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3 08:38:35

早期教育

早期教育范文篇1

一?

青年时代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存在「君子」、「小人」两分的社会结构观念。就「君子」的社会责任来说,正如他的同乡曾国藩所说的:「行仁义于天下,使万物各得其分。」2儒家为维护封建纲常论理而行「仁政」,是基于尊卑差别,也就是贤愚差别,把教育「小人」视为「天」授予「君子」的政治义务。?

1913年春,时年二十岁的考入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预科。第二年,四师合并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至1918年6月毕业,接受了长达五年半的师范教育,开始了他一生对教育的特别关注。?

1913年10-12月,在笔记《讲堂录》中就说3:?

体有贵贱,有小大。养其小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一个之我,小我也;宇宙之我,大我也。一个之我,肉体之我也;宇宙之我,精神之我也。?

1917年8月,给既是老师又是同乡的黎锦熙写信:「自揣固未尝立志,对于宇宙、对于人生、对于国家、对于教育,均茫乎未定,如何教书、办事?」信中说他「久思组织私塾,采古讲学与今学校二者之长,暂以三年为期,课程则以略通国学大要为准」。?

?这封信叙述了他所怀抱的理想和通过教育「救世」的计划。他说:?

小人累君子,君子当存慈悲之心以救小人。……此小人者,吾同胞也,吾宇宙之一体也。吾等独去,则彼将益即于沉沦,自宜为一援手开其智而蓄其德,与之共跻于圣域。?

这是说,因为「小人」同为「吾宇宙之一体」,君子应「援手开其智而蓄其德」,「君子」对「小人」有教育的责任。?

他试图通过教育来弥补人的「天禀之不齐,境遇之不同」。他认为4:?

草木鸟兽,同兹生类,尤宜护惜,何况人乎?小人原不小了,他本不是恶人,偶因天禀之不齐,境遇之不同至于失学,正仁人之所宜矜惜,而无可自诿者。?

几个月后,这种设想通过「筹办夜学」获得实现。?

1917年10月,一师的学生组织「学友会」改选,当选为总务兼教育研究部部长,实际主持会务,并筹办夜学。?

1917年10月30日,用白话文写出适合工人看的〈夜学招学广告〉,列举工人「最不便益」(方便)的几件事:「讲了写不得,写了认不得,有数算不得」,广告夜学教学的内容、时间等。同时,以学友会名义致函校友,函称:「敝会发起夜学,原欲灌输常识于社会,经尽师范天职。尊处工人极多,想不乏热心求学之人,……望先生广为劝导,俾早来报名。」通过广告宣传,报名夜校者达百余人5。?

1917年11月,在《夜学日志首卷》中,介绍了欧美的经验6:?

欧美号称教育普及,而夜学与露天学校、半日学校、林间学校等不废;褓姆有院,聋盲有院,残废有院,精神病者有院,于无可教育之中,求其一线之可教育者,而不忍恝置也。?

为佐证通过教育救「小人」的思想,在上述给黎锦熙信中,还引用了儒家经典论据7:?

孔子知此义,故立太平世为钨,而不废据乱、升平二世。大同者,吾人之鹄也。立德、立功、立言以尽力于斯世者,吾人存慈悲之心以救小人也。?

这里所说的从「据乱、升平二世」,进「太平世」,是指汉代儒家的「公羊三世说」和近代改良派理论家康有为的「大同观」。说:「大同者,吾人之鹄也。」反映出他对康有为主张的儒学传统大同思想的认同。?

中国自从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就出现了人们对大同的追求。到秦汉之际,《礼记·礼运》中提出了对中国影响深远的社会理想,即「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大同。康有为把公羊三世说与《礼记·礼运》中的「大同」加以阐释,认为人类社会是按照据乱、升平、太平的顺序发展的,封建社会是「据乱世」,资本主义是「升平世」、大同社会是「太平世」。他说:「盖自据乱至为升平,升平进为太平,进化有渐,因革有由,验之万国,无不同风。」8?

康有为「上览古昔,下考当今,近视中国,远览全地」,他借用西方进化论,提出的中国近代大同论,建立在历史进化论之上。其目标是批判封建制度,推崇「天赋人权」,主张推进民主,发展经济,建立新式学堂,培养现代人才。他的学生梁启超以此作为发展教育的理论依据:「吾闻之,春秋三世之义,据乱世以力胜,升平世智力相互胜,太平世以智胜。」他以近百年来,欧洲各国以智取胜为例,得出了「世界之运由乱而进于平;胜败之源,由力而趋于智。故言自强于今日,以开民智为第一义」的结论,作为兴学的依据,这在19世纪末的晚清是十分先进的思想9。?

当然,康有为的大同观,承认发展是一个不断演进和过程,但不承认人类社会的发展更是一个不断实现社会变革的过程,有它的局限性。对康有为的大同思想,在40年代末,还曾反复提及,年青时的「大同者,吾人之鹄也」,当然不再是「消灭国家权力」,而是要在「工人阶级领导和共产党领导下」,「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到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消灭阶级和实现大同。」10?

二?

从价值取向看,中国古代「大同观」,往往是儒家理想与道家乌托邦想象杂置并陈。在研究早期教育思想中,还可明显反映出「大同」与外来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潮并呈的现象。?

空想社会主义在五四时期作为国际社会主义思潮的一种派别传入中国,由于它与当时中国反帝反封建的主流文化相一致,吸引了一批向往革命的青年人。但空想终究是一种凭借激情随意想象的幻假图景,这种图景只能导向虚无缥缈的境地。中国一些青年知识份子受到空想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有多个来源,对早期影响较大者,有日本学者小路实笃的新村主义和十九世纪俄国的民粹主义(农业社会主义)思想。?

新村主义是将克鲁泡金的互助主义、托尔斯泰的泛劳动主义、北美的工读主义烩于一锅的小资产阶级空想社会主义,认为不需要实行暴力革命,也不需要生产力的极大提高,只要在乡村组织和推广共同劳动、共同消费,实行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新村并普及教育。?早期的抱着一种强烈的理想主义价值追求,多次进行了「工读互助」和「新村」实验。不过,他所设想的只是遥远而虚幻的田园牧歌,与以大机器生产为基础的现代职业教育的「半工半读」有质的区别。?

1918年6月,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本科毕业。毕业后与蔡和森等到岳麓山野餐露宿,从事社会改造问题的探讨,计议在此间办「工读同志会」,从事半工半读,来实现建设新社会。对此,蔡和森赞同的意见说:「着手办法,惟有吾兄所设之『乌托邦』为得耳」11。?

1919年12月1日,在《湖南教育月刊》发表〈学生之工作〉,其中说:?

我数年来梦想新社会生活,而没有办法。七年春季,想邀数朋友在省城对岸岳麓山设立工读同志会,从事半工半读,因他们多不能久在湖南,我有北京之游,事无成议。今春回湘,再发生这种想象,乃有在岳麓山建设新村的计议,而先从办一实行社会本位说教育说的学校入手。此新村以新家庭、新学校及旁的新社会连成一块为根本理想。?

他认为「合若干之新家庭,即可创造一种新社会。新社会之种类不可尽举,举其著者:公共育儿院,公共蒙养院,公共学校,公共图书馆,公共银行,公共农场,公共工作厂,公共消费社,公共剧院,公共病院,公园,博物馆,自治会。……合此等之新学校,新社会,而为一『新村』。吾以为岳麓山一带,乃湘城附近最适宜建设新村之地也。」?

他希望新村实行共同劳动、共同享受,实行完全的平均分配,并且通过「新村」的实行,改造中国。他以日本的新村运动为例说12:?

日本之青年,近来盛行所谓『新村运动』。……故吾人而真有志于新生活之创造也,实不患无代表同情于吾人者。?

1920年4月11日,离开北京赴上海。5月间,他应新民学会会员彭璜之约,和同学张文亮等一起在上海试验工读生活。他们在上海民厚南里租了几间房子,进行织袜子的劳动,「共同做工、共同读书,有饭同吃,有衣同穿」。?

同年7月4日,离沪返湘,在路过武汉时,同恽代英见了面。早在发表〈学生之工作〉时,恽代英就在武汉成立了具有新村性质的利群书社和利群毛巾厂,他的学生林育南是这些组织的积极成员。林育南的堂兄林育英(即张浩)在家乡湖北黄岗当织布工人,熟悉织布手艺。他受到林育南的影响也积极参加革命活动,曾一度来武汉参加织布厂工作。在武汉同恽代英这位志同道合者进行了长谈,听取了恽介绍兴办利群书社和利群毛巾厂的经验。回长沙后,即发起成立了文化书社13。?

????三?

五四时期,无论新儒学的学者还是主张向西方学习富国的方法的先进知识份子,他们的主题都是以富强来救国,并且提出了许多改革设想和要求。从少青年时代熟读儒家经典,不仅受儒家大同思想的影响,他出身农家,在小农经济基础上产生出来的一种平均主义思想──农业社会主义思想,对他有很大的影响。?

农业社会主义思想是一种独特的乌托邦价值观,来源于十九世纪俄国的民粹主义。民粹主义的基本理论是把俄国存在的村社制度和农民理想化,认为俄罗斯农民的某种共产主义天性与西欧社会主义运动的理想是-致的,因此俄罗斯可以绕过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并且与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国家相比更容易过渡到社会主义。抱有这种思想的人,以为把整个社会经济都改造为划一的「平均的」小农经济,就是实行社会主义,而可以避免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学生之工作〉一文中说:他所「梦想新社会生活」,是想邀数朋友在省城对岸岳麓山建设新村,并详细列出「新村」项目,认为「田园树畜各项,皆旧日农圃所为,不为新生活,以新精神经营之,则为新生活矣。旧日读书人不预农圃事,今一边读书,一边工作,以神圣视工作,则为新生活矣。号称士大夫有知识一流,多营逐于市场与官场,而农村新鲜之空气不之吸,优美之景色不之赏,吾人改而吸此新鲜之空气与优美之景色,则为新生活矣」。这种「新精神」,实际上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士大夫纵情田园的思想。他还说:?

种园有二,一种花木,为花园,一种蔬菜,为菜园,二者相当于今人所称之学校园。再扩充之,则为植物园。种田以棉与稻为主,大小麦,高梁,(玉)蜀黍等亦可间种。粗工学生所难为者,雇工助之。?

