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审计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9 11:35:31

债务审计

债务审计范文篇1

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存在问题

有限资源降低审计质量。地方政府性债务时间跨度长、数据多且分类复杂,涉及对象多、被审账表和资料内容复杂,而审计时间较短,导致时间紧、任务重。此外,参与审计的人员有限,外加很多地方审计队伍审计人员并非审计专业出身、审计功底薄弱,难免会出现一些责任心不强的审计人员忽略掉一些重要数据的查证工作,只顾一味的赶时间、抓进度的现象,审计质量大打折扣。审计队伍整体素质不高,降低审计效益。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需要掌握多种审计方法、多种学科的知识,同时要求审计人员应具有区别于一般的政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创新能力。目前,我国地方审计机关的审计人员知识结构并不全面,缺乏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传统的财务审计人员总体上较为偏重研究财务知识,缺乏对财政、金融等现代经济所需的专业知识,在审计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习惯性用旧思路审视、查找问题,极大程度的降低审计效益。独立性不够,削弱审计免疫力。独立性是保障审计工作顺利开展的先决条件,而各地方政府债务资金审计常采用“同级审”的方式,难以保障审计独立性。一方面,审计部门形式上难以独立,审计机关同时接受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的领导,这就形成了“审计-领导”关系相冲突的矛盾,即审计部门审计政府有关部门,同时又受本级政府领导,形式上难以独立,进而影响其权威性。另一方面,审计部门精神上也难以完全独立。审计机关及其人员的经济政治利益及社会地位等都与本级政府密切相关,致使在审计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干预。外加中国人对“人情”、“关系”的看重,审计机关更倾向于避免与本级政府发生冲突,以致所做出审计披露的强度和力度大打折扣。审计机关的作用无法量化,降低审计认知度。当前,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为不定期审计且多数停留在事后审计,审计机关在地方政府举债融资前的参与可能被个别地方行政机关说成是干涉地方政府事务,因此无法对项目的款项付款之前进行严格把关,通过比较审计建议前后的效果量化审计机关的作用,使审计效益一目了然,增加地方政府及公众对审计机关的倚重,有效避免损失的形成。审计工作方案存在缺陷,降低审计有效性。审查账目和相关资料是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不可缺少的工作。由于政府不同层级及不同部门之间利益的博弈,难以避免做假账、伪造资料事件发生。审计工作方案的不完善,加之部分审计人员缺乏审计责任心及经验,容易出现单纯的审查被审单位提供的账表的局面,导致无法有效地查处违法占用资金、截留项目资金等腐败问题,致使审假成真,难以充分发挥审计查错防弊的作用。

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的对策

创新审计模式。审计署应统合全国审计系统的力量、上下联动,结合预算执行审计、经济责任审计、金融审计等与地方债务审计存在内容交叉和数据相关联的项目审计,组织不同级次和不同领域的债务审计,力求建立信息共享机制,统一口径,有利于在时间、人力资源有限条件下获取较为充分的审计证据,全面把握地方政府性债务信息,充分发挥审计的查错防弊功能。建设高素质的审计队伍。为确保审计质量,审计机关应注重选配精干人员的录用。同时,为充分有效地发挥审计职能、提高审计效率和效果,要加强培训。引导审计人员树立主动学习和终生学习的理念,刻苦钻研业务,加强理论学习,相互沟通交流,同时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促进审计观念创新,推进审计手段和方法创新。努力向政治素质高、业务素质高、职业素质高的审计队伍迈进。科学引入注册会计师审计。针对政府审计独立性不够,为保障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应当科学适当引入注册会计师审计,让注册会计师及其所在事务所成为新“委托-”环节的方,直接接受政府审计机关的委托对地方政府性债务进行审计。政府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对竞标的会计事务所的专长、资质和信誉等做出评价,选出服务质量高、收取审计费用合理的事务所参与审计。为了增强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所收的审计费用应避开审计对象所在的政府由上级政府部门或审计部门直接拨付。实行“交叉审”与“上审下”相结合。要解决难以提高独立性的问题,应该把“同级审”的单一型模式改为“上审下”、“交叉审”相结合的混合型模式,有利的避开本级政府的干预和影响。在采取“上审下”、“交叉审”模式的过程中,由于执行审计的机构不再与被审计单位产生政治和经济方面的直接联系,也可以避开“人情”、“关系”的干扰,这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同级审”方式的弊端,为审计人员提供更好的独立性,使审计人员客观的做出判断,充分发挥好审计的免疫能力。实行事前审计与事中审计相结合。审计机关应扩大审计范围,提前介入举债决策过程,在举借债务部门提交报告这一阶段就参与进来。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把可能出现的问题消灭在萌芽中,还可以服务于以后的事中、事后审计,使审计起到全过程、全方位监督的作用,有效降低债务风险。另一方面,可以量化审计工作,审计之前应付款多少,审计之后实际付出多少,从而形成鲜明对比,突出审计作用。外加建立健全信息披露机制,及时、全面、准确公开审计结果,最大程度的做到信息公开化,体现出对社会的责任感,势必会提高审计的认知度。延伸债务资金审计。对地方债务的审计不能简单地停留在账表数据,衡量偿债风险也不能单纯的借助于债务余额与地方财政可用财力之比而应该从多方面加以分析。审计人员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疑点,应及时延伸到有关单位和相关人员进行查证。例如追踪债务资金的使用过程,关注资金流向的每个环节,落实资金的到位情况和使用效果。衡量债务风险要统观全局和局部,债务总量处于警戒线以下不一定局部地区也处于安全区。例如2010年底,我国地方政府整体债务率为70.45%,但有19.9%的市级政府和3.56%的县级政府的债务率高于100%,分别占两级政府总数的19.9%和3.56%,超出警戒线。同时要结合被审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借助负债结构、偿债能力等指标,从成本、效益等多方面分析债务风险。例如审计过程中不能片面的地凭负债规模定论风险,也要关注与之密切相关的偿债能力问题,审查资金的来源是否充分,关注资金在使用过程中是否存在举债手续不规范、债务资金与项目建设进程用款不一致、资金投向不符合规定用途、举债资金闲置、挪用等影响资金使用效益的问题,以确定举债的合理性,是否符合经济发展需要。审计机关应对债务资金进行跟踪审计和定期检查必要时可将债务审计作为年度审计实施,确保专款专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充分发挥好审计监督的作用。在审计的最后,应重视管理建议书的出具,审计机关作为防范与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的“防火墙”,通过定期进行债务审计,在充分分析债务风险和债务资金的管理水平上,提出如何有效加强债务管理,从而化解债务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建议,发挥好审计的建设性作用。过度举债会成为制约地方经济社会稳定与发展的消极因素,形成巨大的债务风险和诚信危机。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可以及时发现国家经济社会运行过程中由地方政府性债务引发的各种隐患,有效预防危害的发生,保护国民经济健康持续的发展。

