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表演知识范文10篇

时间:2023-11-29 18:09:45

影视表演知识

影视表演知识范文篇1

关键词:多元思维;戏剧影视;表演教学

一、引言

本文从多元化思维的影视戏剧表演学的内涵出发,在对多元思维应用在戏剧影视表演教学中的重要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就高校戏剧影视表演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为更好地培养影视戏剧人才提供一些意见上的参考。

二、多元化思维的影视戏剧表演学

在戏剧影视表演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及接受能力,积极地创造多元化的教学环境。在此环境下,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戏剧影视表演知识,抓住表演精髓,并通过教师的具体表演,获取有效的表演技巧及经验。同时,通过多元化思维的应用,还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对艺术的赏析能力,并且多元化教学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各种网络学习资源,弥补传统课堂授课的时间限制,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表演素养。

三、多元思维应用在戏剧影视表演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方面多元思维在高校戏剧影视表演教学中的应用,实现了教学资源的补充,教学理念及方式的创新,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使其感受戏剧影视表演的魅力所在,并通过深入研究和学习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学生综合发展。另一方面利用多元思维教学模式,对传统教学体系及模式进行了革新,为戏剧影视表演教学的开展提供了助力,强化了学生的专业素养,提高了学生的表演水平。

四、高校戏剧影视表演教学现状分析

随着生活技术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的追求也愈发的多元化,在此背景下。我国的戏剧影视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与此同时,诸多国外的优秀影视作品也传入中国,并一定程度地提高了人们的审美观念,由此,也使得中国戏剧影视表演越发的趋向于高端化。为进一步提高中国影视作品质量,培养更多戏剧影视人才,相关影视戏剧高校就加大了对人才的培养力度。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我国当前的多数高校中,戏剧专业缺乏先进的教学设备以及科学的教学手段,且很多戏剧影视院校都是一味地模仿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等高水平院校的教学模式。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未能从本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未能有针对性地对本校戏剧影视表演专业学生进行课程规划,如此一来,就阻碍了对学生艺术潜能的发掘,不利于戏剧影视人才的更好输出。同时,这也导致我国的戏剧影视院校质量存在两极分化问题。

五、多元思维下高校戏剧影视表演教学策略

(一)教学目标多元化。在表演中,任何一类角色都有着较大的表演空间,通过多类型角色表演的试炼,能够更好地挖掘学生自身的潜能,指导学生学习和进步,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为此,在高校戏剧影视表演教学中,应运用多元思维,构建多元化教学目标,让学生开展不断的试炼和学习,以此加强学生的表演能力,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更多优秀的表演艺术家。新时期下,很多高校都开设了戏剧影视表演专业,也有越来越多表演类人才流入市场。随着人才的增加,竞争压力也在逐渐加大,为增强学生竞争力,在戏剧影视表演教学中,教师可借助多元化元素的融入,如声乐、舞蹈等,来满足多元化教学要求,完善学生的综合水平力,提高竞争力。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还可利用新媒体技术来增强学生的审美和鉴赏能力,让学生借助视频赏析等方式来了解戏剧影视表演艺术的魅力,感受老一辈艺术家不同的情感体现方式及品德素质,进而优化自身素质,丰富表演才能。(二)训练手段的多元化。在高校戏剧影视表演教学中,为加强学生的感悟能力、认知能力,掌握角色表演的精髓,需要加大对学生影视表演的训练力度,让学生不断展开角色尝试,启发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技能掌握能力,改善学生表演水平。不过由于不同学生性格特长、天赋、学习能力的不同,在角色揣摩及演绎中存在的问题也不相同。为此,如果采用传统单一的训练模式,则会阻碍学生自身能力的提升,不利于学生表演技能的掌握。为此,在多元思维引导下,以借助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提高教学质量,达到学生综合发展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训练方法,强化训练效果。或者还可通过先进技术的应用,进行训练模式的创新和优化,如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模仿练习,让学生捕捉角色表演的精髓,解决以往戏剧表演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例如,利用网络教学资料来丰富学生的感官体验,加深学生对不同角色的理解,并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和行动对角色内容予以诠释。教师需做好点评工作,指出其中的不足,督促学生加以完善,提高学生戏剧影视表演能力。或者还可通过对著名艺术家表演的模仿来丰富自身经验,在模仿表演中,做好视频记录,让学生在业余时间不断研究,随着自己能力的提升,对以往存在的不足予以弥补和改善,从而达到教学目标,为学生日后发展提供帮助。(三)戏剧影视表演教学内容的多样性。戏剧影视表演学生一方面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还需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应高度重视表演实践,增强学生的舞台感与镜头感,加深学生表演的吸引力。知识的积累对学生的发展尤为关键,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会涉及多个领域,从而弥补自身的不足,戏剧影视表演专业也不例外。不同表演对象存在明显的差异。且不同的人物也有着不同的性格,学生需生动细腻地表现出不同人物的个性,一方面要具有扎实丰富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需积累与专业知识无关的知识和技能,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进而在表演中从细微之处把握人物的特点。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习与专业课程无关的知识,如音乐、舞蹈和文学知识等。另外,戏剧影视表演教学中,教师也应引导学生成为一个具有鉴赏能力的表演者。创造是戏剧影视表演中的关键,优秀的演员不局限于某一类或某一种人物当中,而是能够充分利用自己对人物的洞察和感受来表现人物内心,且不同的演员对同一个人物也有不同的表现方式。教师需培养学生艺术鉴赏能力,以客观的视角评价艺术形象,提升学生的表演水平。(四)演唱风格曲风多样化。在戏剧影视专业中,加强美声及民族唱法的教学质量也尤为重要,这可以辅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表演。但鉴于学生的专业性特点,若想在整个高校教育阶段,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唱功能力则难度较大。并且当前的市场功利性较强,流行唱法明显更受欢迎。当前,部分歌手对于歌曲的演绎并不完全依照音乐类型进行划分,而是在音乐表演的过程中加入了多种其他元素,从而使得更歌曲更为丰富化、多样化,艺术表演更具张力,能够更好地吸引观众。同时,在当前的世界范围内,跨界歌唱极为流行,而其流行的主要原因就是将不同民族及不同唱法进行科学融合,进而使得歌手更具个人特色,更易于被观众所接受。鉴于此发展趋势,相关高校的戏剧影视专业也应积极地把握住市场脉搏,在声乐教学中积极融合多种元素,从而更好地丰富声乐表现形式,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合社会发展需要。

六、结语

现如今,影视行业快速发展,这对表演从业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应当基于多元的视角培养戏剧表演人才,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改善戏剧表演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以此为影视表演领域培养更多优秀的演员,为观众呈现更加精彩的戏剧和影视剧作品。

参考文献:

[1]王远杰.多元思维在高校戏剧影视表演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新闻研究导刊,2019(07).

[2]孟繁壮.多元思维在高校戏剧影视表演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传播力研究,2019(19).

[3]王凌云.多元思维在表演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08).

影视表演知识范文篇2

【关键词】戏剧影视;表演专业;声乐教学

在培养影视戏剧表演系学生综合素养的过程中,教师要把声乐训练融入课堂教学中,逐步丰富表演专业课堂的教学内容。为戏剧影视表演专业学生开设声乐课,可以帮助学生夯实理论基础,提高艺术素养,实现表演与声乐表现之间的高效融合。

一、基于戏剧影视专业开展声乐教学的主要内容分析

(一)声乐演唱教学内容

开展声乐课可以帮助戏剧影视表演专业学生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在戏剧影视表演专业课堂教学中,教师将声乐课纳入表演专业教学与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但教师需要对课程内容整合进行思考。声乐演唱是戏剧影视专业课程的内容,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歌唱能力和音乐创作能力。教师应该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表演呼吸方法,培养大学生的基本音乐素养,满足影视行业对学生专业能力的要求[1]。

(二)学生形体教学内容

声乐是戏剧影视表演专业学生需要理解的基础知识,也是学生必须具备的艺术技能。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声乐教学水平,在进行声乐课教学时,不仅要教会学生演奏声乐,还要加强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歌唱演员的形体会影响最终演唱的实际效果,学生应该在身体形态方面进行训练。首先,教师要展示基本的歌唱姿势,学生应保持抬头挺胸的姿势,以确保发音准确[2]。其次,教师要向学生解释表演舞台上应用的姿态,适当改造表演舞台区域。最后,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可以塑造学生最佳的艺术形象状态,有利于学生综合艺术素养的提升。