种林须得山地,学生一朝手植,虽出校而仍留所造之材,可增其回念旧游爱重母校之心。?

畜牧如牛,羊,猪等,在可能畜养之范围内,皆可分别养之。?

育蚕须先种桑,桑成饲蚕,男女生皆可为。?

养鸡鱼,亦生产之一项,学生所喜为者也。?

学生认为学校如其家庭,认所作田园林木等如其私物,由学生各个所有私物之联合,为一公共团体,此团体可名之曰「工读同志会」。?

在此文中还主张废弃学校的手工科、体操科,以生产取代之。他说14:?

现时各学校之手工科,为不生产的,所施之能力,掷诸虚牝,所谓「能力不经济」。手工科以外,又有体操科亦然,各种之体操,大抵皆属于「能力不经济」之类。今有各项工作,此两科皆可废弃之。两科之利,各项工作之中,亦可获得。?

的中、后期对农业、农村教育的高度关注。他主张把教育重点放到农村、反对单纯升学模式。到70年代末,国农村高中普及率是有史以来最高的。他要求农林大专院校「一律迁到农村举办,使教育与生产劳动密切结合」,在全国掀起一场搬迁风,使农业院校受到严惩破坏。?

很明显,他的教劳结合论述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教劳结合思想是存在区别的。马克思主义的教劳结合思想建立在现代大工业生产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之上,教劳结合是复杂而非简单的过程。他们主张教育不仅和体力劳动相结合,更要同综合技术教育相结合,而且进行体力劳动也是为了「保证多方面的技术训练和科学教育的实践基础。」15?

四?

早期的教育思想并不只是上述来源,二十世纪初期美国实用哲学大师杜威本人和介绍杜威教育思想的著作,对青年也有很大的影响。杜威强调「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推崇「综合教育计划」,反对职业训练与文化修养的背离,职业与个人发展的对立,主张把职业教育与「自由教育」的结合,提倡「做中学」等,在早期教育实践活动中有明显的反映16。?

1919年9月1日,在〈研究会章程〉一文中,提出七十一个需要研究的问题中,教育问题居第一位。教育问题又有十七个子问题,其中「杜威教育说如何实施」是最后一个问题17。?

1919年7月21日,在《湘江评论》临时增刊第一号发表〈健学会之成立及进行〉,介绍健学会会则规定要「研究及传播最新学术」,列举了该会组织的演讲,如「采用杜威教育主义」,并对此予以肯定,认为「传播之快,得益之大,不可计量」18。?

1920年7月31日,在〈湘潭教育促进会宣言〉一文中说:「美博士杜威东来,其新出之教育学说,颇有研究之价值。」19?

1920-1921年间,杜威在中国讲学。1920年10月曾来长沙,同来演讲的还有蔡元培、章太炎、吴稚晖等,被湖南《大公报》特邀为此次讲演的记录员。?

1920年11月10日,〈文化书社通告好学诸君〉一文中,开列的书目有杜威五大演讲、实验主义、杜威新教育的趋势、杜威美国民治的发展等一大批20。?

创建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学友会夜学时,曾建立由职员轮流记载日志的制度,主要记录教学和管理情况。1917年月11月,在夜学日志首卷中,直指「现时学校大弊,在与社会打成两橛,犹鸿沟之分东西。……学生不能得职业于社会,学生近之,社会远之,学生亲之,社会离之,永无联结契合之日。」他主张「社会之人皆学校毕业之人,学校之局部为一时之小学校,社会之全体实为永久大之大学校」21。这种观点,显然是受了杜威「学校即社会」教育思想的影响。?

1920年3月7日,由陈独秀、彭璜等人连署,执笔的〈上海工读互助团募捐启〉在上海《申报》刊出,这一「启事」对旧教育进行了尖锐批判22:?

现在的中国社会,是受教育的人不能做工,做工的人不能受教育。是受教育不做工,所以教育几成一种造就流氓的东西;做工的不受教育,所以职业几成一种造就奴隶的东西。现在中国的学制,是求学的时代不能谋生活,谋生活的时代不求学,学问就是不永续的──不进步的了。?

「合理的教育」新模式,即「教育与职业合一、学问与生计合一」,这一设想,把杜威的「做中学」的教育思想发挥得淋漓尽致,与黄炎培所概括的「美国教育的最大特点是实用」,「职业教育把读书与谋生结合在一起,不像中国谋生读书是两回事,学校毕业却不会谋生」的认识和对旧教育的批判是基本一致的。?

在此之前,由王光祈发起成立的北京工读互助团,得到蔡元培、、陈独秀等的支援,目的是「本互助的精神,实行半工半读」,通过工学结合(职业与教学合一),达到经济自立。这一时期在天津、上海、武汉等地也有类似的工读组织,这些组织进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尝试,以解除旧社会旧家庭种种经济上、意志上的束缚,追求「人人作工,人人读书,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理想社会。已经超越了「工」和「读」的范围,包括了分配和交换,则与杜威的主张并不一致。?

?「新村」、「工读」实验均未成功,正如他1920年〈致黎锦熙信〉中说的:「工读团殊无把握,决定发起者停止。」23?

1919年11月下旬,在江西萍乡考察时分别致函向警予等会友,信中总结了湖南自治运动的经验教训,指出「政治改良一途,可谓绝无希望,吾人唯有不理一切,另辟道路,另造环境一法。」?

同一时期,1915年10月15日,陈独秀在〈今日之教育方针〉一文中,提出教育应是「补偏救弊,以求适世界之生存」。他主张教育必须贯穿的「四大主义」:一是现实主义,用科学和现实生活的教育来取代复古迷信的「理想主义教育」;二是唯民主义,用民主主义的教育来取代专制主义的教育;三是职业主义,用职业教育来取代空洞的伦理说教的传统教育;四是兽性主义,重视「意志顽狠、善斗不屈;体魄强健,力抗自然;信赖本能,不以他为活,顺性率真,不饰自文」等方面的训练。「四大主义」构成新教育目标的基本要素,反映了五四新文化启蒙的主要精神24。?

1920年10月,当收到陈独秀寄来的社会主义青年团章程后,开始在湖南发展团员。11月,他与何叔衡等在长沙建立共产主义小组25。?

五?

从少青年时代熟读儒家经典,后受西方教育思想的影响,他出身农家,以小农为基础的田园生活模式是其重要背景,而「民粹主义思想是可能从小农经济中自发产生的」26。这可能是他所具有的独特的乌托邦价值观的重要渊源。?

胡绳的这一评价也许有它的合理性:「曾染上民粹主义色彩」,如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和会化时期,提出「五七指示」的时候等。「这种思想在实质上属于民粹主义的范畴,和马克思主义距离很远」27。?

虽然,在延安时期及建国后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之前,是反对民粹主义的。1948年4月1日,在晋绥干部会议的讲话中说28:?

现在农村中流行的一种破坏工商业、在分配土地问题上主张绝对平均主义的思想(是一种农业社会主义的思想),它的性质是反动的、落后的、倒退的。我们必须批判这种思想。???

令人注意的是,引文中用括弧包起来的短语「是一种农业社会主义的思想」,在1960年《选集》第4卷初版中已删去,而原来是有的29。?

时间过去了五十一年,到了1958年,随着和高潮的来临,早期的教育理想再一次勃发起来,特别是他感到,已经找到了理想社会与理想教育相融通的最佳组织形式──,他对教育的热情与对的热情一样不可遏止。?

1966年,寄给军委总后勤部的〈关于进一步搞好部队农副业生产的报告〉,在阅后,于5月7日给写了一封信--著名的「五七指示」。这一指示勾勒了心目中的分配大体平均、自给自足、限制商品生产,逐步消灭社会分工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大致轮廓。这同他1958年设想的差不多,只是增加了「批判资产阶级」的内容。这说明晚年仍未能忘记当时的「新村」实验30。?

的「五七道路」、「七二一道路」等有合理的成分,它鼓励学生参加实践,联系实际以矫正学校教育的弊端,作为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补充,有现实的针对性。但它更多的是一种政治设计,没有将教育改革建立在符合教育规律的理性基础上,而是基于一种理想主义,企图培养一批「亦工亦农、亦军亦学」的新人,以实现「知识份子劳动化,劳动人民知识化」。这固然是「乡土」的,却远离了「现代化」的目标。?

历史在按照自己的脚步前进,早期的既没有选择「杜威主义」,也没有选择「新村主义」。?

但正如上文所说,「农业社会主义」、「新村主义」所描绘的社会蓝图和理想世界,超越发展阶段,消灭分工、消灭三大差别的思想,在中、后期的教育思想中仍保留有很深的影响。?

????注释:?

1?:〈致向警予信〉(1920年11月25日),载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湖南省委《早期文稿》编辑组编:《早期文稿(1912·6─1920·11)》(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0),页548。以下未标明书名者均略。?

2?曾国藩:〈答刘蓉(孟容)书〉,载《曾国藩全集·书信(一)》(武汉:岳麓书社,1990),页21页。???

3?:〈讲堂录〉(1913年10月至11月),页590。????

4?:〈致黎锦熙信〉,页88-89。?

5?:〈夜学招学广告〉,页94。?

6?:〈夜学日志首卷〉,页97。???

7?同注4。???

8?康有为:《论语注》,卷二。???

9?梁启超:〈论学校〉,载《时务报》第5册,1896年9月17日。?

10?载《选集》第四卷,页1476页。?

11?中国革命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编:《新民学会资料》(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页16。???

12?著:〈学生之工作〉(1919年12月1日),页454、455。?

13?黄瑶:〈为甚么把「五七指示」写给〉,《炎夏春秋》2003年第9期。?

14?同注12,页455、456。???

15?《马克思恩格斯论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页218。?

16?:〈文化书社通告好学诸君〉(1920年11月10日),页541。??

17?:〈问题研究会章程〉(1919年9月1日),页396。??

18?同注17,页369。?

19?:〈湘潭教育促进会宣言〉(1920年7月31日),页495、496。???

20?:〈文化书社通告好学诸君〉(1920年11月10日),页541。??

21?同注6,页97。?

22?:〈上海工读互助团募捐启〉(1920年3月7日),页676。?

23?:〈致黎锦熙信〉(1920年6月7日),页478。???