本文作者:张颖工作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会计学院

债务审计范文篇2

一、地方债务的构成及特点

地方债务由直接债务和或有债务两个部分构成。直接债务是由地方政府出面直接举借的或为法律、合同所确认的政府负债,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会发生的偿债义务,因而具有确定性;或有负债是由于经济、社会中公共风险可能向政府转嫁而形成的,是由某一个别的事情引起的,而这件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因此具有不确定性,有显性与隐性之分。

虽然或有负债目前还不是地方政府的直接债务,但它是潜在风险很大的债务,因为或有显性债务在借款人无法偿还的情况下,或有隐性债务在地方政府出于“道义”或公众压力承担还债责任的情况下,都会变成政府直接显性债务,这将会引发地方政府局部性债务向全局性债务风险的演变。

二、地方债务的现实状况及高负债的危害

资金短缺始终是困扰地方经济发展的长期性问题。因此,各级地方政府和企业利用一切机会,采取多种方式招商引资。在这种环境中,政府国外贷款和国内社会资金的品种与金额逐年增加,在各个地区和行业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经济事业的发展。但是,由于地方长期举债,铺摊子、上项目、搞形象工程,寅吃卯粮,地方债务尤其是基层负债,已成为影响地方经济发展和基层政权运转的一个突出问题。

(一)直接债务数目庞大

1、从国家有关部门已公开的资料来看,地方负债是普遍的,债务是很沉重的。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地方债务课题组粗略统计,我国目前地方政府债务至少在10000亿元以上,其中,地方基层政府(乡镇政府)负债总额在2200亿元左右,乡镇平均负债400万元。对鄂豫川晋吉五省县乡的调查发现,四川省2000年末仅乡镇债务余额就达195.71亿元,相当于当年全省地方财政预算内收入的83.7%,比1999年增幅高达24.64%;当年全省有负债的乡镇高达4172个,占实际建制乡镇的82.56%.河南省1999年债务规模超过1000万元的乡镇179个,2001年乡镇政府直接债务42.49亿元,相当于当年全省乡镇财政收入的72%,90%以上的乡镇有政府债务。

2、从审计结果来看,地方负债高企的现象是不容忽视的。去年,我们对西北两家省会城市的财力情况调查发现,地方的债务余额已大大超过地方政府的可支配财力。如,截止2003年底,甲市本级的负债余额为595392万元,其中国债转贷资金占总债务的10%、国内外贷款占总债务的75%、基建拖欠款占总债务的3%、其他债务余额占总债务的12%,是市本级可用财力的1.31倍、可用建设资金的4.75倍;乙市本级的负债余额为368887万元,是市本级可用财力的1.38倍、可用建设资金的5.39倍。如果上述两市的财力增长在未来的两年内没有较大的快速增长,那么在2007年的还债高峰期可能出现没有资金用于城市建设和正常维护的尴尬局面。

(二)或有债务总量不清,但规模惊人,潜在风险很大

由于政府任期制,地方政府往往从政绩出发,认为或有债务不需要本届政府偿还,因而有意不披露或有负债。再加上目前政府的债务统计只限于直接债务,未包括或有债务,致使中央政府至今无法掌握地方或有债务的真实规模,但有关专家估计,地方或有负债的金额并不在直接债务之下。

我国的地方债务风险一旦形成并引发地方财政支付危机,一方面将会大大限制地方政府对公共产品的投入,使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难以改善,延缓地方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国有企业破产财政兜底、下岗人员生活费和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等支出缺口,不仅会影响政权运转、群众生活,严重的将会使国家金融和经济安全、社会稳定等遭受巨大的冲击。从国内看,广东的国投事件就是或有负债显性化的一个很好的例证;从国外看,80年代至90年生的拉美债务危机、墨西哥金融危机、东南亚金融危机、俄罗斯金融危机以及巴西金融危机、阿根廷经济破产都表明,财政是社会经济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发生财政支付危机是导致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直接或重要的原因。

当然,本文并不是要反对地方举债,毕竟适量的债务有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但不赞成地方政府靠“借债过日子”(仅指过度举债),以免引发地方乃至国家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

三、地方债务的形成原因

造成地方举债的因素很多,既有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观一面,又有配合国家推行积极财政政策客观的一面;既有改善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经济原因,又有盲目追求政绩的政治动机。归纳起来,大概可以分为以下三个主要方面:

(一)求发展或显政绩是地方举债的根本原因。

自1992年以来,以邓小平的南方讲话为契机,以及在其后的财政、计划、物价等一系列市场化、分权化的改革和赶超战略的驱动下,开始自主地发挥资源配置的功能。这时候,互相攀比以及追求政绩成为地方领导人全面介入经济领域的一种动力。在预算内财力无法满足支出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就开始大量举债进行建设。举债初期,在宏观经济处在需求较旺的前提下,取得比较明显的成效,培植了财源,改善了投资环境,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但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通货紧束、消费不足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由于举债的惯性和中央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地方债务日益严重的问题开始凸显出来。

(二)收支不平衡是地方债务产生的主要原因。

1、财政收入增长乏力。主要表现在:一是新的税源培育缓慢,财源不足。二是经济结构不合理,调整未到位,尚未普遍形成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的产业链。服务业的整体水平也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三是能源紧缺,加大了生活、生产的成本,阻碍了地方经济的前进步伐。