(三)表演能力培养内容

教师所要介绍的信息不仅包括声乐歌唱艺术内容,还必须以塑造专业学生的声乐演奏能力为核心,这是因为戏剧影视表演与声乐演唱有很强的相关性。学生不仅要掌握正确的声乐演唱方法,还需要注意声乐舞台表演中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更好地展现声乐艺术魅力。同时,在声乐演奏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正确引导学生从“接近”到“完全相似”,逐步提升,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作品模仿能力[3]。

二、戏剧影视表演专业声乐教学的现状分析

传统的声乐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现阶段的发展趋势。传统声乐班教学非常注重培养声乐专业技能人才,而戏剧影视表演专业技术教学则重视培养具有声乐专业技能和歌唱技能的优秀表演人才。从这个角度来看,传统的声乐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戏剧影视表演专业的要求,而且从课程内容来看,声乐课程是戏剧影视表演专业下的课程内容之一,与其他课程内容有密切联系。因此,声乐课程教学应尽可能接近其他相关课程内容,乐器专业技能培养实践不能单独进行。此外,传统的声乐教学方法过于单一,不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将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三、戏剧影视表演专业声乐教学的优化路径分析

(一)向学生传授精准的呼吸方法和技巧

高校要充分考虑影视表演行业对声乐专业学生的要求,对学生进行基础理论文化教育和职业能力塑造,提高声乐专业课堂教学整体质量。声乐课教师可以让学生掌握科学合理的呼吸技巧和发声方法,对声乐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和清晰表达,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教师在进行声乐课教学时,应思考如何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文化素养和文化教育创造能力,使学生掌握课程内容及基本专业知识。教师必须向学生讲解合适的呼吸方法,让学生有效地学习专业知识和掌握专业技能。教师必须正确引导学生的拼音发音和咬合技巧,以体现发音的流畅性和形式的美感[4]。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音高变化,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进行声乐表演。教师要诠释正确的呼吸方法,在给学生讲解呼吸法的时候,可以根据课程内容来演示传统戏剧表演的呼吸法,表现其中的不同。吸气法是学生声乐演唱的基础,学生必须掌握这一专业技能。老师可以让学生学习如何正确吸气,在实际吸气中操控气场,从而解决学生气场不稳定、容易晃动的问题,提高学生声音的感染力。

(二)强化呼吸训练,优化表演效果

在声乐课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大学生的身体节奏感,以提升舞台艺术表演的实际效果。呼吸训练可以有效缓解表演者的紧迫感,释放学生的身体压力。教师在学生掌握基本呼吸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多次呼吸练习,可以提高声乐专业课堂的教学效果。老师可以让学生学习头腔的共鸣方法,学会在更平衡的状态下发音[5]。同时,教师还要让学生学会放松训练,加强身体的协调性和控制力锻炼,从而提高学生的发音质量。因此,教师在声乐课教学中要高度重视呼吸训练,让学生掌握更专业的表演艺术方法。

(三)实现听觉训练和台词记忆的有效结合

声乐课教学的目的是加强学生的听力培养。教师要注意正确引导学生听各种声乐作品,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扩大学生的专业视野,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部分影视表演专业的学生过于关注影视剧,而忽视了自身听觉系统的训练,这对声乐课教学会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台词课程也是表演系学生的必修课。声乐和台词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都需要学生按照人体器官音标发音。音标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尤其是我们在咬字时对气场、发音和嘴巴内部的操纵基本相同[6]。

(四)基于戏剧表演充分发挥声乐表演的优势

声乐表演和戏剧影视表演都属于艺术表演范畴。在培训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增加音乐剧和电影相关的课堂教学内容。音乐剧专业教学深受戏剧表演声乐专业学生的喜爱,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也可以演绎音乐剧和电影中的精彩片段。音乐录影带的旋律大多优美动听,具有明显的戏剧性,适合大多数学生学习和训练。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对其进行充分利用,让学生扮演作品中的人物,融入电影情节,并设置场景,有目的地付诸行动,自由地歌唱和表演。音乐剧、电影和音乐演唱强调人物感情的表达,所以在表演前,学生必须仔细分析和掌握人物特点,充分把握人物的思想,理解人物的观念,把握不同人物之间的关系,深入实际情景,不断强化自身感受,从而展现出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增强音乐剧、电影和音乐演唱的叙事效果和情绪感染力。总之,在戏剧影视表演系声乐课教学中适度增加音乐剧和电影作品的课堂教学模块,可以大大增强学生演唱的感染力[7]。

(五)转变教学传统模式,优化现代化授课方法

1.实现大课与小课的有效结合声乐小课也称声乐个别课。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负责对学生进行独立具体指导和培训。老师在了解学生的状态后,可以结合自己的经验来分析学生的声音特点,并立即提供具体的指导。当学生达到相应水平后,课堂教学的专业难度可以进一步提高。但是,声乐小班也存在资金投入大、教学效率低的缺点,而大班可以避免类似的问题。大班教学内容不仅包括基础知识,还包括实际教学策略和音乐创作欣赏方法。这些专业知识的获取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大量的声乐专业知识,还可以让学生自发地掌握歌唱技巧,从而全方位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条件,让学生观看学习优秀音乐创作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2.实现集体课和实践课的有效结合声乐小组教学是指将多名自身情况和声乐专业水平大致相似的学生编入同一个工作组进行授课的教学方式。声乐工作组不仅保留了声乐课的优势,更好地培养和提升了学生的工作能力,也能够帮助学生更清晰地认识和评估自己。在实现歌曲关联的基础上,从课程内容等层面提升效率。在音乐课程中,小组练习非常重要,其中练习的要点一方面是提高学生的声乐专业素养,另一方面是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在学生了解相应的歌唱核心概念和方法之后,教师可以选择集中式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排练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专业作品,并进行集体演唱。在解决古典作品和当代声乐作品的问题后,教师可以从发声方法、音乐内容、艺术处理等领域入手,开展小组练习,提高学生小组协作的意识[8]。

四、结语

总体而言,要想加强戏剧影视表演专业声乐教学质量、促进戏剧影视表演专业声乐课程的发展,教师必须密切注意声乐课程内容与经典台词、表演风格、表演技巧之间的衔接,充分利用声乐课程教学的优势,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提升师资队伍水平,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戏剧影视表演人才和声乐演奏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圆.多学科融合下戏剧影视表演专业声乐小组课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北方音乐,2020,(15):187-188.

[2]陈璋.戏剧影视表演专业声乐教学的优化路径[J].戏剧之家,2020,(11):153.

[3]祁晓君.试论在戏剧影视表演专业开展民歌教学的重要意义[J].大众文艺,2019,(18):253-254.

[4]董洋.用想象进行启发式教学——对戏剧影视表演专业声乐教学的思考[J].黄河之声,2019,(11):65.

[5]王嘉音.高校戏剧影视表演教学中多元思维的应用[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0(S1):294-296.

[6]陈双双.融会贯通——论声乐教学与台词教学的有机结合[J].北方音乐,2019,39(11):136-137.

[7]陈圆.用想象进行启发式教学——对戏剧影视表演专业声乐教学的思考[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36):112-113.