24?陈独秀:〈今日之教育方针〉,载《陈独秀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25?《生平大事简表》,页713。?

26?胡绳:〈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关系:世纪之交的回顾和前瞻〉,《中共党史研究》,1998年第6期。?

27?同注26。???

28?《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页1314。???

早期教育范文篇2

为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大力普及婴幼儿抚养和家庭教育的科学知识,开展婴幼儿早期教育”,全面落实市委《实施意见》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大力提高人口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按照市人口计生委的要求,结合我区几年来人口早期教育的实践经验,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开展人口早期教育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优先投资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提高人口素质、实施人才兴国战略的基础性工程,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我区人口早期教育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决定》和市委《实施意见》,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立足基层、面向家庭,以发挥人口计生部门优势和整合社会力量为主导,坚持公益性服务与产业化运作相结合的方针,科学开发婴幼儿潜在智能,提高母亲及看护人员科学养护孩子的能力和水平,全面提高人口素质,促进人口、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实施方案

(一)育婴师(月嫂)培训工作实施方案

1、工作原则。坚持“以技能培训带就业、以优质服务求发展,满足群众需求为工作目标”的原则。

(1)坚持以技能培训带就业的原则。利用区人口计生委服务中心现有的教育阵地,通过与相关部门联手,建立起为婴幼儿实施服务的看护人员培训基地,即:“育婴师”、“月嫂”培训基地,并形成培训工作的长效工作机制。开展“育婴师”、“月嫂”培训,要以有意愿从事母婴护理工作人员为主要工作对象,把母婴护理基本技能培训做为主要培训内容,参照有关部门的培训工作要求,从培训时间、培训内容上与全市统一的上岗要求相匹配,借助社会力量为全区母婴护理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基础。建立比较完备和规范的教育培训体制,通过建立培训标准、规范培训内容、建立考核办法等措施确保培训工作的质量。对经培训、考核达到合格标准的,为其颁发合格证,作为上岗的依据。

参加“育婴师”、“月嫂”培训的人员将采用社会公开招生与各街、社区推荐相结合的方法,从本区有志从事母婴护理的人员中招募。

对于从事母婴护理工作的人员,区人口计生委将分别针对不同情况,对下岗、失业人员,最低生活保障人员中参加培训的予以全程免费培训;对于其他有意从事母婴护理工作人员给予适当、低偿收费。对于培训中取得优异成绩的给予优先推荐就业岗位。

(2)坚持以优质服务求发展的原则。在开展技能培训工作的同时,区人口计生委将跟踪培训全过程,采用学业评估、人际交往能力评估,及在培训期间进行中期评估和期末评估的方法,提升服务人员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3)以满足群众需求为目标的原则。“育婴师”及“月嫂”培训工作是全面提高人口素质,优先投资于人的发展,促进婴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一环。在培训工作中,要以满足群众现实生活需要为目的,以产业化的运作模式进行,注重社会效益,充分发挥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努力为群众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项目。

2、工作目标。到年底,新生儿家庭对“育婴师”、“月嫂”培训工作的知晓率达100%;对有需求意向家庭的人员推荐率达100%;对“育婴师”、“月嫂”的人才库管理达100%;第一年上岗率达60%以上;第二年上岗率达80%以上。

3、主要任务。

(1)宣传倡导。各单位要充分利用人口计生系统的网络优势,大力宣传“育婴师”、“月嫂”培训工作的重要意义,利用多种形式,提高群众对培训工作的了解,扩大全区群众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特别是“育婴师”、“月嫂”培训工作的支持。

(2)组织实施。成立区培训工作领导小组,责成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制定培训工作安排,明确授课时间、地点、内容,做好组织培训人员、聘请授课人员等具体工作;制定培训工作相关制度,保证培训工作有序开展。建立“育婴师”、“月嫂”人员人才库,通过政府及人口计生工作政务网,对外予以,并通过人口计生工作网络向社区居民进行推荐。

建立升级培训工作机制,对取得培训合格证并经过实践得到肯定的服务人员,区人口早期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将适时组织升级培训,不断提高服务人员的服务水平。

(3)工作评估。做好培训后期的总结和服务人员跟踪评估工作。建立奖惩机制,对服务质量高、跟踪评议反映好的服务人员,区人口计生委每年度组织星级服务员评选。对服务技能低下、服务态度差、群众不满意的服务人员,考评领导小组有权收回培训证,取消其资格。

(二)婴幼儿早期教育基地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1、工作原则。通过倡导科学早期教育理念、整合社会资源、培训人才队伍、健全工作网络,建立以人口计生服务网络为依托、社会早教资源为补充的人口早期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基本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支持、家庭参与”的人口早期教育机制,不断拓展人口计生工作的服务内容。

2、工作目标。普及人口早期教育知识,使0-3岁婴幼儿家庭享有低偿、科学、系统、便利的早期教育服务,具体目标是:

(1)早期教育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通过大力宣传人口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广大群众对开展人口早教工作的正确认识,让婴幼儿早期教育的科学理念深入人心,群众自觉参与早期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断增强。

通过设立南开区人口早期教育基地,开办人口早期教育知识培训,扩大人口早期教育工作的覆盖面,引导早期教育工作良性发展,拓展为群众服务的内容,提升为民服务能力。

(2)早期教育活动进一步广泛普及。发挥区人口早期教育基地的作用,全面开展人口早期教育知识“三进、三送”活动,即人口早期教育进街道、进社区、进家庭活动,为街道、社区和家庭送人口早期教育政策、送理念、送知识,让人口早期教育活动在全区广泛普及,促进人口素质进一步提高,孩子健康成长,家庭幸福美满,人口计生早期教育工作蓬勃开展。

通过印制和发放人口早期教育知识宣传品,组织0-3岁婴幼儿家庭参与区、街、社区早期教育活动,达到80%以上的家庭掌握基本的教育理论和方法,接受区早期教育基地教育的家庭掌握比较多的0-3岁婴幼儿的教育理论和方法。

(3)早期教育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充分整合相关部门优势,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共同搭建人口早期教育的工作平台。实行政府、学校、家庭、社区大联合,积极探索人口早期教育互动、联动新模式,健全完善早期教育长效工作机制,逐步形成人口早期教育的良好局面。

建立健全人口早期教育基地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与各相关部门合作的工作体系,人员组织到位,活动效果明显,运用市场化管理模式,逐步规范早教基地的各项工作。

3、主要任务

(1)制定人口早期教育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早期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成立南开区人口早期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制度,做好与相关部门的协调和沟通。

不断加强人口早教知识的宣传普及力度,编写发放《让您的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致全区育儿家庭的一封信》,使广大的育儿家庭充分认识人口早期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2)协调相关部门,制定联合协作协议,建立人口早期教育工作机构。

成立区人口早期教育专家组,聘请并吸纳具有早期教育相关知识和专长的人员充实到区人口早期教育工作的人才队伍之中,为人口早期教育工作的开展奠定人才基础。

(3)建立人口早期教育工作机制,形成比较健全的工作网络,以区人口早期教育基地为中心,辐射各个街道、社区;充分利用婴幼儿园所、社会早教机构等社区资源联手开展早教工作;建立相应的联合工作制度、规范运作程序,逐步建立起长效工作机制。

组建区“人口早期教育督导员”队伍,从计划生育协会志愿者中选拔一批热衷公益事业的骨干,通过召开人口早期教育工作研讨会、座谈会等形式,听取并掌握群众需求的第一手资料,宣传人口早期教育工作重要性,倡导优生优育。

聘请早期教育专家编写分别适合于婴幼儿家长和看护人的早期教育工作辅导教材,使教材既符合科学、规范,又符合实用、易操作的宗旨。

联合社会机构,联手开展面向广大家长的科学育儿知识讲座,开设婴幼儿教育指导课程。建立培训制度,逐步完善工作方法、措施和运作程序,适时组织培训工作交流、座谈、研讨等活动,总结经验、改进工作,提高工作质量和水平。

继续深化区人口计生委新婚学校和区妇幼保健院的孕妇学校建设,不断完善其授课内容和方式,加强对提高人口素质的教育和宣传。

各街道、社区要充分利用“爱之家”和“客嫂驿站”等人口计生服务阵地,广泛开展行之有效的、贴近群众、贴近实际的人口早期教育工作,逐步扩大以政府为主导的人口早期教育的影响力。

三、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区人口计生委成立人口早期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区人口计生委主任管婧同志任组长,副主任罗金钟、贾欣玫任副组长,区人口计生委办公室、宣传科、计生协等科室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负责人口早期教育工作的组织协调、政策衔接、经费投入、工作督察等。具体工作由宣传科牵头落实,相关科室紧密配合。各单位要建立人口早期教育工作指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和指导,确保人口早期教育工作规范有序进行。

2、保证经费投入。人口早期教育是一项社会性、公益性事业,要按照“实事办好、好事办实”的原则,保证人口早期教育工作的经费投入,确保早期教育宣传、咨询、培训和指导等基本项目经费需求,保证有人办事、有钱办事。

早期教育范文篇3

孩子一起游戏,在大自然中,在房间里,在书籍中,在对话里,在一切可以找到快乐因子的地方。那么,怎么和孩子一起玩呢?怎么才能让游戏变得富有教育意义呢?