2、地方财政支出压力逐渐加大。主要表现在:一是财政供养人口增多。二是国债项目要求地方资金限期配套到位,在许多“吃饭财政”的地方无疑又平添了一项硬性支出。三是国企改革遗留问题负担重。如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形成了巨额的粮食企业财务挂账,给地方政府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去年对东部某经济强省的粮食风险基金筹集和管理使用情况进行审计调查时发现,1992年4月至1998年5月的新增粮食财务挂帐和其他不合理占用贷款97.34亿元、1998年6月至2004年5月的粮食企业财务挂帐总额48.61亿元。

(三)体制改革不到位是导致地方债务增加的直接原因。

1、财政体制改革不彻底。1994年实行分税制时,并未对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事权进行实质性调整。此后,虽然对这两级政府之间的事权进行过调整,但总的趋势是事权向地方下放,而财权往中央集中。据统计,1994年以来分税制的实施,使得中央财政收入占全部财政收入比重由1993年的22%上升到2001年的51%.如果以这两年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按照收入“六四分成”的比例计算,中央财政的比重应在60%以上。与此同时,省政府对基层政府也是实行事权逐步下放财权不断上收的做法,自1994年以来,每年省级政府对县乡级财政的集中程度平均提高2%.这种事权与财权划分的不对称,并没有通过中央对地方的一般转移支付予以纠正,必然造成地方债务逐渐增加。

2、行政管理体制不科学。一是中央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往往采取“一刀切”的措施,无法因地制宜。地方财政由于没有税收自主权,财政支出制度由中央统一制定,因而无法符合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各地的实际支出能力和需求,导致落后地方的财政入不敷出。二是尚未建立科学完整的绩效考评体系,人事任免缺乏与干部功过直接挂钩。由于我国的干部任免制度,地方政府官员都热衷于追求政绩,即便是贫困的县乡,也致力于争投资上项目大搞政绩工程。地方政府盲目的短期行为不仅不利于经济的发展而且浪费了大量的财力、加重了地方负债。党的“十六大”在加强对权力的制约中要求审计部门发挥监督作用,审计系统近年来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离任审计,但干部的任免还没有过审计关,人事的绩效考评体系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四、防范地方债务恶化的对策

(一)建立完善的分税制财政体制,以事权为中心合理分配中央和地方的财权。

1、调整中央和地方财政比重。既要保证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又要充分发挥地方的积极性。不宜片面强调提高中央财政比重。应根据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情况区别对待,经济发达地区,中央应降低税收返还比例,对中西部地区,中央应提高税收返还比例。地方政府也应改革和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改变省市集中财力过多的情况,增强基层县乡财力。

2、完善地方税收体系。在保证中央适当集中的基础上,赋予省级政府的税权,将一些区域性强、不影响经济发展全局和分配格局的地方税种管理权限下放给地方。

3、实现事权的合理配置。明晰中央与地方事权,并以事权为中心合理分配中央与地方的财权,建立完善的转移支付制度。同时,地方政府应退出一般竞争性领域,使其投资收缩在公共工程、基础设施、公益性项目上,而省级部门对于一些重要的投资项目应有限参与。

(二)规范各地政府举债行为,设立偿债基金,规避债务风险危机。

1、控制债务规模。首先要强化政府债务的归口管理。进一步明确财政部门在政府债务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实行举债批准制度,防止各部门各自为政的多头举债行为。其次要债务公开、透明。不仅要举债主体、规模要公开,债务的投向、使用效果也要透明。

2、设立偿债基金。各级政府应在建立社会主义公共财政的政策框架下,以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为重点,从落实偿债资金入手,结合预算编制改革,逐步把政府债务纳入预算管理,建立起一套科学有效的政府债务管理机制,以预算约束举债和还债行为,实现地方财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里可以参考广东省政府的做法,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关闭广东省国际投资公司后,广东省政府每年在预算内根据一定比例提取了金融风险基金,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社会危机。

(三)推行离任审计,健全以人为本的干部管理行政体制,精兵简政,探索公共服务外包制度。

人事录用制度上采用“职位分类”,按位定人,避免走入“膨胀-精简”的怪圈。干部任免制度上,要建立绩效评估机制,过审计关,综合评定干部的业绩,而不仅仅靠政绩工程;造成严重损失浪费的,应追究领导责任,就地罢免。探索公共服务外包的做法,利用多种途径和有效载体分流在职机关干部职工,尽量减少财政供养人员。

债务审计范文篇3

一、债务重组审计的特征

《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中对债务重组的定义为:债务重组是指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者法院的裁定做出让步的事项。新准则强调了债务人处于财务困难的前提条件,并突出了债权人做出让步的实质条件,排除了债务人不处于财务困难条件下的。处于清算或改组时的债务重组以及虽修改了条件,但实质上债权人并未做出让步的债务重组事项,比如,在债务人发生困难时,债权人同意债务人用库存商品抵偿到期债务,且不调整偿还的金额和时间,实质上债权人并未做出让步,则不属于债务重组。因此,对债务重组的审计有别于对其他会计要素的审计。它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一)债务重组审计对象具有复杂性

债务重组审计是财务报告审计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但它本身便是一个大概念。包括债权人、债务人两个方面。因此,注册会计师对其进行审计时,要系统分析、统筹兼顾,凡是客户的债务重组即以资产清偿债务、将债务转为资本、修改其他条件以上3种方式的组合等方式所涉及的各种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情况,均应作为审计对象。

(二)债务重组审计目标具有交叉性

债务重组审计目标可以从3个方面来考虑:

1评审债务重组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一方面,注册会计师应结合采购与付款循环包括采购和付款两个方面进行审计。在内部控制健全的企业,与采购相关的付款交易同样有内部控制目标和内部控制,注册会计师应针对每个具体的内部控制目标确定的内部控制实施相应的控制测试和交易的实质性程序测试。付款交易中的控制测试的性质取决于内部控制的性质,而付款交易的实质性程序的实施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关键控制是否存在以及控制测试的结果。另一方面,注册会计师还应结合销售交易特别是赊销业务的控制目标、内部控制和测试来评审债务重组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