影视表演知识范文篇3

艺术类职业院校戏剧表演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目前艺术类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存在着一些共同的问题。就课程设置和结构来说,理论和实践结合的不够紧密。另外,大多数院校设置的课程都趋于一致,课程特色不够鲜明,不能很好地因材施教,难以体现出戏剧影视表演专业学生的特质,很难满足市场需求。

(二)专业定位不明确

戏剧影视表演专业培养目标是需要具备戏剧、戏曲舞台表演或影视表演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有丰富地想象力和创造力,具备强烈的表现能力,掌握和具备独立完成不同人物形象创造和戏剧表演、戏曲表演及影视表演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巧,具有对戏剧影视作品进行鉴赏和进行分析的艺术及思维逻辑能力,具有很好的与他人合作的素质,有整体和大局的意识,能够适应艺术行业领域所需的实践型综合素质强的专门人才。但是据统计,目前国内艺术类戏剧影视表演院校的同质化程度比较高,专业定位不明确。另外,精英式的人才培养方式会造成学生的个性不鲜明,表演特点和表演方式的同质化程度较高。

(三)生源结构和素质差异

近些年,高考扩招及教育产业化的浪潮兴起,戏剧表演专业的教学也受到了一些冲击。招生规模的扩大使得原本的师资和教育软硬件条件都满足不了日益增多的学生数量,教育质量水平不同程度的降低。此外,虽然本省每年报考影视表演专业的学生数量不少,但是较优秀学生选择国内知名的艺术类高校,造成了优秀学生的人才流失,使得学生的生源结构和素质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四)师资方面力量不足

戏剧影视表演专业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较高,而根据艺术类专业的特殊性,戏剧影视表演专业往往需要采用小班教学、点对点教学的方式,这样才能更好的根据专业人才的特点对本专业的学生进行培养。所以,表演专业的教师数量需求比文化课的教师需求量要大,而各大高校普遍存在教师数量满足不了戏剧影视表演专业学生的配比,很难体现出因材施教,根据每个学生的特色进行培养的特点。此外,根据专业的特性,戏剧影视表演的专业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较高道德品质和艺术实践经验。现阶段,高校中本专业的教师往往重实践而轻文化,文化素质水平有待增强,教师的个人道德品质也参差不齐,缺乏一定的舞台实践能力,使得教育教学的成果141CULTUREINDUSTRY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很难体现。

改进艺术类职业院校戏剧表演专业教学的建议

(一)完善课程设置

目前,大部分的艺术类高职院校的戏剧影视表演专业课程的设置可以划分为四个类别:专业基础课、专业实践课、实训实操课,公共基础课。1.专业基础课程的设置较单一,内容较少,因此在进行长期思考的过程中可以结合教学过程的经验,通过增设编剧技巧、影视作品欣赏、文学作品欣赏等课程丰富课程内容。其中,文学作品赏析这门课程可以放在大学一年级,用来塑造学生的文学修养能力,同时刚进入大学的学生正在逐渐形成较为成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对此也有着很好的帮辅助作用。编剧技巧课程可以放在大学二年级,这门课程可以提高学生创作实践和理论批评的水平,增强他们的理解能力和编创能力。2.专业实践课程设置。目前主要设置课程有:表演理论与技巧、朗诵训练、台词、声乐、形体。创新表演理论和技巧课程,融入实际,更好的让学生系统的掌握舞台和影视表演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达到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中明确做什么、为什么以及怎样做,进一步规范完善“声台形表”相关课程的学习,有效的帮助学生在表演中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创造人物思想感情。3.实训实操课程主要是为了培养和锻炼学生对社会生活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实际应用能力以及处理和解决当前文化艺术市场的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表演实习课程是在戏剧影视专业各科课程理论教学和技能教学的基础上,安排学生到学院的实习实践基地和学生自主联系实习实践单位,使学生对我国电影、电视剧、戏剧等文化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对戏剧影视文化的需求都有全面而直观的认识与了解。本课程对表演专业方面的人才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与意义,一方面可以加深和巩固学生对基础理论和表演基本技能知识的学习,同时也能够培养和锻炼学生对社会生活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实际应用能力以及处理和解决当前文化艺术市场的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使学生在不同的工作岗位都能够保持平和的、积极的、乐观的心态,并根据自己的特点正确对待市场的岗位竞争。

(二)明确专业定位目标

在大一开设就业指导课程,让学生更早的明确自己的就业方向,对于就业遇到的问题也能有更深入的认识和应对,为未来的就业做好相应准备。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也可以把相关的就业知识传输给学生,让学生在面对就业问题时能有更清晰的方向和认识,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高学生的就业面和就业机率,同时也能保证教学质量。结合人才培养需要,充分研究本校自身的专业优势和传统特点,结合社会对影视表演专业人才的实际需要等情况进行综合定位,重点突出自身的教育特色。

(三)科学制定招生计划

高校戏剧表演专业的招生工作对本专业未来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学生的素质也有着非常直接的影响。所以,各高校应该对自己的教学优势、教学资源都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紧接着明确招生数额,确保生源质量。同时,高校应该完善考试制度,对考生要进行全方面的素质考核,这样才可以不断提高生源的质量,从而保证专业人才的发展。应制定完善的招生体制、科学的招生计划,确保各项招生政策能够顺利实施。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根据教师的自身特点,加强专业教师的个性化培训,提高其知识、道德和业务素质。根据相关政策,艺术类院校可以通过校园招聘、社会招聘、人才引进等方式,增强师资教师队伍,缓解教师队伍不足的压力。目前,艺术类高职院校在戏剧影视专业的教学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为了能够让戏剧影视表演专业得到更好的发展,各艺术类院校必须要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通过专业定位进行适当的调整,加强师资力量,开展就业辅导,才能够在当下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大环境下培养出让社会满意的优秀艺术职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安怡,杜健平.高校戏剧影视表演专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文化学刊,2011.05:66-70.

[2]张逢博.临高人偶戏的发展现状与传承对策[J].学理论,2016(05):178-180.

[3]袁绍成.湖南表演艺术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艺海,2015(06):140-142.

[4]杨越添.高校戏剧影视表演专业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探析.戏剧之家.2018,(33)

[5]穆欣.高校戏剧影视表演专业存在的问题.大众文艺.2015,(14)

[6]戏剧表演专业教学现状及思考[J].梁爽.艺术评鉴.2018(18)

[7]略论体验式教学模式在艺术院校戏剧影视类课程中的运用[J].陆生发.戏剧之家.2018(06)

影视表演知识范文篇4

高校外语院系的戏剧表演以及各类英语戏剧赛事一直如火如荼地开展着,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水平和英语语言文化水平,还能推动人文素质教育。改编自文学作品的影视剧是视觉化了的名著,为高校大学生的英语戏剧表演增添了更鲜活的素材。这类影视剧使传统、静态的原著变得鲜活起来,使大学生能够更直观、更切身地体验原著中的文化背景。此外,这类影视剧拓展了学生英语戏剧表演的途径,能够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因此,教师从视觉传播学角度入手可以更好地探讨原著影视剧对大学生英语戏剧表演方面的意义,以及在戏剧表演实践教学过程中如何恰当地运用原著影视剧等具体操作原则。

二、原著影视剧在大学生英语戏剧实践教学中的视觉传播学意义

戏剧能自然地将多层次的语言技巧融为一体,也能把交流过程中的语言和非语言部分结合起来。戏剧表演为语言提供了完整的背景,它依赖学习者的认知和情感。学习者在戏剧表演中可以通过全身心的学习和多感官的输入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此外,戏剧表演多样性和对最终成果的期待感,又可以培养与保持学习者学习的动力。戏剧表演实践鼓励大学生保持开放性、探索性的学习风格,从而给予他们创造、想象、发展的空间。此外,戏剧活动对团队合作的要求也是相当高的。因此,大学生英语戏剧表演实践教学能够很好地为外语运用能力、文学赏析能力、跨文化能力、思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等方面服务。然而,无论是从参与活动的学生的语言能力、表演能力、主动性以及指导教师的专业性方面来看,还是从师生对英语戏剧选材的难易程度的把握、剧本创作、二次创作、舞台布景灯光服装化妆等方面来看,大学生英语戏剧表演这一实践教学绝非易事。就目前我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来看,大多数的英美文学课程在大纲中仍然将英美作家及其代表作列为主要教学内容,包括许多重要戏剧作家和经典剧作。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素材无法传递经典作品中大量的语言文学、文化信息,这不利于教师提高教学质量。视觉传播是通过视觉辅助产生的传播,是通过可读可视的方式传递信息的一种传播模式,主要通过二维图像呈现,还有手势、肢体语言、动画和影视等其他视觉呈现模式。在《视觉传播:形象载动信息》中,保罗•莱斯特把感知、选择、理解、记忆和习得的循环过程称为“视觉传播的圆圈舞:了解得越多,感觉到的就越多;感觉到的越多,选择的就越多;选择的越多,理解的就越多;理解的越多,记住的就越多;记住的越多,学到的就越多;学到的越多,了解的就越多。”[2]思考与学习按照视觉、听觉和触觉可以分为不同类型。图像思维是一种公认的非言语思维模式,其他的还有音乐思维、数字思维等。图像思维也被称为视觉思维。“视觉思维的运用有助于帮助读者学会如何观察事物。”[3]语言信息、听觉信息和视觉信息的结合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传播方式,这一观点已得到有关专家的证实。现代传播媒介,比如电视、电脑、电影等,都是多途径的信息输出与输入。多途径信息输出与输入的研究结果已经被教育者广泛地运用于教学法领域。原著影视剧恰恰就是语言信息、听觉信息和视觉信息的高度结合。学生通过对文本和影视的双重学习,可以得到更深层面的启发,从而挖掘出原著表达的更深刻的内涵。因此,教师在教学时采用原著影视剧并将其作为英语戏剧表演的训练辅助材料,有利于学生理解与记忆戏剧文学的相关知识。影视作品是视觉传播的一个重要表现方式。其中,改编自名著的原著影视剧层出不穷,其被运用于高校专业英语和公共英语教学中。很多研究表明,原著影视剧作为重要的视觉材料,并没有得到教师的充分利用。目前,有关名著戏剧表演与传播学方面的文献较多,从视觉传播学角度出发研究原声影视剧与英语戏剧表演关系的文献较少。各类高校外语院系的戏剧表演教学一直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说明教师利用视觉传播学的理论指导学生排练和表演戏剧可以更好地从多个维度培养、锻炼大学生的英语戏剧实践能力。