一、要细心发现孩子的闪光点

孩子生来就有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如果父母多留心,做个观察家,你就会发现,在孩子的活动中蕴藏着许多兴趣的亮点,于平凡细微处能洞察到孩子的探究倾向,这时候如能抓住这个兴趣点,有意识地朝这个方向努力,就有可能培养出孩子某方面的兴趣。

有一回,我抱着孩子到校内小电影院看电影,孩子看了一会就没有兴趣了。他把身子的重心倾向电影放映室的方向,用一只伸了出去的胳膊示意我——要去那儿。当我顺着他指的方向来到放映室时,他的眼睛为之一亮,嘴角咧着笑。好奇心使他目不转睛地盯着转动的片子和传动带,看着放映员一遍遍地操作,足足看了有40分钟才肯离开。

从那时起,我发现他一看到转动的东西他就表现得异很兴奋。于是我有意识地收集一些转动的、圆的东西给他看。比如停留在电风扇旁,给他玩圆形的钟,到户外看转动的车轮,以至于他对“圆”这个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后来,延伸到让他接触各种几何图形,我买来各种图形的图片,用硬纸片剪成各种形状,并写上阿拉伯数字。陪他一起给他玩积木,让他感受空间感。这又影响到他后来对几何图形及数字发生了兴趣。

就这样,孩子对数学的兴趣在我不断的、有意识的捕捉中巩固下来了。

二、要能引导孩子观察和思考

孩子的玩耍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时看不到看似随意的玩耍中所蕴藏着的教育内容。如果成人能有意地引导,让孩子专注地观察,学会深入思考,将有利于思维能力的培养。

有一次,屋外哗啦啦地下着雨,当我喊儿子做事几遍都没有回应时,跑到门外一看,才知道他正脚穿雨鞋手打雨伞,站在雨天里,手中的伞柄在他双手的扭动下,伞飞快地旋转起来,洒得雨花四处乱溅。此刻我没有批评他,而是躲到伞下,和他一起玩起来。

我问:“航航,你为什么要转伞呀?”“好玩。”儿子开心地回答我。“怎么个好玩法?”“好多雨点被我甩出去了,你看。”“噢,它是怎么甩出去的。”儿子大概不明白我的意思,回答不上来,我启发他:“也就是说是它朝什么方向跑出去的?”这下,儿子认真地边转伞边琢磨起来了。过了一会儿,他指了指伞骨尖端,说:“是从这儿斜着飞出去的。”“你把伞停下来,看它又是怎么跑的?”“当然是直直的往下掉。”“这说明了什么?”儿子想了想,终于说:“转和不转,方向不一样。”“真不简单,那么雨点的方向和什么有关?”最后他终于总结出了:“和速度有关!”

看着孩子兴趣正浓,我又和他一起聆听雨声,学习说象声词,看谁说得多。我说一句“叭嗒叭嗒”,他说一句“滴嗒滴嗒”。接着又和他一起打着伞步行,去观察雨点跌落到池塘里、石板上的情景,静听打在芭蕉叶上的声音……

三、要灵活多样创造各种方法

幼儿的兴趣不长久,容易转移,这是由于幼儿的注意保持时间短暂这一特点决定的。对于孩子所专注的某项事物,时间一长便容易失去兴趣。那么,如果此时父母能够随机应变,让游戏以另一种方式出现,孩子的兴趣火花又会被重新点燃。

孩子认字的时候是做成字卡给他认读的,认字容易巩固难。要让孩子牢固地记住汉字,并保持认字的兴趣,还得多想几种办法。那一天,我准备让他巩固旧字,孩子只认了两个就不想配合了。我说我们来个天女散花吧,于是我把7张字卡随手朝空中一扔,和孩子一起抢拾,看谁抢得多。我抢到了“面包”、“西瓜”等,他抢到了“高兴”、“生气”、“沙发”、“月亮”、“兔子”等”。然后我们互相组成句子。我给出“西瓜”,他亮出“杯子”,我说不对,问他谁要“西瓜”,他才出示“兔子”。第二天,我和他用字卡玩起了“开商店”。他的商店“货”很多,我要买什么,他得用心去找出来。在这样的游戏中,孩子不知不觉地记住了很多生字。

此后,还玩过字卡躲猫猫,一人藏字卡一人找;给字找朋友,即组词认字。比如我手中出示“上”,他得找出“课”、“班”、“学”等;从报纸和故事书中找“老朋友”,有利于新字的巩固;给字词安家,即按字词的分类要他挑出来放到相应的“屋子”里,以便学会词的归类。

在丰富多采的游戏中,孩子对汉字产生了敏感,只要有汉字的地方,他就会主动问我字的意思。孩子有了一定的识字量,使我能较早地把孩子引入书籍中,培养独立阅读能力和对书的兴趣。

四、要及时转移教育战略战术

一天,我正摊开画报教孩子认字。当指到“汤匙”两字时,孩子一边用手表示“舀”的动作一边说:“舀,舀,舀饭。”并把书一把扫到地上,显然他没兴趣认字了,他的思维活动已转移到另一方向——头脑中出现了“舀饭”的表象。于是我放弃了教孩子认字,对他说:“噢,”汤匙是用来舀饭的,是吗?”他点点头。“那汤匙还能用舀做什么?”他看到桌上的花生和糖果,脱口而出:“舀花生,舀糖果。”“真聪明,汤匙是用来舀东西的,还能用来做什么呢?”为了直观,我特意从厨房拿来了汤匙。他看到电视机旁的小药瓶,说:“用来盖那个小药瓶。”“对,还有呢?”我不断发问,他不断思考,“用来摆家家!”“用来敲!好听!”“用来转圆圈玩!”他于是把用手推了一下汤匙柄,转了起来。过了一会又说:“用来刮东西!”原来,他拿起汤匙用力在我身上刮!

早期教育范文篇4

为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大力普及婴幼儿抚养和家庭教育的科学知识,开展婴幼儿早期教育”,全面落实市委《实施意见》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大力提高人口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按照市人口计生委的要求,结合我区几年来人口早期教育的实践经验,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开展人口早期教育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优先投资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提高人口素质、实施人才兴国战略的基础性工程,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我区人口早期教育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决定》和市委《实施意见》,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立足基层、面向家庭,以发挥人口计生部门优势和整合社会力量为主导,坚持公益性服务与产业化运作相结合的方针,科学开发婴幼儿潜在智能,提高母亲及看护人员科学养护孩子的能力和水平,全面提高人口素质,促进人口、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实施方案

(一)育婴师(月嫂)培训工作实施方案

1、工作原则。坚持“以技能培训带就业、以优质服务求发展,满足群众需求为工作目标”的原则。

(1)坚持以技能培训带就业的原则。利用区人口计生委服务中心现有的教育阵地,通过与相关部门联手,建立起为婴幼儿实施服务的看护人员培训基地,即:“育婴师”、“月嫂”培训基地,并形成培训工作的长效工作机制。开展“育婴师”、“月嫂”培训,要以有意愿从事母婴护理工作人员为主要工作对象,把母婴护理基本技能培训做为主要培训内容,参照有关部门的培训工作要求,从培训时间、培训内容上与全市统一的上岗要求相匹配,借助社会力量为全区母婴护理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基础。建立比较完备和规范的教育培训体制,通过建立培训标准、规范培训内容、建立考核办法等措施确保培训工作的质量。对经培训、考核达到合格标准的,为其颁发合格证,作为上岗的依据。

参加“育婴师”、“月嫂”培训的人员将采用社会公开招生与各街、社区推荐相结合的方法,从本区有志从事母婴护理的人员中招募。

对于从事母婴护理工作的人员,区人口计生委将分别针对不同情况,对下岗、失业人员,最低生活保障人员中参加培训的予以全程免费培训;对于其他有意从事母婴护理工作人员给予适当、低偿收费。对于培训中取得优异成绩的给予优先推荐就业岗位。

(2)坚持以优质服务求发展的原则。在开展技能培训工作的同时,区人口计生委将跟踪培训全过程,采用学业评估、人际交往能力评估,及在培训期间进行中期评估和期末评估的方法,提升服务人员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3)以满足群众需求为目标的原则。“育婴师”及“月嫂”培训工作是全面提高人口素质,优先投资于人的发展,促进婴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一环。在培训工作中,要以满足群众现实生活需要为目的,以产业化的运作模式进行,注重社会效益,充分发挥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努力为群众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项目。

2、工作目标。到年底,新生儿家庭对“育婴师”、“月嫂”培训工作的知晓率达100%;对有需求意向家庭的人员推荐率达100%;对“育婴师”、“月嫂”的人才库管理达100%;第一年上岗率达60%以上;第二年上岗率达80%以上。

3、主要任务。

(1)宣传倡导。各单位要充分利用人口计生系统的网络优势,大力宣传“育婴师”、“月嫂”培训工作的重要意义,利用多种形式,提高群众对培训工作的了解,扩大全区群众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特别是“育婴师”、“月嫂”培训工作的支持。

(2)组织实施。成立区培训工作领导小组,责成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制定培训工作安排,明确授课时间、地点、内容,做好组织培训人员、聘请授课人员等具体工作;制定培训工作相关制度,保证培训工作有序开展。建立“育婴师”、“月嫂”人员人才库,通过政府及人口计生工作政务网,对外予以,并通过人口计生工作网络向社区居民进行推荐。

建立升级培训工作机制,对取得培训合格证并经过实践得到肯定的服务人员,区人口早期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将适时组织升级培训,不断提高服务人员的服务水平。

(3)工作评估。做好培训后期的总结和服务人员跟踪评估工作。建立奖惩机制,对服务质量高、跟踪评议反映好的服务人员,区人口计生委每年度组织星级服务员评选。对服务技能低下、服务态度差、群众不满意的服务人员,考评领导小组有权收回培训证,取消其资格。

(二)婴幼儿早期教育基地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1、工作原则。通过倡导科学早期教育理念、整合社会资源、培训人才队伍、健全工作网络,建立以人口计生服务网络为依托、社会早教资源为补充的人口早期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基本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支持、家庭参与”的人口早期教育机制,不断拓展人口计生工作的服务内容。

2、工作目标。普及人口早期教育知识,使0-3岁婴幼儿家庭享有低偿、科学、系统、便利的早期教育服务,具体目标是:

(1)早期教育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通过大力宣传人口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广大群众对开展人口早教工作的正确认识,让婴幼儿早期教育的科学理念深入人心,群众自觉参与早期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断增强。

通过设立*区人口早期教育基地,开办人口早期教育知识培训,扩大人口早期教育工作的覆盖面,引导早期教育工作良性发展,拓展为群众服务的内容,提升为民服务能力。

(2)早期教育活动进一步广泛普及。发挥区人口早期教育基地的作用,全面开展人口早期教育知识“三进、三送”活动,即人口早期教育进街道、进社区、进家庭活动,为街道、社区和家庭送人口早期教育政策、送理念、送知识,让人口早期教育活动在全区广泛普及,促进人口素质进一步提高,孩子健康成长,家庭幸福美满,人口计生早期教育工作蓬勃开展。

通过印制和发放人口早期教育知识宣传品,组织0-3岁婴幼儿家庭参与区、街、社区早期教育活动,达到80%以上的家庭掌握基本的教育理论和方法,接受区早期教育基地教育的家庭掌握比较多的0-3岁婴幼儿的教育理论和方法。