2审查债务重组的会计记录的真实性和正确性。审查债务重组的确认是否符合真实;公允价值的运用是否正确;债务人和债权人的会计处理是否准确。

3审查债务重组所涉及的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情况在财务报告中的分类列示的合规性和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的恰当性等。

(三)债务重组审计风险具有特殊性

一般来说,客户经营业务越复杂,其固有风险越高,因而对其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健全提出的要求也越高。修订后的新《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所涉及定义的不同、债务重组方式的整合、债务人和债权人的会计处理的变化还有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等新规定,对我国广大会计审计工作者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同时增加了会计责任的风险。因此,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债务重组审计的各种测试程序中,应始终保持高度的职业谨慎态度,努力提高风险意识,以便对客户相关债务重组会计处理的合法性、合规性、真实性和正确性做出结论,并就其对客户整体财务报表的影响程度发表审计意见。

二、对债务重组审计的几点思考

针对债务重组审计的以上特征,注册会计师在具体操作时,应在熟悉各种法规、准则的基础上,善于思考,并合理应用各种审计技巧,顺利完成审计目标。

(一)熟练掌握债务重组准则的新规定

债务重组交易具有复杂性,加之会计相关法规的交叉性,要做好债务重组的审计工作,注册会计师必须加强相关法规、准则的系统学习。具体包括债务重组的界定、前提条件、公允价值的运用、债权人和债务人的会计处理以及债务人债务重组收益的确认、披露等多方面的内容。只有具备了相应的专业能力,才能在审计过程中做到独立、客观和公正。

(二)适当引入审计风险模型

注册会计师审计是一种风险高、责任重的职业,针对债务重组的特殊性,面对复杂多变的审计环境,注册会计师应当注意合理规避审计风险。1、注册会计师应评估债务重组交易的固有风险是否为高水平的。2、注册会计师应评估相关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有效。3、注册会计师应合理确定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如果注册会计师认为该水平不令人满意,或债务重组业务在客户全部经济活动中发生的概率很小,注册会计师可以采用详查法对债务重组业务进行审计。

(三)重视债务重组中公允价值的使用影响

注册会计师应审阅债务重组业务有关的协议、合同、票据以及其它有关文件,以判断债务重组会计处理的正确性。特别地,对涉及关联交易的债务重组,注册会计师应尤为重视,因为关联方交易中交易价格的选择带有很大的弹性。因此,注册会计师对关联双方的债务重组的审计应采取详查的方式,以降低审计风险。注册会计师应在取得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的基础上,对关联方之间债务重组中存在的弄虚作假的欺诈行为予以披露,有效防止公允价值被滥用而产生严重的利润操纵问题,以保证债务重组中公允价值的有效使用。

(四)审查债务重组损益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注册会计师审计时,1、审查客户确认的债务重组收益是否准确,是否真实、准确地增加当期利润以及提高了每股收益,因此应审查利润表相关项目。2、审查债务重组中的债务人是否同时减少了资产和负债,影响了资产负债表,差额部分计入了当期损益,又影响了利润表。审查债务重组中的债权人是否在一项资产增加的同时另一项资产相应减少,影响了资产负债表,差额部分是否计入了重组损失,又影响了利润表。3、审查债务重组收益和债务重组损失在编制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项目时是否作为净利润的调整项且。由于债务重组并不是企业的经营活动,对于债务人发生的债务重组收益计入营业外收入,而将债权人发生的债务重组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但债务重组损益对当期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并没有产生影响,因为它并没有给企业带来现金的流入与流出。

(五)谨慎发表审计意见

注册会计师对债务重组审计后,应视其对客户财务报告的影响程度发表审计意见。

注册会计师如果发现客户已经调整账户,可以发表无保留审计意见。

注册会计师如果发现客户在债务重组中弄虚作假,应视其对客户财务报告的影响程度发表中肯意见,予以充分披露,并提醒广大信息使用者注意该类事项,以防范审计风险。

债务审计范文篇4

第一,债务重组审计具有交易事项的偶发性。债务重组在市场经济中并不少见,但对于特定被审计单位的特定会计期间而言,毕竟是偶发的经济业务,在审计方法上,宜采用详查法,由经验丰富的审计人员对所发生的该事项作全面审计,从而有效地降低审计风险。

第二,债务重组审计涉及面的广泛性。债务重组事项关系到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利益,在债转股中,涉及到银行、资产管理公司和企业等多方面的利益关系,在企业“内部人控制”问题还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的情况下,企业可能通过做假帐等手段将盈利人为地制造为亏损,损害债权人的合法利益,审计作为综合性的监督约束力量,理应发挥其作用。

第三,债务重组审计类型的多样性。债务人处于正常生产经营条件下和处于清算或改组时,审计的内容不尽相同,这是由于不同条件下的会计计量、确认和披露的不同所决定的。前者属于持续经营状态,应遵循一般的会计核算原则和方法,后者属于非持续经营状态,应遵循特殊的会计准则。

债务重组审计的特殊性,决定其审计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了解控制环境,审查企业披露的债务重组事项是否确实存在或发生。内部控制是被审计单位对其经济活动进行组织、制约、考核和调节的重要工具,内部控制制度对企业内部各种组织机构规定了相应的职责与权限,审计人员通过取得并审阅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管理当局会议记录等,查明被审计单位在报告期内是否发生债务重组事项,以确定债务重组事项是否真实存在。

2、检查企业债务重组的方式与具体内容。形成债务重组方案有以下几种形式:(1)由债权人和债务人双方订立合同、协议形成;(2)由有关职能部门审批同意形成;(3)由法院裁决形成。通过检查与此有关的合同、协议、批文和法院裁决文件等,查明债务重组事项的合法性,分析其中的关键条款,了解具体内容,确定债务重组的方式和债务重组日,对债务重组所涉及的重要资产或债务,可向有关方面发函询证,要求核实被审计单位的帐面记录是否正确,有无发生差错或弄虚作假行为。

3、审查债务重组事项的会计记录,确定其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具体来说:

(1)复核审查债务人以低于债务帐面价值的现金清偿某项债务,债务人是否将重组债务的帐面价值与支付的现金之间的差额,确认为资本公积。如果作为重组收益,计入当期损益,是否按规定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处理。复核审查债权人是否将重组债权的帐面价值与收到现金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当期损失,如果债权人计提了减值准备,检查是否相应地冲减减值准备。