三、原著影视剧在大学生英语戏剧实践教学中的操作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表明,“文学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4]高校英语教育背景下的跨文化能力可以定义为:“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跨文化同理心和批判性文化意识;掌握基本的跨文化研究理论知识和分析方法,理解中外文化的基本特点和异同;能对不同文化现象、文本和制品进行阐释和评价;能有效和恰当地进行跨文化沟通;能帮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士进行有效的跨文化沟通。”[5]戏剧表演应用于英语教学是一种有效的实践教学手段,它让学生通过接触富有创造性的文学语言、参与文本意义的探索,最终提高自身的语言能力、跨文化意识和人文素质。此外,这种教学手段也能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经典戏剧作品相比,原著影视剧揭示的是作家作品及其所处的时代和文化等层面。原著影视剧让戏剧表演的教学方式和学习实践方式方有了较大的改观和全新的体验。原著影视剧使参与英语戏剧表演实践教学的高校师生思考:如何选择原著影视剧素材?如何将英语戏剧表演与原著影视剧结合起来,以开展生动而又深刻的实践讨论?如何开拓学生的文学和文化视野?如何让学生在戏剧实践中升华学到的知识?教师在大学生英语戏剧表演实践教学中运用原著影视剧时,要明确影视作品和戏剧文学作品的差别。由文学作品改编成的影视作品有三大类:忠实原著的移植型(transplantation),对作品进行艺术加工的再解释型(reinterpretation)和以原著为基础创作出巨大反差的模仿型或再构思型(imitation/reconceptualisation)。[6]这三大类原著影视剧对帮助学生理解戏剧作品,对教师指导戏剧实践过程都有着重要作用。笔者所在的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一直重视英语戏剧表演在英语实践教学方面的研究与开展。2001年,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成立了针对外国语学院专业学生的外语剧团。2010年,外语剧团升级为面向全校的话剧工坊。至今,广西师范大学话剧工坊(以下简称话剧工坊)已有17年历史,在这17年中,专业指导教师定期开展各项专业培训与戏剧排演活动。话剧工坊是学校唯一能够同时演绎多语种外文话剧与中文话剧的学生剧团,也是学校官方指定的英文戏剧与微电影大赛的参赛队伍。作为广西高校话剧、微电影界的领军团队,话剧工坊代表学校在自治区与全国赛事中屡创佳绩,多年来连续斩获特等奖、一等奖数个。但是,参赛并不是话剧工坊的唯一目的。从强调表达,提供真实的交际场景、交际动机以及文化背景,淡化传统课堂教学中对语言的机械分析和剥离等角度看,英语戏剧表演更贴合真实的语言环境。学生对台词的不断揣摩和运用能促进其对英语的多方位了解,从而提高学习的信心与兴趣,拓宽学习英语的途径。因此,话剧工坊的英语戏剧表演实践教学以培养语言、文学、文化基础扎实,跨文化能力、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兼备的复合型外语专业人才为目标。话剧工坊通过整整10个月的筹备与排演,于2013年末在全校范围进行了莎士比亚经典剧作《罗密欧与朱丽叶》中英文版公演。此次公演极大地提高了参与公演学生的外语运用能力、文学赏析能力、跨文化能力、思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等。英美文学历史发展悠久,经典作家和作品数不胜数,大文豪莎士比亚在这其中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然而,莎士比亚作品的语言难度和历史文化背景给学生学习的学习和理解造成了不小的困难。如果学生对《罗密欧与朱丽叶》理解不透彻,就无法将原著改编为戏剧,进而搬上舞台。因而,由文学作品改编而成的影视作品无法将原著所包含的人物、情节、时代、文化等多维信息在短时间内通过极其丰富的视觉、听觉形式,生动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通过结合数版《罗密欧与朱丽叶》影视作品与莎翁原著文本,话剧工坊指导教师引导学生以研究性的态度不断深入挖掘,让学生在整体理解作品的基础上探讨原著作品与影视作品的文学和文化内涵。经过剧本改编、戏剧排演、服装道具制作、舞台设计等复杂的环节,学生最终成功地将原著搬上公演舞台。在英语戏剧实践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在剧本的选择和改编、演员的遴选、剧目的排演、服装化妆舞美音效等舞台筹备环节,以及最终的表演环节,充分地发挥了积极性与主动性,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的跨文化能力、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都得到了充分的培养与提高。

四、结束语

改编自文学作品的影视剧,是一种“视觉化”文本。影视剧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水平和英语语言文化水平,还能为英语戏剧节实践教学增添更鲜活的教学素材。此外,影视剧能丰富教与学的途径,推动人文素质教育的顺利进行。然而,英语戏剧实践教学仍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学生的参与度不够高。参与这项实践教学环节的往往是英语语言基础比较好同时又对舞台表演有欲望的学生,而从全校范围内看,这种学生的数量很少。第二,学生实践活动时间不够、指导教师人手严重不足、活动经费有限等,都限制了这一实践教学的发展。高校只有强化实践教学的地位、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切实提高实践教学的教学质量,才能培养出专业素质及创新能力都一流的英语专业创新型人才。具有跨学科特点的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从外语运用能力、文学赏析能力、跨文化能力、思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等方面与其他相关专业相结合,才能形成复合型专业或方向,最终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2]保罗•M.莱斯特.视觉传播:形象载动信息[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5.

[3]连维建.图像•视觉思维[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8.

[4]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编.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5]孙有中.外语教育与跨文化能力培养[J].中国外语,2016(3):17-22.

影视表演知识范文篇5

一、戏剧影视表演教学理念的更新

1.深厚的文学修养是戏剧影视表演教学的基础“重艺轻文”的现象在艺术类专业的学生中普遍存在。很多专业课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并未充分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戏剧影视表演教学的前提是具有良好艺术素养的学生,但光有良好艺术素养的学生,并不能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演员创造角色不仅仅是带给观众愉悦的享受,更多的是要诉诸观众的心灵。演员只有具备深厚的文学修养,才能对剧本、对社会、对环境有全方位的认识和深刻的理解,才能赋予角色灵魂。因此,在教学中表演教师应该更新自己的观念,主动把文学与艺术在教学中相融合。鼓励学生大量阅读文学作品,尤其是中外经典名著,在教学的不同阶段重视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以及案头工作。力争使学生在专业课学习的同时不断提升自身文学修养。