(3)早期教育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充分整合相关部门优势,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共同搭建人口早期教育的工作平台。实行政府、学校、家庭、社区大联合,积极探索人口早期教育互动、联动新模式,健全完善早期教育长效工作机制,逐步形成人口早期教育的良好局面。

建立健全人口早期教育基地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与各相关部门合作的工作体系,人员组织到位,活动效果明显,运用市场化管理模式,逐步规范早教基地的各项工作。

3、主要任务

(1)制定人口早期教育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早期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成立*区人口早期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制度,做好与相关部门的协调和沟通。

不断加强人口早教知识的宣传普及力度,编写发放《让您的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致全区育儿家庭的一封信》,使广大的育儿家庭充分认识人口早期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2)协调相关部门,制定联合协作协议,建立人口早期教育工作机构。

成立区人口早期教育专家组,聘请并吸纳具有早期教育相关知识和专长的人员充实到区人口早期教育工作的人才队伍之中,为人口早期教育工作的开展奠定人才基础。

(3)建立人口早期教育工作机制,形成比较健全的工作网络,以区人口早期教育基地为中心,辐射各个街道、社区;充分利用婴幼儿园所、社会早教机构等社区资源联手开展早教工作;建立相应的联合工作制度、规范运作程序,逐步建立起长效工作机制。

组建区“人口早期教育督导员”队伍,从计划生育协会志愿者中选拔一批热衷公益事业的骨干,通过召开人口早期教育工作研讨会、座谈会等形式,听取并掌握群众需求的第一手资料,宣传人口早期教育工作重要性,倡导优生优育。

聘请早期教育专家编写分别适合于婴幼儿家长和看护人的早期教育工作辅导教材,使教材既符合科学、规范,又符合实用、易操作的宗旨。

联合社会机构,联手开展面向广大家长的科学育儿知识讲座,开设婴幼儿教育指导课程。建立培训制度,逐步完善工作方法、措施和运作程序,适时组织培训工作交流、座谈、研讨等活动,总结经验、改进工作,提高工作质量和水平。

继续深化区人口计生委新婚学校和区妇幼保健院的孕妇学校建设,不断完善其授课内容和方式,加强对提高人口素质的教育和宣传。

各街道、社区要充分利用“爱之家”和“客嫂驿站”等人口计生服务阵地,广泛开展行之有效的、贴近群众、贴近实际的人口早期教育工作,逐步扩大以政府为主导的人口早期教育的影响力。

三、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区人口计生委成立人口早期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区人口计生委主任管婧同志任组长,副主任罗金钟、贾欣玫任副组长,区人口计生委办公室、宣传科、计生协等科室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负责人口早期教育工作的组织协调、政策衔接、经费投入、工作督察等。具体工作由宣传科牵头落实,相关科室紧密配合。各单位要建立人口早期教育工作指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和指导,确保人口早期教育工作规范有序进行。

2、保证经费投入。人口早期教育是一项社会性、公益性事业,要按照“实事办好、好事办实”的原则,保证人口早期教育工作的经费投入,确保早期教育宣传、咨询、培训和指导等基本项目经费需求,保证有人办事、有钱办事。

早期教育范文篇5

一、充分认识开展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学前教育是国家确立的基本教育制度之一,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环节,是整个教育的起点和开端。重视婴幼儿的早期教育,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对促进婴幼儿的后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指导意见》(国办发[2003]13号)的精神,积极开展0—6岁托幼一体化的探索和实验,0-3岁早期教育逐步展开,许多大中城市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早期教育,较好地满足了婴幼儿接受早期教育的需求,家长及看护人员的科学育儿水平有了一定提高。但是,总体上看,我省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还处在起步阶段,广大农村和经济薄弱地区的早期教育还没有全面开展起来,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普遍较低。随着我国优生优育国策的贯彻落实、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人民群众对早期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日益加深,对早期教育的期待和要求越来越高,已不仅仅满足于孩子有机会入幼儿园,更迫切地要求能接受优质的婴幼儿早期教育,为孩子一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让每一个婴幼儿接受良好的早期教育也已成为当前教育民生的突出问题。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重视学前教育”的新要求,国务院办公厅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中也对开展婴幼儿早期教育、提高0-6岁儿童家长和看护人员的科学育儿水平提出了具体要求。各地要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新江苏、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开展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的重大意义,将其作为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改善和保障民生、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构建现代国民教育和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精心规划部署、科学组织实施,加大推进力度,有计划按步骤地开展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工作,逐步普及0-6岁儿童家长和看护人员科学育儿的知识,为每一个儿童的后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明确今后一个阶段开展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的总体要求

1、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政府主导、立足公益,专业引领、强化服务”的方针,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早期教育,构建较为完善的工作机制和体制,努力为0—3岁婴幼儿及其家长、看护人员提供有效的专业指导和服务,切实提高家长和看护人员科学育儿的水平,促进0—3岁婴幼儿快乐健康成长。

2、发展目标。到“十一五”,全省基本建立起以农村乡镇和城市社区为依托、以优质园为骨干、灵活多样的早期教育服务网络,逐步形成政府主导、教育部门牵头、多方协同的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发展新格局。具体目标是:

到2012年,全省0—3岁婴幼儿及其家长、看护人员接受早期教育指导率为:苏南地区的城市达90%以上,农村达75%以上;苏中地区的城市达80%以上,农村达65%以上;苏北地区的城市达70%以上,农村达到50%以上(接受早期教育指导率是指0—3岁婴幼儿及其家长和看护人员每年至少接受4次以上有质量的科学育儿指导)。

从事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工作的人员都接受系统的专业培训,逐步实行持证上岗,形成一支面向社区、指导家庭科学育儿的专兼职相结合的专业人员队伍。

三、建立并形成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的工作机制

各地应在市、县政府的领导下,依托城市街道和农村乡镇政府,逐步建立由教育部门牵头,卫生、妇联、计生等部门各司其职,早教机构为主体,社会广泛参与的早期教育工作网络,推进0—3岁婴幼儿早教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要进一步强化各部门的责任,形成工作合力。教育部门是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的主管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学前教育的方针、政策,切实把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纳入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研究制订早期教育的重大政策措施,牵头并组织各部门做好早期教育的相关工作;承担对托儿所、亲子园的登记注册工作和早期教育的业务指导,向有关部门提出对托儿所、亲子园收费标准的意见;培养和培训托儿所、亲子园的园(所)长、教师,建立园(所)长、教师考核和资格审定制度;建立学前教育督导和评估制度;做好0—3岁婴幼儿及其家长接受早教指导的建档工作。

卫生部门负责拟订有关托儿所、亲子园卫生保健标准和规章制度,监督和指导托儿所、亲子园卫生保健业务工作,负责对0—3岁儿童家长进行儿童卫生保健、营养、生长发育等方面的指导,及时提供0—3岁婴幼儿数等情况。

妇联应在社区(农村地区在镇、村)做好0—3婴幼儿及其家长接受早教指导的组织发动工作,向家长积极宣传科学育儿理念,保证辖区内所有0—3岁婴幼儿及其家长和看护人员都能接受早教指导,提高家庭科学育儿水平。

各市、各县(市、区)要建立早教指导机构,负责本地区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推进工作,努力做到有固定场所、有专门人员,基本满足0-3岁婴幼儿和家长多样化的学前教育服务需求,逐步形成上下联动、协调一致、灵活有效的0—3岁婴幼儿早教服务网络。

各地要建立完善由教育部门牵头,卫生、妇联、计生等相关部门参与的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在推进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及时推广有益经验,以保证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

四、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开展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要坚持科学指导、专业引领,规范操作、形式多样。各地、各早教机构要遵循婴幼儿成长规律,按照《江苏省0—3岁婴幼儿教养方案(试行)》(详见附件),科学有序地开展早期教育活动。要加强对早期教育的科学研究和专业指导,坚决防止超越婴幼儿身心发展特点、违背教育规律的错误做法,切实推进我省早期教育的科学化、系统化和规范化发展。

各地要积极倡导和大力支持各类幼儿园开展灵活便捷、丰富多样的早期教育工作。省和市优质幼儿园(含省示范性实验幼儿园)要根据现有条件积极开设托班或亲子园,在开展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实验、保证0—3婴幼儿及其家长接受早期教养指导方面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农村地区要以乡镇中心幼儿园为主阵地,通过请家长和婴幼儿走进中心园、中心园教师送教到村等方式,保证辖区内0—3岁婴幼儿能接受良好的早期教育。各级各类幼儿园要充分利用社区和本园资源,采用开办托班、亲子活动、专家咨询、网上查询、热线电话、资料宣传、送教上门、育儿沙龙等方式,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活动,努力成为面向社区的科学育儿指导基地,不断提高家长科学育儿水平,提升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的工作质量。

要积极鼓励社会团体和个人举办早期教育机构,充分发挥社会公益力量开办亲子园、托儿所等,满足社会对早期教育多样化的需求。

五、努力提高0—3岁婴幼儿早期教养人员专业素质

早期教育范文篇6

一、孤残儿童早期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孤残儿童福利和特教机构管理还没有放开,未走向市场,实现社会化。目前各级民政部门、教育部门直管直办的带有福利性收养和扶助性质的孤残儿童单位与特教机构,是国家与地方财政经费投入的主体,还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制定出台“国有民营”、“民办公助”的相应政策与激励机制,特别是对特教机构在管理上还没有走向市场,实现社会化。辽宁省所辖区域内在这方面的发展指数几乎为零。即使目前对一部分孤残儿童由国办福利机构依照现行政策法规予以实行了家庭寄养(即养育),但实际上还是以养护为主要目的。

(二)在孤残儿童的早期教育服务上,还未能如愿承担起对他们教育服务的责任,实现思想的教育效果。据调查掌握,大多数儿童福利院把孤残儿童的抚养放在了整体工作中的首要位置,把其治疗与康复放在了第二位,把早期教育工作放在了末位,这显而易见地忽视了孤残儿童的早期教育。特别是寄养在社会家庭中的孤残儿童,被协议委托寄养的家庭更是把抚养视为首要任务,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把“养、教”两者有效地结合起来。