(2)复核审查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清偿某项债务,债务人是否将重组债务的帐面价值与转让的非现金资产帐面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之和的差额,确认为资本公积或当期损失,有无按公允价值确认非现金资产的转让损益。检查债权人是否按重组债权的帐面价值作为受让的非现金资产的入帐价值,有无确认债务重组损失。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3)复核审查债务人以债务转为资本清偿某项债务,债务人是否将重组债务的帐面价值与债权人因放弃债权而享有的股权的帐面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资本公积。审计人员应当在研究、分析被审计单位的合法文件和具体内容的基础上确定债务重组日以及被审计单位在债务重组事项中所处的身份,区别债务人是股份有限公司或其他企业,分别采用与债务人身份相对应的会计处理方法。检查债务人有没有按公允价值与重组债务的帐面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债务重组收益,如有,是否作追溯调整。审查债权人是否按重组债权的帐面价值作为受让的股权入帐,查明债权人有无发生债务重组损失。

(4)复核审查债务人以修改其他债务条件进行债务重组,重组债务的帐面价值大于将来应付金额,债务人是否将重组债务的帐面价值减记将来应付金额,减记的金额是否确认为资本公积;如果重组债务的帐面价值不大于将来应付金额,债务人是否作了帐务处理。对未发生的或有支出,查明债务人在结清债务时,是否确认为资本公积或债务重组收益。

如果重组债权的帐面价值大于将来应收金额,检查债权人是否将重组债权的帐面价值减记将来应收金额,减记的金额是否确认为当期损失。还应查明,如果重组债权的帐面价值不大于将来应收金额,债权人是否作了帐务处理。对未发生的或有收益,应当查明债权人在计算将来应收金额时是否包含进去,或有收益收到时,是否作为当期收益处理。

(5)复核审查债务人以混合重组方式清偿某项债务时,查明债务人是否先以应支付的现金、非现金资产的帐面价值,债权人享有股权的帐面价值冲减重组债务的帐面价值,然后再按前述相关的规定进行处理。查明债权人是否以先收到的现金冲减重组债权的帐面价值,再分别按受让的非现金资产和股权的公允价值占其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对重组债权的帐面价值减去收到的现金后的余额进行分配,以确定非现金资产、股权的入帐价值。

要注意的是,以混合方式进行债务重组时,应当考虑相关的偿债顺序。一般来说,应当先以资产清偿债务,最后考虑修改其他债务条件。如果以一部分现金清偿债务,一部分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则先以现金清偿,然后考虑以非现金资产清偿。

4、检查有关债务重组信息的披露是否恰当。被审计单位无论作为债务人还是债权人,都要按规定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债务重组的信息。检查债务人是否披露债务重组方式,以及与实际发生的方式是否一致;检查因债务重组而确认的资本公积总额是否披露,但不要求分别披露每项债务重组确认的资本公积;检查将债务转为资本所导致的股东(实收资本)增加额和因债务重组而产生的或有支出总额是否披露,但不要求分别披露每项债务重组所导致的股东(实收资本)增加额和每项或有支出金额。

债务审计范文篇5

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全省村级债务审计清理的通知(政办电〔〕54号)要求,为做好我县村级债务审计清理的各项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审计清理目的和政策依据

通过全面审计清理,掌握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债务底数,摸清债务结构、类型、用途,锁定旧债,遏制新债再生。同时,加强村级财务管理,规范村级收支行为,严肃财经纪律,为逐步建立保障有力的村级组织运行机制创造有利环境。

自查和审计工作应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认真做好村级债务的清理核实。主要政策依据是《国务院关于年深化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发〔〕24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坚决制止发生新的乡村债务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办发〔〕39号)以及《省人民政府关于积极稳妥化解村级债务的通知》(政发〔〕21号)、《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化解村级债务的若干政策性规定》(办发〔〕1号)等。

二、审计清理对象、范围、内容和方式

(一)审计清理的对象和范围。本次清理的对象为年底乡镇财政所(经管站)和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延伸审计和调查对象为村级债权债务相关的单位、企业和个人等。

(二)审计清理的内容

1、清理债务的真实性。以年全省村级债务清理后的锁定换据(以下简称“锁定换据”)为基础,逐笔核实乡镇财政所代管核算账内所反映的账证表、债务合同、借据等资料的真实性、有效性和合法合规性,审查有无错报、虚报债务等问题,查清债务的真实状况。

2、清理债权的有效性。以锁定换据为基础,逐笔核实乡镇财政所代管账内所反映的账证表、债权合同等资料有效性和真实状况。审查有无虚假债权、是否为有效债权、是否存在不真实的问题。

3、清理债务总额及构成。在核实锁定换据基础上,查清年至年底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新增债务、类型、用途,偿还债务数额,逐笔核实新增债务、偿还债务情况,清理锁定截止年底村级债务总额、构成和举债用途。

(三)审计清理的方式。审计清理实行“上审下”、“交叉审”、“同级审”三结合的方式进行,清理工作分自查和集中汇审两个阶段进行。各乡镇(场、区)接到通知后,迅速组织相关部门、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进行自查,整理相关账目、凭证等资料,填写自查表格,向审计组提交自查报告。省审计厅组织审计组于3月24日赴我县集中汇审,集中汇审工作年6月底以前完成。

三、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审计清理农村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债权债务是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维护农村稳定,促进农村发展的需要,是清理锁定村级债务、规范村级财务收支、保障基层正常运转的根本措施,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各乡镇(场、区)要充分认识村级债务审计清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真扎实地做好这项工作。

(二)加强领导,积极配合。县已成立领导小组,各乡镇(场、区)必须高度重视,乡镇(场、区)长负总责,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财政、经管等部门要在认真清理核实、自查上报的基础上,加强协调,积极主动配合审计机关做好审计清理工作;不得虚报债务,弄虚作假,对违反债务清理工作要求的单位、人员,应追究相应责任。

(三)做好债务数据自查工作。各单位要严格按照省政府要求进行自查(账内、账外),对年村级债务清理中由于漏报、有争议等原因未列入清理锁定换据的债务,也一并自查,按时按要求上报省审计厅审计小组。