2.创造力的培养与挖掘是戏剧影视表演教学的关键笔者认为演员的工作本质就是创造艺术形象,戏剧影视表演教学的宗旨就是最大潜能地培养和挖掘学生的创造力。无论是戏剧、电影还是电视剧,它们的最终目的和成功的标志都是塑造出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而塑造人物形象的根本任务,主要是依靠演员通过自身创造去直接完成的。众所周知,演员的表演并不是靠剧本怎么写他就怎么说,导演怎么排他就怎么演就能完成的。演员需要有丰富的生活积累、深厚的文学和艺术修养、精湛的专业技巧和高尚的品格,他们通过自己对生活的独特体验和感受去进行创造。创作中缺少演员对生活的独特体验和感受,人物形象必定会不够鲜活。表演艺术贵在体现人物的个性,戏剧影视表演教学的目的是要培养出具有创作个性的演员。如今不少导演、编剧将艺术创作的焦点和视线转向了演员。并恳切希望演员能够发挥自身的创造力,去完成人物形象的塑造。但是一些演员却显得束手无策、无能为力。究其原因还是在学生培养这个阶段,教师在教学理念上出现了问题。教师忽略了表演教学中学生的创造,把教学中创造的重心完全放在了自己身上,长此以往学生懒于创造,习惯了“填鸭式”的教学,导致昂终进入社会之后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因此,作为表演教9币我们必须在表演教学中重视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和挖掘,最大潜能地培养、挖掘学生的创造力。

二、戏剧影视表演教学形式的新探索

1.推行文学作品改编片断的教学‘“文学作品改编片断”这个教学形式,在戏剧影视表演教学中并不陌生。在这一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以文学作品为素材.自己进行剧本的改编,自己设计人物生活环境的舞台美术,并承担导演工作,在服装、音响、效果等方面进行创造性的探索。在这个教学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组织舞台行动的能力,还能加深对戏剧演出艺术的综合认识。这样的教学形式。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在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的教学中推行,北京电影学院和上海戏剧学院也先后不断地在教学过程将“文学作品改编片断”纳入正式的教学环节。但最终这一教学形式并没有在全国所有高校的戏剧影视表演教学中推行下去。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部分高校的表演教师认为让表演专业的学生花大量的时间去修改剧本有些不太合理,戏剧影视表演教学就应该重视表演技巧的训练和创造人物能力的掌握;另一方面是由于个别高校的表演教师缺少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编剧知识,再加上在这个教学阶段的时间短、任务重,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去阅读文学作品。他们往往会应付了事,并没有深入研究作家真正的思想情感及文学作品中人物的心理线索,就去进行剧本改编,致使改编出来的剧本不合理、不成熟,最终导致教学失败。笔者认为在当今戏剧影视表演教学的过程中推行“文学作品改编片断”势在必行。文学作品,尤其是中、长篇小说。一般都具有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通过阅读,能够使学生对作品故事的来龙去脉、人物关系、人物的性格特征以及对事物的态度等加深理解,帮助表演技巧尚未成熟的学生。解决组织和挖掘舞台行动的能力。同时,在改编的过程中,还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解决传统片断教学中依靠教师做导演进行剧本分析和导演阐述的局限性。另外此教学形式还能够帮助当今艺术类学生改变不爱看书、不爱阅读的习惯。使学生在此教学阶段中能够不断地充实自身文学修养,为今后的艺术创造奠定坚实的基础。

2.大胆尝试自创散文表演的教学“自创散文表演”在戏剧影视表演教学中看似是个新鲜词,其实在上世纪90年代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就已经尝试过这样的教学形式了。但遗憾的是,因为各种原因没能将这个教学形式保留下来。直至今年该院表演系再次对“自创散文表演”进行了更充实、更深入,也更具教学规格意识的教学尝试和探索。在此次的教学尝试和探索中,该院2010级表演一班带来了一台创作思想活跃、创作意识鲜明的教学汇报演出,让观众看到了表演艺术的另一种独特魅力,由此唤醒了国内众多、表演教师对教学改革的思考。“自创散文表演”的教学形式,要求学生根据教师命题自己创作散文。自主表演,让学生真正做到自我开掘和自我发挥。“从写散文开始到最终的散文表演体现,都是学生自己的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的创作主动性,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创作想象。在有限的教学环境内,为学生创造提供了一个无限的文化氛围”。‘断进行的教学内容,尤其是散文的写作,培养了学生一定的文化情趣。从而使学生走向文化素质及文化修养的提高。在这个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只是对学生的作品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并不直接参与作品创作。‘样的教学形式,不仅启发学生主动把在台词课、形体课和声乐课上所学到的技能和技巧创造性地与表演创作相结合,同时也培养和锻炼了学生自我创造、自我管理以及相互合作的能力。当把一些较有成色的散文作品变成为舞台作品——散文小品的时候,便有机地与专业教学挂上了钩,通过赋予深度的创作思想,以及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使其在戏剧影视表演教学的过程中占有绝对优势。笔者认为。各高校表演专业应根据自身特点和具体情况,大胆尝试“自创散文表演”的教学,并在此基础上不断丰富和拓展新的教学形式,力争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表演教学体系。

三、戏剧影视表演教学方法的新探索

1.激发学生具有创新的精神戏剧影视表演教学需要培养学生独立思维的能力和创新精神。教9币从一开始就应该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思维状态,使他们变被动为主动,变主动为冲动,在大量的即兴练习之中,使学生独立展开丰富的想象去完成作业。戏剧影视表演创作没有模式和程式可以参照。学生每一次对角色的创造都是一次创新,教师要及时抓住学生创意中的闪亮点,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并且不断产生创新的欲望,调动激情参与创作。

影视表演知识范文篇6

一、现代信息技术的内涵及教学意义

现代信息技术主要指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等为代表的现代科技。历史证明,技术的重大进步往往会给人类的发展带来巨大影响。现代信息技术同样以其它技术从未有过的深度和广度介入到当今社会的方方面面,并成为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推手。对于影视表演艺术教学而言,信息技术是提高教师的教育执行力和实践能力、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发展能力,实现艺术教育效果的技术和手段。首先,信息技术是同时结合了声音、影像以及动画等声光效果的技术体系,它将抽象和枯燥的教学内容以文本、图像、音频和视频等多种形式呈现出来,使有限的课堂时空成一个形象生动、图文并茂的多媒体学习环境,改变过去教师与学生之间“言传身教”、“口传心授”的呆板教学模式,加强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有效互动。其次,现代信息技术具有个别化的教育特质。教师可以“因材施教”,更多地关注到学生个体,充分开发出学生在影视表演艺术方面的个潜能。同样,对于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多媒体等进行补救教学。最后,学生可以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自我学习,搜索和下载学习资源、与教师进行沟通和交流,自我掌控学习进度和速度,使其更为积极地参与影视表演学习活动,并充分锻炼了学生的各项能力。因此,在影视表演艺术专业的各项专业课程中,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必然会产生积极的教学与学习成果。

二、现代信息技术在影视表演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信息技术在影视表演教学中有着明显的作用和突出的意义,为更好地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辅助作用,针对影视表演的教学目标要求、教学内容特点以及学生的需求与学习特征,构建合理高效的影视表演教学课堂,教师可以遵照以下几个原则:

(一)强调实用性

实用性是一种目标指向性,即技术手段的运用必须对教学目标的实现产生积极的作用。现代信息技术所涵盖的内容十分丰富,几乎包含了所有能够刺激到人类感官的重要元素,极大地增强了影视表演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但在课堂设计和使用时,一些教师因为过分追求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视听效果,忽视甚至是完全偏离了既定的教学目标,不恰当使用与教学内容无直接关系的图像、音乐、动画等,或者是采取一些看起来热闹但效率极低的教学技术,既浪费了课堂教学时间,又分散、转移了学生的有限注意力,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在使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时,教师一定要坚持和强调实用性原则,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际为依据,有效甄别和选取教学资源和技术手段,使其更好地为教学所用。

(二)突出趣味性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教育界普遍认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现代信息技术集声音、图像、文字、视频、动画等视听元素为一体,具有生动、具体、形象的特点,能够超越课堂时空的限制,将教学资源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形象,带给学生不同的感官刺激,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始终保持积极的状态,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组织教学时,要始终坚持并突出趣味性原则,使表演艺术专业的课堂始终葆有生机与活力。

(三)注重优化

性优化是一种为了是系统整体更为协调和合理,对系统各部分所进行的必要调整。现代信息技术包括多媒体、网络、通信等多种技术,教师在选取能够最恰当表现教学内容,以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技术的同时,还要兼顾多种信息技术之间的协调和配合,使这些技术更好地发挥技术优势。不能为了使用某种信息技术,而影响另一种信息技术的发挥,甚至影响了影视表演教学课堂的整体性。

三、现代信息技术在影视表演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现代信息技术是一种高新技术,是信息传输和接受的新方式,但更重要是它体现了一种新的沟通观念。影视表演教学十分强调情境的营造,重视学生的实践参与和个体表现,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影视表演教学的有效性。