(三)工作人员多数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养育儿童的专业技术培训,在用人上没有从制度上吸纳有知识的专业人才。从孤残儿童早期教育的角度上看,总体上还没走出“以养、治为主,以教育辅”的传统范围和惯性服务方式,更没有建立起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社工队伍。从服务理念上仅满足于能够使孤残儿童“小有所养”、“小有所医”的现状,且忽视了“小有所教”、“小有所为”,致使养育服务质量不高,特别是孤残儿童的早期成长教育与自身发展工作滞后,其智力、技能不能得到客观有效地开发。

(四)社会对孤残儿童关注不够,没有形成规模,仅流于形式。

二、孤残儿童早期教育的对策与方法

改进和完善孤残儿童的早期教育工作,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加快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建立多种模式的孤残儿童福利机构,提供促进其发展的激励机制与宽松政策环境。

首先,需要尽快建立一个有利于发展的政策环境。一是从儿童福利行业以外的角度上去审视。在政府主导、国办示范、民办公助的大前提下,需要行业主管部门即民政部门,协调财政、税务、工商和教育等相关部门,制定出台“国有民营”、“民办公助”和“政府购买服务”(如相似于儿童家庭寄养模式)等孤残儿童养育模式,激励其社会民间组织机构(即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发展和国办儿童福利机构的深化改革的优惠政策。二是从民政部门的内部视角上看,需要民间组织、社区建设和社会福利事务管理三个业务部门的相互配合,从儿童养育组织体系、福利事务的指导、场所的建设方面,联合制定出台孤残儿童养育的社会福利支持政策,特别强调的是还要制定与之相配套的孤残儿童教育的行业标准,其中儿童早期教育的标准更需详尽与量化,以利于行业主管部门的检查与监督。

其次,是在民间组织、社会福利和场所选择与建设等方面,要尽快制定出台有利于刺激和鼓励社会民间举办孤残儿童养育机构的政策。一是从社会福利的角度出发,要强化对种类不同性质的儿童福利机构的政策性引导、监督和检查工作。二是在财政支持上,要出台相应的优惠支持政策,为儿童养育工作搭建“绿色”平台。三是在社区内选择所需场所与建设方面,也要制定出台相应的政策,不但要明确所需场所的布局、面积、结构和质量标准,而且还要详尽规定机构内部的设施、设备的配置和社工人员专业资格等量化标准。

(二)提高对孤残儿童教育工作的认识,强化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加强专业队伍建设,提升教育工作质量。

儿童早期教育的重点应放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身体方面;二是良好性格方面;三是智力开发。各级、各类儿童福利机构要把对孤残儿童的早期教育工作列入日常管理、服务始终,编制教育方案,明确教育的具体内容,量化标准。其次,要加强专业队伍建设。加强对职工职业技术培训工作,请业内“专家”或“学者”举办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短期培训班,同时建立起符合专业工作的培训制度,根据需要编制培训方案和培训模式。

(三)在孤残儿童养育服务中,应注重其早期教育,从而促进孤残儿童身心健康与智力开发。

1、注重把握孤残儿童启蒙教育的环节。无论是在“院舍”集中供养的,还是进入社会家庭寄养的,无论是残疾的,还是健康的,可采取分班,因人施教,也可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强化启发式教育,并做好对每个孩子教育进展情况的跟踪记录。培养教育他们相互爱护,注意培养他们勇于吃苦精神,培养生活处理能力。

2、注重把握孤残儿童适应社会的引导教育环节。一是组织儿童走出院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认知上感悟社会新鲜事物对他们的影响与启迪;二是有组织地与院共建单位进行联谊活动。把院外学生、幼儿园的小朋友请进来,让孤残儿童和他们共同生活、学习、玩耍、交流感情、自然相处,使其在客观上最大程度地“汲取社会营养”,对社会有一个初放型的认识与适应。

3、注重把握对孤残儿童技能、特长和心理品行的培养教育。根据孤残儿童的年龄结构、残疾程度、智商的高低、兴趣和爱好,可采取分班、分类进行文化教育,开展心理辅导。

(四)建立社会关注孤残儿童的长效机制,科学合理地满足孤残儿童的情感需求。

早期教育范文篇7

一、儿童强壮的体格是智力发展和人格形成的物质载体。

身体素质是人的各项素质的物质基础,也是一个国家文明和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儿童的体质不仅直接影响到游戏活动和智力开发的效果,而且还会影响日后学业与事业的成功,甚至有可以通过遗传基因影响到下一代人的健康成长。试想,一个长期处于体弱多病、无精打采状态下的孩子,怎能坚持正常的生活,怎能享受各种游戏的乐趣,又怎样能胜任繁重的学习任务?当然,更谈不上开发智力、培养人格了。如果一味地只强调智力开发和识字阅读,很可能导致儿童身心发展的自然“生态平衡”错位。

二、儿童的抗病能力较弱,容易感染各种疾病或受到伤害。

儿童的身体非常娇嫩,易受各种不良因素的伤害。我国流行病学的调查说明,我国人口死亡率中,儿童死亡率居前列。这是因为,一方面儿童年龄小,免疫系统的功能不完善,抗病能力差,易受各种病原体的侵袭;另一方面,是他们的好奇心强,什么东西都要亲自探索一番、体验一下,都要去摸一摸、看一看、听一听、嗅一嗅、尝一尝;但是,由于他们的认识水平很有限,不可能认识到事物间的各种复杂关系和估计到自己行为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因此,很容易造成意外伤害。

三、儿童期是身体和大脑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一旦有所失误,会贻害终生,将悔之晚矣。

孩子从出生到满1岁,是生长发育的第一个高峰期,各种器官和组织迅速发育。以大脑为例,出生时,大脑皮质的沟、回还不明显,神经细胞体积很小,神经纤维的长度和分支较短、较少。脑的平均重量约为370克,相当于体重的1/8—1/9,到6个月时,即达700克左右,1岁时达900克左右,成人的脑重约为1500克,相当于体重的1/38~1/40。3岁时,大脑神经细胞体积增大,纤维变长,分支增多,机能基本成熟。在身体和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最需要充足的营养,氧和活动量。如果儿童缺少其中任何一项,都可能导致身体或大脑发育障碍,甚至畸形,贻误终生。

四、严酷的现实告诫我们,把体育放在儿童早期教育的首位,非常必要。

(1)1994年编制的《中国儿童状况分析报告》中指出:“我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60.03‰,大城市为20.86‰,农村为71.08‰,在极为落后的农村(四类县)高达99.69‰。”这是一组多么触目惊心的数字。

(2)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有关报告指出,中国儿童在生长发育曲线在6个月以内基本上接近国际参考标准,而后则明显地向下偏移,农村尤为突出。这就说明,我国儿童在6个月以后的体质发育水平明显下降。

(3)少数地区的调查结果表明,儿童营养不良的比率在40%左右,其中城市比农村严重、女孩比男孩严重。儿童缺铁性贫血比率在50%左右。某大城市的一项调查显示,有70%以上的孩子缺锌。缺铁、缺锌都直接影响儿童的生长和智力发育。

(4)许多地方的调查说明,肥胖儿的比率逐年上升。肥胖儿童中的50—70%有“高胰岛素血症”,胰岛功能下降,成年后极易发生糖尿病、心脑血管病。预防肥胖必须从儿童时期开始。

(5)由于营养不均衡和用眼卫生做得不好,我国城市小学生近视率达20%,最高达32%。

(6)许多调查表明,当前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严重。据两大城市对学龄前独生子女的调查,心理变态率超过50%。患孤独症的儿童,约有50万人,并以每年千分之几的速度增加。打骂体罚儿童,不仅给他们带来皮肉之苦,还会带来精神创伤,严重地影响了儿童的身心健康;因为对于心灵的伤害,远比皮肉的痛苦,更加刻骨铭心,还有什么舔犊之情可言?

把体育放在首位,并非成天都要孩子去搞体育和游戏活动。它的本质涵义是要把孩子的健康放在首位。它不仅要求孩子能成活,保证孩子有强壮的体魄,而且还要保证孩子有一个健康、聪慧的大脑和健康的心理、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

WHO(世界卫生组织)在新近制定的世界保健大宪章中,对健康下了这样的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且应包括体格、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全面发展。”

世界卫生组织又指出:“如果家长和儿童能重视自我保健,采用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合理的饮食结构,全世界可望减少1/3儿童疾病的发生。”为此,家长应给孩子合理安排好一日三餐,保证孩子有良好、充足的睡眠,孩子年龄越小,越需要更多的睡眠时间。良好的睡眠有三大功能:有利于生长发育,22点至凌晨1点是生长激素分泌的最高峰,但必须在熟睡后1小时才能进入高峰期;加强新陈代谢过程,有利于消除疲劳;有利于开发智力潜能,提高学习效果。据统计,7岁的小学生,每天少于8小时睡眠者,有60%的人跟不上班,39%的人勉强达到班上平均分数线,没有一个人名列前茅。

美国一位早期教育学家说:“不要让孩子的心灵装进恐惧、忧虑、悲伤、憎恨、愤努和不满,这些情绪和情感有害于孩子的神经,引起身心虚弱。同时,孩子会由于这些情感而患病,影响身体健康。要让孩子寄喜悦于明天,高高兴兴地进入梦乡,抱着喜悦的希望早起。”

早期教育范文篇8

为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大力普及婴幼儿抚养和家庭教育的科学知识,开展婴幼儿早期教育”,全面落实市委《实施意见》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大力提高人口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按照市人口计生委的要求,结合我区几年来人口早期教育的实践经验,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开展人口早期教育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优先投资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提高人口素质、实施人才兴国战略的基础性工程,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我区人口早期教育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决定》和市委《实施意见》,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立足基层、面向家庭,以发挥人口计生部门优势和整合社会力量为主导,坚持公益性服务与产业化运作相结合的方针,科学开发婴幼儿潜在智能,提高母亲及看护人员科学养护孩子的能力和水平,全面提高人口素质,促进人口、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实施方案