债务审计范文篇6

同志自参加工作以来,始终保持和恪守坚定执着的治立场,大公无私的道德情操,蓬勃昂扬的精神状态,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在本职岗位上勤学苦练,兢兢业业。他在部队工作期间,多次荣获优秀士兵、优秀干部等表彰,二次荣立三等功。2005年9月被武警总部评为“十五”期间审计战线先进个人。2006年转业到审计局金融审计处工作后,该同志依然保持了军人退伍不退色的作风,工作中任劳任怨,从不计个人得失,五年来,他先后参加了29个审计项目的审计工作,并负责这些项目的数据采集、分析及AO案例的编写工作。其中,他还担任了成都传媒集团、温江区农信社、彭州市国土、成都银行与成都农商行中小企业贷款调查等9个项目的审计组长,出色的完成了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崇尚实干,狠抓落实

在审计中,同志严格按照审计工作方案的内容和上级审计机关的要求,高标准高质量严要求,加班加点,按时完成现场审计工作任务。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审计准则》,严格规范审计工作程序。他准确把握审计工作的切入点,将审计人员的视点、领导关注的重点、财政等职能部门重视的热点、群众期盼的焦点问题有机结合起来,紧紧围绕如何促进地方经济建设、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有效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这个中心议题开展审计调查研究,做好专题分析。针对地方政府性债务的规模、投向、结构、成因和化解债务风险建议等方面进行有理有据、入情入理的专题分析,在分析中既有审计数据的有力支持论证,又有较高层次和较深理论水平的分析探讨,更有针对性、操作性、实效性强的审计建议,做到专题分析视角准确、思想新颖、见解独到,分析深刻,说理透彻,建议可行,成果丰富。

二、勤学苦干,认真细致

按照《国家审计准则》、《审计档案准则》的有关要求及审计署新下发的审计文书规范格式,在审计档案归集整理上追求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同志做到每卷档案内容完整、真实可靠,干净整洁,能够准确无误地记录和反映审计工作的轨迹,并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检验。

同志深刻认识到干工作除了业务知识与工作技能外,更主要的是工作态度与责任性。为此,他认真向先进模范人物学习,加强自身锻炼,提高自身素质,以良好的工作态度对待每一个人,做到和气、关心、体贴、温暖。工作中承担自己的责任,认真对待每一件事,对待每一项工作,负责到底,做好任何工作。对自己做到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讲诚信、肯奉献,爱岗敬业。他以不平凡心做好平凡工作,每一细节都认真仔细反复看,尽量保证不出错。几年下来,他经手事件,无一遗漏,件件有据可查,令同事与客户不得不佩服他工作的认真细致了。

三、开拓创新,爱岗敬业

工作中同志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创新审计技术与方法,大力开展计算机审计。债审前期,针对政府性债务审计报表表1、表2、表3明细数据单位众多,归集汇总困难,且纵向相临年度间债务人、项目数据无法校验,给填报、校验和汇总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和风险的实际情况,该同志利用加班时间,编写了“市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报表表1-3数据归集软件”、“市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报表表1-3汇总软件”,有效地解决了各填报单位数据归集、分组汇总及相临年度间纵向校验等问题,提高了填报工作的准确性和效率性。该方法得到了省厅的采用、转发和表扬。

在试汇总过程中,同志先期就采用了归类分析,计算机语句表达,批量复核、分析、修改的计算机审计方法,达到了事倍功半的效果。确保了我市上报的债务数据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受到了省厅与特派办的一致好评。

四、舍小家为大家无怨无悔

债务审计范文篇7

所以,由于此次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时间紧、质量标准要求高。下午把各有关单位的分管领导和财务人员召集来组织一次培训。通过这个培训,使大家对这次政府性债务审计有个正确的认识,回去之后就能立即上手,着手准备。等下,市审计组专家将为大家授课,请大家认真听讲,做好笔记,不懂的地方要大胆的向专家请教。

高度重视。这次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是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一是思想上要深刻认识。对地方政府性债务进行全面摸底审计,摸清规模和结构,反映问题和成因,分析风险和责任,为政府决策提供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国家审计署根据温总理的指示,将全国地方性政府债务审计做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做出了安排部署。近期,国务院又发出明传电报,就全国地方性政府债务审计工作明确工作要求,进行了安排。随即,省、市迅速展开了部署落实,对此,一定要有深刻的认识,引起高度重视,认真对待这次审计。

加强沟通。首先,二是行动上要紧密配合。各单位要做好与审计工作组的配合。各单位回去后,要按照这次培训的内容,把前期准备工作做足,受审过程中,全力配合审计工作组开展工作,要求提供的材料务必要详实、齐全;其次是各单位之间要密切配合。如果碰有债务涉及几个部门单位,这就要求各相关单位之间也要加强协作,及时对接、沟通协调,确保不重不漏,不错报不误报;第三、县审计部门要做好协调沟通。要做好工作组的后勤保障,同时也要与各涉审单位搞好沟通协调,确保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债务审计范文篇8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届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及省、市清理化解乡村债务、制止发生新债务的有关精神,因地制宜,采取积极有效措施,逐步化解乡村债务,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保持农村社会稳定、和谐发展。

二、清查的对象和范围

清理核实截止年月31日,由乡镇财政所、农经站代管核算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形成的各类债权债务。本次清理审计认定不含农业人口比例在50%以下的街道办事处,不含农业局管理的“小三场”(林场、原种场、养殖场)。

三、清查内容

以年村级债权债务清理锁定换据为基础,逐笔分类清理在乡镇财政所(农经站)代管核算账内的债权债务数据,全面反映村级债权债务总额、构成、用途情况。在清理自查的基础上审计认定债务产生的时间段,即年底之前形成的债权债务总额和至年期间新增和化解债务情况。同时延伸审计核实锁定到债权人。