(一)积极建设,创建教学资源库

现代信息技术可以使教师与学生获得更多的影视艺术资源,例如优秀影片的视频片段,名家朗诵的音频资料等等。但是学生对于这些丰富资源还不能够进行有效的甄别和选择,也不一定能够真正体会和欣赏到这些资源的艺术魅力。这样,创建一个教学资源库就显得十分必要。教师首先要做好对资源的搜集、整理、分类、品鉴等一系列工作,必要时可以为这些资源进行标签,使学生能够更为便利地使用资源。同时,教师还应当为学生保留一定的权限,使其可以积极参与到资源库的建设中来。随着教学资源库的不断完善,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随性地浏览资源,这样影视表演教学也就从课堂延伸到了课外,从而进一步巩固和强化了教学效果。

(二)加强师生互动

现代信息技术的各种技术手段能够更为有效地促动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教师可以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畅通师生互动交流的信息化渠道,例如校园论坛、贴吧、博客、QQ、电子邮件等。教师利用这些技术手段,更加系统和开放地阐述自己对于影视表演艺术的理解,更加人性化地与学生进行交流;学生则能够大胆地发表见解、表达观点,更加自如地向教师进行咨询,更加充分地展示自我。师生之间的这种良性互动,必定会极大地促进影视表演专业的发展。

(三)模拟情境,增设教学实践环节

艺术实践是学生积累表演知识和经验的最佳途径。由于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学生在影视表演学习中不可能有太多的实践机会。而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文本、声音、画面等要素,教师可以营造一个出相对真实的表演情境,使学生在学习影视表演之初就能够很快地融入到艺术表演中。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还可以模拟出影视拍摄的情境,使学生更好地熟悉片场、镜头和画面,增强学生的“镜头感”和表现力。其所拍摄的一些视频片段,还能够成为日常考核的重要依据,以及学生成长历程中的宝贵资料。

影视表演知识范文篇7

如何做到“声情并茂”,使演唱富有感染力,需要具备两方面能力。第一,需要掌握气息、吐字、发声、共鸣等基本的声乐发声技巧,以及会运用面部表情、肢体语言等表现出细致、鲜明的外在动作。第二,需要掌握内在的表情达意的一套完整系统。这需要有敏感充实的内心,丰富的阅历和情感体验。还能将这些体验转化为技巧运用到歌唱中去,能够根据不同的作品演唱要求,做到内部心理和外部动作的有机统一。显然,第一种能力容易达到,只要具备声乐演唱的能力,通过正确的指导和坚持不懈的练习就会有收获。第二种能力则属于精神范畴,也是歌曲演唱的灵魂所在,把握好这一点并不容易。声乐中的“以情带声”,就是强调第二种能力的重要性。这和表演教学中用自身体验去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在美学上是一致的。因此,声乐演唱中情感的表达,从根本上说也是遵循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即注重人的体验。

目前,我系声乐教学确立了以演唱影视歌曲为主要内容的教学体系。“影视歌曲”作为一种独特的歌曲形式,是和影视作品中人物形象创造、影片立意有关的歌曲门类。其创作背景、词曲写作、音乐织体等,都是围绕着从属影片展开。它既有自身的艺术价值,又能以小见大反映一部影片的艺术构思。以影视歌曲为契合点,可以将两门学科有机结合起来。

研究如何通过影视歌曲这一媒介让学生做到唱中有演,在演中歌唱,使人物形象变得更加丰满立体,成了声乐教学的目标之一。这一思路的确立,不仅为声乐教学开辟了新领域,也为声乐教学如何能更好地同表演教学相结合提供了新途径。站在学生的角度,表演专业的学生在音乐基础、嗓音条件等方面,距离专业音乐院校的学生还有不小的差距。因此,表演专业声乐课的验收标准也应该有其特殊的地方。如此一来,“声情并茂”中的“情”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我们经常跟学生强调,“只有先打动自己,才能打动观众。”情感是声音的灵魂,是演唱中最精华的部分。这实际上就是要求学生在演唱中做到“真听、真看、真感觉”。另外,在学习兴趣方面,影视歌曲对影视剧中的情节和人物或概括、或特写,音乐形象鲜明突出。表演专业的学生演唱影视歌曲,更容易找到情感共鸣,便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富有表现力地唱好一首影视歌曲,需要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首先需要分析、理解歌曲,知道歌曲是对剧中哪个人物或者情景的描写,该人物和情景的特征是什么,理解影视歌曲中所反映的生活及人物的思想感情、神态和事物的内涵。歌曲出现在影片中的什么位置,出现了几次,有没有变形处理等,掌握这些信息是唱好影视歌曲的基础。此外,还要以点带面了解整部影片的一些信息。这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当老师,讲解所演唱歌曲及其出处影片的一些信息。在这一过程中,你会发现,有的学生熟知某些类型片、某些导演、某些歌手。教学相长,老师们也能从中学习到很多知识。其次,要多训练声音,熟练掌握音乐语言、声音表现手段,善于运用歌唱的技能技巧表现情感。练习基本功,没有捷径可走,这一点和音乐系科的声乐学习是一致的。

此外,还要做一个有心人,善于观察周围的人和事,能够捕捉细节,善于抓住不同人物的特征。对生活充满热情,多去积累体验,直接的和间接的,不断丰富积累自身的阅历,并能将这种阅历和体验转变为有机的情绪记忆存储在大脑中。在演唱影视歌曲的时候,选取有用的部分将其提取出来,这一过程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困难的。要想做到这一点不仅需要学生的努力,也离不开声乐老师的指导。老师们要主动学习,除了不断提升自身演唱和教学的技能之外,还要了解表演教学的基本规律,熟悉塑造人物的常用手段,能够指导学生分析和塑造人物。这也向声乐老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需要老师们新学常新,不断扩充和提升自身的知识储备。

影视表演知识范文篇8

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围绕行业对人才需求,将所需的职业技能、创作素质要求,本着“以职业技术能力为主,以创作素质需要为准,以够用为度”的原则,结合高职戏剧表演专业实践教学的特点,突出高职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在构建高职戏剧影视表演专业实践教学方面,把培养高职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作为重点培养,围绕舞台演员基本功训练、角色塑造能力、声台形表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要求,形成符合高职学生的培养体系,根据影视演员培养特性,制订了“以课堂教学学习表演知识,以排练活动培养表演技能,以演出实践锻炼角色创造能力”的“学、练、演”人才培养模式。按专业对应行业和对应岗位的人才需求,积极与浙江横店影视集团演员艺术团等单位合作并争取订单式培养,输送艺术人才。与合作企业开展共同开发剧目生产等项目,使校企合作真正落地,以真实项目带动教学。在教学方面,运用第二课堂、课堂内与课堂外结合的方法,通过项目教学,提升高职学生的专业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具体来讲:a.合理运用第二课堂(晨功和晚功),组织学生进行基本功训练与剧节目排演,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堂以外的时间进行专业训练,锻炼高职学生独立创作能力。b.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剧目演出,提升高职学生的角色塑造能力。c.鼓励学生参加国家、省内外各种类型赛事,以赛促教,提高学生的舞台表现力与适应力;第六学期安排学生赴企事业各行业进行社会调查和顶岗实习,增强学生对职业的感性认识,提高个人综合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在多年教学积累中,戏剧影视表演专业在教学方法运用上,突出了高职特色,以高职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培养为核心,在项目中教学组织中,突出学、练、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运用符合高职学生教学方法,“声形台表合练法”、“教、学、做”循环交替法:具体包括“声、形、台、表合练法”和“教、练、演循环交替法”两大部分。将演出排练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先后在湖南大剧院公演儿童剧《邋遢大王奇遇记》《葫芦兄弟》《美人鱼》累计达到36场,形成一定的社会影响。既提高了学生的塑造能力,又使学生的个性和专长在实践演出活动中得到发挥。戏剧影视表演专业课程体系以培养高职学生角色塑造能力为中心,突出了专业实践教学的实际动手能力特征和学生够用的需求,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融真实项目教学于一体,与行业对接。让学生在校学习提前在真实的工作项目中去完成角色塑造,提前适应岗位工作需求,并通过开展鼓励学生参加国内外各项赛事的表演活动,在校成立了骆驼刺话剧社、小剧人儿童剧社等表演创作性社团,使学生通过项目排演与策划,综合提升专业技能的运用能力,不仅能演,还能创作,又能进行剧节目或晚会的策划和舞台管理工作的复合型技能,实现人才培养往多元化发展,达到一专多能。