(一)育婴师(月嫂)培训工作实施方案

1、工作原则。坚持“以技能培训带就业、以优质服务求发展,满足群众需求为工作目标”的原则。

(1)坚持以技能培训带就业的原则。利用区人口计生委服务中心现有的教育阵地,通过与相关部门联手,建立起为婴幼儿实施服务的看护人员培训基地,即:“育婴师”、“月嫂”培训基地,并形成培训工作的长效工作机制。开展“育婴师”、“月嫂”培训,要以有意愿从事母婴护理工作人员为主要工作对象,把母婴护理基本技能培训做为主要培训内容,参照有关部门的培训工作要求,从培训时间、培训内容上与全市统一的上岗要求相匹配,借助社会力量为全区母婴护理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基础。建立比较完备和规范的教育培训体制,通过建立培训标准、规范培训内容、建立考核办法等措施确保培训工作的质量。对经培训、考核达到合格标准的,为其颁发合格证,作为上岗的依据。

参加“育婴师”、“月嫂”培训的人员将采用社会公开招生与各街、社区推荐相结合的方法,从本区有志从事母婴护理的人员中招募。

对于从事母婴护理工作的人员,区人口计生委将分别针对不同情况,对下岗、失业人员,最低生活保障人员中参加培训的予以全程免费培训;对于其他有意从事母婴护理工作人员给予适当、低偿收费。对于培训中取得优异成绩的给予优先推荐就业岗位。

(2)坚持以优质服务求发展的原则。在开展技能培训工作的同时,区人口计生委将跟踪培训全过程,采用学业评估、人际交往能力评估,及在培训期间进行中期评估和期末评估的方法,提升服务人员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3)以满足群众需求为目标的原则。“育婴师”及“月嫂”培训工作是全面提高人口素质,优先投资于人的发展,促进婴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一环。在培训工作中,要以满足群众现实生活需要为目的,以产业化的运作模式进行,注重社会效益,充分发挥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努力为群众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项目。

2、工作目标。到年底,新生儿家庭对“育婴师”、“月嫂”培训工作的知晓率达100%;对有需求意向家庭的人员推荐率达100%;对“育婴师”、“月嫂”的人才库管理达100%;第一年上岗率达60%以上;第二年上岗率达80%以上。

3、主要任务。

(1)宣传倡导。各单位要充分利用人口计生系统的网络优势,大力宣传“育婴师”、“月嫂”培训工作的重要意义,利用多种形式,提高群众对培训工作的了解,扩大全区群众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特别是“育婴师”、“月嫂”培训工作的支持。

(2)组织实施。成立区培训工作领导小组,责成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制定培训工作安排,明确授课时间、地点、内容,做好组织培训人员、聘请授课人员等具体工作;制定培训工作相关制度,保证培训工作有序开展。建立“育婴师”、“月嫂”人员人才库,通过政府及人口计生工作政务网,对外予以,并通过人口计生工作网络向社区居民进行推荐。

建立升级培训工作机制,对取得培训合格证并经过实践得到肯定的服务人员,区人口早期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将适时组织升级培训,不断提高服务人员的服务水平。

(3)工作评估。做好培训后期的总结和服务人员跟踪评估工作。建立奖惩机制,对服务质量高、跟踪评议反映好的服务人员,区人口计生委每年度组织星级服务员评选。对服务技能低下、服务态度差、群众不满意的服务人员,考评领导小组有权收回培训证,取消其资格。

(二)婴幼儿早期教育基地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1、工作原则。通过倡导科学早期教育理念、整合社会资源、培训人才队伍、健全工作网络,建立以人口计生服务网络为依托、社会早教资源为补充的人口早期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基本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支持、家庭参与”的人口早期教育机制,不断拓展人口计生工作的服务内容。

2、工作目标。普及人口早期教育知识,使0-3岁婴幼儿家庭享有低偿、科学、系统、便利的早期教育服务,具体目标是:

(1)早期教育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通过大力宣传人口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广大群众对开展人口早教工作的正确认识,让婴幼儿早期教育的科学理念深入人心,群众自觉参与早期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断增强。

通过设立南开区人口早期教育基地,开办人口早期教育知识培训,扩大人口早期教育工作的覆盖面,引导早期教育工作良性发展,拓展为群众服务的内容,提升为民服务能力。

(2)早期教育活动进一步广泛普及。发挥区人口早期教育基地的作用,全面开展人口早期教育知识“三进、三送”活动,即人口早期教育进街道、进社区、进家庭活动,为街道、社区和家庭送人口早期教育政策、送理念、送知识,让人口早期教育活动在全区广泛普及,促进人口素质进一步提高,孩子健康成长,家庭幸福美满,人口计生早期教育工作蓬勃开展。

通过印制和发放人口早期教育知识宣传品,组织0-3岁婴幼儿家庭参与区、街、社区早期教育活动,达到80%以上的家庭掌握基本的教育理论和方法,接受区早期教育基地教育的家庭掌握比较多的0-3岁婴幼儿的教育理论和方法。

(3)早期教育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充分整合相关部门优势,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共同搭建人口早期教育的工作平台。实行政府、学校、家庭、社区大联合,积极探索人口早期教育互动、联动新模式,健全完善早期教育长效工作机制,逐步形成人口早期教育的良好局面。

建立健全人口早期教育基地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与各相关部门合作的工作体系,人员组织到位,活动效果明显,运用市场化管理模式,逐步规范早教基地的各项工作。

3、主要任务

(1)制定人口早期教育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早期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成立南开区人口早期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制度,做好与相关部门的协调和沟通。

不断加强人口早教知识的宣传普及力度,编写发放《让您的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致全区育儿家庭的一封信》,使广大的育儿家庭充分认识人口早期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2)协调相关部门,制定联合协作协议,建立人口早期教育工作机构。

成立区人口早期教育专家组,聘请并吸纳具有早期教育相关知识和专长的人员充实到区人口早期教育工作的人才队伍之中,为人口早期教育工作的开展奠定人才基础。

(3)建立人口早期教育工作机制,形成比较健全的工作网络,以区人口早期教育基地为中心,辐射各个街道、社区;充分利用婴幼儿园所、社会早教机构等社区资源联手开展早教工作;建立相应的联合工作制度、规范运作程序,逐步建立起长效工作机制。

组建区“人口早期教育督导员”队伍,从计划生育协会志愿者中选拔一批热衷公益事业的骨干,通过召开人口早期教育工作研讨会、座谈会等形式,听取并掌握群众需求的第一手资料,宣传人口早期教育工作重要性,倡导优生优育。

聘请早期教育专家编写分别适合于婴幼儿家长和看护人的早期教育工作辅导教材,使教材既符合科学、规范,又符合实用、易操作的宗旨。

联合社会机构,联手开展面向广大家长的科学育儿知识讲座,开设婴幼儿教育指导课程。建立培训制度,逐步完善工作方法、措施和运作程序,适时组织培训工作交流、座谈、研讨等活动,总结经验、改进工作,提高工作质量和水平。

继续深化区人口计生委新婚学校和区妇幼保健院的孕妇学校建设,不断完善其授课内容和方式,加强对提高人口素质的教育和宣传。

各街道、社区要充分利用“爱之家”和“客嫂驿站”等人口计生服务阵地,广泛开展行之有效的、贴近群众、贴近实际的人口早期教育工作,逐步扩大以政府为主导的人口早期教育的影响力。

三、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区人口计生委成立人口早期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区人口计生委主任管婧同志任组长,副主任罗金钟、贾欣玫任副组长,区人口计生委办公室、宣传科、计生协等科室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负责人口早期教育工作的组织协调、政策衔接、经费投入、工作督察等。具体工作由宣传科牵头落实,相关科室紧密配合。各单位要建立人口早期教育工作指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和指导,确保人口早期教育工作规范有序进行。

2、保证经费投入。人口早期教育是一项社会性、公益性事业,要按照“实事办好、好事办实”的原则,保证人口早期教育工作的经费投入,确保早期教育宣传、咨询、培训和指导等基本项目经费需求,保证有人办事、有钱办事。

早期教育范文篇9

近年来,我省着眼于加快实现由人口大省向人力资本强省转变,积极推进人口早期教育。截止到目前,全省已有9个市、42个县(市、区)开展了早教知识宣传和相关活动,使受益群众达到近百万人次,较好地满足了广大群众科学育儿的需求,探索了一条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新途径。

一、提高对开展人口早期教育的认识,增强做好此项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俄国科学家巴甫罗夫这样说过,如果从孩子降生的第三天就开始教育,已经晚了2天,形象地说明了开展早期教育的必要性。随着工作实践的推进,我们对开展人口早期教育的认识不断深化。

(一)开展人口早期教育,是认真贯彻“*”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重要思想的本质,是满足人民群众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需求,代表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婚育观念的转变,广大群众更加注重加强对子女的教育,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十分强烈。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体现在人口计生工作上,就是要注重提高人口素质,加快实现由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进而向人力资本强国转变,为实现科学发展提供良好的人口环境和人才智力支持。提高人口素质,实现子女成才,必须从娃娃抓起。因此,开展人口早期教育,利国利民,势在必行。

(二)开展人口早期教育,是人口计生工作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要求。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引导人口科学分布,是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基本内涵。在人口膨胀时期,节制生育、控制人口增长的任务十分繁重,其他方面无暇顾及。在连续多年保持低生育水平以后,必须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统筹解决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等问题上来。我省连续15年保持了低生育水平,一些地方已经实现人口零增长、负增长,并且在实施出生缺陷干预工程、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在此基础上,将提高人口素质扩展到加强对婴幼儿的早期教育,是人口计生工作发展的历史必然。

(三)开展人口早期教育,是人口计生部门拓展和延伸职能、深化和提升优质服务的重要内容。各级人口计生部门更名以后,其工作职能必须作相应的拓展和延伸。科学研究表明,0~3岁是人的生理发育、心理发展和智力开发的重要时期,抓住这个时期进行早期教育,对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十分关键。西方发达国家自上个世纪就给予了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在我国还处于探索阶段,而在广大农村,科学系统的早期教育几乎是空白。在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同时,充分发挥人口计生系统网络、阵地、队伍等优势,开展婴幼儿早期教育,是人口计生部门拓展和延伸职能的一个重要突破口,也是深化和提升优质服务水平的一个新领域。实践证明,在这方面确实大有可为,也能够大有作为。