由于暂未支付或结算形成的应付未付款项,财务处理不规范导致的账面挂应付款而实际已支付的款项,不属于债务性质,不在本次填列范围。

四、清查的方法步骤

㈠宣传动员阶段(3月12日至3月15日)。市政府召开村级债务自查清理审核认定动员会,安排部署全市清查审计工作。从市财政、审计、农经等部门抽调人员组建5个村级债务自查清理审计认定工作专班(以下简称工作专班)。各工作专班到镇(办、区)后,也要集中召开一次由镇(办、区)主要领导、分管农村财务工作的领导、村级负责人、农经站长、财政所长和村级财会人员参加的村级债务自查清理审核认定动员会,在会上宣读自查清理审计认定村级债务工作方案,对相关人员讲明具体要求,并由镇(办、区)领导、村级负责人、农经站长、财会人员与工作专班签定承诺书。

㈡自查清理阶段(3月16日至3月22日)。各镇(办、区)在市农经局、财政局的指导下组织农村财会人员分别到各村组自查清理村级债权债务,逐笔填入统一规范的纸制表格,并将村级债务资料、表格分时段送到工作专班进行真实性核实确认。

㈢延伸调查取证阶段(3月23日至3月25日)。各工作专班针对核实过程中发现的疑点问题,及时延伸到有关单位和个人调查取证,进一步进行审计核实确认债务。

㈣公布结果听证阶段(3月26日至3月28日)。各工作专班人员分别到各村召开由村组干部、债权人、原村组负责人和村群众代表等参加的债务确认听证会。清理审计组将初步审核认定的本村债务向大家公布,听取意见,如有新的疑点问题及时调查核实。

㈤村级债务公示阶段(3月29日至4月3日)。各工作专班将经过以上程序审计核实的村级债务在本村醒目的地方公示,时间不少于5天,同时公布举报电话(审计组电话和农经局办公室电话一并公布),接受社会广泛监督。

㈥双方互认债务阶段(4月4日至4月6日)。各镇(办、区)农经站、财政所将已经过审计核实确认的村级债务,分村逐笔填入统一规范的纸制表格和电子表格并进行汇总,经各工作专班核实后,由清理审计组长、镇(办、区)村负责人、农经站长和财会人员分别签字确认。各镇(办、区)农经站、财政所要及时将汇总签字后的纸制表格和电子表格分别上报市农经局、审计局和农村财政管理局存档。

五、工作措施

㈠明确职责,加强协作。村级债务自查清理审计认定工作是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由市政府统一组织实施,采取先自查后清理再审计核实认定的方式进行,实行“四个统一”,即:由市政府统一制定村级债务自查清理审计认定工作方案;统一组建自查清理审计认定工作专班,指导和核实认定债务;统一工作步骤和方法;统一表格汇总和上报时间。市财政局负责村级债务自查清理审计认定整体工作的牵头和后勤保障;市农经局负责村级债务自查清理阶段的指导和督办工作,村级债务汇总分类和《村级债务自查清理工作报告》的起草;市审计局负责村级债务的审计核实认定工作,并加强与省审计厅的联系和沟通,及时将省审计组汇审信息向市政府汇报;市公安、司法、信访、民政等相关部门也要全力予以配合。

㈡扎实工作,化解矛盾。要从讲政治、讲全局的高度,积极稳妥搞好这次村级债务自查清理审计认定工作。各工作专班要紧紧依靠当地政府的支持和相关部门的配合,实事求是地将村级债务如实填写上报,同时,注意处理好与债权人之间的关系,重视防范风险,避免激化矛盾。

债务审计范文篇9

在县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工作中,确保“七好”,力创“精品”。在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中,他将刘家义审计长提出的“实、高、新、严、细”的具体要求落实到审计全过程,切实做到“要实干,不要空谈;要行为,不要口号;要实效,不要表象”,做到“出召准、出拳重、出手快”,确保做到“七个方面好”,力创精品力作,充分发挥“免疫系统”功能。

一、崇尚实干,狠抓落实,确保审计基础工作做得好、做得实

在审计中,严格按照审计工作方案的内容和上级审计机关的要求,高标准高质量严要求,加班加点,按时完成现场审计工作任务。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审计准则》,严格规范审计工作程序。截止2010年3月28止,县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工作已经结束现场审计阶段,转入报表汇总、整理审计档案资料,撰写审计报告阶段。

二、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确保审计综合报告写得好,水平高

审计综合报告是此次审计工作成果的集中反映,在各小组提交小组审计报告的基础上,带领审计工作人才员精心构思提炼,反复酝酿推敲,集体研究讨论,深度挖掘加工“拳头产品”,确保形成一个质量优、层次高,份量重,有深度、有力度、有思想,能够引起地方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的综合审计报告。在审计报告起草过程中,为了拓宽思路,增强审计报告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坚持“开门搞审计”的原则,广泛采纳、充分征求磴口县政府领导、被审计单位和财政等有关政府管理部门等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建议,集中全体审计人员的智慧能力,形成合力,全力攻关,完成好审计报告。

三、选定主题,找准视角,确保审计专题分析好,思想新

准确把握审计工作的切入点,将审计人员的视点、领导关注的重点、财政等职能部门重视的热点、群众期盼的焦点问题有机结合起来,紧紧围绕如何促进地方经济建设、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有效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这个中心议题开展审计调查研究,做好专题分析。针对此次审计中发现的因地方配套资金不到位拖欠工程款、形成大量政府性债务的问题,日元贷款风沙治理外债转贷项目在资金管理使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等进行专题分析,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等方面深入分析和研究债务成因,针对地方政府性债务的规模、投向、结构、成因和化解债务风险建议等方面进行有理有据、入情入理的专题分析,在分析中既有审计数据的有力支持论证,又有较高层次和较深理论水平的分析探讨,更有针对性、操作性、实效性强的审计建议,做到专题分析视角准确、思想新颖、见解独到,分析深刻,说理透彻,建议可行,成果丰富。

四、捕捉信息,总结亮点,确保审计工作动态好,内容精

为了做到上下左右及时沟通、随时掌握和反映审计工作动态,高度重视信息工作,专门编发了县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工作动态,硬性规定了每个参审人员撰写审计信息的任务,确定专门领导和人员对信息进行把关审核,确保每篇审计信息主题突出、内容精炼、格式规范、报送及时,篇无虚发,做到“三高”即审计信息编发率高、稿件质量层次高,采纳利用率高。