二、高职表演专业实践教学的特点

高职戏剧影视表演专业实践教学的最大特点就是学生的实际动手实操能力。在教学中开展专业实践教学活动,师生通过具体的项目排演来增强专业实践能力和舞台表演经验,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锻炼专业技能,促使职业技能、职业素质更上一层楼。实践教学环节是高职表演专业教学的重要特征之一,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也是“以课堂教学学习表演知识,以排练活动培养表演技能,以演出实践锻炼角色创造能力”的“学、练、演”人才培养模式。课堂教学组织过程中突出专业的实践性、突出未来工作环境真实性,课堂教学、排练活动、演出实践、顶岗实习是四个关键环节。”戏剧影视表演专业实践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课堂实训、原创小戏的开发和大型舞台剧的实践演出等环节,所以,一定要建立起适应高职戏剧影视表演专业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

三、高职戏剧影视表演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思路

1.加快完善校内戏剧表演专业教学实训设施,改善表演排练厅实践教学环境,表演排练厅作为主要实践教学场地,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最重要学习与实践场地,包含了表演教室、形体教室、梦剧场、明星剧场等实训设施,要根据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全面进行规划与合理利用。2.通过从话剧院等行业企业引进,打造一批适应实践教学的“双师”教师队伍,根据高职戏剧影视表演专业实践教学需要,建立一支有行业经验的实践教学队伍。成立实验剧团或者演出创作中心机构,由专门的教师团队进行剧节目的开发创作,从编写剧本、到舞台呈现演出,与教学师资队伍每三年交换轮回教学岗位和创作岗位,使专业教学能够始终与时俱进,紧跟行业步伐,积累了实践创作的同时,也丰富了专业课堂教学。

总之,高职表演类实践教学要树立新的教学观念,与行业企业接轨。在教学中,强化角色塑造能力与创作能力的养成,通过专业实践,提升专业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引导学生综合发展,鼓励引导学生编创能力和演出实践能力两头都要抓。努力完善专业实践教学平台,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积极为学生提供实践项目,将常规教学与实践演出紧密联系、校内与企业实习实训就业基地紧密联系,以提升学生质量,突出职业技能,深化教学改革,突出高职戏剧表演专业实践教学特点,培养专业基本功过硬、演出经验丰富,适应行业需求的一专多能的高职表演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影视表演知识范文篇9

关键词:影视艺术;综合特点;影视编剧;困难与挑战

随着近些年来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行业都在面临着结构的转型,新时代也为这些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关人员应当意识到文化生活对于现代人民的重要性,通过结合当前的时代元素,创造出更好的影视作品,丰富人们的娱乐生活。对于在这一过程当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需要从问题的根本出发,进行合理的解决,并且结合当前影视艺术的特点,更好地迎接时代的困难与挑战,一方面促进行业的发展与进步,另一方面推动文化大繁荣。

一、影视艺术的综合特点

(一)综合性。对于影视艺术来说,它是一个综合性的一门学科,需要各个专业的人相互合作,加强沟通,最后才能完成一部影视作品的创作。换句话说,导演不仅要懂得如何导演,同时还需要了解一定的表演知识,才能更好地指导演员进行角色的演绎,录音不仅需要懂得录音,同时还可能会兼职摄影,才能够与摄影之间形成较好的配合。国外的影视教育主要都是综合性地学习,学生以后走上的工作岗位都是与自身的喜好与机遇相关。而国内的影视教育对于各个专业进行了细分,这种模式导致学生学习的专业过于单一,不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在进行专业课的学习时,要求各专业的能力过强,而其他专业的知识没有过多的要求,或者说要求较低,这导致学生知识掌握的局限性。因此对于当前的学生应当进行综合性的培养,才能更好地培育更多优秀的影视行业的人才,推动行业的发展与进步[1]。(二)实践性。当前的各高校在进行影视艺术的教育时,往往会忽略学生的实践,一些教师认为在校期间应该给学生讲解较多的理论知识,只有对理论有充分的理解,才能更好地去实践。但是实践教学对于影视教育是较为重要的,像学习表演的学生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去演绎一个角色,只有通过多次的训练,才能掌握表演的精髓。学习声乐的学生不仅需要知道发声的原理,还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进行一个演唱的过程,才能对声乐进行系统性的学习。因此在当前的课堂上,教师应当注重影视实践教学的内容,通过多次实践,增强学生的专业能力,以后能够更好地做好工作,迎接工作所带来的困难与挑战。

二、影视编剧面对的困难与挑战

(一)影视圈的“碎片化”。当前的影视圈处于一种“碎片化”的状态,换句话说,就是一种回归个体的“个体化”。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个人体验成为了一种较为重要的因素,自身特点成为了影视作品的出发点与归属,这导致严肃性从身边逐渐撤离,影视作品变得更加得缥缈,不可捉摸。因此影视圈的“碎片化”是当前影视编剧所面临的挑战之一,只有更好地对作品进行演绎,对影视作品进行集中化,才能创作出更加优秀的作品,丰富人们的日常娱乐生活。(二)经费的缺乏。对于当前的影视行业来说,尽管一些编剧工作者可以创作出许多较好的剧本,但是由于经费的缺乏,一些企业往往都会选择一些成本较低的影视作品,导致许多优秀的影视剧本受到搁置,这也大大地降低了编剧进行创作的积极性。而且当前的市场上竞争日渐激烈,在进行剧本的投资时也往往存在着较大的风险,如何选择一个好的剧本并且能够获得较大的收益对于相关人员来说是一个较难的问题。因此经费的缺乏在一定地程度上成为了影视编剧的困难与挑战,只有足够的经费,才能更好地调动编剧的创作积极性,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2]。

三、相关的解决方向

对于当前逐渐“个体化”“碎片化”的市场,需要有一种强烈的力量对公共文化进行整合,重塑一种新的社会合力。要做到发展文化的合力,就需要处理好文化的一致性与差异性,在影视作品的创作中,应当制定合理的原则,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在遵循国家思想道德的基础上,巩固旧共识,凝聚新共识。在进行影视编剧时,要抓住作品当中的真善美,让人们从作品当中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重新拾起对生活的希望。同时在创作作品时,需要进行正确的三观的引导,并且通过遵循文化传统,一方面是对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另一方面是树立起人们的文化自信以及培养人们的文化意识。

四、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影视艺术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困难,对于相关的人员来说,应当从影视教育的根本出发,认识到影视艺术的综合特点,并且根据行业的发展趋势,找到当前编剧创作当中所存在的问题,并且通过合理的解决,促进行业的发展与进步。通过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弘扬正能量,帮助人们寻找生活中的真善美,树立人们的文化自信,更好地促进文艺事业的发展,丰富人们的娱乐生活。

参考文献:

[1]赖黎捷,赵红勋.“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影视教育的融合与分化[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8(01).

