的债权、债务落实情况;职工安置方案;改制的操作程序,财务审计、资产评估等中介机构和产权交易市场的选择等。

(二)改制方案必须明确保全金融债权,依法落实金融债务,并征得金融机构债权人的同意。审批改制方案的单位(包括各级人民政府、各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及其所出资企业、各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以外有权审批改制方案的部门及其授权单位,下同)应认真审查,严格防止企业利用改制逃废金融债务,对未依法保全金融债权、落实金融债务的改制方案不予批准。

(三)企业改制中涉及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的,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以及《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国资委、财政部令第3号)、《关于印发〈企业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暂行规定〉的通知》及相关配套文件的规定执行。拟通过增资扩股实施改制的企业,应当通过产权交易市场、媒体或网络等公开企业改制有关情况、投资者条件等信息,择优选择投资者;情况特殊的,经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批准,可通过向多个具备相关资质条件的潜在投资者提供信息等方式,选定投资者。企业改制涉及公开上市发行股票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等有关法律法规执行。

(四)企业改制必须对改制方案出具法律意见书。法律意见书由审批改制方案的单位的法律顾问或该单位决定聘请的律师事务所出具,拟改制为国有控股企业且职工(包括管理层)不持有本企业股权的,可由审批改制方案的单位授权该企业法律顾问出具。

(五)国有企业改制方案需按照《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378号)和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有关规定履行决定或批准程序,否则不得实施改制。国有企业改制涉及财政、劳动保障等事项的,须预先报经同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审核,批准后报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协调审批;涉及政府社会公共管理审批事项的,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报经政府有关部门审批;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所出资企业改制为非国有企业(国有股不控股及不参股的企业),改制方案须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

(六)审批改制方案的单位必须按照权利、义务、责任相统一的原则,建立有关审批的程序、权限、责任等制度。

(七)审批改制方案的单位必须就改制方案的审批及清产核资、财务审计、资产评估、进场交易、定价、转让价款、落实债权、职工安置方案等重要资料建立档案管理制度,改制企业的国有产权持有单位要妥善保管相关资料。

二、认真做好清产核资工作

(一)企业改制要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清产核资。要切实对企业资产进行全面清理、核对和查实,盘点实物、核实账目,核查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做好各类应收及预付账款、各项对外投资、账外资产的清查,做好有关抵押、担保等事项的清理工作,按照国家规定调整有关账务。

(二)清产核资结果经国有产权持有单位审核认定,并经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确认后,自清产核资基准日起2年内有效,在有效期内企业实施改制不再另行组织清产核资。

(三)企业实施改制仅涉及引入非国有投资者少量投资,且企业已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规范进行会计核算的,经本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批准,可不进行清产核资。

三、加强对改制企业的财务审计和资产评估

(一)企业实施改制必须由审批改制方案的单位确定的中介机构进行财务审计和资产评估。确定中介机构必须考察和了解其资质、信誉及能力;不得聘请改制前两年内在企业财务审计中有违法、违规记录的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不得聘请参与该企业上一次资产评估的中介机构和注册资产评估师;不得聘请同一中介机构开展财务审计与资产评估。

(二)财务审计应依据《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等有关规定实施。其中,依据国家有关规定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必须由会计师事务所逐笔逐项审核并出具专项意见,与审计报告一并提交国有产权持有单位作为改制方案依据,其中不合理的减值准备应予调整。国有独资企业实施改制,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和已核销的各项资产损失凡影响国有产权转让价或折股价的,该计提减值准备的资产和已核销的各项资产损失必须交由改制企业的国有产权持有单位负责处理,国有产权持有单位应采取清理追缴等监管措施,落实监管责任,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国有控股企业实施改制,计提各项减值准备的资产和已核销的各项资产损失由国有产权持有单位与其他股东协商处理。

(三)国有独资企业实施改制,自企业资产评估基准日到企业改制后进行工商变更登记期间,因企业盈利而增加的净资产,应上交国有产权持有单位,或经国有产权持有单位同意,作为改制企业国有权益;因企业亏损而减少的净资产,应由国有产权持有单位补足,或者由改制企业用以后年度国有股份应得的股利补足。国有控股企业实施改制,自企业资产评估基准日到改制后工商变更登记期间的净资产变化,应由改制前企业的各产权持有单位协商处理。

(四)改制为非国有的企业,必须在改制前由国有产权持有单位组织进行法定代表人离任审计,不得以财务审计代替离任审计。离任审计应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中央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管理暂行办法》(国资委令第7号)及相关配套规定执行。财务审计和离任审计工作应由两家会计师事务所分别承担,分别出具审计报告。

(五)企业改制涉及土地使用权的,必须经土地确权登记并明确土地使用权的处置方式。进入企业改制资产范围的土地使用权必须经具备土地估价资格的中介机构进行评估,并按国家有关规定备案。涉及国有划拨土地使用权的,必须按照国家土地管理有关规定办理土地使用权处置审批手续。

(六)企业改制涉及探矿权、采矿权有关事项的,依照国家有关法律以及《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242号)、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探矿权采矿权招标拍卖挂牌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国土资发〔2003〕197号)、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探矿权采矿权价款转增国家资本管理办法〉的通知》(财建〔2004〕262号)等有关规定执行。企业改制必须由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明确探矿权、采矿权的处置方式,但不得单独转让探矿权、采矿权,涉及由国家出资形成的探矿权、采矿权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处置审批手续。进入企业改制资产范围的探矿权、采矿权,必须经具有矿业权评估资格的中介机构进行评估作价(采矿权评估结果报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确认)并纳入企业整体资产中,由审批改制方案的单位商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审批后处置。