五、严谨细致、精益求精,确保审计案卷好,标准高

按照《国家审计准则》、《审计档案准则》的有关要求及审计署新下发的审计文书规范格式,在审计档案归集整理上追求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做到每卷档案内容完整、真实可靠,干净整洁,能够准确无误地记录和反映审计工作的轨迹,并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检验。

六、创先争优,文明审计,确保审计形象好,纪律严

在审计中,要求每个审计人员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审计机关党风廉政建设视频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审计组廉政责任制,严守审计“八不准”工作纪律,弘扬“责任、忠诚、清廉、依法、独立、奉献”的审计精神,以深入开展争先创优活动为载体,形成比学赶超的热潮,争当查核问题的能手,分析研究的高手,计算机应用的强手,内部管理的行家里手。对胆敢以身试法,违反审计纪律,“危害生命线、超越高压线”的个人和行为,坚决予以查处,以铁的纪律,在社会上树立依法审计、文明审计、廉洁从审的“铁军”形象。

债务审计范文篇10

一、基本原则

(一)以县为主。按照农村义务教育实行省级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县级人民政府为主实施的管理体制,我县的农村义务教育债务化解工作由县人民政府具体实施。

(二)先审计后化解。县政府统一领导,县综改办牵头组织财政、审计、监察、教育等有关部门组成工作专班,对省审计厅审计认定的村级债务中“普九”债务逐项、逐笔进行审计复核,锁定实际债务,逐步化解。

二、目标任务

根据省有关文件及会议要求,在2012年12月31日前,全面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其它债务,同时建立制止农村义务教育新增债务的长效机制。

三、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其它债务范围

农村义务教育其它债务是指2005年12月31日前,除已化解的“普九”债务外,为发展农村义务教育而发生的用于教学及辅助用房、学生生活用房、校园维修建设、教学仪器设备购置与学校建设维护直接相关的债务。此次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其它债务以村级债务中的“普九”债务为重点,根据省审计厅审计认定的结果,进行审计复核,剔除2006年1月1日以后产生的债务,剔除已偿还债务和重复债务,剔除村级组织用于普法和干部培训等形成的债务。根据省审计厅提供依据,我县农村义务教育其它债务总额为2034万元。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组成工作专班。成立阳新县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其它债务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面组织协调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其它债务工作。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县政府办、县纪委监察局、县综改办、县财政局、县教育局、县审计局等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纪委监察、教育、审计、财政等单位派人参加,办公室设在县综改办,由财政局局长任办公室主任,综改办主任、副局长任副主任,主要负责偿债工作的具体实施,制定认定债务的办法和程序,建立债务台帐和债权债务数据库,制定偿债办法,建立健全监控体系。

(二)审计复核债务,建立债务台帐。

1、审计复核债务。组织由纪委监察局、审计局、教育局、财政局、县综改办等部门组成的工作专班,深入农村开展农村义务教育其它债务审计复核工作。按照债务发生时间、原因、金额逐笔逐项地加以核实和认定。剔除不实债务,锁定实际债务,对不符合农村义务教育其它债务要求的一律不予以认帐。

2、建立债务台帐。对于审计复核的农村义务教育其它债务,要进行不少于一周的上墙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对于群众反映或举报有问题的债务,要迅速组织人员重新核实,重新公示。债务锁定后,由各镇(区)主管村级财务领导、村负责人,债务学校校长,中心学校校长,县偿债办公室工作人员共同签字,经公示无异议后才能予以认定,对认定后的农村义务教育其它债务,由县偿债办公室和各镇(区)三资监管中心共同建立化解债务台帐,便于今后核实和偿还债务。

3、把握化债政策。

(1)必须是2005年12月31日前,除已经化解的“普九”债务外,各地村级组织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而发生债务。要剔除2006年1月1日以后产生的债务。

(2)必须将债务落实到每一所具体学校(含已撤消的村办学校),落实到每一个具体的债权人,学校在布局调整中撤并的,认定到并入学校,债权人发生转移的,认定为最终债权人。

(3)必须弄清每笔债务发生的时间和用途。

(4)必须是债务余额,剔除已偿还债务和重复债务。

(5)妥善处理“白条”债务。原则上在发生债务时已经以原始凭证入帐,且有当事人等相关人员签字的“白条”,通过公示无异议后,可将其视同合法债务凭据。对公示中有异议的“白条”要认真核实,不符合规定的要予以剔除。对为骗取政府偿债资金而伪造“白条”和做假帐的,要追究有关单位和相关人员的经济责任,严重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6)妥善处理债务利息。按照“分段计息,息不转本,利不滚利”的原则,剔除已经转入本金的利息,将此前多付的利息抵扣债务本金或收回。债务发生时未经双方协商明确利息的,一律不计息,按所欠本金计算债务。双方协商明确利息的,高于同期金融机构贷款法定基准利率,按同期金融机构贷款法定基准利率分段计息,低于的按双方协商确定的利率计算。

(三)剥离债务,签订偿还合同。农村义务教育其它债务认定后,将认定的债务剥离原债务学校,由债权人与县偿债办公室(综改办)重新签订债务偿还协议,在2012年12月31日前还清债务,在偿还对象上,依次按照先个人、后集体及其他国有企事业单位的顺序进行安排,偿还方案以镇(区)为单位张榜公布。

五、偿债资金筹措及管理

(一)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其它债务所需资金由县人民政府先行从财政安排2034万元用于偿债,省财政将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对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其它债务工作完成好的地区实行奖励性补助。

(二)省财政下达化解农村“普九”债务中央财政预留的10%补助资金263万元用于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其它债务。

(三)开设化债专户,确保专款专用。设立化解债务财政专户,该帐户主要用于记录偿债资金的收入情况,并专门用于偿还农村义务教育其它债务,实行封闭运行,专款专用。

(四)偿债程序。由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其它债务的银行根据县综改办、财政局盖章的还债清单,分拨到债权人的帐户或个人信用卡、存折的国库集中支付的办法,直达债权人。债权人凭户口、身份证等有效证件到银行领取,偿还一笔,登记一笔,通过电脑在网上消掉一笔。

六、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