影视表演知识范文篇10

【关键词】影视艺术概论;教学;方法;探究

一、课堂讲授法

在《影视艺术概论》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用课堂讲授法向学生介绍电影理论、电影历史、经典影片、电影大师等内容。通过教师讲授和系统梳理,学生可以快速了解中外电影史发展脉络、主要电影流派。譬如介绍电影流派相关知识诸如产生背景、艺术特点、代表人物、代表作品、历史地位、获奖情况时,采用课堂讲授法可令学生迅速掌握这些最基本的影视知识。以外国电影史为例,通过教师讲解,学生了解到外国电影史的发展可以简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无声时期的电影,主要包含无声时期电影的形态特点、代表作品,以卢米埃尔兄弟、梅里埃的电影、苏联蒙太奇学派电影、欧洲先锋派电影为代表;第二阶段是经典叙事时期的电影,包含大制片厂制度下的经典电影叙事及其电影作品;第三阶段是现代电影时期,包含传统电影向现代电影转型期的重要代表作品,如《公民凯恩》等;第四阶段为高科技时代的电影,包含动画电影和科幻电影等。再看中国电影史,同样可通过讲授法令学生了解中国早期国产电影的特点及经典影片,譬如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优秀国产电影以《马路天使》《一江春水向东流》《小城之春》为代表。接下来介绍十七年电影的艺术特点及本阶段的优秀影片,如《林则徐》、《早春二月》。在新时期电影中主要介绍第三代导演到第六代导演的特点及其作品,可将第五代导演中的张艺谋和第六代导演中的贾樟柯作为重点来介绍,因为这两位导演都是目前影响最大、成就最高的导演之一。关于张艺谋,电影作品重点介绍其最优秀的电影,如《秋菊打官司》《一个也不能少》《我的父亲母亲》等,印象系列则可介绍《印象•丽江》《印象•西湖》《印象•海南》等。贾樟柯可重点讲授其《三峡好人》《江湖儿女》《山河故人》等代表性影片。

二、课堂参与法

除教师课堂讲授外,还可让学生适当参与到课堂讨论中,以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学习热情、主动思考的能力和独立判断的能力。譬如在讲授导演风格的时候,教师介绍同一故事由不同导演执导,作品风格和艺术水平有较大差异,以电视剧《红楼梦》为例,该剧有两个版本,一个是1987年中央电视台王扶林导演的《红楼梦》,简称央视版;一个是2010年李少红导演的电视剧《红楼梦》,简称新版。两个版本电视剧的取材和内容基本相同,但剧作风格、导演风格却很不相同,各有千秋。教师可选取电视剧《红楼梦》的经典片段《宝黛初见》作为案例,要求学生思考讨论,发表观点。讨论发现,多数学生认为央视版更为经典,表现在场景设计和演员表演两个方面。在场景设计方面,该版将现场众人的言谈举止都表现出来,既有主角林黛玉和贾宝玉的言谈举止,也有众人的说笑反应,因此是一个综合立体的见面场景。演员表演层面也表现不俗,陈晓旭把林黛玉清高孤傲的气质完美地表现出来,贾母则把祖母对孙儿的无比疼爱演绎得淋漓尽致。比较而言,新版《红楼梦》宝黛初见场景镜头中只有贾宝玉和林黛玉,其他人被排除在镜头之外,令观众无法了解现场的总体情况,因此在场景设计上和央视版有较大不同。但也有同学比较认可新版《红楼梦》,认为新版人物服饰华美,色彩和光线运用更符合现代年轻观众的欣赏趣味。学生讨论完毕,教师可对学生观点进行点评,既要说明自己的主观喜爱,更要客观地进行艺术比较,从演员表演、场景设计、气氛烘托、色彩光影、音乐配置等方面进行比较,以令学生对影视艺术有更深入的了解。

三、影视实践法

这种方法颇受学生欢迎,既具挑战性,又活泼有趣,还可增强同学之间的团结合作。学生可以任意分组,人数不限。经验显示,小组多为5到8人。对于编剧、摄影、剪辑、配乐等,学生自行协商各自分工。编剧往往是文笔较好的同学,剪辑通常用的软件有PR、会声会影、Vegas等,其中以PR最为专业。整个影视实践过程都需老师全程指导,譬如题材选择、剧本编写、演员表演、拍摄技巧、后期剪辑,主要包含以下几个环节:(一)分组选题环节。学生自行分组一般不需要教师指导,学生会按照宿舍或兴趣等自行分组。该环节教师主要进行选题和题材指导。鉴于学生身份,大多数学生会选取校园题材,譬如校园贷、网络游戏、网恋、校园霸凌、心理问题等。以校园贷题材微电影《果果的生日》为例,该剧讲述女大学生果果因为爱慕虚荣,深陷校园贷无力偿还,最终在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下,重新回归正常大学生活,感受到同学和老师浓浓的情谊。大学生沉迷网络游戏微电影《自赎》则讲述女大学生冉冉沉迷网络游戏,当舍友和班级同学忙于考研、求职时,她却不分白天黑夜在宿舍玩游戏,导致七门成绩挂科,最终幡然醒悟,找到自赎之路。校园霸凌题材微电影《校园霸凌》则讲述转学而来的女大学生朱悦遭到同班同学排挤和欺凌,最后在同学和老师帮助下,她认识到遭到校园霸凌的时候,不能一味忍让,而要向老师和同学求助,才不至于让坏人一再得逞。这三部微电影都是校园题材,都非常贴近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二)剧本写作环节。剧本乃一剧之本,其地位十分重要。剧本写作质量好坏直接关系拍摄效果。鉴于学生为中文系学生,文笔较好,这一点无需多虑,但大多数学生没有写剧本的经验,因此不少小组写出来的剧本初稿不是剧本,而是故事梗概,或者类似于小说形式的文本;也有的虽然具备了剧本的特点,但不是分镜头剧本。这时教师需指导学生进行修改,包括剧情故事、人物关系、写作形式和镜头语言的修改。(三)作品拍摄环节。接下来是拍摄环节,演员多为学生自己,拍摄器材多为智能手机、单反相机。因是校园题材,所以拍摄场所主要在大学校园,如食堂、教室、宿舍、校园,学生可随时就地拍摄,较为灵活自由。和社会上的影视制作单位比较起来,学生作品往往充满了创意思维,形式灵活生动,学生借此拍出了自己的生活、困惑、思考、梦想和青春。虽然学生们拍摄的作品尚存缺点,但学生都对此种实践形式非常喜欢,且收获颇丰。(四)作品交流环节。当学生拍摄完成之后,教师可以选择没课的晚上或者周末进行作品展示与交流,组织班级同学以观众身份观看他们自己拍摄的电影。每放完一部作品,由学生进行点评。在关闭灯光的教室里,观看同学自编、自导、自演的影片,该种形式的观摩、交流和学习经历注定令学生终生难忘。在欣赏他人影片长处和看到自身影片短处时,对影片的鉴赏能力获得很大提升。在同学点评交流完毕后,由教师进行点评,教师可从学生作品的选题、编剧、表演、配乐、画面、剪辑、字幕等多方面发表自己的见解。此种形式的影视实践作品既可作为学生平时作业,纳入成绩测评与考核,也可从中选取优秀作品参加学校、省市乃至部级比赛。实践经验显示,学生拍摄的优秀作品思维具有较强创新性、剧本写作趣味盎然、拍摄手法独特生动、剪辑技巧新颖另类,目前已有多部作品参赛并获奖。

四、评论写作法

影视批评是指批评主体在影视鉴赏的基础上,依据影视理论和批评方法,对影视艺术家及其作品进行科学的、客观的、全面的分析、比较、研究,从而做出价值评判。这对本科生而言,有一定难度,但教师可引导学生先从影视鉴赏入手。引导学生了解影视鉴赏的基本方法和角度,目前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影视艺术的鉴赏角度,一种是文学艺术的鉴赏视角。影视艺术的鉴赏角度主要包含视觉元素、听觉元素、演员表演、导演风格等,文学艺术的鉴赏角度主要包含故事情节、叙事线索、主题蕴涵、细节情境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撰写评论,步骤如下:(一)确定兴趣影片和影片兴趣点。学生首先找出影片的兴趣点,这个兴趣点就是论文的切入点,从此切入点深入下去,可首先确立选题,将兴趣点进行理论提炼,进而拟定标题。(二)围绕兴趣点展开论述。接下来就是展开论述的过程,围绕这个兴趣点从哪几个角度、哪几个层次入手展开阐释,可先列出提纲,确定每个提纲论述的问题,进而确立小标题。标题须是对所要阐述问题的概括性表述。(三)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学生论文写作过程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就是查阅资料,这些资料应包含两类:第一类,关于影片的相关资料,如影片的制作、票房、获奖、评价、拍摄等;第二类,关于影片的研究资料,即学者们对该影片的研究成果和研究现状。唯有掌握现有研究成果和现状,方能知道自己的研究创新点在哪里,以便在论文中深入阐释。(四)论文写作环节。在该环节,学生很容易写成影片观后感。教师要指导学生注意,论文写作思维及语言表述都和读后感截然不同。就写作思维而言,它和文学作品天马行空的写作思维不同,论文写作思维是一种理性规范的思维方式,要对照所阐释问题的逻辑顺序,逐步展开论述,要求层次清晰,语言表述规范准确,简洁凝练,避免出现口语化表述。

参考文献

袁玉琴、谢柏梁2005《影视艺术概论》,中国电影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