(七)没有进入企业改制资产范围的实物资产和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土地使用权、探矿权、采矿权、特许经营权等资产,改制后的企业不得无偿使用;若需使用的,有偿使用费或租赁费计算标准应参考资产评估价或同类资产的市场价确定。

(八)非国有投资者以实物资产和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土地使用权、探矿权、采矿权、特许经营权等资产评估作价参与企业改制,由国有产权持有单位和非国有投资者共同认可的中介机构,对双方进入改制企业的资产按同一基准日进行评估;若一方资产已经评估,可由另一方对资产评估结果进行复核。

(九)在清产核资、财务审计、离任审计、资产评估、落实债务、产权交易等过程中发现造成国有资产流失、逃废金融债务等违法违纪问题的,必须暂停改制并追查有关人员的责任。

四、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一)改制方案必须提交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审议,并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及时向广大职工群众公布。应当向广大职工群众讲清楚国家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方针政策和改制的规定,讲清楚改制的必要性、紧迫性以及企业的发展思路。在改制方案制订过程中要充分听取职工群众意见,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工作,争取广大职工群众对改制的理解和支持。

(二)国有企业实施改制前,原企业应当与投资者就职工安置费用、劳动关系接续等问题明确相关责任,并制订职工安置方案。职工安置方案必须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审议通过,企业方可实施改制。职工安置方案必须及时向广大职工群众公布,其主要内容包括:企业的人员状况及分流安置意见;职工劳动合同的变更、解除及重新签订办法;解除劳动合同职工的经济补偿金支付办法;社会保险关系接续;拖欠职工的工资等债务和企业欠缴的社会保险费处理办法等。

(三)企业实施改制时必须向职工群众公布企业总资产、总负债、净资产、净利润等主要财务指标的财务审计、资产评估结果,接受职工群众的民主监督。

(四)改制为国有控股企业的,改制后企业继续履行改制前企业与留用的职工签订的劳动合同;留用的职工在改制前企业的工作年限应合并计算为在改制后企业的工作年限;原企业不得向继续留用的职工支付经济补偿金。改制为非国有企业的,要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处理好改制企业与职工的劳动关系。对企业改制时解除劳动合同且不再继续留用的职工,要支付经济补偿金。企业国有产权持有单位不得强迫职工将经济补偿金等费用用于对改制后企业的投资或借给改制后企业(包括改制企业的投资者)使用。

(五)企业改制时,对经确认的拖欠职工的工资、集资款、医疗费和挪用的职工住房公积金以及企业欠缴社会保险费,原则上要一次性付清。改制后的企业要按照有关规定,及时为职工接续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各项社会保险关系,并按时为职工足额交纳各种社会保险费。

五、严格控制企业管理层通过增资扩股持股

(一)本意见所称“管理层”是指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负责人以及领导班子的其他成员;本意见所称“管理层通过增资扩股持股”,不包括对管理层实施的奖励股权或股票期权。

(二)国有及国有控股大型企业实施改制,应严格控制管理层通过增资扩股以各种方式直接或间接持有本企业的股权。为探索实施激励与约束机制,经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批准,凡通过公开招聘、企业内部竞争上岗等方式竞聘上岗或对企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管理层成员,可通过增资扩股持有本企业股权,但管理层的持股总量不得达到控股或相对控股数量。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划型标准按照统计局《关于印发〈统计上大中小型企业划分办法(暂行)〉的通知》(国统字〔2003〕17号)和原国家经贸委、原国家计委、财政部、统计局《关于印发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的通知》(国经贸中小企〔2003〕143号)规定的分类标准执行。

(三)管理层成员拟通过增资扩股持有企业股权的,不得参与制订改制方案、确定国有产权折股价、选择中介机构,以及清产核资、财务审计、离任审计、资产评估中的重大事项。管理层持股必须提供资金来源合法的相关证明,必须执行《贷款通则》的有关规定,不得向包括本企业在内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借款,不得以国有产权或资产作为标的物通过抵押、质押、贴现等方式筹集资金,也不得采取信托或委托等方式间接持有企业股权。

(四)存在下列情况之一的管理层成员,不得通过增资扩股持有改制企业的股权:

1.经审计认定对改制企业经营业绩下降负有直接责任的;

2.故意转移、隐匿资产,或者在改制过程中通过关联交易影响企业净资产的;

3.向中介机构提供虚假资料,导致审计、评估结果失真,或者与有关方面串通,压低资产评估值以及国有产权折股价的;

4.违反有关规定,参与制订改制方案、确定国有产权折股价、选择中介机构,以及清产核资、财务审计、离任审计、资产评估中重大事项的;

5.无法提供持股资金来源合法相关证明的。

(五)涉及管理层通过增资扩股持股的改制方案,必须对管理层成员不再持有企业股权的有关事项作出具体规定。

(六)管理层通过增资扩股持有企业股权后涉及该企业所持上市公司国有股性质变更的,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六、加强对改制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一)除国有大中型企业实施主辅分离、辅业改制,通过境内外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改制为国有控股企业,以及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增资扩股和收购资产按国家其他规定执行外,凡符合以下情况之一的,须执行国办发〔2003〕96号文件和本意见的各项规定:

1.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包括其全资、控股子企业,下同)增量引入非国有投资,或者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国有产权持有单位向非国有投资者转让该企业国有产权的。

2.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以其非货币资产出资与非国有投资者共同投资设立新公司,并因此安排原企业部分职工在新公司就业的。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以现金出资与非国有投资者共同投资设立新公司,并因此安排原企业部分职工在新公司就业的,执行国办发〔2003〕96号文件和本意见除清产核资、财务审计、资产评估、定价程序以外的其他各项规定。

3.各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作出其他有关规定的。对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以外的其他部门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由相关部门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