二、总结经验,把握规律,积极推进人口早期教育工作开展

我省人口早期教育工作是自下而上、由点到面、上下结合、稳步发展的。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我省一些地方就开始积极探索。淄博市成立了全省第一个“人口早期教育研究会”;济南市中区以计划生育服务机构为依托,创建了全省第一家为0~3岁婴幼儿及家长提供培训指导的“太阳花亲子园”;肥城市发挥人口计生系统优势,组建了“婴幼儿潜能开发基地”。近几年,济南、青岛、枣庄、烟台、济宁等地和胜利石油管理局,结合争创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和开展育龄群众需求调查,逐步加大人口早期教育工作力度。为加强对各地的工作指导,省人口计生委专门成立了人口早期教育领导小组,组建了“三优教育培训中心”,召开全省婴幼儿早期智力开发研讨及现场会,制定下发了《关于在全省开展人口早期教育工作的意见》,就充分发挥人口计生系统的职能优势,开展婴幼儿早期教育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工作中,我们着重把握了以下几点。

(一)在定性定位方面,坚持以公益性和市场化相结合,以公益性为主。以提高人口素质为目标,开展婴幼儿早期教育,是一项面向人民大众的公益性事业。我们指导各级充分发挥本系统网络健全的优势,立足城市社区和农村,免费向广大社会家庭提供公益性、大众化的婴幼儿早期教育宣传、咨询、指导服务。与此同时,根据群众个性化需求,在有条件的地方特别是城区,通过市场机制,鼓励城市服务机构和其他社会机构,提供有偿的早期教育服务,逐步发展成为新兴产业。

(二)在教育对象方面,坚持以培训看护人和教育孩子相结合,以培训看护人为主。早期教育的目标,主要是0~3岁的婴幼儿。受其生理、心理、智力发育条件的限制以及服务能力、条件的影响,直接教育孩子受到很大制约。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通过举办培训班、专家讲座、知识咨询、上门服务等,培训、教育、指导其家长和看护人,使其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进行有意识的开发引导和言传身教、潜移默化,是我们开展婴幼儿早期教育的主要形式。同时,指导有条件的地方,由早期教育机构直接对孩子施加影响,特别是建立辅导员、家长与孩子互动的“亲子园”,是效果最好的教育形式。

(三)在教育培训场所方面,坚持利用现有的计生服务机构和整合、新建、联办相结合,以整合利用现有的资源为主。开展人口早期教育,需要一定的场所和阵地。依托各级计生服务机构、人口学校、人口文化大院开展婴幼儿早期教育,是人口计生系统最大的优势,也是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中,充分发挥计生网络作用、提高资源使用效益的重要方面。还可以整合利用社区机构、托幼机构、租赁改建其他社会闲置资源等,共同做好婴幼儿早期教育工作。同时,积极加强早教基地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济南市中区的“婴幼儿素质教育基地”已经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

(四)在师资力量方面,实行培训、聘用、引进相结合,以培训提高现有工作人员为主。开展人口早期教育,关系到孩子健康成长、家庭幸福和社会发展,必须确保其科学性和规范化,培训好师资力量尤为重要。我们指导各地从计生服务机构中挑选合适人员,通过送专业院校进修、请专家授课、走出去学习等形式,培养了一批师资力量。对一些急需的师资,指导各级面向社会公开招考,录用一批具有专业学历的大中专毕业生。同时,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聘请专家担任顾问和辅导员,大大提高了早期教育师资队伍的素质。

(五)在领导体制方面,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坚持人口计生部门与其他部门相配合,以人口计生部门为主。人口早期教育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我们积极总结推广肥城市“党政重视、资源整合、计生牵头、部门联动”的经验,指导各级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人口计生、教育、卫生、妇联等部门和妇幼保健机构密切配合、共同开展。同时,要求人口计生部门充分利用自身网络健全的优势,由宣传教育机构牵头,科技处(科)和计生协会配合,充分发挥在人口早期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六)在工作推进方面,坚持上下结合,以基层为主。人口早期教育是基层的创造,落脚点也在基层。我们坚持上下联动、循序渐进、先行试点、稳步推开。省级重点搞好拟订规划、制定规范、审定教材、培训师资和工作指导。注重发挥基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指导他们根据城市和农村的不同特点,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我省成为“中国人口早期教育暨独生子女培养示范区”项目的一部分,省计生宣教中心成为全国人口计生系统第一家项目省级工作站,济南市中区、平度市、肥城市成为全国首批项目示范区。济南市将“人口开端暨独生子女培养”作为新农村新家庭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了全市“十一五”人口发展规划,所辖的六个区全面开展了人口早期教育工作。

三、继续强化措施,推动婴幼儿早期教育深入开展

婴幼儿早期教育是一个新事物,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和发展。今后,我们将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加大力度。

(一)加强社会宣传,统一思想认识。着重克服三种错误认识:一是在人口计生系统内部,破除“没事找事、多此一举”的错误思想,牢固树立大人口观念,积极主动地抓好人口早期教育工作,为统筹解决人口问题贡献力量。二是对广大群众,破除“树大自直”的错误思想,树立科学育儿的观念,积极参与、配合开展婴幼儿早期教育工作。三是对各级党政领导,破除只注重基础教育、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的传统思想,树立提高人口素质必须从娃娃抓起的观念,自觉把人口早教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认真研究,统筹规划,加大投入,抓好落实。

早期教育范文篇10

【关键词】道德教育;幼儿早期教育;生活习惯

社会经济的进步让更多人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尤其是幼儿教育。但当今社会独生子女越来越多,“6+1”模式下成长的幼儿非常娇气,不愿与人分享、不愿帮助别人,喜欢以自我为中心,遇到问题不去思考,就会求别人帮助,这对于幼儿的成长是十分不利的,然而大多数教育机构却忽视了道德教育,过度追求孩子在其他方面的表现,这会让幼儿从小就养成依赖家长、依赖他人的习惯。

一、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的道德教育是对幼儿利用教育方式施以正确的行为约束,主要的道德教育有以下几个板块内容:幼儿个人的道德认知、幼儿个人的道情情感、幼儿的意志品质及个人信仰、幼儿的良好习惯[1]。幼儿的道德教育是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环,涉及到这个幼儿将来走向社会的对社会规范的遵守及自身的行为准则、对社会履行的个人义务等等。若是对幼儿现阶段进行良好的道德教育,这会对社会、对家庭及对幼儿本身都有一个良好的指导性作用,更能帮助幼儿提升个人品质,帮助幼儿健康成长,引导幼儿从小树立正确的道德标准、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养成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社会公德和学校纪律的良好习惯,从根源上做好幼儿的教育工作,培养幼儿崇高的道德标准,不应只是纸上谈兵或者是好看的标语,而是要将道德教育贯穿于整个幼儿教育的全过程,体现在幼儿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渗透在德、智、体、美、劳全面的教育之中。从日常中做起,根据幼儿的不同表现,制订相关的教育策略,培养其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幼儿要在吃饭前,自己洗手,自觉拿餐具、摆放餐具;吃饭时,不得大声喧哗、不得与其他幼儿争抢食物;餐后,自觉收拾用餐时的垃圾,将碗筷拿到统一回收处;节约用水、自觉排对、谦让他人等等良好的生活习惯,不需要家长、教师的帮忙,就能依靠自己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二、幼儿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教育主要是从幼儿三-六岁这个时间段对其实施的教育管理,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幼儿,多数是在幼儿早教后阶段或者学期前阶段,这个阶段教育是关系到幼儿未来的发展,它奠定了一个人的教育时所呈现的个人品质、道德、习惯等等,可以说是幼儿走向社会的一个小的发展过度阶段,也是奠定幼儿最初的品德雏形[2]。

三、注重道德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现如今家庭过度的溺爱与放纵,让很多家庭对孩子百依百顺,也有的家长文化素质较低,平日举止蛮横,出口成章,时间一长,孩子耳濡目染很多不好的习惯,养成了娇气、暴躁等习惯;还有一些家长对教育的认知处于片面阶段,认为自身照顾好孩子的饮食起居,教育机构负责孩子的智力开发,双方都忽略了孩子的道德教育,错过了很多帮助孩子良好成长的机会。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对凡事都有高度的好奇心。这个阶段又是幼儿个人品质形成的重要时期,所以,这个时期将幼儿培养好,孩子自然可以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若培养不好,根基已然形成,日后再去纠正就会事倍功半。所以作为教育机构,一定要把握住对幼儿的进行道德教育的最佳时期,培养孩子的自律性,如起床后可以自己穿衣服、叠被子,在幼儿园不但能帮助自己,还能帮助其他小朋友,掌握一些简单的生活技能,除此外,教育机构应联合家长,一同监督幼儿的,培养幼儿自我的动手能力,这样才能让幼儿在早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全面培养幼儿的热爱劳动和生活自理能力。除了要培养幼儿的自律性和自理能力外,还应纠正幼儿日常的不良习惯,比如,好动,上课不坐好听课,喜欢乱动、喜欢东张西望、接话、或者趴桌子等不良习惯,交易一定要有耐心的帮助幼儿改善以上缺点,可以对其进行小红花的评比,将上课表现优异的幼儿给予小红花奖励,无论哪方面表现优秀,都可以奖励一枚小红花,在学期末进行总评比,小红花获得最多者,将给予更大的奖赏,因为幼儿的得失心比较重,基于这个奖惩下,一定会听从老师的安排,认真遵守课堂纪律,从而培养了良好的听课习惯。

教育中最不能忽视的,就是帮助幼儿学习换位思考,在教育之中,幼儿难免与其他人产生矛盾,教师的调节起到了重大作用,怎么去处理小朋友间的矛盾呢?教师可以引用换位思考的方法,帮助小朋友理解他人,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如果换做是对方,会怎么看这个问题,是否还会与他人出现争吵?让幼儿换个角度去想问题,再把站在对方角度看问题的答案说出来,教师给与评价,通过这样的办法,不但能化解矛盾,还能让幼儿学会关心、体谅他人。

幼儿教育作为幼儿素质全面开发的成长核心,是幼儿成长中最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也成为其受教育的基础所在。所以,对于幼儿的道德教育,不但能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生活的重要开端,还能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健康快乐的成长。幼儿教师由简入难,从幼儿常见、逐渐培养他们的自律性、自理能力,还要让幼儿从小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看待问题,为他人着想,为实现良好的社会风气打好根基。

参考文献:

[1]周秀娟.幼儿园进行幼儿道德教育的实践探索[J/OL].学周刊,2018(30):169.